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

时间:2019-05-15 16: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

第一篇: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

搞好小学德育工作

文/于菲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一个孩子决定着一个家庭,每个家庭和谐稳定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所以,班主任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搞好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如何在工作中进行德育工作呢?

一、通过自身的言行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永远是滋生实效最直接的导向性活榜样,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举止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对学生来说,生动的榜样比起抽象的论述具有更大的感染力、暗示性和说服力。得体的语言、文明的举止、高尚的情操、默默的奉献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都会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

为此,班主任思想品德方面,首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班主任要不怕辛苦,不计得失,忠于职守,甘为人梯,把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不自觉形成无私奉献的品格。比如:为了让学生上课不迟到,教师首先上班不能迟到早退;在校园中看见一片废纸,就弯一下腰把它捡起来;大扫除中,教师更应该不怕脏不怕累,身先士卒……教师要注意时时刻刻以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以自己的行为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做学生的模范,这样学生就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形的教育效果远远大于有形的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教师要把自己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的样板和标准,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影响和感染。

二、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各科教学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而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方式。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给我们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文中父亲的“背影”浓缩着真挚而深沉的父爱,平凡小事中蕴含着浓浓真情。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生活境况和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悟出父爱的真谛和内涵。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再现自己父母亲关爱的生活细节,在回忆中重温父母的爱,进而激发他们的孝心和感恩之心。低年级课文《小马过河》《自己去吧》渗透了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引到学生敢于创造。教学《长城》《赵州桥》时学生领略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这时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把受到的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继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带学生去当地欣赏有特色的风景,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课文《争吵》《她是我的朋友》渗透了学会宽容,真诚对待别人。由此可见,课堂主渠道的渗透是德育的灵魂,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着学生向良好的道德行为方面发展。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又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各科教学都应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作为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育在各科教学中重大的意义,明确德育的内涵增强德育意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育重点。数学课、音乐课、美术课等都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班队会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每周的主题班队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也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班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在班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国庆节、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节日内容为主题的队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懂得了从小就要热爱祖国、要保护环境,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通过各种主题班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各项比赛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途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与家庭、社会相配合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联合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学校教育不能闭门造车,为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德育教育不断地向家庭、社会延伸,应贴近生活,面向社会。让学生在各种生活的情境中真实地理解、体验、践行。

1.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德育教育

因为家庭是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德育工作必须寻求学生家长的配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他们建立经常的联系,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保护环境”、“雏鹰行动”等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

每学期应定期举行一次助人为乐活动。利用班队会课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通过亲身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活动,对学生接受德育的效果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使他们懂得助人为乐,学会关心他人疾苦,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形成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班主任一定要肩负起这一责任,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有着良好品德的花朵才是最美的花朵,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德育像露珠一样渗透进这些花朵当中,让他们茁壮地成长。使我们天铁的未来更加光彩夺目!

第二篇: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道真自治县忠信中心校 韩世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可以说,德育是学校的生命,加强德育工作,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体现。德育工作搞好了,其它教育工作也就解决了。因此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现就我校的德育工作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不从点滴小事着手,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为此,学校应提出 “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规”教育。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重点加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两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合力。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的萌芽点。让孩子的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文化

1、学校对校园加强了“绿化、净化、美化”等工作,在重要地方设置宣传画,公共廊道张贴了伟人像、国学经典文化、师生的书画作品和一些重要标志。高标准,高要求师生布置班级教师文化,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2、办好、利用好少先队活动橱窗,通过以展现师生的荣誉、队员的作品、教育活动等照片、进行宣传教育,陶冶学生情操,鼓励少先队员不断进取,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3、充分利用少先队广播台,礼仪风车、监督岗、今天我升旗的阵地作用宣传报道好人好事,增强了校园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特有环境中受到良好教育。

4、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振兴,靠的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学经典还教导了我们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有的放矢

1、德育重课堂,堂堂皆育人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中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我们重点挖掘深层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2、紧跟时代步伐,搞好主题教育

(1)我校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方面,针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结合纪念抗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节展开“缅怀先烈,继承革命精神”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珍惜今天的好日子。通过实施健康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读好书、唱好歌、讲好故事、做好游戏,寓教为乐的“四好活动”;实施读爱国主义图书、看爱国主义电影、唱爱国主义歌曲、了解爱国主义英雄、集爱国主义格言的“五爱工程”,举办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这些活动便于操作,实效性,无疑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针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畸形消费的不良社会风气”,学校实施了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教育:组织小型的文明消费报告会;带领队员制定《正当花钱消费计划》和《健康消费规范》;开展了“当一日家”、“理一日财”等活动,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正确消费、自觉抵制在消费不攀比、不乱用的行为。

