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通过教科研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如何通过教科研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很多,如培训学习、开展教研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等,在这里,我想谈的是怎样在教科研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育科研,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在“研—做—思—提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素质。
根据教师专业素质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开展教科研活动中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才能积累广博的知识。教书多年,肯定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只有不断学习,研究,参加研讨会,与同行交流,阅读学术期刊,从网上接受新信息,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才能保证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重实践经验,轻理论指导的特点,即使看理论书籍也是星星点点,一知半解。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需要系统的学习古今中外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要系统学习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吸取其精华,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要阅读现当代教育家专业书籍及新课程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探讨先进的教学思想。
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就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自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验,这次改革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它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走进新课程,热情参与教学改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就要运用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进行的“语文民主化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谈谈对语文教师的成长的促进作用。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老师们在教科研中成就自我,在教科研中发展自我,在教育科研中成长。
对冯恩洪提出并践行的合格加特长教育理论的看法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特长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冯恩洪校长是这样阐述的: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要准备适应两种考量。第一种考量是总分的考量,第二种考量是特长的考量,当一个学生走出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也就是说他仍然在教育内部流动的时候,决定他命运的是总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们获得社会职业,并且享受职业的成就。当一个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他对社会的贡献恐怕是特长而不是总分了。所以中国社会需要造就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为什么不主张优秀加特长,而要强调合格加特长呢?冯校长认为,合格加特长比优良加特长更有宽泛的适应性。因为优秀本身就是特长,如果优秀加特长无非等同于特长加特长,但是当要求某一方面过高了以后,还能形成特长吗?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生均衡发展,评选三好学生必须要求各科成绩在85分以上。其实,均衡发展有时也就意味着平庸发展,传统观念强调补短,先进的教育理念则重视扬长,补短的教育造成千人一面,扬长的教育才会百花齐放,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学生的评价用的是ABCDE五级积分制,在五级积分制当中E表示40分以下,是不合格;而A表示80分以上,是优秀。正因为优秀的标准不是很高,所以学生有时间、有余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而我们百分制的评分,如果考了98分,我还要争取99分,还要想争取100分,因此优秀只是少数人能做到的。所谓合格其实就是一个等级,是85分还是86分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包容大多数。冯校长认为,合格加特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在教育届常常看到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就是重合格轻特长。一个学生如果将来用特长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结合点,找到一个结合点,那么对这个学生来说,工作就是享受。
冯校长指出,要让学生学有所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选择支撑特长。没有选择的机会,学生不可能有特长。
“现在的教育是没有学生选择余地的教育,从进校到出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模一样的,教育只面对全体学生,不针对个别学生,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人是有潜在能量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无法开掘人的潜在能量。”
“首先要把学生当作社会的人来考察研究,把全部教育的基础,奠定在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之上。教育要注重人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一个学生将来不当医生,不搞生物工程,为什么一定要他的生物课考85分以上?我看75分可以,甚至65分也合格,一个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应该让他通过选择,用到他特长的方面去。”
众所周知,钱钟书数学很差,当年他考清华的数学成绩是15分,此外,还有吴晗数学考0分、季羡林数学考4分。然而这都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大师,如果让他们的数学必须达到优秀的标准,可能他们将会默默无闻,平庸一生。对于什么是“卓越”,冯恩洪校长一语中的:“卓越不止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一个所谓的优秀标准。直木造梁,弯木造犁,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谈谈青年教师的历练与成长
青年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摆在每一位青年教师面前无法避开的问题。笔者认为,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策略、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方式,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都需要我们去培训、学习和研究,需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行动反思。当然,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青年教师如何积极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使自己健康快速成长呢?笔者在此提几点参考意见:
首先,青年教师要有专业成长规划和专业成长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青年教师应该给自己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应有所规划。我个人的意见是,近期目标以一至三年为一个阶段,中期目标期限可定为五至八年,远期目标定的可稍微长一些,至少十年以上。制定专业成长规划和专业成长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脱离个人实际,不能缺乏周密的思考,草率而定。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计划,使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为了实现专业成长规划和专业目标,青年教师要珍惜时间,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以培养职业幸福感。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意思是说,水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够照见世间万物,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在宁静的时候才能够映出自己的内心。因此,要去浮躁之心,去玩世不恭之心,静心读书,用心教书,潜心育人。今天已不同于上世纪80、90年代,今天教师的地位、待遇日益提高,教师职业的优越性日益显现,青年教师理应安下心来干一番事业。要不甘平庸,唤起心灵觉醒的力量,激活创新的“基因”,点燃理想主义的火把,增强成长的愿望。
其次,青年教师要以名师为楷模,提高专业成长的起点,加快成长的步伐。名师成功的三大法宝是:读书、实践、反思。青年教师如果能有效地掌握这三大法宝,孜孜不倦,锲而不舍,那么脱颖而出指日可待。
郭元祥教授有一段关于教师读书的话很精辟,他说,读书是构建教师精神家园、引领教师通往幸福生活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个教师一旦与优秀的文化经典长期疏离,将很容易丧失道德的高度和文化的专长,于是像一个失去堡垒的军人一般,没有了坚守的据点和防身的武器。因此,教师要激活职业生命,必得使自己处在一种真正的读书状态中,即利用一切机会集中、连续、广泛地阅读中外经典。阅读经典,能让教师在讲台上左右逢源、驾驭自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如品甘茗、如沐春风;阅读经典,能把教师从满腹牢骚、光说不练的口头“愤青”变为一个深刻的思想者与坚定的实干家;阅读经典,更能给教师提供一条直抵自由的精神通道与破译幸福的心灵密码。
青年教师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历练自己,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要善于利用各种实践的舞台和机会,如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培训、观摩课等,使自己得到锻炼、提升和展示。要学习名师的代表课,并能增加自己的创造和特色,使之更加完善和精彩。
