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析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 要: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都蕴含着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神韵。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初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各个学校和每个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 弘扬民族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13-01
一、民族音乐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的民族观念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去追捧现代的爱情歌曲、摇滚之类的音乐,很少有学生去欣赏民族音乐中的美。其实民族音乐中蕴含着很多珍贵的财富,民族音乐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是民族音乐教育的四个方面。从不同的方面来看,民歌具有不同的风格。这些民歌的旋律都能传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学生在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从而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操。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受本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历史与现实,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变化。从而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了解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水平,还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现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紧紧围绕中华民族音乐,它在音乐教材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体现了民族音乐的丰富性,教材的六个单元,不仅介绍了各种乐器,还强调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还包括了民歌、各种乐器、有声乐曲、有器乐曲。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另一方面,民族音乐的经典教材包括一些经典民族音乐作品、京剧、越剧等经典唱段,还介绍了经典的舞剧音乐。
4.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国家各级部门的不断探索下,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法规和文件,此外,在音乐教学基础设施的改善及科研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果,这都推动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研究逐步深入,音乐教学改革也正在进行着。但是,我国音乐教学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实音乐教育的不相适应、传统文化失落与流行音乐兴盛的不相适应、音乐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主体的不相适应等问题在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因此,我国的音乐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1.在理念上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包含着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精华。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民族音乐课程,教师也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教材,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把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作为学习目标,并安排足够的课时来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这样才能凸显出来音乐教学的民族特色。
2.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每个教师都应该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也是加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应该重视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此外,为了激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和民族音乐相关的活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民族音乐作品。
3.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要训练学生不同的技能。如在欣赏环节中。应该深入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在歌唱的环节中,在学生学习之后,要鼓励学生模仿演唱;在肢体舞蹈训练中,要让学生去实践,去尝试去跳;在学习器乐时,学生要多选学民族器乐,积极建立民乐队,开设民乐合奏课。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新,鉴于初中民族音乐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兴趣且易接受。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奏不同的版本,然后进行比较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教学中的民族音乐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承担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功能,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和审美观念,并从中学习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心理等。
