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内精读一首课外带动一组
“以内养外”:课内精读一首,课外带动一组
——小议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近几年来,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作为其板块之一的古典诗词教学也备受关注与责难。文章从教学策略出发,尝试性提出疏通语言,了解大意;挖掘空白,感受诗情;立足诗眼,渐入诗境;熟读成诵,化为已用;整合资源,以内带外五种教学方法,旨在探求古诗词教学的承传与突破,同时也为研究和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的人们抛砖引玉。
关键词: 古诗教学 难点 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在各学段提出了背诵要求,并在附录中明确提出关于小学阶段优秀古诗词背诵的建议,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选择70首向小学生推荐,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
一是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景、情同此理;
二是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词的背景则往往无暇顾及;
三是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仍限于旧模式。
我认为,古诗教学还得从两方面着手:课内激趣,精讲一首,课外积累,带动一组。下面,我就如何“课内精讲一首,课外带动一组”,谈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几点策略。
策略一:疏通语言,了解大意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再者学生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字到位。学生学习古诗的文字障碍主要源于:第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第二,字词的生疏;第三,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第一种障碍,学习现代诗有时也存在,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教学时可分别采用适当的补充或调序等手段加以疏通。第二种障碍,是学习任何文体课文的共性,疏通障碍的做法与一般的生字新词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第三种障碍才与“古”有关,为学习古诗所特有。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字词生疏处疏通:有些字词,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一般不会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如:“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歌声振林樾”中的“樾”。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疏通:有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其义为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其音为xiàn,意为显露,等同“现”),“返景入深林”中的“景”(其音为yǐng,意为日光)。
以上列举的“曈”、“樾”、“坐”、“见”和“景”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这些地方,当“说”则“说”,不能因为怕扣上“注入式”的帽子而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严重者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这势必要求教师采用粗讲熟读的方式组织教学。
策略二:挖掘空白,感受诗情
中国古诗词以含蓄见长,与中国书画一样,讲究布白,留给欣赏者以足够的空间想像。诗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空白的艺术: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描写的空白、心理活动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哲理上的空白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启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补充诗歌“空白”,接通跳跃的起讫点,从而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形象、鲜明的抒情画面、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如古诗《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的多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策略三:立足诗眼,渐入诗境
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受字数、句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词眼最能表达诗意或诗人情感。最为典型的比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两句诗,所写景色原本平淡无奇,但一个“闹”字、一个“弄”字,就使全诗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大凡“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整句诗显得生动传神,气势非凡,韵味无穷。我们今天阅读鉴赏古诗时,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执教《泊船瓜州》时,弃“绿”抓“还”,窍抓诗眼,独辟蹊径,堪称诗歌教学的经典,他的教学处理,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开课伊始,便先抓住诗眼。
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还有什么说法?(京口瓜洲被一条长江隔开了)还有几种说法?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
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
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11.用“靠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怎么说?可以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绿装)
“又”是什么意思?说明诗人离开家的时间„„ 这句话写出诗人怎样?用三个字概括。(离家久)
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更该还)2.朗读第四句诗,这句诗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决)这句诗的意思该怎么说?加上感叹词把这句话说得更好些,该怎么说?
把“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这两行诗。
3.一、二行诗我们说“靠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近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从“何时”看出诗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个字该怎么说?(何时还)
4.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还)教师介绍原因。„„
孙老师紧扣诗眼“还”字,分别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靠家近,应该还;
二、离家久,更该还;
三、思家切,不能还。这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再加上教师巧妙点拨,学生朗读感悟,使学生对全诗的写作背景、诗句意境、思想感情有了全面的领悟。
策略四:熟读成诵,化为已用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以上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二、三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与份量。
有教师认为: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法则。许多名特优教师的课堂都非常重视诵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能营造出教师、学生、诗人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另外古诗词有着独特的节奏、音律,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使学生沉浸于诗歌独特音韵之中,进入诗词曼妙的意境中。
有位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诗中,老师说:桃花又开了,小草又绿了,燕子又回来了,然而诗人却离开了,有道是故土难离,诗人不禁想——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怎能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是不得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回忆了家乡,回忆了亲人之后,老师又对比问:团团圆圆一家亲,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和朋友一块饮酒,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也许他一去不能回呀,再看一眼——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种乡思啊,惟有问明月——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反复多次的吟诵之后,学生不仅熟读了诗文,也更深沉的理解了诗人的情感。策略五:整合资源,以内带外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仅靠课堂内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促使我们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积累。在实践中得知:以课堂内的一首带动课外的一组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课外有相关的《别董大》、《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等一组送别诗。,教师把所搜集的作品交给学生直接感知,并可作适当地设问,以利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孙双金老师曾上过一堂《送别组诗》,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四首古诗。针对教学内容,孙老师采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赠汪伦》,采取“自主朗读,了解诗歌大意——自学质疑,理清作者思路一自由诵读,体会思想感情”的步骤,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孙老师分别出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两首诗的意思,并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一诗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在学完前三首诗后,孙老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渭城曲》,并引导学生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孙老师启发学生总结,“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话相送”、“以酒相送”说到底都是诗人“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最后的总结,使四首诗歌浑然一体,学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类诗歌 4 的理解,进而领会了这类诗歌的表达方式。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思乡”为主题组诗,以“母爱”为主题组诗,等等。
