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2: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第一篇: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贵港市高级中学 英语组 李胜

提 要 :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为了加强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听力教学质量,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英语听力的基本要素,分析英语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常见的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 : 听力理解、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教学策略

一. 前言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合成。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 W.M.Rivers 和 U.M.Temperly 统计 , 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语言文字使用中,有 45% 是通过听来完成的。Rivers 还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焦急,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人所理解”,“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教授口语的理解是头等重要的事情”。Wilga 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 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力的人才竞争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后,社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剧上升。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重点是改变过去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我们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听力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高考听力测试的全面实施,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二. 听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性,而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 方面。语言学家 R.Lado 说:“听力理解就是对交际状态中的语言信号成分的认知控制”。听力理解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decoding process),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听力不仅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还包含辨音能力等多种能力。

1.辨音

辨音是听力理解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听觉器官能准确地接收到语音信号(语音、语调和音质等)—— 正常的听觉器官是物质前提;二是头脑中要有与英语词汇意义对应的模型存储;三是要能迅速将所听信息与大脑储存的图式(schema)相联系。对词汇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音与义联系的速度。

研究表明,听者先接受原始话语并将其意象储入短期记忆,组成各种成分,辨识其内容及功能或目的,随之再将这些组成一体形成连贯的语言材料。然后将重构的意义而非原有形式在长期记忆中保留。言语听辨过程是图式与输入信息或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

2.语法和逻辑知识

在听力理解中,单有辨音能力是不够的。要对连续语流进行同步释义和反应,还必须具备依照语法和逻辑知识识别句中词语间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和逻辑知识是正确理解和判断的必要条件。例如,当听到 /hiz

red oe buk/ 这一串语音信息时,正确的理解是 He has read the book,而不会理解为 He is red the book。做出这种正确判断的不是辨音能力,而是语法和逻辑认定能力参与了对语音信息的判断。这种判断是一种直觉反映,是一种语感。有研究表明,人在听力活动中的辨音能力和逻辑认定能力与心理上的定向准备状况有关。当能预知将要听到的信息范围时,头脑中该范围的知识储备无意中被 “激活”(actuating)。一般而言,一个人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越强,他的听力理解就越好。如同听懂每个单词不一定听懂整个句子一样,听懂每个句子不一定听懂整个段落,听懂每个段落并不意味着理解语篇。语言学家 G.Brown 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a.John was in the bus on his way to school.b.He was worried about controlling the maths class.c.The teacher should not have asked him to do it.d.It was not a proper part of the janitor’s job.在理解这样一个语篇时,听者需要随着语篇的发展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做出调整。当我们听到第一个句子是,一般会认为 John 是个学生,但第二个句子则告诉我们这一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从第二句话所描述的职责来看,John 应该是教师。但第三个句子的出现有推翻了这一 理解,使我们有回到了最初的理解,即 John 是一名学生,直到最后一句话的出现我们才知道 John 原来是学校的勤杂工。

3.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指的是从表象中提炼意象,用意象反映表象的实质,是一种综合理解能力的表现。它既有赖于一个人的语言基础,又有赖于一个人的知识面和灵敏度。听力理解中的意象思维指的是根据听音材料中的词语、句子或语篇,经分析、综合,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统计数据表明,如果缺乏意象思维能力,缺乏基于听力材料所描述的意境进行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即使克服了听力过程中的词汇、语境等障碍,依然难在听力测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4.听力习惯

在听力过程中,不同的听力习惯会导致不同的听的效果。良好的听力习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心平气和。它要求听者集中心智,排除杂念,将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二是速记习惯。它要求听者边听边将所或重要信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速记,以免遗漏;三是弃“前”保“后”原则,即如果漏掉某题后,应暂时跳过而让思维随听力材料继续,不能够为了一题而放弃后面内容。

5.综合方面

听力过程受许多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包括: 1)文化背景知识,即对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民族、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的了解; 2)信息量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窄,即对基本常识和其它学科方面知识的了解; 3)心理因素,即情意、情感和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英语听力的制约因素

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包含人的听觉力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各种人知能力。英国语言学家将整个听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声音进入听觉储存阶段(The sounds go into a sensory store);第二阶段为短期记忆处理信息阶段(Proc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by the short term memory);第三阶段是把理解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阶段(Transferring the information to the long term memory for later use)。

