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马奇论管理》有感(大全)
读《马奇论管理》有感
原创: 罗权
1马奇其人
介绍《马奇论管理》这本书之前,先介绍下作者詹姆斯·马奇的背景。一提到管理,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彼得·德鲁克。马奇这个名字,在业界似乎很少听说。然而,这不代表马奇默默无闻。事实上,马奇虽然为人低调,但却是管理界“大师的大师”.2003年1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两位咨询顾问发表了一个管理界“大师的大师”排行榜,马奇排第二,仅次于彼得德鲁克。这个榜单是怎么来的?这两位咨询顾问,先是制作了一个管理大师排行版,然后问上榜的大师们这样一个问题: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大师?基于收到的回答,得出了“大师的大师”排行榜。
马奇具有多重身份,老师是其中之一。他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学”名誉教授,1995年退休,曾担任过多学科的教授,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他还是位诗人,出过8本诗集。此外他还拍过电影。他在业界最出名的是他对决策制定和组织领域的贡献。他在1958年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合写的《组织》,以及1963年与理查德·塞尔特合写的《企业行为理论》,是组织研究的经典之作。
《马奇论管理》这本书是一个合集。书中的文章,多是马奇偶尔涉猎公共领域,特别是管理领域的普及性演讲或写作,内容涉及决策制定、变革与创新、组织学习、管理、领导力等。书中的文章,充分体现了马奇的睿智、幽默与才华。书中金句频出,直击要点,其观点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击节称叹。其中,马奇对管理及领导力的探讨,让我尤为感兴趣。
下面重点结合书中领导力的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
2两个问题
关于组织和领导力,马奇提出了两个的问题:
是什么让组织正常运转?
为了让组织正常运转,在权衡一些事情的时候,容易出现哪些管理偏差?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马奇通过这两个问题,很好的分享了他的领导观。
3问题一的探讨
组织正常运转的四大要素
关于领导力,我们大都会想到各种大人物以及其英雄般的个人特质,如通用的杰克·韦尔奇。在讨论组织和领导力的时候,我们也容易不由自主地强调英雄式的领导的重要性。然而,在马奇看来,组织正常运转的要义,在于平凡的组织,而非英雄式的领导。
在马奇看来,组织正常运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基础要素。
胜任力。胜任力,指组织的成员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组织正常运转最基础的要素。如果组织中的人无法胜任其工作,那么组织无法运转良好。如何鼓励胜任力?现代管理理论的建议是劳动分工、专门化、常规化及培训。
主动性。只有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地、及时、自动得到解决,组织才能正常运转。要达到这一境界,组织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授权暗含授予犯错的权利。马奇认为,如果组织打算鼓励主动性,那么组织需要留有组织成员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中包括犯错的权利。
认同感。组织中的人需要有相互的认同感,共呼吸,同命运,互相信任,认同集体。只有这样,组织才能正常运转。组织是通过协作发挥效能的。团队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
不引人注目的协调力。这个指的是只有个体的自主行动能被有效地、低成本地、快速协调起来,组织才能正常运转。一个良好运转的组织中,各个业务流程之间、各个业务团队之间,应该是顺畅衔接的,不会出现掉链子的情况。如何做到低调的协调力?常规化、操作流程标准化、内部信息的流动、个人预见及冗员。
以上四样东西——胜任力、主动性、认同感和不引人注目的协调力——既不新颖也不神秘,十分平凡,甚至无趣,然而他们却是领导有效性的核心。
这四个要素对我而言,富有启发:
需要根据每位员工的特长,分配其胜任的工作,从而发挥组织的最大效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充分发掘员工的专业化优势并匹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就尤为重要。
培训很重要。持续的培训,是确保团队成员工作专门化及胜任力的利器。
日常工作中,应该及时将工作流程固化为标准化流程。这是确保组织具有良好协调力的关键。之前通过复盘将专项执行流程细化并固化为内部文件,也是在这标准化流程方面的尝试。未来这类工作需要持续开展。
重视冗员。冗员,听起来似乎有点负面,但是仔细思考下就很容易理解其重要性。在工厂,设备是有备件的;研发的原料供应商,总是有备选的;对于构成组织的人员而言,也应该是有梯队储备的。如果没有冗员,人员都是可丁可卯的,那么一旦有人员变动,那么组织内部的工作衔接就可能会出问题。关于这点,自己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中,已经有过切身体会。在缺乏冗员的情况下,团队的工作量和压力会激增,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
培养团队的认同感。要做好这点,需要将个人目标及组织目标进行整合,让大家力往一处使。具体而言,应该与员工就职业规划,个人生活追求等进行深入探讨,并重视团建活动,从而培养团队对于组织的认同感。
通过授权,培养员工的主动性。授权,意味着允许下属犯错,允许下属有发挥的空间。
4问题二的探讨
适当逻辑与结果逻辑之争
问题二,探讨的是领导决策及行动的逻辑。
领导过程中,领导者不可避免要基于分析和经验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然而,领导者该如何决策和行动,基于什么样的逻辑来决策和行动?
