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德育(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6:2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德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德育》。

第一篇: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德育

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1、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德育内容滞后,重大节而轻小德。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内容中,极多的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地重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德育内容具有较强地功利主义倾向,往往为了考试而创设内容,轻视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满足学生生活上的需要,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德育“无能论”的观点。除此之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无疑要求德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革德育内容,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由于德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因此,德育内容渐渐脱离了社会生活需要,显得陈旧、单薄。

2、德育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的德育往往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地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德育知识,老师仅仅靠“一颗粉笔一张嘴”的方式教育学生,这种完全在教室里培育出的德育之花,不仅使德育经不起现实的考验,还极大妨碍了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传授方法使德育失去了本源的色彩,致使德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3、德育地位不高,重视程度低。德育地位不高,这是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一直探究的课题。然而,德育地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学校教育中,重视智育发展,轻视德育,可以说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正如人们对德育的评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声望,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在学校根本不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一般将德育教育混杂在政治课程里面进行教育,使德育蜕化为政治,弱化了德育功能,使学生难以发现德育的重要性;二是德育经费不足。国家、学校对德育的经费投资不足,限制了德育活动的开展;三是德育缺乏与社会、家长联系,因此,得不到社会、家长的支持,造成德育仅仅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四是德育吸引力不强,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五是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了德育功能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4、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目前中小学德育评价方式是以书本知识的考试代替学生的全面系统评价,以对认识掌握多少来衡量品德是否高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唯分数论”,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部分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部分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德育的培养。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利益诱惑或独善其身的两难选择面前,他们往往毫无招架之功,只有缴械投降的份,因此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

5、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德育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中小学的德育往往实行灌输性的方式,重视德育道德知识的灌输,局限于认识上的教育。由于学校场地和经费的不足,以及一些老师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者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问题,德育的实践教育往往被忽视,得不到重视,因此,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多数停留在认识层面,多数不懂得如何将德育的认识转化为行为上来,如何使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致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播到:一些有钱的中国人到国外旅游,却遭到一些国外旅游景点不欢迎。原因何在,原来是他们不讲文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不良现象。其实,深究原因,还不是教育的失败,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6、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合。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相脱离。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只是在学校中进行,而与家庭、社会缺乏联系,更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造成中小学德育教育孤军独行,得不到家庭社会大力支持和帮助,因此,长期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致使德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整合;二是德育教育缺乏与其他学科建立紧密联系。目前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只是在政治课程上得到体现,而与心理课程、语文、数学等等课程严重缺乏联系,渗透性不强,甚至在这些科目中难以体现德育的性质。

二、解决我国中小学德育问题的建议

1、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充实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实践中来。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倡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同时,改革德育教材,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引进新素材、新观点、新价值观,充实德育内容,使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走进学生。

2、加强各种资源整合,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各种资源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二是引进心理辅导,拓宽德育内容;三是加强德育教学渗透到其他科目中去,实现德育与其他学科建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联系;四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可以学校采取各种“家长座谈会”、“家长教育讲座”,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各种活动,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五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机构,扩宽发挥德育的渠道,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首先,学校要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烦闷的德育教学到吸引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的转变;其次,根据学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以课程教学为主,还应该适当地增添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多彩、接近学生生活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辩论赛、文化体育活动等,增强学生对德育的兴趣,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品德行为;再次,切实完善中小学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机构,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借鉴国外学校德育方法,如国外的“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引进到德育中来

4、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转变德育理念。“百育德为先”,中小学德育在众多学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充分发挥德育作用,必须改革德育评价的方式,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在我国国民素质不断地提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抛弃“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德育评价和终结性德育评价,定性德育评价和定量德育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推动德育评价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德育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在社会转型与急剧变革下,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德育观念,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坏境的变化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基本道德、德育目标和内容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德育价值的多样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小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比如会使一些人的国家意识淡薄,失去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影响和腐蚀着识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学生。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德育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挑战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媒体,网络在为我们提供大量先进的信息,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德育的方式受到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额高效性,从而使学生从传统途径如课堂、电视等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减少,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德育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校德育的教育主体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德育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被打破,学校和老师不再是主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唯一因素。

(三)首要地位未能真正确立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在学生、家长、老师的脑子里深深扎根,这使得学校容易走向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情况在农村的中小学尤为突出。中小学用智育的方式进行德育,使中小学教育产生严重畸形。

(四)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五)学校还没有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氛围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品德教师的事情,自己把任教的学科教好就行了。殊不知只有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共同对孩子实施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六)家庭德育的缺失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侯,就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那样会造成孩子在校一套,在家另一套的局势,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就是“把人看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以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开展工作。

