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瓷宝宝碎了教案
活动目标: 知道瓷器易碎的特点,平时要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了解破碎的瓷器会伤害我们的身体,知道瓷器打碎时寻求成人的帮助。
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受伤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
活动准备
活动前已了解瓷宝宝易碎的特点。
实物:破碎的瓷器片。
PPT瓷宝宝碎了(在日常活动中瓷器打碎的场景)。
活动过程
出示破碎的瓷器,讨论:瓷器怎么了?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取放瓷器?
——教师小结:瓷器是易碎物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不要碰撞它们。
行为练习:送瓷宝宝回家。
——将各种瓷器从场地一端送到另一端。注意提醒幼儿要要轻拿轻放,注意不要碰撞它们。
瓷宝宝碎了,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如果在送瓷宝宝回家的过程中有瓷器摔碎了,就引导幼儿讨论:瓷器碎了怎么办?如果没有,就利用PPT瓷宝宝碎了让幼儿讨论。
——出示图片(小女孩手流血了),为什么小女孩的手会流血呢?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受伤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
——教师小结:破碎的瓷器很尖利,会刺伤我们的身体,如果瓷器打碎了,我们要赶紧站开以免刺伤自己并尽快告诉大人,请大人来清扫。
完整观看PPT。
建议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瓷器是易碎物品,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它们。
第二篇: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了小时候的列宁之后,才出示画像,通过介绍,让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从而明白如果列宁没有诚实的品质,长大后不可能成为一代伟人。课文把列宁打碎花瓶、说谎、承认错误的过程交代得十分清楚,对列宁的描写仅寥寥数语,但却形象生动。因此,教学中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正音、阅读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实现汉语拼音的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的有效整合。
3.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课件:我是一个()的孩子。)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你们都很优秀,我们刚刚学过的15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伟人少年时期诚实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再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学生打开书,认真看着书,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同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3.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老师找同学接力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花瓶是怎么打碎的?
三、细读研悟
1.指名回答,花瓶是怎么打碎的。
2.“不小心”三个字说明了什么?(不故意)你能用不小心说句话吗?
3.列宁打碎花瓶后,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谁能读一下阅读要求?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表兄弟和表姐妹知不知道花瓶是列宁打碎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谁能给“起劲”换个词?
(2)姑妈听到声音以后进来,是怎么说的?(是谁打碎的?)那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分别是怎么回答的?(不是我)大家看,两个“不是我”后面的标点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前一个说的坚决、干脆、理直气壮,后一个心虚、声音很低,自己在说谎,不敢大声)列宁为什么低声说?(列宁不敢承认错误的矛盾心理)可以看出列宁平时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吗?大家试着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两个“不是我”。找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读一读。
(3)所有的孩子都说不是我,姑妈又是怎么说的?想想姑妈为什么这么说?她知不知道是谁打碎的花瓶?姑妈是从哪看出来的?课件演示(找一找)
(4)列宁为什么没有笑?
4.列宁回到家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时列宁认识到自己说谎是不对的吗?
5.列宁给姑妈写信了吗?如果你是列宁,你会在信上写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同时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
6.姑妈收到了列宁的信,立即给列宁写了回信。(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姑妈说的话。说说这里说的你做错的事指的是什么事?
