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一):社会不晦涩
草鱼
《与社会学同游》这本出版于1963年的“老”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后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落伍,反而依旧保持着它智慧的魅力和有效性。这个寒假,我有幸与之邂逅。我读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由著名学者何道宽主笔翻译。何先生凭借他深厚的人类学学养和游刃有余的文字驾驭功力,让我们在母语环境中顺畅地遨游于社会学的世界。
作者彼得?伯格是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从奥地利移居美国,50年代初在纽约市的社会科学新型学院(由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德国学者所创办)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德国大学任教。这样的经历使他既具备德国的严谨学风又有美国的创新思维,这些体现在他的高屋建瓴的思路和自成一体的逻辑、幽默生动的语言上,也使他在34岁举重若轻地用20万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学、社会这样宏大的问题,夯实了他30岁时就已经奠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名望。
大二上接触了社会学,颇感兴趣。当拿到这本书时,更是爱不释手。书很小,不到20万字,一杯茶,一个温暖的午后,就可以悠闲的读完。我试着找寻一个答案,可却是越读越迷茫,越迷茫越想读,周而复始,倒也了然于胸。这本小书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在我这个普通读者看来,作为介绍社会学、辨析对社会学视角和对社会学家误解,是很恰当的一本书。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开始这趟旅程的。首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和社会学的视野,而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
然后,这趟旅程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第三站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的几章“人在社会”、“社会在人”、“社会如戏” 联系甚为紧密,仿佛一串连环炮弹,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并重建着我们的三观。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心灵的世界仿佛清静了许多,社会原来这般摸样。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想想在你每次面临人生“转折点”之际,身边的人,尤其家长老师还有各种关心你的长辈,总会嘱咐一句,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当你毕业面临就业,走向社会那天,他们更是语重心长告诫你,一定一定要适应社会。所谓的适应就是,别管社会给你事先设定了什么跑道,你只管跟着大家跑就是。千万别脱轨,千万别偏离跑道,千万别掉队。
于是你常常会发现,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像极了拿着本固定剧本,定时上场的演员。他们扮演着社会给他指定的那些角色,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露了馅,出了差错。他们追求别人认为他应该追求的,羡慕别人认为他应该羡慕的。甚至他的喜怒哀乐也是角色需要,而非内心所需。
这种社会给个人的角色设定,以及个人无意识地回应这种角色扮演,伯格在《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一章作了集中阐述。最后的结论是:“角色的作用是形成、形塑和模塑行为和行为者。在这个世界上,装腔作势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地说,你会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当你成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入戏太深以至分不清自我与角色之间的差别,也即达到了长辈们所说的“适应了社会”.但我们心中都明白,社会不是那只只能削足适履的鞋,人生如戏,是演戏也是游戏。你要做的是,在不被社会牵着走的同时,也能适当调戏一下社会。即书中所说的游离:“‘游离’不是神秘而异常的意识高涨,而是其字面的意思,置身局外或步出理所当然的日常社会时的那种感觉。”
最后,作者又回到社会学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并再次明晰了这趟旅行的主旨“人文主义的视角”.伯格带领读者在这个广袤的王国里徜徉之后,向我们指明了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人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视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这个停止演出的动作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我们也因此得出一个具有“铁定的合理性”的结论――“社会学是人文科学”,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与社会学同游的发现之旅和智慧之旅。
在这样的一趟旅程中,我们既可以读到睿智热忱的议论,又可以看到清晰流畅的阐述,也到处可以遇到生动机智的比喻。这在很多社会学著作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本书正如译者何先生所言,“虽为经典,却又面对大众”.但是,正如伯格所言,所有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时空相对性,他的一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如何取舍,还要读者自己拿捏。
200来页的小册子拿在手上是一种享受,当你阅读这本极富有智慧的小书的时候,你会立即沉迷其中,而使你甚至不舍得翻到最后一页,就此结束这样一个心智收获颇为丰富的时段。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二):
艾之味
