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第1课时

时间:2019-05-15 02:5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第1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第1课时》。

第一篇: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第1课时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

第1课时

一 教材内容

本节课位于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一章第一节,共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及验证;显性的相对性。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未知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能力、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理解生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以后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等知识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的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 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的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三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模块1相比学习方法有所不同,而且学生缺乏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有一定的难度。四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 2 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的写法 五 教学方法

以实际生活中的遗传实例单双眼皮的遗传创设课堂情境;幻灯片动画介绍科学人物的科学研究过程和相关结论;师生共同分析探讨试验现象并解释分析; 六 教学过程

上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学习选修2模块内容,先看一则报道。【幻灯片展示一桩离奇的官司】一对夫妻都是双眼皮的,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丈夫听说眼皮是遗传的,以至怀疑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经医院血型鉴定,丈夫为AB型,妻子为O型,而小孩为A型,最终闹到了法院。但最后经DNA鉴定,确认为他们的亲生儿子。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

(一)孟德尔简介

【幻灯片介绍孟德尔的简历和获得的科学成就】豌豆杂交试验,对遗传研究的贡献,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除了严谨的态度、正确的科研方法,最重要的是选对了研究材料 【幻灯片介绍豌豆的特征】

自花授粉,闭花授粉,天然纯种,雌雄同株,操作方便; 一年生,子代数目多,易统计;

多个稳定且容易区分的性状,如茎的高矮等【引出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并举例】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种子的形状;不同表现——圆滑和皱缩。

(二)人工杂交过程

【幻灯片动画豌豆人工杂交过程】边播放边在黑板写出其主要流程: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幻灯片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 实验过程:杂交,收种,种植,观察,统计等

实验结果:观察颜色变化,后代不同性状的数量统计结果

孟德尔的后续实验,观看教材第6页表1-1,孟德尔其余6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统计结果,提出实验反应的问题:杂交子二代(F2)出现近3:1的性状分离比【解释性状分离比】,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 讲解中注意如下几个要点:

× ——自交【遗传图解符号】P——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子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显性性状】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举例:紫花、高茎 【隐性性状】F1未能表现的另一亲本的性状,举例:白花、矮茎 【性状分离】杂交后代中显隐形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问题提出基础上的解决问题,揭示科学规律。

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就学到过DNA,日常生活中听过基因,那么什么是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形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举例,长发短发,高和矮用D和d,胖瘦等的表示】。【板书画出基因决定性状】

以下内容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出高茎和矮茎杂交的遗传图解,指导学生动手书写遗传图。

在体细胞【解释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茎高)的基因成对存在(DD或dd),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如DD,ff】

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DD或dd)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每个配子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或隐形基因(D或d)。受精时,雌雄配子(D或d)结合,基因又恢复为一对(基因型Dd),因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显性作用:显性基因对隐形基因的作用】,植物表现出高茎【表现型: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Dd高茎、dd矮茎】

同样F1体细胞中基因型的组成基因不同,可以产生两种各含一个基因的不同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DD、Dd、Dd和dd 4种结合可能性(各占1/4),F2代共有3种基因型,比例为1:2:1。而DD和Dd都含有显性基因,表现出显性性状(即高茎),所以F2代高茎:矮茎为3:1,即F2代表现型比例为3:1,基因型比例为1:2:1。

【学生练习】根据黑板上的遗传图解,让学生写出教材第6页表1-1中种子形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注:遗传图解的书写是重点,也是学生易犯错点,对理解分离定律和以后学习很有帮助】 【例题】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A.100%

B.3/4 C.1/2 D.1/4 七 板书

八 作业

课后复习巩固遗传实验的主要流程,核心概念和遗传图解的写法;作业本相关习题。

第二篇:基因分离定律 教案

基因的分离规律教案(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 3.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 4.了解显性的相对性;

5.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外,着重在提高学科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下列两点教育: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 [解决办法](1)着重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因为这是分离规律包涵的基本概念。(2)在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的讲授中强调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1的两种配子。

(3)应用分离规律做遗传习题。

(4)说明不完全显性遗传F2表现型之比为1:2:1,更证明分离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1)分离规律的实质。

