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

时间:2019-05-15 16:2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

第一篇: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

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

光阴流转,岁月荏苒,转眼间我当了七年班主任,虽曾累过、笑过、彷徨过,但七年的摸爬滚打让我渐渐沉淀,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意的痛彻,都让我在顿悟中深化着对教育的理解,我坚信:教育不是强行的改变,而是一种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感受幸福的载体。因此,“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用师爱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用真诚释放每个生命的价值”也就成了我执着坚守的教育信念。平凡的工作中我踏实而无怨,奉献而无悔,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育人风格:严慈相济,以情施教;文化引领,注重熏陶;身体力行,师爱育人。

一、严慈相济,以情施教——用真情叩开学生的心灵

不记得哪位教育家曾说过:“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严慈相声、刚柔相济的,缺少或偏执任何一方,教育的总方向必然出现倾斜。”在我的教育词典里,“严”是最有分量的一个词汇,因为我坚信:严师出高徒。我对学生总是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但一味的严又会引起学生的逆反,让师生关系渐远。

我班有位女生叫小冉,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慕虚荣又懒于付出,总是为了面子分数而投机取巧。英语课听写单词,我多次抓到她翻看书本,每次都是当着全班的面严厉地批评她。这些不但没有让她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见了面都不跟我说话了。一天晚自习,班级进行政治小测验,我到办公室取本书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她在照着笔记抄,我真想对她发火,但理智战胜了自己。我委托一个科任老师帮我监考,然后我把她带到我办公室答卷儿。这个学生比较聪明,不到一节课就答完了,我给他批阅,分析错题的原因,不懂的地方我就给她讲,直到她把所有的题都弄会,看着满卷的错号和我给他点拨的思路,还有桌子上我为她泡的方便面,她一言不发,满脸愧疚,真诚地对我说了一声对不起。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发现小冉犯类似的错误,反倒是跟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学风越来越踏实,成绩也突飞猛进。

看到小冉的转变我很欣慰,我的严格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的真情让她体会到了温暖,正是我的严慈相济和真情付出,让我走进了她的心灵。由此我也总结出了班级管理的技巧,那就是:严慈相济,以情施教,严之有理,爱之有情,严而有方,爱之有法。

二、文化引领,注重熏陶——用班级文化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

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的影响源之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力求用真爱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舒展、生命得以绽放的精神家园。以我现在所带的高三六班为例,高一伊始,我就向学生征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承包给各个小组,并引领班委会制定了小组评比细则和奖励办法,学生顿时热情高涨,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广泛参与。半个学期以后,春宇校长到我班听班会,说我班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就来自我们的班级文化,除了齐整的物品摆放、干净整洁的班容班貌以及良好的师生状态这些原生态的文化以外,还包括班徽、班风、班训、班级誓言、班级公约、励志条幅、奋斗口号、荣誉墙和手印墙等生成性文化。其中最具有班级特色的就是以“Family&Drem”(家和梦想)为主题的手印墙。孩子们在自我评价与规划的基础上,以个性化的手印绘图为载体把人生的期望与梦想、心灵的独白与寄语艺术性、灵动性地展现了出来,无不彰显着孩子们的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三年里,我班的班级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班级就像一个无形的文化磁场,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孩子们都说在这个教室里学习有气氛,有感觉,他们爱这个班级,爱这份文化。

三、身体力行,师爱育人——用人格滋润学生的心田

俗话说:“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我始终坚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对于我来说,不是凭借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改变学生已有的价值观,而是依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更多的是运用身教这种非言语手段来感化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总是自己首先做到。例如,早晨我要求学生7:05到校,我就一定会在7:05之前进教室,而且我告诉学生:如果我来晚了,你们可以把我关在门外。七年班主任,我从来没有迟到过,所以我班孩子也很少迟到。我会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粉笔头,给学生最好的环境卫生教育;我会及时批改作业,给学生最好的习惯养成教育;遇到学生我会主动点头微笑,给学生最好的文明礼仪教育。作为班主任,我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师爱如雨露般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赋诗作画,神、情、理、趣尽在其中。我享受这门艺术,我喜欢这项工作,我愿意用自己执着的坚守和无怨无悔的付出去体味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物质上的多少,而是心灵上的温暖与精神上的满足!

