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折纸一的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2.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受到环保的教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提出问题
1.回忆旧知,做好铺垫
师:前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分数,(板书: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知识?
2.设趣导入,提出问题
⑴学生自报最简分数
师:现在,请你说一个自己喜欢的最简分数。如
⑵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师:如果选择这两个分数,(圈出两个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异分母分数如:12,25)我们可以研究他们什么?(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它们的和是多少、它们的差是多少)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分数加减法。板书:加减法
3.引导比较,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跟前面刚学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异分母
二、自主探究,尝试体验
(一)质疑问题,渗透方法
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碰到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二)初次尝试,体验方法
师:那么请大家选择第一道来做一做。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结果。(师:谁来说一下?)
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若没有过程,教师应提醒学生把过程写出来)
研究通分如:12 +25 =510 +410 =910
师:(指着通分过程问。)这一步我们在干吗?为什么要通分?(强调: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三)二次尝试,熟悉方法
下面,我们就用这通分的方法来算一下这两道题。+57 = 57 -49 =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结果。
3.反馈交流。
(四)自选计算,巩固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任选一题做在自己本子上,注意格式!
汇报反馈(学生口答形式)
(五)引导验算,培养习惯
师: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可以怎么办?怎么验算?(挑最后一道题验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过渡:看来我们X X班同学真的很会学习!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就让我们一鼓作气,来看看今天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请看大屏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础题
课本113页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2.对比题
是非审判庭。逐题出示-49 =29()710 -35 =45()
师:对的请你说说怎么算的?错的说明理由。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怎么算的?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五、课堂作业
课本3页的第3题。
第二篇:数学教案折纸
临猗县北景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
折纸
设计者
闫迎妮
第1 课时
总课时 1
设计日期
2015.3.9
教学目标
1、通过安排“折纸”活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会正确计算。
2、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分析、归纳、迁移等数学思维。
3、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3张、彩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四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 导入
(一)复习巩固
1、口算。1/5+2/5;4/9+5/9;5/8-4/8;11/12—6/12(课件出示)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通分。5/6和3/4(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
小结:通分时先找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小红用了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课件出示)
问题1: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说说你的理由。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核心问题并列式:
(1)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2+1/4(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2-1/4(3)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1/2-1/4或1-(1/2+1/4)
问题2: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生口算、通分
1、自由提问题
2、观察问题谈发现
3、齐读课题
1、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2、通过创设“折纸”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运算的意义。随后通过观察算式,发现与以前学习知识的不同之处,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新知。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1、异分母分数加法
(1)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课件出示)问题3: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你估计的范围大概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吧。提示学生可以用准备好的纸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也可以在练习本上算一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汇报。
生汇报解题方法及思考过程,引导其他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① 1/2
+
1/4
=
3/4 抓住关键问题:这两张纸是怎么相加的? 学生结合直观地折纸或画图,理解两个不同分数相加在图形上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两部分的相加并不是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简单的相加,体会到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② 1/2 + 1/4 = 2/4 + 1/4 = 3/4 抓住关键问题:为什么要把1/2转化为2/4后再相加?(同桌讨论、汇报)同样可以结合直观图形,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本题将没有学过的知识(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同分母分数加法)再来计算,体现了转化思想。
小结: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我们要先通分,化成(2)巩固练习
样题1:第67页“练一练”第1题。样题2:3/4 + 5/8
2、异分母分数减法
(1)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
问题4: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提示学生先估算再试算;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汇报。生汇报估计结果,并介绍思考过程,引导其他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
1/2 1/4 = 1/4 抓住关键问题:为什么要把1/2转化为2/4后再相减? 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结合直观图形,来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以形象地理解异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小结: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减,我们要先通分,化成的分母一样了(平均分的份数一样了),才能相减。最后写答语。】
(2)巩固练习样题3:9/10-1/6 关于问题(3)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我们在以后的课中会继续探讨。
3、总结算法
问题5:回顾计算过程,你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吗?与同桌进行交流。小结: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估一估、算一算
2、学生可以用准备好的纸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也可以在练习本上算一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汇报。
1、学生已经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和通分经验,本题放手让学生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通过生生互动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我要探索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探索”,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算理,利用转化思想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给学生思维扩展的空间,以旧引新,引导学生悟出求得新知的途径,引向数学思考。的分母一样了(平均分的份数一样了),才能相加。