(2)应用分离规律解释遗传问题。[解决办法](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

(3)应用遗传规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疑点

相对性状、杂交方法、人的高矮遗传。[解决办法] 相对性状

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并口头测试。杂交方法

用挂图说明去雄与授粉。人的高矮遗传 说明是多基因的遗传。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法

讲述、谈话、练习。

五、教具准备

杂交图、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画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的图、减数分裂示意图、紫茉莉的遗传图解、板书可由银幕显示、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判别相对性状或学生自己举例说明。2.课本上几种显性和隐性状让学生相互识别。3.测交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做出结果。4.分离规律讲述后,阅读理解。

5.学生做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到子二代的遗传图解。6.学生做分离规律的遗传习题。

7.学生做课本上人类显性和隐性的遗传图解。8.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出有关遗传的问题。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了解它的研究特点和方法;理解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理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练习规范地做遗传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 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讲 述:

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5年后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真理的光辉。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杂交实验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实验法?银幕显示并讲解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基因分离规律 讲述:

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 m~2.0 m 矮茎0.3 m左右

提问: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与绿色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回答: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子叶颜色;不同表现类型──黄色与绿色)检测提问:(问题出示在银幕上)选出下列不是相对性状的一项:

A.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B.人类的近视和色盲 C.棉花的长绒与短绒 D.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

答案:(B)。因为近视指视觉的远近,色盲指视觉的颜色,不是同一性状。讲 述: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首先是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又一原因。

讲 述: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银幕出示图象演示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配合讲述,着重讲清以下三个基本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简称显性);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简称隐性)。

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自花传粉也叫自交,即同种类型相交,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是把787:277接近3:1。孟德尔读书时就喜欢数学,因此他在研究中应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孟德尔研究的方法:杂交实验法(生物学方法)。

研究特点:①实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③运用数学方法──数学统计。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认识显性隐性。对照课本,学生相互识别有无耳垂、卷舌与不卷舌、双眼皮与单眼皮,从而了解人类遗传的显、隐性状。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提 问: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学生答:(略)讲 述:(1)基因控制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

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高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矮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

提 问:受精卵为Dd,以后种子的胚及种子播种下去长出的体细胞的基因构成是什么? 受精卵为Dd,即是杂种一代的起点,以后按有丝分裂发育成的胚、豌豆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根、茎、叶体细胞的基因构成均是Dd。

讲 述:(2)等位基因的概念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例如:D和d就是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两个要点: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如图,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银幕出示有染色体遗传的图象,结合讲解,着重强调这是孟德尔解释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D、d独立存在,它要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3)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

高茎:矮茎=3:1。3.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基因型是指生物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存在于细胞核(核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表示。

表现型指性状,现阶段我们学习的性状大多可外化于生物体,甚至肉眼可见。表现型大多用中文字母表示。(血型也是性状,但不可见。)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根据,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达形式,是遗传作用的外化。(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实验法,用高豌豆和矮豌豆杂交,杂种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孟德尔又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实验,F2表现型的比例均是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遗传图解。

(四)布置作业

l.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答案:B。

A.1/4 B.1/2 C.3/4 D.100% 2.什么叫等位基因? 3.做遗传图解:

豌豆子叶黄色纯种(YY)与绿色子叶豌豆(yy)杂交,F1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后,F2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豌豆之比为3:1。请做遗传图解到F2。

(五)板书设计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l.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表现型和基因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第三篇:基因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1.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1.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

2.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2.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2.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

3.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3.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教学疑点:

相对性状,杂交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教师活动: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试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5年后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光辉。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此方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试验法?显示《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对着图讲解父本、母本,如何去雄,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试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讲述: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m,矮茎0.3m左右。

教师活动: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学生活动: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种子的形状;不同类型——圆滑和皱缩。

师生交流: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

P——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 ——目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

——杂种第二代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试验过程

教师活动: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几个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研究特点:①试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

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③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2)试验结果

①无论正交反交,② 自交,只表现显性性状;

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高茎:矮茎)。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师活动: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

