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探微论文
摘 要:基于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提出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宏观策略,并论述这些策略实践转化机制问题。教师教育既不是教师成长的开始,也不是教师成长的结束,因此要精选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对教师教育制度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发展;教师成长;教育制度创新
本文从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方面论述教师发展体制创新问题。
一、教师职前教育制度创新
针对我国目前教师职前教育现状,教师职前教育制度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到综合大学培养教师:教师培养场所拓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任课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院校,而研究表明,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与综合大学毕业的教师相比,其专业水平上并无优势,甚至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受到质疑。师范教育要摆脱专业水平低这一困境,师范院校在加强学生教育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因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进行知识传承,如果不精通所教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前沿信息,教育科学的种种理论知识就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
一流的教师需要通过高水平的大学培养,这就要求人们改变培养教师仅仅是师范院校任务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资源和优势,扩大教师培养的场所,使教师不仅仅是“师范生”,同时也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教师来源,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我国目前的许多综合院校已经设立了教育科学学院这样的教育研究机构,但这些学院往往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没有发挥好培养教师的职能。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综合大学不能在教育领域袖手旁观,但具体操作还需要理论研究及国家政策上的肯定。
(二)通过职业因子分析遴选生源:招生制度急需变革
对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理论界多有论述。但很少从教师的源头──学生这一角度思考教师素质问题。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在生源上就应该要求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基本因素。国外的能倾理论研究为教师职业因子分析和职业筛选提供了有效依据。
能倾研究取向认为,能倾(能力倾向)归根结底是指适于从事某种职务的潜能──现实或潜在地拥有有效履行某种职务的能力和特性。根据国外的研究,能倾可以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并无履行该职务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技能、性格性能倾;社会适应性能倾,即个体是否拥有人人都能接受作教师的社会标准;生活信念和使命感。这种研究取向是一个更加客观现实的框架,如果将各部分细化可以作为指导我们选拔教师的标准。
根据能倾理论,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应进行能倾测试,使之具备履行教师职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以分数为惟一依据的招生办法,对每个学生进入教师领域前进行多方面检测,这对于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意义重大,并且,这种遴选也有利于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变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机会
目前,在我国师范院校中,与师范专业同时并存的还有大量非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开设的本意是增加生源,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师范院校的竞争力。但由于专业之间没有互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想当教师,由于没有学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也难以与师范生竞争。这在师范院校内部造成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鸿沟。为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学校应该为之提供教育课程。
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学分制实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规定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内容,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四年内学完教学计划中所有内容,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课程具有很少的选择权,不仅院系、年级之间不能互选课程,在本学年本专业内部,也只有少量的选修课可自主选择,并且,选修课的开课质量较低。在学制上学生也无权向学校申请延长或提前毕业,只能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制年限学习。这种制度不仅限制了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教育领域,实际上也极大抑制了所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这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宗旨大相径庭。所以,要变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机会。
(四)由单科教师向多科综合型教师转变: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极为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目标综合课程、研究性课程等进入中小学课堂并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范学校面对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师范院校设置的院系是以学科为分水岭,不同院系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以至出现这样的情境,我们要求学校开设综合课程时,却找不出一个能教综合课程的教师。师范院校应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教师。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范院校要打破原有的院系设置体系,去除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病,实现相关学科和院系的联合和统整。这是使教师走出只能教单一学科,缺少必要的综合知识这一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定位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院校应做好中小学教师需求分析,适时对院系和学科专业做出调整。以理科为例,各师范院校可以先打通各院系的基础课,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一个院系的学生完成两个院系以上课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当然这要与学术性区分开来,不把某门课程开得过深,使许多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选择其他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要精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的比例,使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回应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职后教育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职后教育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现行教师职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达到教师培训的预期目的,也没有真正反映教师职后教育规律,急需进行必要调整,教师职后教育制度需要创新。
(一)走出学历与知识本位培养的误区:凸现校本培训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师培训是一种以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为主的“学本”培训模式。在有相当数量教师学历未达标,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对未达标教师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开始由学历补偿向“实践能力”补偿和学历提高转变,并逐渐转向侧重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这时传统的“学本”培训局限和弊端便逐渐暴露出来,单一的学本培训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多元的教师培训需要,特别是难以完成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任务。这就要求产生一种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师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是一种典型的侧重教师实践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师培训模式。它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指出,“完善和加强国家—省—市(地)—县—乡—校各级培训机构建设。”这就以文件的形式承认了中小学校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地位。这也说明国家把校本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师培训形式确定下来。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校本培训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微观理论的探讨却显贫乏。我国校本培训的实践发展和校本培训的理论现状都要求我们对校本培训进行理论研究,以推动校本培训实践的发展和填补理论上的空白。关于校本培训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1)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规划、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不能庸俗化地理解为完全把培训权交给中小学校。(2)校本培训的场所是教师所在学校或附近学校,不能教条化地理解为每个教师必须在本校接受培训。(3)校本培训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主的,是教师拥有相当的学历水平后进行的。(4)在校本培训中,教学与培训相结合,不是为培训而培训,而是为改善教学而培训。(5)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但研究的目的不是为发现理论,而是为改善教学。
