灰色情调的诗歌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2:2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灰色情调的诗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灰色情调的诗歌》。

第一篇:灰色情调的诗歌

一、

时光在凝望中静静的绽放,只一声,便惊醒了耳畔的泪光,于是指尖憔悴了,撩起白色的窗帘把目光放得很远,很空,一切都像隔了一个世纪。

二、灰色情调,翠绿色的梦魇,折一枝,茶几上浅灰色的花瓶,微笑浅浅在脉络里,淡淡的流转在生命的湖边,阳光一丝丝,透过绿色的缝隙,像一首婉约的知己,满是疼惜。

三、写一首小诗,像风一样随意,像云一安静,微笑便开在这里,空空如也。

如果真是前世的缘,今世的遇见,或许你能懂得河畔的青莲,为何都身着白色的羽衣。

四、不曾把什么挽留,只是在时光的渡口,辗转了一个回眸。

漫天而来的蓝已把岁月灌醉,你说,我还有什么借口?

如果你也路过,那青绿色的梦,那么 你会看见,一朵白色的云烟开在枝叶的深处,我便是那微笑着的一朵。

五、晚霞如梦,白色、红火 坐在风中任年华舞动,尘烟,素目,水面金色的波纹,浅蓝色的回眸。

平仄浅陋,就让一抹真实刚刚好穿透。

灰色格调,若隐若现的墨色,如我的眼角你的忧愁。

六、指尖浅叹,像一瓣飘零的叶,听,那声疼痛把心震惊。

书写那一抹灰色的,还有真诚的残缺。

第二篇: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定稿)钟

【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

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人生。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他的诗歌也是“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徐志摩 1921 年始作新诗,“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 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

一、浪漫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

徐志摩是一个被称为创造思想比较复杂的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毁誉参半。“评论家们以《再别康桥》等来概括徐诗的价值,是一个极大的偏差。”他们认为:“《再别康桥》、《山中》一路诗,有轻灵婉约之美,温馨的图像与温存的心意相融合……”但是“外形光润与美听,毕竟只能与温婉的情思微淡的内容相谐媲,只能综合成一种小巧的美,一种更富古典诗艺色彩的美,与现代生活呼唤的现代诗美相去辽远,一个诗人多写这一路诗,便否认的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婉约、柔丽而轻快的篇章,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更多的是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一首《再别康桥》也包括他充满浪漫色彩的短暂的一生。徐志摩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所谓的“感情线索”也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和追求完美的感情在作祟。从康桥给他以灵感,从事新诗开始,他就开始了自由不羁的浪漫生涯的开始,他为了向“传统宣战”做了“中国的第一离婚男人”、为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女人身上的半个灵魂,与自己的半个灵魂,合成一个完整的灵魂。”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他只因与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从此不涉足官场政界。而他从孙伏园手中接任《晨报副镌》当主编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我不愿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直率的浪漫主义宣言。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斗争行为,小曼在他眼中已成了理想的化身,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越是执着的追求,孜孜地追求着他理想中的世界。

谈到徐志摩诗歌中的浪漫情调,《再别康桥》堪称是他的诗作中的绝唱。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人们往往用这首诗来评价徐志摩的诗歌成就。

《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他浪漫生涯的开始,起初徐志摩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思想所吸引,奔向了大西洋。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他的生活将被诗化,他到了伦敦之后,罗素却去中国讲学了。茫然之际,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狄更生,他看出了徐志摩的烦闷,劝他换个环境,并安排他到康桥去。从此徐志摩才接触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康桥开始了新的生活。康桥是浪漫大师拜伦的母校,志摩在这里一头沉浸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海洋里……康桥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康桥是萦绕他一生的情结。康桥在他笔下焕发了无穷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有了《再别康桥》,它才显得那么的美丽动人,才会吸引我们宁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也是因为康桥的氛围,给了诗人无穷的才华。

除了《再别康桥》,在他的很多诗作中,我们能够深深的地感受到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句,而有些诗歌甚至就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比如一首短短的《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他“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如同他的生命

在很多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始终“想飞”的诗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始终生活在自己想象的