2、整合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到的儿童勤劳朴实,笔者就以“寻找古诗中的儿童”为题,要求学生搜集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句,于是,课外学生们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以下一些古诗句:
《清明》时节,“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的蓬头稚子“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偷采白莲的小娃“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3、整合同一诗人的作品:课内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带动学生学习苏轼的其它作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学习杜甫的《春望》,带动另一篇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李白》、《走进诗圣杜甫》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整合的方式还有许多,可以春夏秋冬为主题,也可以花鸟虫鱼为主题,还可以风云雨雪为主题,只要引导得法,都能激发学生古诗词的积累欲望。从手段来讲,读、写、思、画结合,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读情诗境的好方法。从时间上来说,课前收集、课内交流、课后延伸,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方式。
以上策略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系统,融合起来是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有侧重地使用,前四者相互融合,适合在课堂内进行,策略五侧重于积累,适合在完成前四者的基础上在课堂外进行。
优秀古诗词是语教学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语言精湛,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取向,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戴宝云.小学语文实用教学90法[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 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4] 陈向春.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长春大学学报.2005.(8)[5] 李兆群.诗歌教学论[A].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C].武陵:武陵学刊.1998.(1)[6]《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第二篇:课内课外结合
课内课外结合,教改教研并重
——语文教学总结
本人从教十多年来,不断加强业务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坚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崭新的教育理念,是个思想观念紧跟教育发展态势的创新型教师。十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摸爬滚打,经验教训的不断积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观念,这些观念也为我平时教学工作和本学期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现特就此文阐述 如下,希望得到方家的指点。
一,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1、学生学得好远胜于老师教得好。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老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都是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来起作用。因此,在初二年级,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2、以课文为语文教学的例子,增加课外阅读量。
“课本只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唯课本论,不要把课本当作教材的全部。如果老师只是把“例子”(课本)讲解分析得再明晰透彻,却不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不去从生活中采掘大量鲜活的知识,不去做适量的“习题”,那么学生也不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为能力。所以,我在初二教学过程中力求压缩讲授课本的时间,尽量地多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机会。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活动应该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处理好语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把语文学科教好。据我所知,几乎在所有学校里,语文学科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几乎最少。而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必须以课外活动为依托,这个矛盾没有设法解决清楚,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
3、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很难有能力的提高。
初二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认真的扎扎实实的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明确语文学科各阶段的目标。语文学科没有明显的阶段性。以前报道过的任小艾带的初三毕业班作高考语文试卷,平均成绩超出北京市总平均分3分多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想办法把语文学习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不敢放松。
二,关于阅读教学
1,压缩课文的授课时间,一般课文用1--2课时来完成。为了压缩课文的授课时间,首先要简化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堂课只要求达到一个目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包罗万象,想面面俱到、毫无遗漏的教给学生,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能。俗话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教学效果来说,必要的舍弃是应该的。理想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是从宏观进行,一学期、一学年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起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但落实到每一节课,就必须有每一节课的目标和教学重点。其次,能够不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就尽量不放在课堂上讲,这也是压缩授课时间的办法。课前预习工作要落到实处,每一节课所布置的预习任务都要有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便于老师检查的。粗读课文,疏通文义,分段归纳段意等一系列工作,完全可以在课前完成。字词以及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可以在开学初切块分给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由他们组织整理,上课前三分钟抄在黑板上,底稿上缴,一月整理一次。
2、以前学习过的句式变化、关联词用法、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它语法知识,应该有机的切分到每一节课文当中,有计划的复习加深,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没有扎扎实实的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有能力的迁移的。
3、向课外延伸的问题,我一直束手无策,因为材料匮乏,学生手头连最起码一本统一《读本》也没有,现在,虽然有了多媒体教学网络,这个问题可望解决,但是,学生没有办法天天去上,因此,课外活动如何与正课有机的配合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研究。
三,关于作文教学
我的作文教学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 以下四点:
1,初二年级要求学生把记叙文的基础打扎实,把各类文体先写得规范些。
2,“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老师改出来的。”我不赞同我们学校硬性规定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的那一套一统化措施。如果不依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一味强调作文的精批细改,把语文教师围困在作文堆里忙个不停,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作文批改应实行学期积分制。每一次作文明确一个训练点,完成训练任务即得满分5分,每学期要求完成40分的指标,分数不足可以用作文数量来祢补。作文指标没有完成的,从期末考试语文成绩中一次扣除。用这种办法逼着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多写作文。我已经试行一学期,效果不错。
3,要求学生坚持“课前三分钟讲演”的讲演稿撰写,以作为作文课的补充。
4,利用每周两节阅读课的有利条件,开展诗歌朗诵课、默写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这些说读方面的活动,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四,关于课外语文活动
针对课余时间里,语文学科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下用于语文的时间几乎最少这一现状,就要充分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势在必行。
