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家林风眠教学实录
画家林风眠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朱:你们是育才小学的学生,那么育的都是才子。你们别看我长的不怎么样,想当年人家也说我是才华横溢,英俊潇洒。我还告诉你们,江湖上我还有称号,东邪西毒,南朱北魏,南朱就是我。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和上世纪有点关系,上个世纪是哪个世纪? 生齐:20世纪。
朱:恩,有才呢。那么上个世纪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1:上个世纪也就是20世纪我们中国解放了。
朱:建立了新中国,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好忘了呢?恩,你有才的。生2::2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中国近代的文革。
朱:许多人表情很严肃呢,那是不得了的,我们乱了十年。那些老革命家都被打倒,国家主席也冤屈死掉。那些像朱老师这么有才华的人要么自杀,要么被关到牢里去,蛮可怕的。再考考你们,两张图片看一看。什么事情?(出示幻灯图片日本人占领杭州)好像一座桥,桥上有群人,啊,不是人,好像是一群畜生。是什么事情呢?发生在我们杭州的大事啊。
生2:应该是抗日战争的时候,那里有日本国旗。
师:对,这个狗皮膏药是谁也不会忘记的。这是我们断桥,37年12月他们把杭州都占领了,后来还把上海炸的一塌糊涂。最后考一考。(出示照片大学生运动)这些人他们很激动嘛,不是,他们很冲动嘛,什么事情啊?有没有才子知道啊。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十年文革。那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如果上课表现好,下面有掌声的,朱老师一激动就把刚出的这本书就奖给你。
二、教学过程
1、介绍画家的生平,了解画家。
朱:人一生,大多数人也就短短的几十年,就像一条曲线,(板书画一条曲线)但是朱老师画的不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轨迹,而是一位伟大画家的生命华章。有人说,朱老师你怎么这么吓人啊。(生笑)想不想知道啊?(一边讲解一边在曲线图的点上贴上相关的照片)我跟你讲啊,他1900年出生在我国的广东梅县,好像是20世纪第一天来到人间的嘛。在他6岁的时候,就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被封建的族人浇上汽油要活活烧死,在他的哭喊之下,人被远卖为奴,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19岁的时候,他就敢去法国勤工俭学,没想到22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子又一并死去。23岁的时候他又去了德国游学,整整三年。26岁的时候,他一回到中国就被聘为北京国立艺专的校长,就是我们现在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28岁的时候,他又来到我们杭州,在美丽的西子湖边创立了杭州国立艺术学院,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美院,担任院长。可惜啊,37岁的时候,日本鬼子打到我们杭州,他只好带着那些学生,老师一起逃难到了重庆,他甚至一个人隐居在重庆一座废弃的军用仓库里整整五年,每天画画。53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上海,在这幢楼里面,整整独居了二十多年,每天又在画。没有想到,在他六十几岁的时候又被抓入狱。七十几岁的时候他只好离开自己的祖国,孤独的居住在香港。91岁的时候去世。他是谁啊? 生:林风眠。
朱:大画家林风眠。老师想问个奇怪的问题,这样的人生经历可能会照就他怎样的艺术思想呢?猜想下。一下是老师,一下子院长,一下子囚徒。
生3:我觉得他这个人他的精神可能是坚忍不拔的。朱:坚忍不拔的艺术精神。非常好。谁能不能再猜想下。生2:他的艺术上融合的东方的精髓,西方的精髓,结为一体。朱:恩,可能他西方游学的经历会对他的艺术有深刻的烙印。你蛮有眼光的嘛。
生4:我觉的他一下子当校长,一下子当囚徒,他对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画出来的画也是有所不同的。
