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

时间:2019-05-15 02:2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

第一篇: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

课题: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课型:新授课 课程标准: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

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扎纸实验和观察飞机图片来认识有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以及在实践活动的思考与交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体验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和文化价值。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过程,在操作活动和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主动探究习惯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评价设计:

通过扎纸实验和观察飞机图片,检测目标1、2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扎纸实验,归纳新知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扎出“14”这个数字,将纸铺平,观察得到的图形回答如下问题:

(1)上图中,两个“14”有什么关系?

关于直线L对称

(2)在上面的扎字过程中,点E与点E’重合,点F与点F’重合,设折痕所在的直线为L,连接点E与点E’的线段与L有什么关系?点F与点F’呢?

它们都被直线L垂直平分

(3)线段AB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CD与C’D’呢?

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说说你的理由。

它们的大小分别相等

教师点出在沿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对应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由此得到结论: 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做一做

那么轴对称图形具有这样的特征吗?

观察飞机图片,回答如下问题:

(1)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连接点A与点A’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连接点B与点B’的线段呢?

(3)线段AD与线段A’D’有什么关系?线段BC与线段B’C’呢?为什么?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说说你的理由。由此得到轴对称图形也具有以上的性质。所以轴对称的性质是: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课堂练习

课本P14习题1.6的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探索并理解了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其实,轴对称图形在对称轴两边的部分是能够重合的,也就是全等的. 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可以在轴对称图形中找出对称轴,也可以在已知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时,完成整个轴对称图形. 教后分析:

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扎纸实验和观察飞机图片来认识有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以及在实践活动的思考与交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体验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和文化价值。整个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讨论氛围浓厚,效果显著。

第二篇: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反思(xiexiebang推荐)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主要内容是从复习巩固轴对称图形,成轴对称图形为基础,通过观察图片、动手练习、探究轴对称的性质。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轴对称的性质广泛应用。通过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反思如下:

一.教材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决定如何应用教材的内容。

二.给学生足够的展示平台,新型课堂决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 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探索新知识及运用新知识能力。这要求老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改进教法培养学生自信心,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应注意适当增减内容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教学环节1导课展标: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欣赏生活中事物美的同时,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来源于生活;通过探究图形的共同特征,并应用特征对一些图形进行判断,使学生在探究这些图形美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加深了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学环节教学环节2导学过程(合作学习):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环节3总结提升: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教学环节4达标检测: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加深,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重视“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评价—检测”,促进数学知识的科学结构。教学中遵循科学的理念,使学生感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学生主动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学以致用。轴对称的数学美在课堂中得到了再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发展的到了有机的结合,数学建构思想和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五.为学生快乐学习创设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画”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不足之处就是还需注意深入研究,多与同事探讨教育教学的方法,课余时间再锻炼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篇:10.1.4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案(推荐)

温馨提示:此材料是教师讲课的教案,学生学习的学案,上课时的笔记,课后的复习资料,请同学们装订保管。发给同学们后请通过研读课本资料,并在同学和老师帮助下完成,并达到能讲的水平。

10.1.4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设计轴对称图形(学生课后体会)

二、重难点:轴对称图形的设计(学生课后检测是否到达要求)

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107---109页(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五、学习过程:

做一做——观察下面的图案:

(1)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找出它们的对称轴。(2)生活中这些图案可以代表什么含义?与同伴进行交流。

一、复习巩固

1、如图(1),请画出△ABC的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2、如图(2),等边△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画画试试看。

二、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P107四个装饰图案。

问:

1.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2.可以利用轴对称性来画出它吗?

请按以下步骤来画

(1)在正方形纸片上画出4条对称轴。

(2)如图(2),在其中一个三角形中,画出图形形状的基本线条。(注意:不同的线条最终会得到不同的图案,你可以自己设计线条,而不必和课本上一样。)(3)按照其中一条斜的对称轴画出(2)中图形的对称图形(4)按照另一条斜的对称轴画出(3)中图形的对称图形。

(5)按照水平(或垂直)对称画出(4)中图形的对称图形,即得到图(5)中的图。

三、归纳设计对称图案的步骤:(1)画出对称轴

(2)画出图形的基本形状的部分线条

(3)按照其中一条对称轴画出基本形状的对称图形(4)按照另一条对称轴继续画对称图形(5)完成对称图案设计

四、课堂巩固练习

1.用若干根火柴可以摆出一些优美的图案,下图是用火柴摆出的一个图案,此图案的含义是天平(或公正)。请你用5根或5根以上火柴棒摆成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图案的含义。