除了上面提到的课余活动以外,我设想在初三年级开展以下活动。
1、每天一首唐诗鉴赏;
2、每节三个成语介绍,并要求同学根据这些成语连串成一段话;、每周一节阅读课,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小评论;
4、定期举行作文竞赛,择优汇编成优秀作文选集;
语文教学不改革就不能提高效率,不能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认识。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一线语文教师做了许多的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不管你在课堂上采取什么先进的教法,单凭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那是肯定不行的。而应该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即课内是基础,是根本,课外是继续,是延伸。更准确的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除了课堂学习必不可少,在很大程度上更得益于课外多看、多读、多写。学生把在课堂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运用到课外去开拓新的未知领域,他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巩固和发展。那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究竟如何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的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看法。
1.教学内容要力争新鲜化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不可能在45分钟内将课本所有东西一应俱全地教给学生。我认为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取舍,重在指导,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将精讲的内容赋予新鲜化,打破传统思路——即从作家介绍到背景讲解,再从结构划分到内容分析,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1.1可作课内外比较。如讲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联系《我军横渡长江情景》一文,比较分析其内容、报道重点、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了解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及人民必胜、正义必胜的历史规律。
1.2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学习契诃夫《变色龙》,就可以适当介绍他的经典名著《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等,领会小说作为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学样式,是怎样塑造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
1.3课内外组合进行专题教学。如学习鲁讯的作品,可将鲁讯先生的作品分文体分阶段介绍给学生,并结合课本教材所选篇目作专题研究,从而使学生对他的重要作品及人生经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为以后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起零散的传授,无疑是事半功倍。
2.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手段单一,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去掌握。学生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是低效的。我认为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受,乐于掌握。
2.1适当举行比赛。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字词知识,可举行小组间默写比赛,词语接力;为了让学生有表情朗读,可举行速度、朗读对抗赛、接力赛,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2.2结合课文内容组织课外表演。如学《威尼斯商人》可分角色表演节选的这幕喜剧,学《皇帝的新装》可进行课外改编和表演课本剧,这既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加深对文章写法、主旨的理解,真可谓一举多得。
2.3适当举行教师学生角色换位,让学生做实习老师。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必须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掌握课本知识以及与文章有关的课外知识,其结果,学生既拓宽了视野,又提高了说写能力和应变能力。
3.课外活动尽量丰富化每门学科的学习都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语文水平较高的同学都有这样一个体会:他们的优异成绩,除了来自课堂上认真学习外,更多的来自课外的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如听广播、看电视、读报刊、读小说等,都可以提高语文水平。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3.1写日记。日记是一部无形的录像机。学生尽管生活的圈子小,但将每天感触最深的事情记下来,并适当加以评论,既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独立观察、思考问题、勤于动笔的习惯。
3.2做摘抄剪贴。归类摘抄剪贴,可以丰富知识,开启智慧,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至少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3.3读报。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班会及其他课余时间,有计划的组织读报,老师自读或学生代读。读每天的新闻、报上刊登的优秀文章以及自己摘抄剪贴的文章。
3.4开展诵读活动。语文教师每周可以利用一节课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诵读“经典”文章的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也是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有益补充。学生在诵读活动中,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写作东西。此外,组织文学社团、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语文知识讲座及活动,既能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之途定然是迂回曲折的,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就必须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并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源头活水”
第三篇:请写出课内和课外描写春天的诗各一首
请写出课内和课外描写春天的诗各一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课内和课外表达送别情深的诗各一首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特征的古诗一句,写下来
春: 夏:
秋:
冬: 写诗题
(1)李白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1)送别诗有: _________ _________
(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写题目)春: _________ ________ 秋: _________ ________
冬: _________ _________ 夏:_________ __________
写诗句
(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5)与战争有关的诗有:(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默写
第四篇:第八册课内精读课文复习
人教版第八册课内精读课文复习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①《独坐敬亭山》
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②《望洞庭》
大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③《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美好景象。
2、《桂林山水》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
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一个“迎”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
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②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这句话写出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①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这句话讲“我”长大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父亲打电话通知对方,领走的是中奖的车子,但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7、《尊严》
人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杰克逊有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①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拥有大批财产和亿万金钱的人,而是指拥有尊贵的人格。哈默正是具有这种尊严的人。他不因穷困潦倒而自悲;向他人乞哀告怜,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换取应得的酬劳,只有这样,才觉得舒心、踏实。杰克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觉得这个年轻人有骨气,目前的穷困是暂时的,凭他的骨气和毅力,能创造出财富。在杰克逊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也说明了杰克逊是一位懂得什么是尊严。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1)“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只幼龟探头侦察突然被一只嘲鸫咬啄时,向导对焦急的作者及其同伴说的话,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同时也用向导的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11、《蝙蝠和雷达》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这是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