5.培养强大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培养出大批的合格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尤为重要。从事民族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要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戏曲需要掌握,还要能演唱一些风格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除此之外,至少掌握一种民族乐器,还要具有音乐客场外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吴茜.初中音乐教材体系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3]牛欢,万莹.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教学[J].黄河之声,2014,19:50.[4]尉兴.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17:123.[5]李伟.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音乐探索,2010,03:105-107.[6]杨尚京.音乐教学中如何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群文天地,2012,15:88-91.[7]冯洁.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新课程导学,2013,33:24.
第二篇:打造优秀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造优秀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环境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对学生的熏陶潜移默化,具有无形的影响力量,能使学生自觉地在有品位的文化氛围中受到心灵的陶冶、获得深层的感悟、达到高度的自律,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最终使学生健康成长,终生受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采用生——师——家共育的班级文化构建途径,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活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形成了我育文化、文化育我、人人参与、处处共享的文化愿景,使班级文化正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班级成员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映方式,其中包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多种内容。1它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2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将会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它必将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3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价值观的建设,主要内容是班级主流精神的建设,班级主流精神是指在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对师生们的思想、心理与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班级精神。4因此,在班级对学生进行“忠、孝、廉、耻、勤、诚、仁、义、礼、信”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培养班级主流精神文化的精髓。
(一)提炼能代表班级精神的班风、班训
班风、班训是一个班集体精神的体现,也是一个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它代表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首先在班级让全体同学都提出自己认为最适合班级的班风和班训。结果大家集思广益,通过班会课每个同学都到台上介绍自己提出的班风、班训的依据,然后大家推荐出最好的10个再讨论。通过与同学们反复商榷,综合考虑班级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我们提出班风是:“宽容谦让 敢于担当 轻松学习快乐成长”,班训是:“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1234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5页 刘静张楠.重视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J].保定技术学院学报,2007(4)柴晓云.抓班级文化谋学生发展[J].管理,2011(12)卢研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自强,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这样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别人,改变自私行为;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每天进步一小步,一年进步一大步;让学生敢于担当,有责任感;体会学习过程的快乐,培养自理、自立、自强的精神,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二)凝练能催人奋进的励志班魂
有了班风、班训就是有了班级的精神核心和价值追求目标,为了同学们每天都能喊出自己班级气势恢宏的自勉口号,班级又进一步凝练了班魂:“加盟吾班不博今日何建树,净化心灵唯有美德乃风流”。意在让同学们珍惜时间,把握青春,充实自我,挖掘潜力,实现梦想,修炼身心,立德树人。
(三)为实现班级目标制定的班级警示、班级宣言
“班级荣辱我的责任”的班级警示,“比学习——切问近思、博学笃志;比纪律——以德为备、严于律己;比卫生——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比出操——整齐划
一、气势如虹”的班级宣言,“水珠滴入江河而成激流,你我融入集体遂成精英”的班主任寄语,都是全体师生价值取向的体现和班主任教育哲学思想的反映。班级提炼出反映班级精神的班风、班训,班魂、班级警示和班级宣言,为了将这些精神深深地渗入学生的内心并且内化为行为,班级每天都利用晨读上课之前的时间大声诵读,不断强化。
(四)学国学、诵经典,榜样引领、修身养性
为了使同学们知礼仪、懂感恩、有责任、有担当,班级以国学经典为补充教材,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之道》、《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优秀传统的修身读本,通过每天的诵读学习,将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廉、耻、勤,诚、仁、义、礼、信”等精髓文化根植于人心,运用于文章,作用于言行。班级还以我国和世界名人、模范、优秀青年作为榜样进行学习,剖析他们的成才之路,成功秘诀,做人准则,学习他们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达到修身养性的育人目的。班级学习了生下来就有先天海豹肢症,无手无脚的力克•胡哲与命运抗争的乐观向上的事迹。力克•胡哲虽然先天肢体不足,但是他却经历了一场无憾的人生,出书300多本,全世界演讲1500多场,帮助无数颓废青年重新振作,走向辉煌的人生。班级学生学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创作的《痛并快乐着》《你幸福了吗?》,我们还学习了新东方英语创始人俞敏洪的《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学习了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从中了解了名人背后的艰辛与付出、执着与坚毅。这些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全面懂得了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更让学生了解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与祖国同命运,共担当。我们还每年都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观看那些让人唏嘘扼腕、舍己为人的人物和事迹;除了学习与我们距离很远的人的精彩人生外,我们还经常邀请身边的名人进行讲座,邀请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哥学姐们回来谈理想、谈外面的世界、谈奋斗的意义。所有这些精神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都对学生的心灵和行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它们转化成了三班人独有的精神和境界,形成了三班人健康的人格和魅力。