在这个部分,马奇首先指出一个常见的陷阱:领导者的重要性陷阱。人们常常会将领导者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混淆。马奇认为,对一个正常运转的组织而言,领导是重要的。但是,单一领导者,并非是不可或缺的。他断言,“如果一个组织出现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导者,那么这个组织是无效的。”
此外,领导者角色和领导者职业道路的某些独特特征,容易让领导者出现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比如,领导者倾向于夸大领导和管理的作用,进而夸大个人的作用。
领导者一般都是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倾向于认为其成功是其自身行动造成的,然而成功学研究并无明显证据证明成功与能力、努力划等号。倒是有证据表明,成功跟出生的父母(也即家庭背景)及性别关联性更大,而这些恰恰非个体自身可以掌控的因素。
换句话说,领导者可能根据过往的成功,过高估计个人的能力,从而导致对未来决策和行动的过分自信,甚至误判。
如果承认让组织运行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平凡的,如果领导对于组织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单一领导者并非无可或缺的,而且,领导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那么单一领导者,该具备怎样的领导观去决策和行动?
马奇在书中反复强调应该重视这样一种领导观,那就是:
遵循适当逻辑,而非仅仅依靠结果逻辑来行动的领导观。
适当逻辑与结果逻辑之争,是领导心理学的核心之争。
结果逻辑比较容易理解。所谓结果逻辑,遵循的是理性选择的模式,强调人们行为的理性目的、目标与行为的逻辑性及一致性,强调行动以结果为导向。但是这些理性光环用于解释实际生活中领导者的角色和行为是不够的。实际生活中的领导者有七情六欲,有过去学习和经验的约束,因此行为与纯粹理性行为并不一致。而且,用预期目标的重要性解释行动(或决策)的正当性也存在不足。()生活中,伟大的行动未必带来预期中伟大的结果。生活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很容易毁掉伟大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如果遵循结果逻辑行动,那么糟糕的结果无法为伟大的行动提供充足的支撑。
在马奇看来,结果逻辑下人性是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不能仅仅遵循结果逻辑来行动,也需要遵循适当逻辑来行动。
适当逻辑强调的是特定情境下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强调责任感,强调承诺。适当逻辑包括以下几个元素:
情境:决策者将情境分类,不同类别的情境与不同身份或者规则联系;
身份:决策者对于自己的个人身份、职业身份、官方身份有一套认识,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身份被唤起;
匹配:决策者认为在所处情境下怎样做符合自己身份,就怎样做。
在适当逻辑中,人们可以借助幻想坚守承诺。在适当逻辑中,人们不用结果为行动辩护。一如唐吉坷德,那个大战风车的游侠骑士,他的行动是基于身份,而非结果的。唐吉坷德是这么描述自己的:
你一定认为我很疯或者很傻,其实我既不疯也不傻……所有的骑士都有其使命……既然我有幸成为一名游侠骑士,我就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完成这些使命。
马奇在书中反复提及唐吉坷德,因为他身上体现了典型的适当逻辑。然而,这并不是说唐吉坷德是好的领导者。只是说,这种依据适当逻辑行事的领导观,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马奇是这样描述适当逻辑下的领导观的:
它说的是义务而非期望,说的是有待度过和享受的人生,说的是有待赞美的责任。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不是因为他不知道风车是什么,而是因为他对生命会有热忱,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身份要求。
如果我们只在不被辜负的时候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的时候去爱,只在学有所有的时候去学习,那么我们就放弃了为人的本质特征——愿意在自我概念的名义下行动,不管结果如何。
我之所以做某件事情,不是因为我想做,也不是做这件事情会(为我个人或者其他人)带来什么好处,而是因为我必须做……在义务逻辑中,人“立足于自我”并且问,我处在什么情境?我是什么人?我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境该怎么做?
