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_1152

时间:2019-05-15 02:2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_115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_1152》。

第一篇:“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_1152

【“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北风”式管理方法,往往只满足于班级眼前的“稳定”与“安宁”,而“南风”式管理方法的出发点,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品质与意志。首先,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为运用“南风效应”奠定心理基础。然后和风徐徐地吹掉学生自我保护的“盔甲”,打破学生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接着再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

关键词:“南风效应”;为运用“南风效应”奠定基础;运用“南风效应”转化“差生”

“南风效应”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它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能用办法使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

首先,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运用“南风效应”奠定心理基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坚持“尊重”、“信任”这两个原则,对学生严格而不粗暴,耐心而不放任,在是非面前坚持原则,对自己说错的话、做错的事要坦诚纠正,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一个可以倾心相交的朋友。师生关系越是融洽,学生接受教育的逆反心理就越小,运用“南风效应”的效果就越好。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南风效应”,特别体现在转化“差生”的问题上。处理“差生”问题,班主任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对那些调皮捣蛋品德差的学生,他们的个性都比较强,用“大嗓门”、采取强制的“北风”做法往往会激发抗拒心理。一旦学生与老师顶牛、对着干,表现出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概”,有时甚至抓住老师的“鸡毛蒜皮”主动进攻,那么思想教育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即使再吹入“南风”,也很难化去师生之间那层已经冻结的“坚冰”,更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待这种学生,班主任要有豁达的心胸,用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去感化他们。我班原有一位学生,非常不安分,平时不愿学习,上课时睡觉,下课后皮闹,还经常与同学搞点小摩擦,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对他丝毫不起作用。他因肺炎住进医院后,同学们都不愿意去看他,我认为对他“动之以情”的时机到了,就在班级中号召同学们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大家凑了些零花钱买了水果,并委派班委的几位同学到医院去看望他,这位“捣蛋大王”压根没有想到我和同学们会去看望他,他感动极了,出院以后,我又安排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轮流给他补课。从此以后,他对老师的话能听得进去,比以前变得老实多了,学习上也有了一点进步。“差生”在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状态,轻易不受外界的影响,然而,这种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一旦被打破,便会出现容易接受教育的良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种最佳教育时机,及时地吹动“南风”。

在那些能促使学生转变的“闪光点”上运用“南风效应”。如:做了一件好人好事(做好卫生、爱护公物、帮助同学、敬老爱幼,拾金不昧等),某一次考试成绩取得了进步,或对某个方面有特长(一次成功的演讲,运动会上漂亮的战绩,联欢会上一曲优美动听的歌,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对绘画、文学的爱好等)。这些看不上眼的“亮点”,往往就是转变一个学生的契机,抓住这一瞬间及时吹入“南风”,就能水到渠成,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学生张某,也是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找他谈话,当面说得很好听,背后就是不照办,其他任课老师更是管不住,家长被气得流眼泪,我发现他的字写得不错,又挺喜欢书法,就送了一本字帖给他,并且在班会上表扬他字写得漂亮,还让他帮班级出黑板报,他带领同学出的那一期黑板报被学校团委评为一等奖。成功的喜悦,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体验了自身的价值。以后我又经常表扬、鼓励他,促使他那“我也能行”的一闪念变为一种较为持久的心理体验。后来,他的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还被大家推选为班级的宣传委员。正如优秀教师魏书生先生说的那样,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徐徐地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再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向你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北风效应”和“南风效应”这两种工作作风的区别,并不在于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严肃的还是和善的,而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北风”式管理方法,往往只满足于班级眼前的“稳定”与“安宁”,而“南风”式管理方法的出发点,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品质与意志。实际工作中,不妨在徐徐吹入的“南风”中稍稍夹带一点凌厉的“北风”,班级生活照样是富有情趣、生机勃勃的。

参考文献:

陈仲梁.中学班主任工作手册[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9).=====本文结束=====TXT&DOC=====2010/8=====

