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数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7:5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复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复数教案》。

第一篇:高中数学复数教案

高中数学复数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M.

以及复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复数的定义。

2.虚数单位。

二、讲授新课

1.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z=a+bi中中的a与b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2.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3.用复平面(高斯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复平面的定义:立了直角坐标系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复数可用点 来表示.其中x轴叫实轴,y轴 除去原点的部分叫虚轴,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原点只在实轴x上,不在虚轴上. 4.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集c和复平面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5.共轭复数

(1)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为零也叫做互为共轭复数)(2)a的共轭复数仍是a本身,纯虚数的共轭复数是它的相反数.(3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z与 关于实轴对称. 6.复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小结:

1.在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什么是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分别对实部与虚部的要求;

(3)弄清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

(4)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

2.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注意事项:

(1)复数 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

(2)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

(4)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 3复数的四则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第二篇:复数教案

2014年10月16日教案

教学课程

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复数的有关概念,由x^2+1=0,引进概念虚数 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2、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3、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对于复数 数 时,一定有,实部是,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否则,不能说实部是,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复数的几何表示,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而不是(用复平面内的点Z()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时,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5、共轭复数的概念.要学生注意可以提一下当

于实轴本身对称,例如:5和-5也是互为共轭复数.当 轭虚数.可见,共轭虚数是共轭复数的特殊情行. 随即写几个例子

时的特殊情况,即实轴上的点关

时,与

互为共

6、“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注意: 根据两个复数相等地定义,可知在 两式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

.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只有相等与不等关系,而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命题中的“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地四条性质”:

(i)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来说,a<b,a=b,b<a这三种情形有且仅有一种成立;

(ii)如果a<b,b<c,那么a<c;

(iii)如果a<b,那么a+c<b+c;

(iv)如果a<b,c>0,那么ac<bc.(不必向学生讲解)

教学重难点

1.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复数因而注意与平面解析几何的联系.

2.注意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由于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形”来解决“数”就成为可能,在本节要注意复数的几何意义的讲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是二维数,其几何意义是一个点,3.注意分层次的教学:教材中最后对于“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本节它们的大小”没有证明,如果有学生提出来了,在课堂上不要给全体学生证明,可以在课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第三篇:复数 概念 教案

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实部是,虚部是 .注意在说复数 时,一定有,否则,不能说实部是,虚部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这一标准形式以及 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 用复平面内的点Z()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而不是(),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 .由于 =0+1·,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 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 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或者 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 时,对任何,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 时,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则,即 与 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不能认为 与 或 是共轭复数).

教师可以提一下当 时的特殊情况,即实轴上的点关于实轴本身对称,例如:5和-5也是互为共轭复数.当 时,与 互为共轭虚数.可见,共轭虚数是共轭复数的特殊情行.(6)复数能否比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据两个复数相等地定义,可知在 两式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 .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只有相等与不等关系,而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命题中的“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地四条性质”:

(i)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来说,a<b,a=b,b<a这三种情形有且仅有一种成立;

(ii)如果a<b,b<c,那么a<c;

(iii)如果a<b,那么a+c<b+c;

(iv)如果a<b,c>0,那么ac<bc.(不必向学生讲解)

(二)教法建议

1.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复数 是二维数,其几何意义是一个点,因而注意与平面解析几何的联系.

2.注意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由于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形”来解决“数”就成为可能,在本节要注意复数的几何意义的讲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注意分层次的教学:教材中最后对于“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本节它们的大小”没有证明,如果有学生提出来了,在课堂上不要给全体学生证明,可以在课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复数的实部,虚部;

2.掌握复数相等的意义;

3.了解并掌握共轭复数,及在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

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M. 教学用具: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复数的定义。

2.虚数单位。

二、讲授新课

1.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 中的a与b分别叫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2.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 与 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相等的意义,得方程组:

例2:m是什么实数时,复数 ,(1)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解:

(1)∵ 时,z是实数, ∴ ,或.(2)∵ 时,z是虚数,∴,且

(3)∵ 且 时,z是纯虚数.∴

3.用复平面(高斯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复平面的定义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复数 可用点 来表示.(如图)其中x轴叫实轴,y轴 除去原点的部分叫虚轴,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原点只在实轴x上,不在虚轴上.

