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泰论文
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综述
冯燕栖
(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1101808)
摘要:汉语和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从语言形态来看,都属于孤立语,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和泰语的定语、状语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对我国近十几年来对汉泰定语和状语的对比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阐述了汉泰定语和状语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回顾了汉泰定语和状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汉泰定语和状语对比研究的目的和作用,论述了汉泰定语和状语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字:汉泰语言;定语状语;性质范围;目的作用;理论方法
一、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语言的对比研究又称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或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1]对比分析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溯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有时也不能不谈词源和语言的某些历史演变”[2]。
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是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对它们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共时研究、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解释汉泰两种语言在定语和状语方面的异同,是它的主要内容,它的研究在汉泰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汉语、泰语中语法的根本性差异,它们在定语和状语上对比研究对于促进汉泰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从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上区分,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属于微观的部分,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在对汉泰两种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句子、段落、语篇和语法等的对比研究里,所以,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通过对汉语与泰语定语和状语的对比分析、汉语和泰语定语的标记形式比较等内容属于语法的对比研究。
二、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国内对于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不够广泛,没有与之相关的书籍出版,我能检索到的都是一些相关的硕士论文,而且篇目不多。像北京大学硕士张美珍的《汉、泰语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位置次序对比研究》(1991)她认为两种语言中能够做状语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泰语状语的排列比汉语更复杂,泰语中大部分状语位于中心语后,部分状语位于中心语前,另外还有部分状语既可位于中心语前,也可位于中心语后。
北京语言学院硕士石彩虹的《现代汉泰状语比较》(1992),她把汉、泰语充当状语的成分分类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结构助词“de”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她的重点在于汉、泰语单项和多项状语的位置顺序的比较,认为汉语状语的位置固定,泰语状语的位置灵活。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陈京苗的《汉、泰语状语对比研究》(2005),她从汉、泰语中从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充当状语的成分、状语的类型和状语语序,指出汉、泰语状语的语序基本相反,对比分析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的 7 种状语语序偏误,并分析了偏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尉腊·暾盖的《泰国学生汉语多项状语习得过程考察》(2006)他讨论了初、中、高三种不同水平的泰国学生对不同类型多项状语的习得情况。他的研究表明,状语的“项数”决定习得者学习的难易度,状语的项数越多,习得者学习的难度就越大。
厦门大学硕士王素华的《汉语与泰语定语、状语语序的比较研究》(2008),对汉泰定语和状语与中心语的构成、定语和状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定语标志“的”的用法、多项定语和状语的顺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汉、泰定语和状语语序的语序基本一致,但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变化比较大,并指出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定语和状语时出现的4种偏误及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政策。
华侨大学硕士邓世文的《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比较研究》(2011)内容与王素华的大体相似,在此不做分析。
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尹正莉的《汉泰语状语语序的比较研究及泰国学生习得状语的偏误分析》(201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泰语状语的标志词、泰语多项状语内部的排列顺序进行深入探讨,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指出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多项状语的偏误类型及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政策。
