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城专题与现代城市建设作文教案
于坚(诗人):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就像一种谎言。
卡尔维诺说:“一座城市没有文字的匹配,其回忆就会遗失。”
Y:卡尔维诺说“……”然而当我想要用文字来回忆故乡时,却发现焕然一新的它,让我句句像在说谎。原来,我们真的无处找寻今生今世的证据。
泰戈尔:诗人把他最伟大的童年时代,献给了世界。法国诗人阿兰:对于忧郁者,我只有一句话,向远处看。如果眼睛自由了,头脑便是自由的。
海涅:文学史是一个硕大的停尸场
圣经:你来自泥土,又必将归于泥土。所以灵魂选择了大地。
以下摘自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
20世纪,神被杀害,童话被杀害。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人对大自然不再虔诚,不再怀有敬畏和感激之心。
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对一个习惯了漠视自然的人,即使他花大钱花大钱购下来了山的制高点,又能领略到什么呢?
一个人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塑造中,被世俗经验这匹蟑螂悄悄拖走。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也破坏着一切。(Y:我看那翻新又粉刷了的墙壁,像是一种破坏的艺术)
雪是大地上的一湖水银。物质力在膨胀,精神力在萎缩。
利用空间写自我的认知,打造空间呈现社会的焦点,是考生备考的一条捷径。或顺水推舟,或阶梯上楼,或登堂入室……
渐行渐远的村庄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梁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呜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像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官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颇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件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信仰之旅 西藏。西藏。
那是一个走一次就夜夜梦回的净土。那是离天堂最近,星星最多也最亮的地方。那是能够触摸到最干净的灵魂的圣地。
真正的旅行是一种人生体验,让我们有勇气去发现生活,怀着谦卑,接近这个无解重重的世界。
在网上不知看了多少遍雪山,而当它终于连绵地出现在我眼前,天很蓝,云很轻,风很凉,我才发现,即使再好的相机也难以拍下他真实的模样。站在西藏的天地,我觉得自己离天空很近,睁开眼便能感觉到它的辽远与神秘。
人在西藏,就会对时光和年华失去概念。
因为一切都安静而有序,藏民们安静地进行着属于自己的心灵活动————参拜。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虔诚信仰早已深深渗透着这片土地的气息了。虽然时间很短,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大方,他们有坚定的信仰,生活姿态不卑不亢,心灵又是那般单纯透彻。
我爱这样的静默。
静默中有倔强,有等待,有力量,还有希望。人有怎样的心境,便有怎样的生活。这一趟旅行,我一直在寻找内心最初的信仰,取与舍,拿起与放心,而许多答案,越接近自然就越是一目了然。
也许,每个人的心底深处都存着一个一定要完成的梦想,一个一定要实现的心愿。时间不停前进,不论发生什么,都要勇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心意,就像一路跪拜前往圣地的信徒一样,不论遭遇什么,信仰会让他们无所畏惧。
