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的教育部长与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13: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国的教育部长与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国的教育部长与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最终版)》。

第一篇:一国的教育部长与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最终版)

在何东昌部长的遗体告别会上,我止不住内心的悲痛,不知道如何表达对东昌部长的感激和敬仰。几十年来,东昌部长对我的恩师、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下文简称朱老)的尊重与信赖,对我本人的关心与支持以及对中国心理学建设的关切与推动在我脑海中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一、对老心理学家朱老的无限尊重和信赖

自1978年后,作为朱老的弟子和助手,我深深了解我的恩师。朱老一心向党,早在20世纪30年代,朱老在日本留学时就接触到《资本论》,并逐渐开始有意识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导科研与教学活动。1947年经地下党组织安排,朱老任党领导下的香港达德学院教务长兼教授,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和安排下回到北京,曾任叶圣陶先生的副手——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后因身体健康原因,在北师大校长林励儒先生的邀请下,到北师大工作。

因为我在朱老身边工作,我深切体会到东昌部长对朱老的无限尊重与信赖。他多次在相关教育科学会议上肯定朱老的成果,赞赏朱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学术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研究思路。东昌部长在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时,批准朱老主持了我国第一个心理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因朱老从香港回北京后没有直接调入高校工作,加上他自己高风亮节、一再谦让,所以朱老在1991年3月5日去世前一直是三级教授,但与他当时一起回来的几位香港同事都是一级教授。在朱老去世后,东昌部长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亲自起草,并以教育部党组的名义给中组部打报告,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希望能以一级教授的级别为朱老办理后事。日理万机的东昌部长还在3月19日参加了朱老的葬礼,为朱老送最后一程,并为第二年出版的《朱智贤教授纪念文集》亲笔题词——“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科学”。

二、对我本人的关心与支持

我1960年考入北师大,1965年毕业。尽管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但我们国家的心理学已处于危机状态。大学毕业后,我首先被安排参加了一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后分配到中学当老师,一干就是13个年头。后来,由于心理学学科建设需要,我于1978年“归队”,在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基础教育工作的经历,让我在研究中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中小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我强调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智能,由于实验效果较为突出,受到广大中小学的欢迎。在1984年暑假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首届学术年会上,东昌部长在会上点名表扬了我,并在会后接见了我,在接见时,我向他表示我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贯穿于我毕生的学术研究之中。1986年冬天,东昌部长来北师大考察工作,其中听取我的汇报,我们的实验点当时已扩展到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有3 000多个中小学实验班,特别是当我举了基础薄弱校通县六中参加实验、改变现状的例子的时候,东昌部长插话指出:大学教师下到教育实践中去搞实验研究,北师大的成果改变了一些教育的现状,提高了教育质量,我认为这样的研究成果不亚于自然科学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初,东昌部长还在许嘉璐副校长的陪同下,莅临参加我的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点的培训会。作为教育部部长,能参加一名高校普通教师实验项目的培训会,让我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我永远忘不了东昌部长在会上对我的鼓励——“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专家与群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典型”。这对我鼓舞极大。

三、对中国心理学建设的关切与推动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心理学大致经历了“三起两落”五个发展阶段:1949—1958年为恢复、改造时期,1958—1959年为批判、挫折时期,1959—1966年为初步繁荣时期,1966—1976年为破坏、停顿时期,1976年至今为空前活跃时期。东昌部长十分关心中国心理学学科建设,心理学在“文化大革命”后快速发展,与东昌部长的推动密不可分。1979年,教育部积极为心理学“平反”。一国的教育部为某一学科平反在科学史上很少见。

东昌部长是1982年任教育部长,他任教育部长后,继续支持“平反”后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并提出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于是,中国心理学迎来了学科快速发展的春天。东昌部长还十分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强调,中国教育科学要发展,关键的问题要抓好两个学科。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第二个是心理科学,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是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在中国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大大推动了心理学自身的发展。

