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2:5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

第一篇: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

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专题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复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及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方法 3.等效平衡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知识点复习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表示方法:v(A)=△c(A)/△t 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4.化学动力学基础--有效碰撞、活化能、过渡态理论

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有效碰撞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状态。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

5.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光、电、波、接触面、溶剂等

(1)浓度: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故改变固体物质的量对速率无影响。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没有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改变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相同的;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增加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不相同的。

(3)温度:温度对V正、V逆的影响是不同的,升温时吸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要大于放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降温时放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要小于吸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V正、V逆。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2. 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3. 焓变(△H)与混乱度(△S)综合考虑 混乱度:气态>液态>固态 4.化学反应方向的控制

△H<0、△S>0,一定能自发进行

△H>0、△S<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H<0、△S<0,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H>0、△S>0,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5.化学反应的限度

①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②化学平衡的特点--动态平衡,V正=V逆≠0,③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温度下,到达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表达式:

④化学平衡判断的标志:

a.V正=V逆。即单位时间内某一物质生成量和消耗量相等,或对某一物质而言生成化学键的量和断裂化学键的量相等。

b.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种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颜色等都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变。(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就不能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已经不变来判断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

平衡移动规律(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等效平衡--同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平衡中,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3.等效平衡的分类(参阅上次下发的讲义)

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

I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III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4. 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

(1)反应速度图像--看起点,看变化趋势,看终点。(2)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法:

三步分析法:一看速率变化;二看正逆速率变化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

先拐先平:先出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

定一议二: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MnO2、CuO、FeCl3等对过氧化氢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催化效果不同,且同一催化剂的接触面大小、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效率。3. 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氯化钴溶液中,加入浓盐酸会使平衡向四氯合钴(II)离子方向移动,使蓝色加深,加水稀释,使平衡向六水合钴(II)离子方向移动,使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二氯化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并呈现不同的颜色,温度升高,颜色由粉红色转变为蓝色,说明平衡向二氯化钴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反应4A(g)+5B(g)4C(g)+6D(g)在0.5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A减少了0.90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以表示为()A.v(A)=3.6 mol·L-1·s-1 B.v(B)=0.075 mol·L-1·s-1 C.v(C)=0.030 mol·L-1·s-1 D.v(D)=0.060 mol·L-1·s-1 2.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 v(B)=0.005 mol·L-1·s-1 C.v(C)=0.9 mol·L-1·s-1 D.v(D)=1.0 mol·L-1·s-1

()

3.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是由于()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4.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

D.增大反应物浓度

C.使用催化剂

5.100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SO4(s)B.NaOH C.K2SO4溶液 D.(NH4)2SO4(s)

6.对于反应NO+CO2N02+C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CO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7.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 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A,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8.在500K,相同体积的甲、乙容器,甲容器中充入m g SO2和m g O2,乙容器中充入n g SO2和n g O2(n>m),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SO2的转化率:甲>乙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甲<乙 9.可逆反应A(g)+B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转化率增大

B.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有颜色的气体 C.升高温度,C百分含量减少,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是气体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 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13.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14.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平衡常数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D.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

1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16.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 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1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8.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问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对于可逆反应2A2(g)+B2(g)2A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2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2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aM(g)+ bN(g)cW(g),达平衡后,测得M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M气体的浓度为0.3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增大 B.平衡向右移动

C.N的转化率提高

D.W的体积分数降低 22.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4L X和 3L Y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 3Y(g)2Q(g)+ nR(g)达到平衡时测得 X的转化率为 25%,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6.5L。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8 B.6 C.5 D.3 23.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g)xC(g),有图1(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3>P4,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4.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1 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 + H2OCO 2 + 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6 mol,再通入4mol H2O(g),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C)

A.0.6mol B.1 mol

C.在0.6 ~ 1 mol之间 D.大于1 mol 25.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 C.高压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26.下列化学反应的混乱度(△S)增大的是()

A.S(s)+3C(s)+2KNO3(s)=N2(g)+3CO2(g)+K2S(s)B.2NO(g)+O2(g)=2NO2(g)C.2CO(g)=C(s)+CO2(g)D.2SO2(g)+O2(g)=2SO3(g)27.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2R(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y 轴表示的是()

