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以土壤要素为抓手的地理备考教学随谈大全
关于以土壤要素为抓手的地理备考教学随谈
李依铭2016.5.20
土壤作为六个备考要素抓手之一,本次“供题”有所涉及: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铃薯性喜冷凉,根系短,成长周期约3个月,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沃诺索博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历史上层多次发生火山喷发,使土壤表层覆盖较厚的火山灰,原来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近年来广泛种植马铃薯,成为该国最主要的马铃薯产区,但也导致当地山体滑坡频发。图X为沃诺索博的遥感地图。
(1)分析沃诺索博土壤适合种植马铃薯的自然原因。(8分)
多山地,海拔较高,气候较凉爽;火山灰为岩石或岩浆被粉碎的细小颗粒,透气性好;火山灰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土壤养分条件好。
(2)分析沃诺索博从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改种马铃薯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该国人口众多,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大,而马铃薯种植面积少,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与热带经济作物相比,马铃薯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高。(3)分析沃诺索博种植马铃薯导致山体滑坡频发的原因。(6分)
沃诺索博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降水强度大;马铃薯根短,广泛种植致使土壤在雨水冲刷下易于流失,从而引发土崩。
试题的主要抓手是马铃薯,大多关联(沃诺索博)土壤的利用(第一小题)、土壤利用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第三小题)。
在备考实践中,我们无法确定当年“土壤”会不会、怎么考,但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土壤的形成
土壤的形成,涉及地质循环与生物循环。1.地质循环决定成土母质,影响土壤性状。
如沃诺索博内力作用产生的火山灰,推翻了原本应该是砖红壤的地带性土壤,对当地土壤成分和土壤的肥力有很大的影响。类似的内力作用影响可以从土壤矿物成分、颗粒大小与透气、保水和PH值得到表现; 外力作用如黄土风成堆积(假设是风成)对黄土(肥力)性状,河流冲积平原等土壤肥沃性状的影响。
所以,从土壤性状关联地质作用教学,是一个备考思路。2.生物循环形成土壤,影响成土方向,产生土壤类型差异。生物循环包括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很大程度上决定肥力高低。
分解与合成在土壤形成中,缺一不可。分解与合成的对比情况,还决定土壤的类型。如在生物量充足的条件下,高温多雨的热带及亚热带森林,高分解低合成,形成的是砖红壤、红壤;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半湿润草原,高分解高合成(冬季干寒基本上都停止),形成的是黑土。
所以,备考教学中通过土壤性状分析关联气候、植被与自然带。
二、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1.土壤的利用
主要是因土制宜,发挥优势,可以关联作物与地理环境,如气候、经济和社会。2.土壤的改良
主要针对土壤在利用上的缺陷和问题,进行必要的改良。⑴基本途径:
(1)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
(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3)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
(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如国外推崇免耕法;
(5)化学土壤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如对西北地区的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南方地区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
⑵各类土壤的改良措施 ⑴黏性土
土壤空气含量少,通透性差。这类土壤改良方式为:在掺沙的同时混入纤维含量高的作物秸秆、稻壳等有机肥,可有效地改良此类土壤的通透性。
⑵沙性土
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土表温度变化剧烈。这类土壤改良常采用“填淤”(掺入塘泥、河泥)结合增施纤维含量高的有机肥来改良。
⑶盐碱地的改良
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当土壤的含盐量高于土壤含盐量的临界值0.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很难从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另外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降低。
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①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②多施微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燕麦、绿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
③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
④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⑷黏重土壤的改良
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区多为红壤土,土质极其黏重,容易板结,有机质含量少,且严重酸性化。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①掺沙,又称客土,一般1份黏土+两三份沙。
②增施微生物有机肥和广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酸碱度。但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可用磷肥和石灰(750~1050kg/hm2)等。
③合理耕作,实施免耕或少耕,实施生草法等土壤管理。⑸沙荒地的改良
在我国黄河故道和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荒地,这些地域的土壤构成主要为沙粒,有机质极为缺乏,温、湿度变化大,无保水、保肥能力。
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①设置防风林网,防风固沙。
②发掘灌溉水源,地表种植绿肥作物,加强覆盖。③培土填淤与增施微生物有机肥结合。④施用如金菌土壤改良剂。⑹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土壤的酸碱度对各种果树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土壤中必需营养元素的可给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根部吸水、吸肥的能力以及有害物质对根部的作用等,都与土壤pH值有关。梨的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 5.5~8.5。
土壤过酸时可加入磷肥、适量石灰,或种植碱性绿肥作物如毛叶苕子、油菜等来调节;土壤偏碱时宜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或种植酸性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黑麦草等来调节。
三、土壤的保护与防治
可以与《环境保护》模块教学整合 1.土壤的保护
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许流失量范围内。2.土壤的防治 ⑴土壤污染的后果:
①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②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③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④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⑤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⑥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⑵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① 科学地利用无污水灌溉农田。
② 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③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④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⑶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①生物方法。