青年教师要充分运用反思这把“手术刀”,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有完善,有反思才有提高。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再次,要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尤其要向中老年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好习惯、好思想、好作风、好方法、好经验。要多听他们的课,多交流、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那种放弃身边的榜样和经验不学,信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信条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可取的。
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博客平台,开展网上教研,使自己快速成长。客观地说,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优于中老年教师,这是青年教师的优势。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行动反思是三种重要形式。这三种形式都可以借助于网络教研和博客来实施。现在几乎所有名师、名家都在网上开了博客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博客浏览名师、名家的文章,与名师交流对话,还可以发表评论和留言,这样的学习交流很方便,且没有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同伴之间的交流可以互帮互助、资源共享、集思广益,还可以通过争论、切磋,产生头脑风暴,受到启发,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青年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培养互助、共生、合作的智慧,以成就事业,成就自己,成就学校。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可自愿组织“教师沙龙”、“读书会”等,以加强业余时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业余生活,增加生活情趣,提升自我。
教学无止境,育人有规律,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就教学工作而言,教学得失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方面去反思,通过反思,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写行动反思,要多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只要能坚持下去不间断,肯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小学生大多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救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避免伤害的能力也比较弱。因而小学生在安全事故中很容易受到伤害。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中,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同学们,请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一个班的同学从世界上消失。这些同学的死亡大都是交通事故造成的。”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呀!小学生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极其有限,而大人跟在身边保护是不可能的。所以,培养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机智勇敢地处理遭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危险,是很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一、利用日常小事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总会听说有学生在玩滑板时摔断了腿;爬树从树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在学校楼道上快跑与同学相撞,碰破了额头等安全事故。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这些事情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很具有教育意义。学生能很清楚地看到受到伤害的同学痛苦的样子,能清楚认识到受伤害的原因。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当有同学在走廊上与同学碰撞碰伤额头时,教师可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让在场的同学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谈谈自己对这次事故的的体会和看法,交流一下可以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对学生谈到的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把说得好的意见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学生很容易受到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很有帮助。
二、在班会课中让小学生系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救的一些基本能力。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 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互相追逐戏嬉,走路蹦蹦跳跳。就算在过公路时行走路线也会变化无常,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就算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响个不停也浑然不觉,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压力很大,接触安全知识的机会不多,因此有必要利用班会课让小学生学习到一些系统的安全知识,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知识。利用班会课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需要注意:不 能只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这样那样的安全知识以及自救办法。这样的安全教育班会就像过眼云烟,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应该形式多样,比如可以通过小品、模拟情景、自救演练、安全施救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这些形式可让学生真切感受安全事故的危害性,真切感受生命的可贵,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通过眼观,耳听,手动让安全知识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生对警察、医生等专业人员特别敬畏,对他们说的话会产生特别的信任感。学校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醒学生在公路上行走时应注意的事项,教育学生在社会中如何保护自己,学生对他们说的话会记得牢一些。专业人员带来的视频资料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学生会从一个个血淋淋的画面中受到教育,会在一个个悲惨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会认真去读安全知识资料中的每一句话。
四、家校合力,共筑安全防线。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中也会发生很多的安全事故。如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在校安全教育,就不能很好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要要求家长教给孩子一些在家如何保障安全的知识。比如:如何正确使用煤气,防止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就需要家长协助老师才能让学生准确掌握。学校不具备现场演示开关煤气的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家里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正确学会使用煤气。另外,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例如:根据社会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向家长及时宣讲交通法规和学校的要求,提醒家长为了孩子不仅自己必须遵守交通法规,还要督促孩子注意安全。家长也要根据学校要求,主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家长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经常向学校提建议,共同搞好交通安全教育。
五、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光说不练,就会使安全教育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就不能真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到实际生活中实践安全知识,是安全教育的一个落脚点。当我们组织学生去春游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机会对学生进行野外活动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去发现哪些做法是错误的,探讨正确的做法,无形中让学生接触到安全知识,并产生牢固的印象。听到的东西容易被忘却,亲自经历的事可能永远不会忘记。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件大事,是一件具有长远意见的事。安全教育是教师的一门必教课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点滴小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教师要注意探索能够易于为小学生接受,乐于为小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开展好安全教育工作。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会大大提高,安全事故会大大减少。
你认为学校应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很有力量,也很有责任感的词汇。在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在教师这个集体阵营中,在教学这个不断变化的时空中,关注“专业”、聚焦“发展”,学校意欲何为?
