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2:4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

第一篇: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家长的参与更是科学教育的关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家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以及参与途径的问题。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家庭资源 家长 参与

在科学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科学教师在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无法完成或是无法充分展开科学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中涉及的“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种植、饲养、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收集信息”等活动内容,而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或是建议积极开展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它们对于小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的确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消化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提出: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因此,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是打开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

一、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

1、促进家长对科学教学活动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开学初,我们对三年级的四个多媒体班和四个普通班的38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1)您知道有《科学》这门课程吗?回答知道的占80%。(2)请您给孩子学习的几门课程由重要到次要进行排列。基本上的家长都这样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其次是英语,再次是音乐和美术、体育,然后才是科学和思品等科目。(3)您知道孩子学习《科学》要进行种植和饲养吗?您会支持或与孩子一起种植和饲养吗?回答知道有种植和饲养这一活动的仅占2%(基本上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家长),而回答会支持孩子种植和饲养的占80%以上。由此可见,大多 1 数家长并没有了解《科学》这门课程,也说明了如果我们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会理解与支持科学活动的。

比如三年级的科学观察要用到凤仙花和蚕宝宝,于是教师就让孩子回家也种植一盆凤仙花和养殖几条蚕宝宝,可是我们却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现在的老师真特别,不好好教书,却让孩子种花养蚕,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呢,没出息!”更有一些家长说:“不行,养蚕太脏了,你把那些要考试的科目学好,以后到考上好的中学就行了。”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学习,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同时也造成了科学教学的不完整乃至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如果家长支持或是一起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就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因为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科学兴趣、科学知识、探究能力都会影响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科学教学活动中,对《科学》这门学科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也定会引他们的学科重视。

2、拓展科学教学活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是无法完成探究活动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家庭,学生在一系列的课堂探究、家庭探究、社会探究等活动中,不断地体验、感情和反思学习活动,从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在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茎越长越高》一课中,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让学生种植观察凤仙花一段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也极难在学校里实施,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于是,我们就利用“移动校迅通”这一便捷的方式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其中来。尊敬的家长: 您好!最近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在科学课上正在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但孩子在课上无法有效的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活动,为了让您的孩 2 子对植物的生长规律有更清楚的认识,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我们请您在最近两个月内经常指导并督促您的孩子完成这项有意义的观察活动并作好记录。祝愿您和您的孩子在这次的观察活动中收获多多。×××

通过与家长的书面沟通,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科学记录本上也特别突出了每个观察活动中“家长活动”这一项,从而使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班80%以上的家长都参与了观察活动,即使是普通班的家长,也有近30%的家长参与进来,这样,观察凤仙花的活动是踏踏实实地开展了。家长积极支持并参与科学教学延伸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落实,教学目标也有效达成了。另一方面,家长的参与从时间上、空间上补充了学校科学教学所很难触及的部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处于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过程中,这必将有利于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3、开发课程资源中的家庭资源

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而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在儿童成长的三大基本环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意义是最深远的,在家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学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和摄取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观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这一活动中,里面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如蚕卵孵化的温度和湿度、除沙的注意点、喂养要求、蚕在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课堂上拿几件标本或实物进行讲解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唯有让学生在家里自己亲手动手养一养,看一看,动一动,才能更好的了解蚕的生命周期以及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些活动时,在课前就组织学生自己在家养几条蚕,精心饲养,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教师再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在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对蚕的外部形态行为特征也就非常了解了,在交流会上,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有的用图画形式,他们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途径

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时,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教育,因此,指导家长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就是新时期交给小学科学教师的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使命。

1、开展宣传活动,赢取家长理解支持

因为大部分的家长不了解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所以才会导致很多家长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孩子和老师科学探究活动,因此,科学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家校联系本、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各种途径与家长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及与中学科学的联系,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了解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

