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5免疫调节

时间:2019-05-15 02:1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案5免疫调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案5免疫调节》。

第一篇:教学案5免疫调节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教学案5——免疫调节

预习篇

【问题与思考】

1.人体有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答:

2.请以文字、箭头的形式描述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答:

3.请以文字、箭头的形式描述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答:

4.什么叫做过敏反应? 答:

【基础练习】

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等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免疫反应的是

()

A.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 B.移植器官被排斥

C.抗体降低病毒致病能力 D.青霉素杀死病菌 3.(10福建卷)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效应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5.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6.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结构是()A.吞噬细胞 B.杀菌物质 C.皮肤、黏膜 D.抗体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起艾滋病的HIV寄生在B淋巴细胞内,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B.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C.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8.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9.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10.下列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 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 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12.2004年10月,我国福建一些地区出现了登革热病的流行,死亡30多人。治疗的方法如果是直接注射抗体,那么这是()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能消灭各种抗原

B.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

C.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产生的,并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D.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14.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教学案5——免疫调节

强化训练篇

1.按照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属于抗原的是()A.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 C.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2、(2006年,全国卷Ⅱ)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3、.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且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A、记忆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4、(2002年,天津)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泄、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立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6.(2005年,全国Ⅲ)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7、下图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相同

C、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D、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

8.(2009·重庆卷,4)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9.下图是过敏反应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物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2)如果A吸附在皮肤,则过敏反应出现的症状是:皮肤出现红肿、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这时局部区域的组织液会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艾滋病与过敏反应一样,都是由于免疫失调引起的,但两者的原理不一样。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毒攻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__________细胞,使其大量死亡,最后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4)从上图可以看出,人体第__________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10、下图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反应阶段的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I物质是由[⑥]__________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功能的特异性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3)胸腺的功能是产生T细胞,合成胸腺素,一只小狗若没有胸腺,请分析它的免疫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

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5)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作用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教学案5——免疫调节参考答案

预习篇1~5.ADDBC

6~10.CCABB 11.D 12答案:D 解析:人工注射属于人工免疫,注射抗体直接杀灭病原体,属于被动免疫。

13.答案:A 解析:抗体能特异性地杀死相应的抗原,但并不是所有的抗原都能被抗体消灭。

14.答案:A解析:用抗原刺激机体,机体能产生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故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增加,同时机体还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则体内所存的相应的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所以尽管两次所用的抗原剂量相等,第二次产生的抗体要比第一次的多得多。

强化训练篇

1.答案:B 解析: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都是抗原。自身病变组织细胞、器官都是抗原。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是抗体。给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细胞表面会有相同的抗原物质,不属于异物。

2.答案:D [解析]:破伤风杆菌进入人体内会迅速产生致命的外毒素,应尽快注射抗毒素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以获得免疫力。

3.答案:A [解析]:当机体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其反应阶段不断产生效应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同时一部分细胞也会分化为记忆细胞,当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起到免疫效应。

4.答案:B

[解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一只小鼠的皮肤对另一只鼠来讲属于抗原,当抗原物质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是因为T淋巴细胞是在幼年动物的胸腺中形成的,切除胸腺,就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形成。

5.答案:C 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免疫性反应。与正常免疫的区别主要是抗体存在的位置不同。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B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6.答案:C

[解析]:只有效应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所以都能被蛋白酶分解。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如癌细胞、风湿性心脏病等。

7.答案:D 解析:HIV攻击免疫系统,特别是入侵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8.答案:B 解析: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的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形成效应T细胞,其除了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外,还能释放淋巴因子,吞噬细胞能将抗原摄取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一部分会成为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9.答案:(1)抗体 效应B细胞(2)增多(3)T(4)一

点拨:本题考查人体过敏反应产生的过程,过敏反应产生的机理是,受过敏原的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结合在特定部位如毛细血管、呼吸道、消化道,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使相应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10.答案:(1)E、F、G、H(2)效应B细胞 球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基因(DNA)(3)首先影响细胞免疫,进而影响体液免疫,甚至丧失一切免疫功能(4)⑤ 记忆细胞(5)A、B、C、D、G、H、I.

