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

时间:2019-05-15 16: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

第一篇: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

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

原创: 高媛

苦恼语文成绩上不去,忧心忡忡,却无他法?

花费了大量时间,可语文成绩总是不如意,久而久之,心灰意冷?

但你真的找到“语文学习”的症结所在吗?是时间不够、努力不足、兴趣全无,亦或是提分难,付出的心血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

不,这些都不是。语文学习问题的本质在于:学考分离。

本文是创知路语文学习的内部讲座讲稿,针对现阶段高中语文学习中“学考分离”之现状,以构建语文知识体系为基本立足点,分四个话题,探讨高中语文提分的有效手段。

话题一:语文学习的误区

话题二:语文学习的模块特点

话题三:构建知识体系的顺序

话题四:不同模块学习的方法论

语文高分,不再只是可望不可即。

◆ ◆ ◆

问题本质 | 学考分离

话题一:语文学习的误区

提要:许多人在对语文学习效果欠佳归因时,往往着眼于少时间、没兴趣、无投入价值、提分难等因素,而忽略了语文成绩上不去背后的本质问题:学考分离。本话题将以实例分析的方法,探讨高中语文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其造成的消极影响。

先放一个结论在这,然后我们一步步来说。结论是:

刚刚说的绝大部分问题,归根结底的本质问题都是学考分离。

也就是说日常的语文学习和语文学科的考试是分离的,彼此间无甚关联,学什么不考什么,考什么不学什么。

这和数学等科目有明显区别,数学是学考统一的,考试用这个定理,那我上课就学这个定理,考试考这个题型,上课就学这个题型。但语文不是,语文课上所学的只有很少的一小部分能直接运用到考试中,而老师出于种种原因不讲考试真正能用到的内容,这样学生就陷入到一个很尴尬的处境中,看似只有两条路,要么我跟着学校老师走,但是这对考试的帮助真的很有限,要么我自己琢磨考题,自行摸索一套实用的考试方法,但对于高中生来说,没人指导,没人配合,这确实难度太大。

之前上课的时候,这方面感触挺深的,在其他学科上,高三学生和高一学生的状况天差地别,但是在语文这个科目上,高三学生强过高一学生的地方就是多做了些题目,多见识了下考察方法,其他考试能用到的基础知识层面几乎没有差别,别说什么知识框架健全不健全,易错点是不是明确,就是单纯的术语的概念都不清楚。

举个小例子,上课的时候讲其他内容有时候会涉及“通感”这个修辞,下课就有一大堆学生跑来问“什么叫通感”.我最开始是很震惊的,各位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第四自然段就有一处可以作为例句的、非常经典的“通感”手法。你高一第一次遇到就应该熟知的概念,老师没有明确讲给你听,概念就一直模糊着,那每次考试遇到的时候就都看运气,能不能做对题只能随缘了。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了,要么,听老师的,老师说《荷塘月色》文笔优美,思想深刻,得背下来,好,你背下来。但是能快速解决问题吗,不能。要么,有的同学聪明一些,我知道考这个修辞手法,那我各处查资料,自己总结。然而你自己总结的内容对不对,是不是在关键点上,能不能切中高考要害我们都放一边,就单说这通折腾下来花费的时间,就不是一个高中生所能负担的。

所以两条路走下来,都会陷入一个同样的问题中:

语文学科上,我花了时间,但是看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份时间要是花在数学和物理上,至少我能有看得见的提升。这也造成了之前提到的一大误区,觉得语文学科性价比不高,没有投入的价值。很多人觉得这大概是一个得投入很长很长时间,要遍读诗书,出口成章才能考好的学科吧。想提分,要用看得见的速度提分,难于上青天。

这样的局面之下,自然衍生其他的误区,比如说没时间。

大家说学生要把时间花在数理化,要刷题呀,根本没时间学语文,那我们需要先界定一个前置问题,你认为语文这个学科需要多长时间来解决?或者说需要投入多少时间精力来达到一个理想的高考分数?如果学生是处于我之前说过的困境之下,是没错,这得拿多少时间,牺牲多少数理化的成绩才能堆出一个语文的130分来。权衡之下,自然是没时间。

再说没兴趣。这里要分两种类型,一是假的没兴趣。什么叫假的。花了时间没收到成效这种事情,别说高中生,就是成年人,次数多了自然也厌烦了。大家都喜欢做立竿见影的事情,都喜欢有成就感的事情,那就得先看到成效。

还有一种是真的没兴趣,就是讨厌这个学科。这个问题不止限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可以迁移到任何一个学科,还有什么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一个学科。对于这类情况,也可以直白而严肃,甚至有点难听地告诫各位同学,身为一个想要进入理想大学的高中生,没有资格谈对科目的厌恶,这个科目、这些科目只是你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而已。

高考是场考试,每年有近千万人参加的考试,这就代表着,一定会有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评分标准。功利地来说,找出这套标准,花时间研究这套标准就是高中生最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成效最显著的事情。但是,如果高中在语文这个学科上出现了“学考分离”的情况,而短期内又比较难从学校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自己把握清楚道路,也就是合理的第三条路:

找老师或者说学长学姐将应试的这套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记忆并运用。

◆ ◆ ◆

体系构建之前 | 明晰模块特点

话题二:模块特点

提要:知道考什么,才能知道怎么考。在这一话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考什么——对应语文考题的四大题型;接着从考什么出发,探索怎么考——对应高考语文三类考察方法。

我们在具体讨论模块时,得先知道高考到底考什么。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的高考卷面来看,分为四大版块:

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

现代文阅读又可以细分成三个小版块,分别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也可以细分成三个小版块,分别是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我们把这些内容先罗列出来,后续说版块的时候,也统一使用上面的说法,避免出现误解。

卷面上的分类,实际上根据模块特点,可以把高考试卷的模块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方法导向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答案几乎都是出自试卷本身的,方法是关键。想要解决这一类型,关键就是掌握核心解题方法,配以一定量的刷题,以达到熟练运用方法的程度,同时注意刷题时优先高考真题。而属于这一类型的版块包含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病句题,图文转化题等。

第二类,是知识储备导向的。也就是说,答案的内容基本是出自知识储备的。记住就得分,忘记就丢分。想要解决这类题目,最重要的就是反复记忆,不断重复,以达到在考试中,不需过多思考,就得出答案的程度。属于这一类型的版块包含文言文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