英语中有句谚语:“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样说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制约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有:. 语音解码

语音解码的自动性是听力理解的关键。听与阅读不同,现实交际或听力理解中,听者不能重 复,只有靠自己一次性的语音解码能力。. 词汇 和习语

词汇缺乏不仅仅是阅读的主要障碍,同样也是听力理解的主要困难,是听力活动不能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听的过程中,听者不能像读者一样根据上下文对自己不熟悉的习语等进行猜测。如果听者对一些关键性的习惯用法不熟悉的话,其理解将会受到影响。. 听力材料的类型

对话、新闻、故事等由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对听者听力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 听力技能

重读、弱读、连读、语调、意群等的技巧对听力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读、语调的变化会改变语句的意思,给句子带来不同的理解,意群的分辨也会影响听者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如,下列各组句子用词相同,但由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句子意思繁盛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读起来,意群自然有别:

A1.John said, “My father is here.” A2.“John,” said my father, “is here.” B1.Jerry said, “The boss is stupid.” B2.“Jerry,” said the boss, “is stupid.” 5.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学习活动来说,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挺立教学之前,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凶狠么样的听力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活动,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教学环境等等。.背景知识

听者对有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回影响其理解的质量。缺乏应有的背景知识通常是理解失败的主要因素。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话题,理解的难度自然回增加。.听力技巧

研究表明,很多情况下由于听者未能掌握相关的听力技巧,如 gist listening, focus listening, inferring, predicting 等等,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四.英语常见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听的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因为听能的高低不仅仅与听的技巧及熟练程度有关,而且 与听者其 它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而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选择,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品质。所谓听力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操作模式和技巧。下面介绍集中常见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标题探索(title exploration)

该活动用于训练主题听力技巧。其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听力材料拟定几个主题;

(2)介绍听的任务,使学生在听的时候能够将注意离集中在文章的大意上;

(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学生根据听力材料选择适当的标题。

2.概述选择(summary choice)

概述是文章主题的概括,可以在听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听完后总结文章大意,可采用概述选择的方式,即,给学生提供几个关于文章概述的选项,组织学生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最能该文主题的句子。步骤与标题选择相同。只是选项不是标题,而是对文章大意的概述。

3.复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

复式听写是获取具体信息的教学策略。听之前,教师可将听力材料的焦点,材料的关键所在,或听力材料的技巧性部分挖掉,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关键部分。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听力材料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挖空。抽掉的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完整的句子;

(2)将挖空的材料分发给同学,交代听的任务;

(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学生在听的同时将缺少的部分补上;

(5)反馈。

4.听与画(listening picture)

“听与画”可用于描写性文章的听力。学生将所听到的描述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听与画活动可以由教师朗读,也可以由学生朗读。这种活动对学生写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听懂即可,绘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将大体的位置、情节等表达清楚即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难度适合学生的材料;

(2)教师播放录音,或读给学生听,或由学生读;

(3)学生在听的同时完成绘画;(4)学生相互比较对照自己所画的图画。

五.结束语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约和影响听力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是,当我们对听力理解的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有了清晰的了解以后,在理论的知道下,不断实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顺利突破。

参考书目:

1.胡泓,2000,外语素质培养概论,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 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陈光学,2002,听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策略,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3)

4.周相利,2002,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利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第二篇: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王守元 苗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著选摘

【摘

要】为了加深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和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程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又对听力教学的方法作了探讨,提出①应注意听力教学的阶段性,②加强听力微技能的培养,③重视听力策略的训练,④注意将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⑤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

【关键词】听力教学;理论;方法

在日常交际中,听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正常人在醒着的时候,70%的确良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其中11%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而至少42%的时间用于听(Cooper1998)。Rivers还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交际,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所理解”,“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教授口语的理解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1966:196,240)

Krashen(1985)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法是理解信息,或接收可理解输入。这儿所说的信息或输入主要指口头语言。理解派教学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包括自然法、全身反应法等,主张:“在教会话之前,应拿出一段时间训练听力„„学生的理解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之后,表达技能自然随之而来”(Richards,Plattand Platt1998:80)。以上意见虽有偏激之处,但却能反映听力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讨听力理解的性质和过程,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听力理解的性质