1、系统思考,科学布局,占据战略制高点迈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有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句话经常见诸笔墨,置于报端,容易理解、引发共鸣,但却难于操作与实施。作为基层学校,我们的关注点应更多地落在“如何”及“怎样”上。如果没有对各个学科的整体把握,没有对各层级老师的系统分析,没有对学校管理文化的深入剖析,没有深入到课堂的实质调研,促进“专业发展”只能停于纸上谈兵,事倍功半。
沉下心细致的分析,系统的思考,用高端的视角,战略的眼光及整体的布局,才能使“专业发展”真正走上历史轨迹,滑入时代的洪流。
2、融合团队,整合力量,坚守共有价值观打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石。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个足智多谋、专业敬业的教学管理团队,用团队的智慧与素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用相同的价值追求带领教学队伍的不断前行。
“教学管理团队”应有其自身的学术性和学科品质,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人文关怀”应是其团队形象,专业水准应是其团队名片,“专业指导”应显示其团队张力,而“团队协作”则是其最佳示范。唯拥有这样的团队,才有可能着手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学不可以已”则成为本团队不可或缺的座右铭,是警醒,亦是躬身践行。
3、深入学科,着力教研组,聚焦专业最前沿落脚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层。教研组是教学的基层组织和核心细胞,是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的主要团体。生于斯、长于斯,教研组应成为每位老师不断发展与成长的沃土。教研组的专业属性预示着本教研组可持续发展态势、日常教学、课题研究、课例研讨、实践分享等都在组内悄然进行着,于是“组”这个概念与单位的发展亦显得日趋重要。
“教研组专业发展规划”应成为该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专业发展之蓝本与行动纲领。于是学校力排众议,从统一思想、集中培训、行政推动、全员参与到最后专家答辩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规划运动”,目的是帮各教研组跳出杂务,站在更高层面,聚集更多的声音,促成大范围的讨论,掀起全员的热情,关心与投入组的专业发展与规划中来。好的方向才可能有更正确的行动,因此教学品质,规划先行。
4、把住课堂,重视研究,彰显教学生命力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旋律。“课堂”师生每天共生共长的生命空间,应让其不断充满生命的活力,张扬课堂中师生的个性。不断的研究课堂,品味课堂,反思教学应是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义。职业的认同与成就亦来自课堂中无数的生成和学生的成长。课堂不断改革与突破才能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回归教育本真。
我们的“活动课堂”始终遵循着“以活动促发展”,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用已有的教学模型来启迪和推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大胆大胆再大胆”“步子可迈再大些”、“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突破”成为课堂改革的强心剂,目的是让老师们能摆脱束缚,大胆教学与改革。于是有了语文的“教中学”、数学的“学生主体数学思维活动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停息”。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素材,文章来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首先我们知道习作的资源它不会枯竭。但作为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习作当成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认真观察,细心感悟,丰富写作素材
农村小学生的习作具有特定的素材优势。拥有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景观,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现代农村乡土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用耳朵听、用手摸、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山山水水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指出:“写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品悟生活,丰富学生的个性体验”。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留心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景,养成眼看、耳听、心想、笔记的好习惯。做到见中有感、闻中有思、勤于笔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文教学要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学习习作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真切体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愉快参与。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能写。例如描写景物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体验,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灵动性及景物变化特点,贮存写作素材。留心观察还应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哪怕是一缕阳光、一滴露珠、一朵鲜花、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只要用心感悟,都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更谈不上领悟运用,回忆一下我们农村小学一般习作指导流程,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不难发现,这种流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而削弱学生的主体,从“审题”到“表达技巧”都是教师在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指导能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接受吗?这样的习作指导的针对性何在?——怎能完成根据其它学生的经验,指导学生去进行这本创造性极强的习作呢?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都被我们“辛苦”的教师所代替,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学生接触到题目后,还没有来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时”作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习作时都努力体现教者的思路,表达出教者的理解,导致学生习作“千篇一律”,而学生创造性地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能不怕吗?学得能不累吗?对习作能感兴趣吗?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的不仅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1.尊重主体的独特感受
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意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3.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终节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甄别优劣,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仅得优者受到鼓励而己。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击,削弱习作的信心。
那么“批阅”这一环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
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利用现有的条件,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认真琢磨科学的指导方法,给学生营造起适合其乐于表达的作文平台,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愉悦的情感,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步入人生书面作文表达的第一道门槛,为其今后健康成长,进一步学习各种知识,与社会各类人群、媒体进行广泛交流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二篇: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育学》期刊2010年10月刊推荐文稿
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叶幼美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不仅为幼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教师为本,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职工队伍,是幼儿园管理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本文通过创造良好氛围,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及善于运用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论述如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 积极性 教研 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不仅为幼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成就集中在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上;对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产生了专业发展的迫切感。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成为幼儿园管理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本文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行浅析。
1创设良好氛围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幼儿园管理者一定要抓住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核心,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职工队伍。并以此作为衡量园领导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当代管理决策论者西蒙曾说过,“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积极的工作。”,因此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应力求做到:
1.1营造尊重宽松氛围
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始终要坚持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为教师创设尊重、鼓励、支持、宽松的环境。领导与职工虽然职位不同,但人格是完全平等的。领导与教职工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同时领导要用人所长,委职放权,激发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相信教师能够负起责任,干好工作,完成任务。如果领导处处监督提防,不敢放手,大小事情必须由领导“拍板”,超级指挥等,则不仅不利于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反而容易造成压抑紧张的氛围,使教师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有积极性。因此,为教师创设尊重、宽松的环境是很重要的。记得以前的教研活动,教师最怕的就是园长当场提问题让教师讨论回答。每当这时教师们总是低着头,相互偷视,有时装做写字或思考的样子,生怕园长叫到自己。面对这一现象,园领导改变了管理方法,利用各种机会和教师交流,深入班级,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和问题,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并把教研的内容提前公布,让教师提前查找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在教研活动时大家有备而
来,有话可说。当园领导提出问题时,先请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带头发言,其他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立即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园长也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研讨,使大家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渐渐地,教师们由被动研讨转变成主动的探索,相互研究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更好调动教师积极性,此时,园长不轻易评价谁对谁错,而是积极鼓励教师们的敢于创意,勇于设想。在这种尊重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们越来越乐于参与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1.2运用激励方法 激发工作积极性
园领导要随时了解教职工在想什么,有哪些需求,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其合理需要,从而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园领导要根据幼儿园教职工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尽力去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使教职工的产生归属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化发展。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园领导还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方法:
1.2.1通过教育激励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积极倡导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价值多元化”管理方法,开展“爱岗敬业”专题讨论,使教师认识师德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请幼儿“夸夸我们班的老师”从孩子的角度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荣誉感。以及结合“在教师行业中,如何求生存”的讨论,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危机感。设立快速成长奖、积极主动奖、合作奖、独立思考奖等等,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2.2采用制度激励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首先,以“法规”精神为准绳,从仪表、语言、行为三个方面提出要求,规范教师的行为,鼓励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在每个活动室前设立教师寄语栏“我之心语告家长”;在幼儿园大厅的橱窗里设立告语“教师十说十不说”。其次,在制度的管理上注入人文意蕴,变约束抵制为激励竞争,使制度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教育学》期刊2010年10月刊推荐文稿
1.2.3制定目标激励 促进教师的积极性
让每个教师制定近期、中期、长期个人发展目标。如工作1—3年的教师要过教学关,成为一个能组织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合格教师;4—6年的教师过教学特长关,成为一个有明显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或学科专长的教学新秀;7—18年的教师过科研关,成为县、市、省级教育科研的负责人、主持人,并能不断在各级刊物中有论文交流;19—30年的教师过平静总结关,支持新人,激励同仁,完善自我。
除此,园领导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用人,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并为教职工提供锻炼和施展才干的机会,激发其成就动机,做好工作。因此,园领导要通过细致深入地了解每个教职工的思想状况、文化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妥善安排每个人的工作,做到用其长,避其短。为教职工提供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委以责任,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向教师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创造幼儿园内部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使全园教职工能积极发挥各自的能动性,焕发起旺盛的工作热情,人人争上先进,努力进取,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氛围。
2开展教研活动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幼儿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是让教师去研究理论,而是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教师通过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的研究,开发出一个个适合本园特点,和资源优势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提升为符合《纲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断实现具体教育活动和行为与《纲要》的对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和教育实践的驾御能力。教研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1为教研活动提供自主空间
以前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需要,在教研活动中要给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把教研主动权还给教师,信任他们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例如对于活动时间,允许教师灵活安排,每个教育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得到充分的满足。当然,灵活安排活动时间的前提是保证和科学安排幼儿基本的生活环节,如户外活动、早操、餐点、午睡等等。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提倡教师立足本班幼儿实际,灵活处理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的关系,既可自己设计活动,也可选择《教学参考用书》以外的活动方案,还可以与幼儿共同生成课程。
2.2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为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园领导
必须重视幼儿园教研组的规范建设,和良好组风建设。定期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统一认识。并要求各部门教研组要以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为己任,不搞花架子,不走场子,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成效。同时重视对园本教研活动的调研,了解教师的想法与困惑,寻找问题、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园本教研工作提供了依据。为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还要把竞争机制引进到教研活动中来,在学年结束时,根据教师参加活动情况与成绩,评选园优秀教研组,教研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奖励。还可以在教研活动中开展提高教师教育技能的竞赛活动,如教师手工技能比赛、演讲比赛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们在理论水平、科研能力、论文写作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发展,使教师逐步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园领导管理必须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善于运用反思 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灵丹妙药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只有适时总结反思,才能使自己从一个平台跃上另一个平台。在获得了新观念、新认识以后,还要回过头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化、最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幼儿教育的发展,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才能在幼儿获益、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切实有效的发展。因此,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要使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灵丹妙药。
3.1通过不断反思 发现问题的症结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例如幼儿经常不遵守常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进行反思: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幼儿对常规缺乏理解,还是教师交代不清楚?或是某些常规不适合幼儿等等。教师只要经常性地进行反思,就能从中找出原因,从而能更快地得到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