二、打造班级制度文化,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各种规章、条令、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行为模式,它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框架,使所有人在这个架构内有序地学习与生活,与其他人和谐相处从而保证班级工作卓有成效地运转。制度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5在过去的学校管理模式中,往往有针对校风校纪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一些负面效应,不良的班级制度管理会成为学生精神的枷锁,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是根据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6这种管理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有益指导。
在新形势下,许多班主任还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或者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者家长式地出言必训,或者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和个性成长的空间。长期以来,这些班主任起早贪黑,事无巨细,一切都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可结果却事与愿为,教师一离开教室,班级就乱做一团,老师不布置任务,学生就不知做什么。究其原因是教育的过程开放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不足,学生的自制力没有培养出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一种“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
(一)建立班规、组规
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班级由全体学生提出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家共同商议对策,一条条记录下来再经过反复推敲,多次召开班会研究、探讨,最后确定了16条班规,到现在随着不断的补充已经达到了30条。班规基本解决了班级迟到、校服、手机、说脏话、间操、作业、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常见的学生违规问题。班级共有三个大队、九个小组。根据班级的班规各小组自行制定自己的组规,各小组设组长、纪律科长、卫生科长、语文科长、数学科长、英语科长,使六个人组成的一个小组人人有事干。各小组除了制定组 56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2 深增红.构建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J].教学教研,2006(12)规外,还要有自己的口号,在集体展示小组讨论问题的结果时必须先喊口号再答问题。比如1队2组的口号是:“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小组内如有某个同学出现问题先由小组内部解决,解决不好再提交班委会解决;随着班级新问题的出现,或者在实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科学、不合理的班规会反复进行修改完善。由于班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是由学生自己出谋、家长划策、老师审议制定的,所以执行起来学生甘于接受、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这样的班规、制度一旦制定就要注重它的执行力度和长效性,不能突然心血来潮就换了规矩,或者对待不同的人违反了规定。只有公平、公正、公开地按规矩办事,才能深得人心,否则就会形成有章可循,无人在乎的局面。
(二)实行量化管理,完善量化评分细则
为了解决班级只有惩罚制度没有奖励制度的问题,班级采取了量化管理办法。班级的量化考核积分制度设加分项和减分项,将量化内容分为学习、劳动、卫生、纪律和活动等几项。学习加分项包括参加市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种学科竞赛,根据不同的级别和名次分别加10分、8分、6分不等;期中、期末考试中进入学年前50名、100名、150名和200名的加10分、8分、6分、4分;考试中进步15名以上的加10分,进步10名以上的加7分,进步5名以上的加5分,及格的加3分;平时小测验单科第一名加5分,优秀以上的加3分,及格的加2分;小组平均分排名第一的加10分,第二的加9分。此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和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获得第一名的加5分,第二名的加3分、第三名的加2分;为班级和学校做贡献的根据贡献大小加2-5分;纪律加分项包括全组在一天的总结中没有因违反纪律的现象被老师和其它小组的同学点名批评的加10分,点名1人次只加9分,点名超过3人次不加分。扣分项非常细致:将不及时上交作业者、不按时完成打扫自己责任区者、考试作弊者、违反课堂纪律者、破坏公物者、考试不及格者等都做了详细的扣分说明和规定;每个小组组长的桌面上都有一个体育比赛中使用的记分牌,当天总结当场翻分数,其它小组监督;每周总结一次,对于排在前三名的小组一般给一节体活课,中间三组的同学在教室里读书,后三组的同学要负责大扫除。通过这样的量化细致的管理,班主任老师彻底地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充电,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学生真正成了主人,在这种自主管理中逐渐养成了自律、自立的好习惯。
(三)细化分工,落实责任
为了解决班级卫生的老大难的问题,为了解决班级公物无人管理总遭到破坏的问题,为了增强班级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班级实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后的工作都有具体要求,小到一花一灯、一门一窗、班级的讲台、多媒体平台、电视机、图书角、地面、墙围,大到收作业、批作业、布置习题、讲习题等都有专人专项负责。每天检查者按责任分工检查,实行问责制,真正突出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事干的主人翁地位。班级的花是同学们自愿捐献的,后来发现拿来的漂亮的花由于没有及时浇水和管理,过一段时间就枯萎了。因此班级就开会研究怎么办,在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制订了班级小组养花制度:每个小组分养一盆,养死了的要进行集体葬花仪式,并且写500字的葬花文,然后再捐献一盆新花。有了这样的养花制度,班主任再也不用操心班级的花枯死了。
(四)出台最美三班人和最美团队评比制度和办法