随着人们对语言性质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外语听力理解的性质的认识也日臻完善。在外语教学领域,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听说法的鼎盛时期由于它以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在军队外语培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听说法就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看,外语教学应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听力教学因而也就在语言形式的四个层面上进行:在训练学生听懂一段课文时,教师首先是从元音和辅音的识别出发,然后依次进入单词、句子和篇章的层面。这种“自下而下”(bottom-up)的听力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语音识别来理解单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来把握整个篇章的意义。在当时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语言学习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刺激一反应”模式的烙印,语言能力的获得和发展被看作是对行为的反复操作的结果。因此,听力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反复进行语音的识别和听辩训练,而意义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往往让学生将所听到的单词翻译成本族语,以检查学生对听力教材的理解情况。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功能主义语言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对语言的社会功能的研究。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构系统。因此,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听力教学不应该只让学生去听清某一个音,听懂某一个单词或句子,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并结合语篇的宏观结构、认知图式、认知推理以及语境等因素来揭示听力理解的性质。G.Brown(1997)指出,对语篇的理解涉及许多因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随着语篇的展开,听话者需要根据语篇上下由一系列句子构成的,但句子的意义有时要受到语篇宏观结构的制约,对单个句子的理解并不能说明听话者已经理解了整个语篇。G.Brown举这样一个例子:

a.John was in the bus on his way to school.b.He was worried about controlling the maths class.c.The teacher should not have asked him to do it.d.It was not a proper part of the janitor’job.在理解这样一个语篇时,听话者需要随着语篇的发展对自己的理解不断作出调整。当

我们听到第一个句子时,一般会认为John是个学生,但第二个句子则告诉我们这一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从第二句话所描述的职责来看,John应该是教师。但第三个句子的出现又推翻了这一理解,使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理解,即John是一句学生,直到最后一句话的出现我们才知道John原来是学校的勤杂工。

认知推理是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如何训练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运用各种认知策略进行自发的、能动的认知推理是听力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下面是C.Brown(1997)的另一个例子:

a.The king died.b.The queen died of grief.对这一语篇,听话者需要作出如下推理才能获得连贯的理解:国王和皇后很可能是夫

妻关系,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皇后死于国王之后,皇后是在国王死后不久去世的,皇后之死是由国王之死使她伤心过度所致,等等。这些推理是语篇理解所不可缺少的,但推理是在瞬间之内完成的。也就是说,听话者所作出的推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整个理解过程的一部分。这种推理并不是赁空进行的,听话者在听到某一话语后,马上就会在大脑中激活一系列与话语相关的经验知识或背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知推理来理解话语的意义。

总之,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G.Brown(1997)就听力理解的性质总结了以下五点:①辩论单词并记住与该单词相联系的意义。②理解每一个单词是如何与语境发生相互作用并为邻近单词的意义创造语境;理解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构成主语,哪些构成谓语,并理解指代成分所指称的人或物。③既要理解每一个句子在局部上下文中的意义,也要理解该句子在整个语篇的宏观中的意义。④对语篇的理解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语篇的局部语境所提供的知识和背景知识来理解语篇内容,二是对语篇中所暗含的人际、空间、时间、因果和意图关系作出推理。⑤对于较长的语篇来说,应至少记住其大意,对于较短的语篇来说,应至少记住其大意,对于较短的语篇来说,应记住尽可能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说话者的当前意图相关的内容。

以上对听力理解的性质作了简要的阐述。当然,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听力理解的性质作出不同的理解。总而言之,正确认识听力理解的性质对搞好听力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既关系到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对听力教学所持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听力理解的过程