朱:恩,他的画可能会非常有深度。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有什么让你感动的。(观看视频)
朱:老师都很感动,你有什么地方感动吗?有发现吗? 生5:他不强迫学生画,让学生自己画。朱:那这样的老师你喜欢吗? 生:喜欢。
朱:发自内心的想画,就学的好了。
生2:他让学生培养一种发散性思维,不去死板的画。
朱:死读书我们都不喜欢,什么举一反三啦,发散性思维他很强调,这才是教艺术的老师嘛。生3:他画出来自己的心声。
朱:是啊,不是自己心声画出来的画打动不了人,生6:我觉得林风眠在很用心的学习画画,没有说自己成了了不起的人就了不起了,他还学习毕加索他们的画,汲取其中的知识。朱:这才是用心学艺术的,一天画九十几张呢,我们画一张都怕累的。
2、林风眠的画
朱:那么在这样的成长历练和艺术思想下,林风眠他到底喜欢画些什么?他是怎么画的?他的画到底有什么特点?他想用他的画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他一生又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我们还是来看他的作品。待会有的同学抽屉里拿出老师准备的画册,请翻阅,欣赏。第一个问题,林风眠的作品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第二个问题林风眠的作品给你的感觉和映像,你用记号笔在条卡上写一个词或一句话,写好了贴到黑板上。有部分同学抽屉里的是林风眠经典作品,也要仔细的看,仔细的讨论,作品有怎样的特点?你想拥有其中的那幅作品,为什么?理由充分,这张作品就是你的了。好,三个人一组一本画册,拿出来,开始。我们看看那个小组最有欣赏的体会,最读懂画家的作品。(边欣赏边指导。)
朱:有的同学按续看,有的同学还会看看题目,年代,作品的类型,搞不清楚的可以和同学商讨。我们要读懂画家的作品,也要用心去读。(学生欣赏7、8分钟)朱:我们一边看,一边讨论,问题一,林风眠的画有什么特别的? 生:画中的人物和其他画家的不一样,林风眠的人物头部有的方的。朱:好的,你从造型上看出不同。人物造型。
生:我觉得他的人物不注重细节,比如脸啊什么的都是一笔带过的。朱:眼睛几乎就是上一笔,下一笔,非常的概括。你会用艺术的语言去表达。
生:我觉得林风眠先生的画风是很抽象的。他去西洋留过学,所以又西洋的风格。
朱:恩,他不是完全的抄袭什么自然的,这个事由水品的画家。生:我觉得林风眠的画有点像散文,那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他的画虽然很抽象,但是他的精神和表现出来的意义我们还是能理解的到的,每幅画不是普通的画,里面都是有精神存在的。
朱:画中有精神有思想,而且竟然像散文诗一样的美妙。我们要把掌声给这位同学,我们会欣赏也要回表述啊。
生:我觉得林风眠先生画的动作比较细致,姿态啊刻画的很细致。朱:他是该细致的地方到位,有的地方该简单的地方去写意,去概括。生:我觉得林风眠画的景物都是有诗意的。
朱:中国人没有诗意那谁有诗意啊,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诗意情怀的民族,讲的很好。
生2:我们重点讨论《捕鱼》这幅画,我们用文学中象征的手法来看它,这幅画里面的暗色调象征着什么。
师:是啊,林风眠喜欢用颜色去象征着什么,有人说这是林风眠式的象征,这个你都想到了,一般人不知道的啊,你真是天才。海有呢? 生2:这幅画的水代表着环境,船代表每个人的家,打渔的网呢是谋生方式,暗喻大世纪的来临,可能当时要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师:你看画中的一切都有一种表达的内涵,这样我们的画才有力量,才不是苍白的语言,很不错。第二个问题:
朱:那林风眠的画有什么特点,特点就宽泛了,比如造型啊,色彩啊。生:我发现他的风景画都是以冷色调的。
朱:他好像有个色调,画家很注重一个色调,这个色调大多比较冷寂,比较暗淡,不是那种花花绿绿那种。她就有种敏锐的眼光,不错。生:我觉得他的画色彩很丰富,但是过度的很恰当。
朱:自然地过度,他的色彩啊,那些墨色啊是自然地融汇在一起,这种融汇很难的,把阳光的颜色放到水雾当中去,很难的,你也说的很好。
生:他的画一眼看去有点乱,仔细看又是很有序的。(出示画家经典作品)
朱:你最想拥有那幅作品,理由充分。
生:第二幅,背景的芦苇若隐若现很有诗意。就因为这样,它中间的仙鹤就更加的生动,像跳出来一样。
朱:像活的一样才会跳出来,这个词用的很好。把我的明星照送给你。这种若隐若现把仙鹤体现的更加生动。生:我想要《绿衣仕女》图,因为动态很美。朱:这种美是有中国文化的,女人坐在这里的优雅的体态啊,讲的不错。蛮具体的。还有谁想要的。生8:我比较喜欢《苏堤人家》