第四单元
13、《夜莺的歌声》
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①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
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漫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听、看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告诉我们从小放眼 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①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②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①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悄然”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灵性”是指智慧、聪明才智。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
②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张望”是向四周或远处看。这里用来描写双目失明的安静,不仅表现出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也表现出她对飞翔的向往。“弧线”是指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这里用来形容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③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这里是说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缤纷”是形容繁多而凌乱,这里是指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子。从安静的身上,作者默默地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因而情不自禁,有感而发: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19、《生命 生命》
作者杏林子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23、古诗词三首
①《乡村四月》
大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②《四时田园杂兴》
大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③《渔歌子》
大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①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反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界狂热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
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鱼游到了纸上》
我们要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①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
②鱼游到了纸上。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而之所以画得像活的一样,正是他专注认真,坚
持不懈的结果。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要注意结合文中描写青年入画鱼的神态和动作的具体语句,展开联想,想象所画金鱼的细致部位,来体会青年人专注认真的品质。
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画鱼时的忘我。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受青年人全身心投入的执著精神。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第八单元
29、《寓言两则》
1、《纪昌学射》
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①“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
2、《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1、《普罗米修斯》
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文中主要讲宙斯十分恼怒。
第五篇: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小学古诗词组诗教学策略(附示范课例实录)(本站推荐)
“以内养外”:精读一首,带读一组
——小议古诗词组诗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在各学段提出了背诵要求,并在附录中明确提出关于小学阶段优秀古诗词背诵的建议,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选择70首向小学生推荐,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
一是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景、情同此理;
二是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词的背景则往往无暇顾及;
三是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仍限于旧模式。
我认为,古诗教学还得从两方面着手:课内激趣,精讲一首,课外积累,带动一组。下面,我就如何“课内精讲一首,课外带动一组”,谈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几点策略。
策略一:疏通语言,了解大意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再者学生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字到位。学生学习古诗的文字障碍主要源于:第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第二,字词的生疏;第三,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第一种障碍,学习现代诗有时也存在,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教学时可分别采用适当的补充或调序等手段加以疏通。第二种障碍,是学习任何文体课文的共性,疏通障碍的做法与一般的生字新词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第三种障碍才与“古”有关,为学习古诗所特有。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字词生疏处疏通:有些字词,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一般不会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如:“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歌声振林樾”中的“樾”。
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疏通:有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其义为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其音为xiàn,意为显露,等同“现”),“返景入深林”中的“景”(其音为yǐng,意为日光)。
以上列举的“曈”、“樾”、“坐”、“见”和“景”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这些地方,当“说”则“说”,不能因为怕扣上“注入式”的帽子而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 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严重者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这势必要求教师采用粗讲熟读的方式组织教学。
策略二:挖掘空白,感受诗情
中国古诗词以含蓄见长,与中国书画一样,讲究布白,留给欣赏者以足够的空间想像。诗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空白的艺术: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描写的空白、心理活动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哲理上的空白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启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补充诗歌“空白”,接通跳跃的起讫点,从而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形象、鲜明的抒情画面、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如古诗《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的多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策略三:立足诗眼,渐入诗境
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受字数、句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词眼最能表达诗意或诗人情感。最为典型的比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两句诗,所写景色原本平淡无奇,但一个“闹”字、一个“弄”字,就使全诗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大凡“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整句诗显得生动传神,气势非凡,韵味无穷。我们今天阅读鉴赏古诗时,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执教《泊船瓜州》时,弃“绿”抓“还”,窍抓诗眼,独辟蹊径,堪称诗歌教学的经典,他的教学处理,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开课伊始,便先抓住诗眼。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还有什么说法?(京口瓜洲被一条长江隔开了)还有几种说法?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
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
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11.用“靠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怎么说?可以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绿装)
“又”是什么意思?说明诗人离开家的时间„„ 这句话写出诗人怎样?用三个字概括。(离家久)
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更该还)2.朗读第四句诗,这句诗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决)这句诗的意思该怎么说?加上感叹词把这句话说得更好些,该怎么说?
