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能手叙事与业绩
美术教学叙事
美术教育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部分。蔡元培说:“美育可以用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发为伟大的行为”;恩格斯也曾说:“美育就是美学方面的教育。” 小学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目前小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现代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太空中的植物》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太空。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太空的景色。孩子对太空充满了幻想,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生活中的植物种在太空上,能在太空中变的很大。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
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故事画》时,先放一遍《春天在哪里》的音乐。造成一种特殊的情景。学生听完后说出歌词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将歌曲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反复播放。使他们增强了对春天里的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春天的怀抱之中。
音乐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美的感受。促进了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
2、启发诱导
引起兴趣
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教师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儿童积极思考问题。支持他们大胆的发表见解。通过自己的见解去发表问题,从而进入绘画情景。深化绘画主题。如命题画《我和动物交朋友》,通过为什么要和动物交朋友的讨论,儿童不知不觉的进入角色,进入描绘的具体情景,于是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画面便展现眼前。
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问:你们谁见过大海呀?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学曾说在暑假时和父母一起到海边去玩,还拾到不少的贝壳。更多的同学则在电视里看到大海。接着我又问:大海里有哪些生物呢?学生们纷纷说出有鲸鱼、鲨鱼、海豚等动物。接着我出示挂图,直观的启发学生的思路。然后欣赏书中的画,讲一讲科学幻想和童话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
八、欣赏有力于学生绘画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上,我在一个班要求学生根据所定的内容绘画。根据口述,学生发挥想象力,但画面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有的学生说不知怎样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先给他们观看挂图,启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讲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不但画的有想象力,富有儿童情趣,而且还能从快乐中学习知识。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一幅画,在欣赏中分辨美与丑,评价优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如上述的例子,口述教学与直观口述教学相比较,后者存在更大的优点。
九、掌握方法 应用实际
在上《想象画》这课时,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了绘画内容。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对我说画什么?怎样画的问题。还有的学生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不敢画,对此问题,我运用好的方法一一的解决。
想象画,首先是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消除对创作的神秘感或畏惧感。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画的主题一定要让孩子感兴趣。如学生对儿童画感兴趣。由于这种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接近孩子的一般水平。对消除创作中出现的畏惧感,起到抵制的作用。另外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的优良。
十、抓住儿童特点因材施教
在上周美术课上,教二年学生画小燕子。先讲故事引出小燕子,学生描述小燕子的形体特征。教师纠正后,学生开始绘画,但是画出来的小燕子奇形怪状,使人啼笑皆非。这种后果教师能给画的不像的学生批评么?
回答是不能,因为你忽略了儿童的发展特点,因为儿童还没有发育成熟,腕关节还掌握不了度,因此不容易画像,这时教师应细心耐心的指导他们,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范图,在逐个指导。也可以对画的有趣的学生给予鼓励。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娱乐活动,而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也正是在这中劳动和活动中建立并达成的。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思考:素质的培养在于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源于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单一的,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美术课堂的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教学业绩材料
自1997——至今,我每周担任18-21节小学美术课。能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爱岗敬业。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现就将十四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一个基本功过硬教师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过硬的基本功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过硬的基本功在组内所起的作用。因而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外,多年来我每天的课余都是在练字与绘画中度过。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它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一名有心人,善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备课中,我能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为主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三、第二课堂的开展,及取得的成绩
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根据本校学生的美术基础,发掘有美术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龄、基础等情况分为美术兴趣小组。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学生经过几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美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友谊县2005年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中《蜕变》获得四格漫画三等奖。在2006年——2009年我指导的学生作品及个人作品在省、市、县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奖。在2008年获县级美术学科教学能手。在2009年我的作品在《农村报》友谊专刊上发表并荣获一等奖。在2010年《我的牙刷》获得我校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示范课。在2010年友谊县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在2010年获2009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市级先进个人。在2009年《纸盒“城堡”》一课,被评为市级优质课。在2010年全市幼儿书画展中获得指导教师奖。