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山地回忆》教案
《山地回忆》学案
【教学目标】
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知识。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归纳出人物性格和主题,感悟亲密无间的军民鱼水情。揣摩人物心理,领悟潜台词,品味语言特色。【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人。著名作家,“荷花淀派”创始人。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和中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孙犁的小说秀雅、隽永,富有诗意,有“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的美称。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就是《白洋淀纪事》中的第一篇、第二篇。
2.积累字词: 土靛(diàn)阜(fù)平蓝 玉黍(shǔ)水沤(òu)袄襟(jīn).....刨(páo)抓 瘪(biě)着嘴 贩(fàn)卖 盈(yíng)余 破绽(zhàn).....3.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密码箱”,里边收藏的东西不是珍珠,却比珍珠还纯洁,不是金银,却比金银还珍贵,这些宝贝叫做“回忆”。
《山地回忆》中大作家孙犁,用清新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朴实而又感人的“山地回忆”
二、梳理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标画批注,理清情节,并填空。
小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是故事的开端,由见到故人引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从“就是因为袜子”至“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是故事的发展,写“我”与女孩子在河边相遇、相识。
第三部分(从“我洗过脸”至“纺,拐,浆,落,经,镶,织”),是故事的高潮,写“我”与女孩子一家的交往和培养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四部分(从“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至结束),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我”对山地生活的纪念和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2.如果文章分成如下五部分,每部分都到什么地方?
引子忆故事—→袜表鱼水情—→互助一家亲—→失袜深怀念—→送布心连心(→)(→)(→)(→)(→)3.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思考:
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什么特点?用双横线划出这种写作顺序的标志性语句。小说的叙述方式——倒叙
这篇小说,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双土气而又特别厚实耐用的袜子,做袜子要用布,所以小说就从布写起,不是写那块做袜子的布,而是写在解放后的天津买一块布带给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作品由此写到过去生活和战斗过的阜平乡下以及乡下的值得怀念的人。
这种倒叙的写法,一方面给人特别真实亲切的感受,凸现出作品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巧妙地烘托出当年的半块布头、一双袜子的深情。
三、分析形象:
1.根据小说内同,说说自己对的人物形象的理解:
这个女孩子“妞儿”有哪些性格特征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
一是爽快率直,甚至还透着点泼辣。她在河边洗菜,“我”在她的上水洗脸,她就不高兴了。于是朝我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当她听到“我”的“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的辩解时,更加恼火了:“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不仅毫不让步,反而有些“得理不让人”了。这就是“我”和她的初次见面的情景,初看起来,这个女孩子简直太过厉害,很不友好,很快我们就发现不是这样,这只不过是她坦率的性格的自然外露而已,正如她的姥姥说的“她不会说话”(意思是不懂得婉转,没有世故)。这样写,也有点“欲扬先抑”的意思。
文中还多次写到女孩子的笑:“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她的笑是那样的开朗、无遮无挡,就像开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灿烂、自然。
二是质朴善良。这可以从她给“我”做袜子(使她的父亲没有袜子穿了),给“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亲跟着“沾光”的议论)等情节中看出。
三是勤劳能干。她不仅会干一般的家务活计,任劳任怨,而且要强好胜,什么都想学会。她四天的功夫就用手工缝制出“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的袜子,有了织布机,她就很快地“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这最后几个动词,一字一顿,很有感染力,尽管中间有些工序我们难以确定其准确含义,但我们读后分明感受到她的勤劳和智慧,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啦,依旧“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2.理解形象的典型性
称呼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妞儿”有什么特殊意义?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这是极为普通的称呼,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孙犁小说常用的手法,例如《荷花淀》里的几位可爱的女子也大多没有姓名,这说明这个或这些美丽动人的人物,只是冀中地区千百万美丽动人的人民的代表和缩影,但她或她们又绝不是一个“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或一些有着丰满形象的人物。我们从这篇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位女孩子的形象。(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对其形象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3.老师总结: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孙犁理解这些,热爱这些,歌颂这些,他总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间,与他的形象共度艰辛,共享胜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本文趣味醇厚,主要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全文主旨是表现军民关系的美好,但一开头,恰恰不是表现美好,而是表现冲突,细写女孩子对八路军的无理。细读文章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挖掘潜台词。