3.2运用各种反思方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2.1通过案例反思
园领导要鼓励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有心人,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接触到的典型案例,以叙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每周一的年段集体备课时,开展案例反思交流活动。这样的案例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促教师养成活动后自觉进行反思的习惯。通过开展案例反思活动,使教师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
3.2.2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记录能促使教师认识到他们实际能做什么,和他们确实做了什么;反省自己所做的哪些事是有价值的,哪些事是没有价值的;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同时记录能促使教师检《教育学》期刊2010年10月刊推荐文稿
验和反思自己关于理论实践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师获取处理复杂的、具体教学情境的能力,对教师的理性思辨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3.2.3开展互教互学
开展互教互学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在教研活动中,负责人采用边谈边议的研讨,在大家畅所欲言之后再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给了教师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机会。谈收获时,讨论开课组员的成功之处。提建议时,讨论开课成员的不足之处。谈设想时,讨论教师的困惑之处。在争议和思考中,使教师不同程度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专业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成长则是绝对的。这需要教师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学习,艰苦的实践,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式,为每个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到适合他们专业成长的环境,促进他们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同时园领导要分析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幼儿园的特色,避
免教师的“强势”同质或风格雷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个性优势、专业优势,真正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谢少华:《如何搭建促进幼儿教师成长的平台》,福建幼儿教育,2006年1月,第12页。
[2] 张燕:《幼儿园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3] 陶紫娟:《做好管理工作,促进教师成长》,福建幼儿教育,2005年6月—7月,第48页。
[4] 殷敏:《反思---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早期教育(教师),2006年7月,第17页。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教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
第三篇:结合学校实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陈厚勇(中学语文壹级教师)单位: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化处中学 电话:0853—8642150(***)地址: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化处中学 邮编:562102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本文从所在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人认为要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主要是要解决教师如何做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从而实现自我造就,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从学校的层面讲,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从教师个人的角度讲,教师个人的角度是主观因素,尤显重要。教师要真正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还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实现自我造就、自我发展。
关键词:促进教师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概述。
从宏观上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从微观上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解决教学领域中的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独立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在于突出学校教育工作的专业特点,使教师这种职业由随意性向规范化转变,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成为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借此提高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进而创造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管理。
规范的管理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03年以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我校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充分发扬民主,相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和完善了教育教学常规管 理制度,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如我校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开学初必须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经教务处审查同意后实施。教务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对老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总结并给以公示,实施奖惩。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务处重点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方面的考核。
教学常规管理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热爱教育、敬业爱岗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以科研促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研修制度。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研修制度。学校共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农、政史、信息技术、综合(地理、音、体、美)、等教研组,各教研组以学校教研计划为指导、制定出相应的教研活动计划,切实开展科研活动。如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等。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研修制度的建立,体现了以科研促教研的目的,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制定培训学习方案,切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根据省、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其一: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学校聘请在我校具有师德表率作用的老师担任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根据计划开展培训活动。学习的内容有党的方针、政策、党纪政纪、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其二、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我们充分发挥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织教师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法等。
其三、有计划地开展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学习。学校给每位教师定有《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现代教育技术》等图书,以学校或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培训。使每位教师在理论上和观念得到切实的提高。
其四、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每位新教师正式上课之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由学校选派教师负责指导。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新教师至少要听本学科教师上20节课,并认真记录,与授课教师认真交流。然后认真备课、指导教师对其教案进行指导,在经得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上课。指导教师和教研组长组织听课后结合本组教师意见作出评价并签署意见,最后经教务处同意后才能正式上课。
(四)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