在黑龙江省友谊县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得作品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全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在2011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在20011年友谊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绘画活动中获辅导教师奖。从发动各班学生积极参加,到设计辅导、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再到构图、涂色、筛选学生优秀作品,填写学生的作品标签。用去了我的空闲时间。当然,事情总不是事事如人意,也总会有美中不足的。但我相信,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工作突出,2008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四、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美术老师还负责校内大部分的宣传工作,为了能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工作。如教师们的授课教具、校内板报,宣传标语、舞台布置等。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通过和同事共同的努力,提高了我校的美术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想事事完美,但总有遗憾。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去思考,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会用心去教我的学生。并使自己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教师这一神圣职责所肩负的使命。
美术教学叙事
友谊县第一小学
邓
松
教学业绩材料
友谊县第一小学
邓
松
《瓢虫的花衣裳》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瓢虫的花衣裳》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一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体会爱护益虫、保护环境的意义。
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瓢虫,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是:瓢虫的结构。
教学难点是:如何拓展学生的想象、瓢虫衣裳图案的设计。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由人们提炼的,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调整和构建师生关系和活动方式的范例。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
人的感情往往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在《瓢虫的花衣裳》的教学中,我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对学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发现教学法,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来掌握瓢虫的形状、花纹、颜色及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能从这个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想一想”、“说一说”,增加学生对瓢虫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3.演示法:
在美术教学中,演示法用的比较多。在《瓢虫的花衣裳》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示范绘画和制作瓢虫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到知识,由模仿中学习技法。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以巩固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地位。
除了以上的四种教学方法外,我还交替运用了讲授法、谈话法、欣赏法等常用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激趣
一堂课起始的好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我们的昆虫朋友瓢虫就遇到了困难,想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学生:想
教师:原来前几天,可爱的瓢虫像往常一样,来到菜地里,捉正在吃菜叶的蚜虫,害虫们吓得连跑带叫:“救命啊,救命啊!”瓢虫说:“你们这些害虫,我要把你们都消灭掉。”谁知道正在这时候,来了几个淘气的小男孩,他们看见美丽的瓢虫就忍不住把瓢虫们捉到自己的小瓶子里,可怜的瓢虫们在瓶子里,被晃来晃去,难受极了。害虫见了,哈哈大笑。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这几个小男孩,你要对他们说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保护瓢虫的话
教师讲述:还好瓢虫们正难受的时候,来了一个小姐姐,对这几个小男孩说:“大多数瓢虫是益虫, 只有少数的瓢虫是害虫,这些瓢虫能捕食蚜虫,一只瓢虫,平均一天能够吃掉一百多只蚜虫,瓢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不能伤害它们啊!小男孩们一听,脸都红了,赶忙把瓢虫们都放了。
瓢虫得救了,但是瓢虫们美丽的花衣裳都坏了,没有衣裳多难看啊,瓢虫姐妹们伤心地哭了。
看着学生的表情,我及时提问:我们该怎么帮助瓢虫们呢?这节课我们来给瓢虫们做花衣裳吧!由此引出课题。这样的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自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授课——观察训练
在本堂课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出示瓢虫的结构图和几种不同花纹的瓢虫,让学生观察其花纹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回忆他们还见过什么花纹的瓢虫,并以此推出“你还想设计一种什么花纹的瓢虫?”“你觉得瓢虫身上长什么形状的花纹才美呢?”通过观察和提问,学生兴趣高涨,发言踊跃,想象力十分丰富。然后说瓢虫的颜色,让学生自己发挥。和学生一起分析了瓢虫的形状、花纹、颜色后,我又给学生演示了画瓢虫和制作瓢虫的步骤。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中的瓢虫图片并提出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几只小瓢虫。(2)动作快的小组,可以为小瓢虫布置一个漂亮的家。以宽松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引导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结果,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练习——创作过程
在学生明确了作业要求后,进行实际作业。除了进行个别辅导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准备了一张以草地为背景的挂图。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到挂图中,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愉悦地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创作动力。这样,通过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的方法,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练习过程中播放《我有一双小小手》歌曲)
(四)评价——深化知识
这节课结束时,为了达到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我在讲评时,请学生自己讲讲他们的作品。使审美与意境完美结合。最后我鼓励性的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给瓢虫做出那么漂亮的花衣裳,和小瓢虫成为了好朋友,你们高兴吗?老师真是太喜欢同学们的作品了,今后我们也要把更多的废旧材料搜集起来,做成工艺品,既美化了环境,又装饰了生活,用你们灵巧的双手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体会爱护益虫、保护环境的意义。
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瓢虫,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瓢虫的结构。教学难点:
如何拓展学生的想象、瓢虫衣裳图案的设计。教学准备:
学具:彩纸、包装纸等、剪刀、胶棒
教师准备:课件、瓢虫范作、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当你们的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样?