郑州大学硕士马竞的《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2012)。张美珍的研究从理论上对汉语和泰语的状语做了对比,没有分析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状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陈京苗分析了泰语单项状语的位置,但没有详细研究哪些副词在中心语的哪个位置;王素华指出了汉语状语的标志词使用情况,但对于与之相对应的泰语状语的标志词没有详细探讨;陈京苗、尉腊·暾盖、王素华的研究中都谈到了多项状语的顺序问题,但他们只是引用了张美珍和石彩虹两位前人总结的的规律,并没有详细探讨泰语多项状语内部的排列顺序,而且,他们的研究都谈到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状语时出现的偏误,但只是列出了习得者在学习副词、时间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做状语时出现的状语后置现象,并没有总结具体的偏误类型,也没有分析具体的偏误句子;尹正莉则在总结前人规律的基础上,对以上漏洞进行了深入研究,她深入研究了汉泰语状语标志词的使用对比情况、详细探讨泰语多项状语内部的排列顺序、总结具体的偏误类型并通过相对应的句子说明,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去罗列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多项状语的偏误类型和原因,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教学政策。
三、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从语言的对比研究上说,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对比研究的目的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现代汉语的研究
我国对语言现象的研究起步相对西方国家要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要形成全面系统的语言学理论还要深化自身的研究。通过对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我国建立自身完善的语法体系。
(二)促进泰语的研究
泰国对于汉泰两种语言定语和状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与汉语的定语和状语相比较研究有助于泰语补充完善自身的语法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三)促进双语词典的编纂
学习语言不可或缺的工具是词典,一本高质量的词典必然以语言对比研究的成果为依据。通过对比研究找出两种语言的本质异同,弄清楚两种语言对应的词形和意义,有利于目的语的分类、意义的解释等。
(四)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每年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国内掀起了“泰疯”,泰国也出现了“汉语热”现象,学习汉语的泰国人和学习泰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汉语与泰语之间的对比研究有利于帮助理解两国语言的异同,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提高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强对目的语语序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正确习得第二语言的正确表述形式。
四、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语言的对比研究在一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对比研究中常用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三种:对比语言学、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法。
(一)对比语言学理论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3] 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对比研究就是在对比语言学的指导下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把对比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母语和目的语的具体特点,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避开母语的负迁移,更好地习得目的语。
(二)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L.Selinker)在1969年提出,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它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他认为中介语的产生是由五个因素造成的:①语言迁移;②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③语言训练造成的迁移;④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⑤交际策略。论文中分析学生在学习和使用目的语定语和状语过程中的中介语语料,是中介语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一种具体应用。
(三)偏误分析法
偏误分析是直接研究学习者本身的语言系统,重视对学习者产生的语言运用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并在中介语理论的影响下,突破了对比分析只强调第一语言干扰的局限。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目的语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偏误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偏误分析是研究中介语的重要手段。
五、结语
