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音乐课发展趋势的研究与探索
中学音乐课发展趋势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大好形式下,我们应该抓住良好的机遇,发挥音乐教学的独特优势,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音乐教师要精心研究音乐可的发展趋势,要提倡善于激趣,诱导得法,启发有方,博喻得当。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作用。
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 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 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显然,过去单因子的研究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质量,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 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 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 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 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 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 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 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 式”的。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 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 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 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了九年音乐 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 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 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 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 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 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 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 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我们可以将这些体系的教学模式简约为如下图式: 奥尔夫教学模式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 曼哈顿维尔课程的五个教学环节: 自由探索→有指导的探索→探索性的即兴表演→有计划的即兴表演→强化 综合音乐感教学活动模式为: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 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 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2.生动与主动。“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 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 学必须生动与主动。3.传授与创造。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 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 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4.静态与动态。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 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 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5.单一与综合。中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 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
四、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①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 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 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 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唱游课的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 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③唱游课的相关策略: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景;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 ;f即兴创作。④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学生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 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 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 学的过程,这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引伸到中年级。⑤唱游课教学评估,采用“音乐乐园”、“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情趣进行测试,并评定“优、良、中、差”。2.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 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活动模式: 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 “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 括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 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 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还应在“ 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表演”、“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
全面深入实施的大好形式下,我们应抓住良好的机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的发挥音乐课在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中所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音乐课中有探索
音乐课中有探索
从上形体课中各年龄段幼儿的表现,我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通过和老师们的沟通,我初步有了一些判断,现就我所发现的一些不足与老师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节奏
1、四分—ta 八分— titi 十六分—lili lili 切分音—sin-co-pa 大符点—ta-mo-ti 小符点— ti-mo-ri 三边音—chui-o-la 四分休止“嘘”八分休止“嘶”
2、在咱们的教材中,最常用是ta、titi、lili lili,那么如何让幼儿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四分、八分、十六分在打节奏时,它所正确的速度,而不是一个速度,可以这样让幼儿来练习,每次我们所给幼儿的稳定节拍大都是四分音符,幼儿在清楚四分可以分成两个八分,四个十六分时,教师打一个ta,让幼儿边说“titi” 或“lili lili”边打出节奏,这样经常让幼儿练习,不要故意的去占用一个课时,很正式的去完成,这样幼儿的兴趣会很快消失,而是在平时游戏时,或餐前、或餐后不经意间去练习,幼儿就可以逐渐分清它们应有的速度,时值也就十分清楚了。
二、目的明确
爱童音乐在李彤老师进行培训时,有一个固定的流程模式即:原地、站立、游走、(以游戏为主)、创编、打击乐,因此老师们在上课时也基本按照此流程进行课堂教学,但不知老师们发现了没有,如果将每一个环节都完成,那需要多少时间,经我了解,每一节爱童音乐都是一次完成,每个环节都进行,而造成了快而不扎实,而且把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大都放在了游戏方面,前面的基础环节全部过眼云烟,从而在上形体课时出现了幼儿节奏不稳,节奏不准,不会很好的倾听音乐,做音乐游戏与舞蹈时说话等等一些不好的表现。这就要说到了每节课的目的要明确,即老师打算一节音乐课中打算让幼儿扎实的掌握到什么,紧紧围绕目的去设计流程,而不是一味的完全按照所培训的游戏进行。也就是在所培训的内容中可以要有取舍,不是全盘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会有一些侧重点,虽然教案是按流程写,但上课时侧重点就因人因班而定了,但新老师没这方面的经验,也不能很好的应变,就完全按照流程上,每一个环节也不敢少,孩子学没学会也没有精力去管了,因此可以看出,如果目的不明确去写教案,对新老师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而且教案虽然都一样,给予孩子的却变成不一样了。
三、音乐课中具体流程
1、需要重点掌握乐理知识的课
乐理知识有很多,我简单的把二四六册中出现的知识大概总结一下:掌握节奏型,感受音乐中的重音、掌握休止(二分、四分、八分),前十六,后十六,十六分、音名、唱名,柯尔文手势、符点,感受曲式结构