大学本科期间如果有一件后悔的事,那就是没修社会学双学位。即使不真的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或者并不爱跑数据,读读这门学科里大家们的精妙想法,也是种享受呀。
今年小艾正式“走入社会”,初来乍到遇见了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很多都是关于“我究竟是谁”“我如何和周围的环境相处”“人与人的关系竟然这么复杂”相关的。这,让我想起了书柜里这本《与社会学同游》。在过年期间读了这本小书,作者彼得?伯格的文笔特别好,这位著名社会学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社会学是什么”这个巨大话题,一路上播种下好多金句,而我跟在后面默默折角。
书中有很多社会学家的照片,其中一些,我也是被其皇皇巨著的读书笔记任务“折磨”过的,但我仍然特别感谢他们,这些富有洞察力而严谨的社会学家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棱镜去观察这习以为常的生活,看出一些令人惊讶或细心的不同。
这也是伯格先生提到的“社会学的首要智慧”: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我们每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就像是人类学家到了一座有食人传统的岛上一样,总或多或少会遇到“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而我反而有点喜欢这种冲击,因为它能使我的反应和思考都特别新鲜。当用一双新鲜的眼睛看,问题自然浮现。而不让新鲜的眼睛消失,则需要我们常常跳出惯常的思考回路,变为旁观者。
社会呢,其实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在各种关系中,有一种我觉得很有趣:非正式的关系。“它是正式的组织上的一个不那么显著的群体网络,这些群体有其忠诚、偏见、厌恶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观察出了作者举出的教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例子外,其实我们每天都看得见:某群同事一定会一起吃饭一起聚会,大家默契地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在开放的工作空间中因为非正式的关系而产生了隐形的墙壁,把大家分成一个一个小群体,不打扰不(正面)互动。这种“非正式的关系”有时更强力更难以冲破。
社会学对一个人自我成熟的理解是:“心态平和、安于现状、放弃冒险和成就的狂想。”成熟有什么好处吗?这种“成熟”的心理让人们放低身段、目光下移去制定诸如“五年内做到高级经理”这样更现实合理的目标,而非“一定要让孩子们获得更平等的教育权利”这样比较“仰望星空”式的理想。
而这种成熟其实就是我爸妈那辈人口中的“成熟”,从“爱国关天下”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种成熟,这样的心态下,可以想像,人会少很多焦虑,多很多现实的驱动力和踏实感。
令人沮丧的是,社会总会去控制、教化人,用各种各样的的方式让桀骜不驯的人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各色暴力是最常见的手段,另一种更隐形和有趣的是:讥讽和闲话。那种对“被人置于滑稽可笑的境地时脊背发凉的体会”的恐惧,控制驱使着人们,规范他们的行为。而跟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熟练地使用或参与这种控制手段当中,无一例外。
“社会制度塑造我们的行为,甚至塑造我们的期望”,有着无数奖励机制的同时,也有无穷无尽的控制和压制手段。“社会就像是一座庞大的监狱”,“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在我们之前就存在,在我们之后也将继续存在,我们只是社会宏伟征途中的短暂插曲而已。”
说得如此严重,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似乎并未感觉到那种被监视或被控制的恐惧。实际上,作为木偶本身,我们大多时候自觉自愿想要符合社会的期待,想要得到社会分配的身份和角色。这就是“角色理论”.顾名思义,这理论提出,人在社会角色中的表现,就像是在戏剧中的角色一般,这些角色的形成和塑造都是自然的,你会逐渐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家庭角色也好,职业角色也好,因为装腔作势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学会扮演不同角色正是人们社会化的开始,小孩子在过家家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像是我们在办公室里的表演,一模一样。
社会学也试图给人们展示一条从这控制中“逃生的隧道。实际上,人可以对社会说”不“,只是说了”不“之后,我们会脱离”理所应当“的境地,进入一个未曾想象过的身份。
对社会说”不“方式既可以很激烈,比如破坏式革命式的;也可以是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势。超然的态度就是一种抵抗社会控制的方式,始于老子。我们也可以形容这种处世态度为”出世“.出世者把社会的平常期待忘得一干二净,建筑了自己决定的精神气质的城堡,和外界社会的外交关系降到最低。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个体,还有就是一些亚文化(世界)群体的产生,比如”二次元“世界。这些群体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
另一个帮助我们摆脱社会控制的概念是”角色距离“,也就是演得不是很认真,并没当真,重在参与。有一个词很好地形容这种状态:”游离“,也就是个人从一个世界跳往另一个世界时的感觉,这种交替感让我们和世界拉开距离,采取”超然“的态度。当你并未内心投入地表演一个角色,而是刻意和假装地扮演,你就进入了”游离“状态。”游离“在都市环境实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安然的温暖舒服的洞穴,而”游离“者正是因为不想蜷缩在内,而鼓起勇气、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暗的。
小艾没有什么学术基础,总结的片段也是夹杂着伯格先生那些特别值得抄下来的金句。但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分享给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新鲜人,因为这是我们一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清晰的见识有利于获得主动权“.有段话写在书快结束的位置,很有启示性并鼓舞人心,我也决定用它结束本篇推送:
”在人生的游戏场里,我们可以以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这就会产生一种与社会相对的态度,其基础是觉得社会根本就是一场喜剧。
如果你把社会当作喜剧,你骗人的时候就不会犹豫;如果欺骗能减轻生活的痛苦或使之显得更光明,你更不会犹豫不决。除非游戏规则保护活生生的人,除非游戏规则培育真正的人的价值,否则你就会拒绝认真对待游戏规则。"
第二篇:《与社会学同游》的读后感
社会学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很少去思考的问题。实话说,社会学对于我们来说,也许真的有些高深了,但对于社会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我看来也是十分必要的。《与社会学同游》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并不像教科书一样,面面俱到的将社会学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而是选择从社会学的人文关怀角度,是那种可以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之中展现专业思考的学问。
首先说什么社会学。其实整本书都没有明确给社会学下定义,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许多相关的句子可以给我们提供线索。比如社会学尝试的是理解社会;社会学价值无涉的;社会学是论述进步的学说,是神学的世俗继承者,是统驭各门学科的学问;社会学问题永远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活动并非人类社会某一个隔绝的领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零散的信息拼凑出一个我理解的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以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中立地揭示社会真相的学问。
本书的第四章,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进行了说明。第四章提出了社会决定论:社会如同监狱,人如同囚徒。社会对人的囚禁主要通过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两个方面。社会控制包含但不仅限于暴力,羞辱、嘲讽、规劝和议论都是控制机制。关于社会控制,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想象自己是一组同心圆的圆心,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社会控制体系。最外层的圈可以理解为政治和法律,内层的圈就是职场,朋友,家庭。由此可以比较地理解,一个人置于社会中意味着处于许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产生置于的念头:好像全社会都压在我头上。另一方面,社会分层把社会塑造出一个等级体系分明的金字塔。阶级是其中一种分层类型,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基本上由经济标准决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许多人一生的社会地位是有变化的,好坏起落的变化都有。阶级地位生产出某些可能性或机遇,甚至是个人能够预期到的在社会中的命运。
既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监狱和囚徒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逃脱这一关系,成功越狱呢?
书中告诉我们:能。
本书的第六章,介绍了抵制社会控制系统的三种手段: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所谓变革,说白了就是革命,一个人不承认当前社会的的权利界定,并且有一群人追随,就是革命。
所谓超然,就是成为隐士,像陶渊明、释加牟尼那样,逃离当下社会体制。
显然,以上两种方法,对普通人并不适用。
真正实用的,只有巧妙利用:在当前条件下,积极看待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篇:《社会学》读后感
读书报告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七至九章)
1987年6月底第一版 人民出版社 刘云德 王戈译
第五小组
文献主题:
本部分文献主要从社会群体,性和性别和年龄与老龄化问题展开论述,第七章介绍了社会群体的性质、群体结构及其作用如何发挥和首属群体,第八章阐述了性角色、两性之间的差别、性和不平等和人类的性行为,第九章分析了对老龄和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看法、老年的生物学特征、老年人的社会环境及死亡和临死的经历等。
文献主要思想:
第七章作者认为人类是天生的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生活在所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群体中,形成的社会群体中有一些是为了满足“工具性需要”而其他的则是为了“表意性的需要”,社会群体就是人们继续情感或者工具性的需要形成的相互交往社会模式,人们有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并且彼此有认同感。
第八章“性和性别” 作者从各个不同角度描述了男性与女性的差异与特点,作者认为男性总是强大而理性的 保护者,女性却是温柔而感性的被保护者。当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在社会过程中受到性角色期待的教育,并不断增强这种观念。
第九章作者认为我们关于老年人界定和认识导致了很多老龄化的问题。首先是我们把他们界定在了老年人的框框里,并且放弃他们,在很多社会活动中排斥他们,怀疑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继而导致他们有被孤立的感觉,随后便产生了我们所谓的老年人普遍会感到孤独寂寞的情况。
讨论:
读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第七章的报告
王志阳 邓铁朋