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辩音(discrimination)、信息感知(perception of message)、听觉记忆(auditory memory)、信息解码(decoding message)、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useorstore message)。辩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这也是听力理解的第一步。信息感知指的是学生在具备了辨音能力之后有意识地感知语流中的语音组合,从而获取句子意义的阶段。听觉记忆指的是将所感知到的听觉信息能够在被理解之前在大脑中保存一定的时间。信息解码指的是理解或获取信息的过程。在经过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语言将信息表达出来或储存在长期记忆中。Anderson(1985)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划时代发更为简单,他认为,听力理解包括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循环往复的过程:感知处理(perceptual processing)、切分(parsing)和运用(utilization)。在感知处理阶段,听话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力材料本身,并将所听到的声音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在切分阶段,听话者将短时记忆中的语音串切分成从句、短语、单词或其它语言单位,并在大脑中以心理表征的方式建构意义。在运用阶段,听话者借助世界知识和语言知识将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对听力材料作出正确的理解。Abbott等(1981)则认为,外语的听力理解过程与母语的听力理解过程有相似之处。他们认为,听力理解包括感知、解码、预测与选择等过程。总之,听力理解是通过包括感知、解码、预测与选择等过程。总之,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并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把感知到的声音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心理语言学区分三种听力(和阅读)理解模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和互动(interactive)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指利用语音、词语和句子本身的知识以及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进行听力理解,即从语音、单词、句子到整个语篇的意义。这一模式忽视听话者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上而下”模式指的是利用“已民用工业知识和整体预期”(Morley,1991:87)及其他背景知识对接收到的信息(词语、句子等)进行分析处理。这一模式强调听话者的已有知识、预设、经验和认知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O’Malley等(1989)在对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的研究中发现,听力好的学习者似乎更注意罗大的板块,只有在理解中断时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个别词上来。互动模式把听力理解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与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模式的说,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不但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而且还要能动地借助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对短时记忆中的听力材料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从而在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的互动过程中理解意义。

不同的研究者对听力理解的过程有不同的看法,但概括起来,听力理解的过程有三个主要特点:①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并不是消极地或被动地运用听觉来接收信息,而是通过调动大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能动的认知推理,来理解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意图。因此,听力理解是听话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的过程。②听力理解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义并不是现成地存在于语言材料之中的,不同的听话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任何细节都表达出来。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需要根据语言材料所提供的线索以及自己的社会经历和背景知识创造性地建构意义。③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理解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听力理解是交际双方在相互作用中磋商意义的过程。特别是在面对面的语言交际中,说话者可以通过听话者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来判断听话者是否理解自己的意义,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同样,听话者可以用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手段来表明自己是否理解了说话者的意义或者直接与说话者进行意义的磋商。

3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有很多。束定芳和庄智象(1996)认为,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听力材料的特征指的是语速、词汇与句法以及学习者对材料所涉及的内容的熟悉度等因素。因此,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根据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语速和难度适中的材料,并适当增加背景知识的介绍,以便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材料的内容。说话者特征主要指性别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如中等和高级程度的学生回忆非专家家男性说话者的发言要比非专家女性说话者的发言更容易,等等。任务特征指的是听力理解的目的和听力学习所涉及的问题类型,如让学习者回答多项选择题、进行概括推理或寻找某一特定信息,等等。学习者因素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记忆力、情感因素和背景知识等。由于人是认知的主体,听力理解与学习者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水平和主观因素息息相关。过程特征主要指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如学习者采用的是“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还是互动模式。认清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对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下,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应注意材料的难度,并且要着重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选择略高于学生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就说话者特征而言,教师在选择听力选择时应该具有广泛性,说话者既有女性也有男性,既有高级学者也有普通大众,说话者的职业既有代表性也有普遍性。就任务特征而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听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避免听力活动的单一性。学习者特征对听力教学的影响十分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之外,还要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的知识潜力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一种有利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过程特征而言,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适合自己的听力策略。至于“自下至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互动模式的优劣问题,需要根据学习者所处的学习阶段及其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4听力教学的方法