A、掌握节奏型,老师们注重两点,第一从始至终老师给幼儿的节奏型是一致的,让幼儿欣赏音乐跟着老师做声势以及做律动的时候,一直所围绕的就是此节奏,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幼儿从听此儿歌开始,他们脑海中不时的巩固复习着此节奏型,即不要出现说儿歌或唱儿歌时打稳定节拍,而不是节奏型,需要让幼儿看节奏谱时,才让幼儿随儿歌做节奏,这样就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导,尤其是小班幼儿一时反应不过来,反而最后显示出幼儿不能正确打出此节奏型。打节奏要比打稳定节拍要容易的多。第二也是最主要的是老师的图谱与节奏谱是不能少的,可以在节奏谱上面再呈现图谱,需要对应的节奏谱时,一掀开即可,这样给幼儿的是十分直观与准确的。
例如二册中《哈巴狗》,它所需要掌握的就是XX XX︱X 0︱,(即,一只 哈巴︱ 狗 0︱),如果把这个定为第一目标,(不知老师还记得李锦华老师来给我们评课时曾经画过一个表,一节教育活动的核心目的就定为第一目标,也就是写在你的第一条)那么整堂课就要围绕此目的进行。
1、谈话引入,做律动引入
2、出示图谱,让幼儿观察
3、欣赏音乐,可以加声势但一定要与节奏型相符合,还要突出休止
4、提出问题后,再次欣赏音乐,同时教师可以边指图边带幼儿做声势,让幼儿通过图谱感受音乐感受节奏型
5、适当小游走,(一节课动静交替)但是为加深节奏型所服务的游戏
6、游戏过后再指图谱后掀开节奏谱。
7、结束的游戏可以在户外进行。
B、掌握前
十六、后十六或十六分时,在听过这几次音乐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老师总是认为给幼儿讲这些很难讲,总怕幼儿听不明白,一讲到这些知识,就会很谨慎,甚至过于重点了,往往在讲上花费的时间过多,但最后出现的状况就成了越讲幼儿越糊涂,有进可能讲着讲着自己也快绕进去了。我认为幼儿容易理解及接受的是最直观的,也就是让幼儿通过看或做来掌握,而不是让他花费太多的脑力去琢磨,去梳理,幼儿此时的特点是没有太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只要通过看老师做,自己做能够掌握就可以了。例如:四册中的《母鸭带小鸭》,是让幼儿认识后十六,即“ti lili”,1、引入
2、提出问题倾听音乐,例如:教师让幼儿仔细听一听,小鸭子的叫声和平时我们学小鸭子叫声一样吗?即让幼儿重点听什么,幼儿就会很在意的去听,从而发现问题,3、进一步提出问题倾听,例如:仔细再听一次,并看看老师在小鸭叫时我做了什么?老师可以在出现叫声处把后十六的节奏打出来,这时幼儿对后十六就有些印象了,此时就可以用到在第二个问题我所讲到的,如何让幼儿正确的打出音符应有的速度。
3、随后加入律动游戏时,只要碰到后十六,全部打成后十六的节奏,而不是做任何的动作,简单的两个游戏过后,幼儿的情绪及兴趣都调动起来,幼儿对后十六的节奏打法掌握的也比较准确了,4、这时需要幼儿安静的再看节奏谱,可以先出示后十六的歌词即嘎嘎嘎,当然也要按照节奏型来出示(看黑板),请幼儿自己唱出并打出节奏后,再把歌词翻开,里面就是后十六的写法,不需要老师讲授的过多,幼儿就能自然的掌握了。
5、再出示一开妈书中的图谱,让幼儿把后十六的音符宝宝贴在相应的图上。C、休止
在爱童音乐中有许多让幼儿感受休止的歌曲,老师们在上课时也会重点的去给幼儿讲授,在不合音乐做声势或律动时,老师也会让幼儿做出休止,但是一合音乐做游戏时休止就看不到了,包括我们老师也是一样,在音乐的伴奏中除非是专门训练空拍的音乐,在休止处会很明显,但在我们所用的这套教材中,配上合声音乐后,休止都不能十分明显显现出来,但如何让幼儿还能够感受出,这就要靠老师的意识加强。
例如:在第六册的《喇叭花》及第四册《母鸭带小鸭》中,让幼儿认识感受八分休止,(歌词是答答 嘀0︱嘀答 答0︱),在此节课中,老师会展示节奏谱,肯定在节奏谱中休止十分明显,那么在合着音乐做律动及游戏时,老师们是不是在空拍处强调了,(播放音乐)如果不告诉老师们此处有休止,那么老师唱的时候肯定会不注意,因此我认为在游戏及律动时也应该把休止强调,例如,可以在休止处用食指在嘴边做禁声,表示此处是休止,幼儿不要发出声音,否则幼儿肯定会连唱,这样无论是老师讲时,还是做游戏时目标及教学重点一直在巩固,在加深幼儿的印象,此方法还可以培养幼儿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D“强拍起”
例如:大班的〈印弟安小人儿的游戏〉此节课的目的是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和正确的使用乐器伴奏。那么如何设计此节课呢?老师们的项目设置非常好提前与父母找一些于印弟安人的资料,在教学中分组讨论后,引出音乐进行音乐游戏,游戏时只让幼儿感受音乐与游戏的快乐,然后就要步入主题,前期全部是铺垫,孩子们最直观的理解是什么——真真切切的看到和听到,那么我们就从“看”与“听”入手,即——给幼儿一个简单的节奏图谱,前边简单的熟悉音乐的游戏环节过后,老师先让幼儿通过节奏图谱分析出每乐句,老师唱时把“一比”也要有意识的唱轻一些,再把词翻过来变成节奏图,通过嘴中念的节奏把弱起处念的轻一些,此时再询问幼儿,幼儿肯定能够说出老师与平时的不同之处,然后老师告诉幼儿这就叫“弱拍起”,并让幼儿把弱拍起贴上老师事先做好的不同颜色的音符,最后让幼儿自己把节奏图谱说出,再加以打击乐,幼儿就会非常清楚与明白了。
2、音乐欣赏类的课。
音乐欣赏类,在每一册爱童书中都有欣赏类的音乐课,尤其是第六册欣赏类的更多一些,大部分是在欣赏音乐后做游戏或跳集体舞,其实就有点类似我的形体课了,我听了几次课后,我发现老师们往往在上这样的课时,把重点全部放在了最后的集体舞或游戏上,当然做游戏幼儿是非常喜欢的,但我们要看幼儿是否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游戏,而不是充当一个听不见的背景音乐,因此就会出现做游戏时老师不停的大声提示,如果分组不同的动作,往往是管了这组,另外一组在玩,整体看课堂就是孩子瞎开心,课堂气氛到是十分活跃。总而言之,幼儿没有听音乐做游戏,不是孩子不会,是孩子根本就不懂,其实就是老师没有给予,那么音乐欣赏课的目的也就没有完成。
我认为,上音乐欣赏课,首先要让幼儿明白音乐中在干什么,它的曲式结构是什么,一般有三种方法:
A提出问题去让幼儿倾听音乐,(特别强调,倾听,而不是随着音乐拍手,拍腿,我上形体课发现,提出问题让幼儿听音乐时,音乐一放,幼儿开始拍腿,拍手,不好,只用耳朵去听)此类音乐的特点要十分明显,与你提出的问题很类似,幼儿通过倾听能够回答上来。例如:(播放中班的十字舞音乐),此音乐有很明显的特征,一段音乐沉重,一段音乐轻快,我提出的问题是让幼儿听一听是哪两种动物在跳舞?结果表明,所有幼儿都听出沉重代表“大象”,轻快代表“小兔子、小猴子、小老鼠”等,第一遍音乐听完后,再提问题,这两个小动物跳了几次,再倾听,这时可以做动作,解决完后,就可以分析出曲式结构,再提问题倾听B段音乐的特点——越来越快,(也要做动作)这些都是幼儿通过最直接的看和听自己感受出来的,音乐的特点欣赏完了,再做游戏与集体舞就非常简单了,包括最后的四组创编B段动作幼儿表现的都十分好。
B通过配乐讲故事让幼儿倾听,感受音乐,在配乐讲故事时,音乐的声音要小一些,老师的动作要具有特点性。例如:《邮递马车》或《快乐的士兵》,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播放音乐)“邮递员每天都会骑着马到处去送信,每到一处都会有礼貌的去敲门,把信送到主人手里,每天都要跑很路,流很多的汗,但是他们稍稍休息后,会接着去送信,虽然很累,但是很快乐。”幼儿印象加深后,再随音乐做一遍并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哪两段音乐相同,听完后幼儿自然可以分析曲式结构,然后再去做游戏,最后可以B段的创编,幼儿明白音乐后,你再提出的任何问题幼儿能够理解明白,最主要的是幼儿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了音乐,在做游戏时他就会去听,去按照音乐做游戏。
C通过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并不是每一个音乐都可以编成相对应的故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幼儿通过动作来感受,例如:形体课中大班的《恰恰舞》,它的曲式结构是ABABABA,如何让幼儿来分析呢,我首先是让幼儿在B段时玩游戏“穿S”,这样在玩游戏时对B段的音乐有一定的印象,然后让幼儿休息开始听整首音乐,并带着问题,穿S音乐出现了几次,然后A段通过我做动作来感受,到B段我提问,听完一整遍后,幼儿自然就分析出来了,后半节课的集体舞也就简单了。
D通过图谱让幼儿感受音乐,例如:四册中的〈春〉让幼儿第一次欣赏倾听音乐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回旋曲式的曲式结构给幼儿出示图谱,音乐倾听完,你完整的图谱也展示出来了,这样幼儿不是盲目去倾听,他的注意力会完全在音乐与图谱上,第一遍音乐就给幼儿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幼儿已经知道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总结出曲式结构,再进行分段或游戏也就容易的多。
3、有歌词类的音乐课
A那么歌词类的课中,歌曲是本节课学,还是平时班内就放着音乐让幼儿听,我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歌曲可以让幼儿先熟悉,例如:此节课中的乐理知识掌握过多,一节课教不完,想单独拿出来上,可以让幼儿先熟悉歌曲,但有的歌曲就没有必要事先熟悉,一些简单的儿歌类在老师上课倾听、律动、游戏环节中孩子会自然而然的掌握,如果都让幼儿事先接触,那么对于幼儿来说神秘与新鲜感就没有了。乐理知识一般都存在于歌曲的某一句当中,可以让幼儿分句来倾听,从而感受音乐而加深印象。
B歌词类课中,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倾听前奏与间奏的好习惯,怎么培养很简单,就是出现时不停的告诉幼儿,慢慢幼儿就会明白,中间没有歌词的时候是休息,是间奏,就拿我给小班上《小猪》,中有两次间奏,刚开始在倾听时就告诉幼儿,间奏是让小朋友休息的时候,不要乱动,再次听音乐时幼儿自己就已经能说出来,再做游戏时,幼儿就可以说出两次间奏找两次朋友,只要老师在今后的课中也稍稍注意一下,幼儿会在前奏与间奏时养成倾听的习惯,这样对开展游戏时也能适时的收拢住幼儿。
四、培养幼儿一些音乐素养
一节教育活动、一节专业课是不能立时就起到作用,看到效果的,要靠老师们平时的培养,就象挤海绵中的水一样,把时间慢慢挤出来,岳老师经常会带着孩子们做陈泽铭教授给我们培训时用到的一些音乐,陈老师这套教材不适合上一节专门的音乐课,他是针对训练幼儿某一音乐素质,音乐非常干静明了,一听这个音乐就知道它想训练什么,只适合一个小环节,或是餐前的一个小音乐游戏,或站队时、或临上课时活跃气氛,例如《开始和停止》《乐器手拉手》《木鱼和鼓》《找高音》等,从音乐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要训练幼儿什么?(播放音乐)
总之,上好一节音乐课,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还是老师要对音乐十分的熟悉,而不是课前或备课时听一两遍音乐,如果老师有精力的话,应该跟着音乐把游戏串一下,就更好,而且上完课后,发现不足的话,应及时的把教案修改一下,我平时有个习惯,上完一节课后,发现想的好但效果不好,就会去修改教案,也许一轮课上下来,最后一个班与第一个班会相差不少,但我自己提炼总结的经验暂时是较完美的。这就要说到打音乐精品教案的老师,在每节音乐课后,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把每班出现的好、不好的现象都互相交流一下,打教案的老师要十分用心的去总结提炼,紧接着就是要把已经打好的教案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也是自己提升的过程。其次无论音乐课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倾听音乐,分析音乐,分段理解音乐的环节都不能少,对于有儿歌的音乐,甚至可以分句来听,我在总结几种课型的时候,老师们也许注意到了,我经常会提到倾听音乐,好的习惯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是靠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出来,单靠一个月一次的形体课,孩子们的好习惯是培养不出来的,我前边提到过,幼儿喜欢拍手、拍腿去听音乐,这是不是与老师平时上音乐的习惯有关系呢,这可能也跟咱们的音乐培训有关系,我细想了一下,李彤老师也喜欢带着我们做类似的动作去欣赏第一遍音乐,可能老师们也就慢慢形成了这个习惯,倾听音乐这个好习惯,请老师们慢慢去培养。
