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19-05-15 15:3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

第一篇: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

该文阐述了白城市疾控中心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如何从质量控制到质量管理的转型。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从质量控制转型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纳入了质量体系的运行,在运行中通过人员培训和管理、样品采集质量控制、监测检验原始记录和结果上报与控制、食品风险监测项目纳入资质认定、食品风险监测内审工作、食品风险监测工作管理评审工作等质量活动得到保证。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活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定工作,对系统收集、分析和评价食品污染物数据,风险预警和政府监管及提高我国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制定修订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疾控中心重要工作职责。所以质量管理工作在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中尤为重要。从质量控制到质量管理的转型

1.1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含义

质量控制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2]。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没有质量控制就没有监测工作。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具体的手段或措施[3]。

1.2基本做法

自2010年白城市疾控中心承担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以来,质量工作重点在于质量控制:针对采样,送样,检验,数据上报,审核每个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选择关键点,确定质控方法和质控结果判断规则,质量控制量化,制成质控图谱,反映趋势,质量控制关键点相对稳定的,做稳定性分析;每年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做好期间核查,做好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过程结果质量控制,采取了加标回收实验,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测量不确定度。

根据《2014年吉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食品风险监测工作的相关要求,为科学发展、有效预防、及时控制、规范处置食品安全工作,有效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白城市疾控中心的食品风险监测质量工作纳入了质量体系当中,从点到面,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体系的建立

2.1质量手册

将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风险监测工作规范》、《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制度》纳入体系文件《质量手册》。

2.2程序文件

将中心《食品风险监测工作程序》、《食品风险监测样品流转程序》和《食品风险监测质量控制程序》纳入到《程序文件》。

在《食品风险监测工作规范》中,明确了组织机构、主要领导、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卫生科、综合管理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办公室、后勤保障科等相关科室的科长成为领导小组成员;划分了工作机构及工作职责、实施部门、质量管理部门。

3质量体系的运行

3.1人员培训和管理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和内部培训,培训人员有:采样人、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数据报送、质量管理等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相对固定,以保证工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质量管理人员应掌握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了解相关监督对象的情况,熟悉监督依据和评价标准。在质量监督过程中,须按照要求进行监督并记录,应客观、公正地评价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发现影响监测数据的不符合规定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报告机构监测负责人。提供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记录给数据管理人员,以便其能够利用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结果审核监测数据,避免有质量问题的监测数据影响。

3.2样品采集

卫生科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方案包括采样依据、原则、方式、时间、地点、种类与数量、容器与包装要求、人员与要求、运输与保存条件;标识、记录要求、允许偏离规定;质量控制要求、任务分工和采样单位识别。

受理要求:样品唯一性编号、受理日期、样品名称、委托单位、商标、生产单位、生产批号、检测类别、型号规格、检测依据、样品总量、样品状态。

3.3内部质量控制

综合管理科依据《吉林省食品风险监测计划》规定的白城市疾控中心检验的食品风险监测类别和检验指标及要求,制定内部的质量控制计划。内部质量控制要覆盖食品风险监测检验的食品类别和关键项目,利用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必要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进行定量检验的人员和项目的控制,整个内部质量控制工作贯穿整个检验的实施。

质控的基本方法包括:多人参加检验项目的人员比对;使用标准物质加标回收试验精心核查;针对多台设备进行同一实验或对设备稳定性产生怀疑时,要进行设备比对,同时完成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利用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进行评定;在必要的时候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验;使用稳定性较好的留样样品定期进行重复检验;每批样品做平行样检验及质量评价;进行质控图、趋势图分析和判定;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在每次实验过程中都带有空白、阴性、阳性对照、标注菌株或质控样品检验。

3.4监测检验原始记录和结果上报与控制

受控管理所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关联的内部、外部文件。均使用受控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按照国家和卫计委要求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和结果,同时提供定量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内部质量控制与评价报告。每年7月12日前完成质量管理总结和分析报告,全面评价食品风险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为下阶段和下半年度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3.5食品风险监测项目纳入资质认定

在2014年4月24日白城市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工作中,将该中心承担食品风险监测的检验项目纳入计量认证。

3.6食品风险监测内审工作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应性的对照审核,认为该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食品风险监测内审工作程序规范、各种记录齐全,不符合报告4项,事实清楚,定位准确。配置了与中心卫生检验监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物资、人力、信息资源;中心关键岗位人员及全体职工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全面践行中心的质量方针,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标准履行检验合同,完成卫生检验工作。按计划完成仪器设备的检定,理化检验科设备和标准物质进行了期间核查,设备的维护维修记录齐全,保障了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处于正常状态。微生物检验科完成培养基的验收、验证,标准菌毒种的期间核查、传代确认和运输、保存;实验室科学合理处置了实验室废弃物,保障了环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