世界里,他的所爱是在天上。他总是以忘情的笔墨写他所向往的飞翔:“那美丽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线,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泄光明的骤雨。”他有一次在光华大学上学时,一进教师就很兴奋地向学生说“我昨天是从南京飞回来的……从窗口向地上望,多么渺小的地球,多么渺小的人类啊!……我从白云里钻出,一忽儿又躲在黑云去。这驾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越大海……飞出空气的笼牢,飞到整个宇宙里去。”反映了他浪漫不羁、渴望自由、要摆脱一切羁绊的热望。他总是如此这般让人们预感着他不幸的、匆忙的,然而又是美丽的死亡。”再看他的一首爱情诗《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矛盾而复杂的徐志摩,他的执着的爱情的追求也是远离了人间的天上。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但是不管是什么主题,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欢乐,徐志摩以欢乐意识为轴心奠定了自己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

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九三一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那里的诗句让人颤抖,惊异……评论家称它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词:

现在我

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爱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他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浪漫的情调里,带着些许的苦涩的味道,“飞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轻飘飘地像一朵云彩环顾着“天上”的世界,他的精神永远地活在世界的另一个彼岸。有的人在他的诗歌中听出了悲哀和绝望,而我往往在他的诗歌中听来了他的欢乐,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只是我们无法高攀他的世界……“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字句,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鲜明的。”他的这些诗歌中对待生命的欢乐气氛,也是来自他对生活的朦胧的理想,他相信他看到的才是真的世界,他即使在讲痛苦和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总是闪耀着让人欣喜的光辉。即使是现实生活使他失去了“方向”他还是“骑着拐腿的瞎马”寻找光明。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即使累死牲口,甚至牺牲生命,他也相信水晶似的光明,终将来临。

二、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之成因

徐志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他最初的志向并不在“分行的抒写”:“在二十四岁之前,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 徐志摩还说:“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新的迷上了浪漫主义诗歌,成为一代抒情诗人,这一转折实在突兀。因为若按

他的家庭背景,其父富甲一方,有财有势;其妻兄张君劢是民社党主席,张嘉璈是金融界和政界名流,他无论经商从政,前程都是一番锦绣。可他偏偏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头衔,步入了无业可守的诗道。

但是我们若纵览他的一生,便可窥见到康桥对于他的理想追求以及浪漫性格的形成都有特殊意义。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 10 月—1922 年 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在生活上,他向往英国康桥的浪漫和自由,因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投入一切都按个性生长的大自然神奇美妙的怀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或康河两岸柔和的草地上吃茶看书;在那悠闲的礼拜天,可以看得见划船女郎“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的身影,爱热闹的少年们可以携着他们的女友一同游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社会中囚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父母包办婚姻等封建主义囚笼中的人性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着他,我才能进康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兴趣也就是这样固定成形了。”“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艺术上,因为他对狄更生的崇拜,从而受到了他推崇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他认识和结交了很多英国文化界的大作家、诗人、画家等等。其中最使徐志摩终生难忘的,是和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当时曼斯菲尔德显得恹恹病态,但是在志摩的眼里,她仍然光彩魅人。在他的散文《曼殊斐儿》中,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倾慕之情:“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月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南洋里莹澈的星空,或是艺术界的杰作,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的领会了造作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

性灵……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受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惊讶她粹极的灵澈性,却看不见一些杂质”不知为何一言及政治曼斯菲尔德就极为反感。“她问我回中国去打算怎么样,她希望我不进政治,她愤愤的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徐志摩念念不忘她的“忠告”,回国后从不涉足官场政界,甚至聘他当教育部一个司的司长也不就。虽然仅仅是二十分钟的会见,但曼斯菲尔德厌恶政治的倾向对徐志摩弃政从文起了深刻的影响,转而成为以浪漫情节的创造来满足自己永不停止的,孜孜追求的诗化的世界,把最初的追求全都否定了。

从思想上看,他向往英国的民主开明,向往英国康桥的进步和先进。在徐志摩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现代思想苏醒的时代,人的个性意识终于挣脱了封建思想桎梏而获得解放。这时,英国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清远超脱,以及拜伦式的斗争激情的宣泄,自然触动了徐志摩的诗心,“他的性格象拜伦,他的气质象哈代,他的“理想社会”明显地留下了雪莱“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这些都成为他的浪漫情调的源泉。