朱:这幅画我们杭州人不喜欢的话当什么杭州人啦,你说。生8:这幅画给人带来清净的感觉。
朱:恩,我们走进西湖边这么美的景色,走进林风眠心中的西湖世界那是心境。不会浮躁。
生8:感觉住在这里附近的人们都很悠闲。
朱:这才叫幸福人家嘛。我看这里的人比住高楼大厦的人舒服多了。这种诗意人家,陶渊明就喜欢到这些地方的,这种地方越来越少了,我们要爱护。
生9:我也喜欢《绿衣仕女》,这幅画着色比较细腻,背景它是暗色衬托亮色和人物。
朱:这种圣洁,这种光辉,这个人物就像你说的像青瓷一样的柔美,林风眠很喜欢这种颜色。生3:我喜欢《噩梦》
朱:哦,这幅画一般人不喜欢的,还有人喜欢,为什么? 生3:我平时比较喜欢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台下掌声)朱:情趣很高雅嘛,我也很喜欢的,我们握下手吧。
生3:我比较喜欢梦一样的,亦真亦幻的情景,我想把它画的太真实,太细腻的话就没有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朱:亦真亦幻,多好啊,说它是真嘛,林风眠一生有无数次的厄运,说它是幻嘛,他把这种梦幻的艺术方式把他内心对当年那些痛苦通过这个画都把它怎么样?抒发出来了。这么黑乎乎的画面你觉得美吗? 生2:其实这幅画很美,因为反映社会真是的景象,我个人也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她的作品也是放映社会的黑暗的层面,这幅画也很真实的反映了景象。
朱:艺术如果是利器,揭露社会,承担社会的责任了,这才称的上是伟大的画家,不是说我今天不开心了画一下。如果这幅画一道红颜色放进去,一道绿颜色放进去就不美了。老师想让同学们观察下,画的形状有点规律。生:风景画到人物画
朱:那是内容,画的形状发现了没有啊。什么形状啊。生:正方形
朱:几乎都是方形构图,或是方形布阵,这样有什么好处啊? 生:它的方形能让主体物突出
朱:恩,有的时候来个大特写,有眼力,你以后可以搞鉴赏。生2:我发现12幅里有10幅是正方形。还有一幅。朱:是,这幅是老年时画的,他喜欢两个正方形。(再欣赏经典几幅画)
朱: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西湖边,垂柳,那些迷人的绿色,还有秋天弥彦的平原啊,丘陵啊,都常常的融入林风眠的笔下。你们看,小鸟的刻画,洋溢着画家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充满了一种动感诗意。画家还喜欢画静物,你们看,精致、丰富、和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画家也爱画仕女,典雅的色泽,把我们东方女性的美表现的如诗如画。戏曲人物则常常融入剪纸,皮影,构成等一些因素,也更多的融入了画家个人的情感。那么林风眠的画室怎么画出来的呢,老师仔细研究了一下。(教师示范)朱:比如他常常画秋风中瑟瑟摇曳的芦苇(教师用墨汁表现芦苇)你们看他画芦苇是怎么用笔的? 生:用笔比较快,笔锋比较尖。
朱:画的比较快,让他的线条非常的轻盈,迅捷。画的比较细,就有弹性。他从铁线描啊,青花啊那些中练出来的他这种独特的线条的功夫,这还不够。在这样的芦苇墨色干后,林风眠又会用大笔蘸上浓淡不同的墨色,涂写出云天,远山湖面,沙泽,这样的笔墨效果让画面呈现出怎样的意境。
这样的画面热闹吗?绝对不是。生11:凄凉的意境。朱:你为什么感觉他是凄凉? 生11:没有什么人,全是冷色调。朱:很苍凉,是吧。
生3:这幅画是在画秋天吧,秋天一种萧条的感觉。
朱:萧条,这个词我觉得用的非常准确。等一下你就会明白。生:这是冬天晚上的感觉,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右上角有片白,可以说现在可能会萧条一些,但是萧条过后就是生机。朱:林风眠的画面让我们感到苍凉,孤寂,但绝不是绝望,仍有一线的光明在他心中存留着,讲的多好啊。还不够。林风眠常常在他画面上画上一行秋兀,有时一行,有时两只,有时甚至就一只,哪个同学说说看这样的画面又会让你有怎样的联想?
生3:虽然秋兀很孤独,但是它为了自己的希望展翅高飞。朱:他再追求自己心中对艺术的向往和理想。所以艺术成为他至亲的好友,你的话说的很好。我蛮感动的,你还有别的联想吗?您觉得还有吗?林风眠从原来住洋房,开洋车,西湖边还有他的小洋房呢,但是抗战后国家命运的变化最后他一个人孤独的在一小楼里探索,他像不像这只孤鹜?还不够。70多岁林风眠将要离开自己祖国的时候,他把这幅画送给了他最喜爱的学生叫吴冠中,吴冠中拿到这幅画,打开了之后,一下子潸然泪下。哪个同学说说为什么吴冠中会潸然泪下?