基本上的家长都知道中学《科学》是要中考的,而且分数在中考总分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他们都很重视中学的《科学》。于是三年级的家长会上,我给各位家长介绍了三年级《科学》和七年级《科学》的联系之处,说明了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教学内容虽说是最基本的、浅显的,但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为孩子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今后学习《科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凤仙花和蚕的观察活动中,学会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于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课的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两个内容,也是进行中学科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一次宣传活动,基本上的家长都重新认识了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也开始重视起孩子在学校的科学学习情况,很多家长更是一改常态,变“种植和饲养是没出息的”为“全力支持并参与到种植和饲养活动中来”。

2、引领家长参与,体验课堂探究活动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点科学教师都知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这一点未必每个家长都了解。因此,如果这种探究也让家长体验一下,则会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比如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开放月的开放课上,我们可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的活动中,我们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有了家长的参 4 与,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达到了高点,当“鸡蛋保护器”保护鸡蛋成功着陆时,学生和家长都兴奋地欢呼着,而更多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孩子在努力着,在体验着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家长也深深地被感动了。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家长亲自感受了科学探究活动给孩子带来的乐趣,他们知道小学《科学》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与习惯方法的课程,家长朋友对科学教学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重视了,他们对“家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更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3、家长参与评价,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只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也是评价的主体。”这就说明了家长也应该参与到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来,而且家长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应该更具有鼓励性。我们曾对四个班的180多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重视自己在校的表现,更希望自己在校的优良表现得到父母的表扬,而且超过一半的孩子认为父母的表扬比教师的表扬更能让他们产生成功的感觉,相反,孩子们总是不希望自己不好的表现被父母发现,因此,家长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评价主体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从评价上可以观察了解得到学生在家里学习科学的情况,也能看出家长的作用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例如在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有家长评价孩子种植凤仙花的态度,有家长评价孩子观察的细心,也有家长评价孩子在学习中不足的地方;更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帮助,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凤仙花的不支持,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花的兴趣等等。总之,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以此为教学依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调控,使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家长参与科学教育,参与科学教学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提高孩子科学素养的捷径,更是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家昌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柳菊兴 鲁晓成等编著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红霞 《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喻伯军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4、中国教师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家长的参与更是科学教育的关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家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以及参与途径的问题。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家庭资源

家长

参与

在科学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科学教师在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无法完成或是无法充分展开科学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中涉及的“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种植、饲养、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收集信息”等活动内容,而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或是建议积极开展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它们对于小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的确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消化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提出: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因此,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是打开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

一、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

1、促进家长对科学教学活动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开学初,我们对三年级的四个多媒体班和四个普通班的38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1)您知道有《科学》这门课程吗?回答知道的占80%。(2)请您给孩子学习的几门课程由重要到次要进行排列。基本上的家长都这样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其次是英语,再次是音乐和美术、体育,然后才是科学和思品等科目。(3)您知道孩子学习《科学》要进行种植和饲养吗?您会支持或与孩子一起种植和饲养吗?回答知道有种植和饲养这一活动的仅占2%(基本上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家长),而回答会支持孩子种植和饲养的占80%以上。由此可见,大多数家长并没有了解《科学》这门课程,也说明了如果我们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会理解与支持科学活动的。

比如三年级的科学观察要用到凤仙花和蚕宝宝,于是教师就让孩子回家也种植一盆凤仙花和养殖几条蚕宝宝,可是我们却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现在的老师真特别,不好好教书,却让孩子种花养蚕,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呢,没出息!”更有一些家长说:“不行,养蚕太脏了,你把那些要考试的科目学好,以后到考上好的中学就行了。”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学习,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同时也造成了科学教学的不完整乃至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如果家长支持或是一起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就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因为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科学兴趣、科学知识、探究能力都会影响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科学教学活动中,对《科学》这门学科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也定会引他们的学科重视。