也许,徐志摩与林徽音的交往,才是最富于浪漫情调的感情体验。说起林徽因,在它的身上也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东方的婉约美与西方的豪爽美的完美结合。林徽音自幼受父亲熏陶,有极好的文学素养,因而经常拉着徐志摩参加文艺活动。世上有谁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不过对徐志摩来说,第一次在异国伦敦与林徽因的晤面,就被她那特殊的气质所深深打动。身受传统婚姻之苦的徐志摩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爱情明灯。他第一次听到了心灵的对话,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魅力,而这些在张幼仪身上是不曾体味过的。为了这灵魂深处的爱情,他不顾一切艰难和险阻,毅然地背上希望和憧憬,扬起他那情感的风帆。“世界上哪里找得到这样一对形合神似、天造地设的情侣:喜欢看白云在明净的蓝天上浮游变幻,喜欢仰望灿烂的星空,喜欢穿雨衣不戴帽子在蒙蒙细雨里散步,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舒曼的《梦幻曲》、雪的《云雀》、济慈的《夜莺》,喜欢孔子、庄子,喜欢晚唐诗和南宋词,喜欢中国的写意画和西方的印象派画,喜欢沉思也喜欢辩论,喜欢对别人友善也喜欢别人对自己真诚,喜欢与

情趣相投的人小聚长谈,喜欢不带恶意的挪揄和严肃的诙谐,喜欢喝咖啡、吃酸牛奶,喜欢逛书店,瞻仰教堂古墓,喜欢梅花和幽重,喜欢一切善和美……讨厌数学,讨厌商人,讨厌虚伪、敷衍,讨厌工笔画、汉赋,讨厌讽刺诗、铜管乐......”徐志摩一气写下了十七个喜欢,九个讨厌,这封信可以说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宣言。

总之,在徐志摩弃政从诗的转变过程中,康桥文化所蕴涵的特殊氛围是一个关键。如果徐志摩到了英国后见了哲学家罗素,也许他会被铸成另外一个模型。而林徽音的出现,使徐志摩的诗歌形成了更形象的浪漫主义情调,对他精神世界的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徐志摩的诗生活和爱情是同时开始的,他早期的很多抒情诗里可以找到很多林徽音的“回应”饱偿了封建包办婚姻之苦的徐志摩,被林徽音唤醒了压抑与内心的感情需要,但不久林徽音又离他而去,获得喜悦和失去的痛苦同时降在徐志摩身上,他通过浪漫主义诗作来抒发自我的心绪也是势在必然。

在这么多的外在因素和自身的天性下。徐志摩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曾立志做一个中国汉密尔顿的青年,转眼间成了一代浪漫诗人,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也在这时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他期望有一个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个人生活上他企望有一位理想化的美女辅助他一起在文学的园地里耕耘,在艺术上他追求一种纯净的境界。这三个目标,也成为他短暂人生中孜孜追求的理想。三.从浪漫情调看徐志摩的理想悲剧

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在他的一生中离婚和再婚是最受社会批评的两件事,但是从徐志摩方面,这是他追求单纯的理想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要了解了他的“单纯信仰”就能了解他一生中,人们所不能了解的行为,他一生都在追求美、自由和爱。他相信这些都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

但是在康桥温馨典雅的文化环境中,徐志摩的思想与生命活动,已经与当时整个

中国社会相去甚远,这就注定了他的理想悲剧。也许是曼殊菲尔“不进政治”的劝导牵引他,他已经淡化了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意识,表明了徐志摩开始淡化某种参与社会的意识,逐渐走向极富于温情的博爱与人道的轨迹,“他无乱如何变得厌倦、憎恶一切暴力与留血了,甚至包括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暴力革命在内,开始以一种从容恰静的态度自守人生。对现实人围的剑桥,回到黑暗、野蛮的当时的中国后,虽然他还坚持着“美与自由,爱”的理想,但是,面对军阀的屠戮,社会的污秽,政治的无耻,诗人已经无法冷静地处理现世。现实生活的严峻激发了他身上那份血性,使他奔波,使他苦闷、怨毒、愤怒。于是他写下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这当然的表现了他的惶恐。虽然这样,作为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泉源,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白茫茫的大海,无边的自由,我与你恋爱!

