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数 概念 教案
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实部是,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数 时,一定有,否则,不能说实部是,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这一标准形式以及 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用复平面内的点Z()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而不是(),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时,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则,即 与 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不能认为 与 或 是共轭复数).
教师可以提一下当 时的特殊情况,即实轴上的点关于实轴本身对称,例如:5和-5也是互为共轭复数.当 时,与 互为共轭虚数.可见,共轭虚数是共轭复数的特殊情行.(6)复数能否比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据两个复数相等地定义,可知在 两式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 .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只有相等与不等关系,而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命题中的“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地四条性质”:
(i)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来说,a<b,a=b,b<a这三种情形有且仅有一种成立;
(ii)如果a<b,b<c,那么a<c;
(iii)如果a<b,那么a+c<b+c;
(iv)如果a<b,c>0,那么ac<bc.(不必向学生讲解)
(二)教法建议
1.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复数 是二维数,其几何意义是一个点,因而注意与平面解析几何的联系.
2.注意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由于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形”来解决“数”就成为可能,在本节要注意复数的几何意义的讲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注意分层次的教学:教材中最后对于“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本节它们的大小”没有证明,如果有学生提出来了,在课堂上不要给全体学生证明,可以在课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复数的实部,虚部;
2.掌握复数相等的意义;
3.了解并掌握共轭复数,及在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
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M. 教学用具: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复数的定义。
2.虚数单位。
二、讲授新课
1.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 中的a与b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2.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 与 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相等的意义,得方程组:
例2:m是什么实数时,复数 ,(1)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解:
(1)∵ 时,z是实数, ∴ ,或.(2)∵ 时,z是虚数,∴,且
(3)∵ 且 时,z是纯虚数.∴
3.用复平面(高斯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复平面的定义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复数 可用点 来表示.(如图)其中x轴叫实轴,y轴 除去原点的部分叫虚轴,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原点只在实轴x上,不在虚轴上.
4.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集c和复平面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5.共轭复数
(1)当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为零也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2)复数z的共轭复数用 表示.若,则: ;
(3)实数a的共轭复数仍是a本身,纯虚数的共轭复数是它的相反数.
(4)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z与 关于实轴对称.
三、练习
四、小结:
1.在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什么是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分别对实部与虚部的要求;
(3)弄清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
(4)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
2.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注意事项:
(1)复数 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
(2)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
(4)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
五、作业
第二篇:复数的概念(二) 教案示例(最终版)
复数的概念(二)·教案示例
目的要求
1.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理解虚数、纯虚数、实部与虚部等有关复数的概念. 2.理解复数相等的定义,并会应用它来解决有关问题. 内容分析
1.我们知道,形如a+bi(a,b∈R.以后说复数a+bi时,都有a,b∈R)的数叫做复数.复数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z表示,即z=a+bi.把复数表示成a+bi的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
复数的代数形式z=a+bi,即是与以后的几何表示、向量表示相对应,也说明任何一个复数均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唯一确定,是复数能由复平面内的点来表示的理论基础.复数的代数形式、几何表示、向量表示、三角形式及指数形式(本书不介绍)是复数的不同表示形式,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
2.虚数、纯虚数、实部与虚部等概念,是复数这一章的基本概念.教学中要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判别,以加深学生理解.一些初学者对虚部(z=a+bi,b叫做z的虚部,它是一个实数)和纯虚数(z=a+bi,当a=0,b≠0时,z=bi叫做纯虚数)、零(z=a+bi,当a=b=0时,z=0)和纯虚数以及虚数(z=a+bi,b≠0时,z叫做虚数)和纯虚数等相关概念容易混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以强调.
3.若复数z1=a+bi,z2=c+di,则
这是复数相等的定义,也就是说,它是一项规定.由这个定义可以得出一个推论:
复数相等的定义是本章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它是求复数值、在复数集中解方程等的重要依据.复数相等的定义与初中学习的多项式恒等的意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说明这一点,对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是有帮助的.
4.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因为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之间的一个大小关系,都不能使这种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的四条性质:
(1)对于任意实数a、b来说,a<b,a=b,b<a这三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成立;(2)如果a<b,b<c,那么a<c;(3)如果a<b,那么a+c<b+c;(4)如果a<b,0<c,那么ac<bc.
例如,对于复数i和2i来说,显然i≠0,且i≠2i. 若定义i<2i,0<i,则i2<2i2,即-1<-2,矛盾; 若定义i<2i,i<0,则1>2,矛盾; 若定义2i<i,0<i,则2<1,矛盾;
若定义2i<i,i<0,则2i2<i2,即-2<-1,矛盾. 因此,无论怎样定义i与2i的大小关系,都会导致矛盾.