为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建立了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记录档案,每学期收集整理一次。档案的内容比较丰富,有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学习记录、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读书笔记、、典型案例、优秀论文、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等等内容。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的建立,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办法中有些条款缺乏人性化,对教师的心理造成伤害,少数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和动力;管理办法中,有些环节不完善,有老师钻空子,个别老师的工作有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的现象;对老师缺乏科学的评价,单方面的考核代替了多元的评价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二是专业引领方面开展得不充分;自我反思环节没有切实开展;同伴互助氛围没有形成。三是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制度有缺陷,有些老师的学习资料不真实、学习记录不规范、不认真。有些老师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没有进取之心,得过且过。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校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三、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针对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要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主要是要解决教师如何做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从而实现自我造就,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一)从学校的层面来讲,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 涵发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团体,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地位平等。因此,“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环境。”那么,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
其一、加强师德培训。“教以德为先”,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本人曾撰有《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师德教育》一文,在文中,本人认为,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的取向;直接影响其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的深厚与否;直接影响其能否献身教育、敬业爱岗、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直接影响其能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因而我们抓师德教育就必须花大力气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这是教师走向职业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突出强调教师的专业精神:一是要有职业理想,要培养教师具有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的情怀,使广大教师具有服务教育献生教育的理想。二是责任感。没有责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尊重和关心每一名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三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教师要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精细。让教师用精心的态度,通过精细的过程,产生精品的教育成果。四是发展的意识。教育的前瞻性要求教师有发 展的意识,提倡教育教学中少教一些一时有用的东西,多教一些一生有用的东西,注重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传授,有“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意识。
其二、完善培训制度,加强新课程、心理念、新技术培训。在培训中我们要着力解决共性的、前沿的、重大的问题,要着力解决新课程推进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接受新的理念并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实践新的理念。要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和反思。培训中要通过案例引导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提高教师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把教研、科研、电教和教师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中培训教师,使教研活动课程化、科研成果课程化,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实际从教能力。
其三、完善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制度。学校要设法为教师创造促进教专业化发展的条件。如开展校际间的交流、寻求专家的指导,实现专业引领;要加强教师自我反思习惯的培养;要创造同伴互助的良好氛围。要将教师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专题研究、集体备课、观摩研讨、典型示范、评价激励等形式,营造敬业爱生、善于钻研、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师风,促使教师更好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吃透大纲或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选好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其四、加强对骨干教师培训和管理。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参 加各级培训,使他们在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校要规范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二)从教师个人的角度讲。
学校的层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因素,必不可少;教师个人的角度是主观因素,尤显重要。教师要真正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还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实现自我造就、自我发展。
其一、教师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品质的学习。只有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我们的老师才会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在工作中才会把 “职业”变为“专业”,才会对教育工作具有责任感;我们的老师才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
其二、教师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做学习型教师。教师要有忧患意识,要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精神萎靡、思想匮乏;不学习,就会才疏学浅。不学习的老师,就是庸师,庸师是要误人子弟的。具有良好师德的老师不会不学习。我们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既要秉承优良传统,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业务技能。
其三、教师要主动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所以,我们的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绩效,要加强对教材、课 标的研究,要主动进行课题研究,要与教师同伴加强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其四、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各级各类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好机会,每位教师都应抓好仅有的机会,不能把各级组织的培训看成是走形式,不能有应付了事的思想,要积极参加培训。要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培训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
总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面向未来、效益无限增长的工作。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学校层面看,我们要依靠学校这一重要基地,我们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越环境。但从教师层面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主要还要靠教师本身。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是自我发展。每位教师必须学会自我管理,加强对思想政治和师德修养的学习,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树立学会学习、快乐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说:“专业化教师是自我造就的”。
参考文献:
1《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作者:(美)哈蒙德,(美)斯诺顿 著,葛雪蕾,王军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朱幕菊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校本研修面对面》陈大伟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新课程校本教研》王长青等编著,新华出版社。
第四篇: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如何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研、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教师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更好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对我个人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待工作我们必须很负责,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要热情积极,对待自己我们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面对崭新的面貌和热情去迎接我们的每一天。
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十分繁忙,每天除了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学生生病、有事还要嘘寒问暖,因为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别无选择。这样枯燥而又乏味的生活周而复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只有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可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更好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研、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以下是我从事教学多年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仅供各位同行共勉。