东昌部长和夫人李卓宝教授一直关心清华大学的心理学科发展。清华大学在学校建设之初,就建立了心理系,其心理系是我国20世纪前半叶最有名的心理系之一,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清华大学毕业生,后来在北师大工作的张耀翔先生,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并任首任会长,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并为北师大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心理系并入北京大学,之后50多年,清华大学一直没有心理系。进入新世纪,东昌部长和夫人李卓宝教授积极推动清华大学心理系恢复,在他们的推动下,2008年,清华大学心理系正式恢复,我作为嘉宾被邀请出席了复系大会,清华大学党政领导和前任领导都出席了这次大会。我当时还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向关切和推动清华大学心理学复系的东昌老部长表示敬意和感谢。过去几年来,清华大学心理系按照东昌部长提出的“世界一流、国内急需”的要求开展研究,积极寻找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相对竞争优势,在幸福、成就、道德、文化的积极心理学以及团体心理咨询研究方面走在中国心理学的前沿,并召开了两届积极心理学大会。

第二篇:青少年心理与发展论文1000字

首先我们分别认识一下这三者的含义,知识,到底是什么,还存在着很大争议..正解是根据哲学思想来解释的含义, 当然我们通常说讲的知识,比如在学校学的书本,在生活里学到的常识,以及在工作中学到的方法,都是知识..这个词既然本身就存在着争议,那么关于其包含的范围更是有争议。.技能,这个词的解释为,掌握和运用专门的技术的能力..个人认为这个属于知识的一类,属于客观存在的知识被吸收后,成为主观的知识..关于这个词,我们通常指的是,学会某一种技术之后可以靠它为生..态度,关于这个词的说法就很多,我给您总结一下..态度来源于欲望,需求,或信念..也就是道德观念,和人的价值观念..相信您在马克思哲学课上明白了哲学意义上的这三个词的意思..但是您的问题是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也就是在现实生活里如何把这三者关系协调好, 达到一定的效果..那么我们可以根据邓小平的理论,物质与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来说明.现在把三者的顺序说明一下,态度取决于人的认知能力,以及后天对社会对生活对需求的了解, 所以态度不是第一个具备的..知识,我们所不知道的,需要去学习的,都是知识,那么总的来说知识就是第一位..技能,就是知识里的一种,一种更为特殊更为具体的。.那么首先要具备学技能的知识,才能掌握技能,才能以技术为生..那么现在您该知道三者的循序了,先学知识,然后学习技能,之后更加明确自己的态度..通常我们所说的,会做人,就能拿到高工资,就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但是这前提条件就是,不管是圆滑的人,还是塌实肯干的人,他们首先具备的就是知识,这里的知识可以是后天对社会的了解,或者是对人性的了解..更可以说是如何去用交际知识来开展自己事业。..所以根据这个,我们明白了,不管如何,首先要有知识。.当您做到一定的程度了,或者说,已经很有条件了.这时候便需要一个明确的态度,到底该怎样,或者是持续稳定发展,还是改变战略..总的说来,很是抱歉我没有把三者的深刻含义给您讲明白..但是我可以负责地讲,您必须有的是知识,有知识才会有技能,因为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三者的关系,所以很多人习惯说心态很重要。.但是决定这一切的,是知识。..能力与知识、技能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04-7-25 13:25:04 被阅览数: 6885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

能力与知识属于不同现象和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而能力是针对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而言的。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快,而能力则要以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并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

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强,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能力与知识属于不同现象和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而能力是针对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而言的。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快,而能力则要以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并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

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强,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谈知识、技能、能力的关系

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有三个特点: 一是技术型, 而非学术型;二是工艺型, 而非设计型;三是管理层, 而非决策层。从这三个特点出发, 职业学 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专 业理论知识, 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确有一技之长, 同 时又要具有适应、参与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在教学过 程中深入理解和正确处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 把 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 中, 有利于协调教学活动, 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学习知识是前提

从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来说,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学习知识这个前提, 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只能是简单地模仿或是“照葫芦 画瓢”, 这无异于过去的“学徒制”。具有相应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 再经过一定的训练与实践, 学生在技能 的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中, 就能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联想与 综合,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达到快捷、高效、扎实的 效果。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学生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训练技能是重点