(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学校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组织了全体教师对我校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认真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和学习表现,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是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二是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随时传递和交流孩子思想、学习、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三是利用节日开展特别活动。每年年中秋,学校都要组织开展“中秋十个一”主题活动,即画一画月饼,寄托对父母的思念。写一写心里话,表达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亲自演一演节目,表露自己的才华,享受节日的快乐。每年母亲节期间,少先队都要组织“感恩的心”系列活动:即要求每一位孩子给外出打工的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邀请父母参加班队亲情小舞台活动等,并结合“六·一”节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演出汇报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扎实基础、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1、在德育工作中学校一向坚持“三关”、“三导”、“三主”的原则。“三关”:一是关爱,二是关注,三是关心,让“问题孩子”都能体验成功、体验表扬、体验温暖、体验微笑。为了彻底改变封闭式、固定式、单一式的教育模式,学校大胆倡导“三导”、“三主”的自主化教育模式,即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地位是“主体”,对中年级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的地位是“主人”,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则是“辅导”,学生的地位是“主角”。这种新的教育思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更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事还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老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每学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业务学习,法律法规的学习,举办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3、努力构建有效的三结合德育网络。

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学校的教育要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培养,并到社会上去印证与再现。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的链,缺了任何一环,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是致命的打击。尤其是社会、家庭中客观存在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因此在德育问题上,学校必须有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争取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和互动。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立足于学生,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德育工作重要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紧跟时代步伐,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活动,切不可盲目地、无目的地随意开展。

第三篇:小学德育工作反思-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反思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品德教育的途径必须从提高教师意识着手,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也必须为德育教学营造良好学校的舆论监督机制,让孩子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学校德育教学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要搞好德育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与养成教育为主,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该在学校构成完成的系列,学生处在各个阶段应有所侧重,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应该整体推进,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一开始就应该是全面接触的。只是落实到位时要因年龄,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定。有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有的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完成,不可按年级,班级搞一刀切。

二、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具体的行动中。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德育内涵,革新、充实德育的内容,使德育的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法律意识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德育的内容不仅要注意合乎时代的节拍,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小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如:古代的:“精卫填海”、“孔融让梨”、“铁杆磨针”;近代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及成果;现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舍生忘死的赖宁等人的先进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升国旗、唱国歌、清明节给烈士扫墓等,帮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要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从而使小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其教育内容。

三、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一个班级里,有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学,这些同学往往在班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他们有感染下,一个班级有可能形成思想表现好、学习奋发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凝聚力很强的班集体;也有可能形成正邪两股势力相抵触,造成一个矛盾重重的班集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对于品德、学习均差的这一类学生,作为教师不能把他们一棒子打死,而应投入更多的关怀,献出爱心,要以爱做基础,以感情做纽带。相反,如果你常批评他、惩罚他,这样就伤害了其自尊心,而且极有可能把学生推向对立面。因此,要对这些同学多表扬、多鼓励,师生要交心亮底,成为朋友,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使教育产生更好的效果。

四、对学生要公正、公平、客观的进行评价。

学校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第一,评价学生不能只看学习成绩,要把评价的基点放在学生怎样做人上面,要对学生本身的价值作认真探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第二,测评一般优缺点为注重个性评定,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汲取力量,增加自信。第三,变固定评价为发展评价。用静止的观点看学生容易把学生看死,应从整体出发,对学生评价不应只看一时一事的片面形象,而应从他的整个发展过程和今后的趋势进行评价。

让孩子们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描绘更加灿烂的图景。他们应该是生理、心理都很健康的,各方面都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篇:班主任论文:谈家校配合搞好德育工作-德育

班主任论文:谈家校配合搞好德育工作

我校是地处三明市梅列区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实验小学,是三明市的窗口学校。由于生源广泛,导致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加强家长和学校配合的配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家庭是孩子最大的影响源,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支撑着学校和社会教育,他们相辅相承和相互制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一个孩子能否较好的接受学校教育,往往取决于学生在家庭中是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家庭教育现状存在的弊端: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呈现出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的现象,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孩子们的生活物质方面的满足,对他们百依百顺,把他们当成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现在很多的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有的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认为只有分数才是孩子的命根,没有高分就不是好孩子,不少的家长只查看他们认为是主科(语文,数学)的分数,对其它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漠不关心,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很多家长不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强行规定孩子回家的时间,不许他们参加任何活动,这样往往容易导致孩子有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这种种不良的现象,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明白家庭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弊端后,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学校应如何配合家长作好德育工作。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家校家长之间的沟通。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应努力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新思路,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教育质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的组织机构,因为同一年段学生年龄相仿,学习内容相近,加之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以年段为单位进行。这些共同点有利于家长掌握子女的普遍规律,便于开展家庭辅导,及时解决年段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各年段在召开家长会时,年段不仅要借用这个机会向全体家长汇报近期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相反馈学生平时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情况,同时还要经常性举办年段作文、手抄报、绘画、书法等展览,让家长前来参观,知道自己孩子在校所取得的成果,这样还有利于老师和家长间的密切联系,缩短老师与家长间的隔阂。形成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作。