学生活动:略。

讲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基因控制性状。那么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以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纯种高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显性基因D,纯种矮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个隐性基因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合子中的基因又恢复成对,即 体细胞为Dd。

(Dd)只表现为高茎。

显性作用:由于基因D对基因d具显性作用,故 自交产生配子时(出示有染色体遗传的图像),由于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D和d独立存在,它们要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这样,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就各有两种,一种含有基因D,一种含有基因d,且两种雄配子D:d ;两种雌配子D:d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便出现3种基因组合: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接近3:1。

(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试验法,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杂种子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子(代)中,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孟德尔也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试验,表现型的数量比都接近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这六对杂交试验遗传图解。

(四)课堂练习

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A.100%

B.3/4 C.1/2 D.1/4

2.子叶黄色豌豆(YY)与子叶绿色豌豆(yy)杂交,后,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 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之比为3:1。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试验的全过程和试验结果。

(二)教师活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试验结果是什么?如何解释试验的结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孟德尔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并用自己的思想做出解释。这种解释没有试验验证前叫做假说。那么,孟德尔的解释究竟正不正确,还要经试验验证。

3.测交——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教师活动:测交是让杂种子一代(成。

教师板书: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类型

Dd × dd

问:按孟德尔的解释,杂种子一代Dd能产生几种配子?数量比如何?

学生课堂活动:每位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出测交的遗传图解,并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做题。

学生的可能结果:)与隐性类型亲本回交,用来测定

的基因组

测交后代基因型 2Dd:2dd

测交后代表现型 2高茎:2矮茎

教师活动:

(1)这样做也是正确的,不能说是错的。

高茎:矮茎

(预期结果)

在一般处理时,为简化,d、d两种配子相同,即可写一种d表示。

(2)孟德尔亲自到农田进行豌豆杂交试验,得到高茎:矮茎=30:34,接近1:1。预期结果和实践结果是一致的。测交证实孟德尔的解释(假说)应上升为真理。

显示: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假说推论结果一致→假说上升为真理,若二者不一致时,否定假说。

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的概念: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例如:D和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两个要点:

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

②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右图,D和d就是等位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染色体同处于平行关系,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提问: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出示减数分裂活动图像,对着图讲解。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23—24页后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强调,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是杂合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因此,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例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举例:略)。

所以,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只有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表现型才相同(举例:略)。

(三)总结、扩展

分离定律是指杂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定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对融合遗传的否定。当时流传很广的融会遗传认为双亲遗传物质在下一代发生融合(“混血儿”一说即是一例)。而孟德尔强调杂合体内等位基因互不融合或混杂,保持相对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还要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扩展应用:应用分离定律,根据亲、子二代的表现型可谁知基因型。课本第28页

三、2.请同学们做。

讲评解题思路:

1.首先确定显性性状:一般说来,相对性状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但本题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都与此不相符。只有从第二组杂交试验来看,亲本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亲本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圆料就是显性性状。

2.先确定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其必定是纯合体如皱粒rr。

3.得出答案。三个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第一组:rr × rr;第二组Rr × Rr;第三组:Rr × rr。

第三个组合为测交试验(遗传图解:略)。

第三课时

教师活动:

(1)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用基因图解写出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试验过程及时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演板、口答。

教师活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第一次从理论上揭示了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第一,根据分离定律知道杂交的 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其中隐性性状个体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中的部分个体在下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目前生产上有效的办法是,年年选用适宜的品种,杂交这种杂种优势(优良性状)的利用只局限在第一代。

教师活动:第二,小麦的某些抗病性状,多数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很多小麦都是杂种,你怎样得到能稳定遗传,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纯种抗病小麦?(学生看课本第25-26页最后一段)

学生活动:(将杂种连续地自交种植、观察、选择、直到确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抗秆锈病类型为止。)

教师活动:第三,如果所要选育的作物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则能把这样的作物丢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不能。因为

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就会分离出所需性状。)

不会表现出来,(2)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例如,人类的白化病,即洋白头。因缺少黑色素)所以皮肤白色,头发黄色,虹膜带红色(血管颜色),畏光,它是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人由正常基因A控制。

