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原创)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国际学院 张艳梅
附件1: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英文):Putonghua training and testing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代码: BT170017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32学时 学 分:2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Ⅰ—Ⅱ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汉语普通话理论教育及技能训练,要求学生了解国家与推普相关的语言政策,熟练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纠正方音,能说比较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同时能使用,具备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为以后的从教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母系统、韵母系统,汉语拼音方案等,掌握普通话测试技巧与要求。
2、素质要求: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纠正方音,能说比较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基础好的同学争取达到一级乙等或甲等。
3、实践操作要求:通过严格的普通话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具备朗诵、演讲、播音及对外汉语教学等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2学时,主要包括汉语普通话语音及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知识及训练等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知识点1:概说与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及纠音(8学时)
(1)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推广普通话的意义,通过对普通话测试的了解为普通话测试做好准备;(2)了解普通话的语音、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等理论知识,重点掌握音节的拼合和变化;(3)点评与纠音。
2.知识点2:普通话语音训练(12学时)
进行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由点到面的专项训练:(1)普通话语音训练:声母及声母常见偏误(发音原理及纠音);(2)普通话语音训练:声母及声母常见偏误(发音原理及纠音);(3)普通话语音训练:韵母及韵母常见偏误(发音原理及纠音);(4)普通话语音训练:韵母及韵母常见偏误(发音原理及纠音);(5)普通话语音训练:声调及音变(声调及变调);(6)普通话语音训练:声调及音变(轻声、儿化)
3.知识点3: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知识及专项辅导(12学时)
了解普通话测试的流程、分析测试试卷、掌握应试的技巧以及进行自测,进行单音节、双音节、作品朗读、命题说话等普通话水平测试专项训练,指导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1)普通话水平测试专项辅导
(一):单音节部分;(2)普通话水平测试专项辅导
(二):双音节部分;(3)普通话水平测试专项辅导
(三): 朗读部分;(4)普通话水平测试专项辅导
(四): 说话部分;(5)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见词汇语法偏误;(6)普通话水平测试易错字词及应试技巧;(7)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测试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基础好的同学要求达到二级甲等高分或一级乙等),并能熟练运用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一定的对外汉语中华才艺表演,如汉语演讲、朗诵、主持、新闻播报、相声小品等。故实践性教学环节共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普通话水平测试;
2、运用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3、运用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中华才艺表演。
六、教学方法建议
建议紧密结合基础必修课《现代汉语》(上册)语音部分和《语言学纲要》(修订4版)语音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对《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点、纠音与示范相结合。同时,由于课程性质的规定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建议同其他教师教育技能课程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结合,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将普通话理论知识与技能用在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学以致用。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考核分实践与理论两个部分:1.实践部分:包括普通话水平测试、运用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展示及中华才艺表演三项内容。此三项内容的考核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2.理论部分:旨在检测学生是否全面掌握汉语语音理论知识,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试卷覆盖以下三本教材(或教材相关部分)内容:
1、《现代汉语》(上册)语音部分;
2、《语言学纲要》(修订4版)语音部分;
3、《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商务印书馆 参考书目名称、编著者、出版社: 2.主要参考资料:
(1)《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修订稿)、广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九、说明
执笔人:张艳梅
审核人:×××
附件2: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英文名称:Putonghua training and testing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32学时 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商务印书馆 参考书目名称、编著者、出版社: 2.主要参考资料:
(1)《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修订稿)、广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开课单位:国际学院 主要内容(300字以内):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汉语普通话理论教育及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熟练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纠正方音,能说比较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同时要求学生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一定的对外汉语中华才艺表演,为以后的从教工作打好基础。
该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分实践与理论两个部分:实践部分的考核主要反映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及用普通话进行才艺表演及对外汉语教学的表现;理论部分(期末考试)的学习覆盖基础必修课《现代汉语》(上册)语音部分和《语言学纲要》(修订4版)语音部分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理论知识的内容,其考核主要反映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分析综合能力。
第二篇: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训练教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普通话》是文秘和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的一门公共课。在课程的设置上,它对于加强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其特点是基础性强,应用广泛,实用性高。
普通话对于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辅助其他课程学习有着重要价值,是人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基本技能。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应具有初步的《现代汉语》知识,在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后开始学习本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基本概念:普通话、方言、语音性质、音节、音素、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变调、儿化、朗读、说话等。
基本知识:与以上基本概念相关的知识点,特别是声母、韵母等的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教授。
基本技能:熟练的掌握不同音节的发音方法,正确区分普通话和方言发音部位的不同。
重点: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理解和把握。
难点:纠正方言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因此教学形式应以课堂训练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朗读会话能力,要较多地采用学生自主训练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了解是知道相关知识和概念。
理解是能正确掌握各种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3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时间为10学时,综合训练时间为20学时。
二、教材与教学环节
1、参考教材:《普通话与汉字书写》《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等。
2、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并要注意加强引导。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充分体现其实践性。
3、教师讲授时应围绕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课程的重心。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授课学时
(一)绪论 1
(二)语音概说 1
(三)普通话声母及其辨证 2
(四)普通话韵母及其辨证 2
(五)普通话声调及其辨证 2
(六)普通话的语音流变 1
(七)朗读与会话 1
(八)综合训练 20 合计 32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绪论
教学内容
1.1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一、方言的定义
二、普通话的定义 1.2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
二、怎样学习普通话 1.3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
一、测试对象及等级要求
二、测试方式和评分标准
三、复习范围与教材特点、教学要求
1、了解:全国方言的基本划分情况与自己所属发言区的发音情况。
2、理解:普通话、方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定义和知识。
3、掌握:正确区分普通话和山东方言的主要差异。教学建议
结合同学们的方言实际,来解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单元 语音概说
教学内容 2.1语音基础知识
一、语音性质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 2.2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四、音节结构特点
五、声韵拼合规律
六、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要求
1、了解: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以及发音器官的概貌。
2、理解:音高、音强、音色、音长、音节、音素、声母、韵母、声调等的概念。
3、掌握:主要发音器官的不同发音部位,声韵母的区别和拼合规律。教学建议
让学生认真识读教材上的发音器官示意图,正确寻找到自己口腔中的不同发音部位。
第三单元 普通话声母及其辨证
教学内容 3.1声母
一、声母的分类
二、声母的发音 3.2声母辨证
一、分清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和舌面音
二、分清舌尖前音和舌面音
三、鲁南方言的纠正
四、读准r声母
五、读准零声母
六、其他声母的辨证 教学要求
1、了解:声母的概念、组成以及声母的特点。
2、理解:声母的分类和每一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及方法。
3、掌握:山东各地方言发音方法上的主要缺陷和如何纠正。教学建议
让学生真正掌握每一个声母的正确发音方法,教师要作好师范,学生主动寻找自己缺陷,并予以纠正训练。
第四单元 普通话韵母及其辨证
