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祖先的智慧经典散文

时间:2019-05-15 12:2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找祖先的智慧经典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找祖先的智慧经典散文》。

第一篇:寻找祖先的智慧经典散文

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问学生们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都有哪些智慧?当时我有意识地避开了“发明”这个词而改为智慧,结果学生依然回答了“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和火药”。“难道除了这四大发明就没有别的了吗?”我启发学生,便有几个学生回答圆周率。我知道学生们钻进了牛角尖,便改变策略,问学生是否知道“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信誓旦旦、人言可畏、兢兢业业”等这些成语,学生说知道,我就让他们去想象:如果有一个人,来自三千多年前“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他身着葛布粗衫,手执一捧兰草,或者身着羔羊皮袍,手持一把长矛,徘徊在长满芦苇的水岸边,出口的话语却是妙语连珠,比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你们会有什么感觉,学生笑,觉得很滑稽,可当我告诉他们一切皆有可能时他们才严肃起来。不错,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样,至少在2500年前、在物质生活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就已经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些简洁精辟的、耳熟能详的成语了。在汉字还不过是几千个的时候,就创作出了许多曲折达意、栩栩传神、优美丰富、生动活泼的文学作品了,只可惜大家很少关注他们。

我知道,不是我们的学生对先民们大不敬,皆因我们对先民了解太少。就我而言,当我第一次在诗经中读到了梧桐、杨柳、芍药等至今还生长于世、连名字都没有改变的植物时,也不禁怦然心动,仿佛发现了一个远古的遗民。再看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高山仰止”、“天作之合”等词语时,更是感悟良久。掩卷沉思,想象着时光历经几千年的流转、朝代不断地变迁,它们却依然保持着清新的、鲜活的面容,斑驳的岁月丝毫未使它的意象生出铜绿,任世事沧海桑田,它们以恒常不变,面对山川日月,历经大浪淘沙,至今活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人们灵魂中的一部分,这是何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强大必源自于它们的卓越,这不能不让人注目。

记得我们上学时学《诗经》,课本选的是《伐檀》与《硕鼠》,讲的是压迫与反压迫,当时学完除了增加点阶级仇恨感并无其它感觉,而实际上《诗经》中很多美好的诗,比如爱情诗,在那个时代,都被编者有意忽略了。多年之后,我拿起《诗经全译》,再去读它们时,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了,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让我升起了由衷地敬畏感,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使我虽吃力却用心地读着、体会着,如同啜饮一樽古酒。那每一滴都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不能不肃然起敬。继而我更发现,《诗经》其实不仅仅是诗,还是一幅广阔的风俗画卷,那里有先民们淳朴温厚的气息,有弥漫芳香的田园,有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有鸡鸣狗吠,有谈情说爱,更有先民们的智慧和杰作。

我看到,《诗经》中的人们其实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是蓝天白云,那里的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

比如

十亩之间兮(十亩桑田树青青)

桑者闲闲兮(悠闲自在采桑人)

行与子还兮(我将邀你一同行)

比如

彼泽这陂(在那池塘清水涯)

有蒲有荷(长着蒲草与荷花)

比如

凤凰鸣矣,(凤凰引颈和鸣哟)

于彼高岗,(声音响在高岗上)

梧桐生矣,(梧桐挺拔生长哟)

于彼朝阳,(全身披着那朝阳)

菶菶萋萋,(梧桐高大而茂盛)

雝雝喈喈,(凤凰和鸣声远扬)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不完全是我原以为的那样充满劳役的悲苦与仇恨)。人们采摘着植物,耕田劳作,倾诉情感。一切都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我们完全可以以现代的体温,去触摸我们古代文化的体温。

不读《诗经》时,我很难相信,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的情感就已经微妙到如此细腻的程度,而表达思想的手法又是如此高超绝妙。比如,那首著名的《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诗中的青年在一个早晨,白露茫茫,秋苇苍苍的意境下,痴迷地在水边徘徊,寻找他的伊人,伊人在哪里,似乎就在眼前,却又无法近前,美丽的笑容在雾中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及,青年惘然若失。