3.7食品风险监测工作管理评审工作

为了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合理性,程序文件的充分性、有效性。对近期内部审核、资质认定检查自查中出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评价,对纠正措施可行性进行探讨验证。该年度的实验室内审报告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合理,实施了纠正措施,并且对事实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质量控制活动结果优秀、资源及人员培训以及今后工作量和工作类型都得到了确定。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要的基础。这项工作质量的核心是检验数据,监测机构保证检验数据质量是监测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所以要重视人员教育与培训,组建人员队伍,加强培养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监测质控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加强相关工作的培训、指导和督导;要适应监测工作的需要,认真履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发挥积极作用。监测机构应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贯穿到整个监测工作始终,严格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审核各个环节,做好自查自纠,保证监测工作的严肃性、检测样品的代表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和国务院关于风险监测“四统一”的工作要求,加强部门沟通协作,逐步构建部门间协调统一的风险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按照工作手册和质量管理方案的具体要求,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好采样、检测、数据报送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篇:海关风险管理论文:中国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海关风险管理论文:中国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中文摘要】为了更好地解决海关在对外贸易监管中有效与便利这一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的系统介绍,说明风险管理在海关进出口监管中解决该矛盾的理念指导、实践运用及取得的成效。同时研究学习先进进国家海关推进海关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经验,对比中国海关实际,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仍然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整体防控风队、提高通关效率,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对策,探求运用风险管理解决海关进出口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在全面推行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管理,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大系统。

【英文摘要】For solving Customs betterly valid and

convenient this is self-contradict in the foreign trade take charge of, this text tries to pass the system introduction that manages to the customs import and export risk, explaining risk to manage to solve in the maritime customs import and export take charge of should self-contradict principle instruction, practice usage and the result for obtain.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tudy advanced countries maritime customs propulsion maritime customs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in the meantime, contrast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business management actual, analyze to point out currently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import and export risk a management still exist of problem.The From whole defend to control risk, the exaltation customs clearance efficiency to set out, the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 and counter plan, the investigate the path and the way that the risk management resolves the maritime customs import-export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roblem:practice difference to turn a management in promoting the foundation of[with] the maritime customs import and export risk management completely, the quest build up united of the risk manage big system.【关键词】海关风险管理 进出口风险分析 国外经验借鉴 风险防范系统

【英文关键词】customs risk managementimport and export risk analyzesforeign experiencesrisk precaution system

【目录】中国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57-98

ABSTRACT

5-6

第一章 导论7-17

摘要第一节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8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8-9

一、风险9

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

第三节 世

一、世界

念9-1

1二、风险管理9-1

1界海关组织和《京都公约》对风险管理的规定11-12海关组织关于风险管理的规定11

二、《京都公约》关于风险管

理的规定11-1212-1

3第四节 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

二、海关监管

2一、海关管理中人的风险要素1

2对象的风险要素12

三、海关监管本身的风险要素

四、其他相关的风险要素12-13的程序13-17险识别14先次序14-15查)15-1717-27

第五节 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

二、开展风

一、建立风险管理环境13-1

4三、风险分析1

4五、处置风险1

5四、评估风险并确定风险优

六、守法测量(监控和复

第二章 国外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借鉴第一节 外国海关风险管理实践17-26

17-20

一、美国

海关风险管理实践20-2

4二、荷兰海关风险管理实践

第二节 国

一、建立

三、韩国海关的风险管理实践24-26

外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经验对中国海关的启示26-27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企业风险测量体系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26-27

二、掌握和运用科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 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的探索和实践27-

4227-28

第二节 中国海

第一节 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关进出口风险管理实践28-3629-30

一、货到前风险管理

三、稽查工作中的风

二、风险式通关管理30-3

5险管理35-3636-

42第三节 中国海关进出口风险管理案例

二、风

一、风险管理在通关管理中的运用36-38

险管理在稽查工作中的运用38-42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2-47

第四章 中国海关进出口风第一节 理念层面存在的问题

42-4

543一、将风险管理当做管理目标,而不是管理技术

二、将风险管理等同于情报工作43-4

444

三.不重视风

险处置和效果反馈累的误区44-4

5四、存在片面强调技术手段忽视经验积第二节 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45-47

一、传统的职能配置方式与推进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要求相冲突454

5二、不能有效地发挥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风险管理职责范围难以确定45-46

四、缺乏成果转化机制和实战应用的工作系统46-47深入实施进出口风险管理的思考47-54风险式管理47-49

第五章 对中国海关

一、全面推行海关业务

二、建立”层级职责明确、业务配合协调”