教学内容 4.1韵母
一、韵母及其分类
二、韵母的发音 4.2韵母辨证
一、分清o和e、uo
二、读准ie和üe
三、发准前响复韵母
四、发准中响复韵母
五、发准鼻音韵母
六、读准儿化韵
七、其他韵母的辨证 教学要求
1、了解:韵母的概念、组成和相关知识。
2、理解:韵母的分类及其每一个韵母的发音方法
3、掌握:正确运用这些方法,正确区分发言与普通话韵母发音方法的不同,纠正自己的发音缺陷。教学建议
注意从口型和动程两个方面教授每个韵母的发音方法,特别是复韵母。
第五单元 普通话声调及其辨证 教学内容 5.1声调
一、声调及调值、调类
二、普通话的声调 5.2声调辨证
一、普通话声调的特点
二、发言与普通话调类的差异
三、发言与普通话调值的差异 教学要求
1、了解:声调的定义、普通话的调值调类
2、理解:普通话声调的特点。自己方言区的调值、调类与普通话的主要不同
3、掌握:山东方言特别是自己所在方言区的调值、调类与普通话的主要不同。教学建议
让学生结合教材的材料,顺利找出自己的调值调类错误。
第六单元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教学内容 6.1连读变调
一、上声变调
二、“一”的变调
三、“不”的变调 6.2轻声
一、轻声的规律
二、轻声的作用 6.3儿化
一、儿化的规律
二、儿化的作用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6.4语气词“啊”的变化
一、写作“呀”的情况
二、写作“哇”的情况
三、念[zɑ]的情况
四、念nɡɑ的情况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语流音变,语流音变主要包括那几方面内容。
2、理解:连续变调、上声、儿化和“啊”的变化。
3、掌握;在训练中能够熟练运用以上这些规律。教学建议
教师要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训练中来,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才会好。
第七单元 朗读与会话
教学内容 7.1概述
一、什么是朗读
二、什么是会话
三、朗读与朗诵 7.2朗读
一、朗读的作用
二、朗读的要求
三、朗读的方法
四、几种常见文体的朗读 7.3会话
一、练习会话的意义
二、怎样掌握普通话的口语会话 教学要求
1、了解:朗读和会话的定义。
2、理解:朗读和会话的方法。
3、掌握;常见文体的朗读和普通话口语会话。教学建议
让学说先听录音,然后自己模仿录音朗读,最后教师指导。
第八单元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8.1基本字词的训练
一、学生自己学习材料找出自己发音错误的字词
二、教师针对学生出错最多的词语进行讲解
三、分析山东人容易读错的字词 8.2朗读材料的训练
一、所有材料的朗读
二、朗读过程中的正字正音
三、每一个学生朗读的指导
四、班级朗读比赛
五、听录音并给优秀学生录音 8.3说话题目的训练
一、所以说话题目的训练
二、教师讲解说话技巧
三、纠正每一个学生的缺陷
四、说话比赛 8.4强化训练
一、针对字词的强化训练
二、针对朗读的强化训练
三、针对说话的强化训练 8.5模拟考试
一、考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试技巧
三、考试程序练习教学要求
1、了解:分步练习和综合联系的必要性。
2、理解:字词、朗读和说话在测评中的分布。
3、掌握:考试所有的基本字词、94篇朗读材料和100个说话题目。教学建议
让学生把重点放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上,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把每一篇文章读好,把每一个题目说好,真正起到提高口语水平的目的。
第三篇:《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学 时 数:36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普通话》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现代汉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贵州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贵州方音的辨正。
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普通话概说(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内涵;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难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怎样学好普通话。
第一节 什么是普通话(课堂讲授)
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第二节 汉语方言(课堂讲授)
一、什么是方言
二、方言形成的原因
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四、七大方言区
第三节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课堂讲授)
一、有利于减少方言隔阂,方便方言区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二、有利于增进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四、有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课堂讲授)
一、教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力量
二、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三、教师持证上岗的等级要求
第五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课堂讲授)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和目的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式
第六节 怎样学好普通话(课堂讨论)
一、熟悉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二、多练多听
三、掌握并应用普通话节律理论,努力提高读和说的能力
四、注意词汇、语法方面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别
第二章 语音和语音系统(20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普通话各个韵母的发音;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掌握普通话音节相拼的方法要领;掌握音变的发音要领;分清方言与普通话有差别的声、韵、调的辨正方法。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
(二)教学内容:
重点:普通话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普通话各个韵母的发音;普通话四个声调;普通话音节相拼的方法要领;音变的发音规则及要领。
难点:鼻音;边音;舌尖后音;舌面音;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差异较大的韵母;四声;轻声;儿化;变调。
呼出的气流强的叫送气音;呼出的气流比较弱的音叫“不送气音”。