学生练题: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多少?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请写出以下的基因型:

讲评:

①先写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白化患儿必定是aa。

②正常父母必是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父母的基因型可暂表示为A。

③基因型为aa的白化病小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必定一个a来自卵细胞,一个a来自精子,也就是说父母必定含有a基因。那么,根据上述第③项,父母基因型就可表示为Aa。(如图,见下页)

(抽两个同学上黑板解答此遗传题。)

讲评:

①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叫做携带者。

②双亲是正常的杂合子,他们的子女有3/4的表现正常,有1/4的会患白化病。

计算概率的方法:

a.用精典公式计算:概率 ×100%根据上面棋盘,总组合数为4,某性状组合数表现正常的为3,表现白化的为1,代入概率计算式可得3/

4、1/40。

b.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如:

表现正常(AA或Aa)的概率为:

患病的概率为:

7.基因分离定律的例题分析

例1.番茄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现有基因型为Hh和Hh的两个亲本杂交,问它们的后代可以产生哪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这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率各是多少?(出示该题)

分析:该题已知条件是双亲基因型,求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相关的概率。通常用棋盘法。即将每一个亲本的配子放在一侧,注上各自的概率,然后,在棋盘的每一格中写出台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格中合子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请二位同学上黑板,用棋盘法解答。(出示答案)

教师归纳:这是一道以因求果题,其解题思路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下面再看一道题:

例2 豚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产7窝共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产7窝共生15只黑毛豚鼠。问甲、乙、丙3只余鼠的基因型(出示该题)

讲述:

先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但必须首先判断豚鼠毛色的显隐关系。题中的两种交配类型中,黑毛亲鼠已与白毛亲鼠雨交配,只产生黑毛鼠,故黑色一定是显性,白色一定是隐性。为此遗传图式是:

第二步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体突破:

从第(一)个杂交组合来看,因为子代有白毛豚鼠,基因为bb,它们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所以双亲中必有一个b基因,故推导出甲的基因型为Bb。

也可以根据后代的分离比解题: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体;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时,则一定是测交,双亲一为杂合体,一为隐性纯合体;若后代性状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双亲都是纳合体,或一方是杂合体,一方是显性纯合体。为此,推出乙的基因型为BB。

答案:亲鼠甲的基因型是Bb,亲鼠乙的基因型是BB,亲鼠丙的基因型是bb。

最后归纳,这是一道由果推因题,其解题思路是: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双亲的交配方式双亲的基因型。

(三)总结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定律奠定了遗传的基础,是经典的遗传定律。对于认识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现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后要学习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基础。

(四)课堂练习

1.用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那么,自花受粉得

,再自花受粉得 中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A.1/8 B.3/8 C.1/6 D.1/4

2.狗的卷毛是由于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教学反思:孟德尔建立的两大遗传定律因为比较抽象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大定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换位思考”,以孟德尔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学习这两大定律,并找出其中的记忆规律,可以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分离定律教案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

(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2、能力目标:

(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设疑导入法)

老师:介绍关于孟德尔的生平

学生:看书讨论总结,老师点拨。(看书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实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老师: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介绍原因。由此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刚才我们提到杂交这个名词?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杂交法呢?孟德尔又是怎样进行杂交实验呢?同学们可以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关键词总结归纳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并实现知识目标点)学生:在学生阅读、讨论。

老师:孟德尔选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P)杂交,得到杂种第一代,即子一代(F1),F1的所有植株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如: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子一代(F1)紫花豌豆 ×○(自花授粉)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

(边讲边画出杂交歩骤,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注:

F1:子一代 P:亲本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紫花 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白花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如子二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学生:记忆消化以上内容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问题提出基础上的解决问题,揭示科学规律。

老师: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就学到过DNA,日常生活中听过基因,那么什么是基因?(导入未讲知识并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问题法)

学生: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老师:是的,答得对极了。我们知道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形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清晰总结实现知识目标)如下所示: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AA aa

子一代(F1)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Aa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

AA Aa AA aa(边讲边画出杂交歩骤,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注:

A:显性基因 a:隐形基因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3:1 AA: Aa :aa =1:2:1 老师:不止是紫花白花性状,还有我们在积极思维栏目中看到的其他相对性状都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那这就要问问大家了,什么是等位基因?