汉、泰两种语言都缺乏形态变化,都通过词序和虚词的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严格说来,泰语分属于侗傣语族,因此,两种语言的语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定语与状语的语序差异是这两种语言最明显的差异之一。我国在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对比研究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我国在此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汉泰定语和状语的对比研究不够深入、对泰语定语和状语的研究不够严密等。为了推动当代语言学的研究发展,我们就要深入地分析汉语的特征,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汉、泰两种语言对比分析更全面、细致。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的定义与分类[A].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王宗炎.广州外语科研界剪影[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3]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3).[4]张美珍.汉、泰语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位置次序对比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1.[5] 石彩虹.现代汉泰状语比较[D].北京语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2. [6]陈京苗.汉泰状语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 尉腊·暾盖.泰国学生汉语多项状语习得过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 王素华.汉语与泰语定语、状语语序的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邓世文.汉泰两种语言的定语与状语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尹正莉.汉泰语状语语序的比较研究及泰国学生习得状语的偏误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1]马竞.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二篇:泰卦论文
泰卦论文系别:艺术设计系 班级:2010070206 姓名:杨阳 学号:106070230156 指导老师:庞彦林
摘要:易经六十四卦第十一卦是泰卦。《泰卦》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为地气居于乾气之上之表象,阴阳二气一升一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 关键词:易经泰卦
正文:
泰卦。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利,亨通。泰,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乾下坤上)。本卦上卦为坤,为地,地属阴气;下卦为乾,为天,天为阳气。阴气凝重而下沉,阳气清明而上升,阴阳交感,万物纷纭,所以卦名曰泰。泰,通泰。
泰的解释;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
“泰”,通畅、平安的意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后相因自然而然的生成系列,同时也表示此二者虽然看起来相反而实际上却是互相依赖,互相促成。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内阳外阴,内健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天地交,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谊,以左右民。顺从天地之大来,而小往,事业开始形成规模,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来而不往非礼也,此时要顺天时、地利之大来之势,用小往凝聚人心之和,特别要注意刚柔并济、阴阳相和、动静相宜,更要做到外柔内刚,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外圆内方,对外圆通,对内按规则、规矩办事。利用天地交、阴阳和、万物通的风调雨顺的大好形势,上下团结一心,团结志同道合的君子,疏远小人,方可接天地之道,成就当世伟业,更要站在大局利益上,为员工、为大众、为社会着想,肩负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第三篇:本汉论文选题范例
浅述朦胧诗的个体生命意识
重庆电大张亮
80年代末,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商品经济大潮下,极大的物欲化潮流冲击着人们的意识,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作为诗歌也无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后朦胧诗就是在这一影响之下脱胎而出的。翻开新诗历史,我们发现后朦胧诗诗潮中的这一批诗人们,当时大多生活在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他们是有知识,有抱负,有极强个性的莘莘学子。他们意识开放,思想活跃,在价值的自由选择中有着自己的尺度,而且接受着最前沿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的哲学思潮直接催生着他们的文化意识,加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使他们在进一步扬弃传统的价值观念时,寻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价值标准和历史维度。他们不满足于诗代表神和上帝说话;也不满足于肩负起强烈的使命意识,积极地向大众布道和宣言;更不满足于诗带着沉重的历史脚步。
他们认为:“诗是个体生命的外化”,诗人只能在个体生命的土壤中重掘诗的光芒。他们相信:诗必然以本来的面目出现,并进入时代的脉络。诗回归本体,回归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是一场必然的胜利。诗人臧棣认为:“诗歌所依赖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一种为人类所独有的生命意识”。吴晓在《个人化写作语境下的诗歌阅读与批评》中把后朦胧诗称作“体验的诗”,遵循的是一种“存在——生命”的模式。因此,后朦胧诗实际上是对诗人个体生命意识的激情抒写,是生命体验的真实反应,通过个体生命的感觉与体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对自身生命幽微的洞察,把笔触深入到现代人的孤独、荒诞、琐碎、困惑、无聊、原欲、死亡体验的心理现实之中。诗成了个体精神,主体经验的历史书写对象,是人对生存状态的“在场”关注。后朦胧诗就是这种注重生存的具体方式上去把握诗歌的。
一、生与死的玄思
汉民族的诗歌由于受儒家思想传统的极大影响,历来缺乏对于死亡的执著思考。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先进篇》)一下子把死的问题闲置起来,以致绵延了几千年之久的汉民族文化缺少对死亡的深思与歌吟,而死亡作为生存的基本参照和背景必然会给生带来空前的力度,带来真正的自觉意识。所以后朦胧诗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思考与书写,往往通过死亡的体验来打通视界,并把笔触深入到死亡的体验中去表现对生命的感悟。
