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教学中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精选)
诗词教学中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背景介绍】
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本文我将结合《清平乐村居》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案例描述】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26课《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片段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词,词这种文体形成于唐,盛于宋朝。词分为上下片,由于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今天我们要学习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生:齐读课题。
师:“清平乐”是词牌名,而“村居”才是它真正的题目,那么你知道“村居”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村是农村,乡村的意思,居是居住生活的意思。师:答得真好。农村大家去过吗? 生:去过的。
师:你在农村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一望无际的稻田,农民们在辛勤的耕作。
生:天也格外的蓝、空气也十分清新,有时可以看见炊烟袅袅。生:农村有耕牛,家家养狗养鸡。生:……
师:你说的真好,真美。那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本,自由读一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反思之一】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第一首词。相对于诗,学生对词的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词牌名等相关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词有了初步的认知。随后,我改进了课堂教学策略,由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冲动。片段二:感悟田园风光。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老师朗读的兴趣。不过,我要提个小要求:就是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展开想象,你反复看到哪些景物?(师范读)生:我看到了茅草屋、小溪、豆田和莲蓬。师:答得真全啊,莲蓬就是…… 生:荷花啊。
师:嗯,难道你们的想象就仅限于书上的吗?再想想看? 生:哦,白云、青山、…… 【相机板书出示】
()的茅屋()的青草()的小溪()的白云()的豆田()的莲蓬()的荷花()的青山
师:真爱动脑筋,找得真全。看看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是那么的苍白,只有把它放到课文里才具有生命力。联系上下文,自由读一读课文,展开想象试着填空,让这些词语变得更具体。生:自由读,同桌交流。上黑板填写。
(低矮)的茅屋(茂密)的青草(清澈)的小溪(变幻)的白云(碧绿)的豆田(青翠)的莲蓬(盛开)的荷花(连绵)的青山 师:这幅画面真美。但俗话说有声有色,可惜呀,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
生:我想象到了,淙淙的水声,像古筝的声音。师:真美!还有吗? 生:我听了鸟语,唧唧啾啾,好不开心啊!生:不对,这是夏季,应该听到的是蝉呜。生:我仿佛闻到了散发的淡淡花香。师:(相机补充)哦,正是(飘香)的莲蓬
师: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想象无极限嘛!看到这些词语,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听到了水声,闻到了花香,看到了一幅明丽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生:真是太美了。
生:真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啊!师:能读好吗?边读边想。生:齐读。反复读。【反思之二】
《清平乐村居》在描写手法上,作者没有一句浓笔艳墨,只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淡笔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生活画。而在这部分教学中,我有效地扣住“有声有色”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展开联想,使这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画面立刻变得活泼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片段三:感悟田园生活。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醉”的? 生:我觉得他们生活的很自在,很悠闲,还能喝点小酒。生:我觉得这对老人很恩爱,在半醉半醒之间互相聊天
生:我认为这里的醉不仅仅是喝醉,还有陶醉的意思,陶醉于这种生活、陶醉于山水之中。
生:我觉得作者仿佛也陶醉其中……
师:是呀,一辈子风风雨雨就这样过来了,《诗经》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俩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读好它吧!生:自由读、齐读。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卧”的。
生:我觉得比躺、趴、侧、睡要好,想怎么卧就怎么卧。生:我仿佛看到他在卧的时候小腿晃动着,很悠闲自得。生:我来补充,他的小脚丫还在动来动去。
生:他的头也在摇摆着,哼着歌,剥着莲蓬美美地吃着,无忧无虑的。
师:——难怪是“最喜”啊!羡慕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吗?读出来-巴!生:齐读。
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一家。
生:和和美美、和睦温馨、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反思之三】
古典诗词的外在形式是语言文字。在诗词语言的表达中,往往包含着字面意义、文体意义和情境意义。在这三种意义里,情境意义是最不易为人所把握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普通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里所焕发出来的艺术光彩,领会语言在有限的形式里表达的无限的内容。如该片断中“醉”“卧”等字,本人通过绘声绘色的渲染和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真正实现人情入境。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感情与诗歌寄于的感情产生共鸣,乐于进行交流。【案例分析】
该案例通过反复钻研教材及对学生学情充分的分析,本人对该课乃至古诗词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针对如何通过古诗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认识。
一、感受韵律美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诗词,大多讲究押韵,句式整齐匀称,句内节奏感强,此皆为古诗韵律美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示范朗读及表述,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理解词意,领会词情,增强记忆,感受诗词韵律之美。如该课“茅檐/低小(xiao),溪上/青青草(cao),醉里/吴音/相媚好(hao),白发/谁家/翁媪(ao)。”全诗明白如话,画面动静结合,辛弃疾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农村田园景象,呈现出一种宁馨、清新的风格。因此我在教学中则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感受韵律美。进一步说,学生在感受韵律美的同时,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生地浸润到内心深处,激起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品味意境美 1.理解语意,由点及面
中国的古诗词,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内涵悠远,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如果将这“点”再次还原 成“面”,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但这个前提必须是充分理解语意。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在充分理解语意基础上,我利用“通感”的手法,调动学生五官进行想象。学生由作品提到的几处景物联想到整个画面,不仅由点及面,而且达到了“有声有色”的境界,妙趣横生。2.情境交融,物我相忘
苏教版教材的收录的古诗词,以写景状物居多,作者用传神之笔为读者展示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的句子都会留下诗人感情过滤的痕迹,或触景生情,或寄情山水。例如《清平乐村居》,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段教学,本人积极创设情境,如利用插图,增强学生画面感;再者,通过品读文字展开联想,让学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美好境界,深刻领悟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如“谁家翁媪”“醉里”“卧剥莲蓬”等),最终体会到诗人借景物描写使感情外化、物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达到心灵相通,物我相忘的境界,充分品味到这意境美。
三、实践创造美