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动物,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推广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
②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对于硝态氮积累过多并已流入地下水体的土壤,一则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二则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化学抑制剂,以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
③ 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④ 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如水田淹灌,Eh值可降至160mv时,许多重金属都可生成难溶性的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
⑤ 改变轮作制度。
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和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如DDT、六六六农药在棉田中的降解速度很慢,残留量大,而棉田改水后,可大大加速DDT和六六六的降解。
⑥ 换土和翻土。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⑦ 实施针对性措施。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h、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
第二篇: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
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积玉口镇太和小学 陈石平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规范教学流程和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
学校每学期根据市教育局颁发的学校课程开设要求,严格落实部颁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并能科学规划,编排课程总表。开学初,将课程总表、班级课程表、教师分担表、作息时间表提前做到“四表”上墙,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挪用、挤占其他课程,同时学校教导处加强监督与巡查,值日领导依据课程总表随时抽检课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课程落实到位。
二、狠抓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
“常规-过程-细节"可以说是当前学校质量提高最实在、最有效的法宝。为此,我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质量,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在实处。1、建章立制,抓落实。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工作如何抓,教学质量又如何能提高呢?因而我校十分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努力建设科学、高效、民主、规范的管理体系。几年来,我校认真落实《潜江市教学常规三十条》,为了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公平、公正、公开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我们还结合校情,发动全员讨论,制定了《太和小学教学常规月查考核细则》、《教学工作绩效考核量化表》等等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随着这些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便形成了太和小学独特的、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我们认为落实制度、思想统一更重要,于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共同学习,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了各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依,使学校各项管理进一步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
2、规范教学流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流程是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五个环节。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归纳出: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作业批改是查教学质量的手段,同时我们把教学常规各项工作与《太和小学教学常规考核细则》相结合,对各项工作进行质量监控。我们在工作中做好、做实“五抓”工作:
①、抓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对照《课程标准》科学合理预设好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关注生成。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六备六明确”(备课程目标,明确本课程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备教材,明确本节知识的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备学生,明确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和能力;备“三维目标”,明确通过本节教学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备教学用具,明确教师和学生分别要准备哪些用具;备教学参考信息,明确教学参考书、教育网站等可以借鉴的图文信息。)
②抓课堂教学授课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我们的做法是,教师要做到“三要”和“五技能。”
三要:一要多读(比如语文课每节不少于10分钟)二要精讲(讲究讲课质量)三要多练(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五技能:导入技能、讲课技能、提高技能、结束技能、板书技能。具体实施时处理好四个关系:处理好“创新”与“双基”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针对以上要求,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做法如下:同学科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使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得到创新的启迪,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对课堂教学任务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力求“当堂的教学任务当堂清”。对个别当堂知识未消化的学生课后当天进行补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还开展了师徒结对,互相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值日领导每天不定时巡堂检查,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等,并认真填写好《校务日志》。月末,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采取学生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③抓作业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做到“三精三必三杜绝 ”
精心布置
从学生作业的内容,作业的份量、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要求、作业的批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精心批改
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要做到及时、准确、不使用“×”,必须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同时,批改的形式灵活多样。如:我校作文的批改就具有其特色,同一篇作文不仅有教师的眉批、中批、尾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进行自评,同伴评和教师评相结合,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和正确评价他人,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还采取“一对一”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再次批改。坚决杜绝教师出现误批现象,若有家长对教师批改的作业进行投诉,经学校核实后,将取消该教师教学月绩效奖励。
精心小结