爱情,尤其是单相思带给人的常常就是悲苦与感伤,男子意惹情牵,无法克制地思念着那个伊人,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不得靠近,因而迷离,恍惚。他只好常常来到这水边,痴痴地朝对岸遥望。女子却始终不能从“水中央”走过来,为什么?阻碍他们的难道仅仅是那条河吗?为什么她只能属于那水边?……

《蒹葭》就这样给了我们一个若即若离的美感,那氤氲的效果,让一代又一代人遐想万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幅古典的绝美图画,就这样展现在眼眸之下,如此景致,望一眼,便已种植于心田,伊人之美,也就穿越千年,鲜活如初。就连蒹葭这水边最长见的芦苇,也染上了几千年的美丽,成为一种美好的爱情象征,永远流传。

我不知道现代的诗人们,有谁还能把一个普通的水边芦苇,渲染的如此唯美?

芦苇的花絮随风飘荡,却始终牵系于根;人的心思恍惚飘摇,也无非牵系一个“情”字,两种意境何其相似。而清晨的水、芦苇、霜、露等意象又展现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智慧的先民们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些,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终将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了一起,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我想,即使天地不仁,在这浩大的宇宙面前,人终是微小的,这“追索”在芦苇水波间亦显得茫然无望。但这永在思考、永在企慕、永在追索的姿态,是多么动人!这也许就是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也最令人共鸣的地方吧。

纵观《诗经》,智慧四溢。先人们不但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清新、宁静、细致、婉转、隐约、抗争的画面,还为我们奉献了许多脍炙人口、历经千古的绝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最伟大的诗篇。

如今,在纷繁的都市喧嚣中,在忙忙碌碌的奔忙后,寻找一个时间,安静地拥坐于阳台休闲椅中,品味千百年来的诗辞,体会着祖先的智慧,恰如一股清泉滋润心田,实为修身之曼妙之法!

第二篇:寻找知音散文

一壶浊酒,一声长叹,引出一片无奈的灵感和凄绝的感叹,从而挥毫了那句使世人为之黯然神伤的诗句,“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叹气,复一摇头,挥手抛出已尽内中物的酒壶,再度走入山水之中,而将那份伤感寄予其中!

“欲将心事赴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武穆用低沉的声音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的某一时刻发出如斯感叹。于孤愤处长身而起,抛甲弃衫,对月当饮,于狂酣处再展岳家枪神威。枪头与背上同样铭刻着那四个刻骨铭心的字,精忠报国!

一份情怀,一份潇洒,一份长叹,一分落寂却只为那一生的追求,然浑浊的世间却把那份美好,那份希望化成了九份的伤感,九份的惆怅,九份的迷惘,九份的痴愿和无尽的绝望!

人生何所似?知音何所求?

或许是他们生错了朝代,所以孟浩然郁郁不得志,欲展心中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或许是从错了主,所以岳飞空有满腔报国心与神威却无法施展,最后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亭!

秦绘也许生对了时代,所以他与宋高宗抗溺一气,狼狈为奸;严嵩跟对了主人,所以他能大权在握而为所欲为;魏忠贤也找对了人,所以他这个阉人才把持大明朝政,成为史无俱来的第一人!尽管他们危害社稷,祸国殃民,可他们仍是悠得悠得的享受着锦衣玉食,轻而易举地打击着敌人!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或许不该出生与世,因为他们不是明哲保身的追求便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只是他们却依旧选择了在浑浊之中逆流而上,试图以一己之力重持社稷,匡复家国!他们用身体力行彰显了忠孝节义,却悲哀地遭到昏君与奸臣的夹击!忠臣向来是最软弱的群体,即使他们手握重兵或者誉满天下,可是因为他们忠,所以他们必须听上头(皇帝)的旨意。不论是圣旨还是浑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都使得他们必须去服从!于是一件件凄绝悲惨的冤狱还是千古流传了下来。

似乎俞伯牙与钟子期式的知音再也不会出现了,尽管,岳飞他们渴求的直音很简单,给自己一点支持,便可以为其出生入死!但这些,并没有人能给予,所以他们只有含恨九泉!