三、全面应用统一的风险

注释57-59的集中化进出口风险管理体系49-52管理大系统52-54后记59-60

参考文献54-57

第三篇:土木工程理论与实践论文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理论与实践》学习报告 题目土木工程新型建筑材料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2011级7班 学生姓名张帅

学号

201101020734

2015 年

5月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土木工程新型建筑材料 摘要

随着建筑市场的需要,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适应了各方面的需要。所谓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具有复合、绿色、节能、轻质高强等优良特性。

现在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愈加倾向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的使用,和能源的节约以及再利用,这不仅是能源方面的突破,也是出于环保的要求。新材料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而求还能节省资金与造价,提高施工单位的收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土木工程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对生存空间以及环境的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研究使用和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预示着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土木工程材料有着更大的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我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状况、把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目录新型建筑材料概述„„„„„„„„„„„„„„„„„„„„„„„„„„„„„„4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4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情„„„„„„„„„„„„„„„„„„„„„„„„„„„„„5

3.1 新型墙体材料„„„„„„„„„„„„„„„„„„„„„„„„„„„„„„5

3.2 保温隔热材料„„„„„„„„„„„„„„„„„„„„„„„„„„„„„„6

3.3 高分子化学建材„„„„„„„„„„„„„„„„„„„„„„„„„„„„„6

3.4 复合材料„„„„„„„„„„„„„„„„„„„„„„„„„„„„„„„„7

3.5 防水密封材料„„„„„„„„„„„„„„„„„„„„„„„„„„„„„„7

3.6 装饰装材料„„„„„„„„„„„„„„„„„„„„„„„„„„„„„„„7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建议„„„„„„„„„„„„„„„„„„„„„„„„„„„„„7

4.1 完善市场细分,健全新型建筑材料的营销体系„„„„„„„„„„„„„„„„7

4.1.1 从产品上看„„„„„„„„„„„„„„„„„„„„„„„„„„„„8

4.1.2 从渠道上看„„„„„„„„„„„„„„„„„„„„„„„„„„„„8

4.1.3 从推广上看„„„„„„„„„„„„„„„„„„„„„„„„„„„„8

4.1.4 在管理上看„„„„„„„„„„„„„„„„„„„„„„„„„„„„8

4.2 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的应用步伐„„„„„„„„„„8

4.3 确定新型建材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9

4.4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9

结语„„„„„„„„„„„„„„„„„„„„„„„„„„„„„„„„„„„„9 土木工程新型建筑材料调查报告

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建筑结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一般指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已有成功应用并且代表建筑材料发展方向的建筑材料。凡具有轻质高强和多功能的建筑材料,均属于新型建筑材料。即使是传统建筑材料,为满足某种建筑功能需要而再复合或组合所制成的材料,也属于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黏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新型建筑材料是个广义的概念,以水泥、玻璃、钢材、木材四大材料为原料的新产品;黏土空心砖、各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各种砌块的新型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用于建筑的各种制品以及采用各种新的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建筑制品等均属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1]。2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1)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 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2]。

(2)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这样,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3)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4)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5)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3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

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3.1 新型墙体材料

只有促使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新型绿色墙材主要包括农业废渣类、建筑垃圾类、石膏类和复合墙体材料等。目前墙体使用的四大材料主要是钢筋材料、水泥材料、塑料和木材。木材作为其唯一一个可以再生并且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是一种可以永久利用的再生资源。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墙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以节能保温、舒适美观、利用废弃物、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应提高建筑产品技术含量,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促进新型墙体的发展。3.2 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

目前,我国用于建筑外保温的节能材料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外墙外保温增多,外墙内保温有所减少,一部分别墅使用外墙夹芯保温技术。材料更是多种多样。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以上保温材料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我国的保温材料市场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不够高档的现状。同时可以看到,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保温技术,研究开发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组建专业工程队伍进行标准化施工,保温材料及技术正在向高效率、高性能、高环保方向发展。3.3 高分子化学建材