2、拓展科学教学活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是无法完成探究活动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家庭,学生在一系列的课堂探究、家庭探究、社会探究等活动中,不断地体验、感情和反思学习活动,从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在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茎越长越高》一课中,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植物茎在不1

科学论文 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让学生种植观察凤仙花一段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也极难在学校里实施,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于是,我们就利用“移动校迅通”这一便捷的方式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其中来。尊敬的家长:您好!最近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在科学课上正在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但孩子在课上无法有效的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活动,为了让您的孩子对植物的生长规律有更清楚的认识,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我们请您在最近两个月内经常指导并督促您的孩子完成这项有意义的观察活动并作好记录。祝愿您和您的孩子在这次的观察活动中收获多多。××× 通过与家长的书面沟通,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科学记录本上也特别突出了每个观察活动中“家长活动”这一项,从而使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班80%以上的家长都参与了观察活动,即使是普通班的家长,也有近30%的家长参与进来,这样,观察凤仙花的活动是踏踏实实地开展了。家长积极支持并参与科学教学延伸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落实,教学目标也有效达成了。另一方面,家长的参与从时间上、空间上补充了学校科学教学所很难触及的部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处于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过程中,这必将有利于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3、开发课程资源中的家庭资源

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而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在儿童成长的三大基本环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意义是最深远的,在家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学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和摄取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观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这一活动中,里面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如蚕卵孵化的温度和湿度、除沙的注意点、喂养要求、蚕在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课堂上拿几件标本或实物进行讲解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唯有让学生在家里自己亲手动手养一养,看一看,动一动,才能更好的了解蚕的生命周期以及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些活动时,在课前就组织学生自己在家养几条蚕,精心饲养,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教师再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在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对蚕的外部形态行为特征也就非常了解了,在交流会上,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有的用图画形式,他们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途径

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时,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教育,因此,指导家长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就是新时期交给小学科学教师的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使命。

1、开展宣传活动,赢取家长理解支持

因为大部分的家长不了解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所以才会导致很多家长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孩子和老师科学探究活动,因此,科学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家校联系本、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各种途径与家长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及与中学科学的联系,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了解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

科学论文 基本上的家长都知道中学《科学》是要中考的,而且分数在中考总分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他们都很重视中学的《科学》。于是三年级的家长会上,我给各位家长介绍了三年级《科学》和七年级《科学》的联系之处,说明了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教学内容虽说是最基本的、浅显的,但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为孩子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今后学习《科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凤仙花和蚕的观察活动中,学会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于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课的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两个内容,也是进行中学科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一次宣传活动,基本上的家长都重新认识了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也开始重视起孩子在学校的科学学习情况,很多家长更是一改常态,变“种植和饲养是没出息的”为“全力支持并参与到种植和饲养活动中来”。

2、引领家长参与,体验课堂探究活动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点科学教师都知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这一点未必每个家长都了解。因此,如果这种探究也让家长体验一下,则会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比如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开放月的开放课上,我们可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的活动中,我们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达到了高点,当“鸡蛋保护器”保护鸡蛋成功着陆时,学生和家长都兴奋地欢呼着,而更多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孩子在努力着,在体验着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家长也深深地被感动了。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家长亲自感受了科学探究活动给孩子带来的乐趣,他们知道小学《科学》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与习惯方法的课程,家长朋友对科学教学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重视了,他们对“家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更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3、家长参与评价,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只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也是评价的主体。”这就说明了家长也应该参与到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来,而且家长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应该更具有鼓励性。我们曾对四个班的180多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重视自己在校的表现,更希望自己在校的优良表现得到父母的表扬,而且超过一半的孩子认为父母的表扬比教师的表扬更能让他们产生成功的感觉,相反,孩子们总是不希望自己不好的表现被父母发现,因此,家长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评价主体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从评价上可以观察了解得到学生在家里学习科学的情况,也能看出家长的作用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例如在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有家长评价孩子种植凤仙花的态度,有家长评价孩子观察的细心,也有家长评价孩子在学习中不足的地方;更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帮助,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凤仙花的不支持,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花的兴趣等等。总之,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以此为教学依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调控,使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家长参与科学教育,参与科学教学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提高孩子科学素养的捷径,更是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家昌盛的需要。科学论文