五、如何与四环节相结合
四环节的宗旨是让孩子自主发展,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奥尔夫音乐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音乐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放弃每一个幼儿,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培养综合素质,可以看出它们有些许多相同之处。
小班:在小班音乐课中,不太适合分组讨论并总结,因为小班幼儿不具备此能力,在课堂中可以加大每一个幼儿张嘴说话的机会,也就是说让幼儿懂得倾听,不要模仿,说不同的内容,例如:《荷包蛋》,我要让幼儿感受符点,可以让幼儿先和妈妈去探讨好吃的东西都有哪些,然后只规定幼儿只说两个字的好吃的,而且要模仿老师说符点的节奏来说,每一个幼儿都说,不要有重复,让每一个幼儿张嘴感受符点的节奏。如果想分成大组,必须一个老师带一组,(如果人太多,此方法也不可取)老师要特别注意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重点引导此类幼儿说话,并要有把幼儿闪光点提炼并展现出来的能力。总之,我认为小班还是培养幼儿好的音乐习惯是更重要的,因为只有好的音乐习惯才能为中大班的自主、创新而打造基础,没有良好的倾听能力,何谈去创造。
中班:A欣赏类的课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创新,在进行分组时,让幼儿进行创编时,你要明确给幼儿提出问题,例如〈春〉的曲式结构为回旋曲,里边共出现了六次A段,也就是太阳,你可以把幼儿分成六组,每一组摆一个太阳的形状,你再把组编成号,第几号就是第几个A,让幼儿自己倾听音乐,这就需要幼儿要十分安静的去倾听音乐。也可以按照曲式结构分组,出现哪组,哪组摆出动作或做动作。B乐理知识类教学活动中只按常规教学就可以了,这是科学知识,需要老师的教授,而幼儿需要正确掌握。但前期的准备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来完成,例如:《千条线》可以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做9个titi,1个lili ti,6个ta,最后环节时让幼儿自己做节奏谱,试想幼儿对lili ti的认识还不够深吗?或者只做1个lili ti,让幼儿把自己做的贴在音乐书上,但并不是每一个这样的音乐课程都需要幼儿回家做奏型,根据老师们设计课程所需。C有儿歌类的音乐课,有特点的可以进行分组,但也适合一句,或结尾,而不适合整个歌曲,例如《青蛙之歌》,把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划一个圆圈,代表荷叶,几个幼儿在一张荷叶上,只有在“呱 呱 呱 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 呱 呱”时,每组想一个办法叫声,节奏要明确,只是叫的方法不一样,也就是让幼儿进行自主创新时,给的点要小,要求要明确,虽然是不可低估孩子的能力,但要在幼儿年龄特点范围之内。
大班:对于六册来说,能结合四环节的课程太多了,因为此册书中出现了大量的欣赏课,但我要提醒老师注意的是,分组后,老师一定要巡视每一组幼儿,并适时的帮助幼儿提炼与纠正,让每一组幼儿都能体验展示后成功的喜悦,那么分组时要把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幼儿放在一起,让强带弱,而且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明确清楚,而不要模糊,例如:《赛马》,在项目设置时可以让幼儿回家与爸爸一起观看赛马的情景,并能做出骑马的动作,同时也要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下民乐——二胡,欣赏时老师可以讲一个赛马的故事,引出ABA曲式结构,可以先做一个集体的游戏或集体舞,在B大段中又分出了小的三段,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做一个骑马的动作,分组展示后,再把幼儿编的三个骑马动作放在一个集体舞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形体课《花之舞》时把幼儿分成三组,只编一句“我的心里真高兴”,分组展示后,把三组编的动作放在整个集体舞中,共做三次,幼儿非常兴奋)然后再加入三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会是一节十分丰富热烈的教学活动。最后我要说,请老师们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要因为想分组创新,把前边基础环节精减,比如欣赏类的课一定要先欣赏,分析曲式结构,为分组创新做基础。如果一节课完不成,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我认为并不是每节爱童音乐课的内容都要上,根据计划可以挑上,其实我想告诉老师的就是上一节课就要让幼儿真正学到,而不是走过场。
以上是我在听课以及上形体课时的一些小体会,请大家共勉!