顺著我的指头看,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允,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首诗写于 1925 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如果说《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是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不如说这是诗人性灵和浪漫激情的抒发。诗人有感于现实生活中恋爱不自由而写下这首诗,他在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个世界是“懦怯”的,是“容不得恋爱”的,但诗人接下去并未对现实世界作任何客观的描绘,实际上,现实只是触动他性灵和浪漫激情的“元素”,他想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如何“懦怯”、如何黑暗,而是要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表达自己同黑暗现实誓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与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热烈追求。诗人的浪漫主义使他在否定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去肯定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我们看看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非常的幻境:有象征无边自由的“白茫茫的大海”,大海上有座美丽的岛屿,岛上有青草,有鲜花,有美丽的走兽与飞鸟,更令人向往的是,这是一个“恋爱、欢允、自由”的“理想的天庭”。为寻求这一理想世界,诗人曾抱着怎样义无反顾的坚定决心:“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他希望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没有仇恨的,和谐的而不是纷扰的世界,自由而不是暴力的世界。

但是,“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

徐志摩自始至终是一个多愁善感、感情化、情绪化的诗人,从来都缺乏着深沉与深刻,他是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宠儿和一定意义上的叛逆者,与前妻离异之前,锦衣玉食,不谙时艰;与陆小曼重组家庭,经济困窘而渐察世道的民瘼。赤诚爱国而依违不一,超凛党派以标榜清高,在性灵自适、灵魂自洁的向往里,追求着飘渺的爱、自由和美。在气质上他有文人的善良,诚挚与柔弱,不图攀附青云,与陆的浪漫爱情,从遂愿到失望,又促成他对于人生的悲凉意识。

在他自以为熟虑,决计满怀热情去孤注一掷时,恰恰暴露了他激动与冲动的本性。诗人直言自己的创作“唯一的靠傍是刹那间的灵通”这种刹那间的灵通带有极大的偶然、盲目和冲动,我觉得这个刹那间的灵感也就是他的一种“单纯信仰”。这种“信仰”不可避免的赋着像神经质似的敏锐和病态,表现在爱情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厢情愿的

全身心的投入,期待以自己的真纯和美好,去感化去进化理想的对象。而事实上,以复杂的社会为对象的理想政治和以多变的女人陆小曼为对象的理想爱情,最终多以冷酷无情的失望粉碎了诗人天真而至诚的梦想,于是,那原本就“不够深的”的心和流淌着缠绵的忧愁,那原本就“并不大”的胸膛沉载着世纪末的凄凉,他的爱情悲剧正如梁实秋分析的那样:“徐志摩一如西方浪漫派的文学家雪莱,拜伦,罗素等人物,一生追求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他们自己内心中的理想。”所以他理想中的爱情也在现实面前摔的粉碎。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自由、爱、美丽,这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便是徐志摩浪漫气质的内核,康桥文化孕育的这一结果,也成了徐志摩安生立命的根本,感情上追求纯洁自然,生活中渴求真正倾心的情义,虽然他的认识虚幻飘渺,创造上力求美的实现,可是康桥文化已把他塑成了一个诗人,他也只能只有像夜莺那样唱到气绝方能罢休。他可以骑着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而他的心灵总幻想有一颗明星。徐志摩的“柔美流丽”是有名的,但是他的颓废也是有名的,这是由于他把人生的理想建立在欢乐的意识上,一旦理想的明星毁灭,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无可言状的悲哀和绝望。这就是茅盾说的“一旦人生的转变出乎他意料之外,而且超过了他期待的耐心,于是他的曾经有过的单纯信仰发生动摇,于是他流入了怀疑的颓废了。”

浪漫主义诗歌开拓了徐志摩生命中的新天地,在他十年的创作生涯之中,留下了一串串珠玑,留下了一片片辉煌,但是诗人却匆匆地远去了。“他总是那样的行色匆匆。他是一团火,灼热、明亮,熊熊烈烈,燃起人们的热情,照亮大家的心灵、他是一个孩子,兴高采烈,仰天大笑,大惊小怪,手舞足蹈,把神妙的童话世界带回到友人的生活里;他是只云雀,难耐嵌金镶玉的雕笼的幽困,不停地翱翔鸣啼,冲向蓝天,寻找更加广阔的苍穹……他走了。”[15]虽然不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益其光耀: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以英国公民的身份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在一场大雷雨中结束了生命……当然,徐志摩的名字不及他们辉

煌。他的一生尽管有过激烈的冲动,爱情的焦躁与渴望,内心也不乏风暴的来袭,但他也只是这么并不轰轰烈烈地甚至是悄悄的来了,又悄悄的走了。但这一来一去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和思考。