第二篇:南风效应

【摘 要】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困惑期,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导其积极的心理活动。文章对南风效应和热炉效应等心理效应的概念、作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作了系统地阐述,指出我们如何将南风效应与热炉效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南风效应 热炉效应 中职学生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1-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人是由不同侧面的个性组成的,而每一侧面的个性又不可能健全、完善,总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个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发展良好、人格健全、具有较好素质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而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能否取得实际成效,与其所采取的批评方式是否讲究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这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就像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指出的那样,“正处于人生中的疾风怒涛时期”。因此,班主任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一 南风效应:宽容也是一种力量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越刮越猛,行人却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吹拂,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中职学生似乎特别容易犯错误,有的甚至犯重复的错误。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南风效应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和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多注意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性格正发生变化的青少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育者给予的温暖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进步,改变错误,端正人生态度。

教师的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关爱与抚慰,所起到的效果远远甚于惩罚。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这样说:“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陶行知曾用“四块糖果”的故

事昭示了宽容的真谛。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懂得宽容的教师才懂得教育。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他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关心学生,在行为上激励、焕发学生,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般来说,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

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拉一拉,就能转变过来。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孩子。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活泼好动,虽有些毛病,但浑身上下充满灵气的学生被“严师”训教之后,“效果”显著,这些学生变得温顺安静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叫我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让做的事不做”,或干脆“做了也不让你知道”。其实,教师把活泼变得安静,把学生个性的东西“压榨”成了共性的东西,这种教育方法就像寒冷的北风一样,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学生智能的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二 热炉效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般情况下,我们教育学生都讲究“晓之于理,动之以情”,这种“温情攻势”往往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倘若总能这样,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但我们都知道,说服教育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有一些

学生或不可理喻,或阳奉阴违,或干脆明目张胆、屡教屡犯,在说服教育收效甚微或根本无效的情况下,那我们就必须遵循热炉效应。

西方管理学家将惩罚原则称之为“热炉效应”。每个企业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企业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热炉”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第一,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示警告。

第二,一致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第三,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更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第四,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下属,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笔者认为,“热炉效应”非常适用于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校规校纪就应是个“热炉”,每个人都会得到告诫:炉子是火热的。要是有人一定要用手去试试这炉子到底有多烫,那对不起,手上准会烫出几个大泡来,“炉子”不会因为你身份特殊或者是第一次而不烫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惩罚就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并不排斥人文关怀,正像伟人所言的“惩前毖后,治病救

人”。

由此反思我们许多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时候显然有悖于“热炉效应”。不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得到过多、过度的“保护”,导致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依然无视校规校纪的存在,我行我素,而学校相关部门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对一部分学生常常手下留情,这就在客观上加大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难度,也损害了“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原则。

如果班主任事先已发出警告,学生所犯的过错是原则性的,那么,笔者认为,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就绝对不能手软,这里的“不能手软”不是指冷酷、无情,也不是要“一棍子打死”,而是指公平、公正,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从而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全体学生。

三 “南风效应”与“热炉效应”的综合运用

南风效应讲究的是说服与宽容,而热炉效应则着重于纪律和惩罚。乍看之下,“南风”和“热炉”似乎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其实,两者可以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应将南风效应和热炉效应完美地结合起来。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采取南风效应还是热炉效应,这不是随机的,更不是看你教师的心情,这其中有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班主任处理问题时,以“南风”为主,“热炉”为辅。凡可以批评教育的,尽量不用纪律处理,“热炉”是学校和教师的“必杀技”,非到万不得已而不用。我们教育学生都讲究“晓之于理,动之以情”,这种“温情攻势”往往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倘若总能这样,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但我们都知道,说服教育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有一些学生或不可理喻、阳奉阴违、明目张胆、屡教屡犯,在说服教育收效甚微或根本无效的情况下,那我们就必须遵循热炉效应。