第三篇:生物制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生物制药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 张溢峰
班 级 生物技术132 专业名称
生物技术
学院名称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李文兰
提交日期 2016年1月15日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年 1月
摘要: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又称为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融合了医学、生物学、药物学等先进技术,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生物制药技术将对生物技术药物的创新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笔者总结了生物制药的现状,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前景。
关键词 :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趋势;发展;现状;研究;生物技术
“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一观点已经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且正沿着它特有的轨道一步步的成为现实。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作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即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DNA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从而获得生物医药制品。生物制药产品主要包括三大类: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其在诊断、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延长寿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成果还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植物和动物的人工进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产生新的有机生命的研究也会取得进展。
目前,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 是生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生物制药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等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它的发展将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当前无法人类疾病,同时还可以改革食品的生产过程,彻底消除人类的营养不良。这些将极大的延长人类寿命,改善人们的生活。
一.生物制药的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 肿瘤
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现在仍主要运用早期诊断、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迅速增多。如利用基因药物抗体抑制肿瘤的发展和扩散,如利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如利用基因治疗法对肿瘤进行治疗(使用γ-干扰素基因对骨髓瘤的治疗)。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神经退化性疾病 现在利用生物技术治疗老年痴呆症、脑中风、帕金森氏病及脊椎损伤的药物,如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 目前已开始Ⅲ期临床实验。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全国每年中风患者大概60 万,每年死于中风患者达15 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被证明能对中风患者的脑力有显著改善和稳定作用,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自身免疫性疾病
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我国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达4000 多万,每年花费巨额医疗费,很多制药公司正对这类疾病进行研究。如 Genentech公司研究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E用于治疗哮喘,已进入Ⅱ期临床;美国Cetor′s 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TNF-α 抗体,治疗的有效率达80%。还有的公司在应用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如将胰岛素基因导入患者的皮肤细胞,再将细胞注入人体,使工程细胞产生全程胰岛素供应。我国每年有接近一百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都要花费高额的治疗费。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 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随着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以及基因操作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正在进行商业化开发,推动了治疗学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二.生物制药分类
生物药物的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 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所以说,生物药物(或称生物技术药物)是集生物学、医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化学、药学基因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所形成的产业。生物药物按它的用途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生化药物、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
然而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进行分类。其一,重组蛋白质和重组多肽药物:即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重组对象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成工程菌(或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最后将表达的目的产物纯化并做成制剂,得到重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其二,重组DNA药物:基因治疗是指向靶细胞或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DNA或RNA片断,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其三,其他生物技术药物:如微生态制剂,另外还有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血液代用品、肿瘤疫苗等等。三.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已对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生物产业是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它对工艺的依赖性低,对基础工业的要求相对较低。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耒,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研究计划相继起动。这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各国对此十分重视,并把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之一。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
到下世纪初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数目尚不会超过一般药物的总数,但生物技术制药公司总数将超过前10年的6倍。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
总之,综合多学科的努力,通过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因为这些手段可以寻找快速鉴定药物作用的靶,更有效地发现更多新的先导物化学实体,从而为发明新药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四.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方向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相对落后,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发展力度,从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其便利。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当前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前景看好,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呈继续增长态势。
综合起来考虑,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以确定为:1)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发酵生产;2)改造抗生素工艺技术;3)大力开发疫苗与酶诊断试剂;4)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这方面的开发5)开发研制靶向药物, 以开发肿瘤药物为重点6)发展氨基酸工业和开发甾体激素;7)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与开发;8)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9)人体基因组的研究。
五.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前景
(1)创投机构看好中国生物制药领域全球金融危机加剧,让创投机构在中国的脚步变得格外谨慎。但于北京举行的“2008China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上,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医疗领域,却被参会的创投精英一致看好。(2)眼光盯准生物新领域