第三类,是综合运用方法与知识储备。也就是说两者缺一不可,既要方法清晰,又要脑子里有基础知识。诸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成语题以及作文均属于这一类别,这是语文试卷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以古诗词为例,题目问这句诗词使用了什么手法,不是凭空从诗词里面找,而是知道常考的手法都有什么,从知识库里面筛选出答案。当然这也需配合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了解、掌握如何有效地在诗词中搜索手法。

分清楚类别,了解每个模块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这是我们掌握正确学习语文方法的第一步。

◆ ◆ ◆

次第有序 | 体系构建之法

话题三:构建体系的顺序

提要:通过分析语文考题的四大题型与三类考察方法,我们对语文学科已有了初步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语文学科的了解,则需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体系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本话题,我们将深入到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明确体系构建的先后顺序:一条主线,古代诗歌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写作的路径;两条副线,专题化积累、训练。

当我们对模块的特点有清晰了解后,就要进入第二步,面对语文这么一个大学科,想要有所突破,先从哪里下手?

首先,如果学生现在就非常明确,我就是作文分不高,或者就是语言运用里面某类题目一直丢分,再或者就是古诗词的情感直接抓不准,那就对症下药,哪里薄弱补哪里就好。

而对于目前语文全线薄弱,整张试卷到处丢分,没有一个模块能稳定拿满分的同学来说,就要搭建一条有序而合理的学习路径。我们通常推荐学生从古代诗词阅读模块入手,一来这一模块文本短,二来知识容量固定且有限,做题方式和答题思路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

学生可以从这里开始,尽快熟悉什么叫做“答题不再随意,而是按照答题模板来答题,从知识储备里面筛选内容,并根据正确的方法来解题”.然后可以推广到文学类文本阅读,包含散文和小说。比如高考题里面考察一二人称交替使用的好处,之前的做题顺序是,学生先看文章,再思考可能有什么好处;但是正确的做题思路是,先知道第一人称有几点好处,第二人称有几点好处,再一点点核对过来,哪点符合就写到答案上去。

而无论是知识储备的熟悉,还是答题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以一定时间和题目作为积淀,因此:

建议从古代诗歌阅读开始,过渡到文学类文本阅读,再到写作。

这是一条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常见思路。这条线需要先集中学习,或者说掌握知识储备以及解题方法,然后在每次的做题过程中实践,做题之后反思。这些内容,其实是影响语文成绩的主要部分,是主线。

同时有两条副线:

方法导向型的题目:确定自己有问题的版块,然后专题化地,集中时间有针对性地突破即可。

知识储备导向型题目:贯穿高三学习始终的版块,是一个需要不断记忆的过程,我们在下一部分具体介绍各模块时会详细说明。

◆ ◆ ◆

分点详解 | 各模块学习要义

话题四:模块学习过程

提要:体系构建完毕,则进入到了各模块学习的方法论部分。在本话题中,我们将针对四大题型、三类考察方法,分点详解不同模块、题型对应的学习方法。

最后我们分模块介绍一下,每一个模块的学习过程都应该是什么样的。

先说第一类题目,就是方法导向的这一类,解题关键是确定方法,之后就是进行一定量的训练来熟悉方法。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病句题,或者说语病题。

这种题目不难,很多同学也没觉得自己这部分薄弱,就是长期处在一种可能对可能错的状况下,对了也不明显,错了也没几分。如果整张试卷都这么想,最后往高了说,语文就是个110的水平了。想要拿高分,就得明白这类题不能错,以及遇到了该怎么做。

病句题有个核心方法叫做“抽取句子主干”.这方法可以让人直接发现很多语病,比如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等等。使用起来也简单,稍微掌握一点浅显的句子成分分析的知识就会用,别说高中生,就是初中生,讲给他,五分钟就都明白了。

但这不算完,还得见识题目。学生遇到过这类题目,见识过什么叫做“成分残缺”,自己也判断过这就是病句之后,才能保证下次考试再遇到时,能准确选出来。这就是刷题的作用。

再说第二类,就是知识储备导向的这一类,重点在于反复记忆,以达到极高的准确度与熟练度。

比如文言文,每次遇到说自己文言文不好的同学,我都会反过去问他,现在随便拿一本课本,选一篇你学过的文言文,抽出一个词,你能立刻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有同学还会追问说,那是不是课本上的注释就都得背过?

是。各位,文言文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新的语言。你认识那些字,但是如果不知道每个字的意思,是一定读不懂的,靠一些所谓的技巧猜测或者蒙答案都是不靠谱的。还真以为学英语不用背单词吗?

所以对于文言文来说,就两件事:

第一,课本上都懂,懂得范围包含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这六项,强调一点,课本上的注释有时候是很长的典故介绍,这种也需要背过,通常情况下,这些内容就是古代诗词中最常见,最常用的典故。

第二,考试和作业中遇到的文言文都懂,懂得范围同上。

再说第三类,也就是综合运用方法与知识储备这类,要求集中学习方法与知识储备,之后经过大量刷题,来将所学内容内化。这是一个长时间段的学习过程。

这类题型很重要,需着重细说。

先说古代诗歌阅读。这块要集中学习什么,其实很明确,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内容,手法,情感”三个部分。古诗词常见手法都有什么,这些手法概念是什么,在诗词里是怎么运用的,需要注意的考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需要去学习,或者储备的知识。

再比如,诗词中的情感题,一方面,我们要学习诗词中有哪些常见情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当一道题中问到情感时,怎么找情感,关注哪些内容,正确的思考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这就是方法层面的学习了。

而以上这些内容,也是我们一直试图通过课程,以及书籍传递给大家的。

只要做好这个工作,拿高分并不难,但要拿满分还需要做一个额外的工作,就是刷题总结。比如我们讲过“视听结合”这个手法,题目里面出现一个词叫“声色兼备”,其实本质上没区别,但是你通过做题见到了这样的说法,你的知识储备就更加扎实。另外,目前的文科类科目答题方法,都是使用关键词加分析,比如你分析“视听结合”这个手法,就要写清楚视觉层面看到了什么,听觉层面听到了什么,这个其实也不难,但是你需要通过题目去熟悉这个解题方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没区别,在知识储备和方法上甚至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小说,框架是很清晰的,就是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那么人物有哪些描写方法,人物有哪些常见题型,有什么形容词经常出现在人物形象题的答案中。这都不是考场上看着试卷的学生能思考出来的内容,都是上考场之前就必须储备好的知识。散文中含义题的类型判断、四个步骤的思考方法,同样也需要提前熟练掌握,如此才可能在考场上有一个不错的分数。