4.1注意听力教学的阶段性

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吴祯福(1991)指出,一个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大致要经历五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学生听到一串声音,对内容毫无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常听,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产生一种语感,这种语感不仅对学生的发言有利,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此逐渐习惯英语的正常语流。在第二个阶段,学生可以在一串声音中辨别出一些孤立的、内容相关联的单词。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大的收获可能是养成一些良好的听力习惯,例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词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不要要产生紧张和烦躁情绪,而是让学生发展抓大意、从上下文猜内容的能力。在第三个阶段,学生可以在语流中辨别出短语或句型,并通过短语的句型对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谈话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句子或短文内容的能力。在第四个阶段,学生能在语流中辩认出分句或句子,并知其含义,对所谈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困难往往是与某些题材有关的词汇不足,教师应使学生大量接触与这些题材有关的词汇不足,教师应使学生大量接触与这些题材有关的录音,并反复多次地听围绕某一题材的不同录音材料,使学生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中猜出生词的意思,逐渐扩大词汇量。在第五个阶段,学生能连贯听懂所谈的内容。当然,即使学生的听力已达到第五阶段,随着题材、内容的变化,学生还往往会回到第三、第四阶段。要使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做第五阶段的听者则需要帮助他们不断吸收新词和知识。

4.2加强听力微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微技能的培养。H.D.Brown(1994)从Richards等人的论著中归纳出了17种听力理解微技能。这儿仅就其中较为重要的微技能的培养作一讨论。

对于初学者说,最重要的一种听力技能是辩音。教师可先采取让学生听单音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将语言单位逐步上升到句子或篇章。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流产生感性认识。

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听力技能。吴祯福(1991)认为,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辩音能力的同时就应开始对听到的意思进行选择、分析,从而抓住主要内容。听懂一个语篇并不意味着要听懂每个单词或句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冗余信息、选择主要信息的能力,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在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地将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并各有侧重。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大意,并要求学生用三言两语来概括或总结要点或主要信息,然后再让学生精听,以便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细节。

预测能力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听力微技能。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语境对说话者将说出的话及其含义作出预测。预测能力的培养包括多个方面。在开始听力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或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对每一次听力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力训练活动中去。教师也可以语音语调上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口语的语音语调是说话者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听话者有时可以通过说话者的语音语调来预测下句话的含义。如果一个句子明显地通过语调表示出怀疑,那么下一句就可能以“不过,但是”开头,表示出某种保留(参见呈祯福1991)。例如:Of course,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But sometimes„„)除此之外,教师党政军民学可以引导学生从句法not only时就可以预料but also的出现。类似的情况很多,如neither……nor, the former……the latter,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等等。

猜词悟义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听力微技能。上文已经提到,听力理解并非意味着听懂每一个单词,但有些词汇对听力理解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生的出现有时刽高中生以学生的情绪。听不懂个别词语是正常现象,但学生有时完全可以根据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话题、语篇上下文、句法结构、词义关系、背景知识等因素对生词的意义作出适当的猜测。

4.3重视听力策略的训练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学习者的听力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方面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听力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三类部分,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三类。认知策略是指通过考虑如何储存和检索信息以解决问题,如捕捉关键词、捕捉非言语提示、推理、做笔记等。元认知策略包括对理解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如选择性注意,即事先确定在听时应注意听其自然力材料的哪一方面。社交/情感策略包括请求对方澄清问题、自言自语以减轻压力或焦虑等。

大量的研究表明,听力策略对听力理解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O’Mally等(1989)在研究中发现,有效的听话者更善于运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和推理等认知策略。Pica(1992)对向另一方传出信息不清楚的信号后,磋商就开始了。Young(1996)、Thompson和Rubin(1996)以及Vandegrift(1997)指出,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由此看来,训练听力策略对提高听力技能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应予以重视。那么,应如何进行听力策略的训练呢?Brown和Palinscar(1982)认为,听力策略的训练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进行:①在隐蔽型训练中,教师让学生做一种需要某种策略的练习,但不指明该策略,也不要求学生对使用的策略进行识别和讨论;②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教师事先告诉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及其用途;③在受到控制的训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对他们所使用的不同策略做出比较和评价。Brown和Palinscar(1982)发现,学习者在从隐蔽型训练向受控制的训练的转变过程中,其受益程度明显呈上升趋势。由此看来,听力策略的训练是听力教学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及其认知能力考核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听力策略的训练。