(二)德育目标要有明确的层次性

实施德育应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经验,具有明晰的层次和序列。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的以己推人、由近及远的方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建立在坚实而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上。德育应从点滴做起,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同时德育的内容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当中,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一些新的教育内容。

(四)改变说教式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德育,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灵活应用开放式、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整地实现德育的价值。

(五)德育课与其他教学相结合,德育途径综合化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最关心、影响最大失误政治问题、形式问题、理论问题做出回答,多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在其他课程得教学中,也要从各门学科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德育的内容与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学科的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六)加强德育实践,实现德育形式多样化

中小学德育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力加强德育实践,增加校内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反映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等热点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律精神。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公益活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必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配套进行。打破唯升学率评价学校质量的做法,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制度;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业绩的做法,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唯“分数”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建立以学科学习目标、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发展目标并重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八)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人成才。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九)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使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切实发挥作用。市县区政法、文化等部门要整治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室和各种形式的娱乐场所,严厉打击传播有害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

第三篇: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哪些挑战-德育(模版)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哪些挑战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和推进,新课标对于中小学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突出重视以及要求,对于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方面,都有更进一步的宿求。而作为始终贯穿于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是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是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教育的目的和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的德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脱离实际,缺乏时效性等问题都摆在我面前,其危害性和严重性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和挑战有利于促进德育课程的健康有效发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的道德水平。

一、作为学校工作重心环节的德育,其主要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滞后性

现行的学校德育,教材形式单调,呈现方式简单、德育课程讲的都是好人好事,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条件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而始终没有从人的存在、人与道德的本性关联的角度来认识德育,学生的德育现实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标大而化一,缺乏针对性;教育交流主体单一,缺乏协作力;情感体验荒芜,道德实践匮乏。这都是与当前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标准所不符的。

(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针对性较弱

道德认知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所以即使同样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区别,学校德育的目标却没有形成一个较细致的层次性序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没有区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标,教师对学生道德要求大多脱离现实,虚且空,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导。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没有层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当今我们的中小学生会说不会做,应试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脱离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目标主体单一,学校、家庭、社区缺乏协作

不可否认,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教育部门响应积极并贯彻落实,学校同样把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一些家长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从小学开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绩考好。在他们眼里,“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品德不闻不问,而家教也只是看着是文化课的补习,忽视德育教育的成分。凭心而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步进行。现实中,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所谓的德育仅仅只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不紧密,配合不默契。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很少有学校给家长提供书面德育资料加以具体指导,开办家长学校进行系统引导,建立家校联系簿用于交流沟通,通过家访加深对家庭德育的了解,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咨询会以探讨德育问题等。

(三)德育目标不重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础和深层核心在于人的情感。而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了学生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一概不知道的窘态。“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中小学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滞后性

从道德的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多方面构成,学校德育教育形式上只是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输,而往往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德育教育模式陈旧、僵化生硬灌输式的”口头德育说教“;大而化一固定式成人化的教育。笼统、含糊、超现实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理想化,过于抽象化现象,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些使得我们的德育倍受冷遇,造成了当今中小学生道德思想中长期存在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言“与”行“的矛盾现象。

(一)“知”与“不知”

传统的德育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为主,更多的是政治理论、德育知识的灌输,就其过程而言,莫过于口头上渲染美化的空洞说教,成人化、抽象化、划一式、灌输式、强制性、片面性的教学形式,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性,成人化:即德育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空且虚。抽象化:即德育只存在于书本神话般和教师虚拟化的讲述中。划一性:即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内容、同一方式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多样性、层次性。片面性:即德育要求单一化,注意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和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引导。强制性:即无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一味想当然地从主观愿望出发,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或否定某些道德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课程中一味凭主观意志施以德育教学而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判断和选择,完全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在被迫地接受教师传教士般的布道,缺乏切实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那么无论是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也无论传授的是多么高尚的思想观念,都将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信”与“不信”

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注重道德引导的一致性,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审辨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可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在中小学德育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个体矛盾性。如某一天,某学生忘记做值日,第二天,班主任给他的处分十有八九是罚他做一个星期的值日以让他长记性。而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到了”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等道德教育,但是此时,学生体会最深的恐怕是像值日这样的劳动成了一种惩罚手段,从客观上说学生的思想中一定会出现道德信任的疑滤,类似这样的事件在中小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再如学校德育宣传集体主义,家庭、社会却存在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思想。尽管至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仍然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尤其对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中小学生影响颇大。

(三)“言”与“行”