虽然政府一直在鼓励创新研究,但是国内新药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舶来品。《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3)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从历史情况看,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药行业的景气度。已出台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会在产业发展方向和财政支持上给予更为明确的扶持。如果前瞻性地看未来五年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我们认为:第一,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空间依然广阔,第二,政策将引导行业走向更高层次的创新之路,第三,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中成药企业的类消费品化趋势亦会更加明显,第四,研发成本上升及周期加长,使得跨国药企的产业重心转移至中国,同时中国企业也将进一步尝试走向规范市场。
六.结语
生物制药是21世纪最核心的高新技术之一,,过去我们由于闭关锁国而错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良机,由于文革而痛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黄金发展机遇,,现在我们不能再次丧失生物技术带来的这次飞跃式发展机遇。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找出制约我国生物制药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和治疗性抗体研究与开发的上中下游技术,把握机会, 实现跨越式发展。相信在完成人体基因组测序后,从人体基因组中寻找开发各种新药,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壮举。
(1)胡显文,陈惠鹏,汤仲明等.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一):历史与现实市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4(12).(2)熊宗贵,于荣敏,肖成祖等.生物技术制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李元,陈松森,王渭池等.基因工程药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杨汝德.基因克隆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胡显文,陈惠鹏,汤仲明等.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5(2).(6)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生物技术通讯,2008.(7)雷中良,张晓红,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哈药集团制药总厂103车间,2012(8)吴梧桐,王友同,吴文俊,药物生物技术进展,药物生物技术,1995,2(3):40.(9)张国全,药学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48.(10)吴梧桐等,基因工程药物-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李元等,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1.(12)唐冬生,夏家辉,新型基因工程药物,生命科学研究,第三卷第2 期.
第四篇:中学音乐课说课稿
课 ×××稿说
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
漫 》(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
行说课。本课安排一课时。首先,我先要说教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
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
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
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
漫派的代表作曲家,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
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请学生上讲台介
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其次,我要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
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点拨法,参与学生讨
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再次,我要说学法:
根据初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
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
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
备好多媒体课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准备按如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2分钟)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
世俗,我们具体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音乐究竟有
什么不同呢?它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运用 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贝多芬,肖邦,西贝柳斯,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介绍
作曲家,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节省课堂时间。如有疏漏和不准
确的地方,教师补充或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3.整体感知,课本研读:(25分钟)
新课标要求: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播放乐曲,请同学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几
个问题:
(1)听完第九交响曲,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精神享受?贝多芬想表达
什么样的感情?
(2)听完C小调革命练习曲,你感觉肖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波澜壮阔的世界?
(3)芬兰颂表现芬兰受到帝俄的残暴统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
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由此你可以试着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吗?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
4.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片段各一首,请同学辨
析其时期
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增加了实践的经验。
5.教师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古典向浪漫的转变,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讨论
音乐作品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听音乐,喜爱它,与它产生共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
2012年12月30日
第五篇: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键入文字]
第1章 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键入文字]
通车里程超过2 3万千米,共有15个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0km,这些国家是美国(8.98万千米)、中国(6.03万千米)、澳大利亚(1.86万千米)、加拿大(1.69万千米)、德国(1.21万千米)、西班牙(1.2万千米)、法国(1.04万千米)、亚美尼亚(7500km)、墨西哥(6980km)、日本(6500km)、意大利(6620km)、英国(3480km)、韩国(2778km)、荷兰(2235km)、南非(2032km),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很少,其多数是相当于半封闭的一级公路。德国1932年就开始修建高速公路,是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 美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1957年开始修建,现在已近9万千米;日本是同时代高速公路发展较快的国家,从1957年开始修建,目前已修建6500km车道最多的高速公路是加拿大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有16个甚至22个车道。由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可知,高速公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其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公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的相互关系,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a)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 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b)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 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c)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 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d)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 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系统目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阶段,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这与发达国家2 0 世纪6 0 年代~7 0 年代的情况较为类似。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最具成长性的第二阶段。
1.3我国公路发展趋势
我国公路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12月17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线路约1.7万公里。建成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城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具体如下:
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