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时间:2019-05-15 03:0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第一篇: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是相对弥散的、多向的目标而言。它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从形态上看,“核心目标”具有集约型、高辐射的特点;从内涵上看,“核心目标”是课堂教学最富价值、最主要的目标。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部分都彰显了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内涵,即培养阅读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不同文体、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核心目标在分学段表述中做了细化。然而透视阅读教学现状,目标的达成还是很不乐观。所以,厘清教学核心目标,构建以核心目标为主轴的阅读教学课堂,是当前探索高效、低碳课堂的重要途径。

一、落实核心目标的必要性

1.阅读教学落实核心目标,是基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需要。语文课程是一门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本身承载的任务很多。作为教师,心中固然必须有全局意识,但具体到课时中,并非是要求面面俱到,事实上舍弃或者暂时搁置与课堂有关但未必重要或必要的学习目标,明晰课时教学重点,凸显核心目标,不失为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2.阅读教学落实核心目标,是基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语文学习生理心理机制研究表明,不论做何种事情,都需要按某种信息或指示来进行活动,所以在活动完毕前必须对信息或指示有所记忆。这种记忆也叫“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一次可以处理的项目为7+2个信息单位。这种功能容量随年龄而变化。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有限,工作记忆容量小、时间跨度偏短。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众多、任务繁复,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或厌烦情绪,学习效益也会随之下降。

3.阅读教学落实核心目标,是基于系统建构理论对语文学科教学的观照。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心理过程大致分为感知、理解、表达、鉴赏评判等四个不同的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逐步发展、趋向深入的,使阅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落实核心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堂教学明确方向,聚焦一点,层层推进,分步落实,保证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破解课堂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的现状,使教学目标的落实更贴近学习的本质。

二、落实核心目标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影响核心目标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外显的诸如教学手段运用有误等因素,容易被发现,也易于修整。一些内隐的问题却需要教育者的悉心揣摩与体悟,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目前的核心目标落实顽症有三:第一,过程模糊,核心目标落点不清。教学过程缺乏层层推进的轨迹,缺乏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轨迹,导致教学目标达成度大打折扣。第二,教学结构混乱,核心目标与子目标不合逻辑。核心目标的落实需要靠下位概念的子目标分步落实,否则就会孤立无援、突兀生硬。第三,前后指向不一,核心目标发生偏移。核心目标在课堂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或者偏移,前后教学目标不统一,这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原定核心目标A,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被目标B悄然替换而不自觉。A目标的落实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最终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而B目标也因为横空出世、缺乏铺垫而显得不伦不类、唐突生硬。课堂出现两个关联度不强或者指向脱节的教学板块,使整个课堂明显断为两截,就像油和水不相融,核心目标达成也沦为一句空话。

如此种种,可见教学核心目标的落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节课,确立了核心目标,并不意味就会拥有目标的终端达成。究其原因,根子在观念,瓶颈在章法。

1.目标把握不清不明。教师没有厘清课时核心目标,或者是没有对核心目标作科学分解落实的意识。目标只是作为教学预案的一个摆设,八股式地高高挂在预案稿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心头、落实于教学行为、贯穿于教学全程。

2.内容分析情结顽固。从理念上看,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不能停留于内容分析,要跟“内容分析式语文课堂说再见”。但在行动上,教师已经成了内容分析固式化的操守者。太把课文当做课文上,忽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这一经典论断,总是轻车熟路、不知不觉上演着“从内容分析到内容分析”的课情。这样的习惯思维顽固而强大,严重制约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落实。

3.生本意识淡漠失衡。课堂是动态发展的,忽视“顺学而导”制约核心目标的落实。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敏锐捕捉,缺乏对学习规律的参透与运用,学生少有时空自主学习,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学习意愿和感受,导致教学目标的落实成为教案的演绎,课堂教学成为“走教案”的场所,学生成了“走教案”的道具。

4.教学结构缺乏层次。任何内容都需要形式去演绎,外显的形式、载体、流程的科学与否,都关系到目标的达成度。目前的教学基本呈现“线型”的结构,环节与环节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孤立的识字读词,游离的感情朗读,僵化的作业练习,没有层次性的教学板块组合,也是导致目标仅仅成为文本意义标签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核心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成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从生本概念出发,准确厘清目标,科学重组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才有可能提高核心目标达成度。

三、核心目标落实策略建议

基于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推动者,核心目标的落实策略建议也主要从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进行思考。

策略一:向心性

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一以贯之,教学过程一以贯之地与目标保持对应的紧密联系,具有向心性,是教学高效的关键所在。

1.将教学目标及时转化为学习目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尽可能让学生明了每节课学习的核心目标、核心任务,学生的学习就会有靶心意识,就会有目标意识。学生的学习行为一旦指向目标,就会享受到达到目标后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堂伊始,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了课堂“学讲故事”的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了“讲故事”的直观范例。

2.将子目标的价值指向核心目标。每堂课的核心目标往往需要分解为几个子目标来分步落实,要切实保证各子目标的指向以及落实都纳入核心目标的达成范畴。厘清各子目标与核心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并厘清各子目标之间的层级递进关系,使之具有向心力,促使核心目标的逐步深入和不断达成。