路上遇见两个从四川来的喇嘛,两人走了很远的路,就为了来一趟拉卜楞寺,来听诵经和辩经,来祈祷和参拜。从拉卜楞寺离开后,他们还将继续上路,直到抵达大昭寺和桑耶寺。
我看着他们坐在山边,看着底下的拉卜楞寺,发出耀眼的光芒。
两个喇嘛开始下山,朝着他们的信仰之路前行。而我,也将会带着这样一颗虔诚和感恩的心,踏上我的未知的旅途。
后来行走在每一个地方,遇到每一个同伴,看到每一个虔诚的藏民,我都会问自己同一个问题:我希望找到什么?我又找到了什么? 这一趟寻找信仰之旅,使我开始明白,若生命能开得如繁花绚烂,我们终会看得见生命的真谛。心若想抵达,就终会赤足踏上归路。
信仰之旅,让我更接近自己。
这一个充满信仰的银色天堂,云淡风轻,人静心远。这一条寻求之路,生生世世,皆无尽头,也终将会有更多虔诚的信徒踏上这样一条寻找信仰的路。
源头活水
高三(23)班 李思怡
古城是半亩方塘,文化是源头活水。因这文化的厚重,让一座城从此不朽,屹立在岁月的风烟里,千年仍有自己的风骨。
一座城,若只因风景扬名,美则美矣,毫无深意。一座城,若有文化的深度,时光漫漫,熠熠闪光。扬州是诗词管弦的扬州,瘦西湖荡漾着文化精神的眼波。文化的源头活水滋润着古城,这一抹流动的欢欣,在我心里小荷才露出了尖尖角。
当年隋炀帝为了观琼花,开凿了一条大运河,扬州的繁华旖旎随着琼花的芬芳传遍天下,成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锦绣地。然而扬州却不是因这声色犬马,而被咏叹千年。
这冷月无声的扬州城,人们往往记住的是孟浩然的广陵,欧阳子的平山堂,杜牧的二十四桥。文人的笔尖点染着一丛修竹的清幽,诗赋的墨香氤氲着一枝青梅的高洁。几盏青灯,几部长卷,几首古风,先贤的志趣与情结荡漾在扬州的月夜里,成为扬州的精魂。
此城,倚静谧而望月;此月,冠柔情而搅城。倘若没有文化的源头活水,纵然扬州是千古名城,她不会如此精致婉转,绮丽而妩媚。霍霍地立在烟波浩渺的灵动里,立在冉冉檀香的微醺中,千年仍有自己的风骨。
江山也要诗人扶,神化丹青入画图。杭州也是如此。试想,如果没有白居易的词“江南好,最忆是扬州”,没有苏轼的诗“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没有历代文人清词丽赋的粉饰,没有文化的源头活水,杭州不会如此地芳名遐迩。
只因苏轼漂荡在白露横江中的诗篇,只因杜甫置于清水蓬门前的花径,只因王勃搁浅了秋水孤鹜的江浦,只因这文化的活水荡荡无极,这些名胜古迹从此不朽,华丽转身与浅滩芦花一般的柔美缓缓相拥。
卡尔维诺说:“一座城市没有文字的匹配,其回忆就会遗失。”
纵使是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日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也比不上剑桥小郡下更浪漫的文化春光。福罗伦萨拥有文艺复兴的瑰丽史诗,斯特拉福镇拥有莎翁的文章星辰,水乡乌镇拥有茅盾的清雅笔调,凤凰古城拥有沈从文的湘西情怀。
文化的源头活水,撩动着古城的碧波流淌。
文化之水,犹如生命的泉源,流出明媚,流出深思。文化的源头活水,为古城渲染一阵花底催归的篱菊香,为古城荡漾一湾杉荫竹合的清浅流,为古城飘落一缕丝丝清瘦如蒹葭的白月光。
周国平说过:“文化和学术是社会的财富。”我认为,文化犹其为古城的财富。
语言是存在的家,文化是家园的根。“只有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城市才活着。”纵使古城已经拥有多少古朴的斑驳,多少残缺的印记,多少修缮的保留,因那文化的源头活水,我们仍记得流觞曲水处的一抹幽静,舞榭楼台里的一阵幽香。
文化,是古城的精魂。拥有文化的源头活水,才能晕染一幅溶溶的水墨丹青。
城市的味道 27班 彭静怡
与扬州的再次相逢,心倏地乱了节奏,怎么也嗅不到曾经的那个味道。
初识扬州,是去扬州的哥哥家,在那里小住过一段时间,总会缠着他到带我去逛扬州城。
那时,游走在黛瓦静巷里,沉醉在那只听见青绿的细流声中走在那淡绿色的梦里。
当扬州再次把我拥入怀抱,在五亭桥边,我惊异了。青绿的细流中不时漾出几只塑料瓶,两岸多了几分喧嚣,静谧去无处可寻。不知这条河,是否会在喧嚣下发酵,混浊腐臭?还是从桥洞中再次流淌出一泓青绿?