7.假如你是列宁的姑妈,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8.大家想想列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诚实)
9.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是宽容、慈爱的姑妈和妈妈让他成为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现在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长大后的列宁拥有怎样的成就。(课件)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做错了事,当时没有勇气承认。谁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2.师小结:我们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3.听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结束教学。板书设计:
谁打碎了花瓶
列宁
勇于认错
诚实
第三篇: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金恒基小学 陈洪涛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教学难、重点:
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教学准备: 故事的录音,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
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人课文。
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再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3、给课本标出自然段。分自然段朗读。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让学生注意讲的是列宁多大时候的事,是在哪儿发生的事。弄懂“做客”的意思:到别人家,自己是客人。提醒学生“做客”的“做”,是“做工”的“做”。然后,自由读第一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小时候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2、问:妈家的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要抓住“不小心”这个词,出示课件,使学生知道,在捉迷藏的时候,列宁没留神,碰了一下桌子,桌子一晃动,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由“不小心”这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3、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①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体会对话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③对照文中的插图,加深理解列宁的心理活动。
指名读第三段,想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
问:第一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没注意打碎花瓶,还在互相追赶。要抓住“正玩得起劲”“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等词语,使学生明白这时表兄弟、表姐妹都没有发现列宁打碎了花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问:第二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看到了,问花瓶是谁打碎的。要指导学生读好姑妈的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问:第三、四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的回答。表兄弟、表姐妹的回答用的是感叹号,说明语气十分肯定,要指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呢?要让学生注意,虽然答话相同,但是低声说的,后面用了句号,语气不十分肯定。因为列宁是顺着表兄弟、表姐妹的话说的,他知道自己说了谎,所以不敢大声回答姑妈的问话。通过“低声说”和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列宁不是爱说谎的孩子。
问:第五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笑着说的话。小组讨论:花瓶自己会打碎吗?姑妈为什么要这样说?小组推选代表介绍讨论的意见。要让学生知道,姑妈嘴上这样说,但心里明白花瓶是小孩子打碎的。教师引导:列宁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难受。姑妈知道列宁一向不爱说谎,出于爱护,才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表情和语气来读列宁和姑妈的话。
问:第六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听了姑妈的话的反应。
列宁为什么没有笑?因为列宁正在为自己说了谎感到难为情,所以他没有笑。这又可以看出列宁一向是个诚实的孩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先讲花瓶打碎后孩子们没有注意,再讲姑妈知道了问是谁打碎的,接着讲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然后讲姑妈听了孩子们的回答说的话,最后讲孩子们的不同反应叙述的顺序十分清楚,句与句的联系十分紧密。
问:这段主要说了什么?主要说的是列宁当时没有告诉姑妈花瓶是他打碎的。
读讲这一段,要指导学生观察投影片。借助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④自己试着读一读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读一读。⑤教师扮姑妈,学生自愿扮列宁,全班同学扮表兄弟表姐妹,读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4.指名读第四段。阅读理解列宁回家后的表现。
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决心改正错误?“不说话”“不高兴”说明心里难过。“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说明认识到说谎是不对的,决心改正错误。再自由读这一段,知道主要说的是列宁写信向姑妈认错。
5、指名读第五段。
问:姑妈在信上说了什么?
“你做错了事”,这里的“事”指什么?(指打碎花瓶和说了谎话)
想想看,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上说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从“妈妈叫他写封信„„承认自己说了谎”和姑妈回信的内容可以知道)
再自由读第五段,知道说的是姑妈称赞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
6.读姑妈信中的话,体会含义。
7.小结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回归整体
(一)1.模拟回信,训练表达。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引导学生由说到写,以列宁的身份给姑妈写信。
2.出示写信的格式。
3.交待写信要求:先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写,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也可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
(二)、实践活动
1.学生动笔写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2.评议2-3名学生的信,重点放在内容上,看是否真情表达。
3.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初读时达到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读出语感,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书,在书上找出:
(1)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根据课文是从哪里知道的)
(2)同桌讨论一下,这篇课文除了列宁写信给姑妈承认打碎花瓶的事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3)小组合作,在书上圈出表示列宁诚实的字词。(4)教师从学生小组汇报中筛选后板书:
捉迷藏
打碎花瓶(不小心)
写信
认错不说话 姑妈回信 认错诚实
低声说没有笑不说话(不高兴)写封信承认
(5)指板书小结: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妈问起时没有承认(低声说),当姑妈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时候,别的孩子都笑起来,列宁(没有笑),列宁回家后,心里很难受(不说话),后来给姑妈(写封信)(承认)了错误。
①教师用红粉笔板书: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②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时候做错了事,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谁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告诉老师和同学?(每当同学讲完自己的故事时,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
③小结:
我们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四篇:谁打碎了花瓶第二课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诉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三、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明白“诚实”一词的意思,但是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而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很容易读懂,感受体会也较深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很好的文本,采取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课文做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道列宁在打碎花瓶后有什么表现,进而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七、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1、采用质疑导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扩展练习
一、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课件再现故事情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发生在列宁童年时代的一件什么事儿?