翻阅历史犹如穿越时空,于是在那力透纸背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一段凄美的关于知音的传说。

俞伯牙并不是一个天赋甚高的艺人,但他却无可阻挡的爱上了鼓琴,为了练习弹奏出那美妙不可方物的乐声,他耗尽了心志,三年苦练的结果却依旧是不尽人意。所幸,他没有放弃。师傅将他带到海边,面对气势磅礴的大海和荡气回肠的潮流,他似有所悟。于山端看日升月降;立崖前观风起潮落;临海滨听鸥翔鱼游;身涉水感流水韵律。他的感知开始一点点地聚集,又是无数日日夜夜的呕心泣血,琴弦上的声音也在慢慢改变。终于,千番聚积的努力终也在黄天不负苦心人中喷发。他,成功了!

然而他却无奈了,因为竟无一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苦练经年的成果换来的竟是无人赏,那是多大的落寂啊?

直到那一天,钟子期的出现,那一次,俞伯牙的心在那一瞬间流出最激动的泪,“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这正是他琴声结合他的经历与感悟而表达出来的东西,钟子期却缔造了感应丝毫不差的神话!

千言万语纵使可以退却百万雄师,却终究难抵一句肺腑之言。然再言之肺腑也比不上彼此相融的两个字来得厚重,知音!

然在某一天,俞伯牙不得不摔琴以示气愤至极,因为钟子期竟死了。人终究难逃一死,然其死,则知音逝。知音以逝,琴声又与谁诉?摔掉才是最好的办法!俞伯牙的眼泪终也洒落了下来,并伴着钟子期已逝去的生命一同消融于黄土之中!

世上存留的仅是已断的琴身和曾经那一串不可磨灭的脚印......钟子期的一生也算值了,因为他能成为别人的知音,俞伯牙的一生也值了,因为他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音。孟浩然却不值,所以他只能恨无直音赏,岳飞挥手弹琴,琴音谁人解?弦断谁人听?昏君不是忠臣的知音,于是历史只能沿着它既定的方向发展,可假有一日,历史为孤独所累,那时也许他会问:“知音何存?”

温一壶酒,问一声君是谁?高歌一曲,谁又解我心?羡慕,感慨,无奈地徒表心意,知音知己知是谁?得人心者得知己,谁又是我心的二分之一?

第三篇:寻找草原优美散文

这是一片喧闹广袤的草原。

这是一片起伏动感的草原。

这是一片火与血洗礼过的草原。

这片草原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中村事件”,日本特务中村震太郎就是在这片草原上从事特务活动时被东北军兴安区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关玉衡捕获的。“中村事件”便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借口。所以这里的草原便有了一段民族斗争的历史。

这片草原还有一个独特之处,这便是一个库容13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就在这片草原的西北部。举目望去,碧草蓝天和烟波浩渺湖水浑然一体。这样有山有湖有草原的环境在内蒙草原也不多见。聪明的牧民利用这水草肥美,交通便利的条件办起了旅游点。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成了牧民们接待游客的毡房。毡房里铺上地毯,并通了电,还可以唱卡拉OK,若不是一抬头就能望见穹庐似的蓝色棚顶,还真以为到了星级宾馆的房间呢。所以这里的草原便成了旅游开发的草原。

蒙古包四周有狩猎区、赛马场、“打布鲁”场,游人可任选参与,但这里的游戏已经“公园化”、“城市化”了,激不起游人的兴致。许多人放下行李,便往那草原的腹地奔跑,因为那里时常还有一些游牧的人把羊群、牛群赶到水库边上去饮水。看大群大群饮水的羊儿、牛儿,游人们几乎惊呆了。有时能看见几千头牛羊在瞬间都停止了吼叫之声,它们拥挤在长达近半公里的湖边,把头伸向湖面,一同饮水,饮水时发出的声响,竟然压过了远处波浪相撞的轰然之鸣。慢慢地有的牛羊退出湖边,仰天咪叫、长吼,于是草原又嘈杂起来。傲慢的牛羊像它的主人一样,对着奔跑过来拍照的游人竟然不惊不乍,很有绅士风度地避让开去,这若是赶上马群,定会惊起一阵阵蹄音。