第二篇:5《孔乙己》教学案

5《孔乙己》教学案

主编教师:杨博 王虹珠 审核:语文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

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资料链接】 1.作者: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2.作品

《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未经革新的古国里。《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

《狂人日记》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踱()亨()舀()砚()拭()蘸()附和()不屑置()()唐不安 阔绰()2.解释并背诵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注音:

格局:

大抵: 声气: 阔绰(): 羼():

污人清白:

绽出: 营生: 间()或: 君子固穷: 3.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文中主要写了孔乙己四个生活片断,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2.文章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命运最悲惨之处在文章哪一部分,即小说的高潮部分,请你概括出来。

3.你觉得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四、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较有感受的词句或疑问处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五、初步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鲁迅用词精妙的技巧,在平日作文中能够学以致用。【学习重点】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学习难点】能够体会文中句子的含义。【学习过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勾划出文章中较有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交流展示。2.提出疑难,讨论交流。

(1)可创设情境,进一步走近人物。

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

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掌柜:我认为孔乙己

是一个 的人。何家、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2)也可品析语言:

(一)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提示,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析一下“站着喝酒”与“穿长衫”,思考一下“唯一”一词)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提示,思考一下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你在学习过程中,还欣赏了哪些精彩的语句?你为什么欣赏它们?

【拓展延伸】: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作者为什么反复写众人的笑?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教与学反思】

第三篇:Unit 5 Reading 教学案

Unit 5 Reading(2)教学案

Unit 5 Reading(2)教学案

必记短语

1.在五月十日 _________________ 2.独自在家 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许多烟 _________________ 4.跑到外面 ___________________ 5.来自隔壁 _________________ 6.79岁的孙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厨房 __________________ 8.伤了她的腿 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视点 ﹍﹍ 重要问题学法指导

1、On 10th May, Zhang hua was at home alone.五月十日,张华独自在家。

alone 单独,独自 alone=by oneself eg.I can finish the work _________.(同义句)I can finish the work _______ ____________.2、Suddenly,h e heard someone shout ing lsquo;fire!Fire!突然,他听到有人大叫“失火了!失 火了!”

hear sb.doing sth.“听到某人正在做某事”,hear sb.do sth“听到某人做某事”,表示 动作经常发生或听到动作发生的全过程。

类似词组有:

see/watch/find sb.doing sth.“看见/观看/发现某人正在做某事”

see/watch/find sb.do sth.“看见/观看/发现某人做某事”,动作经常发生或看见/观看/发现动作发生的全过程。

eg.⑴ Can you hear someone _____________(sing)in the classroom? ⑵ I saw him ___________(run)into a hospital yesterday.⑶ The mother watched her son __________(play)on the ground.(4)I see her ________(wear)a red coat every day.3、the 79-year-old Mrs Sun 七十九岁的孙奶奶

eg.⑴ Mrs Sun is ______ ________ _ ______.孙奶奶79岁了。

⑵ 一颗十米高的树 a ________________ tree ⑶ 一个八岁的男孩 an _______________ boy

4、He put out the fire with a blanket and helped Mrs Sun out.他用毯子扑灭了火,帮助孙奶奶逃了出来。

5、He was in hospital for two months.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月。

in hospital 意为“(生病)住院”, 其中没有任何冠词;in the/a hospital 表示“在医院”,意为“去医院看望某人或在医院工作等”。

⑴ 他的爸爸在一家医院工作。

His father works_______ ______ _ ____________.课堂检测

一.必记短语

1.此刻 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有人大叫 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泼水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毯子扑灭火________________ 6.住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7.互相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心火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_(can)not ride a bike when I w as ten.2.Look!Can you see some smoke_______ ___(come)from Mr Suns flat.3.Let him ________ _(do)his homework by ____________(him).Dont teach him.4..She likes _________(collect)stamps.5.The old man died quickly without _____ ______(say)a word.6.Lots of ___________(visit)came to see her.They _________(bring)flowers and cards to her.7.I often hear her _________(sing)in the next room.8.He rushed into his room and ______(put)out the fire with a blanket.9.The traffic here is very__________(danger)for children.10.A person can have many ________(ability)三.选择题。