最后说写作。这里我们就把范围限定在议论文写作了。写作是很多同学的大问题,我明确一下,不上50就是问题,理想分数应该在55,甚至更高。作文分三块来说,一是立意,一是语言,一是论据。三者中以立意为重中之重。可能很多家长和同学已经感受到了,现在的作文判卷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不好糊弄了。之前那种三段论的标准结构,或者是华丽非常的语言风格,已经不能在考试中拿到一个有优势的分数了。

现在的作文,最核心的就是考立意。要有深度,还要有一步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要看透事件的本质,还要能清清楚楚地讲明白。这是我们强调的方法,所以我们将议论文分类,不同类别的议论文要区别对待,还要设计上位概念。比如,看到“老腔”,要挖掘出这背后所代表的是日渐失落的传统文化,要正视的是传统文化不受重视的现状,解决的是这个日渐边缘化的问题,这样,()文章的格局自然就开阔了,深度也就出来了。

而语言和论据的问题,一起说。首先,这里我不是说要塑造出多么华美的语言,但在平时跟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确实见过了太多稚嫩、不经思考、口语化色彩很重的语言,这集中体现了学生随意作答,没有知识储备的问题。论据同样的,张口陶渊明,闭口司马迁,左一个苏东坡,右一个李太白,谁还不知道这几个人有什么经历,谁还不是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几样这些人的精神品质。这种语言搭配上这种论据,判卷老师为什么要给你高分。

怎么解决呢?这就涉及到了知识储备的问题。一来要求阅读优质时评,二来是从读书笔记入手阅读经典名著。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是积累吗,这不是文学素养吗?不是。积累与文学素养,通常目的性不明确,范围边界模糊,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作用的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时间沉淀的。而这里的知识储备方向明确,哪些上位概念考察频率高就要去看哪个方面的时评,哪个方面的名著。

实际写作时同样,比如遇到经典的“现代化反思”的话题,不是你写作文的时候真的想到了什么论据,什么精彩漂亮的句子,而是你储备了几个典型的句子、论据,再从中筛选出最合适语境的内容。

既然说到这里,就多说两句应试语文和文学素养积累的关系问题。一个学生,如果长期处于语文学科成绩不理想,又找不到正确方法的状况中,再加上一些“语文高分完全靠文学素养积累”这样的论断,很容易陷入到焦虑中,素养这片大海,看不到边际啊。

这里各位需要正视二者的关系。文学素养积累不是没有作用,但是我们要强调一个顺序的问题,当然,这里的对象不是自幼饱读诗书的这类同学,说的是普通同学。要先应试,后文学素养。为什么。我举个例子。有同学问过我说:

学姐,你说做古诗词的题目,要不要读好多的诗词评论手册?我看过一些,比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句,评论说“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着笔于远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愈加感生出缥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觉得说的真对,真厉害,一针见血,但是我写不出来。

这其实就是顺序错了,如果你先知道有个手法叫比喻,比喻里面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叫逆喻,上面这些就都明白了。所以说先应试后素养,会越来越清楚,而先素养后应试,你就会非常容易陷入到这种很玄妙很厉害,但却抓不到重点的状况中。

◆ ◆ ◆

总结 | 改变态度、采取行动

讲到这里,主要内容都已结束。来总结一下:

最开始我们谈到语文学习中的误区,由于学考分离的现状,导致很多同学花了时间,看不到效果,久而久之就觉得语文学科提分难,耗时长,性价比低。但实际上是路没找对。

然后我们说到高考语文中的三类题型,方法导向的,知识储备导向的,以及方法和知识储备并重的。清楚分类之后也规划了正确的路线,一条主线是古代诗歌阅读,到文学类文本阅读,再到写作,依次解决,先集中储备该有的知识与方法,再实践反思,接着进行一轮查缺补漏的学习,随后再实践反思。一条副线,专题化、集中式地解决方法导向型的题目;另一条副线,文言文阅读和名句名篇背诵需要一直持续记忆。

而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帮助,让这条对的应试之路走得更顺利,更省时省力。

所以我们正逐渐把高考需要的知识储备或者核心方法整理出来,以书籍或者课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也正在尝试以学习型社群的模式,参与到学生的刷题过程中,找出最经典的题目,点出学生答题过程中的问题,告诉学生怎么进行做题之后的反思。

不过总体来说,这些都是辅助,学生意识的转变,和实际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东西。毕竟高中语文学习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最后,衷心希望语文能成为各位同学的优势学科。

第二篇:综合教研组学习活动讲稿

综合教研组学习活动材料

《品德与生活(社会)》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思考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正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为此,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谈点本人的肤浅认识。

一、“眼高手低”,思于先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课程,但目前学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其原因就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意义与教师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品德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态度,对品德科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浮于表面等,为此,在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要“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手低”即在备课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本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二、扣线串珠,思在渗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连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确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

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一是适时地扩补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人教版,下同,三下)一课时,对第一个活动“我的生日”大胆作了取舍,由于农村孩子一般不举办生日活动,他以刚发生在本地的一件摩托车相碰而引起争执交通事故导入,让知道的学生说说当时围观群众是怎样评论的,从而懂得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同,说法也就不同,接着又让这些学生换个角度说说自己的见解,引出课题,也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会宽容的做人品质。二是把教会学生做人有机地渗透于道德认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训练之中,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反馈的信息中,并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

三、因势利导,思在激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下),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耍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了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了合群意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明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

四、因材施教,思有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

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

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

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为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说声“谢谢”》(三下)首先要告诉学生“谢谢”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谢谢”,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

五、有的放矢,思有度

教学活动应该是目的明确,计划慎密,步骤紧凑的高效活动。教材正文、插图、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丰富多彩,知识量很足,但教学中却常出现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使学生听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于肤浅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认识,必然造成知行脱节,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即适时提出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看书,听课,教师针对思考题应有意识地讲解、强调,加深印象;定向,即要处处把握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方向,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定向在“如何学会做人”的道理上来,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