怀着崇敬的心翻开波普诺的《社会学》这部名著,仔细读来,收益颇丰。也许这就是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的原因吧,在里面总能给你惊喜和收获。你会感到“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都是初次相逢,一切都是理解过的,一切又都在重新理解之中”(苏力诗)。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曾学过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对社会学有个初步的“印象”,与该书相比,波氏的书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压抑,不那么生硬,在很多看似浅显的论述中总觉得严密而深刻。为什么很多可以浅显表述的东西要那么晦涩地表述?为什么教材不可以编得更有趣和人性呢?我并不是说两书的观点有很多的分歧。我只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作一些朴素的主观感受的表述,相对于个人的收获程度的角度所言。我主要以第七章为例,谈谈自己读此书的收获。
第七章标题为“社会群体”。什么是社会群体呢?作者认为“‘社会群体’可以定义为具有一种同样的身份和某种一致感情的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还共同具有某种目标和对各自行为的期待。”(P285)如此,可以这样几个层次理解社会群体:①社会群体必须由两个及以上的人组成,那么就涉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及维系?②必须由一定的原因建立起来的组织,即是不是人和人的“聚合”都是社会群体?以什么为社会群体的标准——某种共同的“身份”“感情”;③它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某种“目标”或心理“期待”——也许是显现的,也许是非显现的。
作为社会群体,自然就有群体角色——“人们在群体中担任的职务”。而角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领导”。作者引用了贝尔斯的论断,在小群体中存在两种主要领导形式。有一种是“工具性的”,指引这个群体为达到最终的目标而奋斗;另一种是“表意性的”领导,它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一个群体要
想成功,这两种形式的领导都是必须的。作者还说,一般情况,这两个角色都是由不同的人所扮演。犹如美国传统家庭中的作为养家糊口的丈夫扮演的是工具性的领导,作为操持家务的妻子则是表意性的领导。(P293)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群体都需要同时两方面的领导,比如,属于首属群体的“铁哥们儿”圈,可能就没有“工具性的”领导;而有些则不需要“表意性的”领导,第二,我认为一个好的社会群体是往往是两者(“工具性的”和“表意性的”领导)的结合而不是“不同的人扮演”。如果两者是分开的,就可能造成这样的矛盾,可能感情维系的领导会对目标实现的领导造成威胁,因为它更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可能目标实现的领导因此而被孤立或排挤出群体。同样的,“工具性的”领导可能更加具有强势的地位或外界的认同感,因此可能会遭受妒忌——如果没有感情的维系的话。同时,他也会妒忌“表意性的”领导,并且运用他的优势做出不利群体的行为。最后,这样的社会群体可能会瓦解或重组。所以,很多成功的领导是往往是将这两者都做好者,反之,则是失败者。
读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第八章的报告
吴若尘张秋实
本章前半部分作者对于用能力,激情和兴趣上的生理因素“自然”划分男女性角色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 社会化过程才是性角色差异的主要原因。男女性角色差异的社会化过程通过两种机制实现:男女差别对待和“角色模式的认同”。对于男女差别对待,这是由于社会的习惯,风俗和人们的期待不同造成的。对于作者这个观点,我认为在中国十分适用。在中国这个传统的社会里,男孩从小就被灌输“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儿当自强”的思想,而女孩就被教育要“轻言细语”“笑不露齿”,在中国古代更是遵从“三从四德”。所以这种传统的思想和人们的期待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内女主内”的男女性角色差异。在角色认同上,作者提到了父母,老师还有媒介甚至更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要打破这旧的男女性角色的束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得通过各方面的改变来打破。另外作者认为历史的进程变化也改变着男女性角色,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关系的改变也是改变男女性角色的原因。
读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第九章的报告
彭福陶雪青
当我们都老去了,社会会很自然的抛弃我们。因为社会往往会认为老年人已经落后于社会中的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是:老年人真的和大家想的一样,孤独、寂寞,身体机能、精神力下降吗?波普诺在社会学第九章中给我们仔细的论述了关于年龄和老龄化的问题。
波普诺在文中论述了社会对老年的界定,以地位丧失、声誉降低和不受重视为标志,这个年龄阶段通常被看做是最不理想的阶段。实际上,我们对老年人是有误解的,我们因为他们松弛的皮肤,逐渐缓慢的动作就认定他们老了,而且在一般的社会活动中排斥他们,比如退休年龄这样的制度,认为他们孤独寂寞不幸福,然而民意测验表明老年美国人都承认他们和年青时一样幸福。于是作者提出了“老年歧视”这个概念,认为是基于一种主张不同年龄的人在生理和社会方面各有不适合之处而不平等的信仰体系。我认为这是正确的,许多我们对老年人理所当然的想法其实是不真实的,正如前面所述。作者谈到了年龄身份,并认为社会正如依据人们的阶级、种族和性别分配给人们身份和角色一样,同样也依据年龄角色来分配。在作者谈到年龄身份与政治法律制度时,我想到了美国宪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美国总统必须年满35岁,在美国至少生活14年。同样担任州长、议会代表等都有相关的最低年龄限制。作者继而谈到老年人的社会环境,认为退休后的老年人在可能面临收入的骤然丧失,社会孤立的逐渐增加及对他人抵赖的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需要家庭的照顾,国家、社会提供保健服务甚至承担部分医院支出费用。深深扎根于崇尚家庭伦理道德“尊尊亲亲”的中国传统,我骨子里是很尊敬老人的,一看到他们我就仿佛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于是,我很支持我国也许应该学习美国不断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退休金制度。针对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我认为可以适当延长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等非重劳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限,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鼓励他们继续为社会服务。