所谓技能是指人们运用有关知识, 顺利地完成某项 任务的一种机体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分为动作技 能和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是以外部动作占主导地位的技 能, 它是以肌肉、肢体动作和动觉分析器官的协调运动 为特点的。比如, 学生对机器的操纵和调整;应用錾、锉、锯等工艺方法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等等, 都是动作 技能。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活动为主导的解决实际问 题的技能, 是在不断的认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如感知、想象和思维等, 而以思维为主要成分;掌握正确的思维 方法是智力技能的主要特征。智力技能是在生产实践活 动中积累起来的一种调节智力活动和经验的综合能力, 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同样是在大量地、反复地练习中得 以形成和巩固的。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动

作技能本身就有智力活动参加, 包含有智力技能的成分。如钳工对工件熟练地锯、锉、錾等主要是手、臂、眼的 配合动作, 但如何锯得准确, 锉得规矩, 錾得平整, 满 足图样的技术要求, 却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 也就是有 智力活动参与。同样, 智力技能也受到动作技能的制约, 很多智力技能往往是通过动作技能表现出来的。训练技能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点, 无论是理论教学

还是生产实习教学都是要把训练和巩固学生的技能放在 突出的位置, 建立可行的技能训练体系, 明确等级水平, 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技能形成的过 程和规律, 给学生创造动手和动脑的条件, 通过教师的 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与实践, 真正使学生的技 能达到协调、熟练和完善的程度。

三、培养能力是目的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是职业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论是学习知识, 还是训练技能, 都是围绕培养学生具 备参与社会活动、从事经济建设的能力这一目的进行的。在社会实践中, 单一的能力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任何一 种活动都取决于各种能力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 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 要素: 一是自学能力。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 的时间有限,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独立地进 行学习的能力是必要的。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 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阅读参考书和科技资 料的能力等。自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 好的基础。二是表达能力, 指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思想 感情和意图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像表达能力、数理计算能力等。三是创新能力, 包括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等。创新能力是现代青 年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前提条件。四是独立工作能力, 是反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实 际工作的能力;还有计划能力、组织能力、自我评价和 自我监督的能力等。具备这些能力是学生在校学习和走 向社会所必需的。

不论是理论课教学, 还是生产实习教学, 都应遵循

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为培养和发展能力服务的原则, 引 导学生自觉地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转化为实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 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具备参与经济建设能力的技 术人才, 这就是对职业学校教学的要求。

综上所述,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深入理解和正确处理 学习知识, 训练技能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者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以学习知识 为前提, 以训练技能为重点, 以培养能力为目的, 这才 能真正体现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特点。

31、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

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人的知识有多有少,技能有高有低。那么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究竟怎样?知识是否就等于能力?了解了这个问题对做好教育工作和其他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艾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等;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知识等。人一旦有了知识,就会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是能力基本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因而与知识有区别。技能作为活动的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心智活动(智力活动)方式。因此,按活动方式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呈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智力活动)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机体运动的反馈信息;而心智技能则是通过操作活动模式的内化才形成的。总之,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由于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的又一个组成要素,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冯忠良,1992)。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例如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较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能力低下,说明他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既不能广泛迁移,也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可见,知识与能力是有区别的。知识、技能并不等于能力。但知识、技能与能力又有密切的关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其能力的大小。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1-11-16 22:37:49)转载▼ 标签: 知识 技能 能力 关系图 杂谈 分类: 教育技术

什么是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对做好教育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知识等。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的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操作技能(如掷铅球)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呈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如数学运算)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机体运动的反馈信息;而心智技能则是通过操作活动模式的内化才形成的。

能力则是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冯忠良,1992)。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例如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较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能力低下,说明他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既不能广泛迁移,也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技能与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其能力的高低。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因为能力是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所以教师只能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而不能传授能力;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能力。下面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体现:

比较分数1/2与1/6的大小。对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懂得应该先化成同分母分数,统一分数单位后再进行比较(这是知识),从而可以确定解题方向;学生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步骤(这是技能),从而可以凭借这一技能进行解题活动。如果学生发现直接通分计算量大,容易出错误而去寻求另外的方法时,这就有能力成分的反映。例如用统一分母的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论文