我突然想起余秋雨曾说过的:“我很遗憾中国的有些城市,他们是那么美,但是,在体验那种美之前,我却要在路上饱受各种不文明的煞风景以致到了风景极美处,却也兴致寥寥了。”
曾经觉得,城市的味道是历史的沉淀,怎麽会轻易的改变。现在才发现,我错了,扬州的味道早已改变了。
扬州的味道,本应是清晨的国庆路,自行车骑过时,梧桐叶飘落中的空气的味道。而不是现在,堵塞的交通,不绝于耳的喇叭声,难闻的汽油味。
扬州的味道,本应是中午的大明寺,香烛燃尽时,诵经声停歇后的锗瓦的味道。而不是现在,游人的闪光灯,兜售纪念品小贩的叫卖,刺鼻的香烟味。
扬州的味道,本应是黄昏的苏唱街,余晖洒落时,院落里灯光下的家常饭的味道。而不是现在,饭店里觥筹交错,面红耳赤的客人,酒酣时的聒噪,甜腻的酒菜味。转身时,发现乘凉归家的老人眼中闪过一抹落寞,在他过马路被汽车的鸣笛声惊退时,那抹暗色似乎更甚了。他是迷惑了吧,他品尝不出本十分熟悉的扬州城的味道了,在他的身影消失在幽深的小巷里时,背后的霓虹灯闪烁起来,似乎为这身影加上了难以言说的注脚。
时间很短,天涯很长。很多人奔波忙碌一生,汲汲营营一阵,找不到一座城能安顿自己的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灵魂的桃花源,我们无权羁绊自己回归家园的古老冲动,因为这冲动本身值得怜悯:它让我们风尘仆仆,甚至千难万险地奔向一个在全国地图上绝对找不到的地方,让漂泊已久的灵魂在其间寻求一两天的抚慰。
同时,我们不能阻挡一个城市前进的脚步,所以我们只有选择它前进的方向。
在这惟“快”至上的时代里,在现代化的浪潮里,在新价值的狂欢里,总有太多的诱惑让我们不能用心去品味人生。在游客日趋渐多的扬州城,只希望它仍能保有最初的味道。杜牧笔下的脂粉淡香,朱自清眼中的清幽荷香。想起了一句话“天大的才华与郁愤,最后都化作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景点”,我忽然明白了它的内涵。
游人不解春何在,可拣儿童多处行。希望那些只知道留念的游人别再一味地摄取黯然失色的景色,和日渐空洞的灵魂,要用心去撷取扬州城的一份纯真,一份宁静,一缕墨韵留香。
我想,当我再次来的扬州时,我会去那青绿的细流上恣意泛舟。
直面弯路
曾经喜欢苏州园林式的花墙,那镂空的花窗让人对窗那边的世界充满了遐想,我可以透过花窗看到另一个园里一抹如血的残阳陆离着静谧的幽兰,一株苍老的芭蕉点滴着地老天荒的忧伤,抑或塘中睡莲和她的倒影涟漪出一组缱绻的相得益彰……于是墙外的风景比墙内更加吸引我的目光,我总是疾行在两园之外的通幽曲径上,企盼下一个园,带给我更多的美感和享受。
曾经,我把我的周身凿满了花墙,我渴望走出家长的束缚,渴望自由独立,渴望飞出头顶上那方自认为狭隘的天空。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开始行色匆匆,秉承着风景就在前面的信念,我全然不顾身后的景色。我冲破父母的桎梏,固执寻找我的企盼,我的梦。在自设的园林里,我走了很长的时间。我漠视青墩的古朴、水绘的淡雅;不醉心于小桥流水的移步换景的精美,不留恋于文人墨客的豪情、亭台楼阁的韵致,只是步履匆匆,从一个园走向另一个园,因为透过窗户,另一个园内的景致总是更有魅力,引人遐想。于是曲径上只留下我疾行的脚步。在人生的路上,我走过了18年。
我对父母的关怀不屑一顾,恣意挥霍着亲情和友情。我漠视着身边美丽的风景,因为道路的前方那些迷人的景致诱惑着我,在我的想象中它们是如此完美,不容错过,甚至值得放弃一切去追寻。于是,人生的道路上,只留下我疾行却又浅浅的脚印。
蓦然抬首,园林的尽头猛然呈现在眼前,这才意识到再没有遥遥无期的风景供自己窥探和追寻,园林的美景已经错过。默然回首,18岁的钟声猛然叩响了心门。这才发现,人生的美丽已错过许多。父亲年轻力壮的直挺的背只剩下一弯日益佝偻的孤影,母亲青春灿烂的笑颜勾出了日渐加深的皱纹。然而我,在永不满足的期望和现实的无所得之间,终日碌碌无为。
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都是弯路!然而年少轻狂的我,亦或我们,总是非走不可。
所幸,我没有踏出园林之门,依然可以寻找遗落的风景;所幸,人生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依然可以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上迷途知返,寻找遗失的美好,并且重新珍惜。——珍惜这方不大却本色而实际的花墙里的土地。Y:可参考文章《古典之殇》
《一个人的村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反思:多数立意都是对古老的伤逝,然而本和国,很难兼而有之,要发展就不可避免要失去,要焕然一新。可结合创卫反思城市、村庄、建设、发展……
把根留住 包童童
温一壶月光下酒,暖一盅清茶入眠,厌倦了城市的杂乱喧嚣,内心深处漾出一种对乡村的呼唤——把根留住。
工厂机器隆隆作响,道路机车鸣笛四起,心灵里栖息的青鸟迷失了方向,寻不到春天的烂漫;精神里栽种的菩提慌乱了神色,觅不到四季的常青。背上一种悠然的心情,携上一段芬芳的回忆,去寻觅那乡村文明的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乡村不变的定律。迎着旭日,驮着朝阳舞动一把锄头,犁开岁月的艰难;披着晚霞,沐着夕阳,牵出一头老牛,耕出收获的年成。乡村人,没有太高的追求,一盏红薯酒就可以驱散所有阴霾,只想简单地守候着成熟的庄稼,守候着全家的欢笑,守候着阳光,守候着温暖。
他们听不懂时代的潮流,看不懂繁杂的知识,只熟悉麦子的成长,稻谷的发育,高粱的拔节,站在田垄上,像一根根褪色的木桩……
乡村文明的根是异于城市安逸的勤劳,可以品柴米油盐滋味!
竹篱茅舍,小几清茶,短笛长萧。村口老槐树的树荫下,共叙农谚桑麻,话家常里短;巷中旧楼房的屋檐下,共滑楚河汉界,叹金戈铁马。
傍晚的炊烟,萦绕了左邻的青瓦;端午的棕香,飘淡了右舍的灶台;清晨的鸡鸣,唤醒了农家的喜悦。看,芦花深处,瘦瘦的筋骨挑亮生命的诗意;观,满城飞絮,如雪的白花渲染乡村的缱绻……
乡村文明的根是区于城市拥挤的平淡,可以披微雨落花同行!
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给乡村一枝橄榄,给世界一片翠绿;给乡村一颗露珠,给世界一片彩虹。
山一程,水一程,留住乡村的宁静;风一更,水一更,留住乡村的平淡。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捧一曲流光月,流一脉思乡情。那是乡村文明的根,把根留住。
结合相婷婷《>
第二篇:城市建设与民生
处理好建设城市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过程中形成集聚力和辐射力最核心的要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民生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的推动力量。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经济民生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否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关键就在于这座城市的民生问题能否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如果是在片面的政绩观主导下搞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重复建设甚至决策失误,而惠及全城民众的民生问题不能得到改善,那就谈不上集聚力和辐射力。民生状况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长期的过程,为此必需正确处理改善民生与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