要想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仅感悟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审美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创造的方法有很多,如续写、扩写、改写、表演等。相对于续写、扩写而言,改写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所谓改写,就是把文章体裁改换一种方式,例如:把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如《清平乐村居》一课课后习题: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后,本人抓住词中“相媚好”这一留白之处顺水推舟:“翁媪醉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并积极引导学生“披文以人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用想象、联想来充实古诗的“空白”,入境、人情、人心。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使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
改写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了创造性的阅读,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是文字的美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象群,艺术形象得以再造与拓展,学生审美情趣得以培养。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将美育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不能只培养知识的精英,而要把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和谐、追求向上、品行雅致的新时代的公民作为自己的重任。
第三篇: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商城县河凤桥一中 杨锦洵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很重要,语文教材浓缩了中国悠久的语言文化,文章中蕴含着美的情趣、美的意味、美的想象,所以让学生在美文提高审美情趣,是非常有意义的。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说实在的,作为农村教师,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多,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把书本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就行了。没有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方面着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这在教学上应该是一种缺陷。什么是审美情趣呢?《教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然而学生是有很大的个性差异的,面对差异的学生,他们对美文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怎样让学生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逐渐成熟,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谈谈我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情趣的。
一、创设审美情境 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借助审美媒介施教,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传导作用,我们在教学中,配合现行的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
第一法:精选审美媒介。
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借助审美媒体施教,充分发挥审美媒介传导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配合现行的语文教材,可以制作一些与教材紧密相关的媒体,如我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播放了老百姓在长安街送总理时的感人场面,孩子们虽然对那个时代并不了解,但是他们很快就被影片所传导的气氛所感染了。
第二法,渲染审美气氛。
这种情感气氛,既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感染之中,以情感引起共鸣,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作审美体验与鉴赏。如我在教学《五彩池》一文时,我给学生观看了五彩池活动的风景片。这种审美气氛的渲染。一方面,弥补学生审美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产生了审美激情。
二、激发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才能强化审美活动的内驱力,才能谈得上进行审美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呢?可以承上采取下列作法。
第一、触发审美快感。
凭借审美对象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快感,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育。
在上《周总理借书》一课时,我想到: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周总理遵守集体制度,绝不因为自己是一个总理,而滥用职权。但这样的课文如果让学生硬硬地去接受,那么他的审美体验是不快乐的。所以我给学生观看了周总理的记录片,发关于总理的资料,孩子们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体验是快乐的。
第二,引发审美联想。
审美的思维始终要伴随形象,要用形象来思维,这种思维离不开联想。如上《蜘蛛织网》一文时,我请学生联想蜘蛛在织网时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学生展开联想后,又观看了课件。“观—感—说”的过程全方位地锻炼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三步,诱发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是自我的情感。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为了达到激发审美体验之目的,承前四法,我们又摸索了两种作法,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提供审美素材。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多个审美素材,供学生在审美体验基础上,进行鉴赏评析,效果较好。耳濡目染方能无师自通,我们觉得反复播放一些构思新颖、意蕴丰富的短片,让学生品味,感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首先,放各电视台播放的“散文诗朗颂”、“成语小故事”、“精粹相声小品”“京剧名曲名段”、“新颖、独特的产品广告”、“公益性广告”等节目。其次,在课前5分钟进行艺术欣赏或公益广告欣赏。
2、寻找审美闪光点。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中,要对美的媒介有美的体验,必须具有美的审视力。教师只要重视知识的多点项的指导,全方位的或纵或横的比较,思维方式的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观看前面电视素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拟写校园公益广告词和教室名句,力求新颖、简洁。诸如自来水寄语:“做人讲德,用水思源。”树木花草寄语,用明白朝阳、量杯量筒,量量学识深浅;试管试剂,试试水平高低。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撰写对联,如“明月,月明如镜,月明如镜照;青山,山青,青山如水,山青如水流”、“西施浣纱,浦阳江畔歇;贵妃醉酒,长生殿中舞”等。实践证明,这些或通谷易懂,或深刻情巧,或言简意丰的佳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熔思想性,知识性或通俗易懂,或深刻精巧,或言简意丰的佳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熔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于一炉,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是学生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实践的最好见证。
第四步、开展审美创作
审美创作的层次高于审美感受。我们认为,审美情境、审美情感、审美体验是审美感受这一层次的,是初级的审美活动。而审美创作则是在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感受基础上,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高层次审美活动。这一步难度较大,我们施用下列作法。
自由式审美创作。审美创作力高度发展,应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审美的个性差异中显示出审美差异。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趣味、理想、素养、经验等有差异,因此不能硬套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备课组老师提出要变被视听为参与表演,形式不拘。
第五、弥补审美失真五步
审美教育是由教师、审美媒价、学生三个因素构成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通过审美媒介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时,会出现审美失真现象。因而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弥补审美失真,尽可能缩小失真限度。这一步最常用方法是:教师平时给学生讲解一些系统的影视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审美活动作归纳综合,总结讲评。教师给学生多读多写评析文章,作典范引路。学生互相评定。在教师讲评后,学生矫正审美活动,把教师的意见适当容于自己的活动。