【注释】

1《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89 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89 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转引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90 年,第十一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曾任华盛顿总统财政秘书。5 转引自:《徐志摩诗选》http://post.baidu.com/f?kz=13426135 6《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六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7《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八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8《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9 转引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参考文献】

[1]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2] 韩石山著:《重说文坛三剑客——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年。[3]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4]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5]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6] 谢冕著:《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 年 10 月发行。[7]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8] 谢冕著:《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 年 10 月发行 [9] 徐志摩著:《我所知道的康桥》,京华出版社、2005 年 7 月 第 1 版。[10] 徐志摩著:《吸烟与文化》http:// [12]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13]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14] 韩石山著:《重说文坛三剑客——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年

[15] 王蕙玲著:《人间四月天 》美美藏书屋、http://

第三篇:灰色笑话

灰色笑话

1、女秘书搭上县长的车,县长禁不住伸手摸女秘书雪白的大腿。女秘书问县长:你记得邓选第216页第7段写着什么吗?县长脸红,急忙收手。回到家后,县长迫不及待翻开邓选第216页第7段,只见上面写到:胆子要再大点,步子要再快点......县长拍腿大呼:妈呀,理论知识不强将失去多少机会啊!同志们,要好好学习业务啊!!

2、修女搭乘神父的车,途中神父把手搭在修女雪白的大腿上,修女微笑的对神父说:你记得圣经第129条说的是什么吗?神父脸红的把手拿开了.回到家神父急忙打开圣经129条,见上面写着:'再深入一点你会得到莫大的快乐!'神父大呼:上帝啊!业务不熟害死人呐!希望大家2010年,精通业务,不断进取

3、夫妻离丨婚争孩子,老婆理直气壮说:“孩子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当然归我!”老公说:“笑话!简直是胡说八道。取款机里取出来的钱能归取款机吗?还不是谁插卡归谁!?

4、有两只乌鸦在树上闲聊,一公一母,正说着的时候,在树下吃草的羊突然就死了,那只母乌鸦也很吃惊,就指着说:“下面痒死了。”那只公乌鸦于是就骑那只母乌鸦。

第四篇:灰色地带读后感

黑与白之间那条模糊的分界线,叫做灰色地带,灰色地带读后感。有可能偏于黑,也有可能偏于白。而我,就是身处那条灰色地带的人,平衡着,不被吞没。

我有做过努力,去靠近一方,但是我也明白其实我与它实质上存在着一条鸿沟,(因为我不是纯正的黑色或者白色)而且总是无缘无故地扯入一些是非里。说实话,到现在这个年纪了,我曾经想要祈求的已经很平淡了,我只想要一个和谐的没有所谓的抛弃背叛的生活。其他的与我无关,不管争吵也好,背后伤人也好,我都不想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我要做的就是客观加上乐观,去为自己创造和谐的局面。

我不想让任何人离开我,但是如果,等到必须做出选择,我会丢弃一切客观因素,而坚持自己想要守护的。我发现当一个人成长到一个阶段时,他的思想会有所转变,读后感《灰色地带读后感》。我从别人嘴里的老实变成别人嘴里的奸诈,一切让我觉得可怕,也许是我真的变了,或者说别人变了。变是起源于一个误会,还是受心里一直所秉持的想法的影响,(即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者说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考量呢。无从知晓。

听者取信一句话的程度的本能其实依赖于自己潜意识的选择即感性的走向,那么对于一句话,就会有多重意思来解释,甚至包括它的语气。看你会怎么理解。

当人面对不愿面对或者到无法控制别人时,就会有激烈的言辞和一系列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真正意图。其实有时也会欲盖弥彰,何必要多此一举呢。真的不必伪装,那样太累,我做的没有说要获得什么,所以不用担心我会从哪边图谋得到什么。既然不是自己的了,何必要一直纠缠不清呢。只要大家好好的就好。