4.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集c和复平面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5.共轭复数

(1)当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为零也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2)复数z的共轭复数用 表示.若,则: ;

(3)实数a的共轭复数仍是a本身,纯虚数的共轭复数是它的相反数.

(4)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z与 关于实轴对称.

三、练习

四、小结:

1.在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什么是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分别对实部与虚部的要求;

(3)弄清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

(4)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

2.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注意事项:

(1)复数 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

(2)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

(4)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

五、作业

第四篇:高中数学(复数)的教学反思

关于“复数”教学反思

复数的本章复习课上完了,现就教后的一些想法及反思分析如下:

复数在高考中的比重较小,其重点是考察复数的基本概念和复数的四则运算(运算技巧)。复数这一部分是在高二下学期学习的, 高考的基本要求是:数的必要性,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表示和几何意义;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从自然数系到复数系的扩充的基本思想。而这节课是复习课,所以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强化基本技巧为出法点。另一方面复数这一部分在高考中的难度相对比较低,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典型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我在复习过程中一再强调复习要有基础性、针对性和层次性。这一节课也本着这样的思想,在教学设计时,我选择了高考中常见的三种题型,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了复数的概念及有关定义、复数的运算和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因为我是复习课,所以我选择的例题也比较多,不过其中大多数例题都是基础题,这样有利于关注全体学生,也有利于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另外根据往年高考中出现的复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讲解,有几个例题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题对于那些优秀生是一个更大的提高。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我制作了演示文稿,把例题和一些解题过程事先制作好,这样在课堂上我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果我认为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坚持下去。另外,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复习的主人,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的时间,我每投影一个例题时,不是马上讲解,而是找学生提出解题的思路或新的问题,师生再共同解决,并把关键的步骤写在黑板上,这样有利于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外,我还很重视基本技巧和一题多解的掌握,如在复数的概念中,复数相等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要善于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解决,即“化虚为实”的方法;在复数计算时应该充分利用与实数的性质求解;这些充要条件解决问题往往会极大简化求解过程,另外就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认为,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学生们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不过自己也认为还有一些不足,如:教学设计中的例题比较多,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张;课后没有做很好的小结。如果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处理好这些问题,这节课也许会更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经常教学后好好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第十五章:复数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第十五章:复数

一、基础知识

1.复数的定义:设i为方程x2=-1的根,i称为虚数单位,由i与实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便产生形如a+bi(a,b∈R)的数,称为复数。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称复数集。通常用C来表示。2.复数的几种形式。对任意复数z=a+bi(a,b∈R),a称实部记作Re(z),b称虚部记作Im(z).z=ai称为代数形式,它由实部、虚部两部分构成;若将(a,b)作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那么z与坐标平面唯一一个点相对应,从而可以建立复数集与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因此复数可以用点来表示,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轴称为实轴,y轴去掉原点称为虚轴,点称为复数的几何形式;如果将(a,b)作为向量的坐标,复数z又对应唯一一个向量。因此坐标平面内的向量也是复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称为向量形式;另外设z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见图15-1,连接OZ,设∠xOZ=θ,|OZ|=r,则a=rcosθ,b=rsinθ,所以z=r(cosθ+isinθ),这种形式叫做三角形式。若z=r(cosθ+isinθ),则θ称为z的辐角。若0≤θ<2π,则θ称为z的辐角主值,记作θ=Arg(z).r称为z的模,也记作|z|,由勾股定理知|z|=a2b2.如果用eiθ表示cosθ+isinθ,则z=reiθ,称为复数的指数形式。3.共轭与模,若z=a+bi,(a,b∈R),则za-bi称为z的共轭复数。模与共轭的性质有:

z1(1)z1z2z1z2;(2)z1z2z1z2;(3)zz|z|2;(4)z2z1;(5)z2|z1z2||z1||z2|;(6)|z1|z1|;(7)||z1|-|z2||≤|z1±z2|≤|z1|+|z2|;(8)|z2|z2|1。z4.复数的运算法则:(1)按代数形式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实数范围内一致,运算结果可以通过乘以共轭复数将分母分为实数;(2)按向量形式,加、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3)按三角形式,若z1=r1(cosθ1+isinθ1), z2=r2(cosθ2+isinθ2),则z1•|z1+z2|2+|z1-z2|2=2|z1|2+2|z2|2;(9)若|z|=1,则z•z2=r1r2[cos(θ1+θ2)+isin(θ1+θ2)];若z20,z1r1[cos(θ1-θ2)+isin(θ1-θ2)],用z2r2指数形式记为z1z2=r1r2ei(θ1+θ2),z1r1i(12)e.z2r25.棣莫弗定理:[r(cosθ+isinθ)]n=rn(cosnθ+isinnθ).2k2kisin),k=0,1,2,„,n-1。6.开方:若wnr(cosθ+isinθ),则wnr(cos nn22isin7.单位根:若wn=1,则称w为1的一个n次单位根,简称单位根,记Z1=cos,nn则全部单位根可表示为1,Z1,Z12,,Z1n1.单位根的基本性质有(这里记ZkZ1k,k=1,2,„,n-1):(1)对任意整数k,若k=nq+r,q∈Z,0≤r≤n-1,有Znq+r=Zr;(2)对任意

0,当n|m,mm整数m,当n≥2时,有1Z1mZ2=特别1+Z1+Z2+„+Zn-1=0;(3)xn-1+xn-2+„Zn1n,当n|m,+x+1=(x-Z1)(x-Z2)„(x-Zn-1)=(x-Z1)(x-Z12)„(x-Z1n1).8.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1)两个复数实部和虚部分别对应相等;(2)两个复数的模和辐角主值分别相等。

9.复数z是实数的充要条件是z=z;z是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z+z=0(且z≠0).10.代数基本定理:在复数范围内,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

11.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实系数一元n次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即若z=a+bi(b≠0)是方程的一个根,则z=a-bi也是一个根。

12.若a,b,c∈R,a≠0,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Δ=b2-4ac<0时方程的根为x1,2bi.2a

二、方法与例题 1.模的应用。

例1 求证:当n∈N+时,方程(z+1)2n+(z-1)2n=0只有纯虚根。

[证明] 若z是方程的根,则(z+1)2n=-(z-1)2n,所以|(z+1)2n|=|-(z-1)2n|,即|z+1|2=|z-1|2,即(z+1)(z+1)=(z-1)(z-1),化简得z+z=0,又z=0不是方程的根,所以z是纯虚数。例2 设f(z)=z2+az+b,a,b为复数,对一切|z|=1,有|f(z)|=1,求a,b的值。[解] 因为4=(1+a+b)+(1-a+b)-(-1+ai+b)-(-1-ai+b)=|f(1)+f(-1)-f(i)-f(-i)|

≥|f(1)|+|f(-1)|+|f(i)|+|f(-i)|=4,其中等号成立。

所以f(1),f(-1),-f(i),-f(-i)四个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所以f(1)=f(-1)=-f(i)=-f(-i),解得a=b=0.2.复数相等。

例3 设λ∈R,若二次方程(1-i)x2+(λ+i)x+1+λi=0有两个虚根,求λ满足的充要条件。

2xx10[解] 若方程有实根,则方程组2有实根,由方程组得(λ+1)x+λ+1=0.若λ=-1,xx0则方程x2-x+1=0中Δ<0无实根,所以λ≠-1。所以x=-1, λ=2.所以当λ≠2时,方程无实根。所以方程有两个虚根的充要条件为λ≠2。3.三角形式的应用。

例4 设n≤2000,n∈N,且存在θ满足(sinθ+icosθ)n=sinnθ+icosnθ,那么这样的n有多少个?

[解] 由题设得

[cos()isin()]ncosn()isin()cos(n)isin(n),所以222222n=4k+1.又因为0≤n≤2000,所以1≤k≤500,所以这样的n有500个。4.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02410013599例5 计算:(1)C100;(2)C100 C100C100C100C100C100C100

[解](1+i)100=[(1+i)2]50=(2i)50=-250,由二项式定理(1+i)100= ***24100)+(C100C100iC100iC100iC100i=(C100C100C100C10002410013599)i,比较实部和虚部,得C100=-250,C100C100C100C100C100C100C10013599=0。C100C100C100C1005.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

例6 以定长线段BC为一边任作ΔABC,分别以AB,AC为腰,B,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ΔABM、等腰直角ΔACN。求证:MN的中点为定点。