生2:这只秋兀可能飞到远方就不回来了。
朱:是啊,最后林风眠居住在香港,这只孤鹜就离群了,离开了祖国的大地了,林风眠死前就写了四个字:我要回家。我们到林风眠那最具有艺术特点的静物画当中,我们用那种美来修养一下身心。(欣赏幻灯片————林风眠的景物作品)朱:你只要放松,静静的品味那种美,去感受
朱:美不美啊,我有时觉得看他的画就像是品甘泉,品那种美酒,他的画简直像一个个世外桃源一样,而且那种美还是属于林风眠特有的(风眠体)朱:可是有一天我们绘画史上最大一个悲剧和讽刺发生了,就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年代,在一个漆黑的晚上,林风眠敏锐的感觉到他的画将给他自己和他朋友带来生命的威胁,于是,他拿出自己的油画全部烧毁,拿出所有的国画整整几千张,全部撕碎,浸泡在浴缸里,捣碎成泥浆,就用这个厕所,马桶的下水道,冲的片纸全无。尽管如此,他还是被抄家,十几次被莫须有的罪名被抓入狱整整4年半,最后才在总理的搭救下,带着满身的伤痕获释出狱。那时,画家是怎样的心境?谁能说说看,大家好像无言,是不是啊。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些画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啊,但是是自己亲手撕毁,一张不剩。同学们,老师也是很喜欢画画的,我也无法用语言表达,我想用林风眠那种彩墨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心情。
(教师示范用画架画彩墨抽象画,配音乐)
朱:同学们可以和我一起感受我是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朱:画家的一生是很充盈,很丰富的,也是很精彩的,既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也有遭遇磨难的不平岁月,更有孤独探索的孤独晚年,下面也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用这种彩墨抽象的方式在你们桌前的宣纸上来表达一下你们的心情。(三分钟学生练习)(学生展示作品)
朱:其实我不想去评价大家画的怎么样,其实彩墨体验挺好玩的,也有自己的表达,我就想问个简单的问题,假如说林风眠今天看到你们的作品他可能会怎样鼓励你们。生3: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只要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朱:对了,艺术是自由的嘛。关键是思想的表达啊。
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人思想各不同,形状的自由就是思想的自由。
朱:我今天真的要把这本书送给他,他是有资格拥有朱老师这本专著的。不成尽意,多多指导。这才是我们育才学校的学生,这才是才子啊。
朱:哪怕是在抗日战争年代,林风眠仍然用这种激情的话语来鼓励那些誓志追寻艺术的那些莘莘学子,怎么鼓励?(出示幻灯)生齐:为艺术战!
朱:他自己也是这样鉴行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快结束了,最后我还想让我们的同学们能够静下心来,在黑暗中我们再一次来重温画家的音容。我们再来一起回望历史,我们记住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时代下,一位追求中西融合的大画家,因为人生不长,只有伟大的思想,崇高的艺术才是永恒与不朽的!
第二篇:画家林风眠教案
画家林风眠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内容。通过介绍和分析林风眠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彩墨画的兴趣;通过欣赏静物、仕女、花卉、芦燕等各题材的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的变化,感受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描绘出有彩墨画特色的静物画。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画家林风眠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彩墨画的兴趣。过程与方法:了解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4.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5.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一位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教师:猜一猜,他是谁?