4.4注意将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

听、说、读、写是人类进行正常的语言交际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无论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还是从语言交际的现实来看,听力理解在人类语言交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习得角度看,人类对语言或语言成分的听辩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而且听力理解能力对其它语言技能的获得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听力能力的培养与其它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并以听力技能的培养促进其它各项技能的提高。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听、说、读、写活动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人们有时需要将听到的信息以口语或书面语的形式传递给他人,有时边听边做记录,有时为了更好地听懂某些信息,需要阅读文献资料或背景信息。在听前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讨论、让学生阅读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材料、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词汇语法练习等活动,引导学生注意力并激活学生的图式知识面。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记录,锻炼学生做笔记的能力,这一点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中已被广泛采用。听的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词汇语法练习,或运用角色扮演、写作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听力内容理解。

4.5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大学的教学条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许多高校都有比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或语言实验室。如果仅把它们当作放音、听音和做练习的场所显然是不当的。应该充分利用其中的设施,如放像机、VCD或DVD,放些电影、电视片和专门为听力课或视听课编制的教学片。在听力教学中使用视听材料可使声音和图像相结合、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结合,对视觉型、听觉型、感受型等各类学习认真备课。对材料中的语言与文化难点应设计预热练习帮助趣味性的视听练习或任务。Harmer(1991)指出,除了应采用一些常用的听力任务或练习外,还应注意使用仅适合于视听材料的练习形式。例如,默看(silent viewing),即只放像而不放音。学生看完有关片段后对片中人物所说的话进行猜测。然后同时放音像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再如,画面(镜头)定格(freeze frame),即将片中的某个画面予以定格,要学生预测画面中人物要说的话。

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仅靠每周2小时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电教设备,如开放性听力室、微机室、有听音设备的自修室等,在课余时间练习听力。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些课外听力任务,如要学生看某个录像片并写出其大意或听完一段录音并完成一份表格等。有条件的学校应设英语广播台或影视厅定时向学生播放英语广播和影视片。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收音机和收放机,以便能经常收听VOA、BBC等外国广播电台或听高质量的原版录音带。

中国加入WTO后的进一步开放对我国外语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外语教育界开始重视表达技能的培养,特别是说的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听力技能的培养不能因此而受到削弱;相反,应该予以加强。不仅有必要经常对其重要性予以强调而且还应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方法不断地进行探入探讨。

第三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读书报告

这个暑假看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这本书,本书从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的基本理论,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主要类型、环节与模式,汉语名词、量词及其短语的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的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虚词及其相关短语的教学要点与对策,汉语补语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与许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复句教学要点与策略,语法教学的操练检测及其方法策略这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从第四章到第十一章具体扼要地探索了汉语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区别词、虚词和补语、常见句式、语序以及复句的教学问题。

书中的十二点把汉语语法教学中的方法和理论讲述的很清楚,对此我进行了对“有、没有”在比较句中的用法的试讲。教案如下: ·基本思路:

1、通过小游戏引出比较句

2、具体分析展示有、没有在比较句中的用法

3、学生操练

4、总结

·具体内容步骤:

1、通过简单的图片、实物对比引出比较句

2、由比过渡到有、没有

3、有与没有的卡片游戏及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4、总结比较句中有、没有的用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并使用比较句中有、没有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有、没有与的关系及其用法

·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学过“比”的用法)

·教学设备与教具:电脑、黑板、翻页笔、卡片、实物道具

·括板书设计:

北京比上海冷。

A+比+B+adj.北京有上海冷吗?

A+有+B+adj.+吗?

北京有上海这么冷。

A+有+B+这么/那么+adj.上海没有北京冷。

B+没有+A+adj.·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实践+演示

·教学后记:注重课堂的多元化但有些游戏例子不太完善,总结出的公式有些繁琐,不易于学生接受

第四篇:英语听力的忠告和方法[定稿]

楼主:我坚持听写VOA standard 已经2个月了 为什么效果不大呢????是不是听的还不够多啊??? 最近在泛听NPR的节目 只能听懂30%左右 或者说 适应了外国节目的语速了 是不是应该坚持下去呢????? 一楼回复:达人们肯定还是会说,多听,多读,多写,多看。反正最原始,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二楼回复:我觉得你是不是选取的材料太难了,这样也有可能效果不大,不仅如此还会打击自信心的。VOA的标准太长了,你可以先用美联社的一分钟新闻进行听写练习——在普特网有,放在VOA特别英语的版块里,是从特别到标准的一个过渡,语速也是正常语速,但一般一分钟里有四条简讯,不那么长,会好很多。