(二)重视教师的发展:强调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是目前国内较受关注的教师培训方式之一。行动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类型、方法和策略,也是教师教学和工作的方法。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它所倡导的实践蕴含着一种新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它的提倡在某种程度上也冲击了传统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
当今行动研究的提倡者艾略特(J.Elliot)认为,教师应该成为“行动研究者”,使研究与行动真正合二为一。这是对“研究者”与“实践者”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前者以“发展理论”为己任,追求“科学”理想,后者以“发展实践”为己任,追求“职业”理想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分离状况的一个否定。行动研究者认为,研究者与实践者,科学理想和职业理想的分离阻碍了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一弊端,行动研究不仅提倡研究者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更提倡教师对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情境进行研究。行动研究将职业理想和科学理想统一起来,使教师开放性地改进教学实践,又通过批判和修正实践提高教师对教学实践的理解水平。行动研究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与研究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对教学的反思又促进了教师实践知识的系统化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行动研究不是教师自发能够进行的,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培训。校本培训中,专家和名优教师进入到中小学,和广大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帮助广大教师进入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产生理论,而是为反思和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以科研促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换
有关研究将教师的知识分为:(1)本体性知识(subject-involved knowledge);(2)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3)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属于条件性知识,这种知识只有放在教学过程中考察,才能真正考察到教师是否掌握。传统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可以让教师知道几条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但无法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自主地运用这些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和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艺术的运用教师经验积累和教育教学知识完成教学的知识。教师只有掌握了实践性知识,才真正掌握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理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知识向实践性知识转换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以一种科学研究意识对待他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用教育科学知识实质性地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要指导教师树立科学研究意识,教师要认识到关系学生发展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课题,一个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教师要主动地培养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主体性地捕捉教育教学中有挑战性但又能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某种程度解决的问题,把它确立为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科学研究,提高自己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学校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分享的,无意识运行的和在一个基本的想当然的方式下定义的对自己组织的观点和对它的环境的更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大的惯性。对学校文化保持敏感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缺少促进教师进修培训的学校文化。教师对培训缺少主体意识,往往是在学历进修完成之后,不再主动进修。教师的培训都是由上级教育部门下达命令,学校要求教师执行而已。在学校内部,特别是非重点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被看作是完成任务,实现教育达标的手段,而培训的实际效果却不被重视。
作为学校领导者,如何缔造一种适合教师发展的文化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要想使教师在学校层面得到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学校组织文化观,以一种全新的学校组织文化观为指导来建构学校组织文化。全新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是不仅把教师的发展看成一个简单的培训过程,而且把教师发展看成是一个“培训+支持+提供条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发展需要一个一致的、具有合力的组织文化,这就使得不仅培训是教师自身所必需的,而且学校领导的支持以及校方和学校提供的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建立教师校际交流:实现各校优势互补和扩大优势学校的教育影响
建立校际间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校际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差的学校得到较快发展,提高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水平。即使处在相同发展水平的学校,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长,校际的教师交流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思想的创新需要交流碰撞出火花。通过校际交流,教师接触不同的学校文化、教学情景,融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这对于丰富教师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是极其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各校优势互补和扩大优势学校的教育影响的校际间交流在全国还没有形成一种制度,有些地方在本地城乡学校间进行了一些校际交流的尝试,但都是自发的,而不是制度化的日常化的,收效也非常有限。我们认为,在中国优势教育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努力扩大优势教育资源的辐射影响,这是全面提升我国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教师教育既不是教师成长的开始,也不是教师成长的结束,教师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以上为了陈述的方便,把教师教育划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其实教师教育只是对具有教师潜质的人追加特定时代所需要的教育素质。我们认为当教师职业变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之后,所有选择这一行业的人必须通过职业因子测试,遴选出具有教师职业获得优势的人,进行教师教育。教师进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后,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成长的结束。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就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境和基本内容。教师成长过程一分为二,前半段学习而后半段简单地从事教育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教育将成为伴随教师成长终身的过程。
注释:
[1]钟启泉:《关于能力倾向与择业教育的思考》,《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
[2]申继亮、辛涛:《论教师素质的构成》,《中小学管理》,1996年第11期。
[3]Schein,E,H.(1985)OrganizationalCultureandLeadership.SanFracisco,CA:Jossey_Bass.p.6.