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度,即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宜过深地讲解做人道理及伦理道德,但也不能过浅地浮于表面的认识,轻描淡写,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主要是使其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的基本行为习惯,为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第三篇:语文综合学习

语文综合学习

第三单元我也追“星”

1.请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名人传记,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贝多芬传》。因为贝多芬一生坎坷,如:家境贫寒, 母亲早逝,双耳失聪,爱情失意,但他不向命运屈服,在音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非常佩服。

2.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星”,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追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盲目。我们要追那些在事业、做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可贵之处的“星”,而不能什么“星”也“追”。要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而不能学习他们的缺点。

第四单元 戏曲大舞台

1、起源: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

2、行当: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扮演性格、品质、相貌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包拯—大花脸、曹操—二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3.特点:“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56、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及精彩唱段

(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2)京剧(《玉堂春》)——中国国粹,被称为“东方歌剧”(3)黄梅戏(《天仙配》)——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

(4)豫剧(《花木兰》)

7、京剧旦角流派:

(1)梅派(梅兰芳)(2)程派(程砚秋)(3)荀派(荀惠生)(4)尚派(尚小云)

8、脸谱:

(1)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2)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3)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4)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5)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例题:1.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你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让戏曲自生自灭呢?还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呢?谈谈你的看法。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因为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2.中国戏曲应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提出至少两条合理的建议。

(1)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2)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

(3)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

第五单元漫画探险

1.学校准备在明年暑期举办生存夏令营活动,现招聘志愿者前往挑战,请你为学校拟一则招聘启事。招聘启事

战地点是番禺野生动物园,到时候只许带少量的食品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有志者先说服自己的家人,并参加今天举行的现场招聘会。

2.你要去应聘学校的生存夏令营活动,请你向招聘人员陈述你的应聘理由。

答:老师,你好。我是××。我希望能参加生存挑战夏令营,因为我自信自己有强健的身体,有过硬的野外生存知识,我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希望你们能接纳我成为夏令营的成员。

3.在《漫话探险》的综合性学习里,请说说你最难忘的两个活动环节,并说说原因。(3分)

答:(1)环节一:讲探险家的故事,因为我从探险家的故事中读懂了坚强,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2)环节二:“探险还是冒险”辩论赛,因为我从大家的辩论中领略到了他们的口才,明白了探险的内涵。第六单元马的世界

1、与马有关的俗语、成语,以“马”为偏旁的字

俗语:(1)人在衣裳马在鞍(2)风马牛不相及(3)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4)驴唇不对马嘴(5)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6)人并不因为生在马厩里就成了马。(7)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成语(写出至少5个并解释):

以马为偏旁的字:

2、我国古代的车马

(1)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相连。一般地说,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2)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之术。此后才形成了骑马之风。

(3)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战国时代,按车乘的多少区分国之大小。天子是万乘之国,诸侯是千乘之国。

3、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1)的卢马,刘备的坐骑。(2)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它们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祸 和白蹄乌。李世民为纪念它们,将它们的形象雕刻在自己陵墓的石屏上。相传六骏的图形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3)白龙马,《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本是西海龙王之子,犯了死罪,后被观世音变为白马,随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4)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

4、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1)伯乐相马(2)老马识途(3)老骥服盐车而上太行(4)按图索骥(5)秦琼卖马

5、艺术作品中的马

(1)画马名家:唐代的韩榦、韦偃,近代徐悲鸿(2)雕刻名作:昭陵六骏

(3)音乐名作: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赛马》

6、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观点:我同意“只要是千里马,总能显示自己才能”的观点。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员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

7、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每个组办一期以“马”为主题的墙报。请你为

小组墙报设计如下内容:3分 墙报的标题:马的趣谈(五彩缤纷的马)

墙报的3个版面的内容:①趣味知识② 马与文学③名马故事

8、如果请你做“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一个开场白,要求其中至少要引用一句含马字的古诗,或者2个含马字的成语。

同学们,大家好!马是人类的朋友,现在,它离我们愈来愈遥远了。为了增进对马的了解,我们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各位同学万马奔腾,为小组竞赛立下汗马功劳。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吧。

第四篇:小学语文综合运用浅谈讲稿

小学语文杂谈

于月红

(一)教学语言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那如何才能把课讲活了?笔者认为:一堂活的语文课,尽管教法可以灵活多样,但总离不开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分为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和无声语言(包括身体语言和板书语言)两部分。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辅之以灵活自然的身体语言和简洁明确的板书语言,使声、形、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以有声语言为主,精心锤炼

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借助于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有声语言在语言艺术中占据首要的位置,是完成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一个教师,只要能够熟练地、巧妙地驾驭有声语言,他便掌握了语言艺术的精华部分。1.有声语言要规范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首先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切忌将方言、土语、口头禅带进课堂,同时又要做到表达准确简练、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接受。有许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注意口头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养成了一种重复罗嗦的语言习惯,曾听过一个年轻教师的课,她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最后一个课时时,听课老师记录了一下,一共讲了二十多次:怎么啦?那么呢?导致整堂课气氛沉闷,没有一点生机,让我们听课老师一下子觉得她老了几十岁。还有一个老教师在上《卖木雕的少年》(三年级下)这课时,那位教师对整个故事线索,人物性格特点,历史背景┅┅都十分熟悉,按理可以讲一节非常成功的课,但是由于这位老师在讲课时方言较多,语调非常平淡,过多的不规范口头用语,让整节课失去了许多应有的趣味。上述两位教师如果能克服自己的缺点,说好普通话,用词恰到好处,并准确地表情达意,就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2.有声语言要形象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而且要形象。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教学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是不同凡响的。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3.有声语言要有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比如说,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可以适当的穿插相关的趣闻逸事、笑话、幽默等;可以恰如其分的引用名言、警句、诗词等。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竞选州长》一课时,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纽约州长见到马克?吐温后,极端仇恨,说道‘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这则小故事的引述,使学生忍俊不禁,其心境明显处于愉悦状态,在一阵轻松的笑声中感受、了解、把握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4.有声语言要有激励性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真棒!”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用“你读得真好!”“你的回答太好了!”“连这么难的问题都难不倒你,真行!”等激励的话语对学生的成功,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加以表扬,一定会让学生兴趣盎然,文思如泉。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能亲切地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这种“评语”可以激励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由此可见,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作用是大大有利于教学的。