结合学校开展的最美四中人评比办法,班级出台了最美三班人评比细则,并对参评条件和评选办法给予了具体地说明。最美三班人的参评资格在学习上必须是班级前20名;必须在班级一直担任某一项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至少参加一项校级以上的文体活动、演讲比赛、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等竞赛并且获奖;在班级就有较高威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顺长辈、没有任何违反校规、班规的现象。评比由科任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评价共同决定最后结果。最美团队的评比是小组总平均分必须是单科前三名、组内加分项排在各小组前三名、组内没有违纪同学、组内成员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每个月选出的最美三班人和最美团队都将自己或者自己团队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在门口的展示板上展示。通过对班级优秀学生、团队和事件的大力表扬和宣传,传播正能量,树立榜样力量。
三、打造班级物质文化,默化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的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实体部分,是指班级活动环境、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班级硬件以及表现班级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橱窗、板报、班徽与对联等。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中“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的物质结构。这些物质形式是班级价值的客观反映,静态的班级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无言的诗,无论是班级的橱窗还是板报与标语都应以反映现实为目的,同时绘上时代色彩。7如果只是为了布置环境而在班级简单地挂上一些格言、警句,窗台上摆上几盆花,板报随意出几期,势必造成了有文字无文化,有文化无主题,有主题无自我;同质文化多,个性文化少;预设文化多,生成文化少;静态文化多,动态文化少的文化建设硬伤。8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 78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1 薛瑞平.教室功能的新思考[N].中国教师报,2013年5月
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的物质文化对引导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学生和家长一起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提升素养。
(一)悬挂班风、班训、班魂、班级警示等达到视觉冲击效果
班级前面黑板上方醒目地挂着:“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后面墙上是:“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侧面墙上是:“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北侧墙壁上是班级的班风、班训、班魂和班级警示。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标语和口号的视觉刺激,不断强化其中的精神内涵。
(二)变传统的黑板报为班级各小组自创的励志留言
传统的班级黑板报都是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重大节日出一期。班级出黑板报的同学基本就那几个宣传委员负责,班级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板报什么时候更换的,是什么内容,板报实质上形同虚设,成了应付学校检查的负担。为了充分利用好这块宣传阵地,班级专门开展了关于如何利用好板报的大讨论,最后班级同学达成一致意见:各个小组分一版块,自行设计,每天留言;留言要自创语言,能够激发斗志,培养情操;每周评出最佳留言,给予奖励。各组的留言有“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只要心中有梦、就会插上翅膀”、“如果你向着月亮奔跑,就算最后触不到,也会成为繁星之一”、“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绝望的内心”,“今天你上课睡觉淌下的是哈喇子,明天就是你失败淌下的眼泪”、“当你疲惫时,亲情是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当你失意懦弱时,亲情给你信心和坚强;亲情就是一片满目绿意,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等。这样的方式一下子就将死气沉沉的黑板报办得灵动起来,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认真准备,不仅提高了文化功底,还达到了练字的目的。
(三)充分丰富和利用班级图书角
班级左前方是摆满各种书籍的图书角,图书角的书架分层次摆放着不同类别的书。第一层是关于班主任管理的书籍,是班主任提高管理能力的必读书;第二层是班主任老师购买的自己喜欢的好书,同学们可以借阅,老师同学共同读后进行交流;第三层是中学生必读书目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是同学们从家里拿来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书架上大家可以换着看的,第四层是家长捐献给班级学生的图书,因为每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有条件的家庭提供的书给了其它孩子品读好书的机会,每周五通过读书交流会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每个学期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两本好书,在家长会上沟通交流家长和孩子的读书体会;第五层是中考满分作文书,是帮助同学们提高作文成绩的;其它层是同学们读完后推荐的好书,放在班级互相传阅,但是每次读完都要放回原处。图书角上的图书是月月更新的,为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提供了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四)通过悬挂世界和中国名牌大学的校训打开学生大视野
班级南面墙上悬挂的世界和中国名牌大学的校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好大学的育人理念、悠久历史、名气磅礴的成因,开阔学生的大视野,指导学生早立志、立长志,而不要常立志却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同学们查找这些大学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发展历史,在班级进行交流,谈自己喜欢的大学并阐明依据,这样做能在学生心中早早埋下理想的种子,敦促学生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五)小小老师留言板,架起师生心灵桥
班级一进门的墙上有一块小小的留言板。可不要小看这一块小小的留言板,它可以传情达意、沟通心灵、化解乌云、激发动力。如有的时候刚刚考完试,学生的精神萎靡不振,留言板上便有了这样的鼓励:“困难面前我们勇往直前,困难面前我们挺拔直立。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愈挫愈勇,战无不胜”。在开展了导师带学生活动后,我便及时写到:“导师学员互帮助,亦师亦友共进步”。当班级同学的责任意识淡薄的时候,“班级荣辱,我的责任”的班级警示会再次出现在留言板上。有的时候将自己被学生感动的心里话留在留言板上,比如有一次老师的咽炎、气管炎犯了,每天咳嗦不止,不知是谁把一些治疗疾病的药偷偷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还写了一个如何心疼老师、希望老师快点好的纸条。既然孩子们这么懂事没有留下名字,老师也不必去调查是谁给的了,直接在留言板上写道:“老师好感动,因为你们长大了,懂得心疼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了,这就是成长和成熟的标志。老师谢谢你们了,是你们的贴心关爱和健康地成长给了我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成长!”