学生异口同声:帮助他。(教师及时鼓励学生,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师:前几天,我们的动物朋友瓢虫就遇到了困难,想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学生:想
教师:前几天,可爱的瓢虫像往常一样,来到菜地里,捉正在吃菜叶的蚜虫,害虫们吓得连跑带叫:“救命啊,救命啊!”瓢虫说:“你们这些害虫,我要把你们都消灭掉。”谁知道正在这时候,来了几个淘气的小男孩,他们看见美丽的瓢虫就忍不住把瓢虫们捉到自己的小瓶子里,可怜的瓢虫们在瓶子里,被晃来晃去,难受极了。害虫见了,哈哈大笑。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这几个小男孩,你要对他们说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保护瓢虫的话
教师讲述:还好瓢虫们正难受的时候,来了一个小姐姐,对这几个小男孩说:“大多数瓢虫是益虫, 只有少数的瓢虫是害虫,这些瓢虫能捕食蚜虫,一只瓢虫,平均一天能够吃掉一百多只蚜虫,瓢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不能伤害它们啊!小男孩们一听,脸都红了,赶忙把瓢虫们都放了。
教师:瓢虫得救了,但是它们美丽的花衣裳都坏了,没有衣裳多难看啊,瓢虫姐妹们伤心地哭了。
提问:我们该怎么帮助瓢虫呢?这节课我们来给瓢虫们做花衣裳吧!(板书课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 总结:可以画衣服和用手工制作衣服送给他们。教师我们要画和制作必须知道瓢虫衣服的样子,下面老师就带你们来看看,(出示课件)谁来说说瓢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二、授新
(课件出示)认识各种瓢虫。
橙瓢虫:一看就知道是因为衣服是全橙色来命名的看来这位朋友一定很热情和活泼。
赤星瓢虫:赤是红色这位朋友黑色的衣服上有两个红色的大圆点,多特别的衣裳啊。
龟纹瓢虫:你看他身上的斑纹是不是有点像乌龟的身上的斑纹?
菱斑植食瓢虫:红色的衣服黑色的斑点,好威风啊 七星瓢虫:我们最熟悉的瓢虫。
十二斑瓢虫他也是黑色的衣服,可是半点是黄色的,很特别阿。
小十三星瓢虫,和名字的意思一样,他有13个斑点。
三、制作方法分析
1、还有好多位朋友就不一一介绍了,认识了这么多位朋友,看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花衣裳,同学们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位瓢虫的衣裳吗?
2、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只瓢虫的花衣裳吗?(出示范例)老师认为这只瓢虫的花衣裳最好看,也许它没有刚才这几位瓢虫漂亮,但它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老师还为它起了个名字叫满天星。
3、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把它做出来的吗?(示范做法)
四、学生实践
其实,今天我是来请同学们帮忙的,这几位瓢虫朋友特别爱美,他们想请我给他们设计漂亮的花衣裳,我只给它们设计了一件,可是它们觉得不够,我们班的同学心灵手巧,一定能为瓢虫设计出漂亮的花衣裳,同学们愿意帮我这个忙吗?下面就用你们的材料为瓢虫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吧!