正如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那样: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优秀教师的有声语言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让我们用韦志成的话来概括: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四美’:

1、音美,要讲普通话:

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

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

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二、以无声语言为辅,灵活运用

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身体语言和板书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1灵活运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也叫态势语言,既包括人的动作和表情,又包括人体即使处于静态时,人体的各种外在的器官,如头、面、眼、鼻、嘴、手、足等,以致整体形象,所发出的信息。如果教师重视并且善用这种语言的话,他的课就会讲得有声有色,生动引人,使学生乐于学和易于学。

1、身体语言的意义 举例:

我们来看《从现在开始》文章开头,狮子大王发号施令“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教师指导朗读的两个片段。片段一:

师:狮子大王发号施令时是怎样的? 生:神气、威武的。师:谁愿意来读读?

一生读,很多学生捂着嘴偷偷地笑。教师发现了。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一点不像大王在说话。生:狮子大王大好像怕小动物。生:狮子大王没有大王做,不高兴了。„„

师:你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狮子大王的神气、威武。谁来读。(有两三个学生懒洋洋地举起了手。)师:那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朗读效果仍旧不佳。教师匆匆进入下一环节。)

片段二:

师:你心目中狮子大王是怎样的?(配合看课件)生:神气、威武的。师:谁愿意来读读?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指名学生评价。学生认为他们读得很正确,但没有狮子大王的神气、威武。

此时教师挺一挺胸,扬扬头,两眼威严地扫视全班,并用大手一挥,拍拍胸前的贴画(狮子),把这句话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师:谁愿意来当狮子大王?

学生马上精神焕发,挺直身体,高举小手,争当狮子大王。教师把狮子贴画,戴到学生胸前,再请他来朗读这句话,狮子作为“万兽之王”的那种威严气势溢于学生言表。同样的,学生在朗读猫头鹰、袋鼠、猴子轮流当万兽之王时发号施令时的句子时,都有非常棒的表现。

上面片段二中的教师利用体态语与有声语言向学生作心理暗示,将学生的思路向预期的教学目标推进了一步。体态语言作为教师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辅助有声语言的传情达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院儿童心理 咨询部主任罗伯特.布鲁斯曾说:“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长时间注意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美国心理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阿伯特.梅哈拉也说:“在感情交流上,无言的举止往往比语言更传情。”有一次,我提问以后,一个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想举手又未敢举手。这时,我立即向他投去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大胆地站了起来。他回答时稍有犹豫,我又投以鼓励的目光,暗示他:“别紧张,你说对了。”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了,继续回答了下去。

还有一次,一个学生正在做小动作,我并没有停下讲课批评他,而不动声色地边讲边往学生那儿走过去。学生发现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赶快停下手里的小动作,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我又暗暗地伸过去一个大拇指,夸奖他做得好。这学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被揭露,反被我伸大拇指夸得痒酥酥的,于是高兴地听起课来,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了。

2、如何正确运用身体语言 ①、仪态

仪态包括穿着打扮、举止风度、精神状态等。这是教师内在的思想品德、情感修养的外观表现,也是学生感知教师年龄、性格、修养、气质、经验,以及爱好追求、感情态度的重要依据。教师的仪态是形成学生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它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仪态是一种很强烈的教学性因素,对学生具有高度示范性。

②、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神色变化,倾诉着一个人的微妙的心理,帮助人们传达许多具体、复杂的思想感情,甚至是用最好的语言也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一上台就应该首先以明亮有神、热情友善、自信敏锐的眼神注视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视线的流转变化要灵活、自然、有分寸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③、手势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 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④、表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因为表情最容易影响别人的情绪。在课堂上,我们让表情自然流露,而微笑总是动人的。教师在教学中用笑,既可传情达意,又可融洽师生关系,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因而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任何表情的运用都要讲究方法,掌握分寸。2.恰当运用板书语言

1、运用板书语言的重要性

从教学观点看,一定的教学内容要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知识,即产生教学效益,必须有一定的教学手段作媒体,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联系起来,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手段有四种基本形态,即:语言传递、实际训练、情景陶冶和物质实体。而粉笔、黑板在以课堂教学为的学校教学中属于“物质实体”中最基本的东西,是联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最简单、最直接、最基本的媒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能记忆住的信息,85%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5%来自嗅觉和触觉。黑板则是课堂教学中提供视觉信息的最简单、最重要的发射源。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都说明板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喻。好的板书能生动地体现教学主体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显示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板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好的板书,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配合讲述,画龙点睛,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板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法宝”。

2、如何正确运用板书语言

语文教学板书必须在为内容服务的前提下遵循审美原则。这是由我们教育目的及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求所决定的,它是美育的途径之一,而审美能力又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美的板书可以通过无意识识记让学生接受良好的美育影响和积累知识经验。因此,板书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美 板书文字首先要书写规范,在此基础上力求表达一种书法艺术美,给学生以示范、陶冶。

2、线条美 线条包括直线、曲线;实线、虚线;箭头、括号等。它们与文字一起构成板书的主要语言,其作用主要在指示性和虚拟性,在使用时要注意整齐、错综、相称、均匀等。

3、色彩美 必要时可运用彩色粉笔,以使在视觉上更好地产生暗示、提示、区别、强调等效果。色彩的安排要按照色配原理,注意对比、协调。

4、图示美 图示美即由文字、线条等构成的板书造型要体现图案或图画美,既要突出主体,形象地揭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又要配合和谐乃至形象生动。比如有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象形板书,就是追求图示美。

真正好的板书,同时也应是美的板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小学语文课授课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即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总和。

(1)“吃透教材”

先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

(2)“补充教材”

怎么超越教材?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课程资源。补充资源。

(3)“更新教材(更换教材)”。(“加法与减法”)

什么叫课程工作者?教师善于加工、改变教材。好的老师必须考虑课程问题,首先改变“教材”,然后才能改变“教法”,称之为“课程智慧”。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小学语文课授课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即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总和。

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

所谓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就是指一节小学语文课的设计过程。它大致包括解读文本、设定目标、整合资源、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六方面的内容。