第二篇:用爱抒写最美的教育人生

用爱抒写最美的教育人生

-----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张煜

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已经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敢动笔,因为感受太多,笔尖太轻,怕承受不住那一份沉甸甸的量!

就在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 刚知道这一事迹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撼,在深入了解张丽莉老师的较多的事迹之后,更多的是心疼!

首先,谈谈震撼。我想,有不少的人,包括我,都不敢保证在那一刻能够像她那样冲上去,个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而不是强迫的社会规范,这让我对这位看似文静但骨子里却透着英勇精神的女同行肃然起敬。她的忘我、伟大,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之动容;她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像一道美丽的彩虹,炫出七彩的光芒!她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高尚的精神含义。我们向她致敬的同时,更应该向她学习:

一、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她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二、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坚持听课5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

三、学习她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张丽莉老师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她经常在网上进行教育教学交流互动,积极参加市、区、校的教学教研活动,还自己出资购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在年轻的班主任当中,她是最让家长信服的好朋友、领导放心的好同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她用执着的热情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带病工作。我们要学习她勤奋进取的精神,加强学习,争创一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其次,谈谈心疼。这个80后年轻的“最美女教师”竟然是编制外的代课教师,没有医保,每月薪水更是少的可怜。对于这样的优秀教师,最应该真正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如果没有她的英雄壮举,她这代课教师的身份会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吗?希望教育部对诸多的为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的代课教师开辟一条合理性的通道。

张丽莉老师的面容,无疑是姣好美丽的,授予她“最美女教师”的称号,更是因为她的美在于责任,在于舍生取义。是她,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高尚的品德,懂得了什么是勇敢的精神;更是她,让同为教师的我们懂得了怎样用爱抒写最美的教育人生。

相信,“张丽莉”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

第三篇:用青春抒写大爱

用青春抒写大爱年青的朋友们:您们好!看到你们青春飞扬的笑脸,我感到自己年轻了二十岁。为此,首先向你们表达我真诚的谢意:谢谢你们,让我年轻了二十岁。其次,我感谢你们坐在这里耐心听我讲话。另外,请大家看看我的额头(头微前倾,用手指额头),满是皱纹吧,可是我要说这不是皱纹,这是深刻!在这里,顺口卖句广告:看看这满额的深刻,大家应该感到值得,因为我的讲话绝对物有所值。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用青春抒写大爱”。我先讲讲我对青春的感觉。青春,是个朝气蓬勃的字眼;青春,写满了自豪和骄傲。曾几何时,青春人的青春脸上却划满了忧伤和彷徨。每当我看到这些年轻而忧伤的脸,就情不自禁回想我们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难道激情年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到底是什么夺去了我们年轻人那灿烂的笑脸?许多的人答案是英雄的缺乏。诚然,英雄人物确实离我们好像相当遥远了。伸出五个手指,我们数不出有几个叫得出名字的英雄。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可以说得出谁的名字呢?张海迪、史铁柱等,曾经激励了多少人的雄心壮志,并激励他们在崎岖的人生路上执着前行,不管前面遍地荆棘。记住他们的人,看来也不多了。可是如果我问,谁知道谢霆锋、周杰伦的?相信年轻的朋友们的声音会响彻雷贯全场。连我这个半老头子都记得人造美女郝路路,又有谁会不记得那些全球飞的歌星、影星呢?年轻的朋友们,你们会说,张海迪、史铁柱他们属于上一个时代。确实,上个时代的人毕竟属于上个时代,我们延续的也只能是他们的精神——拼搏向上、不断进取、积极乐观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现代企业为什么提倡“拼搏、团结、乐观、尊重”的企业精神。我们总认为现在的生活里,没有英雄,没有雷锋,只有平淡、无味和无所谓。我们不怕平淡。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哪一个年代的人不都是平淡生活着?包括英雄。可怕的是我们把无味、无所谓当作了生活的本质和原汁原味。生活无所谓,日子就越加如蜡嚼;日子如蜡嚼,生活也就越加无所谓。如此恶性循环,年轻的朋友们,美丽的青春,人生的黄金时代,不就是在无所谓中消逝无影了吗?我记得我初中时刻在课桌上的座右铭,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那句有名保尔名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不应碌碌无为(概记),只有这样,当我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愧疚。到那时候,我就能自豪地对自己说:今生无悔。这句话激励着我走到今天站在你们面前说话,我虽然已经没有年轻的年龄了,但是我要说,我与你们一样年轻!因为我的心充满的不仅仅是热情,更是恒久的激情。而恒久的激情靠什么来永久维持?靠信念,靠理想。理想和信念是人生前行的永不熄灭的灯塔。有理想、有信念才能把人的短暂一生的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才能主动把无味的每一天变成有意义的每一个绮丽日子。每个人心里都有爱。我们常常把爱分为大爱和小爱。小爱通常是献给小家的,大爱通常献给大家和国家。走在街上,我常常感动于那些爱的细节,比如丈夫为妻子擦汗,年轻的母亲地孩子细心照顾呵护。这些小爱是维系家庭的绳子。感谢坐在这里的每一位听众。今天能在这里与这么多年青的朋友们谈话,我感到很荣幸。(微笑)最后我用一句话作为我的结束语: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是你,是我,是我们普普通通的每一个人。年轻的朋友们,愿你们用美好的青春抒写可歌可泣的大爱,到年老时也可以像保尔那样说:我无愧于我的一生。谢谢(鞠躬)!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的生命基于爱-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工作的生命基于爱