善于总结工作才会有提高,细节决定成败。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学校采取建立“错题集”这一做法,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常错的典型试题进行简单地登记、分析、归纳、小结,记录在“教师作业批改记录”本中。坚决杜绝教师的随意性。为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一手资料,形成典型的学生案例。学校每月进行检查,每次抽查后及时将有关情况进行了全校通报,有力地推动了学生作业质量的规范、高效。
④抓好辅导工作
辅导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始终抓牢培优补差这一工作。开学初,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高质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教导处制定出培优补差计划,每位教师依据学校的计划,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培优补差计划,并认真做好培优补差辅导记载,做到培优要定时,补差要随时,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要耐心而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月末学校通过学生座谈,家长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辅导的情况。若一人不满意扣两分,依次类推。同时对参加辅导的学生进行统一抽考,其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奖挂钩。
⑤抓教后评估。
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每月末,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监控,学校每月都抽取一个班的学生,由学校的教导处组织教师监考,并组织教师流水阅卷,考试的结果与教师的教学月绩效奖挂钩。教师每月拿出绩效工资的30%作抵押金,其中20%到期末依据考试情况进行兑现,10%依据当月抽查情况进行兑现。每月抽考中若达到学校规定的目标值(含及格率、平均分、优分率、低分率)就返回抵押金。在及格率达到的前提下,其他四率每达到一项就返还抵押金的四分之一,依次类推。
同时考试结束后,每位教师要针对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并由教导处集中或教研组长分组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于抽考不合格的学生,学校采取跟踪检测进行再次达标,若仍未合格,属教师工作未达标,不返还抵押金。在评估中,使每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
几年来,我校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规范教学流程和教学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在2012年6月份市教育局组织的“潜江市2011——2012下学期六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中我校的以总平均分320.33,总及格率100%,总优分率50%,总低分率0的优异成绩居全市中心小学综合成绩第三名。
在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深深感到自己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距离上级部门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力争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以地理为例)
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以地理为例)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设计的生命,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一节课仅40或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是相当“有限”的。中国有句话:“与其击伤十人,不如击敌一人。”少则得,多则惑。对于外显的知识(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等)要通过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建构,千万不能只是过分强调过程和方法只使其击伤。传统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在确立课时目标时,有意或无意削弱“双基”这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
“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这里的“知识”显然指狭义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技能”则需靠体验和感悟,因此,“知识与技能”应作为两个维度来确立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性的,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如果硬要每节课都要写出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另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通常就只能“贴标签”。对于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绝不能急于求成,一个课时的教学,甚至一个学期的教学也难实现其目标,它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只能融合、渗透在教学中。因此,对这些目标必须作出系统的规划,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阶段的教学,要达成什么样的初级目标,要心中有底,千万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终端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来确立。比如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教学中会出现,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教学中又会出现。那么,是在八年级教学时定位为掌握、九年级教学时定位为巩固呢,还是在八年级教学时定位为初步掌握、在九年级定位为掌握呢?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定位必须遵循渐进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目标定位必须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实际,还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切不可起点太高,否则确立的目标就流于形式,在课时教学中就不能实现目标,目标不能实现的教学怎么能称为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呢?显然,后者的目标定位是较恰当的。因此,在实现课程标准时,要深刻领会其实质,要进行系统科学地计划,在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时,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课程的所有目标都当成课时目标来确立,势必出现课堂教学重形式而缺实效。
二、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学大于教”,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况,过于疲惫,对学习会产生厌倦心理,这也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应认识到探究仅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惟一的学习形式。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用探究的方式来获得。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对问题的探究切莫“开放自由”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挖空心思地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处心积虑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多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对问题的探究,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现成的答案之外寻求新的尝试,甚至无所顾忌地“迁移”和“延伸”。如在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中,有关稀有金属的优良特性,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试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金”为何比其他金属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许多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回答金的光泽好,有的回答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用于加工成各种饰品,有的回答金稀有,物以稀为贵,有的同学甚至向政治、历史等文化领域无所顾忌地迁移和延伸,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就是没有抓住重点,问题中明确指出从金的化学性质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积极发言固然是好事,但教师应适时加以纠正,如果一味的迁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就会出现答非所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也顾此失彼,抓不住学习重点,造成了教学的有效性缺失。