之间几个重要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改善民生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增加民生财富,从而为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加快和谐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和和谐建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民生建设,使民生建设和城市建设相协调。如果民生建设滞后,各方面民生矛盾必然增多,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也就会增多;而且城市建设如果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会失去动力和支撑。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民生建设,使三者相互适应、协调推进。
2、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合肥现时仍处于欠发达和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民生事业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民生建设,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解决问题,稳步提高民生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那样既不利于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影响经济民生协调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必须清醒认识到,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还需要继续奋斗相当长时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始终提倡和坚持艰苦创业,发扬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现象。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等民生事业具有公益性质,直接关系民生公众利益和福祉,直接关系民生公平正义。推进这些事业,要从指导思想、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坚持体现公益性原则,切实强化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特别要不断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调节收入分配、扩大民生就业、加强民生管理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理应更多地承担起责任。同时必须认识到,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民生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不是一样的,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对能够实行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现存问题是:一方面,有些民生事业的发展,政府还没有履行好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有些该由市场和群众组织解决的问题,政府却包揽过多。必须按照政事分开、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组织参与民生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民众参与机制。要把那些适合或可以通过市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群众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正确认识和处理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加快发展民生事业,要靠增加投入,也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民生事业就不能加快发展;而不深化改革,增加的投入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必须把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这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随着合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我们现在有条件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改善民生和民生事业建设的投入。要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民生建设的投入,为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同时,要实行有利于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民生力量增加对民生发展领域的投入。既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又要大力调整供给结构,特别要注重向农村、向困难群众倾斜,努力改变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的状况。
5、正确认识和处理民生建设领域中事业和产业的关系。既要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各项民生事业,又要发展那些面向市场需求的各类服务产业,以事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事业,逐步形成民生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民生事业的发展必须针对社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否则,增加投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难以有效地转化为增加公共服务,也难以实现改善民生的持续健康发展。还要加强改善民生的法制建设,把改善民生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过程中,使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幸福感和尊严感得到持续提升。
第三篇:土木与城市建设
土木与城市建设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报告
园林工程技术
B0971
肖利华
10号
201.11.26
为期一周的实习终于结束了,在一这一周,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很多关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地方,如小区绿化、街头广场绿化、以及校园绿化、从这些地方学到很多。这回这要讲讲我对居住小区绿化的理解。