第三篇: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摘 要:随着当下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对幼儿全方位的教育逐步受到重视。美术活动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透彻了解对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并为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这样才能跟上幼儿教育潮流,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意义;途径

一、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从直观上来看对幼儿开展美术活动对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深入观察研究会发现美术教育的意义不仅于此。具体表现如下:

1.幼儿园美术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美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的三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观察是绘画的基础,想象是过程,创作是再认知。幼儿在绘画时候,需要灵活的运用三者才能使美术活动产生实效,而相应的美术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是对幼儿这三种能力的锻炼。比如比如开展以春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我们可以以视频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孩子们,通过观察视频里的春天,融入自己的想象,一边观察一边想象的画出自己所看,所知和所想的事物,并且三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幼儿园美术活动可以反应幼儿们的个性特点。

针对幼儿开展美术活动,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从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可以看出他们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的作品大胆,融入自己的很多想象,那么这个孩子肯定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富有想象力;而有的孩子的作品,呆板,没有创新,这就能看出这个孩子懦弱,缺乏独立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活动,来了解幼儿们的个性特点并针对性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

3.幼儿园美术活动还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

研究表明左脑是抽象思维,右脑处理总体想象。但是很多家长比较重视文字、数学等教育,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美术活动的开展就是用有趣的色彩,启发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等,有助于右脑的发育。比如教幼儿画大货车,可以让幼儿仔细观察车厢的形状,并认知。

另外美术活动还要求幼儿首脑并用,比如美术活动中的手工制作,通?^手的操作,促进手脑协调能力,增加幼儿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二、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途径

1.用心营造艺术氛围。

开展美术活动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性的氛围,当前很多幼儿园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幼儿园的外观和内部装饰比较呆板无趣。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我们应当重视对幼儿园内部的装饰,从而营造从一种艺术的、美好的、童趣的氛围。首先,对于幼儿园的外观,我们可以采用更加有童趣感的设计,比如在墙上画一些长颈鹿、斑马、大熊猫等等,将整个幼儿园从外观看犹如一个森林、一个动物园一样;也可以将幼儿园的外观设计成游乐园的样子,或者一个小型城堡的样子,这样能够减少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压迫感,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幼儿园,同时也使幼儿园更加具有艺术的氛围。其次,在教室的走廊上可以悬挂一些幼儿制作的手工或者是画的画,尤其是幼儿园常举办一些美术活动,可以将其中的奖品悬挂在走廊上,既能够增加艺术氛围,又能够激励幼儿。再次,在每个教室中,教室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来装饰,用幼儿的照片或者是幼儿自己做的手工,来对教室的墙壁进行装饰,在装饰的时候可以充分参考幼儿的意见,让他们也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将幼儿园装扮的更加具有艺术氛围。

2.善于运用外界素材。

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活动时一定要善于运用外界社会生活中的素材,这是幼儿教育的一大趋势。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用画笔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画出来,可以是公园里的杨柳,也可以是河边钓鱼的人们,还可以是爷爷奶奶养的小狗,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将周围的生活描述出来。其次,教师可以幼儿进行树叶画,树叶是城市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一些自己觉得好看的树叶,然后在课堂上给这些书树叶进行“变身”,主要是组合的方式,将它们拼成一副树叶画。在这些美术活动过程中,不仅增加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个更加生动和形象的认识。

3.开展多种美术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时应当坚持多样性和丰富性,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设施,例如可以利用胡萝卜来进行拓印、也可以利用周边的花花草草来编花环或者是进行插花,这些多样的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美丽。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特色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活动,例如在冬天可以带着幼儿一起堆自己想象的雪人或者是观察窗户上的冰花并画出来,在春天可以在校园中写生,观察春天的特征,在秋天可以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装饰各种画作等等。