游客们总算在这湖边寻找到了一点原汁原味的草原情结。看着渐渐远去的牛羊,听着渐渐隐没的声浪,游人发出了一声叹息,牧人已把有生机的草原用牧鞭挥赶走了。

天渐渐地黑了,游人们正在牧包里推杯碰盏,蒙古族歌手的敬酒歌一会响起在这个牧包里,一会响起在那个牧包里,他们在挨个牧包地轮番“轰炸”。我估计今天晚上没有几个游人还能四平八稳地走出这毡房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在稍后的草原篝火晚会上,见我的同伴们舞步如斗折蛇行,形态似济公醉步,大概是身心两醉了。我的同伴们真是聪明,他们跳不出标准的舞步,干脆就横卧在草地上,有几位四十多岁中年人就在这草地上滚来滚去。还有“醉鬼”借着酒胆专往女人身边滚,逗得人们捧腹大笑。令人敬佩的是他们醉成了这副模样,还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大脑,谁也不往那火堆里滚。

看着从大江南北来察尔森草原上尽情地开心的这一群游人,我也为之感动。在他们的心中,他们是到了草原,在草原他们还原了天真、纯净的灵魂,呈露着自己的真实。其实这不过是一场导游为之设计的游戏。这游戏讨好的却恰恰是人们的寻找。

可是谁能知道那真正的草原是在那群远去的牛羊的前方,是一个人跟在它们后边的寻找。一群人去旅游是在欣赏草原,一个人在浪迹,才会品味出什么是真正的草原。因为真正的草原不会这么浪漫和快乐。

第四篇:读《寻找智慧鸟》有感

读《寻找智慧鸟》有感

书,智慧的阶梯;书,是智慧的出发点;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如果说财富就是幸福,那图书便是快乐的天堂。

那是一个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静静的坐在书桌旁看书,心却早已飞到外面的广场上了。我起身刚想走出去玩玩,不小心撞到了一本书,它从书架上掉了下来,我慢慢地捡起来,一看,《寻找智慧鸟》?好奇心驱使我打开这本从未看过的书,想起来这是妈妈前几天在网上买给我的书。

我一下被书的内容吸引了。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再仔细的回味、咀嚼。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也是我认为最值得看的便是《我会思想》和《愿望》。

它们分别讲的是一位哲学家的故事,以及一种精灵的传说。一位哲学家到集市上,别人问:“你会做生意吗?”“不会。”又有人问:“哲学家,你会修鞋吗?”“不会”。众人便问:“那你会干什么?”哲学家只说了四个字:“我会思想。”从而,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哲学家烤不出面包,可谓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乃为大用,天下万事万物,既然产生,便有它存在的价值。

蒙古帝国有一种精灵,他们干着仆役的事情。其他的一只精灵十分热爱主人夫妇,工作十分卖力,主人夫妇对他也很满意。但有一天,那只精灵被精灵头目调到挪威最北的一个房屋。动身之前他可以为主人实现一个愿望。主人左思右想,在精灵临走时,请求精灵赐予他们智慧。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只有智慧才是唯一种不会引起麻烦的财富。而这篇故事是告诉了我们,物质财富并不一定是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只有智慧才是不会引起麻烦的财富。因此,聪明人最大的愿望不是拥有物质财富,而是具有深邃的智慧。

入夜了,月光像轻纱似的洒在我与那本书上,我慢慢合上了书,感觉自己对人生又有了新的认识。

第五篇:21世纪能否向孔子寻找智慧

21世紀能否向孔子尋找智慧

孔子,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教育家之一,其學說和思想影響古今,超出了中國而及海外。上個世紀末,就在孔廟還未曾從文革時期的毀滅性破壞中完全恢復原形之時,在法國巴黎,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提出了一個觀點:「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要回到2500年以前,從孔子那裏去尋找智慧」。

21世紀的今天,隨處可見的孔子儒學的巨大影響,這一切似乎都在印證著當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巴黎宣言》的「洞若觀火」。

諾貝爾獎得主語驚世界

在孔子故里曲阜西郊一個寓所,記者採訪了孔子研究專家駱承烈教授,聽他詳細講述了孔子與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之間這段跨越兩千多年時空的「奇緣」。