众所周知教育以德为首,而在现行教育中实际上却存在许多差异性,教育的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队伍水平的差异、教育思想实施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实施也是力不从心。教育中经常出现”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情理都不通“等现象,学校德育很难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此外,学校德育存在家校不同步的问题。虽然我们反对那些书本上的抽象的、远离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条,但又不能排斥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和改造的直接道德经验和知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现象,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道德评价进一步流失,的道德评变得模棱两可,价值取向出现混乱。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言行不

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多元价值观特别是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的突出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学校德育也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只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而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内化。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学生的需要与他的生活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德育,教育的百年大计是年年提,年年搞,但收效甚微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篇: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编者按: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的纪念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法治的理念 自然 为我们所关注。为此,本栏目特约请国务院法制办的林广华就我国依法行政的情况做一阐述,并就 目前 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有所裨益。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和核心,其目的在于合理配置行政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目标。实质意义上的法治不仅要求法的权威性和依法而治的法的工具价值,而且强调立法对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追求、法的 内容 的合理性等法的实质理性。法治已经演进为一个综合概念,它融汇了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诸多价值观念,包含着 法律 至上、民主 政治、权力制约、司法独立、依法行政等丰富的制度意蕴,其核心则是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几个世纪以来,法治 理论 与实践对政府权力予以高度关注,这与行政权力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与人们生活联系的直接性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以来,行政权在很多国家的权力结构中极度扩张的事实,不断提醒人们,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是国家权力制约的重中之重。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法治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因此,依法行政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当前,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在思想意识方面,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邓小平同志指出:“旧 中国 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特别是一些非常有害的观念或思想,严重阻碍着依法行政的实现。它们是:第一,人治观念。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是不重视,总认为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因此,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些领导干部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第二,治民不治官的观念。有些领导干部往往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总习惯地认为法律只管老百姓,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第三,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将法律仅视为一种治人的工具,而不具有法律的目标价值观念。甚至认为,当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来适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执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观念的根植和依法行政方略的推行。因此,实行依法行政必须要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建设,切实地进行为依法行政所要求的观念更新。1.树立法治观念。为此,必须明确:第一,宪法至上。法治的实质是宪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最高体现,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第二,法律具有极大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而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三,法大于权。任何人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第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树立权力制约观念。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人类 历史 证明了的真理。3.树立人权观念。作为 社会 主义国家,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必须把保护人民的权利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最讲公平、最重视保护人民的权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讲人权,高举人权的旗帜。4.矫正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树立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目标主义并重的观念。将法律视作既管老百姓又管政府的同时,结合法律目的,把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心转向人民权利的保障及正义的实现,应是我国实行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策略选择。

二、在行政立法方面,有关行政立法空白较多,所立之法缺陷较大 目前,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 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发展 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现存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使行政执法者难以适从;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太原则,不便操作和畸轻畸重;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对自由裁量权,往往规定的幅度过大,并且没有顾及到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的法律责任,容易造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忌地滥用行政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很不健全,没有实现行政程序法律化,严重 影响 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为依法行政创造法律条件。首先,必须加快立法步伐,改变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当前,特别要抓紧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救济、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在建立商品市场、原材料市场、金融、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执法依据不足的状况;改变实施细则滞后、法规不配套现象,尽可能使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步出台,并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适应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 问题。其次,注重立法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立法质量的倾向。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其质量。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文件修改过于频繁,并且有些在实践中难以施行,问题的要害在于立法时,立法者对该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缺乏 科学 而精细的调查 研究,或者着力于通过立法解决本部门的编制、级别、经费及其他种种具体问题。应当看到,一个法律文件制定得成功与否以至于最终能否被有效地施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法是否正确而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它所要调整的那部分社会事务发展的客观 规律。因此,立法必须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使法律充分体现民意,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同时,避免各种规范性文件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再次,抓紧制定行政程序法,改变行政程序缺乏法律规范的现状。可以说,离开了行政程序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最后,立法要依法。我国的《立法法》是一部规定立法规则、确立立法制度的基本法律,涉及“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效力等级”和“法律监督”四大问题。行政立法必须严格执行《立法法》的规定,坚决克服“立法不法”的现象。

三、在行政执法方面,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影响了法律、法规与规章的执行效果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具体表现为:第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从法理上说,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能拥有执法权,然而目前行政执法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政企不分为例,工商部门管市场,又办市场;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建设,自己也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种子公司既是种子的生产经营者,又是种子生产经营的管理监督者,等等。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人为形成监督不力。第二,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不高。第三,管理系统交叉过多,职责不清。如对个体户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多家执法部门,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造成行政执法者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与此同时,我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如越权执法、不作为违法、随意执法、乱施处罚等问题的出现,既有不懂法而出错的,也有滥用权力而违法的。因此,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走综合执法之路。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力求做到实际、简明、准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推行时,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切实减少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二是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权力行使层级之间“上侵”、“下夺”、“左挤”、“右占”,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有效地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架构执法评考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考核奖惩紧密挂钩,实现行政权的规范运作。同时,要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职、辞退等具体制度,突出严字,严格管理,严明纪律,赏罚分明,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