国外高分子化学建材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化学建材产值已超过水泥。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树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涂料研究的活跃领域。目前,最活跃的领域是含氟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建筑防水密封材料在国外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快,向高分子树脂和高分子改性沥青为基料的方向发展;沥青油毡胎基向玻纤胎基、化纤胎基或树脂薄膜胎基方向发展;屋面防水构造由多层向单层、双层方向发展;施工技术由热熔粘结向常温、自粘、机械固定等方向发展。3.4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就是将现有的植物、矿物及塑料等材料有机结合,使之展现出更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中广泛应用。如阴井盖、纤维增强树脂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透明天棚、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将向着价廉、适用、耐久、成型方便、投资少、材料本身兼容性好、工艺合理,并能尽可能回收利用,以减少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3] 3.5 防水密封材料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防水材料在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民建对防水材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建筑防水材料发展迅速。种类齐全,规格、工艺等也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产品结构不合理,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第二是产品质量不容乐观,假冒产品较多;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差、渗漏严重。3.6 装饰装修材料

装饰装修材料前提是满足绿色建筑;这对促进装饰装修材料的节能、环保、健康有重要意义。(1)绿色、环保发展趋势是大力推进节能型屋面、节能型墙体和节能型门、窗。

(2)绿色建材是环保型装饰装修建材,不含放射性物质,不含甲醛、芳香烃等有机挥发性物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建材产品,已经引起国家和人们的高度关注。

(3)绿色建材是健康、促进型装饰装修建材。以高科技技术含量研发的材料及产品,成为新宠,具有代表性的是抑菌材料、杀菌类材料、空气调节类材料及产品。4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建议

4.1 完善市场细分,健全新型建筑材料的营销体系 营销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中国市场的快速成熟和发展,已经使单点突破的效应越来越差。当前的建材家居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系统化营销时代,系统化之后还有营销的精细化。4.1.1 从产品上看 从短缺到过剩,是中国建材家居行业营销面临的第一个显著变化。现在在大多数的细分行业里,你的产品都不可能一骑绝尘,想从产品力上远远超越竞争者已经难上加难。完全靠产品力的优势已经很难了。因此,中国的企业前所未有的开始重视产品核心卖点的提炼,开始重视产品核心价值层以外的附加价值。4.1.2 从渠道上看

渠道成员随着各行业市场化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经销商从销售商向服务商的转型正在进行。渠道模式的变化使企业对渠道的控制不再那么简单。如今,粗放的渠道经营难以支撑销售目标,厂家需要对渠道投入更大的精力。渠道之争,对于企业的营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4.1.3 从推广上看

包括媒体传播、公关活动和促销活动在内的行为都是促销行为。随着竞争的加剧,推广已经向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要看到,当前的传播阵地在建材家居市场、网络、展会、小区、装修公司甚至婚介所,这么分散但又细分而精准的传播阵地出现后,企业到底如何构建自己具有建材家居产品销售特色的推广模式,就变得无比重要了。4.1.4 在管理上看

企业如何组织高效的营销团队,如何吸纳优秀的营销人才,如何进行管理等等这些问题是企业打造核心营销能力的根本。由此可见,试图依靠单点突破成就企业的快速成长已是痴人说梦。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已经使单点突破的时代走向终结。因此,中国建材家居企业要想做大并且做强,无疑面临一个全方位、体系化的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不能单纯依赖企业某个单一的优势。4.2 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门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

4.3 确定新型建材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4.4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 30 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在 2015 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5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顺应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理念而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将建筑技术与人们审美理念相结合起来,充分从现代建筑建造、装饰中体现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生活品质的档次。未来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还应积极联系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并结合市场实际状况,充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建设,最终实现规模完善、品种齐全的现代化建材一体化服务体系。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建筑材料应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建材的环保指标,研发真正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拓宽市场领域,把握未来新型建材的脉搏。

参考文献: [1] 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郑迎朝.新型建材的商业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范文昭.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四篇: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摘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是让人民吃上安全健康食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保障。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的探究,以此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改正和对风险监测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定义;不足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的力度。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定义

关于食品安全:食品是人民赖以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质基础,而食物中的营养是人民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补充的元素。而食品安全指的就是,食品无毒害物质添加,且有人类身体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安全的食品,不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任何危害。而不安全的食品,则可能导致急性危害、亚急性危害以及慢性危害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的就是,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人员系统性且持续性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社会进行通告的过程。