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心理透视及疏导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接近或已经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到了谈“早恋”老师、家长变色的程度。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表现,正确对待和疏导中学生出现的早恋问题。

一、早恋的定义和表现

早恋是指中学生过早的对异性发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早恋主要表现为:朦胧的爱(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茅盾的爱(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和多变的爱(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进入早恋的学生,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导致恋爱的发生。但这样的恋爱,是由性冲动和外在吸引而产生,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虑;彼此往往是由双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产生倾慕之情,缺乏对对方的全面评价;而且,早恋的双方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极易发生越轨行为,给当事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不利的因素。

二、早恋产生的原因

引起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生理原因外,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就可能不会发生。还有一部分是因身边的环境而变得孤独和空虚引起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家庭因素。随着现代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或有些父母没有离异的,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压力,动不动就对孩子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在相处更有安全感。这样就容易造成早恋。

(二)学校因素。很多学校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是一味的规定不许早恋,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早恋的危害。加上没有“情感教育”这科目,总认为没必要不应该教这种东西,但往往适得其反,这反而会增加青少年对异性的新鲜好奇感。在好奇心、神秘感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家长、老师越不让干的事便越想尝试,最终造成早恋。而事情发生了以后学校才处理,并且处理只是对事情的调查处分,请家长。这更会激起处于年少气胜中的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好,能力比不上别人,为了弥补失去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便用找到的异性朋友来自夸,试图解决心中的烦恼,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可他们不明白,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产生早恋的一个原因。

(三)社会因素。现在社会中关于性这一方面的刺激越来越多,在影视片里、广告里、杂志里,情爱都频繁出现。对于这方面很感兴趣的青少年就受影视媒体、不健康的书籍及社会上一些不良气习的影响,便随意模仿。青少年的心理还处于相对不完整阶段,男女恋爱的镜头频繁的出现,就会激起青少年对这种早恋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三、早恋问题的疏导策略

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应当耐心、宽容,加以合理的疏导,结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教育,提高中学生认识情感、把握情感的能力,才是解决早恋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中学生早恋,我们应该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中学生早恋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长期共同协作互生爱慕,双双坠入爱河;有的是表面看似亲密,往来密切,状似恋爱,其实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有的是一头热,属单相思;有是则是表面往来甚少,关系一般,其实已恋爱多时,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动;还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现越轨行为,还没有人知道。这就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观察,掌握准确的信息,摸清学生的底细,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要针对情况,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对上述所说的几种情况,应区别对待。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应大力提倡,不能捕风捉影,破坏学生之间原有的和谐气氛。对于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要明确指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对人对已都有危害。并要求他们立即改正,绝不允许重犯。对于其余的情况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要疏导他们明智的对待自己,理智的对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识、学本领上,并懂得两性的道德和规范。切忌形成对立情绪,否则一切教育都将是徒劳。

在中学生早恋现象屡见不鲜的当下,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闻“恋”色变,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小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演变到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等情况,大则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处理恰当的中学生早恋问题至关重要,怎样正确有效的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呢?

对于学生,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恋爱是没有错的,学生们不要对自己的自然情感有犯罪感。对异性有好感,就正如树要发芽、长枝、开花、结果一样正常;但是作为学生不要轻易随便地表达情感。珍爱自己,让自己的情感在最合适的时候赢得真正属于它的精彩,此外要提醒学生不要做出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花儿开得过早,会提前凋零,结不出饱满的果实。同时,让中学生努力做到“三要”:一是要尊重自己的情感,不要随意滥用;二是要尊重自己,不要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三是要慎重平衡中学生阶段学业和情感的关系,“只有翅膀上去掉了枷锁的鸟儿,才会飞得更高”。

对于家长,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不要给孩子扣上各种消极的帽子,积极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独特阶段,给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导,帮助孩子协调处理好青春期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做好孩子永远的最坚强后盾,而不是棍棒、打骂和威胁。同时家长不要把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当成是洪水猛兽,要把早恋等同于道德败坏。

对于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为学生保守秘密,为孩子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持,同时开展有意义的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理智认识处理情感问题。老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度营造早恋可怕的神秘紧张氛围,要到处传播学生的私人信息,伤害诋毁学生的个人情感。