我不知道,别人的固执可以怎么改变,既然不能,那就改变自己,去融合,总会有一个界点,大家都能和谐共处。我以为自己找到了,但黄梁梦醒,我还是没找到那个点。

这篇文,若有人要对号入座,我不反对,但请明白,我没什么多余的意思,只是发表感和自我剖析而已。别想太多。

2011.10.22 凌晨

第五篇:灰色的梦想

灰色的梦想

三月的雨下饿又停,可是天却还没有晴,风拂过城市,依旧是那样的安静。

上帝无情的意外就要降临了,谁都不会知道那一刻以前的世界。谁都不会忘记那一刻以后的世界。平静的午后,路上行色匆匆,她-一个坚强而又柔弱的女孩,好象在赶往一个地方,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她很平凡,没有人知道上帝将会做什么,一切是那样的安静,不过,她好象要去学校-那是可以帮她实现梦想的地方。她是一名高三复读生,那一次高考虽然成绩也很是让人惊喜,可是她却不甘于如此,她认为她可以做的更好,她可以去上更好的大学,为了这,她征求了家人的同意,毅然决定放弃这梦寐以求的大学,选择了复读。

生活是一个到处充满荆棘的旅途,意外总是偶然的,它没有给我们每一个人准备的机会,旅途固然是需要冒险的,所以她很坚强。很勇敢,无论生命遭遇到什么样的低谷,她永远都会昂起那高贵的头颅。一个青春,豆蔻的年华,正在上演一场顽强的心灵独舞,一朵饱含阳光滋润的海棠,正在含苞欲放,充满色彩而又神奇的梦想,是多么的美丽与高贵,因为她世间多了一份美丽,因为她世人懂得了什么叫做活着,更是因为她人们才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突然间,天昏了,地暗了,一个瞬间划过一个血色的永恒,悲痛的意外划破宁静的天空-她走了。走的是那么的匆忙,那么的无助,可她还没有给她的爸爸妈妈说声再见呢,还没有去看过心灵中那个神圣的大学呢?为什么,为什么上帝您就这样把一个满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女孩悄然带走了呢?不,不,那位姐姐还没有实现她的梦想呢,她还没有真正的微笑过呢,她还想继续自己的青春,轻扬飞舞,享受生活呢,这些您都知道吗?上帝。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曾经的灿烂,可她还不应该凋落,甚至她还没来得及开放呢,灿烂又在哪儿,风,又将把她带往何处,前世今生,她是一朵经历风雨的海棠,今生前世,她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女孩,今生今世,她开始用坚强追逐生命的阳光,此时此刻,一切又结束了,即使她还没有来得及,千年万年的努力,为什么要在此刻变的支离破碎,我不相信这是注定的,对生活她是如此的执着与坚强,还有一颗充满博爱的心。上帝,您的良心哪儿去了?沉默加上沉默更是沉默,只知道泪水还在不断的流。

那位姐姐,天堂美丽吗?天使善良吗?您还快乐吗?

依旧安静的天空多了一份悲伤的色彩,而那灰色的梦想却还在空中飘摇。

下载灰色情调的诗歌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灰色情调的诗歌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

    朦胧诗派中,舒婷的诗歌创作是很有代表性的,而且产生了较大影响,拥有大量读者。她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条线索,或是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或是捕捉......

    情调高雅的力量

    情调高雅的幽默总是于诙谐的谈吐中隐藏着真理,体现着一种真善美的感人力量。所以幽默必须是乐观健康。情调高雅的。幽默虽隐含着引人发笑的成份,但它绝不是油腔滑调的故弄玄虚......

    中学物理学情调查表

    志翔辅导班学情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本调查用于了解你的中学数学学习情况,我们将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对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加......

    小情调情感美文

    或者他永远不会知道她记得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他永远不知道她存着跟他所有有关的聊天记录,他永远不知道她在离开以后有多么地想念他有多么地高频率翻看着记录。或者她永远不会......

    一种情调情感散文

    很想让生活,过得有情调一些,也不全然是崇尚小资情调,最向往的,是一种古典的、别致的韵味。光阴渐瘦,人渐老,心渐静,就想着,这样静静的,在心里开出一朵叫情调的花来,不求多么妖娆,只为着......

    矫正挽回灰色人生

    矫正挽回灰色人生 社区矫正人员白俊福矫正案例 一、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个人基本情况:白俊福,男,1968年8月出生,户籍地为五台县建安乡,居住地为建安乡西建安村。2017年04月,因犯......

    灰色的杂文随笔

    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回看了自己去年这个时候同一时间的文字,写下的故事已经想不起来是处于怎样的灵感,又想要把自己怎样的想法融入其中。去年整个冬天的文字给我的感觉......

    高中化学学情调查问卷

    高中化学学情调查同学们: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高中化学教和学的情况,你的回答将有利于老师改进教学,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成绩。由于机读卡上不写名字,考号只填前7位(后3位留空),所以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