一、适当的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尽量丰富多彩。因为这样,既可提高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又可调节情绪,训练体能,增进心理健康。健康在于内在和外在内在是心里的健康,外在是身体各个机能的健康,我们需要内外兼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使我们更好的进行工作学习,从事教育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从事工作,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更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我们所说的这种心态可以借助古诗词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这样就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除此之外作为一门人民教师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认识自我的时候不能孤立的去评价,而是应该把自己放在社会中去考察,因为每个生活在世上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也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更有不如他人的地方。虽然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从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既然是人民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时刻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更要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社会价值。因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确定合适的期待值,不要期待太高,凡事也不必尽善尽美,而是要时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的去调节和平衡自己的心理。
三、努力工作,学会忙里偷闲,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转移情绪。不管教师的工作有多忙多累,教师一定要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比如说:爬爬山、朋友聚会、做做运动等,这样教师就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一旦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师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应付日常繁重的教学工作。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因为任何工作如果没有对它的热爱和渴望是不可能做好的。与此同时,教师肩负着的是培养人和教育人神圣使命,更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复杂工作,所以教师需要有较高的素质。为了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使命,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以保不误人子弟。
五、教师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期望适度。因为人的期望是一种自我设定的目标。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达到预订的目标,虽然说主观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会增强;但是,教师要做到未达到预期目标,即受到挫折,都不能产生沮丧情绪,即使多次受到挫折,自信心虽然会受到挫伤。比如说教育好有行为偏差的学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指望通过一两次谈话就能使其彻底转变,可能性不大。如果急于求成,反而事倍功半,久之,对能否教育好就产生了怀疑,甚至会失去信心。此时教师如果期望适度,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并给予其行为作每一步的正确引导,久而久之,不仅学生会从他自己的变化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教师的自信心也会增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培养的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第五篇:学习写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学习写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深入思考与全面总结。教师教学反思分为从时间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不间断的纵向反思和以反思内容及涉及的相关问题为主的横向反思两个方面。纵向反思包括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和后续反思三个方面,而横向反思是教师通过向优秀教师学习,用课例或教学案例来反思对照,将外出听课、研讨交流等活动作为实践中学习的机会,来升华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的一种“汲取式”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人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做了一辈子教师,还要一辈子学做教师。”就是强调的是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避免出现教学失误,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做到在反思中成长。
那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呢?我认为大致有:写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同行之识、课堂火花和理性思考等几个方面。
一、自身经验
1、成功之处
一堂课的成功令教师终身难忘,虽然它有时只是一个精彩的瞬间,或是师生一次短暂的共鸣,但那是教与学碰撞的火花。
示例1:
本节课的会话Let’stalk 部分,设计了各种真实的自然情景,其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四年级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在会话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中,师生一起在表演中教,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而不是将会话、教学变成跟老师念,跟录音读。在会话表演中,教师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2、力求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鼓励他们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与努力进取的潜能。(赵会兰)示例2: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比如,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实践应用,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也便于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更重要的就是给了学生一个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因为我想,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只要我们能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和反思自我的机会,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李学尹)
2、失败经验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人教学总有不足之处,因而需要不断改进。因此在我们记录成功之处时,更多的是警戒自己,找出不足,探究不足产生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通过失败之后的反思,才使我们达到“长一智”。示例1:
回顾本课时实施的课堂教学,发现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研究时应让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确定分工研究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包办的太多,使学生缺少自主性,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定自己要研究的专题,组成研究小组,以后教学中有待改进。
2、教师引导应到位及时。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使学生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教师也可以参加某小组的研究活动,在参与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不搞特殊,并做好服务。(刘晓英)
示例2:
以前我上文言文都是串讲课文,怕学生不理解,一个劲地讲,通过学习,我改变了教法。上此类课时,我先让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不会的字词、句子,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这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课堂上要大胆放手,要坚决贯彻以学为主的理念。(张炳华)
二、写学生反馈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许多学生极具个性,他们经常内省读书,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感悟。他们听了教师讲课之后,对精彩之处自然会报以会心的微笑,而对教师的不满意与不同意之处,他们会进行问难,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教师对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应给予鼓励,因为这些见解最有价值和意义。
示例1:
我在教学汉语拼音ai、ei、ui时,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学生智慧的闪现促使我转变了教法,反而更快速更轻易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能够读准三个复韵母的读音,记住了形,并且能正确书写了,下一个尚待实现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复韵母的标调规则,正确认读四声。我的教法具体如下:
师:板书ai。
师:现在只有一顶帽子,我该戴在谁的头上呢?说说你为什么给它戴。
(学生纷纷举手)
生1:戴在a头上,我是通过预习知道的。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谁还想说?