第二篇: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一所学校办学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而教师继续教育是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水平最关键的一环。为此,我校本学年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的精神指导下,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加大力度,抓出成效。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一流学校为目标,以实施新课改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搞好各类培训,构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管理,创新机制。
1、教师继续教育目标
(1)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开发;
(2)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学习与研究;
(3)专业学科内容及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与研究;
(4)实施新课程能力的提高与研究。
3、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实行面授与自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进修与实践、理论学习与经验总结、校内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1)全面培训:全体教师按职称完成学规定的继教任务,包括听课、评课、听讲座、参加各级教研及撰写论文等。
(2)分项培训:根据不同岗位及学科,分管理、教学等项目,每学年组织一定量培训。
(3)分层培训:根据教师不同层面的业务情况,分基本培训和骨干培训,每学年组织一定量培训活动。
(4)专项培训:分新教师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新课程培训、课题培训、出外参观考察等。
4、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
(1)健全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任务由教科研中心负责。
(2)改革教师继续教育课时的纪录和统计办法,由教研组汇总到教科研中心,每年9月审核。
(3)拟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评估考核奖惩制度。
三、抓好各类培训,重视质的提高
本学年要把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名师讲座等作为主要内容,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开放、互动、适用、创新”,按照“教、培、研”一体化的思路,努力探索本校实际的培训模式。
1.继续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
要把课改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培养一支能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1)继续为参加市、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创造条件。
(2)继续负责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各级“名师”培训。
2、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构建“研训一体”校本研修机制。
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制度建设,要把常规教研与专题教研结合起来。
在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上组织各教研组推出新的举措,扩大教师参与面,真正做到各教研组既是研究组织,也是培训组织。要把课题研究与教师学习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3、“请进来,走出去”扩宽培训的路子
(1)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专家讲座;
(2)寒暑假组织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
(3)今年继续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
4、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科教师培训班,让更多教师接受新技术、新理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把教师计算机继续教育考核工作抓好,对部分教师在市第二期考核中未达标的要给与辅导,力争下期考核全部过关,为建立一个信息化的校园做好准备。
2018年3月
第三篇: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为提高我校教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开放,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设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2、凡我校已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都必须参加继续教育.
3、继续教育类别和对象:
①教师继续教育分为新任教师培训,教师职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②新任教师培训的对象是教龄一年的在职教师;教师职务培训的对象是教龄—年以上的全体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的对象是获得省、市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
4、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新任教师培训.按市教育局的要求和学校青年教师培训计划进行培训.(2)骨干教师培训.
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培训计划.
(3)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形式:教师集中参加教育处组织的、及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完成教学计划.
5、按市教育局规定符合条件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相关科目的考核.
6、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所完成的学时和考核所得学分均记入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和继续教育证书。
7、拒不参加继续教育或擅自中断培训、进修的教师不得参加职称评聘和晋级。
第四篇: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北门口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小学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其继续教育工作是永恒的,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应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继续教育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
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国家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和措施,要有人负责、管理和实施,确保教师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
认真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端正科学态度,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才观、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和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坚持不懈、坚信不疑、真心实意地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相政治素养。
三、学历教育
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文化专业知识。
四、非学历教育
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非学历教育及各种教师培训,认真参加新课程的师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五、校本培训
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六、其他各种培训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参加其他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评聘的必备条件,积极探索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机制,完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逐渐走上有法可依,依法治训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五篇:教师师德教育制度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小学校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为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根据《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用以规范我校师德师风。
一、师德师风规范
(一)政治思想规范
1、学习先进文化、引领先进文化、宣传先进文化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必备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教师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热爱祖国。
2、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散布有违国家政策、法规或其它不健康的思想和理论,不组织或参与非法集会、结社。
3、教师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错误倾向。
4、教师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以立德、学以立身、学以立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
5、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教师要成为“勤奋文明、求实创新”校风的创立者、实践者。
(二)为人师表规范
1、教师要以良好的教风和师德风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寓教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生活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以自己认真的敬业精神、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行为等特有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仪态端庄,衣饰整洁得体,举止文明大方,以自己的优良道德品行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
4、教师应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时刻注意维护集体利益和形象,维护集体声誉和他人名誉。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从自我做起,为学校的事业贡献力量。
5、教师应增强团结意识,要正确处理好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尊重同事,业务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工作上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师德师风建设
1、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随着实践今后将不断丰富和深化。
2、师德师风工作重在建设,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师德师风问题的思路。从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师资队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理解和制定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建设工作要做到有机构、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
3、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领导负责,教导处负责同志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指导、部署和考核。
4、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全校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并督办计划的完成。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列入常规工作。
5、学校每年要树立师德师风标兵,予以大力表彰和宣传,以期起到示范、感召、辐射作用。
6、要采取实际活动和措施,切实培养教师的师德意识,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7、每位教师都要自觉培养师德师风意识,确立师德师风观念,按师德师风规范严格自警自律。
8、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理解体贴教师,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实际工作来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