第五篇:我国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这标志着民生将开始正式以规划的形式与国民亲近。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优抚制度建设是事关民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十一五”规划民生思想题中应有之义,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我国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

1.“未富先老”,加大社会保障压力。上个世纪末,以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为标志,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9000万,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西方国家老龄化率从5%上升到10%一般经过4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我国仅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西方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是“先富后老”;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规模大、速度快的“银发浪潮”给我国优抚制度带来一系列问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直接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此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社

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及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项目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制建设,使老年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都将是我国今后面对的难题。

2.不断递增的城镇化率,挑战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目前我国优抚制度覆盖的主要是城镇职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城镇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社会保障方面的严峻课题。影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据统计,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9300多万,被征地农民有4000多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优抚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

3.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亟待解决。近几年,我国就业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许多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游离在现行的优抚制度之外。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这类人员就业不稳定、不连续,制订统一规范的参保政策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存在一些忽视甚至逃避社会保险责任的因素。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必须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而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而言,由于主要依靠家庭保障,不能得到国家、集体的支持,尤其是农村居民一旦遭遇大病或严重的慢性病,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其家庭将陷入贫困的危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把“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关的内容予以明确。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央提高了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关切度,也充分说明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挑战背后的两难选择

1.经济发展(效率)与社会保障(公平)的两难选择。我国是在人均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较少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与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实行待遇较高的社会保障,会增加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支付压力,制约当前经济的增长;注重当前经济发展,集中更多资金搞建设,就要实行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这又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目标相悖。

2.人口政策的两难选择。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将会加剧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性别失调及“一户养四老”等新问题,加大社会保障以及家庭抚养的负担;而放松人口控制,会使庞大的人口增长绝对数出现

反弹,增加失业风险,最终也会增加社会保障负担。

3.促进企业改制和发展与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两难选择。如果社会保障改革力度加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以及住房等都加大了企业和在职职工的负担,收入预期减少而支出预期增加,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从而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反之,如果优抚制度改革滞后,企事业单位养老、医疗以及冗员负担始终难以减轻,企业改造、改制、优化重组及剥离冗员等项改革就难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空谈,也不利于企业和经济发展。

三、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我国优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起一个全社会统一的、覆盖面广的、筹资用资渠道畅通的、保障有力的、管理科学规范的优抚制度和保障体系”。它要求具备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等等。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保障实践,因此,要把社会保障立法摆在法制建设的优先位置。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优抚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建议国家加快推进《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社会保障基本法律的立法进程,并进而推动各专项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2.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巨大的人口压力及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使得社会保障基

金严重不足。如何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已成为优抚制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基金不足,主要办法就是增收节支。在节支方面,通过加强基金管理,杜绝挪用、浪费,并逐步降低“高福利”的保障水平以减少支出等,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说来,支出是硬性的,支出数额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根本的出路在于增收。为此,一是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国务院出台明确的规定,如通过对各级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提出比例要求;从国有资产收益、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社会保障资金;征收社会保障税等办法,加大国家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基金征缴,把该收的钱都收上来。三是要扩大覆盖面,把非国有经济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增加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四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多种新的渠道,以弥补当前转轨时期社保基金不足的问题。

3.搞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必须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这是一条铁律。但是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和给付之后,总会形成一定量的基金结余。如何把这部分资金经营好、运用好,事关社会保障事业的良性运行。综观国际惯例,社会保障基金除了购买安全性高的国家特种国债和存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领域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要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其收益率,实现保值增值。

4.要结合“十一五”规划,加紧深入研究一些重大问题。(1)就业结构

调整问题。(2)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统一规范问题。(3)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社会保障一体化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早解决早主动。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与企业社会保险体系相并轨,同时近期要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性制度安排。(4)逐步完善农村优抚制度。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5)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下载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德育(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德育(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作为社会生活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生最重要的内涵,它决定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人的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黄金时......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Eunice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

    我国全面发展面临的 挑战及对策(合集五篇)

    如何应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姓名:胡攀 专业:14学前教育本科(1)班 【摘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过去30多年的......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

    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为首”一个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个方面的成绩。开展好德育工作,有利于学校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都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 一、生活的德育 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自从胡塞尔提......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抓好中小学德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