二、讲究教学方法,为家长开班讲座,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渡过,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为了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应讲究德育工作教学方法,为学生家长开班讲座创造条件,从而更新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增强他们的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的科学育儿水平。

为人父母者,都期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能够立足社会,获得发展,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但是,太多的家长有教育不成功的忧虑和失落,孩子总不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花了不少的精力与财力,成效甚微,甚至每况愈下。有的家长,由于孩子的不良表现,整天处在苦恼之中。(班主任工作)所以我建议学校可以定期开班,有针对性地邀请市、区有关教育专家来校授课,举办讲座,向广大家长讲授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关于小学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等,以此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甚至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关于如何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课题研讨。通过举办主讲座、研讨,相信可以使不少持简单教育方法的家长得到转变,家庭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构建老师与家长之间互相信任、理解、支持的基础。

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是学校配合家长搞好德育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指导老师正确运用沟通的策略和方法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争取为我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学校也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努力争取到他们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使家校双方形成合力,以便更好地为我们学生的成长服务。

小学生的感情大多外露,容易冲动,常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有时在班上受委屈或犯错误时,会造成情绪不好。家长如果此时也跟着急燥,不冷静,甚至到学校“算帐”,讨“公道”,或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时,老师一定要冷静对待,理解、尊重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不能激发矛盾发生,否则就会失去了配合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害无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校方面及时了解情况,弄清事实真相,理智地分析不良行为和犯错误的原因,讨论和分析从家庭、学校两方面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每年“六一”我们都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邀请家长们参加,共同参与我们的活动。家长们通过参观我校少儿书画展览,对学校在美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加赞赏,在每次开展重大活动中,都是以家长学校名义向家长发公开信。本学期针对师德行风评议活动,我们又向家长发出了“给家长的一封信”,欢迎广大家长帮助学校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热忱欢迎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情况、收费情况、师德教风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并设立了意见箱和举报电话,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使每一个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由于注重“务实”,学校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学生思想品德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将不断发扬“求索”精神,继续研究与控索育人的新课题,把德育工作更加落到实处。

第五篇: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中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从外部环境和条件上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会环境中消极因

素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2)家庭、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与反差;(3)人、财、物等德育工作条件的欠缺等等。这些因素时刻都在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第二,从学校德育工作本身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现象;(2)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排斥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使学生缺乏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3)德育实践往往迷信和囿于既往经验,缺乏改造和创新,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以完成任务为满足;(4)德育评价的“后顾性”较为突出,评价的指标太多,太宽,难于操作,而且习惯用既定的德育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学生,当学生的言行与既定的德育标准不符时,总是先否定学生的新品德发展状态,既不重新审视既定的德育标准,也不去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学生;

(5)德育方法简单、粗暴、成人化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上述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参与并投入德育工作,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德育效益。从我做起,本人认为,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切入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课堂教学充满德育的春风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为构建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当让德育工作如同春风般充满课堂。既然是春风,就完全可以凭借它的效应和灵气而感受它的存在,无须高声大噪地强调或声张。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着眼点也应该是以人为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一)多一点智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睿智之士,必须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思想。反复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就会发现一个关键词:对话。对话要充满思想。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流淌着思想的清溪,折射着理性的光芒。师生在互教互学的同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一位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他范读课文之后,忽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读得不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他没有压制,没有诘问,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和颜悦色地问道:“老师哪儿读得不够好?你能帮老师指出来吗?”接着,他又平心静气地说:“你肯定能读得比老师好!试试看!”可想而知,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智慧,而且确实是一种虚怀若谷的传统美德,他一方面将新课程理念娴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又以高尚的师德陶冶着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谁能说这位教师进行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不是恰到好处炉火纯青的德育工作呢?