[证明] 设|BC|=2a,以BC中点O为原点,BC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复平面,则B,C对应的复数为-a,a,点A,M,N对应的复数为z1,z2,z3,CAz1a,BAz1a,由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得:CNz3ai(z1a),①BMz2ai(z1a),②由①+②得z2+z3=i(z1+a)-i(z1-a)=2ai.设MN的中点为P,对应的复数z=

z2z3ai,为定值,所以MN2的中点P为定点。

例7 设A,B,C,D为平面上任意四点,求证:AB•AD+BC•AD≥AC•BD。

[证明] 用A,B,C,D表示它们对应的复数,则(A-B)(C-D)+(B-C)(A-D)=(A-C)(B-D),因为|A-B|•|C-D|+|B-C|•|A-D|≥(A-B)(C-D)+(B-C)(A-D).所以|A-B|•|C-D|+|B-C|•|A-D|≥|A-C|•|B-D|, “=”成立当且仅当BABCDABCArg()Arg(),即Arg()Arg()=π,即A,B,C,D共圆时成立。不DACDBADC等式得证。

6.复数与轨迹。

例8 ΔABC的顶点A表示的复数为3i,底边BC在实轴上滑动,且|BC|=2,求ΔABC的外心轨迹。

[解]设外心M对应的复数为z=x+yi(x,y∈R),B,C点对应的复数分别是b,b+2.因为外心M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而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z-b|=|z-3i|,BC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z-b|=|z-b-2|,所以点M对应的复数z满足|z-b|=|z-3i|=|z-b-2|,消去b解得4x26(y).3所以ΔABC的外心轨迹是轨物线。7.复数与三角。

例9 已知cosα+cosβ+cosγ=sinα+sinβ+sinγ=0,求证:cos2α+cos2β+cos2γ=0。[证明] 令z1=cosα+isinα,z2=cosβ+isinβ,z3=cosγ+isinγ,则 z1+z2+z3=0。所以z1z2z3z1z2z30.又因为|zi|=1,i=1,2,3.所以zi•zi=1,即zi1.zi22由z1+z2+z3=0得x12x2x32z1z22z2z32z3z10.①

111又z1z2z3z2z3z1z1z2z3zzzz1z2z3(z1z2z3)0.23122所以z12z2z30.所以cos2α+cos2β+cos2γ+i(sin2α+sin2β+sin2γ)=0.所以cos2α+cos2β+cos2γ=0。

例10 求和:S=cos200+2cos400+„+18cos18×200.[解] 令w=cos200+isin200,则w18=1,令P=sin200+2sin400+„+18sin18×200,则S+iP=w+2w2+„+18w18.①由①×w得w(S+iP)=w2+2w3+„+17w18+18w19,②由①-②得(1-w)(S+iP)=w+w2+„

1w(1w18)918w319S.18w,所以S+iP=+w-18w=,所以9i21w221w18198.复数与多项式。

例11 已知f(z)=c0zn+c1zn-1+„+cn-1z+cn是n次复系数多项式(c0≠0).求证:一定存在一个复数z0,|z0|≤1,并且|f(z0)|≥|c0|+|cn|.nn-1iθ[证明] 记c0z+c1z+„+cn-1z=g(z),令=Arg(cn)-Arg(z0),则方程g(Z)-c0e=0为n次方程,其必有n个根,设为z1,z2,„,zn,从而g(z)-c0eiθ=(z-z1)(z-z2)•„•(z-zn)c0,令z=0得-c0eiθ=(-1)nz1z2„znc0,取模得|z1z2„zn|=1。所以z1,z2,„,zn中必有一个zi使得|zi|≤1,从而f(zi)=g(zi)+cn=c0eiθ=cn,所以|f(zi)|=|c0eiθ+cn|=|c0|+|cn|.9.单位根的应用。

例12 证明:自⊙O上任意一点p到正多边形A1A2„An各个顶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证明] 取此圆为单位圆,O为原点,射线OAn为实轴正半轴,建立复平面,顶点A1对应复数设为en2in,则顶点A2A3„An对应复数分别为ε2,ε3,„,εn.设点p对应复数z,则|z|=1,2nk2nkkn且=2n-|pAk||z|(z)(z)(2kzkz)

k1k1k1k1=2n-zz2nzzk2n.命题得证。kkk1k1k1k1nnknn10.复数与几何。

例13 如图15-2所示,在四边形ABCD内存在一点P,使得ΔPAB,ΔPCD都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必存在另一点Q,使得ΔQBC,ΔQDA也都是以Q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 以P为原点建立复平面,并用A,B,C,D,P,Q表示它们对应的复数,由题设及复