第二,学生犯错的性质,决定着我们的处理方式。学生犯错,我们必须判断这种错误是属于个性张扬,是纯粹的恶作剧,还是处心积虑、恶意所为。譬如说学生之间的打架,开始时玩耍,后来发生打斗,只要后果不严重,批评教育即可;但若是因为敲诈勒索而聚众斗殴,那事件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不管后果如何,都必须进行严肃处理。这种处罚是“当头棒喝”,但应避免“一棍子打死”。处理过后,更要多多地关注学生的情绪。处罚,是一剂苦药,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为学生所理解,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批评的后续效应。

第三,我们的处理方式,还取决于学生犯错后的态度。教师和学生交流时,要明确学生认错的态度,学生是诉苦还是狡辩,是遮遮掩掩还是开诚布公,这些也决定了我们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和手段。态度决定行动,唯有真诚认错,才能真正地改过,奋发向上。

第四,处罚学生,必须做到对事不对人。处罚应该与特定的过错相联系,而不应与违犯者的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处罚应指向学生所做的行为而不是学生自身。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同样是上课迟到,班干部迟到了,教师就当没事发生;后进生迟到了,你就对他横加指责,罪加一等。记住,你

所处罚的是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而不是个体。

四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社会化、人格化、个性化的全面彰显,中职学校班主任肩头的担子显得越来越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是培养的,但坏习惯同样也需要时间来改变。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像“南风”那样关爱学生的同时,也必须祭起“热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震慑。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施教得法,走进学生的内心,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走出青春的雨季,走向人生的绿洲。

第三篇:班主任论文: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

班主任论文: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里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一年来管理班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我认为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能增强角色魅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我感觉首先要树立我在班级中的威信,不能让他们有任何的瞧不起,否则我的工作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为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第一堂教学课和班会课我都做了精心准备。第一堂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同学的思维带入奇妙的科学王国,课结束了同学们还意犹味尽;(班主任)考虑我班男孩子较多,第一堂班会课,我用体育明星姚明坦诚做人的具体事例告诉学生一个人不论什么时候,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应该说,我给学生留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在赢得了学生的第一份信任之后,一年中我不断找同学谈心,经常设身处地替同学着想,与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由于在同学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学生非常愿意听我的话,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能增加教育的可信度

就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在15岁17岁之间,世界观已初步形成,自我意识接近成熟,独立性和自觉性已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思想的解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进入初三后,学习生活已不同于初一二时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宽,使他们显得更“成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更强。这个时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面对不听话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去弥补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从痛苦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四、总结

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和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怎样才能使班级管理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班主任,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只有这种基于情感的管理,才能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深处,从而建立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而这种情感,概括起来就是: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二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三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四要友爱每一个学生,五要学习每一个学生,六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七要依靠每一个学生。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像个万花筒千变万化充满艺术。做班主任可以咀嚼到失败的苦涩,也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经历一次次心灵的经历,所以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充实、完美的老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好班主任。当好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掌握一点有关心理效应的知识和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中就介绍了班主任必须了解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下面我就以几个心理学效应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框架效应

心理学上把由于表达和描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不同决策和判断的现象叫做框架效应。许多人深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述,收到的效益却大部相同,比如,你对你朋友说“祝你成功”就绝对比“祝你不要失败”好。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就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的积极鼓励可以带来莫大的鼓舞,老师的消极指责则可能会摧毁他的自尊,甚至导致习得性无助。还有,适当的幽默能够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奇效。教师无论在处理课堂问题还是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适当的诙谐、幽默一下,就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轻松、愉快,其思维自然也会活跃起来,再枯燥的知识学起来也就不累了,再棘手的问题在师生会心一笑中也会烟消云散。