中学生早恋现象不忽视,除了学校、老师的关系和重视外,还需要家长、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同深入到学生中去,以诚相待,发挥群体力量,用爱心去感化,相信一定能处理好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让中学生健康的成长,实现人生理想的辉煌。

第四篇: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地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教育者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说白了就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多一年的工作中,观察到学生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为矫正这些不良习惯,我注意从思想入手,”对症下药“,加强学生自主教育,让学生在自我认识、自制自律中不断提高。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带坏其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重视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矫正教育,已迫在眉睫。

要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不良品德行为之所以在初中成为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变化的过渡性与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极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接受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学习他所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这是积极走向社会、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表现,但他们缺乏是非识别能力,加上自我行为控制较差,极易沾染社会恶习,成为不良品德的行为问题儿童。要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目前,导致中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面的,现就中学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粗浅的分析一下其成因及采取的教育措施。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心理因素的影响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受社会的影响风气以及一些影视书籍的影响,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

(2)某些合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惟我至上,不关心、不尊重学生。导致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型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3)消极的情绪体验。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放纵,犯了错误,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些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品德不良行为。

(4)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地矫正,时间一长,成为习惯,加之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些不良习惯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

(5)人际关系的不正常。有的孩子家庭缺损,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基本单元,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其言行教诲、品行榜样都对子女产生直接持久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一些家庭由于第三者插足,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3.社会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和各种腐败现象正侵蚀我们的青年一代。当然,有的中学生也未能幸免。极端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及社会上的黄、赌、毒象瘟疫一样,侵蚀着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极为严重的“反面导向”。例如找我做心理咨询的一个学生,因为在假期到录像厅看了一部黄色录相,就是这部录相,严重地危害了他的身心健康,心理诱惑差点使他酿成大错。

二、学校、家庭要相与配合,综合矫正青少年的不良品德行为

明确了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后,我们就应对症丁药,纠正学生的不良品德。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自尊心较强,只要教师弄清情况,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矫正的。

1.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一个有着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关心他人,尊重老师、同学,好学上进、勤俭节约,这诸多的优良品质一旦形成并得以落实,就会对学生的言行起到监督导向作用。那么,即使是那些有着不良行为的学生,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潜移默化,也会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2)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虽然心理辅导在中学开展并不是很普遍,但却十分必要的。事实上,中学生的内心困惑很多,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由于中学生不良品行的形成原因很多,学生个体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开展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直接矫正手段。心理老师可通过学生的倾诉深入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收集信息进行诊断,提出参考建议,帮助他们自己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目标,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个性,防止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群伴的产生,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效果。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办法,比如环境调整法、活动矫正法、行为强化法、榜样引导法、行为考验法、代币制疗法等实用有效的方法。

2.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邪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总之,中学生的不良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且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十分复杂,因此,矫正中学生的不良品德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引用:

《中学生习惯心里》 文登市界石中学 作者: 李志强 《中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作者:徐韵香

第五篇: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 选修课论文

2011年秋季学期一校区

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

学习总结

指导教师:刘丽美

学生姓名:臧语章

院系专业:电信学院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

联系方式:***

当我静下心来回想那三天的经历,记忆的碎片从四面八方涌出,夹杂着感动、欢乐与汗水。这三天是我大学生活中活的目前为止最充实的三天,虽然结束之后真的累的筋疲力尽,但是用我的疲惫换来的却是小组11个人挥之不去的友谊,同学们彼此见的信任,无论如何,真的,都值了。

周五的晚上,我们所有的人聚集在一个大的教室里面,我跳着觉得很幼稚的兔子舞,也就是这么欢快的舞蹈拉开了三天幸福生活的序幕。

萍水相逢

马兰花开,开出了我们11个人脸上灿烂的笑容;马兰花开,开出了我们11个人心中永恒的友谊。就是这样一个环节,让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寻找陌生人,去与陌生人交朋友,不再羞涩,每个人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在这个环节我们小组是最先找到自己组员的人,毫不犹豫的拉进一个有一个人。让我明白了其实与人交往,总有一方是要主动了,不然你又如何才能让别人认识你,进而有如何让别人了解你呢。只有你迈出了第一步,其他的才会顺理成章。