三、小结

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起来。我们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时应当充分当地的环境特点,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达到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提高幼儿审美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学侠.有效开展农村幼儿美术活动的新探索[J].好家长,2015年45期.[2]戴小红.借助乡土资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J].新课程(综合版),2015年09期.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科学求真,美育寻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美感是主观的,但它来源于科学实践活动,科学中丰富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因素是美感产生的客观基础。科学方法之真、价值观之善、情感之美,客观上要求科学教学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性和审美性。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承载着让儿童感受科技美的启蒙任务。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审美形象就是人类科学活动及其成果呈现为审美对象的成果,是体现人的探索本性和认识能力的活的形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美育,引导学生认识、感受科学之美,必须根据科学教学的审美特点,遵循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在发掘、把握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内容的基础上,探索正确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情起兴,陶冶学生审美的情趣

感染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美育不可能以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其实现依靠的是小学生与审美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从动之以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美育不能被动接受,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他们的美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才能形成。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所以,以情起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引领学生感受科学之“美”的最基本的途径,以此实现“美”的教育功能。就其实施的方法来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堂弥漫一种温暖的气息

杜威说:“知识是情感汪洋中的一杯水。”王国维说:“美学即情学。”科学教师要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首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情传情,以感动感,让学生产生“科学学习是美的”感受。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什么听有些教师的课,感觉舒服,甚至回味无穷呢?这就是情感的魅力,是美的魅力。科学用理性方式把握世界,强调理性和客观。

学生往往对科学活动中蕴含的真、善、美难以体会,将科学学习等同于课上记笔记、背概念和课后做习题等枯燥的学习活动,无法从科学学习中获得美感,丧失了科学探究的兴趣。美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没有自由,美是不会生长的。只有学生自己愿意进行探究学习,他们才会获得美的享受。所以,对科学教师来说,就是要成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亲身介入并悉心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以自己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高昂、愉快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开展探究,由情入理,情理交融,感悟科学之美、探索之趣,收到陶情冶性的效果。

2.以审美对象之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美育也总是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觉生动、活泼、有趣,趣味性是美育的一大特征。美育的过程总是伴随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儿童审美心理具有直观性,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美的形象,激活学生审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缺少的是眼光。”科学学习内容有三大领域: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系统的、和谐的美。

(1)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

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教学中的资源,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如果学生能为了欣赏日月星辰、风霜雨露的美景而停下脚步,能因为小草萌芽、叶子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能为观察到显微镜下一滴水里的世界而感到心灵震撼,能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和饲养的蚕儿、蜗牛等茁壮成长而敬畏生命,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美丽,他们感受到的快乐和美感会多很多。

(2)用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

美是生活。科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科技形象来感染学生,用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制作纸鹦鹉、做太阳钟、折形状、建桥梁、搭支架等制作活动,使儿童体验科技作品中蕴含的科学之美。同时,由此联系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去欣赏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激动人心的航天工程,了解神奇的克隆、人工选择等生物工程技术,感受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日常用品,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到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科技之“美”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自觉成长。

二、感悟过程,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出现冥思苦想后柳暗花明的情景,产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心理体验,师生的情感被源自心灵的成长所照亮,不知不觉融入探究之中。此时,教学成为美好的过程,表面化的教学活动走向认知的实践活动,科学过程的内在景观变得丰富多彩,科学认知过程产生了美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儿童对科学方法的“真”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实现美育中“真”的教育功能。如何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呢?