生2:我也认为是戴在a的头上,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是戴在a头上,而不可以戴在i头上。
师:是呀,我和你也有一样的疑问,谁能来帮帮我们呢?
(此时那些举起的小手都纷纷放下了,唯有一只小手还高举着。我兴奋地点了她的名字。)
生3:应该是给a戴的,因为i的头上已经有了一点了,如果再戴上一顶帽子会更重的,a很体谅i,所以就把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我听了吃惊万分,这并非我预设的课堂。孩子的回答闪现着孩子的智慧和创造,我不能为了回到自己预设的课堂而去扼杀孩子的创造,况且孩子的答案也比我预设的更充满乐趣,他们自己的创造更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便于他们记忆。于是,我给了她很高的评价。)(佚名)
示例2:
上了《草原的早晨》一课,课堂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在精读第一节时,开头有一句“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将“啪啪”(pā pā)读成了“pia pia”,全班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可是面对这个情景,我灵机便问:你们笑什么?
“是啪啪,不是pia pia”
“为什么这里不能用pia pia?”
孩子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因为pia pia是打枪的声音,而这里是鞭声”
“打屁股时才是pia pia”
“对,你们说的有道理,再仔细读读第一句,还可以找到什么理由?”
一阵沉默后,突然有孩子举手“是因为是响亮的鞭声,啪啪比pia pia更响亮” 说的太好啦,我不禁为这群聪明的孩子暗暗叫好,也为这突如其来的课堂火花暗自叫好!(佚名)
三、同行之识
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进行公开课教学,同行的意见尤显珍贵。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每一次提问恰当与否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然而教师不能处处注意到这些细节,这时,同行的建议更显重要。
只有时常听取意见,并记录下来,才对教学有帮助,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譬如:示例1:
我在上《我与地坛》时,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当你遇到困难或不幸时,你的母亲表现怎样?”某学生答:“我在中考前出了车祸,腿被撞断了,母亲哭了”。我又问:“母亲是怎么哭的,是低低的哭还是号淘大哭?”学生笑而不答,其余的学生都笑了。
之后,评课时,同行说:“你那个问题不该问,搅乱了课堂气氛,号淘大哭使学生想到了死人。”我顿悟:怪不得当时其余的学生都笑了。(佚名)
示例2:
偶尔在办公室听老师们讨论好的教学法时,听到刘主任上语文课时的一番话:“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我深受启发。我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感到:学生在听课时总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于是我想到能不能在课堂上也采用让学生动起来的办法?在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让学生先进行自学,不会的知识,可以随便找你的好朋友帮忙。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大家纷纷找“老师”,当“老师”,“兵教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李素梅)
可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可教师不能处处注意到这些细节,这时,同行的建议更显重要。
四、写课文特点
新编教材的文章异彩纷呈,题的类型活泼丰富,各具特点。因此,教师应抓住文章所呈现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能力迁移引导。
示例1:
如果学生已经把握了《秋浦歌》的背景和意境,就可以换一种方式,从另一层次让学生去体悟李白以雄健的笔力刻画出的劳动场面;熊熊的火炉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嘹亮的歌声是冰冷的河水荡漾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瑰丽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呀。在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烘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淋漓地塑造了治炼工人的形象。伴随着学生语言实践而来的是创造性体验的爆发:带着动作的表演性朗读。这样的语言实践带来的是心智技能、语言技能的飞跃式发展。自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去想象蜂的忙碌。(赵书相)
示例2:
一篇课文学完后,并不是学文的终结。教师要抓住“动态生成”持续张杨的契机,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生成新的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鲁迅《孔乙已》已进入课堂练习阶段,当我走到张××同学身边时,他突然向我提出一个建议:老师,你能否再向我们介绍一下《朝花夕拾》中的几篇佳作吗?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学生在拓展迁移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既对鲁迅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又感受到探究知识、分享知识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使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生成”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既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素质的表现,又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但只要教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植于实践的“沃土”,“生成”之花将不断绽放。
先是“生小成”,而后“集大成”。(蒋福秀)
示例3:
我们在复习思想政治学科时,往往面临内容多、时间紧的问题,要想真正做到用时少、收效好的效果,就必须处理好四个“大小”关系。
1、基础知识要“抓大放小”。牢牢抓住本学科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及相互联系,一般性的知识,中考前集中梳理一遍即可。
2、热点问题要“大材小用”。复习时,在客观上要抓“大材”、抓热点,抓与教材知识有联系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中考的那部分内容。
3、训练检测要“以小见大”。适度的训练检测在复习中是不可或缺的。
4、检测总结要“小题大做”。检测后对相关知识全方位、多层次总结,以利于今后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赵彩红)
教师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才能促进自己的不断成长。所以说教师要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长处,研究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与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理论与业务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勤于发现,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相信课堂上的“活水”会源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