二、食品安全监测存在不足之处的表现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和相关法规制度在我国依然不够先进和完善,以此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食品领域太广泛。由于我国食品的产业链非常长,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造成这个局势是由我国的地理因素和国民经济结构特征决定的,食品生产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而食品安全监测对于具有一定产业结构的现代型和科技型的食品生产工厂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而对于个体型的生产作坊在监测上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食品安全监测在整个产业链上每一环节不能做到完全监测,往往存在疏漏的状况。

(二)相关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能力欠缺。食品安全监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试验器材。而往往很多的省县级别的城市关于食品安全监测的实验器材缺乏先进和专业,且相关的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素质能力不足,在食品风险监测水平上还远远达不到国家的监测标准。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处于较低的水平阶段。一方面,我国在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事业上投资太少,技术发展缓慢,且没有完善相关的监测制度,同时食品样本的稀少和数据信息的匮乏都是影响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食品安全上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往往都是参考国外,而由于中西方的种族差异,西方人类与亚洲人类身体在对各种不同食物的所需求标准上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同时,关于气候和环境等的评估标注上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

(三)对于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较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由卫生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具体表现为卫生部门负责对协调和统一的工作,而其他相关部门则分阶段性的进行管理工作。整个食品安全监测风险工作包含的环节很广泛,涉及到环保工作、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生产与质量检查等。同时,在这些环节的监测中若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把问题信息和数据上报回馈到卫生部门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由卫生部门生成相关的信息资源,相关专家并同时对其进行评估。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还不够完善,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对食品没有培养起对食品安全风险监督意识,没有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度。同时,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也存在监管人员和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单位、生产单位与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的不对称性特征。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内部的职业分工不够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内部应该完善分工制度和建立多种监测机构,同时这样也能有效杜绝管理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状况。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相关专家也应该充分发挥其职业功能。同时,社会独立身份的专家可参与到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的评估活动中来,而行政部门通过评审选举成立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评估专家组也应履行好其职能,积极参与到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计划,提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支持,并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数据的聘雇结果向大众进行解释,同时积极的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评估交流会进行组织开展。专家委员会也要积极的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五)没有完全遵循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各省?城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应充分发挥起职业功能,主观能动的遵循国家根据国家制定的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计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相关的执行方案。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应该在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信息数据得知获取后都应该及时的向国务院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通告汇报。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信息数据经过核实后,立即结合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计划方案做出准确的调整与安排,并落实到相关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中去。但当前,各相关部门并没有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进行系统、统一的协调工作安排,往往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各环节的疏漏和脱节现象。因此,常常产生浪费资源与重复建设的后果。阻碍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对于风险监测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存在漏洞。我国在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够完善,往往是在整个风险监测工作中若发生失职的现象往往很难清晰准确的追究到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部门之间没有平衡好利益与职责的关系,没有分工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

三、关于国际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情况分析

在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问题相比较于我国,在监测技术和监测制度、监管制度上更先进和完善。因此有很多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其中,国际上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模式最值得被我国所吸收的是,针对之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设立一个独立性的食品安全机构,然后有这个机构对之前的监测部门进行统管,同时对食品从开始生产到终端销售的所有流程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切实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工作水平。

结束语:

食品安全监测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消费者权益与健康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当前安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能力,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与管理。

参考文献:

唐晓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及其问题思考[J].食品科学,2013,34(15):342-348.付文丽,陶婉亭,李宁,等.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03):271-276.

第五篇:食品监督抽检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程序

食品监督抽检与食品安全

风险检测工作程序

编号:QXCDCP1410-2012 版本:第五版 修改:第0次修改

1.目的

为了对委托的食品监督抽检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工作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规范检测行为、为食品监督抽检委托部门提供科学、公正、及时、准确的检测数据,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开展的由国家(各级)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各类食品监督抽检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工作全过程。3.职责

3.1 检验科负责检测工作的合同评审、样品的管理、检测报告的编 制与发放。

3.2 各相关实验室负责检测工作的实施。3.3 质量管理科负责监督本程序的执行。4.程序 4.1 委托检测

由委托部门出具委托检验文件,明确检验事项、检验要求等。4.2 合同评审

按照QXCDCP0601-201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执行,由检验科组织合同评审,相关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代表参加,并填写QXCDCQN0080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记录》。4.2.1 检测项目

由委托部门确定。如果委托部门委托的某些检测项目需要分包时,按QXCDCP010《分包管理程序》执行。

第 1 页

共 4 页

食品监督抽检与食品安全

风险检测工作程序

编号:QXCDCP1410-2012 版本:第五版 修改:第0次修改

4.2.2 检测依据(检验方法)