1.He helped the old lady ____ the fire.A.off B.to C.into D.out of 2.When theres a fire, we can ____ with a wet blanket.A.put off it B.put it off C.put out it D..put it out 3.He is only a ____boy.A.five years old B.five-year-old C five-years old.D.five-years-old 4.Look!There comes____ smoke from the kitchen.A.lot of B.lots C.a lot of D.a lot 5.______ strong man your friend is!A.What B.What a C.How D.How a 6.Zhang Li was born ____ February 2nd.A.in B.on C.at D.to 7.--_______ did you stay in hospital?----Two months.A.How B.How much C.How long D.How often.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6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 Unit 5单元复习学案

更多初一英语教案,请关注

第四篇:语文活动5 教学案

两市镇湖塘小学7班 语文课堂试验性变革 教学案

语文活动 5 【教学目标】

1、积累带“风”字的成语并能加以运用。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事物写的更加形象生动。

3、初步学会赏读诗歌的技巧和方式。

4、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1、利用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友语文综合素质。

2、引导学友学习通过互相评点,增强学友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指导学友课外积极阅读有益书籍,并积累优美词、句。【教学准备】万花筒:填填、写写、读读、比比、评评。

百宝箱:读懂诗意,感悟诗情。大舞台:收集、学唱民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旅游线路。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以轻松的心情到“语文活动5”去活动活动吧,相信你一定会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引导学习

一)进入“万花筒”

1、学习“我会填”。

1)、课件出示题目,齐读作为示例的成语。看看这些成语有什么特征?

2)、启发:再看看每一行中带有“风”字的成语有什么特征?

3)、填写带“风”的成语,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多。

4)、交流补充。

A、风吹草动 风和日丽 风烛残年 风花雪月 风雨无阻 风雨同舟 风尘仆仆 风雨交加 风驰电掣 风云人物 风俗人情 风云际会 风靡一时 风平浪静 风马牛不相及 B、乘风破浪 见风使舵 望风而逃 春风得意 高风亮节 移风易俗 暴风骤雨 捕风捉影 争风吃醋 仙风道骨 望风披靡 闻风丧胆 看风驶船 十风五雨 无风不起浪 C、月黑风高 大家风范 雷厉风行 仆仆风尘 一代风流 谈笑风生 附庸风雅 别有风味 叱咤风云 饱经风霜 雨沐风餐 大煞风景 惊才风逸平地** 耳边风 D、两袖清风 弱不禁风 空穴来风 树大招风 不正之风 血雨腥风 八面威风 运斤成风 一路顺风 满面春风 口角生风 秋月春风 密不透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课件出示交流成果。读读并积累。

2、讲解“我会写”。

1)、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的话“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的联想。”引导学友明白比喻句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形象而生动、富有感染力。在使用

2)、课件出示例句: ★我学着阿江,大胆地张开了双臂,一刹那变成了飞跃怒江的大鸟。★瞧你嘴唇干得想凋谢的花瓣了,在高原上要多喝水,知道吗? 3)、仔细品读,感受比喻句的妙处,比喻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4)、小练笔

a、到已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进一步感受比喻句的美魅力。b、着写比喻句,互相评一评,议一议。c、汇报写出来的比喻句。5)、总结讲评:文章中灵活运用贴切恰当的比喻,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形象生动。比喻是通过恰当的联想产生的。在平时写作中,如果能熟练地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你的文章会更形象生动的,大家赶快行动吧!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打开“百宝箱”。

1、自由朗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检查自由读的效果。

3、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 引导品析:1)、诗歌中写出了西部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戈壁、黄羊、高山„„反映出了西部的特点。

2)、从“铁路修去、人们涌去、歌声飘去、我们把幸福的方块铺去”中,我们读出了西部大开发为西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唤起了多 少中华儿女的梦想,激起了多少创业者的豪情,西部人正在畅想未来,向着新时代前进。

5、满怀激情赛读诗歌,注意停顿与重音。

6、试着背诵诗歌。

三、走上“大舞台”。

1、谈话导入:我国的西部是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这里除了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先进的航天城,丝绸之路的辉煌,革命圣地的骄傲以外,还有着流传千年的民间文化瑰宝——西部民歌。让我们走近高原,走近西部,走近西部民歌。

2、我国西部主要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

西部主要包括以下省、市、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

3、你收集到了哪些西部民歌? 《西部放歌 》、《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半个月亮爬上来》、《走西口》、《回娘家》、《谁不说俺家乡好》、《康定情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4、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回娘家》

5、学唱民歌。

6、小组学习:汇报课外设计的西北十日游线路。

点拔:西部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有: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四川的都江堰、杜甫草堂、九寨沟,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云南的崇圣寺三塔、香格里拉,西藏的布达拉宫等。

7、激发学友对西部的向往与热爱。

四、小结课时学习情况。作业:课外搜集优美字词并积累。

【授后反思】

第五篇:《台阶》教学案

《台阶》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时代的隔阂,使学生体会不到父辈为晚辈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

教学方法读一读,品一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

问题预设

1、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可能连自己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都说不清楚?