学生:同源染色体上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紫花基因和白花基因。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了。现在大家再看看这部分内容还有哪些是模糊的,还有的就问,争取当堂内容当堂解决。

(四)测交

老师:孟德尔虽然做了以上这些性状分离实验,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后来他就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论证。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测交。同学们也都预习过了,时间关系我们就直接看看测交图解

F1测交 F1紫花 × 白花 Aa aa

配子 A a a

测交后代 紫花 白花 Aa aa 比例 1 : 1

测交实验的结果不仅证实了他的推断,同时还证明了F1是杂合子。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归纳法、举例法突 3 破教学重难点并实现知识目标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同学来复述一下实验过程。学生:上黑板板书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老师:图示等位基因的概念和位置。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图示基因分离定律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三)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老师:在遗传学上,我们还应了解两个概念。即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紫花。而表现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紫花的基因型是AA和Aa。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但是有些也受环境影响。如水毛茛(清晰总结以实现知识目标)

(四)方法和应用

老师:孟德尔花了8年的时间做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基因分离定律,那他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问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兴趣、选对了材料、用对了方法、坚持不懈等。

老师:没错,人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对材料是成功的第一步,方法也是个必不可少的原因即“假说——试验验证——理论”,最后只要坚持不懈都可以获得成功。(再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实现情感目标)

老师:那他研究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呢? 学生:??? 老师:研究好基因的分离定律并将其运用到人类衣食住行中,让人们知道人类的有些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如小麦抗锈病、人类遗传病、人类多指等。1.杂交育种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连续自交 2.医学上的应用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确定显隐性方法

①定义法 ②自交法

4.确定基因型的方法

①由表现型直接写基因型

②由亲代(或子代)的基因型推测子代(或亲代)的基因型 5.求概率

一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父亲白化,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白化,求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

【课堂小结】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

【板书设计】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孟德尔简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表现型

DD dd 基因型

子一代(F1)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Dd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DD Dd Dd dd 注:

D:显性基因 d:隐形基因

紫花豌豆:紫花豌豆=3:1 DD : Dd :dd =1:2:1 F1:子一代 P:亲本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三)测交

F1测交 F1紫花 × 白花

Aa aa

配子 A a a 测交后代 紫花 白花 Aa aa 比例 1 : 1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五篇:高一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 生物组:张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及其解释和验证。(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建议

(一)对“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应用”的分析

1.育种中的应用:杂交育种中,人们可以有目的地选育符合要求的具有遗传稳定性的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的亲本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如是隐性,则是纯合体,能稳定遗传,即可选择作为优良品种;如是显性,则有可能为杂合体,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必须通过连续相交,淘汰不合要求的类型,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医学实践中,对有关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从而防止或减少某些遗传病的出现。人类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可能是由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的。如白化病、先天性白痴等是由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与之对应的等位基因是正常基因。如果两个均携带有该隐性基因的杂合体的夫妇,其后代就可能出现隐性纯合体的病患者。遗传病家谱调查发现,近亲结婚时,夫妇均是携带有隐性致病的概率明显提高,因此,我国婚姻法明令禁止近亲结婚。

对“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1.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即: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2.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各种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到内在基因型的控制,还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相同基因型的绿豆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发育成绿色豆芽,而在无光条件下则发育成白色豆芽。

许多事实证明,在不同条件下,同种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型。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建议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推测,后来被证实,即为基因)控制的。①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常用大写英文字母(如D,R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常用小写英文字母(如d,r)表示。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成对的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成对的dd;而

杂种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成对的Dd等。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作出如下图解,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作出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孟德尔推测的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状况,正好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状况成对应关系。即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必然带着上面的基因一起分离,故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结合以上图解,亲代高茎(DD)只形成含D基因的配子,矮茎(dd)只形成含d基因的配子,雌雄配子相互结合得 是Dd,由于D对d有显性作用,故