二、请同学们读以下片段,在括号里写出潜台词。
片段1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潜台词:抗日军队我们老百姓的保护神,我很想帮他做些什么,但我一个女孩子怎么好意思主动跟他打招呼呢?我就用找茬跟他说话。)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潜台词:我就是故意无理,跟他吵架)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潜台词:群众在战争中遭受巨大苦难,还支持我们,在民族苦难面前,我不能和着个顽皮任性的小姑娘意气用事,让步承认错误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潜台词:他不跟我吵了?说话中断了?不行,我还得坚持下去)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潜台词:故意气气你,不管我怎么气你,我都拿稳了,你就是奈何我不得。)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潜台词:开玩笑,逗你玩儿罢了,你紧张个什么劲呀,像小孩一样。)
片段2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批注: 明明自己落后,却把文明说得可笑,但自己“笑的弯下腰去”,显示只是说说笑笑而已,与其说时嘲笑人家,不如说充满着自嘲自娱的充分。)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批注:对于农民,孙犁避免丑化,基本上是诗化的。“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赞美小姑娘洁净美丽。)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批注:总是在进攻中,总是以山区农民固有的生活习惯为准则,来评价八路军的生活条件,感到有趣,好奇,不解,但在不无野气、蛮气的嘲讽打趣中,隐藏着特别关切。)
三、讨论总结小说主旨 ——小说通过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冀中山区一家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冀中山区人民的由衷赞美,歌颂了真挚的“军民鱼水情”,如实地“渲染了这种高昂浓重的感情”。
四、作业。写作小练习。用三四百字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可以写肖像,也可以写语言及动作。要求语言质朴简练,争取“一字传神”。
第二篇: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山地回忆 五步教学法 导学案
山地回忆五步教学法
学案
镇平县高丘一初中 李 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944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年),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被视为“白洋淀派”的主要代表作。本文写于1949年12月。
• 自主探究
•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课文中哪一部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 要求:听读后,告诉我,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
• 读后思考:妞儿的情绪变化及“我”的情绪变化。
1、绘制妞儿及“我”的情绪变化图,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2、尝试用几个词来展现妞儿的性格特征。你能从文中找到体现这些特征的语句吗?
3、是什么原因让矛盾缓和、化解?
延伸讨论
1、你对第41自然段中的“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该怎样理解?
2、讨论:妞儿这个形象是单独的吗?为什么?
•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练习
• 假如袜子被收入博物馆,请写几句解说词,让人流连再三,倍感温暖。
作业:
尝试用自己的动作、语言,以6人为一小组,表演文章第5——21自然段(“吵架”部分)
第三篇: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
制作者:李建梅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通过学习,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想像力以及分析、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影视资料、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通过热身运动、身份假设、编演历史剧、答记者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其主体的作用。
通过对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评价,培养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明确目标(15分钟左右)
1、预习检测 初试锋芒(3——5分钟)
学生以导学案为线索完成导学案一。教师巡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时点拨个别指导。师:通过预习,你获取了什么信息?以小组为单位一组选一个代表展示预习成果。学生按照导学案的预习内容,完成了课前预习的习题后,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完成导学案二。(1)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③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2)文化:
①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②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2、新课讲授:(配合课件)(5——8分钟)(解决重、难点)
教师以课件为主要平台重点讲解本课的重、难点。
总结归纳:我们今天学习的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开设了,也就是说近代教育源于清朝末年。
第二环节:生成问题,自主探究。(6分钟)
学生根据导学案和教师的讲解,把握本课的知识要点,对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质疑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对于没有提出的重点问题,教师可以预设。如:
(1)北京大学与京师大学堂是什么关系?
(北京大学是京师大学堂的前身。)(2)京师大学堂建立的时间?
(1898年。)
(3)它创建后在教育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4)它的成立对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组内合作交流、相互答疑主动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展示提升,相互释疑(10分钟左右)
通过学生的探究成果,对于学生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有的放矢的予以讲解、点拨。然后学生再疑,通过师生互动,进行综合、归纳、提高、拓展,加上课件的运用,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和易混点。
探究一: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办学原则、课程体制和课程内容?