三楼回复:不知道lz的VOA听力一次有多长,说点个人听VOA的经历吧,我最初听大概一次2、3分钟这样子,听个半小时到40分钟,再查单词,看原文,跟读原文,一般要一个多小时一次。

lz会不会太心急了,其实重要的不是你一次听了多少,而是要把每次听的都吃透,就是说,你听过的东西,不看原文可以一字不落的听懂,然后跟着复述,它有些连读什么的,有的我都要反复听个几十遍才能听懂...囧后来换BBC就是1分钟不到也要听半个多小时了...所以我感觉就是一定不能贪多,而是要精...还有lz的词汇量是不是不够呢...听听力和背单词结合吧~

都是一点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你~加油咯~

四楼回复:精听的话,建议英音的话从BBC常速听起。美音的话重点放在NPR上面。

一天1小时左右,坚持20个月,基本就可以听出putclub整理稿上的错误了。

五楼回复:对对,LSS的说的在理。不能太急,要吃透,不能只重视质不重量啊,我当时听写AP NEWS,一直到第一次听NPR的能听懂85%-90%,才开始听写VOA的标准。

六楼回复:我当年上中学,初一初二是听新概念,初三改step by step,高中基本上是各种random的东西听了,我觉得step by step是挺好的听力教材。

七楼回复:对对,LSS的说的在理。不能太急,要吃透,不能只重视质不重量啊,我当时听写AP NEWS,一直到第一次听NPR的能听懂85%-90%,才开始听写VOA的标准。觉得这句话表达有点问题:我第一次听NPR的能懂85%,不是指第一次听就能懂85%,而是指我慢慢磨练到当我拿到一篇NPR的新的文章,从没听过的文章能听懂85%后才开始听写VOA的常速。

八楼回复:恩,我听的VOA常速是30秒的,每天两篇,但我觉得AP语速要快些啊,比voa简单?

九楼回复:我主要问的是泛听,我想在今年底能达到听懂80%的访谈节目,和脱口秀,有什么经验没有啊?我也是知道要多听,我目前泛听的都只能大概听懂个30%左右…

十楼回复:我一开始听美联社的,语速感觉很快,后来我一天就听一条(里面是四则简讯,一分钟左右)先听个大概5遍左右后开始听写,反复放近15遍勉强听下,然后去普特网上,看牛人的帖子做参考答案,修改后,再反复听,这时不仅听,还要跟读,尽量模仿它的语音语调,因为有时听不懂纯粹是自己的发音错误。另外,我修改时,会留心有哪些是我会的单词楞是没听出的——这些我会重点标出,有事没事念念,再听听,看和原音是不是贴近了。不会的单词也会另行标出,然后查字典——字典我初中开始就用柯林斯的英英单解字典,然后学会用法。

这样差不多坚持了一个半月后(当然这一个半月里我也不仅是听美联社的,也会听其他的各种英语有声读物——我记得当时我听的是海伦凯勒的“the story of my life”每天花将近一个半小时反复模仿朗读三面的长度,平时

刷牙,洗脸,吃饭,走路听的是DAILY SHOW)。

然后我开始听写VOA的常速。一开始也不习惯,因为美联社的只有一分钟,我的VOA有近二十分钟,注意力集中了5分钟就不行了,后来我就先把它分割成5分钟的,用练习美联社新闻的方法进行练习,当时还看了大量的美剧,同时还听写探索频道的节目——一周差不多听写完两个四十分钟的节目。

现在,我只要听一遍美联社的新闻,就能马上翻译出中文了。

脱口秀的话,说实话,我不怎么听,里面有很多不是听不听得懂的问题,是理解的问题。——DAILY SHOW 就是这样,我和我的外国学生一起听,他们听完哈哈大笑,我愣是没觉得有啥好笑的。

十一楼回复:我不是说了幺?听AP一个半月后,就开始听常速,一直享受到现在(从大一到大四),你如果想问我什么时候开始能听懂85%的话,好像是大二暑假的时候。希望你能注意到我括号里的话,那一个半月我不仅仅是再搞AP的,还听很多其他的,只是AP是精听中的精听,我听有声读物也算精听了,但没AP听得那么烂熟。不过里面有很多精彩段落我还是背出来的。我所说的背,并不是刻意的去背,就是听得太多,读得太多——到最后那个美音就像歌的旋律一样,你不自觉得就能哼哼了。

十二楼回复:恩,我才连续听了一星期,就觉得有点起色了,最重要的是听完你要认真核对

第五篇:英语听力方法总结

听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留学生能听懂老师讲课是做研究的前提,人们出国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从广播、电视中获取信息,此外国内考试也越来越重视考察听力能力。听力成为在国外学习生活,以及考试中必需掌握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听力呢?