1.在过程中启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尝试把解决问题的艰苦劳动转化为一种审美享受,每一次的问题解决都是一种充满灵感的体验,而成功的发现是对学生们最好的奖励,学生在对真理的把握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

第一,感受科学方法的智慧美。为了证明地球的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而得名。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的结论。这些著名的实验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科学方法和验证结果的完美。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能产生由衷的喜悦和深沉的美感。比如:设计一个在10秒钟内能摆动10次的摆,学生们首先要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得出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以后,设计出反复调整摆长以达到实验要求的实验方案,经过多次艰苦尝试,最终制作出了10秒钟内摆动10次的摆,明白了摆的制作原理,并能解决生活中钟摆走得快和慢的实际问题。这时,学生们会感到科学是有用的,他们从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第二,感受科学过程的曲折美。感受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科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亲历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认识科学的基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真情地感受到并由衷地赞叹科学知识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迷人的魅力和科学规律美的震撼力――“科学之美”。比如《简单电路》的教学,教师让学生点亮小灯泡,当学生们不懂得闭合电路、不知道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在小灯泡的底部和侧面两个触点上时,他们往往点不亮小灯泡,经过反复观察、对比、尝试等一系列艰苦的探索以后,他们点亮了小灯泡,懂得了要点亮小灯泡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这时,学生们所收获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当他们反观自己探究的过程、审视已建立的简单电路概念时,就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精神上的愉快就是美感。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的对科学求“真”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2.以好奇心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儿童在审美活动中同样离不开想象。“审美活动中的想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它可以达到对现象发展规律的审美表现及自由把握。”想象力是科学的生命。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使科学活动之中的思维美为学生所欣赏、所接受。

(1)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知识容易遗忘,而思想可以潜移默化。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学生,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留白”的审美艺术,讲述时适当做些减法,尤其要避免把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操作,而是要善于抓住关键处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急于填补、充实的欲望。比如:教学“环形山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猜想假设,有学生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有的认为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也有的认为是月球形成之初形成的,等等。这时,不要告诉学生答案,继续引导他们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学生得出结论后,及时组织交流与评价,让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学会悦纳、分享别人的见解,在倾听中让思想悄悄拔节,看到“每一粒沙中的世界”,获得思维美的熏陶。

(2)创设美感情境,引导学生移情。

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转移到审美对象上,以情感为动力,结合审美经验,对审美对象进行分析、加工、改造,美学上称之为移情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中审美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创设情境开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形成审美的心理共鸣。如教学《变色花》时,教师出示一朵白色的纸花,然后往上面喷洒紫甘蓝汁,白色的纸花瞬间变成了红花。在学生跃跃欲试时,再出示一朵白色的纸花,请一名同学同样往上面喷洒紫甘蓝汁,白色的纸花却没有变成红花。这时,学生会产生探秘老师在第一朵花上动了什么“手脚”的强烈好奇心,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正是他们感受、领悟科学方法之“真”的原动力。

3.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美在哪里?就在创造中。实践证明,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是可以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美的火花。要想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轻松润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对别人的探究结果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教师不一定非要追求什么“标准答案”或“终极真理”,而是要随时抓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闪现出来的富有创意的思维火花,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学生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转化为卓有成效的探究活动和创新活动,让学生深刻体悟到创造不仅是智慧的升华表现,也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受到美的感染。

三、美化心灵,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塑造,是实施于伦理层面的美育,侧重于美育中“善”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对科学、对自然、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1.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辨别美

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对待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小学科学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这些价值观隐藏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拾取其中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完成感受、欣赏、评价、判断的审美过程,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培养学生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和想问题。

2.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美育终究要以高贵、健全的人格为旨归。良好的科学精神会潜伏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此后支持他们行为的一种无意识力量,会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个体人格的塑造。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要形成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这里面涵盖了求真求实、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解放思想、合理怀疑的批判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民主自由、平等合作的团队精神,锲而不舍、顽强执着的奋斗精神,等等。这些科学精神渗透于小学生科学学习之中,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到科学精神之美。在科学精神的观照下,学生逐渐从审美自发走向审美自觉,最终由内而外表现在他们的经常性行为中,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筻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普教重点自筹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b/2013/02/164。