首先,从它的功能上说。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强调景观环境方面的条件。这种现代生态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小区的综合环境在人们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居住小区绿地是综合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本文就目前居住小区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绿地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加以分析,以期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居住小区绿地是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最为居民经常利用和享受 的最经济的一种绿地。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合理绿化,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放松环境,而且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需要。而绿化植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也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小区内容,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绿地还能起到防火抗灾的作用。
另外,做好居住小区的绿化规划和管理,还有助于增加商品房的附加值,使楼盘保值、增值潜力加大。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 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 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红檵木球、海桐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 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 如桧柏球、千头柏,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 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小区内宅前道路多位于住宅楼北, 与住宅楼相距1~1.5m 的距离, 考虑宅前为居民经常出入,常年遮荫, 不适合植物生长, 多规划为方砖铺地,这部分用地若设计为图案新颖的水泥方砖嵌草铺装, 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可与周围绿地协调一致, 融为一体。
宅间道路以北与住宅楼南是小区中绿地较为宽阔的地段, 多布置有花坛、树坛、圆桌凳、长条座凳等小型园林设施和供居民游憩、休
息、散步用的铺装广场。这部分绿地周边以低矮焊铁栏杆或绿篱围植, 绿篱采用法国冬青、大叶黄杨。绿地中间以自然式种植为宜。在圆桌凳、长条座凳旁宜栽植乔木, 如垂柳、栾树、元宝枫等, 为夏季居民停留、休息提供一片凉爽的绿荫, 冬季又不遮挡阳光, 有利于通风。在绿地中结合地形与环境, 栽植树型、花、叶均有特征的灌木, 如连翘、榆叶梅、日本绣线菊、白鹃梅、忍冬等, 花灌木宜丛植或在转角处弧形边缘孤植, 数量不宜过多, 并需控制生长, 以免遮光和阻碍通气, 过于茂密的树丛也宜形成卫生死角。常绿树宜剪形, 成组点缀于绿地中, 绿地以大面积草坪为基调,在草坪边缘或地形转势地段, 向阳处搭配以大面积宿根花卉, 使之与草坪紧密结合, 相互衬托, 形成开敞、疏朗的空间, 小中见大, 使宅间不大的绿地空间富有层次和变化, 满足居民休息, 观赏的需要。
居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小区内绿化树种的配置必须根据绿地的地形、园林设施的形式和分布情况及人的活动范围而定。公共绿地内一般建有花架、廊、亭、景墙、坐凳、铺装场地、园路等小型建筑和设施,需用绿色植物加以协调和美化。亭、廊周围可采用丛植、孤植的手法错落有致地配置海桐球、红檵木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中华绣线菊、木本绣球、紫叶小蘖等花色各异, 有季相变化的花灌木, 以衬托景园建筑, 加深空间层次感。花架用五叶地锦、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处理。在座凳的周围可配置一两株垂柳、红花刺槐、栾树等落叶乔木, 用以夏季遮荫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景墙前用大叶黄杨球、海桐球和紫叶小蘖球规则式布置,或用花色艳丽的低矮宿根花卉丛植, 以打破景墙的平直线条, 使景墙显得更加自然,居住小区绿地内乔、灌木数量不宜过多, 乔灌比宜在1:1.5 左右, 常绿落叶比宜在1:2.5~3.0 , 最好选用大规格的苗木,做到当年投资绿化, 当年见效。一来有利于对已成形绿地的保护, 减少人为破坏;二来可早日发挥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
小结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篇: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1.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
国内外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能集约地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促进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
另一方面,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其中住房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特别是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新的城市历年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
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生态学是以自然界的有机体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长和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生态学家在投身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其初期的狭隘的纯自然的倾向和学科局限,把人类活动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围之内,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作为宏观领域的发展方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崭新的面目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