班级正是通过强化墙壁、条幅、口号、板报和宣传栏外显文化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使学生受到健康、文明、儒雅、高尚的熏陶,在思想上、情感上“如入云烟之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之处而为其所染”。
四、创新活动载体,内化学生行为
班级行为文化是在班级的活动中产生的,而各项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内化的有效载体,也是班级不断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开展丰富而有内涵的活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影响。
(一)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读书活动
为了创新班级活动载体,给予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形成健康的班级主流文化,班级每天清晨7:00—7:15开展“日有所诵”活动,每天中午12:00—12:10以自编自导的动作唱中华孝字歌《跪羊图》。班级除了诵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薛瑞萍主编的诵读书籍外,还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大学》、《中庸》中的片断。好的美文要求背诵下来。班级每周二定为读书日,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品读自己喜欢的好书;每周五中午为读书交流日,同学们将自己最近的读书心得在全班面前进行交流,同时向同学进行推荐。读书交流的时候必须介绍书名、作者,说明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概述故事情节、诵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描述。经过这样统一要求、格式化的读书汇报训练,同学们一次比一次交流的时间长,对书的内涵的挖掘一次比一次深刻。经过交流之后的书要求放到班级的图书角书架上,其它同学再读、可以再交流。如大家交流过的书有:日本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美国亚马逊的《不抱怨的世界》、尼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韩】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介绍美国西点军校的《没有任何借口》、与病魔斗争了20年就结束了美丽生命的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和龙应台系列等。这些书都对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励志的榜样示范活动
每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文化讲座,以世界上成功人士或成功公司为样本进行励志训练。比如以西点军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西点军校施伟德著作的《没有任何借口》来训练学生的做人做事作风。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学习那些惊天地、泣鬼神风云人物的感人事迹,给学生讲台湾著名校长高振东的“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演讲稿和教育理念,邀请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的班长给孩子们讲他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苦练和苦学走向今天的成功的经历,邀请考入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学哥、学姐介绍学习的方法和讲述成功经历,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和分析俞敏洪是怎样成功地把“新东方”打造成世界品牌学校并遍布全中国的。同时还经常给同学们树立本校、本班级的榜样人物,组织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这些一系列榜样的树立,鞭策着学生们不断前进。
(三)发展特长的文体活动
春、秋两季,班级每周都开展小组集体跳绳比赛,当场表彰成绩前三名的小组。跳绳是中考必考体育项目,从初一就开始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有目的训练,长期坚持班级越来越多的同学能达到满分的程度。以小组的形式集体参赛,关注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有效地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我们还每学期进行两次篮球、足球、手球比赛,为参加学校的校长杯角逐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学期开展一次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的项目都是集体配合的项目,如运球、夹球、或者几人多足跑,像这样的集体项目特别能锻炼学生的配合与默契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四)亲子互动、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为主题的家校共育活动
七年级“三八节”感恩亲情会是这样开的:当所有的母亲静静地聆听着来自孩子们的优美的歌声——“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欣赏着学生代表诵读的母亲赞歌,接过来自孩子的真挚的一封信和火红的玫瑰花,与孩子互相拥抱和亲吻脸颊的时候,全场已经泣不成声——那是幸福的泪水。在下半场的亲子互动果盘大比拼活动中,各小组的6个孩子和6位母亲共同创意、互相合作、合理分工,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完成了令人叹服的精美拼盘,配以诗意的名字和寓意深刻的讲解,彰显了家长与孩子们的才气和智慧。八年级的“感恩亲情会”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在假期提前布置了任务,每个家庭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参演一个节目。开学后经过整合,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的舞台上,家长和孩子们激情演绎了三个半小时的节目和游戏。通过家庭表演歌曲、舞蹈、三句半、双簧、小品、乐器和共同参与精心设计的游戏,每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有了发挥特长、增长自信的机会。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关爱、感悟了亲情。朴同学的姥姥激动地上台拥抱了老师并且连声说: “这样的活动太好了,老师辛苦了。” 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体验式家长会”,通过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所有活动的微型体验观察,换位思考学生角色;老师、家长和孩子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登山、品粽、采艾蒿”活动中一路走,一路聊,一起分享每个家庭的不同口味的粽子;老师给每个学生按中国传统风俗系了五彩线,孩子们在老师的介绍中,一丝不苟地满山找艾蒿。通过活动既培养了亲情、增长了知识,也拉近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距离,提升了老师的亲和力。还有夫妻共同参加的以“家庭和睦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为主题的家长会后,有六个家庭给老师写了感情真挚、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感谢老师的精彩演讲和理念带给他们的震撼和改变。
(五)发展智力、拓展思维的演讲、辩论和知识竞赛活动
班级每个月开展一次“树立理想、放飞梦想”的小组集体演讲比赛。为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每个小组6名同学一起参加演讲,最后的评比是取小组总分第一的进行集体表彰。集体演讲的好处是改变过去只有好孩子才有上台的机会,其它人永远当观众的弊端,同时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也正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班级经常挑选一些班级出现的问题作为辩论的主题,辩论不追求胜负,更注重的是辩论的过程和辩论之前的准备,因为这其中就是一次心灵的感化。比如班级上网玩游戏的同学特别多,班级就组织了一次“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出现了早恋问题,班级及时组织了以“早恋的好处和害处”的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自己也的确找不到太多的好处,却对害处说的条条是道,在辩论的过程中就已经达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的目的。同学们最后达成共识,花只有到了开的季节才能彰显它的美丽,果实只有熟透了才能品出它的芳香。