第五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黄挺拔

2007年04月13日15:0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紧培养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社会工作是现代文明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安全阀”,发挥着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来看,随着各种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复杂性、多样性明显增强,解决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等专业化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必须把做好社会工作摆到和谐社会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范围、提高工作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指出,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384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高层次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这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好一个高层次、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就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的人才群体;培养造就各类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可以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总的来讲,我国目前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方面还刚刚起步,甚至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尚未被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能力素质与现实需要都存在很大差距。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切实把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上日程,大力培养使用社会工作人才,切实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应坚持高起点、树立新观念和构建大格局

始终坚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起点。在社会人才队伍建设谋划筹划、宏观指导上,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因素统筹起来,通盘考虑,注意抓住重点和急需人才工作,带动和促进整个队伍的壮大与发展。要长远规划、综合安排,根据长远需要与眼前需要、总体目标与阶段要求,对人才队伍怎么建、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有什么要求,都应考虑得很周密、计划得很具体,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牢固树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观念。要树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主力军的观念,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以应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带来的各种挑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树立超前培养的观念,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选拔的目标、任务,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舍得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上出思路,下力气。要树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切实把培养人、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统一起来,想方设法为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搭梯子、铺路子,使各类人才能够才尽其用。

努力构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找准定位,明确思路,努力形成重点推进、协调发展、整体提高的局面,不断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施所长,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形成整体合力。

三、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完善教育体系,拓宽育才渠道,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各级党委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选送院校培训的具体专业、目标和单位的实际需要,切实选送那些综合素质好、有发展后劲和培养前途的人才入读深造。要积极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譬如坚持开放式育才,建立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协助区,把教育资源用足、用活、用好,逐步使育才模式向基地化、正规化、现代化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摇篮。

立足本职工作,加强岗位锻炼,充分发挥实践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作用。实践证明,本职岗位是人才成长最实际、最有效的舞台。要强化在职学习,引导大家深入学习政治、历史、社会、哲学、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理性、辩证和创新思维能力。要大力开展岗前培训活动,着力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注重实践提高,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人才,要适时进行交叉任职和换岗锻炼,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

坚持正确导向,凝聚吸引人才,不断强化社会工作人才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要公正用人,坚持德才兼备,坚持五湖四海,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论,真正把那些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要注重发现、培养、宣传在本职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典型,切实让优秀人才成长进步的步伐快起来。反之,对那些工作马虎、能力素质提高不快的,该调整的调整,该诫勉的诫勉。要不断建立健全全方位培养机制,如内容规范、方法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效能强化、配置优化的选人用人机制,氛围良好的引才聚才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必要条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要优化政策环境。注意增强政策法规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证。要优化人文环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使社会工作人才具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和良好道德素养。要优化成长环境。主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交流、培训、服务等措施,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努力营造重才爱才舆论氛围,积极为人的成才创造条件。

下载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的实施和意义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的实施和意义 当前小学英语新课教学中的巩固教学设计是最难的,因为巩固教学没有固定的课本资源来操作,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个性化的不......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意义近年来,由于教学自身的品质发生了变化.数学科学已兼有科学和实验科学的特性.是数学研究的方式有了相应的改变.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也应当有所......

    高校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和途径研究

    高校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和途径研究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讲话发表后,宣传教育部门承担着教育和引导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重任。深化中国梦宣......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罗琳娜 1204020301 蔡亚娟1204020302 黄倩 1204020304 代萍 1204020314 曾吉梅1204020315 何雨同1204020317 调查对象:绵......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共5则)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404026) 冉传国联系电话:*** 摘要:心理学认为:身体、智力、情绪的协调,有幸福和成就感,在学习中能......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西营完小 英语教研组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学习英语的入门知识。英语词汇教学包括语音、词形、词义三个方面。我们说的每一句......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资源可用性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逐步深入。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自身具备科学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