鲁迅先生说: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一个教育工作者有爱,就会用平等的心态去尊重学生,就能和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就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就能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宽容学生,就有可能全心奉献教育,让教育因爱而充满生命力进而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奇迹。坚信:教师充满关爱的目光,是学生心灵的阳光;钟爱我们的学生,教育智慧的花朵就会悄然开放!所以我们认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途径是沟通、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精髓是奉献,这是教育的真正的爱,我的教育观点:班主任的工作生命基于爱。我把自己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的这样几点整理了一下,写了出来,呵呵,不知有没有用。

教育始于细节

一天,一位家长向老师谈到他儿子回家叙说的一件事:昨天上课,该生和同桌先后被老师提问,两人的回答都正确。老师对他儿子的同桌说的是“请坐下”,而对他儿子说的却是“坐下去”。他儿子当时感受到很委屈,觉得老师偏心,课再也无法平心静气的听下去。

听完这位家长的叙述,可能每一位老师不以为然,觉得只是小事,这位学生真是小心眼,纯属小题大做。仔细琢磨,是说者无意,然而学生他是听者有心。老师的一句无意的用语却打破了一个学生内心的平衡,挫伤了一个学生可贵的自尊。

小事为小,细节为细,就因为它不至于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你也许并不在意,但在这些小事、细节上的粗枝大叶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造成的伤害,你就不可大意,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位教师在教育学生要注意清洁卫生时,随手指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学生说:“大家看,某某同学的耳朵有多脏啊!”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这位学生羞愧得无地自容。此后,每次上课,他都觉得老师和同学正注视他的耳朵,精力总是集中不起来,学习成绩日渐落后。老师早已忘了批评他的耳朵不干净的事,更没想到这样一句在成人看来并无多少恶意的话,却无意中给这位同学一个不小的伤害。一个蔑视的眼神可以让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天平从此失去平衡,而一个鼓励的眼神却可以在他的心里燃起希望的火花。因为教师的工作决定了教师言行的特殊性,因为“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加里宁语)。

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有可能演绎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细节无声,无痕,无语,教育却有慧,有情,有爱。教师唯有具备一颗慧心,拥有一片真情,付出一份真爱才能发现一个个细节中蕴含的教育真谛,让教育演绎出迷人的精彩。

在我看来,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一定是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你每天做的大都是这样一些小事:

早上到学校,进班级,看看学生是否到齐,谁没来,是什么原因。

晨读开始,尽管有学生组织,但还是去看一下,学生很认真,笑着表扬。

晨会课,可能讲个故事,可能回顾上周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情况。

和学生们一起做操。

要上课了,准备一些教学用具。

下课了,利用课间和几个学生交谈几句,课堂作业有问题的学生此时也需 要点拨一下。

想收集一点试题,为布置家庭作业用。

收上家庭作业,谁没及时交,为什么。

批改作业,谁错了,为什么错了。

想上网看教育在线。

课间可能会有学生吵架,需要你去调解。

提醒某几个学生,回家别忘了写作业,有不会的,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叮嘱 学生明天有冷空气,添件衣服。

你看,教育无非就是做这样的小事。也正因如此,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地工作,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小事做好,做到位,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当你尽力把教育小事做好时,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的小事之中。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艺术。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是不是习惯性地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请注意了?”你细想没有,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一样吗?是因为与以前的知识脱节了,他无法听懂而不听?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烦恼,事而无法静下心来听?是因为他早就预习到了,早就懂了而真的没必要听?是因为他从来就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功课? 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是因为教学进度太慢,引不起他思维的快乐?是因为教师的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话语刺伤了他的自尊,以此来反抗?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心来听?能这样思考和实践的老师,就是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到位的老师;能把这样的一件件的教育小事做好的教师,是在做真正的教育,是在做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那些挂在文件上的教育科研似乎只做大事,做“计划总结”之类的大事,过程中那些一小步一个小脚印的脚踏实地的事儿,没人去做,到最后,教育科研只能是一朵没有生命的塑料花,世上原本就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伟业等着我们去,世上等我们去做的大多是些小事情。一个真正做大事的人,当他做大事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像是做一件小事,举重若轻,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应有的风范。而这样一种意志和能力,正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般积累而成。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一些小事,教育只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每天你微笑着对待孩子,每天都摸一摸孩子的脑袋,每天你都和孩子亲密地接触,每天你都准备好了去上课,每天你都想一个个小脚印的脚踏实地的事儿,每天你都想一想教得怎样,每天你都记下点教育的轨迹,每天你都做着这些小事,几年后,你将肩负起学校的一些管理与改革上的重任,那是顺理成章的了。

还是那句话,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

教育需要唤醒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钢铁厂厂长对公司派来的老总诉苦:工人懒散,产量上不去。经调查,当天日班工人的产量是6吨,老总在场门口的地上写上“6吨”两个大大的粉笔字。接班的夜班工人弄清原因后,稍稍多使了一点劲,一晚上生产了7吨。老总又把厂门口的“6吨”改为“7吨”。日班工人接班后,憋了口气,又生产了10吨……就这样,厂门口上的粉笔字“lO吨”“15吨”……不断的变化。是粉笔字的力量唤醒了工人的积极性。唤醒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教育需要“唤醒”。

希腊学者普罗塔认为: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放着探究和创造的火药,只有教育者的思想、智慧才能点燃它。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唤醒”,探究和创造是孩子们本身存在的潜能,犹如种子,在适当的环境里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不适当的环境使其“沉睡”。

唤醒,首先意味着对学生要充满信心。,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个学生迟早都能被唤醒,而且要学会等待。唤醒还意味着发现。学生可贵的品质、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潜能,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现出来。我们完全可以说: “学生身上不是没有优势和长处,而是缺少发现。” 唤醒还需要有效的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一种批评,但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和启发。只有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宽容,惊叹和鼓励,期待和发现,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而有效。

教育优于沟通

曾听人讲起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父亲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外语系,想买一只随身听送给儿子。当他来到第一家电器店时,售货员非常热情,不管是他看中哪一种款式,他都滔滔不绝地讲解它的价廉物美,那位父亲几次开口说“我儿子……”,都被售货员打断……结果,那位父亲走了,他到第二家商店买了一只价格比第一家电器店高出13元的随身听。有人问他为什么舍廉就贵,他说:因为那个售货员在听我说“我儿子”时没有打断我的话,而是认真地听我说我的儿子,我高兴买他的东西。

人,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都希望别人倾听自己的叙说,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的学生更是需要我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你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呢?