在充满生存危机感的20世纪80和90年代,后朦胧诗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存的本质,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并以自己超乎寻常的敏锐,悲天悯人的情怀,对生命存在进行形而上的感知,并以自己的诗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而且不计世俗的功利得失,把对终极目的的沉思注入到个体生命之中,把思考的意向超越现象的纷纭表象而去思索时间、死亡、存在。因此,诗人们的笔下大量地充斥着“死亡”的意象,通过对死亡的思索来以此观照人的生命状态。因此,诗人兼理论家的周伦佑谈到:“在我们的个体生命之外,人类已先我们死过很多次了。正是死亡的滋养使我们性格开朗……每死亡一个人,我们便跟着死去一次,每出现一次暴力,我们身上便增加一道伤口。起先是父亲的死,母亲的死,然后是朋友和兄弟:比我们年轻的反而先我们而去了。我们在不同的年龄,因不同的事件而一次次死过,又顽强地活着。在死亡的明亮阴影中,我们把世界看得非常清楚。既然死是无法逃避的宿命,我们只有主动承担起它,用笔和心灵,把有死的生转变成不死的死,并以此战胜死亡。”正是有“死”的体验,才使我们认识到“生”的价值意义,学会了怎样去生存。因而,诗人们把死亡看成了是对存在的不确定,不可知,可能性的敞开。
后朦胧诗人张枣、海子、翟永明、阿曲强巴、多多、陆忆敏、欧阳江河、宋琳、严力、廖亦武、王家新、肖开愚、唐亚平等都不同程度地关注死亡的体验。尤其是欧阳江河、海子、翟永明、多多、廖亦武、严力、王家新的死亡体验的文本比较典型。欧阳江河的著名诗作《悬棺》整首诗以死亡为核心,展开丰富多彩的玄想,体现诗人对人终极命运的思索。在第一章《无字天书》中写到:“面对高悬于自身陨落的唯一瞬间,有什么值得庆幸?被无手之手紧握,无目之逼视所包围,除了你自己,除了一代又一代的盲目,又能收获些什么,炫耀些什么?”欧阳江河还在《晚餐》中表达了另一种现实中的重复死亡体验:“午间新闻在深夜又重播一遍/其中有一则讣告,死者是第二次死去”。在严力的《死亡不来了》一诗中,则是一种充满调戏的味道:“死亡/死亡不来了/哭?/哭也没有用//死亡不来了/战争变成了历史遗迹/失去了死亡的威胁/一切凶手们空有虚名/劫持/变成了一种幽默/难产变成了一种游戏”。杨炼对平凡的“死者”进行赞美:“再屠杀一次,血/仍是惟一著名的风景,睡进坟墓有福了”(《死者之年》)。海子写死亡的诗是一种灵魂形而上的超越:“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海子《九月》)“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春天,十个海子》)。陈东东和多多都是以亡灵的内在声音说话的。“他左边有三只桔子,他的前面是几束纸花/他开始感受另一种阳光/成天厮守蜡制的贡果”(陈东东《盒子里的亡灵》)。“从死亡的方向看总看到/一生不应见到的人”(多多《从死亡的方向看》)。翟永明的《死亡图案》把“死亡”和“创世”对应,写出七个弥留的夜晚的真实体验。“七天七夜,我洞悉死亡真相”。张曙光在《雪》这首诗里把“死亡”的消逝和雪的消逝放在一起描写,既有情景的指涉意义,又有死亡的色彩的直接呈现,这种死亡的体验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表达。“第一次看到雪我感到惊奇,感到/一个完整的冬天哽在喉咙里/我想咳嗽,并想尽快地/从那里逃离/我并没有想到很多,没有联想起/事物,声音,和一些意义/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在空气在浮动/然后在纷飞的雪花中消逝/那时我没有读过《大屠杀》和乔伊斯的《死者》/我不知道死亡和雪/有着共同的寓意/那一年我三岁,母亲抱着我,院子里有一棵树/后来我们不住在那里——/母亲在1982年死去。”(张曙光《雪》)。骆一禾在《世界的血》中以人的孤独与恐惧来展示生命的主题,面对死亡和黑暗,生命开始超越。“黑暗是永恒的,而光明/必须远行”“过海而来:不惧死者/必为生命所战胜”。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底蕴的探索,对肉体与灵魂互博的“生存之地”的刻画,一起完成了对人类精神的重塑。这些对死亡的展示与描写,在许多的诗人笔下成了渗透生命意识的基本形式。而且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加之他们自身不同风格的溶入,使得诗歌形成语言与生命的同构,从而通过生命的内在体验加以传达。不过有的文本过分地深入玄思,文本显得不是很精炼,形成能指在语言游戏之中过分地游离所指层面,文本显得晦涩,难解,读起来很吃力。因而,欧阳江河在《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一文中曾谈到自己1989年以前的诗歌和1989年后诗歌产生了深刻的中断,以前的写作失效,他的意思主要指1989年以前的写作是一种没有限制的写作,语词的能指缺乏借喻的支点,即包括他自己的《悬棺》一诗。以同样方式写作的海子也有这个问题,所以海子后来自杀了,可能与此有关,他找不到生命的支点,而是任由情感的幻想进行抒写,如《春天,十个海子》幻想自己灵魂得救,而现实中的海子却是痛苦和死亡的。不过从陈东东、翟永明、多多,特别是张曙光的《雪》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诗人在艺术形式和生命体验的限量处理上已趋于完美,表现出较高的美学价值。
二、生存的荒诞意识与焦虑
诗人陈超在《当前诗歌的三个走向》里说到:“艾略特对他的那个时代的命名是„荒原‟,到奥顿则进一步具体化。„荒原‟指向文化、社会。„焦虑‟指向每个具体的生命、个人。所以诗人是„病人‟,他发烧时,更能感受到冷漠的处境,诗人是报警的孩子,他将生存的压抑转变为有益的东西,这是更高层次上的健康维度”。奥顿把我们这个时代命名为“焦虑”的时代,可见,更高层次被压抑的生命表现总是充满荒诞意识和焦虑感。诗人西川更是谈到“整个世界都是非常荒诞的”。因此,他在《中年》这首诗中表达了这种荒诞感受:“神,肯定了他的虚假”。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就是荒诞地存在着的。荒诞意识和对现实生活的焦虑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总体印象。那么,造成这种荒诞的原因何在呢?首先是现实生活本身是荒诞的。其次,是思想、哲学造成了荒诞。荒诞从本质上看,实际是对现实的怀疑与否定,是拒绝与疏离。焦虑感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诗人对“自我”的完全放逐,是在“非中心化”的边缘处境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生活异化之下无法摆脱精神重负和把持自我的一种生存境遇的反映。后朦胧诗的诗人们真实地呈现了这种生存的荒诞与困惑,人生的无聊与虚妄。由于旧的价值被否定,新的追求和理想尚未建立,因此,他们活在诗歌里对一切价值观念进行嘲弄。“中文系是一条撒满钓饵的大河/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当屈原李白的导游,然后/再去撒网”(李亚伟《中文系》)。用一种黑色幽默式的笔调,道出“中文系”所存在的真实而又荒诞的事实,令人啼笑皆非,同时,又令人体验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滋味。“我活着,我将是另一个我”(李亚伟《我是中国》),反映了荒诞现实中自我的迷失状态,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目的,无方向的焦虑和试图寻找精神的逃亡之路的心态,然而现实中的荒谬却又不得不使这些诗人深陷其中。