城市生态学是生态科学和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居环境、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理念。20世纪70年代一批生物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城市。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城市环境影响下动植物区系的变化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其对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前景所做的估计,进一步激起了人们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兴趣。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人和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环境过程和环境压力,找出人类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径和方法。此外,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于1974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成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IIUE)、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开展了相关研究。我国城市生态学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生态学传入我国,引起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科学家的广泛兴趣。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其重点在于城市
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为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1997年12月,全国第三届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1990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展开了生态城市研讨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这些都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
生态城市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有: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
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被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是以产业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他包括生态农业的实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处理;能源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此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交通方便。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urbanmetabolismmethod)、生态足迹法(Footprintmethod)、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cycleassessment)、模糊数学方法(fuzzymethod)、单指标评价(individualindicatorassessment)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s)等。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当前我国正在研究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问题。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选取应遵循以下3方面的原则:
第一,代表性。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选指标要能反映该城市的本质特征、复杂性和质量水平。第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应使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第三,规范性。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此外,香港在研究城市生态时成功地运用了城市代谢法。在广州和青岛等城市生态的研究中则引入了生态足迹的方法。
4.展望
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应当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由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五篇:城市建设与前瞻
县城建设评述与前瞻
城市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表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建设理念,将城市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从谋化发展、推进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创造性的确立了“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郊区森林化”城市建设新理念,全县上下充分发扬“创新、实干、争先、奉献”的依安精神,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一批批具有现代化、人性化、品牌化的工程不断涌现,城市建设呈现出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典型引领、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一、县城建设评述
过去的一年是改写依安城市建设历史的一年,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其原因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其过程是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其结果则是既往二十年建设成绩的总和。
(一)规划先行,整方推进。不谋一隅者,不足谋全局。特别是在媒体视听空前活跃、市民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如何找准政府决策和百姓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城市建设现代化无疑是个敏感而又现实的课题。一是立足基本点,广泛调研。坚持一切来源于基层、形成于 1