把“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这两行诗。
3.一、二行诗我们说“靠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近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从“何时”看出诗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个字该怎么说?(何时还)
4.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还)教师介绍原因。„„
孙老师紧扣诗眼“还”字,分别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靠家近,应该还;
二、离家久,更该还;
三、思家切,不能还。这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再加上教师巧妙点拨,学生朗读感悟,使学生对全诗的写作背景、诗句意境、思想感情有了全面的领悟。
策略四:熟读成诵,化为已用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以上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二、三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与份量。
有教师认为: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法则。许多名特优教师的课堂都非常重视诵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能营造出教师、学生、诗人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另外古诗词有着独特的节奏、音律,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使学生沉浸于诗歌独特音韵之中,进入诗词曼妙的意境中。
有位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诗中,老师说:桃花又开了,小草又绿了,燕子又回来了,然而诗人却离开了,有道是故土难离,诗人不禁想——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怎能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是不得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回忆了家乡,回忆了亲人之后,老师又对比问:团团圆圆一家亲,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和朋友一块饮酒,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也许他一去不能回呀,再看一眼——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种乡思啊,惟有问明月——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反复多次的吟诵之后,学生不仅熟读了诗文,也更深沉的理解了诗人的情感。策略五:整合资源,以内带外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仅靠课堂内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促使我们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积累。在实践中得知:以课堂内的一首带动课外的一组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课外有相关的《别董大》、《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等一组送别诗。,教师把所搜集的作品交给学生直接感知,并可作适当地设问,以利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孙双金老师曾上过一堂《送别组诗》,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四首古诗。针对教学内容,孙老师采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赠汪伦》,采取“自主朗读,了解诗歌大意——自学质疑,理清作者思路一自由诵读,体会思想感情”的步骤,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孙老师分别出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两首诗的意思,并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一诗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在学完前三首诗后,孙老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渭城曲》,并引导学生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孙老师启发学生总结,“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话相送”、“以酒相送”说到底都是诗人“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最后的总结,使四首诗歌浑然一体,学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类诗歌的理解,进而领会了这类诗歌的表达方式。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思乡”为主题组诗,以“母爱”为主题组诗,等等。
2、整合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到的儿童勤劳朴实,笔者就以“寻找古诗中的儿童”为题,要求学生搜集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句,于是,课外学生们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以下一些古诗句:
《清明》时节,“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的蓬头稚子“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偷采白莲的小娃“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3、整合同一诗人的作品:课内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带动学生学习苏轼的其它作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学习杜甫的《春望》,带动另一篇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李白》、《走进诗圣杜甫》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整合的方式还有许多,可以春夏秋冬为主题,也可以花鸟虫鱼为主题,还可以风云雨雪为主题,只要引导得法,都能激发学生古诗词的积累欲望。从手段来讲,读、写、思、画结合,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读情诗境的好方法。从时间上来说,课前收集、课内交流、课后延伸,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方式。
以上策略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系统,融合起来是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有侧重地使用,前四者相互融合,适合在课堂内进行,策略五侧重于积累,适合在完成前四者的基础上在课堂外进行。
优秀古诗词是语教学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语言精湛,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取向,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孙双金《送别组诗》教学实录
师: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他们在送别朋友的时候,(板书:送别)他们是怎么表达他们的情感的。(补充板书:送别组诗)今天这堂课呢,孙老师要带大家学习第一组诗,所以我们就把它称为(师生齐读)送别组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先学第一首(屏幕出现《赠汪伦》并配乐),一起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读得很好,这首诗是谁写的? 生:(齐答)李白。师:李白写给谁的? 生:(齐答)汪伦。
师:谁知道汪伦是什么人?你说。
生:汪伦是个乡下人,他也非常地喜欢写诗,可是他自己不会写。师:基本讲对。汪伦是安徽泾县人,他是个酿酒师,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尤其是当时唐朝鼎鼎大名的诗人,谁? 生:(齐声大声答)李白。
师:李白诗写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被皇帝传到宫里面去写诗给皇帝看,用现在的话说,李白是当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他非常仰慕李白,他怎么见到李白呢?(指着一位男同学说)你知道你说?
生:他是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着他那边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店,李白很喜欢喝酒,所有就来了。
师:李白喜欢游玩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不是?一个十里桃花,一个万家酒店,正中李白下怀,于是李白就来到桃花庄上。到那里一看,只有桃花潭一圈桃花,只有一个姓万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但是李白有没有怪汪伦呢?