3.清音和浊音:多数辅音声母发音时气流不振动声带,称为“清音”;少数辅音声母发音时气流要振动声带,称为“浊音”。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m、n、l、r四个声母是浊音,其余的都是清音。
五、零声母
有些音节开头部分没有声母,只有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但是它们在发音时音节开头部分往往带有一点轻微的摩擦成分。这种摩擦音一般可以用半元音来描写,表示这个音节也有一个类似声母的成分。但是摩擦的明显与否往往因人而异,而且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这种音节的声母语音学里称之为“零声母”。
六、声母的发音分析及练习
1.双唇音b、p、m及练习2.齿唇音f及练习
3.舌尖前音z、c、s及练习4.舌尖中音d、t、n、l及练习5.舌尖后音zh、ch、sh、r及练习6.舌面音j、q、x及练习7.舌根音ɡ、k、h及练习8.声母综合训练
(1)平舌音和翘舌音对比练习(2)鼻音和边音对比练习(3)f和h对比练习
(4)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对比练习(5)纠正尖音字练习
第三节 韵母(课堂讲授及练习)
一、韵母的性质
按汉语音韵学的传统分析,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
二、韵母的分类
从音素的性质上: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从韵头上: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三、元音及元音和韵母的关系: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唇形圆展、舌面元音图
四、韵母的发音分析及练习
(一)单元音韵母: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二)复韵母发音训练: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三)鼻韵母发音训练: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四)韵母综合练习:
1.区分前鼻尾韵和后鼻尾韵的韵母en和enɡ、in和inɡ、ɑn和ɑnɡ、onɡ和enɡ、uen和onɡ、ün和ionɡ、ɑn和in。
2.区分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3.读准韵头u,避免韵头丢失。
第四节 声调(课堂讲授及练习)
3.儿化韵的发音变化规律 4.常用儿化词发音练习。
三、变调
(一)上声变调
(二)“一”和“不”的变调
(三)“
七、八”的变调
(四)形容词重叠词的变调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的变化规律及朗读训练
五、音变综合朗读训练
第三章 贵州方言声、韵、调辨正(4学时)
(一)教学要求:
结合本章节归纳的知识点,在老师指导下,理解自己家乡话与普通话中声母、韵母、声调的对应关系,辨别二者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矫正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偏误。
(二)教学内容:
重点:鼻边音辨正、平翘舌辨正、f与h辨正、零声母辨正、韵母e、u、o、i、er、舌尖后音、ie、uɑ、uo、üe、ei、ɑo、ou、uɑi、ui、iou、鼻韵母、声调、掌握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的声调读音。
难点:鼻边音辨正、平翘舌辨正、f与h辨正、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韵母、上声、方言里的入声字。
第一节 声母辨正(课堂讲授及练习)
一、n、l辨正
二、z、c、s和zh、ch、sh、r辨正
三、f、h辨正
四、零声母辨正
第二节 韵母辨正(课堂讲授及练习)
一、单元音韵母辨正
二、复元音韵母辨正
三、鼻辅音韵母辨正
第三节 声调辨正(课堂讲授及练习)
一、调类:普通话调类与贵州各地方话的差异
二、调值:普通话调值与贵州各地方话的差异
三、阴平辨正:贵州各地方话与普通话在阴平调上的差异
四、阳平辨正:贵州各地方话与普通话在阳平调上的差异
五、上声辨正:贵州各地方话与普通话在上声上的差异
六、去声辨正:贵州各地方话与普通话在去声上的差异
一、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作品
二、具体、细致、真切地感受作品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品
第二节 朗读的基本技巧(课堂讲授及练习)
一、停连:
学会停连技巧,做到“顿到好处,连到妙处”,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魅力。1.停连,是朗读者思想感情的继续和延伸,绝不是思想感情的中断和空白。2.必须以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为前提,根据作品内容和语句目的安排停连。3.作品中的标点符号是朗读者安排停连的重要参考。4.停连可分为语法停连和逻辑停连两类。
二、重音:
学会如何确定重要的位置和掌握重音的多种表达方法。
1.朗读时,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成为重音。
2.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3.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
4.要处理好重音与非重音、主要重音与次要重音的关系。5.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类。
6.重音的表现方法有: 加强音量;拖长音节;重音轻读。
三、语气:
学会将情、气、声三者融为一体,并能运用自如,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力。1.理解语气的涵义
2.朗读时,朗读者的感情、气息、声音状态,同表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产生什么样的气息;有什么样的气息,就有什么样的声音状态。
四、节奏:
学会恰当地确定节奏的类型,正确运用节奏进行表情达意的方法。1.节奏来源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2.节奏立足于作品的全篇和整体。
3.常见的节奏类型有: 轻快型;沉稳型;舒缓型;强疾型。
五、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不同类型作品的朗读(课堂讲授及练习)
一、记叙类作品的朗读
二、抒情性作品的朗读
三、说明性作品的朗读
四、议论性作品的朗读
第四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朗读作品训练(练习)
第四篇: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英文名称: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and Testing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编码:S0835401 学分: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学术硕士,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修读基础: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负责人:胥林(副教授)