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围绕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美育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大致说来,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逐步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文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正确的欣赏方式和初步的欣赏能力。受到优秀作品感染和熏陶,在写作方面,要求感情真势,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口语交际方面,能够逐渐注意自己和对方说话的表情和语气,并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综合性学习方面,能够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逐步开展一些相对独立的评赏活动。美育的维度贯穿在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之中,构成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美育的施行与德育、智育不同,在语文教育中,它更有其特殊的规律与要求。
首先,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动情性,这是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它通过可控的定向的方式运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阶值取向,在持续的高质量的情感熏陶之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语文材料尤其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美育的材料,其中饱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我们完全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在遵循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按照审美的特殊规律来组织和运用这些材料。
第二、审美活动是在个体层面进行的,任何美的形象,只有落实到个体的体验上才能显现其中审美价值,相应地,所谓“诗无达诂”,同一个美的形象,在个体的审美经验上,也必然表现为不同的感受,其中不存在像1+1=2这样惟一和绝对的规定性,审美的个性差异对语文教育中美育的实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语文教育中,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不论是对汉字之美的体会还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都不能用固定的框框限定学生感受力和想像力;相反,在保证审美的积极健康的方向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尽快跃起来。并尽可能达到它们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审美能力是一种形式感觉力,在语文教育中,表现为学生语言语形象的感受与领会以及对文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发展这种能力,既是美育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在这个方面,尤须遵循美育的规律。比如说,文学语言以示象以形象来暗示意义,这一逻辑语言按照逻辑规范组织语言成分,表达意义不同,逻辑语言是严谨的、确定的、它不允许存在模糊和歧义,而文学语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对它的理解应偏重感悟。文学语言为了追求特定的表达效果,为了表意充分和感人,努力发展语言的感性的一面,强调陌生比,在很多的时候甚至打破语法规范。学生文学语言能力的训练要适应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把它整个语言能力的提高融合在一起。
美育的要求当然不止以上三端,其他像注重形象的整体性、注重开掘形象的情感深度,正确把握审美的导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育不能缺少美育的维度,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能不以自觉的意识,负责的精神对待实践。
第四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科 K A 序号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主要给人以语言智慧的启迪感发,“礼”给人以外在规范的培育训练,“乐”是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完成。“成于乐”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可见,“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乐”正是直接地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性情心灵的。“成于乐”所达到的自由的愉快感,是直接地与内在心灵的(情、欲)规律有关。所以,孔子所讲的这种快乐,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但又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指挥、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它,便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作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
叶圣陶早已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他还强调:“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达到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使自己能够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这些话道出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富有情感,具有个性的爱好。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在这种主观差异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道德标准。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与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学生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人的一生最为发达的阶段,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在审美情趣的发展方面,首先表现为范围上的扩张和选择上的稳定,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并出现有趣的趣味二重化现象:即审美情趣在观念和行为上出现矛盾的双重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完善学生的人格。
“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感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那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似乎是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这就是由审美情感引起的审美愉悦,激起审美情感的过程就是培育人的情感心意的过程。康德说:“„„把感情提升到顶端,那种感情的本身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动起来,抛开感觉而去体会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只有培育了丰富的情感,才能陶冶和培育人的意志、毅力和志气,才能获得一种超道德的精神享受。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心智活动必然是情与理的统一。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动机。”教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情感和智慧。英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郎格认为:当某种情感被完美地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情感被部分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当一件艺术品未表现出任何情感时,我就称这件艺术品是低劣的。这也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教学就是启智传情,教学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尚的情感指引学生“求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教师在讲述中,可以情动情,诱发学生的感情;或者触情于事,激发学生的感情;或者寓情于理,触发学生的共鸣;或者寄情于智,引发学生的感情。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景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中学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特别是新教材又大大加重了文学教育的分量,所精选的中国古代、现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议论文中的逻辑的、思辩的美能让人明辨是非曲直,宣扬真理,批判谬误;诗歌中的韵律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的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指挥。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达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教学《芙蕖》,就必须在认识作者锐意求新的创作观的同时,了解文中也渗透着作者作为旧时代文人的生活情绪,否则就无法理解作者对芙蕖“嗜之如命”的那份痴情和“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的评价。