其它还有以构建和谐同学关系为基点的“我为XX同学辩护”导师带学员活动;以唤起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为出发点的小组葬花仪式;以社会实践体验为目的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培养爱心和善心为目的的慰问社区空巢老人活动和为灾区捐款活动等。正是由于每一次活动的精心设计、别具匠心、缜密安排、贴近生活才会在活动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郭同学在葬花感想中这样写到:“我们把剩下的埋有枯枝的花土倒入松树根旁,让我想起了龚自珍的那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落红生命的终止却化作养料,为新生的枝叶送去力量,这让我想起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助人者是快乐的,受助者也会传递正能量的„„”这样的感悟让同学们懂得了世间万物皆有情、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的道理。
由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建设的班级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形成约束学生行为的班规,再通过物质文化固化到上墙,最终通过活动文化内化于人的心灵、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就达到了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的作用。在四个维度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核心,老师只有做到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才能做到像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阐明的那样“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班级文化建设经历了一年半的实践,目睹着孩子们的成长,惊讶于孩子们的大视野、大变化,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夸赞他们理想远大,行为规范,懂得感恩,特别善良,特别自律,他们基本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布置不布置任务也都知道该做什么。每天早上课代表会把作业检查的结果详实地记录在黑板上,负责领读的同学会准时在7:00带领大家开始日有所诵,负责布置作业和习题的同学会在中午井井有条地安排自习和讲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大赛中,我们班级都是以空前的凝聚力和忘我的精神勇得桂冠,先后获得了女子手球冠军、男子篮球亚军、军训会操一等奖、运动会精神文明奖、“一二·九”演讲比赛一等奖、校园文化艺术节二等奖、读书交流会上大方异彩等。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表现出色,在学习上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从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进入学年前50名的只有2名增加到7名、进入前100名的从5名增加到12名、后100名从12名减少到8名,班级总评从接班初的倒数提到了学年第五。孩子们在活动中和学业上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班级精神都说明同学们具有了优秀道德品质、高度责任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篇: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如今,现行音乐教学贫血、缺钙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重音乐知识的传播,轻音乐素养的培养;重课本音乐的被动教学,轻学生生活音乐的主动学习。音乐教师就教材而教,不去联系学生实际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补充;不去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广大农村中小学缺少专职音乐教师难以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一些音乐教师配全的学校对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认为音乐就是教会学生唱会课本上的几首歌曲就算完成任务了,更不可能结合本土音乐去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所以音乐教材的干瘪、音乐教学目标定位的含糊、教学效益的不高等诸原因造成中小学音乐教育贫血缺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如果能将民族特色的乡土音乐如戏剧文化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补充内容,就能有效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小学音乐的冲击,就能有效治疗当前音乐教学的缺憾之处。
西方音乐的充斥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里,也包括在音乐语言里,并经世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因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正是维系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及未来音乐文化的纽带。如今,异彩缤纷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的充斥,纵观学校音乐现象,流行音乐充斥校园。谈起民族音乐就认为“没劲”,民族器乐更是无人问津,许多学生家长不顾经济实力,纷纷买钢琴、高档电子琴,千年的民族音乐文化大有被遗忘、丢弃之势。在一次音乐研讨会上,中央民族乐团宋飞说:“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于教育,最近在中日韩亚洲民族交响乐团的合作演出中,我们的演奏员及领导都感觉到中国的乐器改革较多较‘科学’,但通过排练演奏感觉他们的作品保存要多得多,我们的作品已经欧化了很多。„„”中国音乐学院管建华说:“我们目前学习母语音乐的语境已被‘置换’,倒像是在西方语言环境中学中国音乐,基本听觉、音感训练、音乐演奏操作、音乐史观、美学等课程、语法规则、价值观等,都是西方的„„”通过两位教育家的对白,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的充斥。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教育理论家周大风先生大声疾呼:“我们所培养的儿童如果不从民族艺术方面进行熏陶,而唱的、听的、接触的都是洋腔、洋调、洋味,那无形中会从小养成一种什么都是外国好的印象,对有千年文明史的祖国的感情也会渐渐淡薄起来。”面对我国数亿中小学生对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缺乏认识和了解的现实,只有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将乡土音乐用于音乐教育才能有效地保持和发扬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淮剧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或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好的剧目能对学生进行高深道德情操的教育与熏陶,演好一个戏,要靠各个角色的配合、要靠演员与乐队的配合,这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互相配合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载体;形象生动的表演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能做到教师和课本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品、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大有裨益。
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充斥与现代音乐的冲击,外来音乐文化的渗入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但是在当前,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和特色意识日趋淡化,所以学校音乐教育改革重点应把中国传统音乐放到突出的地位,让本土音乐成为广大青少年最熟悉热爱的一门艺术,将乡土音乐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更多的了解丰富的乡土音乐。