之后的选队长环节,我很荣幸的当选为队长。在起队名、定口号和定庆祝方式的环节就是大家集思广益的过程,每个人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动作的雏形到形成,没有大家一步步的改进是不会有这么完美的结局的。我们的口号是“三天的分享,我们的成长”,在随后的过程中也就是大家彼此分享自己内心最真实想法的过程,从中我们听取别人是一件来完善自己,这就是一种成长了吧。

缘分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我们11个人凑到了一起即使一种缘分,从这时起,我们就仅仅联系在了一起。

盲人和拐杖

这个游戏让我知道了信任是有多么的重要。我在当盲人的时候一开始没有人认领,我就一直在等,最后有一个人牵起了我的手,她是我的室友,所以当她刚刚牵起我的时候我就认了出来,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走的很放心,一直在大踏步的往前走,没有意思的犹豫和害怕,因为我信任她,我知道她不会让我受到伤害。但是到了我做拐棍的时候,我认领的是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男生,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去牵着他的手走,所以就拽着他的胳膊。我这是明显感觉到了他在跟我使相反的力气,我想走快的时候他就会明显的放慢脚步,而且手总是在摸索着什么。一开始走楼梯的时候我都会拍打他告诉他该迈脚或者该停止,可是他好像也没有接收到信号,但是当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感觉他可以跟上我的步伐并且明白我的意思了。所以这时候我便更加的紧张了,因为别人的信任就给你带来的无形的压力,你要无愧于他的信任,我就更加专心的扶着他。这个游戏虽小,却让我深刻的知道了信任别人会让你幸福,被别人信任的时候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

生命线

在这个环节,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的生命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而这20年,从开始,我的人生就是被定位的,没有改变过。天资聪慧,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着我奔波于补课班,书法绘画舞蹈,各方面都有涉猎。可是真的当我回首去想是,我不禁问自己,小的时候觉得这些方面都有天赋啊,为什么长大了就觉得自己一点特长都没有呢。想了想就是因为学习暗堡,从小学初中高中,哪次我不是在重点班,哪次不是学习成绩优异啊,这就注定了我将一直学习的道理。最成功的事情就是我在三中的优班,不是因为成绩高考上了才成功,而是我遇到了一群优秀的同学,他们是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这里我遇到了良师、益友,在这里我找到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体会到了别

人所无法理解的三中精神。最失败的事情就是没有多才多艺吧,女孩子虽说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最好有一技之长啊,可是我没有,人家才艺展示的时候五花八门,我也只能来个诗朗诵什么的,虽说我比较优美的嗓音和字正腔圆的发音以及较好的台风也算是我的优势吧,可是真的觉得好苍白啊。

在我剩下的生命中,我真的应该认识到到底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如何充实自己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去学习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让我的生活真正的丰富多彩。

第三只眼

周六的晚上,我真的问了好多人,他们中有我的父母,我很在乎的人,我最好的朋友,从他们的回答中我真的了解到了好多。他们是如何看待我的,他们希望我在哪些方面改进,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我想知道我最在乎的人是如何看待我的,可是有的时候人真的需要勇气和契机。这个契机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却没有勇气去问他,这也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吧。不过这让我知道了真实的自己,也看清楚了我一直在逃避的东西,当我不敢面对或者不承认的问题从别人的嘴中说出是,我就不能在逃避,这有选择正视问题,并争取去改变它。

我是国王还是兵

这个环节我作为组长没有参与,只是在旁边默默的看着我的组员们动手去做。看见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真的很着急,想帮助他们去解决;当他们克服困难并且将塔建造了又高又直的时候我真的开心死了。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都不能说话的时候如何交流就是一个问题,这是就要考验同学们是否默契了。这时候没有组长,就要让同学们迅速的确定目标并选出领导者,不要慌乱。其实我觉得是在考验组长的观察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在你没参加的条件下阐述清楚你们组诗如何建造的就是在考验组长的观察力,还要在没有参与的前提下将你们小组的优点说出去这就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了。