首先,应该认识到英语(论坛)是拼音语言,每个单词记录的是音节而不是图像(而中文是方块文字,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因此在学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听熟单词的发音。我们不能认为看着单词、短语能回忆出中文解释就学会了,还应该用耳朵去分辨单词、短语,多在语境中体会意义建立语感,提高对音的反应速度,减少对中文解释的依赖。

其次,大量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听力教程、英语广播、双语字幕的电影、国际会议上领袖的演讲都是练习听力的好材料。拿新闻广播举例来说,VOA Special English, VOA Standard English, CNN, NPR, BBC等都很不错,学生可以到北京新东方、普特网、听力特快、可可英语,大耳朵英语等网站免费下载每天更新的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练习。

高中水平或大学一年级的同学建议听VOA特别英语(语速在每分钟90词左右,词汇量相对较少),刚开始学口译的同学也可以用来练交传。对于想打牢基础的同学,建议用逆向英语听写法做练习。①先把新闻从头到尾听两遍,听懂大意,然后以句子为单位听写。②把听懂的词用黑笔按顺序写在纸上。对于生词,要准确抓住各个音节,尽量去模仿,提高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这一步是训练的关键),然后用从音标查单词的软件来查词。最后应该指出,听写的缺点是耗时,刚开始练一篇3分钟的材料可能要一上午才能听写完。因此先精听精练10篇左右即可,此外还应该多泛听。

大学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多听VOA常速, NPR, BBC等新闻(语速在每分钟120-140词左右),听完后一定要做glossary(词汇表),把重要的单词短语搜集整理出来。这是一项辛苦漫长的工作。高年级听力练习中,学生经常发现自己并不是单词量不够,而是短语量不够。同学常常每个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可组成短语就感到茫然,或者即使能理解但反应很慢,严重影响听力的反应速度。例如:miscarriage of justice审判不公,Benjamin Netanyahu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Palestinian authority president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Kuala Lumpur(吉隆坡)。

最后,人们常说“听说不分家”,但中国学生开口真的很困难。在“说”方面,为了让我们先开口,可以尝试三步:①跟读;②paraphrase或化简(看着文本思考意义相同或更简洁的表达,激活过去的学过的词汇,解决表达储备不足的问题);③复述(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不看文本,回忆学到的原文表达或者第二步里想到的简洁表达)。

专业做语言的越南语字幕组听力方法的总结资料分享。

下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招聘理论和方法

    北京JP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某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它是一个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农业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

    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标准》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一、《标准》对初中听力教学的分级要求 shan 听力分级目标解读 1. 3 ~ 5 分级听力的综合能力目标 (1) 语音语......

    图示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原则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原则 朱艳莉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图式理论为理......

    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学习外语最好是从八、九岁开始。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只能属于“印象派”即让学生尽早的接触英语,对英语产生一点感觉。真正的......

    提高英语听力好方法

    五步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取得中考英语听力好成绩 听清、听懂首句,因为首句往往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听懂这 一句,对预测全文内容有很大帮助。英语听力题既考查同学们听的能力,又考......

    初中生英语听力练习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应努力提高听力。这样可以借助听觉,大量、快速地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更多地掌握同一词的不同用法,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下面就与大家......

    初中英语听力培养方法

    初中英语听力培养方法来源:英语教学毕业论文 http://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学习外语最好是从八、九岁开始。现代英语教学的改革,已经使得我国的英语启蒙教育从初中提前到了小学三......

    七年级英语论文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人教版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摘要: 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正确对待听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趋势,掌握听力的一般方法,克服听力训练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关键词:听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