五、展示小结
1、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
2、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给瓢虫做出那么漂亮的花衣裳,和小瓢虫成为了好朋友,你们高兴吗?老师真是太喜欢同学们的作品了,今后我们也要把更多的废旧材料搜集起来,做成工艺品,既美化了环境,又装饰了生活,用你们灵巧的双手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美!
《瓢虫的花衣裳》说课稿
友谊县第一小学
邓
松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友谊县第一小学
邓
松
第二篇:教学能手成长叙事
赏一路风景 让岁月留香
绥德县第二小学 崔欢
像小溪向往大海一样,我走出师范院校的大门,踏上了教育这块陌生而又神圣的土地,成为了教育战线上普普通通的一员。从此,我便和尝试与坚持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在读师范的时候,我曾用少女那特有的浪漫去设计自己美好的未来,也曾用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去描绘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我有幸分配到我们镇上的一个小学任教,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地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让我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快乐。于是,我把玫瑰色的梦幻带到工作岗位,去寻找那梦幻般的人生。然而,现实并不像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三个班的数学教学的担子落在我并不成熟的肩头上的时候;当一个个淘气调皮的孩子站在我面前耍滑头的时候;当涉世未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却要去引导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的时候,我才真正体验到了教师平凡生活的滋味,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压力。这时,我苦恼过,迷惘过,之后也曾退却过„„为了能当好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我只有把“学习——反思——尝试”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金钥匙,在工作中不断努力着,闲暇之余,就向身边的教师请教,让他们为我指点迷津;向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吸收他们的“艺术瑰宝”。每次上课,我都会精心设计,把学到的新理念尝试在课堂上,尝试在日常的管理中,每一次尝试都有意外的惊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镇上组织的“教坛新秀”比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比赛之冠,在意外之余感觉到一份幸福,我默默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起点,还要加倍努力。
2007年,我调入了绥德县第二小学。新环境,新面孔,唯恐自己落后,当然也有了更多的压力。我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堂课都精心的准备,每一次失误都积极的反思,每一篇小论文都字字有感而发,也从没失望过每一个学生,从没停止过自己的努力。此外,我坚信这样一句话:“教好书必先读好书,善教者必是善读者”。我把学习看作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从网络上搜寻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来观看,前后听了不少全国知名教师的课,如:特级教师王延安老师的《圆的认识》,刘德武老师的《可能与一定》,钱守旺老师的《年、月、日》等。2012年秋季,我有幸拜读了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理论”,“老师不要讲,让我来试一试”这句很经典的话给了我不少启发和思索,我用“尝试”的态度,尝试应用“尝试教学理论”觉得还挺实用的。一次,校长来听我的课,我的“尝试”课堂,得到校长的赞同,他最肯定的语言是“这堂课是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课,给校长上了一堂研修课”。当时,我校语文“四环节教学”正如火如荼实验中,数学老师们却进不了角色,校长正在为此而困惑。随即,在当天的议课时,学校形成了我校“尝试教学”的模式基本轮廓。之后,学校进行了“尝试教学理论”大学习、大研讨、大实验。一学期后形成了校本化的“五步尝试教学”模式。模式遵从“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基本理念,以“准备过渡”——“尝试探究” ——“精讲点拨” ——“二次尝试”——“课堂检测”为基本环节,凸显出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课改期间,陕西省特级教师冷永良来我校调研,他对我的课堂教学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2013年,绥德县校长论坛会上,我校延校长在专题交流中再次提及到“五步尝试教学”和我的名字,让我感受到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2014年,我有幸被参加了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比赛之前,我用心准备了很久,教案写了又写,改了又改,不同类型的课试上了一次又一次,期待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有所突破。回家后,除了吃饭,每天都会奋战到凌晨两点多,直到两眼皮要上演“打架的场面”才强迫自己去休息。20多天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有同事开玩笑说:“崔欢,你是不是进魔鬼训练营了?瞧你,黑了,瘦了„„”。我坚信: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比别人多吃了许多苦,多流了许多汗,才使我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我赢得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之后的日子里,我有幸多次在县市参加示范教学,2014年10月我参加了榆林市“名师大篷车”科研送教下乡活动,分别在子洲、清涧、吴堡做了示范课及专题讲座;2015年5月,我应邀在子洲县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进行示范教学;2015年6月,我在绥德县“骨干教师培训”中上示范课。每一次活动,我用“五步尝试教学”尝试着,反思着,进步着。每一次也尝试到了幸福和满足。这份满足得益于 “五步尝试教学模式”,得益于身边每一个对教育执着的专家和老师,得益于绥德二小这所美丽和谐而又充满活力学校,更得益于自己的一次次“尝试”。