生:(齐答)没有。
师:他就欣然住在汪伦家里,和汪伦饮酒谈诗,成了非常好的知己朋友,这首诗就是李白离开汪伦的时候,写给汪伦的。再把它吟诵一遍。(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这首诗比较好理解的,诗的意思你们会解释吗? 生:(齐答)会。
师:谁来说说看?这首诗比较好懂的,我 请没有发过言的,你来试一试。
生:李白乘舟将要离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歌声,桃花潭水虽然深千尺,不过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冯超。
师:冯超同学基本解释的准确,90%,老师不讲能够理解90%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好,如果你能把嘴巴张大一点,声音响亮一点,自信一点,就更棒了!我们掌声给他好不好?相信冯超下面的发言会更精彩,请坐。生:(齐答)好!(掌声响起)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赠汪伦》?你来。
生:李白乘舟将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阵歌声,桃花潭水虽然深千尺,但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赵婷婷。
师:赵婷婷回答的非常好,已经达到98%了,我们掌声献给她。(掌声再次响起。)
师:读诗基本意思懂了,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这首诗你有问题吗?你们讨论讨论看有什么问题?(生小组讨论。)
师:交流一下,能够发现问题的同学有双慧眼,火眼金睛。(指名问)你发现什么问题?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给我的情意?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呢?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不同的问题吗?(指名问)你的问题?
生:既然李白舍不得离开汪伦,他为什么要离开汪伦呢?
师: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之间总是要离别的。(竖起大拇指)好的,能够发现 问题比发现不了问题总是要好。你的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汪伦把李白骗过去,为什么他们还能成为好朋友? 师:我来读诗。你们能不能再发现一点问题?“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这时已经来到哪里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要在李白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别呢?
师:(兴奋地)听到没有?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送客你会这样送吗? 生:(齐答)不会。
师:你肯定在家里就要这样送了,是不是。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几个人讨论一下。(生小组讨论,教师在其中一组学生中小声提出问题。)
师:好,坐正。“天一学校”了不起的,“天一”不是天下第一吗?我来看看“天一”的学生是不是天下第一。你说说看。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再来送了呢?
生:因为这里有汪伦和李白的美好回忆。师:什么回忆?为什么汪伦早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李白坐到船上才去送呢? 生:可能因为他们在这里相遇。
师:可能他们在桃花潭边相遇的,汪伦是从桃花潭把李白接来的,所以故意到桃花潭来送他。接的时候在桃花潭边接,送的时候也在桃花潭边送,让李白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你叫什么名字? 生:冯松。
师:这是冯家的观点,了不起,在哪里接我也要在哪里送,给李白留下难忘的印象。冯家的观点。
生:有可能是李白没有告诉汪伦,而后来汪伦知道就急匆匆地赶到桃花潭送他。师:说明李白是不辞而别,汪伦知道这个情况后匆忙来送。你叫什么名字? 生:徐畅。
师:徐畅,这是徐家的观点。不同的,我就喜欢听到不同,看你们的小脑袋瓜聪明不聪明。你说。
生:我的观点是:我们一般送亲人是在家里送,汪伦故意不在家里送,特别安排走的时候送,这样给他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让他记住汪伦这个朋友。师: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殷涛杰。
师:殷涛杰,殷家的观点是什么观点。你们听听看,故意在家不送,让李白到桃花潭,突然赶来还要踏歌相送,给李白终身难忘的印象,给李白一个惊喜。师:殷涛杰,真是大脑袋,大脑发达,这个想象超出一般。你说说看。
生:可能是因为李白喜欢喝酒,而汪伦又是酿酒的,他在家里特地为李白酿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酿好,急急忙忙地给李白送了过去。
师:专门为李白特制太白酒,酒还没有酿好,李白突然有事要走,急急忙忙赶去相送。你姓什么? 生:张。
师:张,这是张家的观点,又是一种奇特的观点。你说。
生:我认为是他们一起到酒店去,然后汪伦给他准备了一桌宴席给他送行,然后 李白走的时候,就在那个里面给他送行了。师:已经在酒店送过行了?