从教多年,我觉得我们一些老师不是说得少了,而是说得太多了,不是听得多了,而是听得太少了。教师的言语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所有空间。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他一定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一定会带着朋友般地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他一定善于触摸到孩子情绪的温度,一定善于听出学生的言外之意,一定能发现学生谬误中蕴藏的智慧;他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

有一个老师问一个小学生长大后想当什么,小学生回答说要当飞机驾驶员!老师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海上,没有油了,你会怎么办?小学生想了想说:我先告诉乘客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老师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学生说:“我下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听到这里,老师会心地笑了--他因为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才听到这小学生最善良、最纯真的心语。

善于沟通是一种艺术,例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再比如想鼓励学生以后做得好一些:却说:我不相信你会做得更好。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抗拒。就是表扬人也是学问,例如:你的手工做得真好,全班无人比得上你,不如说:你的手工做得真好,我想你一定花了不少心思,老师真喜欢你的作品。(避免人比人)怎么全班同学都不举手,只剩某某一个人举手。不如说某某同学举手发言了,我真欣赏他的大胆和勇气。坐于一名教师要学会善于沟通这门艺术。

教育贵在宽容

一个早晨,老师来到办公室不久,有人告诉他,教室里有两块玻璃昨晚被风刮碎了。老师很生气,这一定是学生走时没把窗关好。

中午,老师找值日生询问。学生怯生生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蝴蝶飞不出教室,于是她只得开着一扇窗,好让里面的那只飞出去或者外面的那只飞进来做伴,想不到风把玻璃吹得打破了……我愿意赔。

老师听了,用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说:“不用赔,去玩吧。”

然后老师来到财务室,说:“请在我下月工资里扣除两块玻璃的钱。”

这两块玻璃值多少钱?这个问题难以解答。两块玻璃所承载的是什么?是爱和智慧。她呵护了孩子那颗纯洁透明的玻璃心--孩子的心也是玻璃做的,“疾风暴雨”会把它刮破;窗上的玻璃破了能买能续,心上的玻璃一旦破了,想要修复怎一个“难”字了得。

蝴蝶多么幸运,遇到这么美好的女孩。女孩多么幸运,遇到这么美好的老师。

有一位老师批评一个经常迟到的同学,批评多次他依然如故。另一位老师这样处理:当他发现这位同学又一次在上课10分钟之后满头大汗尴尬地站在教室门口,而同学们对他投以嘲弄的目光时,面向同学们说:“看得出,这位同学是一路小跑赶来的。他心里一定很着急,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迟到了,但他还是来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第二天,这位“迟到王”全班第一个来到了学校。

于永正老师执教《全神贯注》,课上有一位学生连续两次未能将一长句读通,于老师单独指导后再让他读,结果仍未能读通。其他同学纷纷举手要求朗读,听课老师也为他捏了把汗。出人意料,于老师非常镇静,非常耐心,又带着这位同学读,到第八遍时终于读通了。当时,台上台下掌声雷动,大家为学生获得成功而鼓掌,更为于老师的耐心等待而鼓掌。

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让一个胖胖的同学回答问题。“请说出形容一个人美丽的句子。”“哦,呀……”这位学生吱吱唔唔,答不上来。“好,请坐下,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巧妙。他的意思是那个人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位老师的回答是多么的巧妙和完美。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对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是一种多么大的帮助啊。

宽容,也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怎样做人。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善解人意的目光比严格的处罚,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取得教育的成效。当然有的学生有意无意地违反校规,不遵守纪律,作为班主任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和管理,批评从严,处理从宽,严爱结合。班主任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眼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留下深深的烙印。

如果你是一个教师,给学生一次宽容,你就多开心窗一扇,拥有一份生活的温馨,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宽容吧。

教育更需“逆向”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为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很快就繁殖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绝种的危机,当地政府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挽救,可惜一概无效。后来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几年后,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动物需要“逆向关怀”保护,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不需要这种“逆向关怀”呢?