总结;
我组针对《社会学》三个不同章节作出了讨论,其中有支持作者的,也有不认同作者的,对书中讲述的部分都做了自己的认识,具体如讨论部分所述。不过我们一致认为这本书令我们受益匪浅,是一本值得一看的社会学名著。
第四篇: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浅谈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工作09级2班卢厚玉2009443513
宗教上认为不休不歇的、有系统的俗世职业劳动,是制欲的高技术并且是重生与纯正信仰的最确实、最彰显的证据;而这个宗教思想,对于本文所称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人生观之扩张,必然成为想象中最有力的杠杆。
——韦伯
摘要:纵观历史,各学派研究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原因的分析各有千秋,但总体上而言,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思维领域来解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然而,韦伯标新立异,大胆的从宗教思想为源头来解说资本主义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把西方特有的思想基础——宗教作为解释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这是对传统研究模式的突破,更是引起了人们从新思考的机会,整本书以反复辩证的思维构架阐释了韦伯的思想。
关键词:理性 天职 预选说 制欲 出世
一、前言
自从西方社会学课堂上学习了关于韦伯的一些概论,便被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所吸引,所以很想找一些关于他的专著以便更深的了解他的思考,在次我选择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了更好的读懂这一本名著,我选择了现任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顾忠华的《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作为敲门砖,而后再进行原著的详读。此教授对韦伯的这本名著做了详细而深刻的理解透析,并结合中国的宗教历史与西方宗教历史的一个比较,让我们中国人更好的揣摩西方宗教史,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基于地域、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差异,我们在理解韦伯的这本书时会有很多阻碍,我们不能够清楚地理解当时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西方具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自我的理解就大大减少了,整体思维也比较模糊,更多的是基于对韦伯观点的一个肤浅了解并加以理解。理解作为韦伯的研究方法,基于他的这个研究背景,我也是采用理解的方式去学习这本书,带着这样一个思考“韦伯是如何将‘宗教’作为一个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来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经济、政治、文化等为主导思维的研究方法”,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翻阅导读部分。
二、韦伯笔下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
顾忠华教授对于韦伯所认识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综述: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各政治体制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现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顾教授不仅对韦伯的思想做了详细的分解并且还加入了很多对西方宗教的一个发展认识做了说明,方便我们读者了解韦伯的思想。
在此,必须声明两点来对韦伯思想误解的澄清:
第一,肯定有许多人认为韦伯把宗教作为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种背离实证主义的观点,是唯心的论断,在韦伯此书的前言则声明了,他只是为了区别其他研究者的惯常思路从另外一个新的而且是特别的观点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从而打破人们普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研究模式,他并不否定这些观点,只是在此观点上增加了宗教对社会的特殊影响力,只是有增无减,更全面的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哪些因素起到了影响力,他不是站在唯心立场上谈的,而是强调了人的精神力量,关注人的主观思维。
第二,他所指的资本主义是有时间、地域的限制的。时间是指16、17世纪,为了区别韦伯的资本主义和现在的功利资本主义,所以在时间上加以区分,避免把韦伯所指的资本主义混淆于现在的功利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这样,就颠覆了韦伯的研究宗旨;另外,地域限制在西方,虽然在同时间上其它地区如中国、印度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但是却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也显示了在特定区域特定因素所起到的特别作用是唯一的。这也是韦伯为什么看中西方宗教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上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导读主要阐释了韦伯辩证的思维方式以思考的方向,他阐释了韦伯的整本书所要表达的一个思维路线,结合韦伯的原著,将原始的思维和后人的理解将两本书结合来看,从中取舍,总体呈现了一个辩证的思维,反复论证宗教在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路程上的影响力,以下做简要概括及自我分析:
(一)韦伯的两个思考“为什么、是什么 ”
我们现代社会与以往的社会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所不同,而改变这种生活的力量什么,而且为什么资本主义仅仅只在西方得以发展,韦伯开篇阐述了西方文明在其科学、宗教、历史学、艺术、建筑、教育、经济行为的经营行为上都表达了其理性色彩,并高于其他国家,创造了一个理性的、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即理性化的社会形态。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这两个思考就更加引入了资本主义在西方发展的特殊因素在特定时代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引起了韦伯的思考。从开篇引入了此书的研究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二)宗教关系于社会分层
韦伯一开始便分析了天主教和新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从在校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就业倾向两者来区别宗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天主教教徒主要从事手工业行业的工作,而新教徒更多的愿意从事高技术和管理行业,从这两种职业倾向做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所受宗教教育环境不同,其心理精神特征、职业选择不同,随着宗教信仰的区分,择业的不同,渐渐的社会分层就出现了,这也主要说明了宗教对一个人的价值倾向和精神需求的一个引领作用;另外,还有个现象需要说明,一般人没有机会从事政治行业的人则在经济行业内取得突出成就,这就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划分;宗教与宗教之间必然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社会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另外新教徒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体现了一种发展经济的理性主义,从而来区分新教与其他宗教在其社会行动中的理性差异。
(三)何为资本主义精神
在韦伯看来对财富的无线贪欲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精神,不择手段的获利行为是功利主义的象征,否定了资本主义本身的理性色彩;资本主义分为传统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传统的单靠降低工资,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生产率,而现代资本主义是基于理性的计算和管理来提高效率,获得利益。现代人将资本主义视为只懂得获利、逐利、赚钱,这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误解,韦伯谈到努力赚钱、无休止的劳动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以及任何境况下的所有人,每个人都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所以这对资本主义是一种狭隘的偏见,任何企业,如果不利用机会获利,其必将销声匿迹,所以,在社会的竞争状态下,只有靠员工们辛勤的劳动、合理的理性组织经营,永不停歇的获取利润才会生存下去,但必须一切的获利行为是合理的,合理的管理、计算这才是对资本主义以真实的评价。资本主义精神强调“理性”二字在任何行为中发挥作用。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经营上的数量、规模、类型、形式和方向上都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先进之处,资本主义以其丰富多样的经营方式如海外贷款、康曼达、公司、银行等方式获取资本,再将资本投入企业,来回赚取利润,但通过扩张殖民地、强取豪夺的方式是背离韦伯思想之外的,而且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沦丧,不管怎样,资本主义在西方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赢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精神是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韦伯主要从路德的“天职观”和加尔文的“预选说”
韦伯来阐释资本主义发展期间宗教伴随的变化来阐释宗教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得出宗教对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地位。路德把《圣经》中的职业翻译为“天职”,包括蒙召和身份两重含义,上帝召唤人们并给与指定的身
份,按上帝安排从事世俗的工作,代替了以“命令”、“劝告”等强行色彩,旨在说明把职业看作是上帝的旨意,只有坚守岗位,才会被上帝喜欢,眷顾。从而韦伯得出世俗的工作在路德的阐释下成为了一种神圣的旨意,使人们安于生活,辛勤劳作,把工作视为天职,从而促进了经济生活的发展;加尔文的“预选说”,并非人类为上帝存在,而是人类乃为上帝存在;上帝是全能的,上帝在宇宙中拣选了一小部分“选民”,只有他们才能获得救赎、拯救,并且是从古以来就内定了的,无法改变,而其他人都是被定了罪的,无法获得永生;至于哪些是选民谁也不知道,所以每个人都想通过无休止的劳动和高尚信仰来获得选民资格,从而表现都很尽善尽美,只为获得选民资格或者来认定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加尔文还发展了“邻人爱”的思想,在个人内心孤独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的特殊组织形式,获得内心的慰藉,从而促进了组织的出现及壮大,即出现了资本主义形势下的企业管理组织等形式的集合体,集体劳作创造财富,在这样的环境下,资本主义来势汹汹,发展迅速。另外韦伯主要对当时社会宗教基础包括加尔文宗、虔敬派、循道宗、浸礼宗诸教派来阐释宗教在社会生活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五)韦伯强调资本主义发展中宗教的影响进程:入世制欲主义