对问题探究的过度“开放性”还体现在对问题或情景的设计过于开放、漫无边际,结果是冲淡了探究的过程和意义。如在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七节探究“盒子里面有什么”的活动中,教师是这样提问学生的:“同学们,在你们的抽屉里放着一个盒子,请大家在不许打开盒子的情况下猜一猜里面可能放着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可能是梨子、有的说可能是石块、有的说可能是一块糖果„„对问题没作任何限制,对探究方法没作任何提示,就让学生随意的猜想,这样的猜想还有意义吗?换一种提问方式,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如“同学们,在你们的抽屉里放着一个盒子,盒子里可能放着苹果、橘子、乒乓球、玻璃球、小木块、铁块等,请大家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通过摇、掂、闻等各种方法来猜一猜盒子里究竟放着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摇确定盒子里物体的形状,通过掂比较物体的轻重,再通过闻、移动时发出的声音、用磁体吸引等方法进一步确定盒子中的物体。如此设问和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探究的过程,明确探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或情景时,切不可过于开放自主,要在某些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做一些必要的引导和提示,以利于学生有目的性的思考和活动,一味地放开,只会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漫无目标,抓不住重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去探究,并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五、实现有效教学时要避免短期效应而应注重长期效果
对于科学的教学来说,有些内容是通过课时教学能够实现的,并能马上测量的,是教学的短期效应,有些内容需通过长期的教学才能逐步形成的,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是一个长期效果。在教学中只追求可测量的短期效应,而忽视不可测量的长期效果的教学来片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
第四篇:以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为抓手
以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为抓手
明确办学思路、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矿业大学
教务处
一、开展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背景
我校从原国家教委第一次下发评价方案之日起,就决定以迎接评优为契机,以评价方案为导向,大力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和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优秀成绩接受国家对我校的评价。
1996年至1997年。当时学校计划1998年下半年接受国家教委的优秀教学评估。为此学校于96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建领导小组”和评建办公室,并按照评价方案于97年进行了第一次自评。1996年12月13日,学校召开1996~1997教学工作会议。常务副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以评促建,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我校教学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提出中国矿业大学“九五”时期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优秀评价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促使整体教学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按照上述基本思路,学校今后3年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国家教委本科教学优秀评价为中心,以评价体系为目标,以评促建,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
1997年,在广泛发动教职工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了对各院(系)的自评。按照评估工作的部署,学校组成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专家组的评价工作主要以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Ⅱ)》和学校制订的《中国矿业大学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为依据,为了使院(系)评估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评建办公室提出了《关于我校各院(系)自评自建工作的建议》、《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式及基本要求》、《院(系)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工作建议》等,并配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集中反映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情况的配套表格。经过各级领导及广 1 大教师的努力工作,各院(系)均提出了各自的自评工作报告。学校评估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对全校11个院(系)的本科教学工作以各院(系)提供的自评报告、资料信息、统计数据等为基本内容,采取听、看、查、谈、测、评、议的操作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估。
98年我校转变内部管理体制,实行“四条线”财务管理改革,学校的办学重心由学校下移到院(系),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的60%由院(系)支配,院(系)拥有很大的财权和人权,办学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避免院(系)轻质量重效益的倾向,学校决定将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作为学校调控院(系)办学水平的途径之一,评价结果作为调整专业、确定招生计划、进行资源配臵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我校的院(系)级教学评价自实施至今,先后完成了95-96、96-97两个学年评估基础材料准备的完备与规范情况的检查评价工作;97-98~00-01 四个学年的院(系)级本科教学优秀评价工作,以及01-02~03-04三个学年的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
二、具体做法