我坚信:只要尝试,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我用“尝试”放飞着一个个梦想,我用“坚持”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希望。有句话说的好:“赏一路风景 让岁月留香”。
第三篇:2014年寿光市小学教学能手评选业绩评价标准
2014年寿光市小学教学能手评选业绩评价标准
1、综合荣誉(5分)(此项只计最高项,不累计)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评选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课改先进个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国家级5分,省级4分、地级3分、县级2分。
2、师德表现(2分)
在2013-2014学年末师德考评中,优秀等级记2分。(单位必须出示证明)
3、教研能力(10分)(此项可累计,最多10分)
论文类:①发表论文(教案):国家级记3分,省级记2分,地级记1分。(限正式教育刊物,与学科相关,不含论文集);②获奖论文(教案):省级及以上记2分,地级记1分,县级记0.5分。(限各级正规教科研部门评选的获奖论文)
课件类:获奖课件按同级获奖论文记分。
著作类:主编2分,副主编1分,编者0.5分。(正式出版,批准刊号属实)成果类: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评选的教学成果奖,省级3分,地级2分,县级1分。
(注:论文、课件、成果作者为多人的,计分时,按人数均分为最终得分。)课题类:课题负责人省级及以上3分,地级2分;课题成员(实验教师)省级及以上1分,地级0.5分。(限正规教科研部门正式立项课题,以立项证件为准)
材料编写类:参与各级教研部门教辅资料编写(含单元过关试题编写和导教案编写),每次省级及以上记2分,市级记1分,县级记0.5分。
4、优质课(或公开课、示范课)(6分)(此项不累计,只记最高项)由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省级及以上记6分,地级一、二、三等分别记5、4、3分,县级一、二、三等分别记4、3、2分。省市县三级优质课无等级认定的分别记5、4、3分。在各级教研部门召开的会议上出示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省级及以上记6分、地级记4分、县级记2分。
5、竞赛辅导(4分)(可累计,最多4分,以优秀辅导教师证书为准)在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本学科学生竞赛中每次获国家级辅导奖记4分,省级记3分,地级记2分,县级记1分。(一等奖按此记分,二等奖及以下减半记分。)
6、教学水平(3分)
任教学科教学成绩优良,经学校推荐、教师认可、镇(街)教办确认,查验推荐证明记分。有抽测记录的以抽测记录为准。
说明:以上所有证件限2010年1月1日以后的(近5年),并且以原件为准。
第四篇:教学叙事与反思
2011-12-24
上午第二节课是我的数学课,带着好心情,拿着准备好的教具和教案,踏着上课铃声往教室走去,半路上就看到我班的小胖和另一个调皮的男孩还在教室外追来追去,对于我的到来以及我的“注视礼”忽略不计。好心情被拉掉一半,到教室门口,班上的孩子们还在你打我闹个不停,我站在门口整整五分钟,还没有一点要静下来的意思。好心情全没了。代而取之的是一腔的怒火,逮着一个男孩下位的功夫,我发飙了,把手中的东西往讲台上一扔,高声痛骂起来。全班的孩子愣住了,直到此时此刻,他们才知道——老师来了。
这时的小胖和那个男孩小心地站在讲台旁,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在我骂完其他人之后,我随手拿起了讲台上的一根竹棍,对着这两个孩子就动起手来,往他们的小腿上各打了两下,可能是被气晕了,力道没有掌握,下手有些重了,小胖轻声地哭了出来。看到他的眼泪,我发热的头脑立即冷却下来。在我后面的安抚下,班上的孩子们终于静了下来。这时,已经上课十几分钟了。
可能是他们没见过我发火的样子,也可能是他们还在害怕之中,这节课的纪律出奇的好。虽然只有二十几分钟,但我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掌握的也较好。当时我想:看来是要发发火的,否则他们还以为你是只“病猫“。可小胖的眼泪一直在我的眼前晃着,让我中午的饭吃得不是滋味。
到了下午,我和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聊及此事,(由于家庭原因,小胖寄养在这个同事家)她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他回去,跟我说„我现在既不喜欢语文老师,也不喜欢数学老师了。‟我还说他肯定是上课没听课,所以老师才会打你。”听到这句话,我的心被堵得难受极了。只是我的不控制,我的一时“火起”,打掉了一个孩子对我的信任,对我的喜爱。也许还不只一个.......其实他们也还只是六七岁的孩子,他们还是刚刚走进校园,我用得着这样对他们吗?这个问题绕在我的脑海里很久。最后我得到答案:不需要。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因这“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我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常常用这句话来提醒我自己,那我会少犯这样形而上学的错误。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叙事