1.解读文本 “文本”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教学中的“文本”呈现形式,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如一篇课文,一部名著,甚至是一段文字或一句话;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如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

教师可按下面的步骤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1)“走近”文本,即感觉文本,把握要旨。就要首先摸准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对作品的感觉与认识。

2)“走进”文本,即感知文本,品味独特。品味文本内隐的独特意义,体验美的熏陶,真正地实现与文本的情感交流,讲究“披文入情”之理,追随“情动辞发”之境。

3)“走出”文本,即感悟文本,创生文化。这是对文本的深层次审视与重组、升华与提炼,是领悟内涵、发现理趣、挖掘本质的阅读活动。它要求教师不仅应从文本解读中创生问题、创生精神、创生个性,而且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去加工和创造新的发展空间,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将文本的解读延伸到动态的教学中,展开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体现其人文导向,创生文化精神,追求诗意的教学风景。

2.设定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和价值、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其中“知识和能力”属教学目标的基本层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考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过程和方法”首次列入课程目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是隐性的,但其作用极为重要。“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要靠“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标准》突出强调的目标,内容是隐性的,而其形式是外显的,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须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内容与目标一一对应,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而是要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其既互相渗透又融为一体。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当作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来看待,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 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

 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本,不拔高、不牵强。

 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 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个体差异,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安排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层次。3.整合资源

《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案例牵引

【案例1】 语文活动课——《广告设计》教学片断

师:上星期,我们按“吃、穿、住、行”分成四大组进行了优秀广告词的收集和评价工作,情况开展得如何呢?哪一组同学先来介绍?

(四个小组的成员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分别大家推荐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并加以简评)

师:同学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同学总在问我:“老师,我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其实,刚才四组同学获得信息的方式与表现就已经告诉了大家:在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你是个细心人,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广告词,可你们发现广告词有哪些特点了吗?

生:它很活泼,语言简洁。

生:它朗朗上口,很容易让别人记住。生:会用很多修辞,如对偶、押韵。生:有时妙改成语,显得很有趣。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老师也归纳了几条,可我真不好意思拿出来,因为我没有同学们说得好,不过我还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打开投影,出示内容)

广告语的特点:

1.突出商品或企业的名称或特点 2.简练易懂,富有节奏感 3.求新创异,具有吸引力 4.扼要易记,充满传播力 5.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

师:我概括得如何?(有同学插嘴:太严肃了)

师:对,我的不如同学们的精彩。我们看了、听了别人拟的广告词,也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广告词的特点,我们大家想不想实践一下?

生:(大声地)想!

师:好,老师给你们一个创造的机会,请看投影!

(投影出示内容:xx电信公司将推出某款小灵通服务,准备向社会各届征集优秀广告词,如果你是此项活动的发起人,你会对所征集的广告词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师:你们知道小灵通吗? 生:知道。

师:知道关于它的哪些信息? 生:话费便宜,话机也便宜。

师:对,那你们大家说说,对所征集的广告词有哪些要求? 生:突出它便宜,外观小巧美观。生:有利于人的健康。

师:不错,下面就请大家动手吧!(学生边思考边打草稿,师巡视。)

师:如果你认为自己写得不错,就请写在玻璃纸上!(有学生开始在玻璃纸上写。)

师:有同学写好了吗?写好了,就拿到投影机上展示一下。(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集体评议)

师:嗯,真不错,同学们真聪明!同学们刚才看的、说的都是为商业服务的广告词,你们知道其中有种广告是为大众利益服务的吗?是什么广告?

生:知道,公益广告。

师:对,现在公益广告越来越显示它们的舆论导向功能了,它不但显示了我们语言的瑰丽,而且起到净化我们心灵的作用。下面我们也拟几条公益广告词吧!请看投影

投影内容: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学生读书,在全校组织了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公益广告。

(生思考、书写,展示、评议。)

师:从刚才的创作中,我看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火花在碰撞,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会有很多的收获,广告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内容,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应该由这一个点寻找到更多学习语文的资源!请同学们将这节课上的收获写在日记上!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本着“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的思想来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在整合语文课程资源过程中应注意:

(1)在设计中注重教材自身资源的开发性使用;

(2)在设计中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配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与其他课程相配合的“跨领域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设计中注重现实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课题”等方面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缺陷,使课堂教学富于时代气息和现代气息。

(4)资源整合时,教者还应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其知识结构的建构,从而使整个教学有的放矢。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可分为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四个基本阶段。

【案例2】阅读教学——《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评析:该教师采用了“交融式”的目标叙写方法。在目标1中,“展开”、“掌握”、“运用”,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理解”、“了解”、“学会”表现“知识与能力”的维度。此目标可属于“二维整合性目标”。再看目标2中的“通过„„感受”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维度,“激发„„情感”则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叙写清晰明确,体现了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同时也加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案例3】综合性学习——《新年心语》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请你任选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此设计教学过程《新年心语》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设计制作一份新年贺卡并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教学目的:

1、在新年到来之际,尝试着给自己的亲友、老师或同学送上一份新年的祝福、感激或劝勉等。

2、在自主探究的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情感,感受人情之美,进一步体验人间真情。

3、培养美术、写话、电脑等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现有资源自主探究,培养搜集、处理资料,创造性地使用资源,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课前准备: 美术课上制作完成“新年心语”贺年卡的封面。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2006年的元旦近在眼前,新的一年又将开始。同学们都希望通过做贺卡来表达大家对亲朋好友的新年祝愿,为了帮助大家实现这一心愿,我们进行了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取名为“新年心语”。谁来说说什么是“心语”?(发自内心的、有真情实感的话)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制作贺卡封面;第二阶段是在贺卡上写心语、送贺卡。

二、欣赏贺卡封面上一节美术课上我们一起制作完成了贺卡的封面,先来欣赏一下!

三、撰写制作 封面制作得都很好,但要使它成为一件精美的礼物送给别人,我们还需要在这上面写下满含真情祝愿的话语。怎么写呢?请看!