1.组织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原教委)的《评价方案》,深刻领会开展教学工作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和掌握评价方案的内容与要求。而且方案每修改一次,都要认真组织学习一次。1995年,我校对照第一个评优方案,首次进行了学校自评,重点在找出差距,并开始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1996年在成立了校教学工作评优领导小组和评建办公室后,按照当时的评优方案进行了第二次学校自评,重点仍是发现问题,并着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1998年在教育部推出第三个评价方案后,学校再次进行了自评,着重于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办好特色,使教学工作真正达到优秀水平。在2002年教育部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实行)》后,学校再次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认真准备,为迎接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水平评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制定院(系)级评价方案。根据原教委(教育部)印发的《评价方案》,结合我校院(系)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系)院级评价 方案(试行)》。96年评建办公室成立后,在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加强学校对各系(院)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促使系(院)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参照原国家《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III)》,制定了第一个《中国矿业大学系(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试行)》。该方案的指标体系由“教学条件”、“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师资队伍”等14个要素,“教师状况”等30个评价项目构成。随着院(系)级评价的不断实践和国家关于《评价方案》的调整,学校先后多次对《院(系)级评价方案(试行)》进行了修订,力求与国家印发的《评价方案》精神保持一致。例如根据教育部2004年8月28日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制定的《中国矿业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实行)》,包括了“办学指导思想”等8个一级指标,“办学定位”等21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主要观测点,并将这个方案成功地应用于2003-2004学年的学院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指导思想。学校要求院(系)以评价方案为参照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评价工作,严肃认真地开展自我评估;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敢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要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老老实实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以创新的精神和行动,深化教学改革,创造出各自学院的办学特色;要正确对待评价结果,既不要对评价结果过分斤斤计较,又不能对评价结果无动于衷,要认真研究、解决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争取以优秀的成绩迎接教育部的评估。
4.积极开展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工作。正如前所述,我校的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工作至今已正式进行了七次。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主管副处长为副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负责领导和实施评价工作。院(系)成立以院(系)教学主管为领导、有关专业及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和教学管理人员为成员的迎评小组,认真做好 迎评准备工作,以确保评价工作顺利、按时进行。
(2)工作程序:首先由学校评建办公室(教务处)根据当年国家的评估方案和我校教学工作的重心,修订《中国矿业大学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试行)》。然后在每年的10月份下发关于开展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通知和《评价方案》。最后按照通知中规定的时间和评价程序对院(系)开展评价工作。
(3)评价流程:①院(系)自评,由院(系)按照院(系)评价指标体系整理院(系)自评材料,提交自评报告,并填写专业评价档案;②专家组进驻学院(系),听取院(系)领导汇报,根据自评报告、专业评价档案及其他材料对院(系)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考察;③专家组合议,对有关内容进行总体评价,专家组反馈评价意见;④专家组确定各院(系)评价结果,提交评价报告,并报主管校长批准;⑤总结全校评价工作,向全校公布评价结果;⑥召开全校大会,奖励评价结果“优秀”院(系);⑦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与下一学年的评价工作一起进行)。
三、开展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工作取得的成绩
随着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工作的逐年深入开展,特别是在我校实行财务“四条线”管理改革、管理重心下移、办学权力下放之后,院(系)级评价作为一种监控和管理手段,为加强和改善学校对院(系)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通过学校开展的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学校顶层设计、两个思考三个规划的研讨,再通过开展院(系)级评价时的不断总结提炼,院(系)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办学指导思想,院(系)定位更加准确,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成果充分体现在了培养计划和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增加了院(系)的办学动力和活力,院(系)自我调节、主动适应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例如在《中国矿业大学未来10年总体发展战略》提出“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的学校定位后,各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并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和落实。很多学院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和调整了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如能源学院、建工学院、机电学院、信电学院、资源学院、材料学院在2003-2004学年的自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学院建设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学院;环测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则要把学院建设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理学院、外文学院则提出,作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中承担全校主要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学院,要在做好本学院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全校基础课的教学,为学校创建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进一步确立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在本科教学投入方面一直不足,历史欠帐较多,特别是在实行财务“四条线”管理后,有些学院从自身利益考虑,只愿意多招生,不愿意引进新教师、不愿意增加教学投入。学校以开展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为契机,将“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经费”、“教学基础设施”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设为重要指标,引导学院不断增加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从几年的评价结果来看,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从1999年到2003年的五个财政院(系)经费使用来看,本科“四项教学经费”投入占学院学费收入比例呈逐年、持续增长趋势,“四个投入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第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学校在要求院(系)增加教学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先后设立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新专业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教学奖励等多种专项经费,支持和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院(系)级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院(系)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他们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省部及国家的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工作和教材出版工作,另一方面对获得立项资助的建设项目和获 得的奖项进行相应的配套资助和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改革、乐于改革和勇于改革的积极性。经过几年建设,我校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到目前为止,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励194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3项,省部级奖186项。有两人获得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群2门、一类优秀课程21门,省级二类优秀课程24门;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1项,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5项;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7部,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47部;获全国性优秀CAI课件3项,省级优秀CAI课件33项,江苏省优秀电教教材9部,等等。