2、学生有了上一题的算理和算法做铺垫,本题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结合估算结果先放手让学生试算,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大组展示。汇报时让学生在不断交流碰撞中,理解算理获取新知。、3、总结计算方法,内化新知,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能回顾反思整个过程的意识。
三、强化训练 当堂反馈
计算下面各题 3/4+1/5, 5/8-1/9, 2/3-3/5。
自主计算
强化训练
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谈收获
巩固知识
板 书 设 计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同先通分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不是最简分数要约分
教学反思
第三篇:折纸(一)教案
折纸
(一)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66—67页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让学生主动参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3、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4、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小红要用一张正方形纸的1/2折小船,小明用它的1/4来折小鸟。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相互提问并列出算式。
如:他两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1/2+1/4
小红比小明多用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1/2–1/4
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1–(1/2+1/4)或1–1/2–1/4
师: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师:这节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板书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动手操作。
请大家以1/2+1/4这个加法算式为例进行研究。
师:谁能估算等于多少?实际上又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动脑先想想、算算。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出示操作要求:
请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将这两个分数折出来并涂上颜色。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尝试解决。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开始研究。
2、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汇报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组的操作过程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1:老师,我们发现“1/4+1/2”在图上可以看到,它的结果应该是3/4。
生2:我发现1/4与1/2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相加。
生3:我有一个补充,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每份不同,也就是他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时,才可以相加。
师:这个3/4怎样得出的呢?
生4:把两个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
/4+1/2=1/4+2/4=3/4
即1个1/4加上2个1/4是3个1/4
4、教师小结
三、深入探讨,总结方法、根据涂出的分数,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那里两个问题吗?
/2–1/4
–(1/2+1/4)
–1/2–1/4
师: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把这两个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减。
学生自己计算,并请同学上黑板板书。
2、试一试
9/10—1/6等于多少?
(9/10—1/6=27/30—/30=22/30=11/1)
师:你还发现什么?
生: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归纳算法
指导学生讨论本第66页“说一说”中的讨论题。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谁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两点新标第一网
(1)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2)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尝试应用,巩固提高
、练一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
2、计算2/3+3/4时,要先通分变成()/()+()/(),表示()个1/()加上()个1/(),一共是()个1/(),所以2/3+3/4的和是()/(),化成带分数是()。
3、数学小医生。
3/4+1/6=4/10=2/
4/9-2/=2/4=1/2
五、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六、作业:
本P67第3、4、题
第四篇:大班数学教案:滚一滚
大班数学教案:滚一滚
活动目标
1、能叫出球体、圆柱体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特征。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其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能滚动及不能滚动的物品。
2、表面平滑度不同的木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要求在玩的时候想一想:
自己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还发现了什么?
2、幼儿选择空地玩玩具,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3、提问:
你玩了什么东西,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根据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乐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滚。”
“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4、分类:
请幼儿分别将能滚的和不能滚的玩具放在两个筐中,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1、让幼儿再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2、提问:
在玩会滚动的东西时,你发现了什么?
(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又如:“我玩的是可乐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
我把小可乐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类:
请幼儿分别把能向不同方向滚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后或左右滚的
4、丰富幼儿有关知识:
能向不同方向滚的叫做球体,两端是圆形且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能向两个方向滚动的叫圆柱体。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一讲:
还有什么东西是球体?圆柱体?
三、实验活动
1、幼儿用球体和圆柱体分别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滚一滚,看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木板表面平与不平,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不一样;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样,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也不一样。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一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咎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例1只涉一个数量,要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数量的一部分,属于部分与整体的问题。在这里用线段图帮助学生题意,明确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从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单位“1”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课让学生分清把谁看作单位“1”。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学生在画线段图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指导。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教学难点】
正确地确定单位“1”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教师出示例1:20xx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其中的2份。)
教师然后让学生试着画一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全班与教师一起画线段图,借助于线段图理解题意,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为:2500×=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活动二: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做一做。
这是一道关于两个量之间的,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在解答时,教师也先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然后再独立解答。
2、完成练习四中的部分练习。
活动三:课堂小结。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