基层、普惠于基层。通过调研走访、座谈讨论、媒体发布等多种方式,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总结几年来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找出了市民最关心关注的棚改、拆迁、回迁安置、道路、供热、燃气、商品房预售、廉租住房建设等城市建设中的问题11个,为有针对性的制定规划夯实了基础。二是围绕关键点,精心规划。坚持围绕民生抓发展,围绕民生求创新。将市民关心的11项问题写进了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中,制定了配套方案。规划内容向体现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整体性规划转变,规划管理向宏观调控城市整体发展转变,力求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吸引了大批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身到我县县城建设中来。三是着眼发展点,整体推进。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效率运行。围绕棚户区改造这个焦点中的焦点,提出了“四围绕”原则,即围绕三场(站前广场、休闲广场、停车场),围绕查缺补漏,围绕连片开发,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整方推进、一体开发。彻底改变了过去拔毛式、剥皮式的开发建设,使城市建设更合理、更美观。
(二)公开竞标,阳光操作。透视政府、阳光办公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县城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将每项建设活动都公诸于众,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一是土地出让求“真”。土地出让问题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考验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的关键。坚持兼听则明的原则,将出让条件、出让价格等多方面土地出让信息在政府网站 2
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热线,解答各种疑难,为每名意向投资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促进了土地有形市场的形成和运作。二是招标程序求“严”。招标问题是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考验政府是否具有执行力的关键。坚持徙木为信的原则,凡涉及的棚改工程、市政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投标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杜绝了假招标、人情标、内定标、弄虚作假、循私舞弊、行政干预等现象,有效地阻止了各种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的发生。三是职能划分求“清”。权责规范问题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也是考验政府统帅力的关键。坚持责有攸归的原则,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全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多点互动的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筹融资道路,用活自有资金,用足招商引资,用实信贷政策,努力打造多元化的资本平台,不断增强政府可持续筹融资能力,形成了政府、企业、银行权责明确、互动共赢的工作局面。
(三)增速迅猛,规模空前。2010年是我县县城建设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年建设项目60项,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这在依安县城建设史上任何一年都无法比拟的,主要表现为“双提高”,即物质层面上的住宅品位显著提高,精神层面上的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提高住宅品位方面,全年县城共改造15个地块15.9万平方米,拆迁面积13.51万平方米,拆迁房屋2394户,新建楼房224栋,是县城楼数量和建筑面积近二十年的总和。共建设了世纪家园、春晖名苑等多个设施齐全、3
管理规范的优秀小区,新世纪小区建设了2栋17层21800平方米高层住宅,填补了我县没有高层楼房历史的空白。在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照“东方斯卡拉”的演出模式,创新艺术团演出形式,改建了大型演艺广场,年演出均80余场,观众均达3万多人次,年创收约4万元。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建成总占地面积53500㎡,集专业训练、竞技比赛、休闲健身、群众文化、图书阅览、信息资源共享于一体的县城文体活动中心,开全县场馆建设之先河。
(四)监管严格,安全运行。高品位的城市建设必须高素质的团队和高标准的机制作为保障。为了推进县城建设有效顺利进行,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我县先后制定下发了《依安县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实施方案》、《依安县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评审办法》等文件,并与施工企业签定了《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状》,强化商品房预售管理,实施抵押金制度,有效控制了一楼多售和半拉子工程,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工程质量。一年来,各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安全检查工地402人次,下发整改通知140份,质监检查186人次,工程项目安全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施工图纸监督审查率100%,建安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合格率100%,优良品率35%以上,建安工程质量通病消除率75%以上,杜绝了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巡查级检查中,我县在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上均达到了省市 4
要求的标准,获得高度好评。
(五)基础建设,实现突破。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将“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放在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说明中央将民生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县委、县政府顺应中央、省市的精神要求,全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民生保障投入力度,努力建设和谐依安。一是出行“快”起来。对七个出城口民乐街、植物园、城乡结合部进行改扩建,硬化道路3.9万平方米,铺设人行过道板4.6万平方米,砌筑路缘石6.35万延长米。特别是民乐街北段由原来的不足9米拓宽至19米,该街道路平坦,宽敞明亮,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可以说是县城建设中借助棚户区改造进行城内道路建设成功的典范。二是屋子“暖”起来。新建锅炉房一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安装3台20蒸吨、2台10蒸吨热水锅炉,铺设外网15000米,总投资6000万元,10月份已经完成并开始供热,运行正常。三是城区“绿”起来。全年绿化种植各种苗木36万株,其中,植物园二期工程建设面积500亩,种植各种乔木、灌木15万株,文体中心2200株,全部完成植物园、文体中心、城区主干道、7个出城口、城乡结合部的绿化工作。目前,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73公顷,绿化覆盖率26%,绿地面积201.6公顷,绿化率19.2%。四是环境“美”起来。新建垃圾处理厂一处,完成投资1973万元,其中,投资525万元,修建长白色路面7公里,投资837万元,挖掘和外运土方12.6 5