即确立了宗教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总所起到的作用后,接着论述宗教是制欲的,随着讨论了宗教是入世的还是出世的,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推论、理解宗教的各种行为,人们由以往住在教堂的牧师或教主为神的化身,传达神的旨意,他们不出去工作,只需要普及神的光辉就能获得永生,这也是入世的代表;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宗教的改革,教主或者牧师都需要出去工作,并且把工作或任务看做是上帝的旨意,视工作为一种天职,只有人们尽善尽美的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人才可能获得好的生活,达到赎罪,就渐渐演变成为出世的,经过历史演变宗教不断改革,最后的论证结果是制欲的并且是出世的资本主义精神。
(六)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思想概述
综上所述,韦伯所要验证的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宗教是如何发挥影响作用,并且论述了宗教伴随资本主义发展中自身的演变过程,两者的相互关联性,偏偏在那个时代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里发生了世界性的新兴声音,开创了当代社会的新局面,资本主义也在这样的历史推动之下茁壮成长并在或多或少的颠覆了韦伯的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而我们现在所评论的往往是韦伯视野之外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给予现在西方社会的评价是基于功利主义社会的看法,这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的发展面貌,并不等同于韦伯的出世制欲资本主义精神,现在资本主义也是对韦伯理性资本主义的偏离,面对这样的社会,而韦伯呼吁不要只是以篇概全否定真正的他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理性资本主义。在韦伯眼里,一个真正的劳动者是有集中精神的能力、高度责任感、精算的经济头脑、提高业
绩的冷静的自制和借鉴结合在一起,这就为劳动本身为目的和资本主义所必须的视劳动为天职的观念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宗教教育最有可能克服传统主义。韦伯把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事例来说明真正劳动能跟着所具有的能力。而当代社会也有许多像他这这样的人,利用理性管理来赚取利润,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这些人又会把钱投入到慈善事业,回馈社会,这些企业都会利用捐赠与教会保持和睦关系,从而获得上帝的恩宠,这也许就是当今西方世界慈善事业如此发达的有原因,是因为宗教信仰所驱使,也是他们生活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总结
韦伯这一伟大学者给予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审视社会发展,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从另外一种独特的切入点,让我们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家之作确实是需要有必备的基础为前提的,他在文章中摆出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可谓是用心之作,他并且克服了诸多困难查阅他国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毅力、恒心的过程,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写不出这样的巨作。看书也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为了读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华,我需要看三本书来达到我想要的目的,通过导读部分,我整体了解了这本书的中心是什么,而后两本的仔细阅读,才更了解到韦伯的理解方法是如何做到的,这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需要有一套严密的论证结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构建,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实在佩服。
在看这书前,我也曾视韦伯是唯心的视角来论证资本主义发展的,但为什么却成为一本世界性名著,带着一种疑惑来读此书,但是韦伯在开篇做了简明的澄清,他主要是在挣脱常理的论证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进入特殊视角“宗教”领域,这也是常人不敢轻易踏入的研究领域,必然会招致唯物史观的批判,但韦伯却做到了合理,并且论证的恰到好处,这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在我看来,韦伯从小生活在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教育下的家庭,他的母亲本身就是基督教徒,这也许就是宗教在韦伯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的影响,这也只是我个人看法而已,总之,韦伯这样的先进思想需要我们学习,用心领会这样一个独特视角。现在社会学发展正需要这样的独特理论来跳出传统的模式,也是社会进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顾忠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M],李修建、张云泽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3](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二)[M],李修建、张云泽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1)重新审视美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学概论读后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不赞同强烈的个人主义,我欣赏美国的“实际”,用“工具性能动主义”来理解。所谓“能动主义”,是指美国人倾向于对周围环境进行控制,而不是佛教徒那样被动的生活方式。所谓“工具性”,即美国社会并不追求一种高层次的或者说是“最终的”目标或价值观,相反,它追求一种非常普遍的“改善”或“进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每个成员都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社会。