学生:林风眠。
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观察了解,讲授新知
给学生介绍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人生,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的《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 教师:同学们知道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吗? 学生:静物、仕女、芦苇、鲜花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学生:色彩很丰富、鲜艳,以水墨画为基础。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我们可以看到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色彩明快鲜亮。
导出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请同学们进行思考。林风眠作品和其他画家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构图是以正方形为主,落款简单。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用笔概括、简练、干脆,线条极具笔意。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彩墨画与传统国画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构图:以正方形为主,落款简单。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用笔:概括、简练、干脆,线条极具笔意。用色:色彩浓重,彩墨交融。我们把这种彩墨交融的具有独特效果的作品称为彩墨画。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人生,欣赏图片,采用作品对比的欣赏方法找出林风眠作品的特点。直观感知“风眠体”彩墨画的艺术魅力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林风眠作品的特点,加深对彩墨画作品的理解。3.笔墨体验,尝试实践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凤眠的静物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演示作图步骤:
第一步:勾线打型;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临摹林风眠的静物作品(或局部),让学生感受其笔触与色彩。运用直观演示法,强调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把握。4.展示评价,总结拓展
挑选学生的几幅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之间相互点评,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林风眠作品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做任何事情,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课后拓展
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收集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互动,相互间的交流学习。教师评价有引领作用。同龄人作品欣赏可以相互学习。拓展延伸有助于理解与领悟林风眠作品的内涵。
三、板书设计 1.题目:画家林风眠
2.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
3.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用笔 :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第三篇: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
第4课 画家林风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林风眠生平介绍)A、了解林风眠生平
B、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2)、作品初赏。
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B、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C、学生欣赏、讨论。(3)、对比欣赏。(比一比)
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D、教师总结。
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4)、尝试实践。(试一试)
A、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演示作画步骤: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
B、学生作业。
C、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5)作业评价。(评一评)
A、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B、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
3、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1、课后拓展。
(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2)、收集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反思:
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第四篇:第四课:画家林风眠 新浙美版 11册 六年级上册
第四课:画家林风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介绍)① 了解林风眠生平。② 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2)作品初赏。① 教师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侍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② 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③ 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比一比)① 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② 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侍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③ 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④ 教师总结。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大家成为“风眠体”的彩墨画。(4)尝试实践。(试一试)① 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掩饰作画步骤:
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② 学生作业。③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5)作业评价。(评一评)①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② 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3.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4.课后扩展。
(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2)手机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
第五篇:《风娃娃》教学实录
《风娃娃》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我们开学习一个娃娃的故事,那个娃娃呢?是风娃娃,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他的年龄还小。
生:他肯定不懂事,很天真。
师(出示图):这就是风娃娃,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喜欢,他眼睛大大的,真可爱!
生:我也喜欢,他的腮帮胖嘟嘟,多天真善良阿!
师:可爱的风娃娃在妈妈的关心下,长大了,有一天,妈妈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离开妈妈了,你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风娃娃娃娃听了,快活的答应了,你们想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吗?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学生读书,师检查正音,略)
师:请大家用笔画一画,标一标,风娃娃做了哪些事。
生回答: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还有吹衣服、小树。
师:这些事情都对人们有用吗?,我们来看看第一件事(出示图)找一个同学读第二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指一名同学读书)
生:我觉的风娃娃做得很好,他的心情也很高兴。
师:你体会得不错,那你能不能有感情的读一读第二段?
师:你读得真好。像学习第二段这样,同位俩一块学习第三段,读一读,说一说,再比赛感情朗读,看谁是冠军,好吗?
(生自学)
师:下面请一位冠军读第三段,其他冠军不服气的挑战,好吗?(比赛读书)
师:得到人们的感谢,风娃娃怎么想的呢?读一读第四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他想只要想着为人们做事就行。
生:风娃娃像只要使劲吹风就行。
生:风娃娃的想法很善良,他一心想着为人们做事情
师:光有美好的愿望就行了吗?请大家读一读后面几段,这些事情对人们有用吗?为什么?
生:这些事情对人们没有一点好处,因为把风筝吹跑了,小朋友很伤心,把衣服吹跑了,人们怎么穿了?更不该吹断小树。
师:是阿,人们都在责怪他,人们会说什么?这是个怎样的娃娃?
生:这个风娃娃真不懂事!
生:这个娃娃只知道乱吹,也不看看吹得什么?瞎吹!
生:在这样下去,我们就不喜欢你了,风娃娃!
师:听了大家的责怪,风娃娃很伤心,很不明白,谁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这个小娃娃只好回家问妈妈了,妈妈是怎么说说的?最后风娃娃明白了吗?他以后会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排练,一会上前面来表演,好吗?
(学生积极讨论,然后在小组里表演,找第一组来表演,大家评价,指出不足,然后又找一组)
师:刚才大家表演得很好,风妈妈说得多好啊,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要想想自己做的事情对大家有没有好处,要为大家着想!这一课,大家学得很好!
案例分析:
这一册的课文很长,重点是朗读和明白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用的道理.。所以对于理解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理解字义词义。比如“责怪”的理解,我没有让那个学生解释什么是责怪,或者责怪是什么意思,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人们会怎样责怪风娃娃,说一说对词义的理解水到渠成。又比如课文最后中心的揭示,这个环节不是老师来讲,而是让学生通过表演自己说出来,学生在表演中自然而然的就说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而不是老师生硬的灌输。这一课,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形式一样,就放给了学生,结果学生合作得很愉快。不足之处也有,课件虽然也作了,但起的作用不大,因为二年级的课程教学手段可以不是那么直观了,课文也不是看图学文,有点走形式了;自己的读书指导不算是很细致,学生读到位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课文的中心揭示出来了,其他学生明白了吗?这些以后还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