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应多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我们的孩子过着越来越优越的生活,社会和家长为他们提供越来越优越的条件,孩子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中除了学习有些压力外,面对他们的几乎都是微笑、鲜花和掌声。这不如同没有狼的鹿群一样?长此以往,孩子岂不坐失了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一帆风顺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千锤百炼才能成就大业。

现代的孩子大多没有逆境可处,要想让他们成才,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在挫折中磨练自己,最终养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毅力。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逆向关怀”式的挫折教育呢?国外的磨难成才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美国,孩子到一岁以后,便基本上是自己吃饭了。父母把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面前的小桌子上,让孩子用小刀小叉自己动手去吃饭。绝对看不到我国普遍的父母端着碗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景。稍大一点,就让他们生活自理,一旦成年便从经济上“断奶”,逼使他们自立于社会。

在日本,对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一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个首要课题。日本著名的“阳光幼儿园”,要求孩子在园中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短裤。秋天,孩子们在萧瑟的秋风中追逐落叶;冬天,孩子们穿着短裤精神抖擞地在雪地里奔跑。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锻炼了意志。到了五、六年级,学校专门设有如何做家务的“家庭课”和培养孩子劳动技能的“技术课”,而且要求家长参与,和孩子一起做。为了不忘过去最苦的日子,日本一所学校给孩子做“忆苦饭”,结果孩子面对大人当年吃过的糠菜嚎啕大哭,拒食三天;可校方仍毫不动摇。第四天,孩子终于咽下这碗忆苦饭。在日本的许多孤岛或森林里,常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既无粮又无水的可怕境地,安营扎寨,寻觅野菜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这些孩子都是家长主动送去的。像这样的“吃苦”教育,在日本是孩子们的必修课,日本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组织学生到田间、森林或海岛去“自学”,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让孩子在与自然界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德国,专门制订了一项要求孩子做家务的法规,并且在法规中严格规定:6到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到14岁的小孩则要参加诸如修整草坪之类的劳动……

和这些国家比较起来,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有缺陷的,主要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我们中国的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陪读”、“侍读”,专当孩子的后勤,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过分溺爱将造成娇生惯养,使孩子丧失自强的信心和能力。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适当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要硬起心肠,收藏起一半爱,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该受的苦累要让他受。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该听的意见要听他们说。该保留的稚气要保留。该讲清的道理要讲清。

教育魅在无痕

一位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的学生在第一次乘坐火车上大学的途中,因口渴难耐破例买了一罐健力宝,但他却不知怎样打开,在手里看了又看、捏了又捏,甚至拿出水果刀希望能把拉环撬开,试了几次因为没敢用力终未打开,这是他听见坐在对面的一位妇女说: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妈拿来,小男孩说啊;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妇女报健力宝拿在手中的时候,眼睛的余光看着男青年,只听砰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来砰的一声,那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一笑,喝了一口就把健力宝放在一边了。许多年后。那位男青年依然感激那位善良聪慧的妇女给他的人性化的启示。显然那位妇女人文情怀是她没有直接将开易拉罐的方法教给那位青年学生,以避免了他的难为情。给他暗示,使他走出困境而无助的状态,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显然而持久的,这就是教育无痕的魅力。

一次,魏书生老师讲公开课,一位学生将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引起了哄堂大笑。怎么办?魏老师说:“我发现这名同学有了进步,他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该同学没听课,这是他的错,但他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如果他经常这样思考问题,肯定会有大的进步。”

魏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如同武林高手“踏雪无痕”一样,于平静舒缓中显示出他的强大威力。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

魏老师这种“无痕的批评”恰恰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

在无痕的批评中,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和平等;体味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殷殷之心。批评无痕,它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因此,它不会引来抵触情绪。

批评无痕,润物无声。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学生的灵魂净化了。批评无痕,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的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

教育善会用短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印度人住在山坡上,用水得到山坡下一条小溪里挑上来。他挑水用两个瓦罐,一个有一条裂缝,另一个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小溪边满满地运到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走到家里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另外一半都漏在路上了。这样过了两年,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而感到骄傲。但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则因为自己天生的裂缝而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

两年后的一天,又在挑水途中,有裂缝的水罐对主人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总觉得对不起你。过去两年中,在你挑水回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到你家里。你花去了挑两罐水的气力,却没有得到你应得的两满罐水。”

挑水人听后却对它说:“我希望你留神看看小路边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已知道你有裂缝,我是在利用你的裂缝。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从你裂缝中渗出的水就浇灌了花苗。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不见有第二条小路像我们这条小路这样,有一边是开满了鲜花的,这不是你的功劳吗?”