據駱教授介紹,1988年,74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召開會議,探討一系列國際問題,諸如和平、發展、環境、民族、宗教、信仰等問題。其間,1978年物理學諾貝爾獎金得主,在等離子物理學研究領域中貢獻卓著的瑞典人漢內斯.阿爾文教授在發言即將結束時提出:「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000年前,從孔子那裏尋找智慧。」此言一出,立即得到與會74位諾貝爾獎得主熱烈的鼓掌歡呼,他們對此觀點表示一致贊成。

聖人智慧 承接千載

「1988年巴黎會議上諾貝爾獎得主的結論,表明了國際社會對孔子的認可。」駱承烈教授說。

21世紀才剛剛開始第五個年頭,人類社會似乎一夜之間變得格外陌生,戰爭、瘟疫、災害、恐怖活動幾乎如同颶風般席捲全球。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如何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裏,在危機隨處潛伏的社會中堅強地生存下,探索新世紀富國安民之路,是各國政要們思考的根本問題。

而孔子文化中所蘊涵的和諧中庸、積極入世、文化傳承等思想,無疑給當今世界提供了一種社會、個體發展可以秉持的理念和途徑,因而能夠使人類的生命及文明成果得以生生不息、世代相傳。而這一點,正是構成孔子思想能夠承接千載,超越時空限制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外仁人志士所要從中尋找和汲取的智慧所在。

法國前總統曲阜圓夢

2004年4月17日,法國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在法國駐華大使藍峰的陪同下專程前往曲阜。

據了解,78歲的德斯坦先生對孔子尤為推崇,為此,他在古稀之年開始學習中文。幾年前他在中國參加文化研討會時,就曾用中文朗讀了孔子的名句:「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

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當時四座皆驚。能夠親赴孔子故里,探求聖人智慧,一直是德斯坦先生的心願。

德斯坦在孔子故里參觀時對身邊的人感歎說:「孔子是了不起的哲學家,他的大同思想、和諧發展思想非常有價值,而且孔子為他的理論闡述找到了很多證據,這顯示出他的理論博大精深。」德斯坦認為,雖然時空遠隔,但仍感覺自己對兩千年多年以前的孔子思想有許多認同之處。比如孔子的「信而好古」,對前賢思想與業績非常推崇,就令德斯坦十分讚賞。

德斯坦遊曲阜期間還提到《論語.述而》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是孔子所談的兩種成功人士,一靠冒險取勝,一靠謹慎獲得成功。孔子對後者的讚賞,曾讓德斯坦領悟頗多:「現在世界上各種衝突很多,許多國家解決問題的手段比較簡單和偏激,孔子的思想則講究中庸和諧,多作些研究也許對解決世界問題能有幫助。」德斯坦講述的對孔子成功論的認同,多少也揭示了西方人崇拜孔子智慧的緣由。

「中國崛起」為孔學加溫

此外,中國近些年奇跡般地崛起,也是吸引眾多西方人士為孔學競折腰的原因之一。

2003年12月,溫家寶總理首次訪美,在哈佛大學演講時也曾提到:孔夫子強調仁愛,強調和而不同,天下為公。這些中華文明的傳統思想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用『和而不同』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不僅有利於我們善待友邦,也有利於國際社會化解矛盾。」溫總理的演講讓西方人從中國古老的「和而不同」,以及創新的「和平崛起」等治國理念中,感覺到孔子智慧無處不在,並受到極大的啟示。

駱承烈教授還告訴記者,在他所參加的各種孔學會議上,國外學者最感興趣的,莫過於中國這個幾千年歷史文明古國,在分分合合中為何能一直持續至今沒有消亡,且越發興盛。如今,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各種關係變得愈發錯綜複雜,從孔子思想中尋求和諧、和平之道,在西方人看來,正是人們在充滿潛在危機的21世紀中,能夠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真正智慧。

和諧論啟發西方

其實,早在法國總統德斯坦之前,就已有眾多外國學者爭相赴曲阜探詢古智者的足跡。其中有法國前社會黨領袖密特朗,新加坡政府前總理李光耀、吳作棟,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印度國大黨主席索尼亞.甘地,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奧地利聯邦會議議長安娜.伊利沙白.哈賽巴哈赫。