A、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G的转化率

C、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D、L的转化率

2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ClF(g)+F2(g)ClF3 △H <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提高 29.对反应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c(NO2)/c(N2O4)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B.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 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

30.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X、Y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 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A.X的浓度的减少 B.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C.Z的浓度的增加 D.X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二、填空题:

31.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 B.2.5s C.5s D.10s

32.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Fe(s)+CO2(g)△H>0,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K=,已知110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平衡常数K值(本小题空格均备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 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度是v正 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33.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升高温度 ;(2)充入更多的H2 ;

(3)扩大容器的体积 ;(4)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34.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体积比为2∶1的等量的SO2和O2,使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则(填>、=、<;左、右;增大、减小、不变)。

⑴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t(B),SO2的转化率:a(A)a(B)⑵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v(A)v(B),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v(B)。

⑶达到平衡时,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A中的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B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⑷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2的质量分数,B容器中SO2的质量分数。

35.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B 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x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4)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入C和D各4 /3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时完全相等,则还应加入 物质 mol。

36.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 N2O4;△H<0)(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_____VB。(填“>”、“<”、“=”);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

αA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不变);若通入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___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3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X(气)+2Y(气)3Z(气),已知加入1 molX和3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6 mol 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8 mol 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 mol。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入 mol Y,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9a mol。

3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一个左右可滑动隔板,两边分别进行可逆反应,各物质的量如下:M、N、P为2.5mol、3.0mol、1.0mol。A、C、D各为0.50mol,B的物质的量为x,当x的物质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且隔板在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达到平衡后,测得M的转化率为75%,填写空白:

(1)达到平衡后,反应器左室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 mol。(2)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V正>V逆,x的取值范围。(3)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V正

39.(Ⅰ)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甲、乙都已达到平衡。

(2)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的取值范围是。(3)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则甲中C的物质的量为 mol,乙中C的转化率 50%(填:>、<、=),此时,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 处(填下列序号:① <6 ② >6 ③ =6)

(4)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0处,则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大于 ;若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小于。

(Ⅱ)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

(1)甲、乙中C的物质的量是(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2)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

(3)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

三、计算题:

40.在557℃时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H2(g)+CO2(g)。若CO起始浓度为2 mol·L-1,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3 mol·L-1,达到平衡后,CO2起始浓度为1.2 mol·L-1,求CO(g)和H2O(g)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常数Kc。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C C AB A C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D AC AB BC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D C C A C AD CD CD 本资料由榆林教学资源网收集整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 填空题

31.C 32.增大 增大 否 > c(CO2)/c(CO)<0.263,因温度不变,K值不变,为增大c(CO2)/c(CO)的值,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正>v逆 33. 增大、增大、减小、不变。34.(1)< >(2)= >(3)左 不变(4)不变 降低

35.(1)2(2)60%(3)0.2 mol·L-1· min-1(4)不变(5)B 4/3 36.(1)< 变小(2)增大 不变 变小(3)A(4)0.02mol 37.2a 6 1.9 1.2 38.(1)3.5mol(2)2.0

40.CO和H2O(g)的平衡转化率分别是60%、40%平衡常数Kc=1。

第1页

第二篇: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平衡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建立的观点;理解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常数,该部分没有要求。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建立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 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

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研究的课题。(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 和 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的观点。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影响的条件”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可从演示实验入手,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新课的引入: ①复习上一节讲过的“状态”的概念,强调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②给出“的移动”概念,强调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③指出学习和研究的实际意义正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

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下: 1.重点讲解浓度对的影响

(1)观察上一节教材中的表3-l,对比第1和第4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里应明确,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实质是 浓度的增大与减小而造成的。

(3)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说明浓度的改变为什么会使发生移动。讨论时,应研究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讨论后,应明确浓度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使发生移动;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调整;新平衡建立时,生成物的浓度要较原平衡时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刚增加时减小,但较原平衡时增加。2.压强和温度对的影响: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温度对影响也是从实验入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的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在明确了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的影响以后,可采用归纳法,突破对勒夏特列原理表述中“减弱这种改变”含义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几个问题:

1.关于催化剂问题,应明确:①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的移动没有影响;②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关于移动原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应明确:①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作铺垫;②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对本节设置的讨论题,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4.对于本节编入的资料,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当堂阅读,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可回顾第二节“工程师的设想”的讨论,明确:欲减少炼铁高炉气中CO的含量,这属于的移动问题,而利用增加高炉高度以增加 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的做法并未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因而是徒劳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的有关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情感目标:结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引入】得不到2molSO3,能得到多少摩SO3?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所研究的问题。

思考并作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SO3。

提出反应程度的问题,引入的概念。

结合所学过的速率、浓度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的概念的实质。【分析】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速率与浓度的变化并画图。

回忆,思考并作答。【板书】

一、状态 1.定义:见课本P38页

【分析】引导学生从研究的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原因:v正=v逆(同一种物质)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准确掌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问】有什么特点?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小结。讨论并小结。平衡特点: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动(动态平衡)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讨论结果:因为该反应如果达平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与总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即颜色不变,压强、平均分子量也不变。因此可作为达平衡的标志(A)、(D)、(E)。

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状态代表了化学反应进行达到了最大程度,如何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呢?

2.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状态时,某一反应物消耗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质量分数,叫该反应物的转化率。

公式:a=△c/c始×100%

通过讨论明确由于反应可逆,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通过掌握转化率的概念,公式进一步理解的意义。3.平衡的有关计算

(1)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

例1 445℃时,将0.1mol I2与0.02mol 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有0.03molHI生成。求:①各物质的起始浓度与平衡浓度。

②平衡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引导学生分析:

c始/mol/L 0.01 0.05 0 c变/mol/L x x 2x c平/mol/L 0.015 0+2x=0.015 mol/L x=0.0075mol/L平衡浓度:

c(I2)平=C(I2)始-△C(I2)=0.05 mol/L-0.0075 mol/L =0.0425mol/L c(H2)平=0.01-0.0075=0.0025mol/L c(HI)平=c(HI)始+△c(HI)=0.015mol/L w(H2)=0.0025/(0.05+0.01)

通过具体计算弄清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的计算。

【小结】①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的关系,只有变化浓度才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比例。

②可逆反应中任一组分的平衡浓度

第三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教学体会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教学体会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涉及到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而化学平衡则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提高产量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要求生产又快又多,产量才能高。例如,假设平炉每10小时炼300吨钢,而转炉15分钟炼30吨钢,虽然单炉产量平炉是转炉的10倍,而10个小时的产量转炉确是平炉的4倍,这里边就是个又快又多才能提高总产量的问题。

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平衡问题实质上也是速率问题。当在一个可逆反应的体系中,正反应与逆反应的速率达到相等时,才存在化学平衡;而两个速率不相等时,则平衡就要发生移动。因此,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化学平稳移动原理;同时在学习化学平衡原理的过程中,又能增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不讲活化理论问题,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概括成“动→碰→破→立”四个字,前两个字是物理变化过程,后两个字是化学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所有化学变化过程必然经过物理变化过程;若物质的微粒由于运动发生碰撞而没有达到破裂的程度,那么物质只停留在物理变化过程,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显然,化学变化的发生及变化的快慢取决于反应物微粒间碰撞的次数及碰撞力量的大小,即碰撞的力量越大,反应物的微粒才有可能发生“破”的变化,而碰撞次数越多反应才越快。用这个观点可以使学生浅显地认识到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加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增加反应物微粒间的碰撞次数;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原因是由于增加了反应物微粒间碰撞次数及增大了反应物微粒间碰撞的力量。以上谈的“破”可以认为是分子的破裂、离子得失电子及原子的电子的得失或偏移。我在教学中体会到,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去揭示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是使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

本章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加强直观性,从实验入手,通过现象,运用讨论的方式,经过分析综合得出外因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度及化学平衡影响的认识。因此,本章的每个实验效果的优劣便成了认识理论问题的关键的前提条件。

在计算技能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某一个化学反应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平均速率,它们的速度值可能是不相同,但有一条规律是肯定的,即它们的速度比值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识图能力,是本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在一开始的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外因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影响用作标图来表示,以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具有相当高的识图能力。下面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些基本图示:

1、改变浓度:

(1)增大反应物浓度

(2)增大生成物浓度

(3)减小反应物浓度

(4)减小生成物浓度

图1

图2

图3

图4

2、改变压强:

(1)加压

(2)减压

3、改变温度

(1)升温

(2)降温

图5

图6

图7

图8

4、使用催化剂

图9

以上图示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有改变浓度,正反应或逆反应之一才从原平衡点改变;而改变温度或压强,正反应或逆反应均不从原平衡点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般规律(这当然是教学的重点),也应注意个别一些情况。

1、改变温度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1)升高温度

①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加。

②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降低温度

①正、逆反应速度均降低

②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大多数反应的速率,经验规律是每升高lO0C,可使化学反应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一4倍。但也有些其它情况,如爆炸性反应,在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反应速度会急剧上升,其速度增大的幅度极大,远远超出上述增大的幅度。另外还有些反应在刚开始升温会加快反应速度,但升高到了一定程度也会慢下来,如有机物的催化氢化及与酶的反应;碳的氧化随温度上升的变化速率存在着两次反复;一氧化氮的氧化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会直线下降等特殊情况。这些特殊情况不一定给学生讲,但教师要心中有数,免得把一般规律讲绝对了。

2、改变压强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1)增大压强

①可以加快气态物质的反应速度。

②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降低压强

①可以减慢气态物质的反应速度。

②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度及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浓度变化来实现的。在这里我们指的压强的变化,强调是指容器体积的增大或缩小。

因此,在体系中充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虽容器内总压强增大,因原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一般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3、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之,会减慢反应速率。”值得提及的这里的“反应物”是泛指,对逆反应而言,生成物就是反应物。因此,在可逆反应体系中,增加任何一种物质的浓度,都会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只不过两者自原平衡状态增加的方式不同而已。

4、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1)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一般因催化剂对正、逆反应同等倍数的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所以使用催化剂一般不改变化学平衡。

也应注意的是:一般我们使用催化剂常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状态而构成多相反应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催化剂确实不能影响平衡。而若在均相反应里,由于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同一均匀状态,此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物的活度,即改变了反应物的有效浓度,从而使化学平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只能说在大多数化学反应里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若把“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影响”说绝对了,也是不妥当的。

第四篇: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研究作业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研究作业

分析学生的难点及解决策略:浓度和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差异(300字)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的学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要求最高的章节,是学生难以攻破的难点。学生学习难点是: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勒沙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本节内容既抽象又具体。抽象在它的理论解释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有些反应的深层本质学生是接触不到的,只能凭思考,想象,增大了学习的难度;说它具体,是在生活中有大量鲜活的事实,因此为学生掌握本节内容造成相当难度。

然而学生学习的难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于没有抓住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本质。

1、理论知识:浓度及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均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反应方程式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则压强的改变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只有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才移动。因此,一般来说,在进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时,可以与在学生已有的“浓度对平衡的影响”的进行类比。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1、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针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从浓度角度来说,改变浓度,平衡必定会移动;但对于气体体系,由压强引起的浓度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如对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压缩体积导致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同理,增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但平衡也不移动。

2、解决策略:抓住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异同。相同点:都能改变浓度。

差异点:浓度改变——只改变单一组份浓度;

压强改变——等倍数改变所有组分浓度。

【例1】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H2 + I2 ≒ 2HI,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往少量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平衡向左移动,体系颜色变深; B、平衡向右移动,体系颜色变深; C、平衡向左移动,体系颜色变浅; D、平衡向右移动,体系颜色变浅;

【分析】由于只是单一的增大了H2(反应物)的浓度,学生很容易根据浓度改变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规律就可以判断出结果:平衡向右移动,I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答案选D。

【例2】可逆反应H2 + I2 ≒ 2HI,达到平衡后,如果增大体系的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移动的方向为 不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分析】看到这个题目,学生的第一想法就是:容器体积缩小了,物质浓度增大了,化学平衡体系肯定会发生移动,但是向哪个方向移动呢?就难以判断了。

此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去进行计算判断。由于体积缩小使得c(H2)、c(I2)和c(HI)都等倍数地增大,再根据公式:

2Q= c(H2)·c(I2)/c(HI),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最终的计算结果表明: Q=K,从而可以判断出结果:该平衡体系根本未发生移动。

第五篇:高三总复习练习(二)

高三总复习练习

(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yǔ伛楼 囹圄 瘐毙 踽踽独行

B.pǔ哺育 花圃 朴质 返璞归真

C.jī齑粉 跻身 赍赏 有案可稽

D.zhì虫豸 炽烈 卷帙 栉风沐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懈气 悲观泄气 面世 产品面市

B.淹没 湮没无闻 伎俩 黔驴技穷

C.星辰 寥若晨星 震荡 山谷振荡

D.涣然 焕然一新 传习传檄声讨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团结一致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应该__________在我们整个事业之中。

②我们必须重视出口工作,在______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③ 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_____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汇。

A.贯穿 培植 包括 B.贯串 培育 包括

C.贯串 培育 囊括 D.贯穿 培植 囊括

4.下列句子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影片中著名演员唐国强将长征路上的毛泽东演得栩栩如生,形似神更似。

B.有些为别人作序或作跋的人,不但对书稿内容缺乏研究,甚至只浏览书稿的一鳞半爪,便率尔成文。

C.如果你能身临其境地替小王想一想,你就会同情他的遭遇,不会对他这样求全责备了。

D.上海衡山影院推出“在电影开映后十分钟内,观众如对电影不满意,可以全额退票“这一措施后,票房率大增,而“中途”提出退票的则凤毛麟角。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瘤菌寄生于豆科植物根部,不但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气,而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B.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去世,是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巨大损失。痛惜之余,不禁使我想起五年前王老与越剧的一字之缘。

C.今年朝阳公园的庙会将上演“国际风情节”,游人能发现,节内食品均不用煤油、汽油或煤烹 饪。

D.原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看过她的作品后,称赞其“深得神韵,独有所长”。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秋末年,人们虽然学会了骑马,但只作为乘车的偶然代替手段而使用,______,________。《春秋》、《左传》、《国语》《孙子兵法》中,未发现—个“骑”字,这说明当时骑射还未用于战争。

②《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在描述人们的活动和思想感情时,巧妙地借助于天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骑射还未发展成新的作战手段,骑和射似乎还未结合起来。

②不仅是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水平的重要史料,而且使作品含蓄深沉,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B.①骑射还未发展成新的作战手段,骑和射似乎还未结合起来。

②不仅使作品含蓄深沉,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是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水平的重要史料。

C.①骑和射似乎还未结合起来,骑射还未发展成新的作战手段。

②不仅是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水平的重要史料,而且使作品含蓄深沉,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D.①骑和射似乎还未结合起来,骑射还未发展成新的作战手段。

②不仅使作品含蓄深沉,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是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水平的重要史料。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一11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í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ì),计直数成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0:“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④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盂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②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昇州。③恪:恭谨。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7、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其诵读 课:按规定考查。

B.仍设法弭盗 弭:禁止,平息。

C.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掌管。

D.多柬拔寒俊 拔:选拔。

8、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B.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C.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D.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俟业成,乃得食肉 B.以黄中为采访使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以祈请使诣北

C.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D.因悉解去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以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

“置过”与“过置”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的汉简引起学界重视。《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说到题名为“悬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候费用簿”的简册,《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称之为“元康五年正月《长罗侯过置费用簿》”,又简称《费用簿)而》《<长罗候费用簿〉长罗候与乌孙关系考略》 则简称为《长罗候费用簿》,这样的定名似有不妥。

所谓《长罗侯过置费用薄》或《长罗侯费用簿》,语义不完整。似应遵从简册原题,如果简称,亦应称《过长罗侯费用薄》。因为尽管从现在通常的理解出发,薄籍内容是长罗侯属从的消费记录,然而从簿籍书写者和上报者的角度看,消费行为的主体则实际上是接待长罗侯一行“悬泉置”。原简册题名中的“过”字,是不宜省略的。