通过马奇对结果逻辑与适当逻辑的探讨,我的启发是什么?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工作中,基于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尽职。在生活中,基于自己的身份,做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好公民、好子女。身份是基于情境的,工作中的身份,不要带回家庭。反之亦然。
行动不要被结果绑架,过程可以赋予生活意义。人之渺小,奈何以堪?现实生活中和工作中,总有各种不如意的结果。不要以结果来怀疑行动的正当性。伟大的行动未必带来伟大的结果,不要过分纠结于最终的结果。如果一件事情,自己认定了是正确的事情,就值得去做。尽人事,听天命。
领导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领导面临的世界,并费非黑即白,充满模糊性、矛盾和不确定性,以及两难的问题。领导需要在梦想与现实、在愚蠢与理智之间平衡。关于领导,没有单一的真理。
决策需审慎。决策的时候避免过分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和偏好,应该基于规则、常规、流程、惯例、身份和角色的基础上行动,并充分参考他人的建议。
5结语
书中,马奇对于好的领导给出了他的定义:
好的领导要求结合对平淡人生的热忱与对平凡责任的承诺;领导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既是美又是真理,既欣赏复杂性又欣赏简单性,既追求矛盾又追求统一,既实现优雅又实现控制。
如果领导者本着唐吉坷德精神行动,那么他们会丰富我们的生活、改进我们的组织。他们会管理让组织正常运行的平凡事务,会产生可以被读作、解释为诗歌的决策、行动和生活。这样的领导涉及保证厕所能够正常使用,还涉及书写管理诗歌(文件、通知、报告和命令),激发新的、有趣的解释和实施。
成为这样的领导,吾心向往之。
金句拾遗
By 詹姆斯·马奇
让组织运行的东西是平淡的东西,人们很难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大意义。
最后,你知道,我们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立身扬名,不过是无知者的幻想。我们所有的希望都是微不足道的,除了对我们之而言;某样东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选择让它重要。我认为,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也许是,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在我们卑微的角色中,尽可能给生命添加更多的美而不是丑。
第二篇:读《奇风岁月》有感
读《奇风岁月》有感
(一)折桂七8班 张佳禾
不久前,我读完了《奇风岁月》。吸引我去读这本书的是在扉页上的一段话:“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位中学老师说,这本书是每一位老师的梦想,这个令人沉迷到废寝忘食的故事,让很多痛恨读书的学生变成嗜书如命的书虫,同时完成了他们人生教育的第一课。”
《奇风岁月》讲述了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湖畔发生的离奇谋杀案。死者双手被铐在方向盘上,体无完肤,显然受过酷刑,脖子上还缠着一条铁丝。少年科里和父亲亲眼目睹无法解释的谜团随着死者一起沉入了深不可测的湖水中。那天以后,科里和父亲开始尝试追寻真相,而湖底的一幕让父亲噩梦缠身,精神濒临崩溃。科里必须找出真相,才能唤回他挚爱的父亲。一根绿色的羽毛,带着科里一路探索真相,追查凶手。我仿佛也跟着科里来到了奇风世界,一起经历,一起成长。
书中,第四部《严冬的真相》的最后一个章节,让我印象最深刻。这一章中,科里和父亲终于找到了凶手——乐善德夫妇。科里和乐善德医生一起掉进了萨克森湖,在最后关头,乐善德医生用尽最后的力气把科里送离死神。这一幕情节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交织的善良与邪恶。
乐善德夫妇原先是纳粹战犯,他们剥夺别人的生命,那个沉入湖底的人的不成人形的脸就足以证明他们的灵魂有多么邪恶。但不管乐善德有多么邪恶,他内心深处或许还有一丝尚未泯灭的人性吧,否则,在那关键的一刻,他为什么要救科里一命呢?