CiB数乘法的几何意义知D=iC,B=iA;取Q,则C-Q=i(B-Q),则ΔBC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iDA又由C-Q=i(B-Q)得Qi(Q),即A-Q=i(D-Q),所以ΔADQ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以Qii为直角顶点。综上命题得证。

例14平面上给定ΔA1A2A3及点p0,定义As=As-3,s≥4,构造点列p0,p1,p2,„,使得pk+1为绕中心Ak+1顺时针旋转1200时pk所到达的位置,k=0,1,2,„,若p1986=p0.证明:ΔA1A2A3为等边三角形。

3[证明] 令u=e,由题设,约定用点同时表示它们对应的复数,取给定平面为复平面,则p1=(1+u)A1-up0, p2=(1+u)A2-up1, p3=(1+u)A3-up2, ①×u2+②×(-u)得p3=(1+u)(A3-uA2+u2A1)+p0=w+p0,w为与p0无关的常数。同理得p6=w+p3=2w+p0,„,p1986=662w+p0=p0,所以w=0,从而A3-uA2+u2A1=0.由u2=u-1得A3-A1=(A2-A1)u,这说明ΔA1A2A3为正三角形。

三、基础训练题

1.满足(2x2+5x+2)+(y2-y-2)i=0的有序实数对(x,y)有__________组。

1002.若z∈C且z2=8+6i,且z3-16z-=__________。z3.复数z满足|z|=5,且(3+4i)•z是纯虚数,则z__________。4.已知z213ii,则1+z+z2+„+z1992=__________。

5.设复数z使得z1的一个辐角的绝对值为,则z辐角主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z266.设z,w,λ∈C,|λ|≠1,则关于z的方程z-Λz=w的解为z=__________。

1x1x2arcsin__________。7.设0

29.若a,b,c∈C,则a2+b2>c2是a2+b2-c2>0成立的__________条件。

10.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方程x2-2x+2=0和x2+2mx+1=0的四个不同的根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共圆,则m取值的集合是__________。

11.二次方程ax2+x+1=0的两根的模都小于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复平面上定点Z0,动点Z1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0,z1,其中z0≠0,且满足方程|z1-z0|=|z1|,①另一个动点Z对应的复数z满足z1•z=-1,②求点Z的轨迹,并指出它在复平面上的形状和位置。13.N个复数z1,z2,„,zn成等比数列,其中|z1|≠1,公比为q,|q|=1且q≠±1,复数w1,w2,„,wn满足条件:wk=zk+1+h,其中k=1,2,„,n,h为已知实数,求证:复平面内表示w1,w2,„,wnzk的点p1,p2,„,pn都在一个焦距为4的椭圆上。

四、高考水平训练题

1.复数z和cosθ+isinθ对应的点关于直线|iz+1|=|z+i|对称,则z=__________。2.设复数z满足z+|z|=2+i,那么z=__________。

3.有一个人在草原上漫步,开始时从O出发,向东行走,每走1千米后,便向左转他走过n千米后,首次回到原出发点,则n=__________。

角度,6(43i)2(13i)104.若z,则|z|=__________。12(1i)5.若ak≥0,k=1,2,„,n,并规定an+1=a1,使不等式aakak1a2kk1n2k1ak恒成立的实

k1n数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x2y21上任意一点,以OP为边逆时针作正方形OPQR,则动点R的轨6.已知点P为椭圆95迹方程为__________。

7.已知P为直线x-y+1=0上的动点,以OP为边作正ΔOPQ(O,P,Q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则点Q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

z2R”的__________条件。8.已知z∈C,则命题“z是纯虚数”是命题“

1z29.若n∈N,且n≥3,则方程zn+1+zn-1=0的模为1的虚根的个数为__________。10.设(x2006+x2008+3)2007=a0+a1x+a2x2+„+anxn,则a0a3k1a3k2an__________。22aa1a2aa345+„2222+a3k-11.设复数z1,z2满足z1•z2Az1Az20,其中A≠0,A∈C。证明:(1)|z1+A|•|z2+A|=|A|2;(2)