【教育叙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董岗中心校 李进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任教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到的困惑主要集中在这样两点:一是我们如何看待品德与社会课程?二是我们如何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科学启蒙、社会活动等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是一门重要的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其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课堂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转变观念,丰富课堂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是严肃而认真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一切以教为中心,学生头脑里形成的都是空洞的理论。而今天,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课堂观念,课堂必须植根于生活体验,以此为载体,创设出学生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把课堂开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感知书本内容的同时,强调让他们走出去,亲身体验,然后再与课堂相结合,这样,就为学生搭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云梯。使学生很快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是靠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这样,学生们学的有兴致,记得牢,加上亲身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养成。
二、深化课堂,规范意识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要热爱祖国,但不知如何去热爱;明白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但真正在一起了又不知怎样做了,经常弄出一些矛盾来。这就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行为的巩固,也就是说忽略生活体验造成的影响。新的品德与社会课恰恰针对这一弊端,进行了改变: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行为指导、情况辨析等方式方法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不仅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确了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和同学相处时,遇到过那些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情况,请同学们帮助出出主意,帮助解决矛盾。有两个同学经常吵架,原因就是他们在课桌上画了一条“三八”线,只要有一个同学过了线,两人就吵,办干部也管不了,这一次,经同学们已用本科所学的知识一劝导,问题解决了。课下真正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同学友好相处。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范围广泛,仅靠课堂是远远达不到的,只有功过感性的生活体验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善于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的心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设情景,间接体验
儿童的天性是幼稚的、天真的,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与感知往往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那些具体的情景、鲜明的图像、亲身经历体验的东西往往在头脑中频繁出现,激活了头脑中潜在的认知能力,从而使 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力和生活能力。但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看,有些内容和经验是无法或难以让学生亲历、体验的,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去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这种情景与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假如一名同学急匆匆地进入教室,慌乱中把一名同学的书本碰下了桌子,这名同学看都没看一眼,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请同学们就这件事展开了讨论:说一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刚进来的同学做得不对,碰下了人家的书,应该给人家捡起来,并给人家说声对不起才对。”有的说:“是呀,碰下了人家的书,一声也不吭就走了,搁谁身上谁也不愿意,要不是老师在的话,甚至还能打起来呢?”刚才被碰下书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不懂礼貌,我自己捡起来,不跟他一般见识。”说完弯腰捡起了自己的书。可看上去,也不是那么情愿。在这种情况下,我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投入,他们很快就名明确了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关心,产生了矛盾,要及时沟通,相互宽容,教学效果非常好。生动形象的教育情景的创设触摸到了儿童的心灵,并且能够得到儿童心灵的真诚认可,也会伴随他们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一生。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 标。教师作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01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