主讲教师:胥林(副教授);肖斌(副教授);廖浩德(副教授)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各种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学生能够设计测试用例、使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完整的项目测试和项目测试管理,学生能基本承担起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简述: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
1、了解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了解软件测试的层次,其中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3、掌握黑盒测试方法。
4、掌握白盒测试方法。
5、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并能编写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6、了解性能测试的内容,并能运用常用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独立完成软件测试过程的相关内容(计划,设计,实施,报告,缺陷管理),具备基本的软件测试的业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含各时段学生课外学习要求)
第一章 软件测试基础(2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了解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了解测试分类
第一节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1. 软件测试的背景、目的和作用
2.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 3.软件测试的分类和测试原则 4.软件质量保证
重点: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软件测试的原则、软件测试的分类 难点:软件测试的原则 第二节
软件缺陷与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标识
2.错误与缺陷定义和分类 3.测试案例
重点: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测试用例的标识 难点:测试用例的标识
第二章 测试模型与过程(2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测试模型
第一节 软件测试模型与过程(2学时)1.软件测试模型
2.软件测试过程
重点:测试层次的划分
难点:软件测试多种模型的区别 第三章 黑盒测试(6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黑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掌握使用边界值分析、等价类测试、判定表方法进行墨盒测试
第一节 边界值测试
1.黑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 2.边界条件 3.边界值分析 4.健壮性边界测试 5.最坏情况测试 6.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边界值测试,健壮性测试,最坏情况测试 教学难点: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第二节 等价类测试
1.等价类 2.等价类测试类型 3.用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4.等价类测试指导方针 5.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等价类测试分类
教学难点:等价类的概念与划分规则 第三节 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1.判定表的组成
2.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3.基于判定表测试的指导方针 4.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教学难点: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 第四节
案例分析
1.各等价类测试方法的区别
2.运用边界值、等价类和基于判定表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设计
教学重点:各等价类测试方法的区别 教学难点: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白盒测试(6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白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掌握逻辑覆盖测试,了解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和数据流测试
第一节
逻辑覆盖测试
1.白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
2.语句覆盖 3.判定覆盖 4.条件覆盖 5.判定/条件覆盖
重点:逻辑覆盖测试中的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 难点:判定/条件覆盖
第二节
逻辑覆盖与基本路径测试 1.条件组合覆盖
2.路径覆盖
3.独立路径、圈复杂度
重点:逻辑覆盖测试中的路径覆盖,基路径测试法 难点:基路径测试法
第三节 案例分析
1.运用逻辑覆盖测试与基本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设计
2.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的比较
重点:结构性测试方法与功能性测试方法的比较 难点: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五章 单元测试(2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掌握单元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单元测试 1.单元测试的概念
2.单元测试的内容 3.测试的环境和测试策略
重点:单元测试的内容 难点:测试的环境和测试策略 第六章 集成测试(2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掌握集成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集成测试
1.集成测试和单元测试的关系
2.集成测试概念 3.基于分解的集成 4.基于调用图的集成 5.基于路径的集成
重点:集成测试中基于分解的集成,MM-路径 难点:集成测试的集成策略 第七章 系统测试(2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的概念
2.系统测试内容和测试策略 3.系统测试策略
重点: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难点:系统测试的策略
第八章 性能测试(4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性能测试概念、目标、分类、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