第四,加强和改善了教学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院(系)级评价工作中,学校既重视教学投入、教学条件等硬件,更加注重软件的建设,特别是教学管理方面。一年一度的院(系)级评估不仅是对学院一年来工作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对院(系)教学管理水平的一次检验。首先,通过评估学校和院(系)的教学管理文件和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执行更加严格,建立起了校、院(系)、教研室教学工作三级责任制,制定了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教学管理由经验管理逐步走向科学、规范、系统化管理。其次促进了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规范管理;第三,学校建成了由教学过程监测系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院(系)也相应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为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摸清了家底,为迎接教育部下半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找准了努力方向。通过几年的院(系)级评价,学校已基本掌握了全校教学工作水平的真实状况。下一步工作重心就是要对照教育部水平评估方案,着力解决师资不足、实践教学管理不到位、试卷、毕业设计质量尚欠缺、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以“优秀”成绩通过评估作最后的冲刺。
四、进一步工作思路
结合学校财务“四条线”管理和教育部对高校开展“五年一轮”水平评估的实际要求,院(系)级评估工作作为学校对院(系)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制度,将在我校继续执行下去。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该项工作,我们认为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和专业的校内评估专家队伍。与我国教育评估理论研究落后于评估实践一样,我国的评估专家基本上都是业余和临时组成的,缺乏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学习。随着教育教学评估逐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评估专家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现有评估专家进行系统的培训,建立校级评估专家库。
2.转变思想观念,强调评估为院系服务,重视形成性评估。即实现由过去重视评估结论到重视评估过程的转变,通过评估帮助院系诊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解决。同时加强对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和效果的检查。
3.适当延长评估周期,注重实效,避免走过场。我校的院(系)级评价制度从实施到现在已进行了七、八个年头,一年一次的评价工作已逐渐成为院(系)的一种负担。可以考虑在今年下半年我校通过教育部水平评估后,将原先的一年一次改为两年一次,即在五年的一个周期内,学院接受一次教育部水平评估,接受两次学校的院(系)级水平评估。
第五篇:以“混合式教学”为抓手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以“混合式教学”为抓手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记者: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请您谈谈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您认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重心是什么?
张永强:众所周知,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数字校园建设的重心理所当然是教学的信息化,以服务老师“教”和学生“学”为重点,最终落脚点是方便学生学习,为泛在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和环境保障,这是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特点。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外,还能在网络空间独立学习,可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借助互联网络,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等;最后通过信息化教育,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掌握学习方法,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独立解决学习问题。
我校信息技术应用是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生态,真正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实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重点推广“混合式教学”,促进课堂“教”与“学”模式的翻转,即将“课堂”变“学堂”,老师由“演员”变“导演”。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辨、互助学习,课堂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自主安排“线上”自学,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由“重教学任务完成”转变为“重知识内化,重吸收效果”,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目的。
记者:贵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数字校园的应用重点推广,能否谈谈您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学校为什么会选择“混合式教学”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张永强:“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经过调查研究,中职学生对互联网络的学习方法抱有兴趣,而对传统的“知识填塞”式教学,心生恐惧和厌弃,他们渴望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来改变自己学习的“命运”。
我们认为“混合式教学”能比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预期。第一,中职学生经历过9年的义务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知识技能;第二,人的智力发育有先有后,很多中职学生对高强度的灌输方式,有明显不适应性,不能像“颜回”那样“闻一知十”,需要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第三,加入信息技术元素的混合式教学,使同步递进的传统课堂,多了一个“线上”自主预习的时间差,这样可以缓冲不同程度学生的理解进度,对学习行为稍慢的学生,多了一个可以通过网络弥补和吸收消化知识的渠道;第四,混合式教学,着眼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是教会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学习方法,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靠一个阶段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是不公平的,混合式教学具有教育的长效性,是更符合教育人性化的思想。
记者:与同类学校相比,贵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什么特色?