只表现出高茎性状。

(Dd)产生配子时,D与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必然形成含D和d的两种配子,每一种又有雌雄之别。所以在受精作用形成 时有四种组合方式,但只形成三种基因组合;DD、Dd和dd,并且其数量比接近1:2:1,而性状表现则只有高茎(DD、Dd)和矮茎(dd)两种类型,数量比接近3:1。

为了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合理性,孟德尔又做了下列的实验加以验证,即让隐性纯合体杂交。孟德尔推测,如果上述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话,让类型杂交,与

与亲代隐性 应产生含D和d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且数目相等;而亲代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含d基因的配子(如下图所示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在它们的后代中,应该是一半数目为高茎,另一半数目为矮茎,即两种性状的数量比接近1:1。

孟德尔用于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在所得到的的64株后代中,高茎30株,矮茎34株,即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的这个实验,证实了不同类型的配子。在遗传学上将这类试验命名为测交,即用来测定

(Dd)能形成两种 的基因组合。测交试验证实了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教学手段的建议

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孟德尔以豌豆做为实验材料总结出来的,而基因的分离规律教学安排却在每年的3月下旬,学生对豌豆的高茎、矮茎和花的结构等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学起来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在学校的温室中种植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待3月下旬学习时,学生亲自到温室中观察豌豆的相对性状,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兴趣。

二.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分析能力

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可安排各班学生调查统计人类的相对性状情况。例如,让某班统计周围人群中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情况。此班共56人,要求每生统计20人,但不能重复,统计对象为邻居和亲属。举例说明如下:某班学生统计出如下结果:有耳垂和无耳垂总数分别是891人和229人,有耳垂和无耳垂之比约为4:1。注意此比例既不是3:1,也不是1∶1,约为4∶1,这不符合孟德尔的典型杂交比例。为了引导学生分析并深入研究这个比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看哪个小组能最先找出合理的解释(允许小组间交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到医院去询问大夫,经过相互讨论并经老师点拨,最后有7个小组得出正确的结论: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显性纯合体和隐性纯合体杂交,得到代,代自交得到 代,代分离比为3∶1;

代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为1∶1。

而人群中有耳垂的基因型为:AA、Aa,无耳垂的基因型为aa。适龄男女青年婚配,从基因型上看,组合方式有:①AA×Aa ②AA×Aa ③AA×aa ④Aa×Aa ⑤Aa×aa ⑥aa×aa等共6种,不符合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另外,由于被统计人群的数量还比较小,不可能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教学建议

(三)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分析

1.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染色体上的DNA存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DNA控制的遗传叫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中DNA所控制的遗传叫细胞质遗传。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有二

(1)特点一

细胞质遗传都表现为母系遗传。例如,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或反交,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这种遗传方式叫母系遗传,该细胞核遗传则不论正交式总是表现出显性亲本的性状。例如,课文中讲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不论是高茎

都是高茎豌豆,则呈3高1矮的比。豌豆作母本,还是矮茎豌豆作母本,细胞质遗传为什么会显示母系遗传?这从精子和卵细胞的体积大小就可以知道;卵细胞体积大,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特别是它进入卵细胞的部分——头部,含有细胞质则极少。这就是说,受精卵细胞质几乎全部是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因此,细胞质遗传总是表现为母系遗传。

(2)特点二

杂交后代性状都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像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分子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为什么细胞质也表现有遗传现象呢?在“细胞”一章中已经讲过,细胞质中的一些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这些遗传物质当然对一定的性状具有控制作用,这种遗传物质叫做细胞质基因。遗传实验中相关的概念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单性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闭花传粉: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之为闭花传粉。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去雄:在花未成熟前,拔开花瓣除去末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如豌豆植株种子形状:圆滑与皱缩;子叶颜色:黄色与绿色;花的位置:叶腋与茎顶;但,狗的白毛与猫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因为它们分别为两种动物;豌豆子叶黄色与豆荚绿色,虽为同一生物,但不是同一种性状,所以也不是相对性状。

正交与反交: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以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为“正交”,则以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为“反交”。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圆粒等;把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皱粒等。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如D和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纯合体: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于发育成的个体,叫做纯合子。纯合体能稳定地遗传。