第一节
性能测试指标与分类 1.性能测试概念、目标
2.主要性能指标 3.性能测试的分类
重点: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并发测试 难点:主要性能指标的理解 第二节 性能测试方案与工具 1.性能测试方案 2.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
重点:性能测试方案的设计 难点:性能测试数据的分析 第九章 自动化测试(6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自动化测试定义、使用领域和发展,理解自动化测试技术,掌握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
第一节 自动化测试概念 1.自动化测试定义
2.自动化测试使用领域 3.自动化测试的发展 4.自动化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重点:自动化测试概念及使用领域 难点:自动化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节
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脚本 1.自动化测试技术
2.自动化测试脚本 1.重点:自动化测试技术
2.难点:自动化测试脚本 第三节 自动化测试工具 1.测试工具分类
2.测试工具介绍 3.测试工具的选择
重点:功能测试工具和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 难点:自动化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章 Web系统测试案例(6学时(课内)+6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通过博客系统测试案例分析熟悉软件项目测试全过程管理的方法与流程。
第一节
Web系统测试计划与功能测试 1.测试需求 2.测试资源 3.测试策略 4.测试标准 5.测试用例设计 6.测试实施 7.测试报告 8.缺陷统计
重点: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标准 难点:测试需求分析 第二节 博客系统的性能测试 1.测试计划 2.测试用例设计 3.测试脚本开发 4.测试环境 5.测试执行 6.测试结果分析
重点:测试用例设计与脚本开发 难点:测试脚本开发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笔试、论文、口试等)
论文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1、江开耀,韩永国著.软件测试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
(二)参考书:
1、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
2、John Watkins著.贺红卫,杨芳等译.实用软件测试过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3、Ron Patton著.张小松,王钰,曹跃等译.软件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4、(美)Paul C.Jorgensen 著韩柯杜旭涛译.软件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纲执笔人:胥林
大纲审批机构: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
2015年8月18日
第五篇:食品微生物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课
程
简
介
课程号:0432904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
英文名称:Food Microbiology 周学时:5.0
学分:5.0 预修要求:无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了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形态、培养及生理特征;微生物遗传变异与优良菌种的选育与保藏;微生物与食品的相互关系及其生态条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各种有益微生物为人类制造的不同种类的食品及其功能;食品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引起的人和畜禽类食物中毒的种类及预防措施等。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二部分。
选用教材:
朱乐敏.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微生物》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食品微生物是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这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研究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胜任食品检验中的有关微生物的检测工作。
基本要求: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基础与实验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能够检测微生物,结合微生物的营养组成和生长的理论,掌握微生物培养、接种等操作技能;学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掌握菌种的保藏。通过微生物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其应用的广泛性,帮助学生深入自学食品卫生等质量控制,对今后从事食品卫生方面的检验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及演示教学。2.实验课单列,每周4学时。
3.每周布置复习重点,主要针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课每周3学时,共16周;实验课每周2学时,共16周。
理论课主要内容:
一、病毒30
二、亚病毒34 实验课主要内容:
1、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灭菌及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4学时)
2、常见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4学时)
3、微生物的接种、分离和纯化技术
(4学时)
4、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鉴别
(4学时)
5、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4学时)
6、酵母细胞的计数及发芽率的测定
(4学时)
7、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4学时)
8、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4学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
朱乐敏.食品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