张永强: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是“2+1”的办学模式,即要求学生参加二年在校学习,一年社会或企业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缺乏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长期规划,学校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转型,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是唯一的答案”。未来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终生学习是常态,“一张文凭混一生”的思想将渐行渐远。
与同类学校相比,我校的“混合式教学”最大的创新特色,就是根据中职学校的学情分析,提出了“构建中职教育信息技术‘2+1+N’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模式与传统职教模式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学习链的相对延长和信息技术的充分参与:不仅是在顶岗实习期间,甚至在毕业以后,学生都能通过网络进行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2+1+N”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2”是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线上、线下”多方位的混合式学习,养成一种能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习惯;“1”是学生第3年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师生能依托网络,开展远程实习指导、理论补修等,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完成实习汇报、师生沟通、与工厂师傅在线交流等,这种校外工厂师傅现场指导、校内老师远程跟踪的“混合式工学交替”模式,是解决顶岗实习教学难点的一项创新;“N”是终身学习阶段,学生一旦入学注册,其学号就是数字校园的终生账号,学生毕业后随时可以登录学校数字校园,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并与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等。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为实现以“混合式教学”推动“2+1+N”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实践?
张永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那么何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乔布斯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而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未能产生出真正革命性的影响,是由于没有触及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唯一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我校提出的“中职教育信息化‘2+1+N’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观念,知识传递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不再受时间地域限制,教育目标不再停留某个特定时期等,这些内容都会触及到原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为做好这项改革,我校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重视高端的引领作用,积极寻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帮助,在程建钢、韩锡斌等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我校在数字校园顶层设计方面,是从学生自入校至毕业的整个教育教学流程入手,分析教育教学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中心,体现的是“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的发展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规划和部署,建设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可选择性和可拓展性的数字校园。
具体的说,学校是从三个方面展开实践。第一,建设能支撑“混合式教学”的教育信息化环境,这部分任务主要是结合学校信息化试点校建设,核心是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数字化校园;第二,开展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混合式教学”研究,这部分任务,主要是对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提出具有指导实践意义的混合式教学活动指南;第三是实践混合式教学,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转变,这部分任务,是要求老师根据混合式教学指南要求,开展针对中职特点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并收集实践数据,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学经验,形成具有可推广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经过辛勤不懈的努力,我校在数字校园建设和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先后完成了《数字校园建设手册》和《混合式教学活动指南》,这两份材料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对于混合式教学实践方面,我校教师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学生都能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特别是第三年顶岗实习所建的网络对师生联系、校企联系、家校联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记者: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贵校对自身信息化建设有哪些规划?在信息化建设的下一阶段,学校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张永强:我校已建成支撑混合式教学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初步完成了混合式教学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尝试。展望未来,我校在信息化建设上,会按照既定的规划稳步推进,我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有一个很值得一提的“三个三年规划”。
第一个三年规划:信息化的基础建设(2009-2011年):
2009年5月起,我校以“打好基础,扎实推进”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坚持软、硬件的标准化建设、制订符合教育要求的统一信息标准,实现对校园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的数字化改造,构建了一个能支撑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实现统一门户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和公共数据管理。
第二个三年规划:教学信息化的应用(2012-2014年):
2012年初我校确定了校园信息化第二个三年规划,创造性提出“中职教育信息技术‘2+1+N’人才培养目标”,该阶段的重点是:以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教学理念下,通过自主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力,从而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目的。
第三个三年规划:实现泛在学习理念(2015-2017年)
程建钢教授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传统教学将转变为混合教学,并最终向泛在学习方向发展。泛在学习又称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
我校的“中职教育信息化‘2+1+N’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终身学习纳入到教育规划,体现的就是一种泛在学习理念。因为我们深知,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有限,而且中职学生还处在未成年人阶段,他们毕业以后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或者得到学习上的帮助,我们的“N”设计,就是希望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伸出援手,为其知识进步和视野拓宽,实时送上教育的“及时雨”,使教育社会功效的“后显性”更加蓬勃辉发。
总之,我校历经两个“三年规划”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大胆的尝试,有幸成为信息化建设先行者。但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在各级政府支持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才能全面实现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我校希望通过“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建设,完成我校的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福建省乃至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单位,为“智慧厦门”增添教育的光辉,为海西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