我和科里一样,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邪恶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生活中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新闻里,有报道说老人摔倒在地,中学生好心搀扶,却被讹上;校园里,有些同学仗着自己家里有钱有势,就拉帮结派,辱骂欺负弱小同学。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科里一定会坚定地上前帮忙,把一切顾虑抛之脑后。因为科里有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这让他拥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这股力量足以支撑着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精神,坚持去做他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
读了这本书,我相信人心是向善的,生活是美好的!
【春美姐姐说:看到人性的复杂,相信人性的美好。曾经有位老师告诉我,心若向阳,眼前便都是阳光。每一个心怀阳光的人,都会沐浴阳光。喜欢佳禾同学的心态,也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拥有赤子之心。】
读《奇风岁月》有感
(二)范婷婷
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那个喜欢文字,喜欢读书的朋友,即便是被动的喜欢,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好书。
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不再做阐述和解释。关于美国那些年黑人和白人的问题,我也一概不知。
即便是这样,这篇读后感里还有许多,我能写的鲜活的,生动的东西。
第一点,应该是和奇风镇一样的家乡。我是一个过于矫情的人。在大约十七岁的时候,我就要学着习惯在不同的清晨,打点好背包,然后一个人走到车站,然后去县里读书。妈妈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一路上,我想的最多的是怎么才能挤上那辆班车。不过,我知道就算是被挤在满身烟味的人群中,也不必太担心,毕竟和我一起上学的人还有WJ当然习惯这么来写她的名字,这种类似于癖好的东西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我从来没想过她在车上静默的想着些什么?可是我知道,我想的永远是,如果有一天庞大的机器和汽车将把式沟的石山移走,那么我可怜的北山是不是就要被迫移进发展的行列,于是,我们的白天,不再是骑着马赶集,在集市上用我的羊羔交换你的青菜。路灯会不会惊扰到黑夜出来游玩的鬼魂和妖精,她们会不会在汽车鸣笛声和路灯的嘈杂下瑟瑟发抖?
我们的爸爸妈妈会不会在我们没长大之前老去,()我们的朋友会不会去更远的地方?我们的少年会不会抛弃北山?我们的女儿是不是也要嫁到其他的地方?
当我们再次感叹时光,会不会只剩下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还有所谓的遗留下来的力量?
第二点应该是友情,就像科里在戴维的坟前做了一夜,他感到他们还在一起聊天,聊森林里巨大美丽的雪灵。
老朋友是不是总是指那些曾经形影不离,而今又各自天涯的人?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所谓的回忆,到底是指回忆那个人,还是那时的自己。
儿 时的是伙伴,长大的是朋友。
曾经在四中的教学楼门口,我们也承诺过无比幼稚的誓言。我说,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会再一次拨通你的电话,告诉你,我要走了呢!就剩你一个了。朋友还笑着说,那时的你可能没有牙,说话漏风,我可能已经听不见,不过,我能猜出你说的话。
后来在榆中的中心广场,我们朝着家乡的方向。她说,以后,我要在那个地方盖一个图书馆,让喜欢看书的人泡在里面。大学我一定要学设计,图书馆我自己设计。你呢?没什么规划吗?
后来,我们都走进了医学院。
现在兰州火车站,我带着她去吃牛肉面。她没有说未来,我没有说理想。
第三点。应该是生死。曾经以为我看透了生死,那种很明朗的看透。于是,我对那种书上写着大人骗小孩说,死去的人是去了远方的句子从小就嗤之以鼻。
可是,当我的亲人离我而去的时候,整整一年里,我都能梦到他们。一直以为,当苟延残喘的人吐出最后一口气时,活着的人就接近崩溃。可是,当我随着出殡的人走到他们挖好的坟坑前,我才知道。当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沉重的棺椁放在墓坑里,然后挥起铁锹把你的亲人送进冰冷黑暗的地下时,你的心一定会像撕破了一样疼。
而后来,每次路过他们的坟茔,你都想他们去了远方,还会回来,对吗?