2、估计有一部分中等学生难以理解本文为什么不详细描写新屋的建造过程,而是详细描写了新屋的附属建筑“台阶”。

3、有可能一部分优等生对文中父亲的所作所为不太认同,曲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感情。

知识铺垫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凼()尴尬()()黏()....性半晌().二.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

2、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他)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三、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方法?教材解读

一、导入新课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关心国事就不得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今天,我们所学的《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二、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形象,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铺设台阶:文中提到的“我们”家的台阶有级。父亲对自己家台阶高度的态度是(用原文回答):。他为什么那么在意台阶的高度呢?。

归纳明确:“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铺设台阶:父亲为造新屋开始行动了吗?。他都做了哪些准备呢?归纳明确: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四、问题探究

1、文中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

问题预设:该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学生回答该问题可能不全面,只要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情节总结出一个特点,就值得去肯定和鼓励学生。尤其是

当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回答正确时,更要及时给予鼓励。

归纳明确: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2、“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

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在此不做心理描写?

问题预设:该题考察学生对人称的理解及运用方面的能力。在出示该问题前,们可以先讲解关于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相关知识,然后出示问题,达到知识运用的目的。估计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

归纳明确: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是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的,所以只能以

动作、表情来表现思想感情。

3、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很简略,而造台阶反而写得很详细?

问题预设:该题意在考察学生围绕中心在材料详略处理上的能力。同时,也照应

了课前问题预设二。为了照顾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教师要结合文本,把写作方

面的知识讲一些,使学生理解为什么选用这则材料?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但不必讲

过深,否则影响课堂进度。

归纳明确: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

台阶则要详写。

4、为什么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该怎么理解?

铺设台阶:“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

置?。此时的父亲身体怎样?。他还能像年轻时一样劳动

吗?。一个劳动了一辈子的人,有一天突然发现他不能劳动了,他有什么

样的反应呢?

归纳明确: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他的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体现

了自己的生存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五、拓展延伸

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勤劳、顽强、淳朴、善良又有几分倔强的人物形象。本文并没

有直接向我们表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通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我们又非常清

晰地了解了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六、课堂小结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

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充分表现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两遍。

2、听写课后生字词。

3、把课后作业第二大题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后记

讲完这篇课文之后,我的心很难平静下来。我不由想起了不久前讲过的朱自清

在《背影》中的一句话“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干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

如此颓唐!”两位老父亲竟如此相似,再想想我自己终年在地里干活的父亲,为家

庭为生活又何尝不是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呢?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亲人

吧!

《台阶》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凼()尴尬()()黏....()性半晌().

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

2、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他)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三、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方法?

四、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五、研读课文,说说:这篇小说中,统领全篇的关键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六、拓展空间

①你的父亲平常喜欢做什么事?你能说一说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吗?②你家目前住的是什么房子?你喜欢它吗?为什么?③你向往住什么样的房子?并请说明理由。

下载教学案5免疫调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案5免疫调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案

    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主编李芹审核验收负责人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课型新授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会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去分母的依据.......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郭峰)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肥城市汶阳中学郭峰 【教与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法西斯的残酷暴行。 (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构思精巧、富于情感的写法。 (3)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口语表......

    桂林山水教学案(样例5)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红河镇小学 张秀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描写山水的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段落。 3......

    5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5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设计者 兼馨 施教者 学习目标:1.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

    目光”教学案[样例5]

    江苏省海门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作文训练讲义 编制人:蔡健华 作文“目光”教学案 一、有梦的舞台:作文题目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便是从这个窗口射出......

    5哲学教学案五答案

    哲学教学案五答案 1.B 2 .A 3.A 4. D 5.D 6.答案:(1)(12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在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财政收......

    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案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习目标: 1、欣赏作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布吉-乌吉”、摇滚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