生:对,然后就在那边拍打唱歌。
师:已经在酒店送过行了,送过行之后,他觉得就这样把李白送走还不够。我是写一封信把人家骗来的现在人家走了我就这样送别不行?再次赶到桃花潭边踏歌相送。一送李白上路,二送李白上船。你叫什么名字? 生:莜玲莹。
师:莜玲莹,给莜玲莹掌声,(掌声响起)莜家人就是聪明。还有不同的观点?不得了,真是天下第一,来,这个天下第一的人再说一个。
生: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李白的名气很大,所以汪伦想组织一个很大活动来告别李白。
师:你的想象当中,不是汪伦一个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组织来踏歌相送。那个场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来都要走了,突然听到一阵阵歌声传来,李白坐在船上还坐得住吗? 生:(齐声答)坐不住。
师:李白就要站起来,跳上岸去,握住汪伦的手说:“汪兄啊,你真是对我太好啦!你这样的情意我怎么表达呢?我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拿笔来。”于是,李白挥毫写下了《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兄啊,就把这个送给你吧。”汪伦收起了李白送给他的诗,把它当作传家之宝,一代一代传下来,这首诗就是面对当时的此情此景李白即兴挥毫写下的,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好不好? 生:(齐声答)好!(生有感情地朗诵。)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纵有千尺深,也深不过汪伦对我的感情啊。在家送一下感情就深了吗?送过了再送,不是我一个人送,把一个村的人都组织起来送,抬着美酒,踏歌相送,这才能感动李白。起立,一起摇头晃脑地吟诵一下。(全体起立,配上音乐,全体动情地吟诵。)
师:我只看到一个摇头晃脑的晃起来了,你们太拘谨一点,还可以放开一点吗?看我这里,能不能背下来。不看屏幕上的,看着我这,《赠汪伦》你们可以动起来,要做动作的可以做动作。
(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有感情地背诵。)师:请坐,这首诗是谁送谁呀? 生:(大声答)汪伦送李白。师:汪伦用什么形式来送李白的? 生:(齐声答)踏歌相送。
师:汪伦是以踏歌相送的形式。(板书:以歌相送)这是汪伦以歌,踏歌的方式来送李白的。古代诗人送别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用歌声来送别,还有什么送别的方式呢?我们来看看李白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屏幕出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师声情地朗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配上音乐,生齐声朗读。)师:你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齐声答)诗人。
师:(竖起大拇指)也是唐朝的诗人,比李白大11岁。当时的名气比李白还要大,但是和李白的感情非常好,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谁? 生:(齐声答)孟浩然。
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什么意思?解释,你来。
生:(一女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断断续续答)老朋友向西辞别黄鹤楼,在春天的时候要去扬州。
师:在什么时候?在烟花三月,在繁花似锦的时候,在这么好的季节要乘船到扬州去。请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什么意思?你来。
生:朋友的小舟离我越来越远,我只看见那长江那滔滔的江水向天边流去。师:孤零零的一只帆船越驶越远,最后它的影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它流去的水吗?还流去了什么?带去了我对孟浩然的思念,带去了朋友的友情,这种思念啊,就像滚滚的长江水一样永不停息。你说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着诗人孟浩然离去,看了多长时间?你说说看。生:看到天色已暗了下来。
师:你说天色暗了,什么地方写天色暗了?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什么地方写天色暗了?要根据诗来想象,不能离开诗。你说。
生:我根据“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话知道了,李白是直到帆船没有了影子之后才离开的。
师:孟浩然离开黄鹤楼,走啊,走啊,等那个影子都看不到了,猜猜看那个李白在那里站了多长时间?你猜猜看,用现在的时间,你大概用了多少时间?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你说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生:可能接近半个钟头。
师:半个钟头,有不同的吗?你说。生:我认为他看了半天。师:看了半天,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他看了半天多。
师:半天多,那个船消失之后,李白是不是掉过头就走了呢? 生:(齐声答)不是。
师:他还在那里看,他看到什么——“唯见长江天际流。”他还在那里看那长江水滚滚流向天边。一个小时,两
个小时,(指名)你这样送过客人吗?实话实说。生:我没有。
师:你这样送过客人吗? 生:没有。
师:你这样送过客人吗? 生:没有。
师:我也没有。看看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深到什么程度了?读(生齐声朗读。)师:非常整齐,非常响亮,但是不像李白的情感。谁来像李白那样吟诵一下?莜同学,刚才发言最漂亮的莜同学。(莜同学高声地朗读)
师:掌声给莜同学。(掌声响起)你的嗓音非常好听,读得也非常响亮,如果你能读得适当再含蓄一点,(教师示范前两句)我相信你能读好,我们掌声给她。(掌声又响起)
(莜同学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示意语速减慢。)师:进步了,掌声给她。(掌声再次响起)
师:(教师范读最后两句)是不是更有味道一点?你来有味道一下?坐在位子上吟诵一下。
(生纷纷坐在座位上摇头晃脑地吟诵。)
师:(指名)你的头摇得最好,我们给掌声他。(掌声响起)但是幅度不能太大,一大话筒就跟不上了。(全体学生笑起来)生:(摇头晃脑地)有感情地朗读。师:掌声给他。(掌声响起)前面你们一个都没有晃起来,这堂课你这样晃起来,孙老师真高兴。“孤帆远影碧空尽”越去越远,“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李白是以歌声来送别孟浩然的吗? 生:(齐声答)不是。
师: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你说。生:是用目送。
师: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的。(板书:目)就在那里看啊,看啊,这场面是多么的感人啊。古人就是不唱歌就这么看着也能把感情表达出来呢。我们再看看古代诗人还有什么样的送别方式?第三首《别董大》(屏幕出现《别董大》)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想不想读?