严力的《气球》写的是一种充满喜剧的荒诞意识,反映缺乏勇气,萎缩的生命状态:“气球的气数已尽/和平无法通天/勇气也不能马上补充/在回信到达之前再写信的理由毫不充分/气球的气数已尽/摊泄在那里如被英雄脱下在地的披风”。翟永明的荒诞是对真实生活的怀疑:“我唱出谁的曲调?/后台的阴谋无止无休/戏剧却总是如此凄美/戏中距离不是真实的距离/体中的灵魂是否唯一的灵魂”(《脸谱生活》)。诗直指虚伪、装扮的现实人生生存状态。尚仲敏的《门》着重展现普通的平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荒诞的,非常态的情绪,是一种非理性的荒诞品格,是对现实生活一种强烈的讽刺,表面是写门,实则是影射某类现实中的人的品性,这里诗中暗示出环境的荒诞是造成个体人格的分裂的原因。“门靠着墙/直通通站着/墙不动/它动/墙不说话/但它/就是墙的嘴/有人进去,它一声尖叫/有人打这儿出去,它同样/一声尖叫/但它的牙齿/不在它的嘴里/它不想离开墙/它压根就/死死地贴着墙”。胡冬的《一路平安》有这样的诗句:“上街时最好提两个哑铃/以免被风刮跑”,荒诞不经的失重感表现人的一种非内在的生存状态。伊沙的《等待戈多》通过两重荒诞、两重等待来影射现实,冷静地叙述一个喜剧化的荒诞故事。“实验剧团的/小剧场//正在上演/《等待戈多》//老掉牙的剧目/观众不多//左等右等/戈多不来/知道他不来/没人真在等//有人开始犯困/可正在这时//在《等待戈多》的尾声/有人冲上台//出乎了“出乎意料”/实在令人振奋//此来者不善/乃剧场看门老头的傻公子//拦都拦不住/窜到舞台中央//喊着叔叔/哭着要糖//“戈多来了!”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周伦佑在《自由方块》这首诗里以荒诞的意识流直接呈现现实的无意义和生存的偶然性。欧阳江河和肖开愚都同时发现生活的自悖现象:“你要刺杀的人早已死去/替身们比赛着谁更像和刮毒/偶尔穿老式褂子,露脸了,说出了/陌生的台词,却是不陌生的命令”(肖开愚《革命家》),诗人感受到荒诞意义上的现实生活是一种没有对抗的对抗,是一种历史的尴尬。
在生存的焦虑感抒写上,后朦胧诗的一部分作品有时也揭示理性文明和欲望对人精神世界的扼杀。展现现代人的灵魂的漂泊状态和重建家园的渴望,无家可归感,救赎的绝望感,体现诗歌对生存现实的焦虑。“在刈后麦田里谁是那/孤独的麦子”(西川《拾穗》),诗人在精神家园里向自身主体生命进行叩问。“谁曾经是我/谁是我的一天,一个秋天的日子/谁是我的春天和几个春天/谁,谁曾经是我/我们不时地倒向尘埃,或奔来奔去/托着词典翻到死亡这一页/我们剪贴这个词,刺绣这个字眼/拆开它的九个笔划又装上”(陆忆敏《美国妇女杂志》),诗人被生命的不可知弄得惶恐不安,在反复的询问中流露出精神的焦灼和困惑,人一旦回到自身,就为自身所折磨,痛苦则遥遥无期。
无论是生存的荒诞意识还是焦虑感,后朦胧诗诗人们都给予了深入的开掘,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用某种变形的手法,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比如翟永明《脸谱生活》、严力的《气球》、尚仲敏的《门》都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但也有了部分诗人也过分深陷其中,走向价值虚无,走向反价值,反文化的泥潭中,走向人与世界的孤立,这是不可取的。
三、女性意识
由于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强调了个体生命意识的书写,因此,同时展现生命体验的女性诗歌出现诗坛时,就引起震动,并形成了另一片诗歌的天地——女性写作。她们一开始就站在与男性话语的对立面进行对抗式写作,抒写女性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女性的个体生命经验)和对女性自身的生存境遇给予极大关注。其主要包括相对私人性的生存体验、躯体感受、性意识(原欲)等感性内容。特别是性、情欲等本能成为了她们诗歌的主要部分。由于孔子强调诗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所以“性意识”被传统文学观念排除在文学的大门之外。然而,后朦胧诗人们则认为“性”是人原始本能最直接的反应,最接近生命的本质。他们对性意识的表现实则是达到对传统道德理性观念进行强力批判的目的,以使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得以从压抑,幽闭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使自身的“生命冲动力”得以展示和发挥,目的是要恢复人的生命创造力。
翟永明在1984年完成的大型组诗《女人》是反映女性意识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整个组诗具有一种涵盖女性全部生存体验的宏大气魄,大量密集的抒情与描写,似乎要想穷尽女性所有的情感,对女性个体生存境遇进行观照,在女性刻骨铭心的痛楚的生命体验中展示自我的彻悟过程。“我一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平静/犹如盲者,因此我在白天看见黑夜”“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让我亲眼看着自己被碾碎”“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这就是诗人要展现的女性的“黑色意识”,并呈现女性自身的宿命。同时,在这首诗里,诗人也表达了女性与男性对抗的生命意识,“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你是侵犯我栖身之地的阴影/用人类的唯一手段使我沉默不语”。在与男性的对峙之中她发现了女性自我在男性话语充斥的世界里被挤向边缘,所以感叹女性在别无选择的境况下退到一个疏离并对立于男性世界的私人化的生存的话语空间中。《女人》这一组诗总的来说展示的是女性臆想、噩梦、紧张、癫狂、晕眩与痉挛的内在心灵体验,并以这种独异的生命体验拒绝和摈弃常态的观念和情感。伊蕾以一句“你不来与我同居”直指加在女性身上的传统的贞洁观念。唐亚平在女性生命压抑和挣扎中希望“自己变成有血有肉的影子”,并且让那手把阳光聚于五指“在女人的乳房上烙下烧焦的指纹”“在女人的洞穴里浇铸钟乳石”。这一充满“黑色情绪”的诗句向人们传达的是女性的“性意识”体验,也是生命最生动的表现。伊沙在《性与诗》中把“性”的体验和自己写作的体验进行互相指涉和互相消解。“女人/你不能这样要求我/在达到高潮之后再挑剔过程中的我/如何不懂温柔//女人或读者/我是另一种/
窗外走过的一群/女权主义者/她们喊出的口号/颇对我胃口/„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对于诗的/正当要求/亦当如是”。这首诗揭示女性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不满情绪。
2000年以后诗坛出现了“下半身”写作,这种写作实际上是一种感性写作,欲望写作,不过,这种写作越来越败坏了诗歌的诗艺,使诗变得直白,从而走向纯粹身体感觉的直接呈现。然而这一写作直接承接女性写作而来的,这是女性写作孕育的一个怪胎,而恰恰在90年代从事女性写作的诗人却转向了一种不与男性意识对抗的“中性写作”,她们已经容纳了更多的现实经验,比如翟永明的《双重游戏》“从前有一男一女/他们是姐姐和姐夫/他们一个跑,一个追/你进我退,或者/我进你退,像一个/著名的游击战略”。
四、平凡生命的认同