“过”,在汉代语汇中,有接待、供给的涵义。《汉书·陈汤传》:“汤素贪,所卤获财物人塞多不法。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上立出吏上,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这里所说的“过”,实与前说“迎劳道路”近义。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举此例,又引《通雅)卷四九《谚原》:“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所列汉代实例,又有《后汉书·第五伦传》:“帝戏谓伦曰:‘闻卿为吏妇公,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伦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少遭饥乱,实不敢妄过人食。’”蒋礼鸿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四篇《释事为》也有关于“过”的考释。如引录《太平广记》卷三五一引《挂林风土记》的说法“此饭曷若人间过军者”,解释说:“‘过军’,就是给军士吃。”又举《汉书·宣帝纪》元康二年诏:“或擅兴徭役,饰厨传,称过使客,越职逾法,以取名誉,臂犹践薄冰以待白日,凯不殆哉!”以为前人注解有误,实际上,“‘称过’两字并列,是称使客之意(即逢迎)而馈送饮食之类。”可知这一意义上的“过”,是体现汉代交通文化面貌的重要现象之一,作为驿置,更是主要的业务内容。

《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将这一简册称之为“元康五年正月《长罗侯过置费用簿》”,以所谓“过置”释“过”,似理解“过”为“经过”、“通过”,而与简文原义不符。其原文本义显然是“置过”而非“过置”。

《悬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共有6枚简出现7次“过”字,都以“过”’为谓语,而长罗侯所部人员为宾语。关于“过”,汉简中还有其他资料,也因有类似的内容而值得注意。联系《悬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的记录对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或许会获得有意义的发现。

12.以下不属于作者认为汉简“定名不妥”的一项是

A.《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说到的“悬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

B.《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所称的《长罗侯过置费用簿》。

C.《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简称的《费用簿》。

D.《〈长罗侯费用薄〉》及长罗侯与乌孙关系考略》中的《长罗侯费用簿》。

13.以下属于作者认为符合遵从简册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简册内容是长罗侯属从在悬泉驿站的费用记录。

B.简册内容是长罗侯属从经过悬泉驿站的费用。

C.简册内容是悬泉驿站接待长罗侯一行人的费用记录。

D.简册内容是在悬泉驿站长罗侯招待属从的记录。

14.对原文第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陈汤传》的一段引用,隐含说明长罗侯也是一个贪财不法之人,简册内容是他消费的真实记录。

B.《谚原》与《后汉书·第五伦传》的内容说明,“过”在汉代有送饮食的涵义,但不指随意馈送,只能“过军”。

C.《太平广记》中所说,“这饭食怎么像是民间慰劳军队的味道”是说明汉代已形成了民间向军队馈送饮食的制度。

D.《汉书·宣帝纪》所引内容证明汉代驿站要承担向军队馈送饮食的任务。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文献语言词典》和《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两本研究“敦煌学”必备的工具书,有一定的权威性。

B.汉代驿站“称过”的,不乏贪官污吏,“称使客”,“馈饮食”其实是一种危害国家的腐败行为。

C.六枚汉简七次出现“过”与“长罗侯属从”构成的动宾关系,这种现象在其他汉简中也存在。

D.“进一步研究悬泉置遗址发掘的简册,有助于深入了解汉代驿置的职能以及工作情况。

第Ⅱ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子夜昙花

张错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因而看花人必须有一颗聆听的心,才会听得到夜及花开的声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温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光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6.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己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4分)

(1)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 ______________(2分)

(2)作者“惊喜”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作者说,“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请根据文意谈谈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散文中,(1)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短暂漆黑的夜里,昙花的笑容难以为继,风骨神韵也随之隐匿起来,因此作者物伤其类,伤心垂泪。

B.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C.作者以花喻人:花开时,如幻如梦;只有梦醒花凋,人才会懂得生命真正的意义。

D.本文语言平实,不事雕琢;笔调低沉徐缓,感情藏而不露;反映着作者淡泊的心志。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通过对昙花形象与性格的描写,艺术地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五、(15分)

20.默写,回答问题。(4分)

一桥飞架南北,_________。更立西江石壁,__________,高峡出平湖。

以上语句出自_______写的《__________》。.把下面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现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题目。(6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3.写一个句子解说“蝉让”(可以写单句,也可以写复句),要恰当地体现下面几项内容的要点。(4分)