按照QXCDCP032《检测方法选择使用和确认程序》执行。在建立和使用食品检验非标准方法时,按照QXCDCP01405《非标准方法制修订程序》进行,并提交方法学验证材料,交由委托检验的部门确认。

4.2.3 样品留样与否由委托部门确定。

4.2.4 检测时限由委托部门和中心协调确定,无特殊约定时按照QXCDCP1401《检验工作程序》进行。4.3 样品管理

样品接受、分发、保管和处理,按QXCDCP1702《样品管理程序》 和合同评审内容执行。4.4检测工作实施

4.4.1 各相关实验室按QXCDCQN1401《检测任务单》的要求安排检 测工作。并按QXCDCP022《记录控制和管理程序》规定做好原始记录。

4.4.2 检测技术人员按中心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

4.4.3 检测工作需按照要求如期完成。如遇到不可预测因素影响,不能按规定时限完成检测工作时,责任部门应立即通知检验科,由检验科及时告知委托部门,协商解决。

第2 页

共 4 页

食品监督抽检与食品安全

风险检测工作程序

编号:QXCDCP1410-2012 版本:第五版 修改:第0次修改

4.4.4 检验过程中因样品流转原因导致无法进行检测时,必须如实记录,立即通知质量管理科和检验科。质量管理科组织有关人员对不符合工作进行评价,填写QXCDCQN00801《不符合工作评价报告》,经中心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科及时与委托部门沟通。

4.4.5 在检验工作中发现带有区域性、普遍性及社会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如非食用物质)时,检测责任人必须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汇报,部门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结果进行确认,必要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确认。确认过程需填写QXCDCQN05801《食品重大安全信息记录表》,连同检测原始记录复印件提交检验科。检验科应将确 认后的结果向质量负责人汇报,由质量负责人确定是否向委托部门报 告。需要报告的,由检验科以中心便函的形式向委托部门提交报告。检验科负责过程文件的收集归档。4.5样品复检

按照QXCDCP1401《检测工作程序》执行。4.6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批准按QXCDCP01901《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执行,委托部门对于检测报告有特殊要求的,由委托部门、检验科、质管科共同协商确定。5支持文件

5.1QM05《管理手册》

5.2QXCDCP0101-2011《所有权与机密信息保护管理程序》 5.3QXCDCP0301-2011《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 5.4QXCDCP0401-2011《分包管理程序》

5.5QXCDCP0701-2011《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程序》

第 3 页

共 4 页

食品监督抽检与食品安全

风险检测工作程序

编号:QXCDCP1410-2012 版本:第五版 修改:第0次修改

5.6QXCDCP1401-2011《检测工作程序》 5.7QXCDCP0901-2011《记录控制和管理程序》 5.8QXCDCP1301-2011《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5.9QXCDCP1403-2011《检测方法选择使用和确认程序》 5.10QXCDCP1405-2011《非标准方法制修定程序》 5.11QXCDCP1601-2011《计量检定量值溯源程序》 5.12QXCDCP1801-2011《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 5.13QXCDCP1901-2011《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5.14QXCDCP1702-2011《样品管理程序》 6.记录

6.1QXCDCQN0080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记录》 6.2QXCDCQN00802《检测委托及受理表》 6.3QXCDCQN01202《复检申请表》 64QXCDCQN01401《检测任务单》

6.5QXCDCQN03701《检测报告发放登记表》 6.6QXCDCQN04301《样品留样及处理清单》 6.7QXCDCQN01301《不符合工作评价报告》 6.8QXCDCQN05801《食品重大安全信息记录表》

第 4 页

共4 页

下载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风险监测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方案二、分工及职责 组长职责: 1、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

    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第一条 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国家发布的企业相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 第二条 发现与食品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时,要组织......

    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论文

    创业理论与务实 姓名:熊娟娟 班级:通信一班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改善就业结构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个群体,大学生蕴......

    创新理论与实践论文题目

    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目 1. 浅议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 创新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创新企业文化为例(可以选其他) 3. 刍议我国传统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4. 刍......

    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 有新生儿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1)科室有相关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配奶间管理制度、沐浴间管理制度(2)科室相关流程:新生儿......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5篇范例)

    谈严复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中一直在广泛进行着。丰富的翻译活动,有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对翻译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严复就是中......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质量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近年来,在我国发......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全文5篇)

    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 (1)布局合理,手卫生设施齐全 (2)有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及培训记录 (3)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 护理主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