二、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时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传递了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信息,环境中的任何一种不良现象一旦被容忍,这种不良现象就可能被无限放大与扩展,以至于环境大大变坏而一发不可收拾。在班级管理中就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破窗效应。班级管理中,一种小小的问题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就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相应的规则是不必认真遵守的。遵从这个规则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少,最终积重难返。“破窗”止于萌芽,对于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班主任不能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否则就会纵容更多的学生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对于学生偶发的“破窗”行为,应出手迅速,处理得当,将其止于萌芽状态。当然,每个学生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犯错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班主任不要把学生的“破窗”看做一件严重的事,而是本着欣赏教育的心态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总之,班主任要重视破窗效应,预防破窗效应,但一旦出现“破窗”,要善于寻找教育的契机,成功维护班规与学风。

三、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强调,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在管理上,如果组织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使组织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员工容易变得安于现状,缺乏竞争力。只有增加压力,创造竞争气氛,才能激发员工的进取心,从而使组织充满活力。对

鲶鱼效应的应用必须足够谨慎。一方面,要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班上学生一盘散沙,不够进取且班级缺乏活力时,鲶鱼效应才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反之,如果班级的竞争氛围已经比较浓厚,再引入“鲶鱼”则可能带来过度的压力甚至恐慌。另一方面,在引入“鲶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量,不易过火。因为如果老师过分关注和赞扬“鲶鱼”而忽略他人,则可能使学生们产生不公平感甚至产生对老师的负面情绪,并很可能通过孤立、排斥“鲶鱼”的方式来加以应对,不利于班级关系的健康发展。此外,能够充当“鲶鱼”给班级带来活力和新鲜空气的,除了学生之外,也可以是班级制度。班主任可以通过重新洗牌,定期归零的政策,保持学生们持续的活力与班级旺盛的竞争力,使整个班级在没有明显“鲶鱼”同学的情况下,达到了鲶鱼效应。

四、霍桑效应

人们把这种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叫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启示我们,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老师的关注对学生的心态和努力是有影响的。班主任往往需要面对几十多个学生,在管理中就会抓重点和难点,容易忽视一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平平又比较怪乖的学生。他们不会像尖子生那样受到表扬,也不会像后进生那样需要老师的特别辅导,他们行为乖巧,不会惹是生非,也不是班主任关注的对象。他们是班级的一员,却没有存在感。如果老师能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可能会表现的更好。在给学生施加关注时,最后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我。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应当是无条件的,积极地。当学生表现好时,老师给予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老师也乐意去做。关键是当学生表现不好时,老师也关注他们,给他们雪中送炭。老师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沟通导致了解,了解导致理解,理解导致尊重,尊重导致接纳。了解理解尊重并接纳学生就是一种积极地关注。

这些心理效应具旨在启迪班主任的智慧,更是要教班主任的关爱之道、管理教学的技巧,班主任必须以一颗关爱、友善、尊重、接纳和宽容的心态来使用它们,这样才能有效果。从这些看来当好个班主任真的是不容易啊!班主任要学的知识太多,责任太重,但如果掌握了班主任非常之道,则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就如鱼得水了!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纺化系 王惠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众所周知,“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是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今天我想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心理效应,以及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效应,使之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名著名的雕塑家,叫做皮格马利翁,他曾经对着自己雕出的美女像神魂颠倒,痴迷不已。后来美女雕像竟化为真人,与他相亲相爱。皮格马利翁情到深处的梦想成真虽是神话,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期待成为现实并不罕见。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皮革马利翁效应”。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学里,声称评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神神秘秘交给老师,还要求严格保密。名单上并不全是老师熟悉的好学生,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评估是发展前途如何,而不是目前的表现。

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八个月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所小学检查实验进展。当初名列“有发展前途”名单的学生果然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开朗活泼、跟老师的关系有更好。