①禅让反映了原始社会中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方式

②部落联盟通过会议的方式产生自己的领袖

③部落联盟的领袖是大家推举出来的④部落联盟领袖的产生具有原始社会的民主性质

答:禅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一定联系的排比句。(4分)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大唐盛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一段话画线的句子中六句有语病,请选出四句加以修改。(4分)

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⑤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⑥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少。⑦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⑧这也是英国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A.(只填序号)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B.(只填序号)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C.(只填序号)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D.(只填序号)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气象学家发现,全球的气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复杂系统。一个地方很小的一点变化都可能在其他地方引起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巴西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气流可能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

生活中,这种“蝴蝶效应”比比皆是。请你以“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联系现实。

②题目自拟。

③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50分基础等级

一等

41二等

40-31

三等

30-21

四等

20-0

10分发展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0-9

8-7

6-4

3-0

其它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高三总复习练习

(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1.C 2.C 3.A 4.B 5.B 6.D

二、(15分,每小题3分)7.C(“再”义为“二”,“再典”意思是“两次掌管”。)8.B(“全活”在文中的意思是“保全、存活”,可以译成“保全活下来”,不能译成“全都活下来”。)9.D(两个“因”字都相当于“于是”。A项两个“乃”字分别相当于“才”和“是”,B项两个“以”字分别相当于“任用”和“凭借”,C项两个“直”字,一个相当于“值班”,一个是副词,“简直”。)10.B(“廉直”,廉洁正直;“平恕”,处事公平,待人宽恕。①④⑥三句不属于这个范畴。)11.C(A项对“展书卷比之”的理解不正确。古代的“书卷”是卷轴,展开书卷比量身高来确定诵读的数量,并非“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B项把几件事都说成任采访使期间。显然不对。D项皇帝赏赐的应该是贾母。)

三、(12分,每小题3分)12.A 13.C l4.D 15.C

四、(18分)16(4分)昙花有像恩师一样的寡言性格,“我”能够与之沉默交流。(2分)/昙花已垂首含苞。(2分)17.(4分)要点:因迸发出生命的全部活力而无比灿烂,同时也因步入了生命的终点而转瞬即逝。(言之成理即可)18.(6分)①它才情志业极端隐秘,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它极端美丽;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3分)②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一代一代传下去。(3分)19.(4分)BE

五、(15分)20.(4分)天堑变通途(1分)截断巫山云雨(1分)毛泽东(l分)《水调歌头·游泳》(1分)21.(5分)请参考译文。(见画线黑体字)要点是“为政简易,部内甚治”“案行”“扃钥甚固,命发视之”“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每一个要点各1分。22.(6分)①(2分)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②(2分)衬托(或:烘云托月)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③(2分)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六、(12分)23.(4分)禅让是原始社会中部落联盟通过会议民主推举领袖的方式,它具有原始社会的民主性质。24.(4分)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扣住“盛唐”特点作答即可。)25.(4分)②(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③(表意不明)改为“各道菜之间”④(不合逻辑或滥用否定)删掉“不”⑤(语序不当)改为“一小块食品”⑥(搭配不当)改为“减轻”或“消失”⑧(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任选四句修改)

七、26(60分)按2002年《考试说明》规定的标准评分。

附:[译文]

贾黄中是沧州南皮县的人。父亲贾枇,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父亲常让他只吃蔬菜下饭,说:“等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食。”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授职校书郎和集贤殿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在史馆值班。

岭南地区平定之后,任命黄中做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南,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一面继续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太平兴国二年,任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内治理得很好。一天,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看一看,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把这些金宝进献给皇上。皇上看了表章后对待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

太平兴国八年,贾黄中与宋白、吕蒙正等共同主管科举,又提升为司封郎中,充任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主管科举,不久又掌管吏部对官吏的选拔。贾黄中前后两次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十分恰当。淳化二年秋天,与李沆一起官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宋太宗召见他的母亲王氏,让她坐下,对她说:“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您真可以和孟子的母亲相比了。”并且作了诗送给她,赏赐的财物也很丰厚。

下载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及练习(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