(一)初步感知“心语”。

1、出示范例。

2、阅读讨论。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是谁写的?写给谁的? 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写的? 都写了些什么? 逐一讨论问题,然后指名读。师:当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学生送来了新年的祝福,哎呀!我突然觉得一年来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我很高兴,因为学生懂事了,他们做了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大家看,这当中哪些句子特别感人,你想再读一读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感情。

3、今年哪些同学已经收到了贺卡?请到前面来,读一读,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三人)(1)你收到贺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你打算怎么办呢?(送贺卡给对方)师:对!收到贺卡的同学就要及时祝福对方,我们应该互相祝福,彼此勉励,在交往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3)大家都想这样做吗?

(二)说心语。

1、谁来说说,你打算祝福谁? 为什么?

2、学生说“心语”,师生评议。

(三)写心语。人间最美好、最高尚的就是一个“情”字,亲情、友情、师生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好,请大家把心中的话儿在草稿纸上写下来!

1、明确要求:(1)以书信的格式写;(2)写上真心的感激与祝愿。

2、学生开始写作、讨论,教师巡视。

3、老师选一“心语”输入电脑。

4、呈现评议、修改电脑中的“心语”,然后指导排版(横、纵)美化。

5、学生修改、誊写、美化。

四、展示评议后随机送卡祝贺 展示贺卡——生读——师生评——送出

1、指名展示介绍自己的贺卡。

2、赠送贺卡,互相祝贺。(1)当众赠送。(引导进行口语交际、礼仪教育)哪些人的贺卡是 送给本班同学的?把你的同学请到前面来。明确送贺卡的要求。有礼貌;态度大方;说清楚。(2)个别赠送。同学们的贺卡五彩缤纷,祝福的话语也各不相同,大家送去的是心里话,是友情,是爱心。就在这一声声的祝贺中,同学之间增进了友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更加美好。(3)回家赠送。(4)邮寄。(5)发电子邮件。老师这儿还有一份电子贺卡,但怎样赠送出去呢?

四、总结延展 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做贺卡、送贺卡,初步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1、综合性。“综合性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特点,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在教育中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在语文学习目标的综合,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学习目标的综合。如“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还包括“三维”目标的综合。如“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等内容,体现在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沟通。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解决简单问题等。还体现在学习方式的综合。是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如:自己 策划主题进行讨论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实践性是第一位的。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与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社会发展等若干问题的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如设计活动都提出要“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等。

3、文化性。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如,组织学生对广告词进行调查研究,就不单单是收集一些广告词,归纳成几类,写一篇说明文章就行了,还可以分析广告词的美学价值、人们的接受心理,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这样,该学习活动的文化味就更浓,当然,这也得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进行选择和组合。

4、主体性。综合性学习主要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更加强调主体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感受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目标要求中:“能自已组织文字活动”、“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5、全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全体学生的参与,而不是个别学生参与。而不是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全体性的另一层意义,就是人人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彼此之间互相尊重、理解以及宽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听以别人的意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的合作,如目标要求中:“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6、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或来源于课本,或来源于生活实际,或来源于社会问题。学习的时空、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开放。可以根据不同内容灵活地、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空间,不限于课堂,扩展到课外和校外。如:“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等。【案例5】口语交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请结合某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处口语交际的案例。

设计提示:

⑴、抓导入环节进行口语交际,激发兴趣,鼓励探究。

⑵、抓重点字词进行口语交际,加深理解,锤炼语言。⑶、抓重点句段进行口语交际,揭示中心,抒发情感。

⑷、抓空白填补进行口语交际,启发想象,扩展思路。

⑸、抓疑惑之处进行口语交际,引发争论,明辨事理。

⑹、抓总结归纳进行口语交际,扩展延伸,升华全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呢? 师:同学们的大年夜过得多么幸福!可是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丹麦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却光着头、赤着脚去卖火柴。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师:读了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是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可怜!同学们看图说说小女孩怎么可怜了。师:你们说小女孩这个时候冷吗?请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说说。

(三)总结全文,思想升华:师:同学们,小女孩这样可怜,让我们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助她,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你会怎样帮助她呢? 师:可惜,你们的爱心小女孩是无法感受到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冷漠的世界里。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努力吧!

【案例6】教材开发——口语交际《该怎么办》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 ,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和谐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围绕口语交际课的总目标,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能激发学生交际欲望、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经典场景,充分利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参与口语交际的愿望。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的使用建议中明确指出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的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当的取舍或调整”的建议,以及一线教师对教材中口语交际话题的反映——有些话题不切合学生实际,离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很难调动学生情绪,很难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情况,结合教师应创造性地选择教材和训练的要求,我设计了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怎么办——解决烦恼”作为交际训练的话题。

[训练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在师生、生生的多维互动中,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际情感和态度。

2、在给他人想办法出主意的交际过程中,体会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新大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三个具体要求: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俗语说:贪多嚼不烂。众多的教学目的只是教者自己的良好愿望而已,活动的真正效果应取决于面对交际不畅时临场的指导与引导。而且依据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性特征,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依据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及对他人的观念作出反应和判断等,这更符合交际的实际情况,也是学生最缺乏的交际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创造交流契机,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自我介绍。教师用比较有趣或新颖的方法向学生介绍自己(相机展示教师的基本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喜欢与老师一块学习。)

2、热身小游戏:答非所问。

3、课前了解学生的烦恼,并作好记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上了老师,才会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走进老师带入的课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通过自身的魅力展示,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喜欢上课堂。] 课中:

一、我该怎么办。

1、教师出示烦恼,让学生给出主意:

师:我非常爱我的孩子,舍不得打他,可是,他有个让我十分难受的坏习惯——抠鼻子,说了他很多次,可他总改不了,我该怎么办?

师:你们小时侯有这样的毛病吗?你们是怎么改掉的啊?谁能给我出出主意?

2、学生说解决的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激发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让学生的表达准确、规范,有条有理,学习给别人(长辈)提意见的艺术。

(1)老师,您可以这样做……(2)于老师,我给您出个主意……(3)……

3、情境表演。

(1)

学生选择角色,即兴表演。(2)

同学们评议。(3)

教师简单点评。

4、指出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口语交际能力更应该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形成。教师应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中实现听与说的互动。

与生活亲密贴近的话题,加上角色扮演,使学生在人景互动中得到情感激发,表达欲望的激发,更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与长辈交流,得到多层面的语言锻炼。]

二、他该怎么办。

1、介绍“八仔”的烦恼,请同学们帮帮他。

星期天,八仔悄悄拿了妈妈包里的一百元钱请了几个同学去网吧玩,他们在网吧一直玩到钱没了才回家,天黑了,八仔在离家不远的路灯下站着,此刻 的他已经六神无主,他在想什么呢?假如你遇到了八仔,你认为他该怎么办,你想给他怎样的建议?