(答案:它与封建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性,但与现代教育相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探究二:想一想,本课所学内容有哪些依然对现代人民生活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些巨大的历史变化?
(答案:看报纸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第四环节:质疑再探,总结点评:(5分钟)
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进行概括整理。随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探究三: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办学原则、课程体制和课程内容?(提示:它与封建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性,但与现代教育相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知道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对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记住有关《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的知识点。
第五环节:运用拓展,达标测评(8分钟左右)见《导学案》五。
(一)、选择题
(1)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D)
①初名京师大学堂
②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A)A.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B.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建议 C.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D.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
(3)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B)A.唐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4)看报纸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在哪个城市最早出现的(D)
A.广州 B.北京 C.海南 D.上海
(5)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B)
A.三连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外文出版社 D.教育出版社
(二)、填空题
(1)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2)揭开近代教育序幕的是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3)戊戌变法期间所采取的维新措施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成果是 京师大学堂。
二、请你列举中国近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①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京师大学堂 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③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四、“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必求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的创刊词,这份报纸的名称是什么?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份报纸的特色及意义。(《申报》;
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
四、教后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教案
教学目标
⑴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⑵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⑶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⑷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2.能力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⑵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⑶通过列表等形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表演小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⑶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正确判别和评价。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⑵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1、基础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复习: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百家争鸣中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出示长城图片与电影《英雄》片段让学生观看,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
三、讲授新课:提问:
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2、为什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
3、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4、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口诀记忆:公元前221,秦灭六国有大功。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联想: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
自由空间: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C: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文化方面:
1、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三、思想: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四、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作业布置:填充图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10—17课)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
2、文化方面;
3、思想方面;
4、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10课松鼠教案
《松鼠》教学设计
古屯学校
许宝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警觉、触动、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在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说一说喜欢他们的原因,从而来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形象细致的描写。教法与学法
教法:让学生按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对比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的不同。
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制作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动物世界吗?见过小松鼠没有?能把你了解的松鼠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
今天我们将随着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一起走进他的《松鼠》,具体全面地了解松鼠这种动物。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学习。(3)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学习,同学研究、3、集体交流
三、自主阅读,适时点拨
1、那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特征呢?
2、哪些语句体现了松鼠的漂亮。(齐读)哪位同学能摸拟松鼠的语气向大家介绍它漂亮 的外貌,老师给出以下词语提示: 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体态
吃相 清秀
闪闪有光
矫健
轻快
美丽
坐着
用前爪送
3、漂亮的松鼠真讨人喜欢,那么作者又如何体现它驯良的习性呢?(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伤害人畜)
4、除此这外,松鼠还有哪些讨人喜欢的地方?文中是如何说明小松鼠乖巧的?
过水方法
用尾巴当帆和舵 警觉性强
跑
躲
逃 跑跳敏捷
善于爬树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如果我们在生物课上面来学习认识松鼠,你还会喜欢吗?为什么? 对了,正是由于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尤其是把松鼠拟人化了。你能否找出这些句子或词语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呢?
2、本文正是有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让我们对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深为喜爱。但作为说明文来说,它主要是用来向人们介绍某种事物的,这就要求说明要有分寸,所以对说明语言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准确。本文的语言也符合这一基本要求,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句子吗?
学生思考、交流。
五、小结
作者笔下的松鼠可爱又有价值,很讨我们的喜欢。其实,大千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动物,对待它们,我们也应该充满爱心。
六、作业
你肯定也有喜欢的小动物吧?请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板书设计
漂亮(外形)
松鼠
驯良(活动)
乖巧(搭窝)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上课前,我创设了情境,利用播放松鼠活动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同时利用学生对松鼠的第一印象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而且对课文的结构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查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我设计了交流资料这一环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对松鼠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感知,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为了体现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文体”,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个人思考到教师小结 —— 让学生先读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课件填空,教师进行对本段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找时间词,加以运用 ——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的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强调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阅读教学理念。学生的阅读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以及文本意义重新构建的过程。从这一意义来说,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读和自己感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鼓励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课后我感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在指导读课文上不够到位,范读一下效果会更好,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应再准确恰当些,灵活多样些,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我设计的教学中去。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会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