这时,我们就变成了小孩子,宁愿不相信科学,也要相信我们的亲人只是去了远方。
第三篇:读马哲有感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感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
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康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第四篇:读《马说》有感
读《马说》有感
彭 见 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中,韩愈想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和揭露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原因。
今天,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韩愈的这篇《马说》,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里的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我们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决定着一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
当然,教师的这种作用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教师本身具有“伯乐”般的素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首先要具有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1
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满腔的热诚投身于工作中,用激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教师还要具备相当的业务和学术水平。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为“千里马”提供足够的“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注意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在接受同一内容时,在时间和深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现行的班级授课,给我们贯彻这一原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为了适应一些学生的“千里”之能,我们从教法到辅导都要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实践中,要大力开展“培优帮扶”工程,通过抓“两头”来“促中间”,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要求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观察方法,多角度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潜能,从而制定教学方法和辅导形式,充分利用“小课堂”的形式来弥补大课堂的不足。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能在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下,实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其能“日行千里”的特殊要求。
总之,韩愈的《马说》一文,从我们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它,其教育思想很是值得我们思考: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要善于发现学生长短,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教无定法”的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更好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2004年8月22日
第五篇:读“论友谊”有感
读“论友谊”有感
时代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有人说如今的社会已是人情冷暖,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大家就是朋友,一旦利益冲突就会形同陌路甚至转变为仇敌;也有人说无目的性的交往是不存在的,不同的交往目的往往决定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友谊,在任何时代都会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而在如今的社会,随着人际关系的日趋紧张,人们也开始担心友谊是否变味了。
随着网络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另一种交友方式——网上交友,于是产生了另一类朋友——网友。网友们通过互联网址这大平台运用各种各样的聊天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交友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点一下鼠标按一下键盘,许多朋友就会给以回应,再也不用担心会因自己相貌丑陋而交不到朋友,也不用担心自己窘迫的家境会成为交友过程中的桎梏,因为对方对自己的相貌家世一无所知,也不必为了说了大话而感到愧疚,因为大家都身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世界另类的友谊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交友失意身心饱受挫折的人们拥有绝对的吸引力,是他们逃避现实寻找安慰的避难所,是他们大展“交友才能”的平台,同时也是软禁他们心灵使他们更加远离人群,更加不善与人交往的牢笼。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给予不了人们心情上的平和,带来的是人群疏远后的无尽的寂寞。
传统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人与人的面谈接触上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是否真心要与自己交朋友,是否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是否是一个值得自己深交的人,一般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看出来,虽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善于伪装的人,但那也是极少数。然而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更多的是依靠文字或语音,说话的时候看不见表情,只有一段有一段起伏的文字。而对那些网络上不知身世背景及品行的网友们,许多人抱以轻信的态度。也许我们把那些网友当做自己的知心好友可他们却表面附和背地里咒骂我们的天真;也许那些网友一边发送着对我们的遭遇表示同情的话语一边着大笑着揶揄我们的笨拙;也许那些网友一面信誓旦旦让我们与他分享我们的秘密并保证绝不说出去,一面又把我们的秘密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的笑话说给别人同笑。诸如此类,我们无从得知。在现实世界失意的人们企图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中找到安慰,这种空洞的心理造成了人们心灵防线的削弱,酿造了他们轻信网友的结果。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给予不了人们理智上的扶持,带来的是盲目轻信过后的深深的懊悔。
紧张的人际关系持续着,越来越多的网友诈骗被爆料出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牺牲者,与此同时又有更多的人投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企图感受网上交友带来的刺激与满足感。是人们不善于吸取教训,是现实过于残酷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在虚拟友谊中获取安慰,还是复杂的利害关系,社会关系已使人们的友谊到了频危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那种网络世界的虚拟友谊,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的友谊真的变味了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真正的友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犹如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因一时的糊涂失意而迷失,但终有走回正道的一天,友谊的真谛没有变也不会变。那种网络世界的虚拟的友谊,它只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幻境,需要我们用十倍的努力去正视它并勇敢地走出去。它只有作为工具为我们所用为我们传递信息才有价值,不应成为使我们迷失自我的垃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