z1Az1A.z2Az2A12.若z∈C,且|z|=1,u=z4-z3-3z2i-z+1.求|u|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最小值时的复数z.|z1||z2||z3|1,zzz13.给定实数a,b,c,已知复数z1,z2,z3满足1231,求

z2z3z1|az1+bz2+cz3|的值。

三、联赛一试水平训练题

11.已知复数z满足|2z|1.则z的辐角主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z

2.设复数z=cosθ+isinθ(0≤θ≤π),复数z,(1+i)z,2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三个点分别是P,Q,R,当P,Q,R不共线时,以PQ,PR为两边的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为S,则S到原点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3.设复平面上单位圆内接正20边形的20个顶点所对应的复数依次为z1,z2,„,z20,则复数1995z1,z1995,,z1995220所对应的不同点的个数是__________。

4.已知复数z满足|z|=1,则|z+iz+1|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305.设wi,z1=w-z,z2=w+z,z1,z2对应复平面上的点A,B,点O为原点,∠AOB=90,22|AO|=|BO|,则ΔOAB面积是__________。

6.设wcosisin,则(x-w)(x-w3)(x-w7)(x-w9)的展开式为__________。

557.已知(3i)m=(1+i)n(m,n∈N+),则m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8.复平面上,非零复数z1,z2在以i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z1•z2的实部为零,z1的辐角主值为,则z2=__________。63i7)1]n的值中有实数__________个。219.当n∈N,且1≤n≤100时,[(10.已知复数z1,z2满足z2z1,且Argzz1z23,Argz2zz27,Argz3,则Arg1的68z3值是__________。

11.集合A={z|z18=1},B={w|w48=1},C={zw|z∈A,w∈B},问:集合C中有多少个不同的元素?

1ixn)A的所有根都是不相等的实根(n∈N+).12.证明:如果复数A的模为1,那么方程(1ix13.对于适合|z|≤1的每一个复数z,要使0<|αz+β|<2总能成立,试问:复数α,β应满足什么条件?

六、联赛二试水平训练题

1.设非零复数a1,a2,a3,a4,a5满足

a2a3a4a5a1a2a3a4 aaaaa1(aaaaa)S,12345123454其中S为实数且|S|≤2,求证:复数a1,a2,a3,a4,a5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位于同一圆周上。

2(n1)nsinn1(n2)。2.求证:sinsinnnn23.已知p(z)=zn+c1zn-1+c2zn-2+„+cn是复变量z的实系数多项式,且|p(i)|<1,求证:存在实数a,b,使得p(a+bi)=0且(a2+b2+1)2<4b2+1.4.运用复数证明:任给8个非零实数a1,a2,„,a8,证明六个数a1a3+a2a4, a1a5+a2a6, a1a7+a2a8, a3a5+a4a6, a3a7+a4a8,a5a7+a6a8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

5.已知复数z满足11z10+10iz9+10iz-11=0,求证:|z|=1.6.设z1,z2,z3为复数,求证:

|z1|+|z2|+|z3|+|z1+z2+z3|≥|z1+z2|+|z2+z3|+|z3+z1|。

下载高中数学复数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复数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词变复数教案[最终定稿]

    名词变复数 教 案 年级 六年级 授课教师 赵新存 教学 目标:正确进行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形 教学重难点:掌握名词复数的变形 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数 复数与方程 教案

    复数·复数与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在复数集内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含有未知数 的解法.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及方程的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

    复数与几何教案(精选5篇)

    复数与几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复平面、向量等有关概念;弄清复数集C与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之间一一对应关系,以及复数与从原点出发的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弄清复数......

    初中英语名词单复数教案

    名词单复数教案 名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可以用来计数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如:desk-desks, apple-apples等 不可数名词:不可以直接用来计数的名词,没有复数......

    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详案) 系别: 专业: 学号: 姓名: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200701082 刘晓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切实理解、掌握集合的定义. 2.正......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 教学目的: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an,a1,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

    高中数学环保教案

    会泽实验高中 一、背景说明:由于环境原因,许多城市都已实行限量用水。然而,如何做才能真正节约水呢?能节多少水?可以减少家庭多少水费的支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和查看水表,了解......

    名词复数

    1. 名词复数的构成方法规则变化的复数名词遵循以下原则: (1) 在一般情况下,加词尾 -s: desk→desks 书桌 tree→trees 树face→faces 脸(2) 以 s, x, z, sh, ch 等结尾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