2、换位思考:说说八仔在想什么?

3、小组讨论 : 八仔该怎么办?

4、情境表演。

一个同学扮演八仔,各小组选代表给他提建议,形成交际氛围。

5、送八仔回家。

6、在交际的过程中,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是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前提。学生一旦对某件事情、某个话题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在前一个环节中,帮助老师解决烦恼已经激起了学生对“怎么办”这个话题的兴趣,老师趁热打铁,设计了另一个环节——“帮助八仔解决烦恼”。这个选材在学生的生活中是常见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训练中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此外,口语课强调交际性,就是注重过程性、主动性。注重应对调整。老师侧重引导学生进行双向交流,让他们学会应对与调整,比如听者要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与判断,提出疑问或建议,说者要及时地依据听众的意见调整、修缮自己的想法,以便赢得认可。]

三、解决你的烦恼。

1、把事先写好的一个烦恼和小组内的伙伴说说,请他(她)给你出主意。解决不了的,可多请教几个同学,也可请大朋友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解决。

2、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和交流,相机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做好有针对性的练习。

3、选一个已经解决了的烦恼,让当事人说说是谁给帮助解决的,怎么解决的,并当场表演。

师:请你来说说,你的伙伴的烦恼是什么,你认为他该怎么办?他接受你的建议了吗?

师:现在我想改变一下问话的方式,我想请这位烦恼的同学说说,你的烦恼解决了吗?是谁出的主意,他的办法是什么?

强调: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向对方说清自己的意思,更要听清对方的发言,二者缺一不可,然后再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和对方交流。

4、选一个没有解决的烦恼,大家一齐想办法出主意。

5、注意提醒学生口语交际的特点。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写下自己的一个烦恼,课上请同学帮助解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去理解、感受、分析、思考、在和同伴的建议、交流中解决烦恼,同时也帮助他人解决烦恼,从而掌握正确的提建议出主意的技巧,学会进行得体的口语交际。】

四、小结。

1、说说这节口语交际课的收获。

2、感谢同学们,提出建议和希望,下课。

[口语交际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没有交流的土壤,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口语交际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学生的练说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多个练说的舞台。]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我同学 八仔

该怎么办?

朋友

快乐 你 亲人

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由于小学生对于生活中交际细节的回忆往往是零碎的,不能够鲜活生动地再现出来。而情境体验却可以帮学生再现生活交际的场景,把过去活生生的东西反映在大脑中,根据经验合理地运用思维,形成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世界里,充实而愉悦地走一遭,交际的情感被诱发,交际的欲望被点燃,心灵在快乐地舞蹈,语言在美丽地绽放。就容易达到境存情自生,情动而辞发的佳境。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境。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由此可见,“情”与“境”同构共生,是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创设情境,角色体验”这个舞台,努力做到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学听学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特别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课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教学时,遇到突发事件和内容预设过多的情况,宁可压缩内容,也不要减少时间,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听、去说、去评,从而达到提高他们交流与交际水平的训练目的,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案例7】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傲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采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傲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由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案例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可引用李白坚的论述]。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被动地完成了写作。在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达生活。

【案例8】综合运用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ai ei ui》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

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拼读与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拼音。

1、同学们,谁还认识这些拼音娃娃?(教师指名学生读韵母“ai ei ui ”)

2、这些拼音娃娃和声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音节,你们能读出来吗?(指名学生读音节:chui zai pei mei dai。)

(2)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读“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2、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小白兔也敢来了。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

(3)学习儿歌。

1、教师教读儿歌。

2、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白兔怎么样?

3、认识生字。

(1)指名学生读音节

(2)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从广告上学的;有的说是爸爸教的;有的说通过拼读认识的;有的说是同桌告诉的;有的说这个字是某个人的名字„„学生回答时,还让学生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

(4)课堂间休。(当学生汇报“在”的时候,要学生用“在”说一句话。学生说“春天在哪里?”教师顺势要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边唱边跳。)

(5)读儿歌。

(1)教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教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小组轮读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加动作读

(6)学生表演读

(7)教师与学生合作着表演读

(8)师生同唱“小兔乖乖”

(6)巩固生字。

1、教师创设问题:“小白兔和你们比谁最聪明呀?下面你们和小白兔比一比,记一记课文下面的生字吧!”

2、开火车游戏。(学生读生字卡片)

2010-6-5

第五篇:语文综合学习主持词

语文综合学习主持词

斑竹园小学五(2)班

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合: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共同寻找趣味语文知识。甲:今天我们将开展方面的内容:

甲:1:

乙:2:

甲:3:

乙:4:

合:下面我们请参加活动的个小组做好准备。

首先上台的是红队。(主持人念题………)答题组答题。

乙:接着上台的是黄队。

甲:下面我们请兰队上台:

乙:最后上台的是绿队。

合:今天各小组表现不错,下面请评委宣布各组得分:

甲:请老师发奖。

合:现在我们用歌声结束这节课吧:

沿着小路去学校读书,学习语文趣味无穷,感谢老师对我们呵护,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

沿着小路去学校读书,学好语文练好功夫,感谢老师对我们教诲,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

感谢老师对我们教诲,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

下载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学习综合策略内部讲稿分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综合学习主持词

    甲: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刻画了人间百态,汉字发展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乙:中国的汉字王国充满了神奇。这个星期,我们全班同学都......

    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资料

    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资料 【成语透视】 一败如水 胆小如鼠 引狼入室 风驰电掣 刀山火海 一贫如洗 料事如神 视死如归 对答如流 挥金如土 如履薄冰 如日中天 势如破竹稳如泰山......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讲、问为主的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学习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第八小学 张芳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合作学习已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语文深度学习的一般策略

    语文深度学习的一般策略 走向“深度学习”2016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围棋五番战成为全球瞩目的火热话题。围棋以其极为丰富的可能性,曾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 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

    综合实践课题讲稿

    福和希望小学综合实践课题培训讲稿 各位老师: 根据教育部精神,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 1.综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