1.利用两个圆、两条线段、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和要表达的含义。

3、为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一块圆形空地上建花园。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三角形组成(圆和三角形的个数不限),使整个圆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并说明你所要表达的含义。

六、大家都来说:

我学了———————— 我学会了——————— 我还有待加强—————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09页第1、2题

第四篇: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案

温馨提示:此材料是教师讲课的教案,学生学习的学案,上课时的笔记,课后的复习资料,请同学们装订保管。发给同学们后请通过研读课本资料,并在同学和老师帮助下完成,并达到能讲的水平。

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课后体会)

二、重难点: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课后检测是否到达要求)

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页(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五、学习过程: 实验一:探索新知

观察下面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请你想一想:你能将上图中的每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

结论:如果一个图形能够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观察图10.1.1中的各个图形,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否有些图形的对称轴还不止一条呢?

我们再看图10.1.3中的两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我们把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请你标出下图中 A、B、C 三点的对称点A1、B1、C1.练一练:

1、尽可能多地在你的周围环境中找轴对称的物体或建筑。

2、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一、主要内容:

1、轴对称图形:

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 点)叫做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轴对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对称关系,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自身的对称特征。(2)、轴对称的对称点,分别在两个图形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都在同一个图形上。(3)、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联系:(1)、都沿某直线翻折后能够互相重合。

(2)、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部分,那么两个部分就是关于这条对称轴成轴对称。

一.下面的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E F G H 二.下面的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0 1 2 3 4 5 6 7 8 9

三.下面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王 口 林 国 森 干 土 田

(1)、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有几个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是哪几个?

(2)、54张扑克牌中有几张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是哪几个?

(3)、宋体汉字中有些字是轴对称图形,请你至少写出10个。

六、大家都来说:

我学了———————— 我学会了——————— 我还有待加强—————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09页习题1、2、3、4

第五篇:青岛版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教学案

第一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主备人:管雪玲 第一课时

轴对称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轴对称》,处理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核心知识】

1、能够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知识核心】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够确定并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过程】

模块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信息窗1的图形,让生总结图形的共同特点。

2、把课本附页的图形沿虚线剪下来,对折。有什么发现?

3、总结概念: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同桌之间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交流剪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

5、思考: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学生思考回答后,师投影验证)模块二:学习画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 页,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集体交流,总结方法:按照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个图。模块

三、当堂练习,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1——3题。

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第3题: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指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模块

四、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第二课时

轴对称图形练习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轴对称图形的练习》处理第 页的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并会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核心知识】

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知识核心】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整理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回想起哪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我们一同去找一找。(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二、出示课件及练习目标

三、指导性练习

模块一:轴对称图形的深化练习

1、看谁找得多。

(1)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有:0、3、——、——、——

(2)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B、D、E、——、——、——、(3)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口、天、——、——、——、2、随堂检测:第48页内容。

模块二:独立练习

处理自主练习第4、5题。

1、自主练习第4题。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古、丰、喜、申、甲、天……

2、自主练习第5题。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按要求动手剪一剪,从而得到所要的轴对称图形。小结:(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补充练习:

1、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W、E、T、Y、U、I、O、A、D、H、K、X、C、V、B、M、同桌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2、创作与欣赏(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3)用这些知识解决过哪些问题?

下载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3.3 菱形的性质(教学案)(五篇)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归纳菱形的性质并进行证明; 2、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 3、在进行探索、猜想、......

    1.3。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案)

    1. 3.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10cm,BD=18cm,AD=•12cm,•则△BOC•的周长是_______. 2.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的面积为2,那么□ABCD的面......

    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教学案)

    第56课 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及边、角、对角线的性质。 2、知道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 3、应用正方形的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通分教学案2

    分数基本性质(通分)教学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练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能灵活的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教学案[定稿]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学习目的】1. 理解和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2. 进一步理解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重......

    面面垂直判定性质教学案(推荐5篇)

    高二数学导学案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012-9-25预习案:目标(1)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理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

    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教学案2[★]

    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2、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认识最简分......

    《认识轴对称图形》导学案

    “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太平镇小学钟生芳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18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