商品经济大潮带来了物质的消费,同时,广告和传媒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超级繁荣和消费。文化的超级消费导致世俗大众趣味的兴起,加之都市化的不断繁荣发展,现代生活中的人越来越感到个人的平庸、琐碎,而又无可奈何。因而,人们在不得不活下去的选择中只能认同平凡的生命,认同自身的渺小,即由过去对现实的回避和漠视,转入对现实存在状况的敞开和接纳,因此生活其间的诗人们由对隐喻,象征的迷恋走向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呈现,以世俗化、平民化的眼光透视普通人生活,以平常心去对待普通事,诗歌就成了揭示平凡生命价值的一种诗歌。这种诗传达的是人生苦辣况味和平凡的审美趣味,因而,诗人们常常以调侃,自嘲,滑稽的表达方式去书写日常生活经验。“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韩东《你见过大海》)。黄灿然的《给妻子》一诗展示了普通夫妻的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亲爱的,生活不怎么好/但也不会更糟/结婚六年,孩子五岁/你还保持单纯,对爱情抱有幻想/这是你的幸福;我呢,还继续写诗,并且越写越玄/你知道也不容易/我们谈了恋爱,做了夫妻/有了家,生了孩子/两地分居,通信打长途电话/然后团圆,高兴了/笑了,哭了,吵了,好了。/我知道生活并不太糟/可也不期望会更好,大概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韩东的另一首诗《有关大雁塔》则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渺小,历史的不可知。于坚是后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非常重视处理个人化的日常经验,比如他写于90年代的长诗《0档案》以叙事,反讽的表现手法,运用戏拟口语,把档案中政治和道德的符号滤去,深入呈现历史话语和公共书写中的个人状况,通过书写档案来展现个人日常生活细节的平庸、琐碎。“表态:(大会 小会 居委会 登记的 同志们 亲人们 朋友们 守门的 负责的 签字的 盖章的)/安全 要得 顺便 没说的 真棒 放心 般配/同意 点头 赞成 举手 鼓掌 签字 可以 不错 好咧 真棒 行嘛一致通过”他把那个时代登记结婚表态时的词语全部罗列出来,从而进入历史的真实。
由于8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在一定程度疏离现实生活,进入90年代后诗人们纷纷转向接纳平凡的现实生活,因而世俗化的日常生活经验越来越被后朦胧诗人们所重视,对现实经验的处理则成了一道壮观的诗歌风景。不过,这不是对传统诗歌写作方式的回归,而是对内心体验中的“现实场景”进行处理。我们可以从张曙光《岁月的遗照》中看到诗人已经把个体生命意识切入现实生活场景,更多的个体生命经验得到有效处理:“我们已和父亲和解,或成了父亲/或坠入生活更深的陷阱,而那一切真的存在/我们不过是一场幻梦,或我们在痛苦中进行的构想?/也许,我们只是些时间的见证,像这些旧照片/发黄,变脆,却包容着一些事件,人们/一度称之为历史”。王家新、臧棣、孙文波、朱凌波、西川、欧阳江河、肖开愚等大批后朦胧诗人都在开拓这种现实经验,转向对现实场景的处理,这种趋势是对平面化的纠正,使诗在深入世俗化的生活中更能进入历史的深度。
然而,也有一些后朦胧诗人一味不加处理地叙述现实生活,使得诗走向平面化,过分的平面化也使诗缺乏应有的深度。有的诗如同嚼蜡,既不含蓄又没有生命思考的深度,缺乏诗意。然而多姿多彩的平凡生命,使我们有了更多写作的可能,这个方面后朦胧诗的开拓还不够,这是一种遗憾。
五、结语
索尔仁尼琴说:“宇宙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一个都是宇宙的中心”。我认为后朦胧诗的宇宙中心就是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世界,由生命的原始冲动力和激情组成。王家新的诗歌是一个受难和充满拯救意识的个体生命中心,欧阳江河是一个充满玄想和自悖的个体生命中心。还有臧棣、严力、柏桦、陈东东、孙文波、骆一禾、海子、翟永明等众多的星宿组成了生命的银河。在存在的最高体验上创造着他们充满智性的诗,我坚信个体生命意识在对诗的正反经验的调整中将不断丰富诗歌的光彩,从而达到一定历史的深度。参考书目:
《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金汉,冯云青,李新宇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2版。
《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王家新,孙文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西方哲学十大名著导读》杨寿堪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诗探索》谢冕,杨匡汉,吴思敏主编,1995年第3辑。
《东方金字塔——中国青年诗人十三家》牛汉,蔡其娇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万夏,潇潇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肖开愚,臧棣,孙文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艰难的指向》王光明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崛起的诗群》徐敬亚,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0,孟繁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第四篇:汉本怎么写论文
怎样写毕业论文
一、论文基本构成及基本要求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二、怎样使论文主题具有创新意义
毕业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迪),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第一,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
第二,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读后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第四,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要发现有新意的题目,就要善于积累和分析资料。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过去已经形成的理论,包括教科书上的一些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还可以进行再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收集资料、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要弄清楚别人写过什么东西,有些什么论点,有何争论及分歧的焦点是什么,目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在深入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材料作一番加工整理的工作,把别人认识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起点,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论文
三、选题的原则
(一)、知己知被,量力而行
毕业论文是对学员学习知识相成果的综合性考核,选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做到“知已知彼”。