生:(齐声答)想。师:大声读,齐读。
(配上音乐,生齐声朗读)
师:高适是唐朝著名的什么诗人?知道吗?边塞诗人。他一个好朋友著名的琴师叫什么人?董大,千里迢迢去看望高适,朋友聚会终有一别,那一天,董大要离开高适了,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呢?“千里黄云白日曛”,乌云滚滚,遮天闭日,大雪纷飞。“北风吹雁雪纷纷”,大雪纷纷地下着,这样的天气,人心里好过吗?(指名问)你说这样的天气人心里感到怎么样? 生:心里感到沉闷。生:悲哀。
生:心里感到十分地难过。生:伤心。师:伤心、压抑。天气是这样的天气,而且我的朋友就要离开我了。本来朋友的离别就非常的伤感,加上这样的天气,伤感中加上伤感,沉重中加上了沉重。作为一代大诗人高适,能让他的朋友带着伤感、带着沉重、带着这样郁闷的感情踏上漫漫行程吗?
生:(齐声答)不会。
师:作为好朋友能这样让他走吗? 生:(齐声答)不能。
师:于是好朋友说了句什么话?读。(生齐读三、四句)师:什么意思?
生:不要担心路上没有知音,因为天下很多人都认识你。师:(指名问)你说说看这句话什么意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生:不要担心前面的路程里,没有一个知己,天下人都认识你。
师:不要担心漫漫的长途中没有你的知心朋友,天底下谁人不知道你董大的名字呢?琴弹得那么好,你是大名鼎鼎的琴师,音乐家,听到这样的话,你说董大的心情怎么样?
生:他的心情从黑暗一下子转到喜悦。生:他的心情可能有点放松。师:放松,你说。
生:他的心情可能变得开朗起来了。
师:变得开朗起来了。对呀,这样的千里黄云、这样的白雪皑皑,对于董大来说都变成美好的景色。于是他欢快地、喜悦地、开朗地踏上他的漫漫长程。高适是用什么来送别他的朋友的?是目送吗?是歌送吗?是用什么来送他的?你说。生:语言。
师:是用暖人的话语来送别朋友的。(板书:话)鼓舞人心的,暖人的话语,人听了之后就像一阵热浪涌上心头。读《别董大》。(生齐读)
师:好!拿起第四首诗,发给你们的讲义《渭城曲》,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放开声读。
(生自由地读)
师:谁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来。生:大声地朗读。
师:你把这首诗的解释再读一读。生:(看着讲义)大声地朗读解释。
师:请坐,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朗诵一遍。《渭城曲》齐。(生齐读)
师:这首诗中王维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 生:(低声)酒。师:大声说。
生:(大声)酒师:(板书:酒)朋友啊,再干了这杯酒吧,向西走出阳关之后,你再也见不到你的朋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感人的。同学们,古代诗人送别他们亲朋好友的时候,可以以歌相送,可以以目相送,可以以话相送,也可以以酒相送。不管是以以歌送,以目送,以话送,以酒送,最根本的还是要以什么相送? 生:真情
师: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板书:情心)只有这样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才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诗句。这四首诗你喜欢吗? 生:(齐声大声说)喜欢。
师:请你选择一首读给我听,或者背给我听,自己选一首。(生自由的朗诵)
师:谁来?勇敢的孩子?(面带微笑地说)谁没有发过言的,把手举高一点,把手摇一摇。告诉我你没有发过言,好多人都发过言的,你还再摇嘛!(指名说)你没有发过言的,你来背一首。生:有感情地背诵《赠汪伦》。
师:好,谁还要来吟诵一首。(指名说)你来吟诵一下。生:有感情地背诵《渭城曲》。
师:好。我们这样来连诵一下,把书放下,我诵上句,你们诵下句,你们说好不好?
生:(齐大声地说)好!
(师生互动,吟诵了《渭城曲》和《赠汪伦》这两首诗)
师:大家诵得很好。我们今天学了一组古代诗人送别的诗。我们了解古代诗人是多重情意啊!这节课马上就要下课了,下课后孙老师就要和同学们告别了,回到南京去了,你怎么送别孙老师呢?(生窃窃私语)
师:谁来送送我?你用什么方式来送我?(向一位男同学走去)(举起大拇指,笑着说)重情意,够朋友。你来。
生:孙老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走了,我们会想念你,相信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再见面的。
师: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握个手,(师生握手)请坐。师:(指名问)你怎么送别我?又遇到一位朋友、知己。
生:孙老师,你不仅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知己,我们会永远记着你。师:谢谢,谢谢,称我是他的知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请坐。朋友,握个手。(师生握手)
师:(指名问)你准备怎样送别孙老师。
生:孙老师,紧紧地握一下手,(师生握手)
师:用握手的方式来送别。握了又握,握了又握,久久地不肯散去。(全体学生大笑。)师: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