当教师赞叹心理学家的评估惊人准确时,研究者揭开了谜底:其实那份名单是随机选出来的,跟所谓评估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真正影响学生表现的是教师相信他们有发展前景后,无意中流露出的对“天才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我相信你行,你就肯定行,这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精髓!引用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来,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班主任老师不能轻易的去否定任何一名学生,应该对每一位学生(包括犯错误受处分的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案例:学生会要求每班召开一个学术交流会,其他班级基本上都是由班长或团支书来完成这项工作,而在我们班却是由学习委员来组织策划完成的,并不是我们班的班长团支书没有能力,让学习委员一个小女孩来负责,主要是考虑想给她一个锻炼的机会,事实上最初决定让她做的时候,她来找过我,说自己不行,万一弄不好怕影响班级形象,当时我就对她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可以做好,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你努力了就行。”最后我们班的学术交流会被评为了优秀,参加交流会的学生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也很高。

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也较普遍。例:(1)有的学生暑假里本来有自己的安排,不打算外出旅游,但许多同学都相约去旅游,感到自己不去不好,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主意,也和大家一起去旅游了。(2)夏天到了,很多学生穿着拖鞋进出教学区,问之原因,告之人家都穿我就穿了。(3)06级学生早锻炼的时候,有一个跳跃运动很多人都不做,问之原因,学生则说,人家不跳,我在那跳不是显得很傻吗?大家都存在这样的想法,结果每次做到跳跃运动几乎就没人做。(4)考试作弊。人家靠作弊轻而易举的得了高分,我干吗还傻忽忽的死背啊?(5)班级组织春游,很多同学先问都有谁去,要是听说基本上还没什么人报名的时候那他肯定就不报了。等等,例子很多,举不胜举。

产生从众心理的群体原因:一是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二是个体对群体压力的心理承受程度,群体的压力越大,超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那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如果群体成员的意见分散,群体压力就会减小,如果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群体的压力就增大,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四是群体的规模和内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群体规模越大,内聚力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从众。

从众心理给我们的班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去除这种心理,反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使学生的从众心理在我们开展班级工作中起促进作用。比如就拿春游来说,我们可以要求班干部必须全去,再由班干部回去动员各自的寝室成员,最终做到使“去”成为一种主流,那些坚持不去的同学最后由于自己的从众心理也会改变自己的决定而选择和大家一起去。

学会倾听。班主任经常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传统的谈话方式,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偏向于说教,但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其实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学会倾听,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听,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专注的听,除了听学生的语言内容外,还应当注意学生的语调、声音的高低强弱、以了解学生非语言行为背后的意义。同时也应该利用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等。比如: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学生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考试作弊,主动来找我,我明明知道他找我的原因,但是还是问他“找我干吗?”“承认错误”“你承认什么错误”等;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考试作弊虽未抓,但是被其他同学反映,学生来找我的时候,我就利用这种问题来问她;御用鼓励和重复语句,“恩”、“讲下去”、“还有吗”等,谈心的时候鼓励学生继续讲;适当御用说明,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听,而且都听懂了等等。

下载“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_115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风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_115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工作中与“进门槛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与“进门槛效应” “进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更大的要......

    激励教育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激励教育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黄志勇 推荐:伍凤英 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高中生渴望在高中阶段得到美好的收获。而激励教育法是以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人生等客观需要和各......

    读《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偷心”的艺术 ----读《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担任高一(1)班班主任已经四月有余,深感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门“偷心”的艺术,班主任想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挖掘学......

    班主任工作中体现的几种心理效应

    班主任需灵活运用六种心理效应 作者单位:宜春四中 作者姓名:孙 雪 英 2007年12月24日班主任需灵活运用六种心理效应 宜春四中孙雪英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

    班主任工作中与“进门槛效应”-班主任工作经验

    班主任工作中与“进门槛效应”“进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

    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南风法则”-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南风法则”“南风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阵冷风,凛冽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

    班主任论文:小组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班主任论文:小组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一线的班主任,我的班级评价可能不符合有些专家眼中的标准,常见的评价是指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

    班主任论文:小组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论文:小组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一线的班主任,我的班级评价可能不符合有些专家眼中的标准,常见的评价是指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