所谓“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桥和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理论基础比较好,又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选择难度大一些、内容复杂一些的题目,对自己定下的标准高一些,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应当看到,人的学识水平是有差距的。有的可能在面上广博些,有的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钻研,有的可能在这一方面高人一筹,而在另一方面则较为逊色。在选题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内在的动力和写作情绪就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比如汉语言文学,包含两个方面:汉语和文学。汉语又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我们还可以细分字词短语语法修辞等,到底喜欢什么一定要清楚。
所谓“知彼”,一是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或资料来源。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或资料不足就写不成论文,即使勉强写出来,也缺乏说服力。资料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作者亲自考查获得的,包括各种观察数据以及学习心得等。第二手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文献资料。二是要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大致掌握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避免盲目性和无效劳动。要注意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即他人研究中存在的疑点、漏洞或不足。有疑点、漏洞的问题,不少是重要的学术论题,以此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在理论上修正、补充或丰富已有的结论。只要做到了知己知彼,就能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二)难易适中,大小适度
要选好毕业论文的题目,把握“适中”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首先,题目的难易要适中。选题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许多人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跃跃欲试,想通过论文的写作,将自己几年来的学习所得充分地反映出来,因此着眼于一些学术价值较高、角度较新、内容较奇的题目,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难度过大,超过了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一旦盲目动笔,很可能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被动境地,到头来迫使自己另起炉灶、更换题目,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失去写作的自信心。反之,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却将论文题目选得过于容易,这样也不能反映出自己真实的水平,而且也达不到通过撰写毕业论文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
其次,题目的大小要适度。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题目太大把握不住,考虑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因为大题目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不仅要有局部的,还要有全局性的,不仅要有某一方面的,还要有综合性的。而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业余学习的学员还要受到工作、家务等牵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学的几年学习,对学生来讲还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而要独立地研究和分析一些大问题,还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再加上缺乏写作经验,对大量的材料的处理也往往驾驭不了,容易造成材料堆积或过于散乱,写得一般化。选定小题目,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选个小题目,二是在大题目中选定小的论证角度。比如,有这样三个题目:《论李白的诗歌》、《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李白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第一个题目显然太大,诗歌包含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一篇文章如果要涉及这么多的内容,是不容易写好的。第二个题目比起第一个来要小一些,但艺术特色包含的方面依旧很多,作为毕业论文写起来还嫌太大。第三个题目就抓住了修辞手法夸张这一侧面,显得角度小,针对性强,容易深入研究。
当然题目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每个人情况不同,难以一概而论。有的理论素养好,情况了解多,写作水平较高,也可以写大一点的题目。但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为好。小题目容易驾驭,只要写得丰满深入,同样很有价值。此外,题目大小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大题可以小作,小题也可以大作,这要根据作者的实际来加以确定。
再次,选题还应注意千万不能随大流或者赶时髦,写自己并没有弄懂或没有条件研究的问题。如有的一鳞半爪地接触到一点国外的材料,收集到几个新名词、新概念,为了“求新”,为了一鸣谅人,就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囫囵吞枣,东拼西凑,这样的论文当然是写不好的,选题时要引以为戒。
四、选题范围
要说明的是,我们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所以选题的范围包含三个方面:
1、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2、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
3、中学语文教学
第五篇:2015汉办志愿者 面试以及赴泰经验分享
11月中旬,汉办志愿者报名又开始了。很多学弟妹在问我相关的问题,啰啰嗦嗦回答了一些,索性写了下来吧(字数太多懒得校对,有错漏的但不太影响的话,将就看吧)。Po主在泰国任教(非孔院),就结合泰国的一些具体情况分析,列点说明: 1.关于工资
泰国志愿者的基本工资待遇是800美金;其中泰方12000 B, 汉办支付400 $(汉办会根据实时汇率补上一点汇率差),一般学校没有额外的交通以及膳食补助,所以这样下来每个月6000左右。第一笔工资是大概抵泰的第三个月发下来(汉办支付得5个月的工资+交通补助费+安置费),大概27000 rmb。第二笔据说是回国后发,外加一个全勤奖,大概30000rmb。泰方的工资则是按月发,月底结算,12000 B不会少。一般是会把国内的工资剩下,泰方的工资花完。