(二)多一点情趣

现在有很多语言课,课堂上也有这感悟那体验,但总是让人感觉缺了点情趣。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学环节再严谨,教学内容再充实,如果课堂上缺乏生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饱满投入和参与,那也绝对算不得是什么好课。语言课没有了情趣,就会陷入少慢差费的泥沼中原地打转,就会丧失或降低培养人教育人的功效。要想让语文课有情有趣,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激情,要融课文之情、师生之情,创设课堂美妙情境感染学生。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诗意,能给学生以美感,能让学生置身语言课堂,如沐春风。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减少“宣讲”的时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牵扶”。教师少量而必要的语言表述,其意旨在于启发、点拨和激励。再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些趣味,多些“剧情”。例如教学《世纪宝鼎》这一课,可让学生竞选首席解说员,模拟中国代表(CEO)把世纪宝鼎赠送给联合国、并即席作“捐赠演说”。让学生在“竞选”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种生动而带有竞争性的活动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踊跃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多一点创意

有人说,在当今时代,能够迅速崛起的人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对语言教师而言,每节课都面临着这样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就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就是德育工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声润物。在语文课堂上多一点创意,就会让语文教学多一点灵气,就会给学生以灵性的感染。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对美文进行讨论。语文课程其实不只是一本语文书,课外读物、影视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甚至语文教师的知识涵养,文学素养等等,都将成为全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在人际关系教育中渗透德育

搞好人际关系,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青少年学生具备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纷纭复杂的际关系,才能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必须始终渗透德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

提高学生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认识,是搞好人际关系教育的前提。应使每个中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逐步主宰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交活动的范围更加广阔,活动频率逐步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从思想上重视人际关系,学会说话,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二)有的放矢

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现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娇惯,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愿与人交往,虚荣心强,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许多中学生讲哥们儿义气,甚至拉帮结派。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善于正确处理;有了错误、缺点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加重了心理负担。教育工作者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应积极地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学习和将来走向社会,都是群体生活。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应建立和遵守正常的秩序。人际交往中也必须按道德规范去与人相处,搞好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凭个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要冷静思考,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心态。良好的情绪心态是保证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剖析典型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在这些交往中,这样和那样矛盾,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加剧矛盾,甚至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典型事例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可以搞一些模拟演示活动,让学生从中领悟道理,提高认识。我们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既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又要坚持原则,不圆滑世故;既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又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创设情境

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各项活动,是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广阔舞台。乐于表现自己是现代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展现自己,锻造自我,培养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广泛接触,增进了解,默契配合。在活动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注意总结,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位教育家说得好:“给学生十次教育机会,不如给一次表现机会。给十次表现机会,不如给一次成功机会。”可见,学生成功的活动,会促进学生热爱集体,增进友情,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调整心理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创设出一个积极乐观、活泼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德育过程要彰显生命性

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左右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决定国民素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生命至上(生活的美、生存的美、生长的美),生活至上(风景美、经历美、经验美),体验至上等德育论题的加盟,使得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所无法比拟的强劲生命力。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应该是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意义求索与生存质量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质量日趋完善日趋丰富的过程。

第一、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是说,整个德育实施过程不再是拘泥既定的圈化范本,不再围绕教师的教鞭指引,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可能是一次竞技,可能是一场对话,也可能是一种职业体验和公益劳动……教师要以学生的活动为活动,以学生的喜好为喜好,以学生的收获为收获。

第二、丰富学生的生存历练。生命教育的要义,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帮助他们体验生活,历练人生。所以,我们的德育过程就应该在“过四关,练四能”上多做文章,即过日常生活关,练实际生活能力;过合作交往关,练交往交际能力;过褒扬受挫关,练心理承受能力;过劳动体验关,练身体健康和劳动技勇。

我们既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也要把生命价值观的一些内容适时适度地传达给他们,谱写他们的生命乐章。具体包括三个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

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全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注内容。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才有可能走出固有的传统“茧式”怪图,真正回到生活化、人性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由传统的“强迫服从”走向民主的尊重主体的、重视自我内化过程的“教会选择”,是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

“教会选择”的德育是开放性的教育。“教育选择”的德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这就要求,作为德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学生的道德观点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

“教会选择”就是回归生活。“教会选择”的学校德育,就是从片面的理想化的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现代学校德育之所以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中内心世界的种种复杂体验,是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内心世界不断产生冲突,这使他们的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回归现实生活,学校德育还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

“教会选择”就是实现自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其自觉能力性发挥程度,取决于相应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教会选择”的德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已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学生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动的、自我的构建的、自律的过程。面对道德判断中的冲突,学生在比较辨别中提高适应、鉴别和应变能力,逐步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世界

下载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

    德育工作之我见文/徐红梅一提到教师,一些人自然也会谈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德育工作是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个教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我认为德育就像是方......

    牢牢抓住“五性” ,搞好德育工作

    牢牢抓住“五性” ,搞好德育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德育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文/张继红人们常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它的崇高就在于奉献和牺牲。班主任是这项崇高职业中的基石,官虽小,但责任和作用重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德育工作-德育资源4

    德育资源 一、 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德育资源指的是对培养人的德性起作用的一切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也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因素。 (二)分类 1、自然......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德育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让学生沐浴在关爱中》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

    班主任德育工作体会-德育

    班主任德育工作体会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都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的确不错,官虽小但事务却不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德育

    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亲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关键。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