这样给了自己的一个深刻的反思,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定得太远太高,不现实?确实是的,有时候自己认为所谓的高瞻远瞩的目标其实只不过是好高骛远,不踏实的目标。在很多时候,在追赶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时,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浮躁的心理,不够平稳。在进步、改善这方面,我确实需要向美国人学习学习,力求每一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每一天都能改善一点点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社会对它的角色期待。每个角色期待背后都有相应的角色表现。在今年端午节,我和一个好朋友,还有他的表叔一起吃饭。他表叔作为一个出来社会工作多年的前辈,指导我们大学生的规划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他表叔跟我同学说的一句话令我颇为震惊,“你作为你家的长子,你要想下你身上肩负的是什么责任”。这句话至今萦绕耳边,时常警醒着我。有些东西随着成长,其佯装的外表该脱下就脱下。我承认,以前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没有改变,确实做得不好,我并不是电影中的周星驰,不能胡乱地做出匪而所思的动作,因为别人会因我的角色表现而判断我是一个疯子,这里也不是电影世界。这是生活,我应该现实点,做出符合我角色期待的角色表现。在家、在学校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所处的位置,该拿出什么样的角色表现。我相信我会慢慢改变。
(3)社会地位和结构的流动。我觉得觉得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风气:社会地位与金钱直接挂钩。人,生下来就不平等。在广东,很多资源,掌握在我们这一代的前一辈上,因改革开放很好掌握了赚钱的资源。试问,广东很多龙头企业董事长哪几个拥有高学历,很多都是高中学历,靠的就是一步步实践和一股勇气赚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读后感《社会学概论读后感》。一个家族企业,很好掌握各种资源:人脉资源(客户)、货源、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等。企业家们也有足够的财力使自己的后辈得到较高的教育水平,只要其后辈不是智力问题,喜欢学习,喜欢实践,身边有优秀的人才,接管前辈的生意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于“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我怀疑了。早一段时间,进了一个工厂,和工人阶级一起工作。稍稍调查了他们的年龄和工资,有几个和我年纪差不多,有几个30几岁。工资根据你以往的工作经历商议决定,其中有个前辈,35岁,他有3个孩子,每月拿的薪水是1500,包吃住。3个孩子,先撇开教育投资不说,生活费也成问题。在工厂里和工人同吃同住,这种感觉是在写字楼里体验不到的。感到生活上的巨大差距,生活来之不易,更应好好珍惜。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向上结构流动的机会越来越来小,创造财富的机会越来越小。或许,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教育是一条向上流动的很好的途径。但成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而已。为此,我更加坚定了知识的作用。要向上流动,先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在发展中或发展后的问题,而试图以研究的结果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但事与愿违,社会学常常能找出问题却找不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有时看似解决了,却只是短暂的表面上的治标不治本。因为社会学到底还是以人为本,是从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上的问题。我们有信仰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根本就是在于人是有罪的人,且人是没有办法靠自己解决罪的。所以,我认为社会学只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社会学是发现提出问题,而神学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会学概论》配有网络课程,大大丰富了社会学教材的内容,对社会学教材做了广度和深度的延伸。《社会学概论》的内容体现了社会学知识点面结合的特点,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推荐阅读书目。通过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读者能够具备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的方法。《社会学概论》不仅适用于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还适用于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对社会学有兴趣的其他社会人士的学习。
作为社会学专业入门基础课教材,《社会学概论》秉承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主旨,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突出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在篇章结构上,《社会学概论》以理论发展与方法为绪论,以社会互动、社会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与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五编十九章的内容,展示了社会学学科研究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社会学逻辑发展中的不同观点,以及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