(列宁打碎了花瓶,写信向姑妈认错,成为了一个诚实的孩子的事儿。)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从课文中找出写列宁打碎花瓶的语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理解“不小心”一词的意思。指导朗读,理解列宁打碎花瓶不是故意的。
2.仔细阅读第3段,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①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体会对话中人物的不同语气。③对照文中的插图,加深理解列宁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4段,理解列宁回家后的表现。①列宁回家后的表现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但心里很矛盾。)②列宁把什么事情告诉了妈妈?说明了什么?(说明列宁承认自己做错了)③妈妈给列宁出了什么主意?(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4.模拟回信,训练表达。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动笔写一写。
5、读第5自然段,体会姑妈回信中的话的含义。①列宁做错了事,姑妈为什么还夸他呢?(列宁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②你向列宁学习什么呢?(诚实、知错就改的品质)
三、联系实际,升华主题。(此环节作为机动内容)
说说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类似列宁童年的事情发生呢?都是怎么解决的?
四、小节课文内容
列宁的伟大成就与他诚实、勇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列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诚实的品质是不可少的。我们在无意中犯下一些小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错就改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原谅。希望同学们,都能和列宁一样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有没有信心?
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下课
板书设计:
16谁打碎了花瓶 表兄弟表姐妹
列宁
紧张
都说
低声说
害怕
诚实
不是我 没有笑
内疚
知错就改
都笑
不说话
矛盾
勇于承认
第五篇:六月碎了情感散文
带着五月的激情和期望,蓦然发现,我已跌落在六月燥热的怀抱里。于是常邀夕阳作伴,游罢这园游那园。
或穿行在葱绿的林荫路,时而低头走路,时而昂首阔步,时而玩赏身边的风景,时而思索远方的目标。倾听花落的声响,那碎了一地的,不仅是花瓣,还是我驿动的心。
或登上园间小山坡,一步一步踩实,到了顶上凉亭。深吸一口六月的空气,闷热与压抑还是不能彻底离去,只有偶尔带来的一丝凉意。笑声穿过树荫,断断续续在流苏遮掩的穹顶之上。
或摊开塑料油纸,一屁股瘫坐草坪上。少许许烧酒抿一口,几粒粒花生米捏在手,几小个饺子稍填肚角。哼哼唧唧地跟唱右边耳塞里播放的音乐。稍不留神,几声唧唧啾啾鸟叫消失在远方,似乎在埋怨我打破了这自然的和谐。
每每都会想起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不知道他们在自己的路上是否一切安好。暗香充盈着我的体肤,思念在滋长。极目巡视,却见云霓茫茫,一切慢慢化为乌有!真的希望能一直荡迹在这园那园,在夕照中,在古榕下。
细细咂嚼六月,只一转身间踏进儿童节,度过端午节,紧接着两天的高考过后是两天半的中考,又临近学年结束的期末考,真是热上加火,火热一片。考考考把六月都烤碎了,也让朗朗的读书声暂时告别盛夏的舞坛!
猛回首,天将暮日将暮云将暮,此际可谓清凉世界,这园那园便更显得十分幽静。
借着初上的路灯,往回走。我想用斑驳的旧时光,错迭成故事的章回,把散落在心房的几何,把尘世间曾有的不朽,定格在时间的稿纸上,镌刻在自由的字里行间。让碎了的六月,串成一个不会结束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