万立方米,动迁费投资575万元。投入资金381万元。完成给水管道3.6公里,打5眼深水井,投入资金1300万元,铺设排水管道19.2公里,污水处理土建工程已经竣工,机械设备已制作完成,工程明年年初,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投入、大气力、大手笔的鸿篇巨制下,我县城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更加优质、城市建设更加靓丽,市民满意程度更加提升,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建设更加富裕、美好的新依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县城建设前瞻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首过去,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们的不懈努力下,在全县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下,我县的城市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充满期待,却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随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县城功能将会更加完善。要实现城市建设的远期发展,必须要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一是要实现住有所居。有计划地继续实施棚户区改造,力争5年内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工作,使城镇居民彻底告别棚户区生活。二是要实现行有所畅。“十二五”期间,次干道和巷道全部硬化,完成城区四纵四横的城市道路拓宽改造任务,拓宽南门至九公里道路,打造城市新亮点。三是要实现饮有所安。积极开辟第二水源地,建设日处理能力2.66万立方米净水厂一座,改造环路和民乐街、民生街供水管线,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 6
/日。四是要实现气有所诸。积极发展城镇管道燃气,建设压缩天然气储备站一座,燃气用户达到3万户,普及率达到68%-70%。五是要实现污有所治。新建热电联产热源一处,整合现有热源厂,使烟尘排放量每年减少2100吨、二氧化硫200吨、二氧化碳2.5万吨。新建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一座,铺设配套管网20公里,改造原有泵站一座,新建提升泵站两座。
(二)随着小区物业管理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会极大改善。建设是本,管理是标。城市建设不仅体现在项目建设的蓬勃兴起,更家体现在生活环境的明显改善,要努力实现规范管理与科学建设的有机统一。一是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重点管理。把小区的监督和管理权力真正还给业主,让广大业主参与管理,业主委员会应与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紧密配合,参与制订小区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公司和业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促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二是推进市场化进程,强化社会管理。全面推行竞争引入机制,推行物业管理招投标,引进理念新、资质高、管理先进的新天物业集团加入我县物业管理行列,清除那些没有资质或服务质量低下的物业企业,打破谁开发、谁垄断的陈旧模式,使物业开发和物业管理分离。三是广泛动员群众,倡导自主管理。动员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建设,小区管理,加快小区建设步伐,使每个小区都能达到“十有”标准。积极挖掘历史,尽快形成北方航天城特色文化,加快生态园林城镇建设步伐。
(三)随着城镇社区管理机制的进一步理顺,综合服务水平将会更加提高。城,以盛民也。民富才能国强。要进一步加快城镇社区建设步伐,积极构建为民服务平台。一是要树立服务意识意识。社区干部要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时解决居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当好居民的贴心人,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二是要科学整合资源。搞好社区内部管理,使社区各项工作管理有序,形成合力,切实发挥社区工作者的最大效能。搞好社区外部协调,加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沟通,实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统筹安排。三是要推行社区居民自治。通过开展文化艺术进小区、进楼道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吸引居民关心、参与、社区工作,增强居民“社区是我家”意识,努力实现老百姓管老百姓的事。
(四)随着市政综合整治措施的进一步强化,市容市貌将会更加改观。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努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是要理顺机制。城管监察大队实行划片包干的办法,重组中队,实行目标管理。环卫处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内部承包的方式,把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全部包给保洁公司,公开竞标。资金包死,节约归己超支自负。二是要强化管理。工商业户的牌匾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整齐划一,对所挂牌匾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坚决杜绝私自乱挂牌匾现象发生。要严格禁止店外摆放商品和噪音扰民。要对建筑工程运输车辆严格管理,使其达到清洁卫生运输;继续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要适时推行垃圾分 8
类投放和分类管理。三是要全民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社区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歌舞表演等宣传形式,不断提升广大居民对县城建设的参与意识,逐步形成,关心家园、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维护家园的良好风气,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祖国北方边陲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