2.生活问题
以往都有传闻说,很多人到达泰国之后,会因为人受不了艰难困苦而跑回国去的,而我所在的今年,是没有这样情况的的。首先志愿者选拔标准提高了,其次是汉办和泰教育部对接收志愿者的学校要求和审核也提高了。所以志愿者管理条例上的生活设施要求是基本满足的(空调、冰箱和网络),如果真遇到条件很差的,要及时跟校方和汉办反应,他们会帮忙解决。
很多人问到孤独不孤独,这个问题真是„„当然啦,家人朋友都在国内,想什么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但孤独只是暂时的。女孩子如果是到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和学校基本都是俩仨一起的,能有个伴。泰国的电话卡往国内打也不贵,大概15 B/min。再说现在都是使用网络电话/视频的多,而泰国的上网套餐很便宜,3G用完之后的2G免费,所以联系不成问题,多和家人朋友联系就好。这边的交通工具有taxi(仅限曼谷和清迈)、嘟嘟车、摩托车、公交车、双条车、面包车。想家是必须的,忍耐也是必须的。想做人上之人,先尝尝苦中苦。来之前多学一些简单的实用泰语,如吃饭/出行/买东西之类,会便利不少。
泰国人一般都蛮友善,不懂的时候多笑多问,一般都是会理解和乐意帮忙的。
3.教学问题
志愿者管理条例上的课时要求是不超过22课时,泰国的课时时长一小时,所以上课会比较累一些,尤其小学,学生很调皮闹腾,老师就需要一直嘶吼。八点半上课,四点半放学,一天七节课。不过这些具体还是要看学校和地区,学的志愿者老师们会相对轻松。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好,控制力也会稍好一些,但是学生缺课的情况有时很严重。2015年之后,汉办和泰基教委要对接收志愿者老师的学校要求是:必须有中文班,保证每个中文班每星期至少4课时的中文学习。这对于志愿者老师的工作要求相对提高了,教学任务加重些许。
一般来说,学校会安排泰国的班主任陪班。意思就是志愿者老师上课,泰方班主任会协助你管课堂纪律。但有些学校,比如po主在市中心的国际小学任教,做了中文班班主任,一天全中文教学,学生的吃喝拉撒也都要管,每天声嘶力竭都是必须的。但是泰国这样的学校 并不多,所以不需要太担心,智者见智,很多时候转一转脑袋瓜子就好很多,该凶该温柔自行判断。假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还是不错的,虽然较为辛苦,但是挑战和机遇也很多,比如po主的泰语进步很大。
教材方面,基本是没有固定的教材的,体验汉语/汉语入门 这俩见得比较多。很多老师们都不愿意用,因为很多教材并不好用。所以要自己准备教材或教具,很多教室都有多媒体,使用PPT是可以的。再说说泰国学生,知名的是喜动,话多,喜欢动手(这个指手工方面),能歌善舞。所以上课形式一定不要拘束,不然第一节课都上不好。要想尽办法的使课堂生动,教材和PPT要有吸引力,时不时的小游戏和互动,都是必须的。4.面试
首先就是汉语本体知识要过关。一些基本的词语辨析、拼音、字形笔顺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关于笔顺笔画,考官会说一个四字成语,里边有个别字的笔顺或字形有些难把握(如 如雷贯耳)因为书写习惯的影响,很多人都出现偏差。书写的时候要一笔一笔写清楚,要大且清晰。考官会让你就一组词语辨析,如突然/忽然,并让你套入实际的教学情境,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讲解。然后考官会给出一个语法点,要求做一个教学设计,就是说明会怎么教这个语法点。Po主拿到的题目是讲解“趋向补语”。当时的思路大概是:讲解简单趋向补语、其常见的用法(跟动词结合使用),举例,讲述主要教学方法。主要练习方式是,用动词加简单趋向补语发指令,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熟悉生词。然后对学生进行操练,最后是情景填空练习,再次操练。
接着是课堂管理,考官会随机捣乱,你要下意识去制止,把他们当学生管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相对简单,就不多做讲述了。面试所有的题目都是没法提前准备的,比较有挑战性。被问的时候会有点慌,其实也还好,有些考官会提示一点来缓和你的紧张。总之面试前还是多看看词语辨析,多做教学设想,网上有很多考题可以参照。关于才艺,有的就准备,会不会加分无从得知,没有的如实回答就好。关于面试中的细节,就是写字之后要擦黑板啊,见到面试官要打招呼啊,被问到要说“谢谢”,回答完要说“我的回答完毕之类”的,不要太紧张,说话大声清楚。多穿点穿暖和,南方的孩子们也一定要记得穿暖和,别冻坏了表达不顺畅而影响发挥。其实没有要求正装的,一般的穿着大方得体就好。关于口语面试和心理测试。心理测试就很简单,第一反应选哪个就哪个,不要想太多,一般没问题。口语面试就那样吧,之前po主遇到的是:喜欢的电影和喜欢的食物。还问了两个简单的问题,“你想成为泰国汉语志愿者,为什么?” “你觉得你的专业会对这一次的面试有什么样的帮助?”po主一向语速快,不一会就出来了,感觉也还不错。
5.关于培训
通过面试,在出国前准备之后的短期培训。课程蛮紧张的,内容很多,但是实用性不够。主要是学好泰语和熟悉泰国风俗礼仪,让自己可以迅速适应泰国的工作生活。还有两门比较有用的课程是归国志愿者老师的经验分享;教学实践(分小组进行,评分制)。一般只要认真培训,不逃课、交作业、考试前复习,顺利结业不会有太大问题。出国前要体检都知道吧?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最后再补充几点需要注意的:
1.培训前办好护照;彩色免冠照(2寸/1寸都要)。
2.不需要在国内换太多泰铢(如果实在担心匆忙没有时间在泰国换,在国内换10000/20000 B也可以),抵达曼谷后在贵都酒店(到任大会在那)附近有一个钱庄,那里的汇率比国内高很多。3.在国内多买几件喜欢的有领的衣服(只要不是T恤那样,不需要特别正式也可以);(以下以女生为例)
长过膝盖的裙子(颜色、款式不限,不过分就行);
正装一定要有(衣裙和鞋子,黑白配都知道吧); 两双舒适的平底鞋(泰国一般鞋子质量不好); 肉色丝袜(这个主要是防晒和防蚊); 还内衣物多带吧,泰国的衣服嘛哦呵呵๘๘๘就那样吧。
4.一些常用药,肠胃不好啊生理痛啊头疼脑热的这些药建议都带着。医院有多难排队就不说了,唐人街的中成药太太太贵,但是一些中草药都可以买到,价格也还可以,老干妈也有。一些喜欢的调料酱可以带,有条件的自己做饭。泰国人喜肉、喜甜辣,菜和面食都是有甜味的,北方的孩子适应得会相对难一些。泰国水果很多也不贵,蔬菜不多, 辣椒超级辣。Amazing Thailand!
5.带一些中国特色的明信片可以送学生;带几个“你真棒”“加油”之类的印章,改作业可以用;备几份特色礼物,送班主任送老师都是要的。6.手机贴膜和手机套可以带着备用的,泰国这边很贵质量还很次(啊哈哈这个很像在搞笑其实po主真诚脸),一定不要随意摔手机,换个屏幕10000B(iPhone为例),rio心疼。
类似的还有眼镜,很贵很贵很贵,眼药水也请自带。
7.泰国自来水不可食用,可用于洗漱、拖地、浇花等,一般公寓楼下会有净水机,自己打水。8.谨言慎行,泰国不谈论政治和王室,听到国歌要驻足起立。
9.泰国的大超市有Makro/ Big C/TESCO LOTUS。其中Big C就是常见的生活超市,很多小县城也会有,价格稍微有点贵,但是东西算是比较奥齐全了,还需要什么生活用品可以到big C置办。
9.学好泰语学好泰语学好泰语,志愿的事情从来不是美差。到泰国之后,除去赴异国的新鲜好奇感和工作的满足成就感,一定还会有很多设想不到的不如意和不容易。想成为人上之人,必须能吞下苦中苦。利弊好坏,自己权衡。
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面试以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