寓言故事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芒、理性的思考深深感动我们。是呀,善于经营短处是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多么崇高!

为师者是否能像挑水人一样,善待、宽容、接纳、尊重孩子的短处和缺陷?像挑水人那样,以美丽的心灵灿烂残缺的生命,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邋遢的孩子,爱机灵的孩子也爱笨拙的孩子,爱活泼的孩子也爱内向的孩子;像挑水人那样,帮助孩子一起经营自己的短处:或修正它,或弥补它,或引领它,或利用它,或改善它,或疏导它……

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些短处是无法改变的,那就客观地正视它,愉快地接纳它,不要一味埋怨、闷闷不乐。一株小野菊,自然不能盛开绚烂华贵,但只要你给予阳光雨露,也能绽放自己的色彩,吐露淡淡的芬芳;一星浅绿,自然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但不要任意践踏,也能蔓延成生命的蓬勃;一根枯木无法勃发生命的希望,但或许是雕塑大师眼中的可塑之才。纵然我们没有雕塑家的技艺,也可以点燃它,让它驱散黑暗,照亮前程,温暖心房。

一位老师常常对孩子们说:“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弥足珍贵的馈赠。比如健康、美貌、学识、才智、人缘、机遇。它们在你迈向人生辉煌的过程中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每一个人又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曾经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这孩子是爱因斯坦。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这孩子是罗丹。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孩子是达尔文。

爱迪生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正因为他有一位善于发现他优点的伟大母亲。

爱迪生上小学时,学校买来了新教具,他很好奇,全给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

“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是那么相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喜欢拆东西,实际上就是好奇心强,是智商开发的动力。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终于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

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那么,你的学生有什么才能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误区是,把孩子培养成一筒“筷子”,戳齐了就满足了。这样做培养不出人才,更培养不出天才。(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大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举起你的右手》,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老师课下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

“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

老师了解了真相,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孩子天天在长大,天天在进步。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真正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五篇:用爱抒写青春之歌范文

用“爱”抒写青春之歌

——记三店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吕团恒

吕团恒老师是三店学校的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关爱学生、团结同事、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多年来,他对于学校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默默接受,任劳任怨,而且对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干任何一项工作他始终抱着一个态度:“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他干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所干工作都追求一种“精”、“细”,且突出成效。“求真务实,做一个锐意进取的实干家”,他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工作中,他肩上的担子很重,除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班主任、教研组长、红十字会、卫生保健、田径队训练、校园文体活动等工作。他是学校兼职最多,课时量最大的一位教师,可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在纷繁的事务中,他热情高、干劲足,以严谨的作风,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的搞好各项工作。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由于他的工作事务多,工作量大,事务繁琐自不必言,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尤其是遇到一些突击性的任务或检查,加班加点到深夜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在学生有比赛任务时,他带队训练,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早上第一个到校,下午最后一个出校门。他所干的工作,大多是不计报酬的,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他对工作完全是全身心地投入,在学校与家庭二者之间,他是舍小家而顾大家,以校为家。2005年结婚时,按照晚婚规定本可以休假18天,可她只休息了3天就回学校上班;2006年爱人生小孩,临产时他还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没有听到儿子的第一声啼哭。孩子出生后,只陪伴了两天就上班了。平时有什么小病小伤,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请假的。曾有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不慎把脚扭伤,实在不能走路了,才在家休息了两天,没等伤好转就到校上课。由于爱人在咸宁工作,小孩在咸宁由岳母照料,每星期只能回去见孩子一面,周末为了多陪陪孩子总是星期一凌晨从咸宁坐火车赶回学校,从来没有为此迟到一次,耽误一次课。