自1984年以來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國際孔子文化節,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國友人參加。而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55周年,是大慶之年。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文化節期間公佈了設立國際「孔子獎」的決定,另外還將舉辦世界文化論壇——「當代大師的新論語」。對於有著自身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背景的西方人來說,能夠選擇東方的古老智者作為啟發,可謂21世紀的一個亮點。

事實上,孔子所倡導的和諧思想能夠提供一種多元相處之道,並在亂世中提供一種心靈的平衡,在西方人看來,這正是值得他們借鑑的地方。對此,有人認為,注重和追求個體生命價值的西方人,從19世紀末以來,就一直出於信仰和現實的矛盾選擇中,這種矛盾後來波及到了古老的東方。工業化和全球化帶來的巨變讓人們逐漸自我反省。而孔子思想中的和諧而又積極的觀念,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積極入世之後,實現人生價值之時,能夠延續自身個體生命以及依然保持心靈平衡的可能。

如此看來,到孔子那裡尋找如何打開人與社會、與自然、與他人之間和諧共處的鑰匙,進而延伸到國與國之間、黨派之間、信仰之間的關係,這恐怕才是孔學在今天重新受到推崇的更深層原因吧。

同胞血脈相連的紐帶

據曲阜當地旅遊部門介紹,海外旅遊團隊年趨增多,幾乎每天都能在孔廟孔府孔林看到港澳台遊客的身影。

作為中國領土的香港、澳門、台灣,對弘揚以孔儒思想為主的中華傳統文化一向重視。香港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建立了孔教學院,八十多年來教學生學儒學、講傳統,秉持中華傳統文化。其第五任院長湯恩佳始終致力於傳播傳統文化,多次捐款,在內地設立了十幾處大型孔子銅像。孔教學院每年孔子誕辰都會舉辦紀念活動,其中多次是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孔子,這位據歷史記載相貌「奇特」的古人,如今卻穿梭時空,越來越頻繁地站在世人面前,俯瞰今日紛繁多變的社會。而他身後所印刻的一個個港人的名字,則顯示出香港與孔子及儒家傳統文化之間一份默契。今天海內外華人對孔子的興趣,通常不在於學問本身,而是對自己祖先的研讀,其中包含的多是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孔子,如今已成為華夏同胞血脈相連的文化紐帶。

下载寻找祖先的智慧经典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找祖先的智慧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寻找青春的印迹的散文

    2月28日中午,我正在万宁山根镇和万宁的本家兄弟唐东及他的一对同学夫妻吃饭,接到海南林恒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尤仁的电话,说有个由他倡议、发起并出资的知青活动需要全程跟拍,......

    雪地里寻找乐趣散文

    下雪了,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看着窗外飘起了雪花,我忙穿上外套,向雪里跑去。我很小就喜欢雪,甚至有些痴迷,喜欢它那洁白的色彩,更喜欢它那轻飘曼卷的样子。也许大多数人都不......

    伟大的祖先

    教材内容:1《伟大的先人》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

    祖先如何造句

    1、这位王子说,我想错了,其实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吸引非洲人,原因很简单:都讲来世,为人提供死后永生的寄托。而非洲本土的宗教虚无缥缈,只讲些灵魂世界和祖先的故事。2、今天......

    寻找教育的智慧(写写帮推荐)

    寻找教育的智慧 无锡市港下中学谢明尧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个不断和孩子们创造理想并不断实践理想的过程。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曾经说过:“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

    养心的智慧现代散文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题记人生,最可贵的修炼,是素心无尘的境界。人若有智慧,会活得很明白、很自在,甚至会活出潇潇洒洒,活得心如镜,一尘不染。然而,喧嚣的人世,对名利......

    借鉴祖先智慧 发展中职语文(刘月香)(大全5篇)

    借鉴祖先智慧 发展中职语文 浅谈声讯时代中职语文教学要重视“死记硬背”之功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 刘月香 【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背景及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的现状出发,论述了......

    漫步普罗旺斯,寻找薰衣草香气散文

    可能大部分80后和我一样,都是在那部《一帘幽梦》中认识了普罗旺斯。长久以来,我一直都以为普罗旺斯是法国某个城镇的名字。直到学了法语,才知道这是法国一个大区的名字。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