5.教科书中的两道例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弄懂.因此,教师只需对其解题方法加以概述.这里安排的另外两道例题(例3和例4)有一点难度,教学中,一是要结合简易逻辑知识讲清楚ax2+bx+c≠0的解法;二是因为初中对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要求较低,估计学生对与例4类似问题学习起来有些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从方程思想的高度去理解本例的解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简要说明引进新数i的必要性.(2)引入新数i后,对它有哪两点规定? 2.提出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概念
在复习提问(2)的基础上,由i的第二条性质提出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概念.这时必须说明如下两点:
(1)复数的代数形式a+bi是复数的表示形式之一;
(2)任何一个复数a+bi,必须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唯一确定. 第(2)点说明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提出虚数、纯虚数、实部与虚部等复数的有关概念
在学生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复数的有关概念是顺理成章的事.教学中注意渗透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分类与讨论思想,同时结合以下实例加深对复数有关概念的理解.
例1 下列数中,哪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哪些是纯虚数?并分别指出这些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各是什么.
113,--2,0,-i
22例2 t取何实数时,复数z=(t2-1)+(t-1)i是
(1)零?(2)纯虚数?(3)虚数?
4.提出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即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实部与虚部分别对应相等.也就是
由此容易得出:
这是复数这一章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求复数值及在复数集C中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这里顺便说明,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教科书中举例说1+i与3+5i不能比较大小,学生不易接受.教学中,可说明i与2i不能比较大小,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为什么说两个不全为实数的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5.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两道例题 6.讲解例
3、例4 例3 实数x分别取什么值时,复数 z=x2+x-6+(x2-2x-15)i 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4)零?
分析:因为x∈R,所以x2+x-6,x2-2x-15都是实数,由复数z=a+bi是实、虚数、纯虚数与零的条件可以确定实数x的值.
解:(1)当x2-2x-15=0,即x=-3或x=5时,复数z是实数;(2)当x2-2x-15≠0,即x≠-3且x≠5时,复数z是虚数;
(3)当x2+x-6=0且x2-2x-15≠0,即x=2时,复数z是纯虚数;(4)当x2+x-6=0且x2-2x-15=0,即x=-3时,复数z=0. 例4 求适合下列方程中的x与y(x、y∈R)的值.(1)x2+2+(x-3)i=y2+9+(y-2)i;(2)2x2-5x+3+(y2+y-6)i=0.
分析:因为x,y∈R,所以由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可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可求出x,y的值.
解:(1)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方程组
x2+2=y2+9,x-3=y-2. 所以,x=4,y=3.
(2)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方程组
2x2-5x+3=0, y2+y-6=0.所以,x=32,或x=1,y=-3,或y=2.7.课堂练习
教科书中的课后练习第1、2、3题. 8.归纳总结(1)由学生填空:
设复数z=a+bi(a,b∈R),当________时,z为实数;当当________时,z为纯虚数;当________时,z等于零.
(2)教师对“复数的概念”这一节作简明扼要的概述.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5.1第1、3题.(洪立松 陈宗炫)
________时,z为虚数;
第三篇:1.2复数的有关概念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引进复数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虚数的单位i;
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虚数单位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集、代数形式、虚数、纯虚数、实部、虚部)理解并掌握复数相等的有关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数的概念的发展:从正整数扩充到整数,从整数扩充到有理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数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由于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为了刻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产生了负数;由于测量等需要产生了分数;为了解决度量正方形对角线长的问题产生了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6、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但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只有相等与不等关系,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7、共轭复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等于0的两个共轭复数也叫做共轭虚数。(三)、知识运用,能力提高
1、例题:例1.写出下列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并指出哪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哪些是纯虚数.
(四)、回顾小结
1、能够识别复数,并能说出复数在什么条件下是实数、虚数、纯虚数;
2、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第四篇:3.1.1复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第一课时)
教 学 反 思
1、本节课是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第一课时,学习了虚数单位i及它的两条性质,复数的的概念、分类问题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的概念如果单纯地讲解或介绍会显得较为枯燥无味,学生不易接受。教学时,我采用讲解或体验已学过的数系的扩充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数系的扩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也是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介绍数的概念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数的形成、发展历史、规律及各种数集之间的关系有着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虚数的概念、复数的概念、分类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等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2、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师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很自然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可以发挥的平台,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探索与交流,理解掌握本节知识。
3、教学中较好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使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有很大提高。本节课以先呈后讲的形式讲练结合,力求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活动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了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空间,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例题内容的安排上,注意逐步推进,力求使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思维同步,顺应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6、课外习题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拓展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应考能力。
7、注重抓好暴露问题。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学生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及时解决,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8、不足之处:教学设计显得不够严谨,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和探索,教师在归纳结论时急于推销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是教育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所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合理,同时要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奋斗!
2017年4月19日
第五篇:复数的有关概念高中数学教案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实部是,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数 时,一定有,否则,不能说实部是,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这一标准形式以及 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①设,则 为实数
② 为虚数
③ 且。
④ 为纯虚数 且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用复平面内的点z()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而不是(),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时,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
(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则,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