他时时处处想到的是学校的工作,很少为自己考虑。在他心目中,不仅仅是把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当作人生历程中的一种崇高的事业去追求。

三、关爱学生播撒爱心

谁都知道,在教学这块沃土上,教书要挥洒汗水,育人要付出心血,“教书容易育人难”。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关爱之心。教育教学中,放下老师的威严,亲近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平等交流,从内心里、情感上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个性,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学生严在该严处,爱在点滴中,做学生忠实的大朋友,真正成为了学生喜欢的体育老师。

在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中,他利用红十字会的“爱心”阵地,广泛关注学校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播撒爱心,关爱学校贫困学生,帮助他人,定期照料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懂得被爱和关爱他人。

去年新学期,由于学校调走几名老师,一个低年级班的班主任没人带,学校考虑他对对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就安排他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他对学生除了关爱,表现更多的则是耐心正面引导,热心教育,真心呵护,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有些家长开玩笑似的称他是富有爱心的“男妈妈”。

四、立足本职以研促教

业务上,它立足本职,积极参与课改,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和教研教改活动,成为了一名体育骨干教师。在区体育教师培训中,曾几次做了个人经验交流报告和教材教法专题讲座。

教学中,在备、教、导、析、研上下功夫。课前认真备教案,书写规范。教案力求把握重点、难点,选择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他的教案几乎每年在区体育学科教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探索出了“自主学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练”的教育理念,“探究创新”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再引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方式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氛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中思,思

中练、练中创、创中乐、乐中学,保证了每一节课的质量,收到很好的效果。该模式获得武汉市课堂模式研究三等奖。课后重视总结反思,在总结与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五、默默耕耘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几年来,多次被评为“节节课好”优秀教师;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校园文体工程先进个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育系统体、卫、艺工作先进个人;今年又被评为市体育学会先进个人;参加市音、体、美教师技能比赛获二等奖;承担的健康教育课题被确定为武汉市十一五课题。教案和多篇论文、案例在国家、省、市、区评比中获奖。其中《樜谈创造性教育与创造型教师》获国家一等奖,发表于《中国科教理论文集》;《体育教学应重视情感培养》获市一等奖,发表于《中国当代教育文集》;《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湖北省论文报告会上交流,获二等奖,发表于《湖北学校体育》上。辅导学生有30余人次在市、区运动会、冬季长跑中获得前三名,多次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的成绩。

吕团恒老师十多年如一日,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无私的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高尚品质,为年轻的教师们树立了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榜样,用他对事业的执着与爱抒写着青春之歌。。。

下载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爱抒写生命化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爱抒写人生的主题

    辽宁省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用爱抒写人生的主题 因为爱,我选择了教育事业。从踏上教育岗位的那天起,我就不断对自己说:要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用爱点燃事业之火,用爱抒写人生的......

    班主任工作艺术:用艺术的方法做教育

    班主任工作艺术:用艺术的方法做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主要的而且是第一线的教育者,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但他又是最闪光的称号。只要是念过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走进心灵,用爱沟通-班主任工作艺术五篇

    走进心灵,用爱沟通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用心去经营,师生之间必定是和谐而快乐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班级的切入点,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为......

    有爱才有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学习心得

    有爱才有教育 ——《班主任工作艺术》学习心得 有幸聆听刘茗教授的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专题讲座。经过学习、领会和反思深刻体会到:在新的形势下,班主任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

    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实验对教师发展研究的启示2008-462 从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师黄克剑为指导、以《 明日教育论坛》 主编张文质所推动的,主要在福建中小学进行的......

    用生命抒写忠诚--徐茂祥先进事迹

    用生命抒写忠诚——徐茂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徐茂祥,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35年农历12月23日出生于山东黄县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建筑公司玻璃工人,家境贫寒。1952年考入原......

    用爱托起生命

    用爱托起生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么: 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用爱托起生命”,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个关于什么是爱的故事,小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在上课,一个学生站起来天......

    自然的爱-班主任工作艺术

    自然的爱文/黄涛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而人与鸡不同的是讲究了爱的方法,掌握了彼此沟通交流的技巧。面对学生我们付于真爱,那么草木也会被我们动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