我们的仙鹤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又高又直,真的让全组人员很兴奋。大家的共同努力见证的我们的团结一心和实力。

排练节目

我们组很快就确立的节目的内容,相亲节目的大致形式是确定了。每个人的稿子都是回去根据自身特点写的,广告也是现找的。定下甩葱舞之后大家就以大葱为赞助商来撰写广告。大家奇思妙想,各出奇招,辛苦排练,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第一天的晚上大家分配了任务,练习了甩葱舞。第二天整个一个上午因为没有教室,我们就一直在走廊联系。删改台词,准备道具,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演广告的同学去网上找搞笑的台词,剪辑音乐;演相亲的同学揣摩台词,研究动作。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们的节目只经过了短短的六个小时,就完整的练了也就算两遍。我很佩服大家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真的,我们的节目真的很好。而且,当天其他小组的节目也让我很是震撼,大家真的都是能人异士啊,短短的时间就可以准备出那样新奇,那样精彩的节目。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才可以给所有人献上这么精彩的节目。

作为组长的我最后,想说一下我作为组长的特殊感受吧。第一天被选为组长,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也正是大家对我的信任,让我这三天的生活有了一些别样的精彩吧。首先在各个环节中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为组长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作为团队的核心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份责任。组织大家活动,安排同学们的顺序,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抑或是挑起一个话题,生怕队中有一个同

学掉队或者是玩的不开心。在准备节目的时候分配任务,统领全局,安排一切琐碎的事情,我忙、我累但是我很充实,我很快乐,我很幸福。我享受着这种呗大家信任的感觉,这也让我干劲更加十足。最后大家将我围在中间高高举起的时候,我知道我做的很成功,我没有让一个人的这三天不开心,而且我们呢大家真的拧成了一股绳,我们的小组是最优秀的。结束是我们彼此的拥抱是那样的真挚,再多的文字也无以表达出我内心对这三天的回味与感动。

在组后的汇报演出中,我又作为主持人,我很幸运,又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我尽力不出错,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自如得体,我还会继续努力做到最好的。

结束语

三天的时间也许很短,但是它却撰写了我们11个人永恒的友谊;

三天的时间也许很短,但是它却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三天的时间也许很短,但是它却那样的充实,那样的难忘。

三天,又也许真的不短了,我们收获了太多,我们要去感恩,感谢这三天的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成长,都让我们铭记于心。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真的很感谢刘老师,很感谢这门课,让我在结识这么多朋友的同时又收获到了自己别样的精彩,收获的信任,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别人眼中的自己。人生路漫漫,或许会有许许多多的三天,但是,这三天永远是最特别最难以忘却的。

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回响起着三天的经历,一定会历历在目,一定会回味无穷。

下载一国的教育部长与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国的教育部长与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心理与发展论文1000字解读(精选五篇)

    首先我们分别认识一下这三者的含义, 知识,到底是什么,还存在着很大争议..正解是根据哲学思想来解释的含义, 当然我们通常说讲的知识,比如在学校学的书本,在生活里学到的常......

    大学生心理发展论文(幸福课)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课程论文 2013-05 1 沙哈尔环境作用及自我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思考 摘要:文章在分析沙哈尔积极环境及外界、自我因素对幸福影响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现象是指人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心理的本质: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结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中国的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之路一、引言心理辅导与治疗,乃现代行为科学中较强的一门学科,在中国人聚居的几个主要地方.也的确是一新兴的事业。在中国......

    影视与人类心理论文

    《美丽人生》观后感之前在百度上收搜索值得一看的电影就搜到过《美丽人生》,不过刚看了开头以为它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于是就没有耐心继续往下看。直到这次影视与人类心理课上......

    简评《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

    简评《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 上海师范大学 吴忠豪 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的新作《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2013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按照作者的解释“......

    心理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姓名:杨红光 学号:20100212054班级:机电一体化10-2 1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行为异常的大学生比率又有增多趋势......

    心理论文

    心理学论文—恋爱与爱情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论文 姓名:甄力玮 学号:20153405606 班级:150401 1 心理学论文—恋爱与爱情 目录 一. 性本能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