杂合体: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杂合子。杂合体不能稳定地遗传。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豌豆的高茎基因型是Dd和DD,矮茎的基因型是dd等。基因型又有纯合体和杂合体之分。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即是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某种形态、结构或生理方面的特征,如豌豆的高茎、矮茎等。关于概率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在对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时,常常采用棋盘法或分枝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依据都是概率中的两个定理——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

(1)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或交互事件。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和。例如:肤色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的孩子的基因型可是: ,概率都是。然而这些基因型都是互斥事件,一个孩子是AA,就不可能同时又是其他。所以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2)乘法定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分别是,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

如何计算遗传题中某性状或某基因型出现的几率

主要依据数学中概率的两个定理: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

如下题:让YyRr基因型豌豆自交,问后代中出现YYRR的豌豆几率是多少?黄皱豌豆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知道,后代中YY出现不影响RR的出现,属独立事件,符合乘法定理。我们可先将Yy、Rr这两对基因分别考虑。若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Rr自交时RR出现的概率,就是分离规律了。前面知道,分离规律

自交产生的

中,显性纯合体占 的1/4。同理,Rr自交产生的后代中RR出现的概率也是1/4。Yy自交后代中YY也占1/4,则二者同时出现的概率即为,(单对计算出概率后相乘法)完全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中“双显性”纯合体所占的比例1/16。

黄皱豌豆有两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是

可先求出YYrr和Yyrr分别出现的概率,YYrr,Yyrr出现的概率是

。由于是YYrr就不,可能是Yyrr, 属互斥事件,符合加法定律,则二者同时出现的概率为

所以自由组合实验中黄皱豌豆出现的比例占3/16。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教学疑点:

(1)相对性状

(2)杂交方法 4.解决方法:

(1)运用减数分裂过程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用染色体遗传图解来说明试验过程。

(3)着重讲清并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及等位基因的独立性。

(1)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由控制性状的基因决定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是成单的。

(2)强调两种配子。

(3)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

中会出现四种组合:DD、Dd、Dd 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1的D和d和dd,表现型之比为3:1。

(1)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并口头测试。

(2)杂交、回交、正交、反交、自交、测交等,用挂图说明何为去雄、授粉,具体如何操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研究方法和特点(B:识记)。

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结果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D:应用)。

3.练习规范地做遗传图解(D:应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言: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讲述: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试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5年后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光辉。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此方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试验法?显示《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对着图讲解父本、母本,如何去雄,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试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讲述: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m,矮茎0.3m左右。

提问: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学生答出: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种子的形状;不同类型——圆滑和皱缩。

讲述: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

P——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 ——目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

——杂种第二代

(三)总结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定律奠定了遗传的基础,是经典的遗传定律。对于认识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现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后要学习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基础。

(四)布置作业

1.用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那么,自花受粉得

,再自花受粉得 中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A.1/8 B.3/8 C.1/6 D.1/4

2.狗的卷毛是由于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3.课本第况再复习题

三、3。

(五)板书设计

6.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

第二、选显性性状类型,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

第三、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于自交一旦出现即可选择。

(2)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如白化病。

7.基因分离定律的例题分析

例1.由因求果题。

例2.由果推因题。

下载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第1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第1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教案)

    3 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

    “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五篇]

    “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关键让学生体会孟德尔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即根据实验现象,按照发现问题提出......

    人教版教学素材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导入4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 好方法引领新课堂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教师是否能真正进入角色,从而影响着本节课......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课堂同步基础训练: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堂同步基础训练1.(2019·海南,18)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C.杂合子中......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1、请你就《电磁感应定律》一节的内容用问题教学法或者探究教学法设计一个教案,并与同学一起分析与讨论其亮点与不足。 课题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课型新课第几课时课时教学目......

    高考卷 20届高考生物 专题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版)

    专题11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1.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并在学习该部分内容及......

    加法运算定律1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上课人:林小武 上课时间:2011年3月22日 教学内容: 第28页例1(加法交换律)和第29页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5篇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识记: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理解:基因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