●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乡土音乐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是各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乡土音乐教育不仅是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也是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将优秀的民族音乐素材引进音乐课堂之中,能促进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开拓学生音乐视野,增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儿童音乐教育首先应该用更纯洁的真正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重要材料,因此,音乐教育必须根植于民族音乐艺术肥沃的土壤,认真挖掘民间音乐的优秀内容,探究教学之式,进一步活跃中小学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乡土音乐用于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丰富音乐的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来看,把乡土音乐的一些曲目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亲切的音乐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音乐旋律中去学习音乐,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主动地接受和发现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民间音乐和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来看,乡土音乐可以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音乐艺术创作有着借鉴和启迪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角度来看,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对德育有着强化和辅助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但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激发人的爱国热忱,而且对培养人的性格和意志品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乡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对乡土音乐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有着特殊的作用„„
乡土音乐用于音乐教学有着如此重要的一系列作用,应当受到格外的重视。
第四篇:浅谈文化体制改革对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文化既是人类精神价值的体现,又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1994年报告提出:“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因此,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文化的发展进步统一起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样文化的巨大冲击。有些人是非不明、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有的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信念动摇、贪污受贿,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应该不断推进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保持民族性、自主性,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首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安排,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梳理现有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建设,并时时刻刻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
以此作为发展事业的根本性目标和依据,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为他们提供富有特色、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其次,要不断改革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拓展文化传播流通的渠道。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同时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努力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最后,正确处理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既要摒弃民族虚无主义、食洋不化、盲目西化,又要防止坐井观天、盲目自大、孤芳自赏、排外惧外、封闭保守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观念,要学习各国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与他国先进文化的学习,来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作用范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国家需要不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第五篇:学生全面发展总结
伊宁市潘津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 对我校说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再创佳绩的半年。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生活动精彩纷呈,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办学水平快速提升。在所取得成绩和荣誉中,无不渗透着每一位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为使新学年的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成就,我们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盘点、梳理。现将过去的一个学期的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凸显特色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我校不断地完善、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自然环境,致力实现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株草朩含情,每一个角落传神。在操场的围墙上喷上运动的图案和标语,体现出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在这种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我们的教育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努力完善教学常规,提高质量
1、重视课堂教学。一年来,努力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开展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制度。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激发了课堂活力,使课堂充满了生长气息。学校积极引导教师“终身学习、全员学习”;重视教师技能培养,要求教师定期上交三笔字、简笔画。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案例。
2、严格把好上课关。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们细化教学操作,强化质量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在校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坚持相互听课制度,并做到每上必评,每听必评。教师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扎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课堂上要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课外加强辅导,发挥优生优势。引导差生多复习,多练习,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三 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力求创新
一个没有人格的人,即便知识再多,也无甚用处。因此有人说,智力不好的人是次品,身体不好的人是废品,而道德不好的人是危险品!因此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为了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面对多层次、信息化的新形势,学校把德育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来在全体教职工辛勤工作,奋力拼搏下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我们深信: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迎接新的挑战。潘津乡中心学校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伊宁市潘津乡中心学校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