其次,在教学中引进“移情说”。“移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景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即注重形象的再现,“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因为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推动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由情感驱动、引发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正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它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也即决定着道德行为)。”
文章作者总是把他浓烈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景之中。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文化教养浅显,生活阅历缺乏,与作者的感情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设法将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课文中激发出来的真情有效地迁移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感”。如在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一开始就采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方法,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逐项解答,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然后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然》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再加上教师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他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他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此时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生活艰难”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其程度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把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然后教师又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增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在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分析“有话——无话——有话——无话”的“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极其走狗文人的愤怒和斥责,对刘和珍及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讲授互动使学生融进了情感的海洋,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当然,很多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概括性强,文字比较简洁,省略的情节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学《荆轲刺秦王》可这样开头:“一位美学家谈到悲剧给人的美感时说,我读《史记》每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就感到一种战栗,产生一种崇高的悲壮美感。是啊,请同学们想一想那壮别的情景吧——易水河畔,风凄水寒,一片白衣白帽,何其庄严肃穆!此刻,悲歌四起,筑声低徊,壮士赴死,一去不回。易水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易水悲歌成为文学史上的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个精彩场面。”这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浓烈到极至时的产品,是作者情感的一种物化,是作者感情生命的另一种转换。语文教师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在领略到作品里的丰满的形象性的时候,都会感染到作品里的浓烈的情感因素。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情感体会并不会也不能到此为止。他会将书中感染到的情感,同自己有生以来的生活体验、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产生出自己所独具的情感体会,再经过一番取舍剪裁,留下健康的、有意义的,同时又能感染自己学生的感情因素,通过课堂的形式,将这份独具的情感因素转而感染给自己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必要的课堂艺术性,能通过艺术性的手法将这份情感因素洒向每一个学生,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美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健康 愉快地成长。
参考书目:《于漪语文教育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艺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唤起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能力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教师,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的欣赏教学。美的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无数艺术大师留下了广博的文化艺术遗产,现代的文化气息又是那么的宽松、自由;要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思维与风格,就不能单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学习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面对众多的美术作品,教师如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以达到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的教学目的呢?
一、掌握儿童心理特点,唤起儿童审美情趣。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二、利用小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对美术欣赏的想象力。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实,美术的魅力不仅在于美术本身的渲染得和谐完美,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一个驰骋无比的想象空间。
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和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犹如一台发动机,他可以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中,把学生的潜在的无尽的创造性、想象力充分发掘出来,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对美术欣赏的创造能力。
各地都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在学习类似的课目时,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对所见的东西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欣赏课教学的效果。
四、情感体验,提升对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美术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首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正像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说的那样:“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们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那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渗透,是欣赏课中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注意了情感体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与美术作品融为一体,自觉的、主动的、自由的展开创造性思维的想象与联想,这一过程的作用便是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净化。众所周知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将会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欣赏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锻炼联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作品的渲染中去寻找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净化。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看懂了美术作品后,他们会自觉地在美术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进行美术的第二创作,(即创造性思维)从中提高鉴赏美术的能力并得到感情的升华。
我们的课堂只是孩子们接受美育的起点,学校课堂只是一个很小的审美环境,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要让孩子们课内外有更多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的时间与机会, 要让孩子们能对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