比如学习《在春天里生活》这首诗歌,围绕“咀嚼诗歌语言、体悟诗歌情感”的核心目标,主要安排三次比较学习。首先是添词比较,比较不同点。将改造后的诗句与原诗(增加了“本来是”)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大体把握诗意、体悟情感。其次是归类比较,发现共同点。请学生朗读课文第1~4节,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对诗歌的结构有了比较鲜明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巡弋的战舰和水雷、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频频发射的导弹、散落的地雷碎片”,要求学生“再次比较,又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学生在短语的细细品读中,积极思考,强化体验,充分体悟诗歌语言的情感和韵味。整个学习过程步步深入,指向度高,目标高度集中,学生自主思维空间很大,学习极富张力,课堂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增量”与活力。

3.将核心目标投射到教学过程。真实的教学情境总是具体的、动态的和不确定的。教师要深入把握目标内核,站在核心目标的高地,透视教学现象,透视课堂生成和各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准确调控课堂生成步伐,将核心目标投射到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折射核心目标。比如《我为你骄傲》一课,请学生从叙述事情缘由和真诚道歉两个部分进行“便条”内容口头实践。一个学生说:尊敬的老奶奶,您好!因为我不小心在扔石子的时候打碎了您家的玻璃,我感到非常害怕,所以逃走了。现在我把自己送报纸攒下的6美元给您赔偿损失,请您收下。真诚地向您道歉,对不起。上述“便条”内容高度简洁、概括,意思完整,质量非常高。但是此位教师并没有被个别学生的出色表现所迷惑,因为作为个别优秀学生的超群表现,并不能代表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能力水平。所以,教师再出示预先准备的示范性“便条”,落脚点显得很平和:一是大量使用课文语言复述事情经过;二是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课堂所学习的新词。观课教师当时不太理解这个环节的教学意图,以为学生的能力要远远超出教师的预期,教师不应该下调教学高度。其实这里教师的用意可谓良苦,教师从有利于课堂核心目标达成的角度,有意引导课堂从“点”到“面”,关注全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核心目标意识引领下的行动使然。

策略二:结构化

教学内容结构化策略,旨在改变零打碎敲地肢解文本倾向,旨在改变平面解读教材、就事论事的梳理习惯,旨在破解就内容而内容的处理教材的瓶颈,旨在破解就情节分析而推进教学的问题。聚焦核心目标,删选教材,重组教材,使教学内容或者说是学习内容呈现结构化的状态,使教学具有确定的语文本体性课程内容,使教学富有张力,富有辐射力。

1.核心问题引领。根据核心目标,明确学习点,设计“核心问题”,使教学内容提纲挈领,有利于简化头绪,提高思维强度,促进核心目标的达成。上海特级教师戴建荣执教的《珍珠鸟》一课,围绕“鸟的好”“人的好”“文的好”三个问题板块展开教学。问题虽少,但是少而精,三个问题分别指向文本内容、阅读视角、语言表达等不同层面,又高度统一于赏析语言、习得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的核心目标。通过核心问题引领、追加问题呈现的结构化课堂模式,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层层推进,课堂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2.关联内容整合。阅读教学“二维”“八面”,从学习内容上的字、词、句、段(篇),到学习技能上的听、说、读、写(思),其中还包括阅读方法习得、阅读习惯培养等,头绪众多、内容复杂,如果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阅读教学课堂很容易变成一团乱麻――理不清,剪还乱。所以围绕核心目标整合关联内容,块状推进教学,在构建高效课堂实践中尤为迫切。

阅读教学新授伊始,往往是集中块面时间,孤立地识字读词,收效甚微。如《最大的“书”》教学,跳出常规的生字词检查、句子朗读指导窠臼,请学生借助插图辨析哪个是地质勘探队员,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这样的整合,不仅落实了“地质勘探队员”生字、长词的认读,也融合了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且进行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的言语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言语发展。这样的整合,板块清晰,以识字教学为核心,渗透了阅读方法和言语能力的训练,教学层面立体而丰富,具有很大的教学张力。

又如《蝙蝠与雷达》教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两项言语实践活动。第一,概括第一次实验过程,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第一次实验的结果;第二,介绍第二次实验的经过,要求通顺、准确。这样的取材与组合,是挑战,也是落实核心目标的精彩演绎。

策略三:层次性

教学流程的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核心目标的具体落实与否。教学预设的前提是必须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要义。要体现学习的主体,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习心理,遵循感知、理解、表达、评价鉴赏这一发展轨迹,遵循规律设计教学。努力使教学板块之间体现目标连贯、层次清晰、逐步提升的发展性关系。

1.任务分解,分层推进。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在预设的时候作充分思考与分解,任务分解要转变侧重“教”的立场,基于学生“学”的立场,核心学习任务的分解可以询问“要完成这一任务,达成这一目标,学习者必须做什么”等问题,通过画图表来鉴别各个子目标下的子任务,然后再针对每个子目标,通过询问同样的问题来鉴别各个更具体的目标,直到这些目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起作用。比如四上《全神贯注》第二自然段是文本最具有教学价值的重点语段,发掘核心语例之中蕴涵的语言范式:先具体描写再概括,具体描写时先写观察到的,再写想象的。核心目标定位可以是:感受围绕一个意思先具体后概括的构段方法,并在新的语境中作迁移性运用。核心目标定位也可以是:学习“观察+想象”的表达方法。围绕这个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分解为:由理解内容到感受形式,由感受形式到感悟内涵,由感悟内涵到习得方法,再到吸收迁移运用,教学依次呈现“内容感知―语言品悟―方法评鉴―迁移运用”的分层递进过程,始终遵循一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知感悟到内化表达的学习心理发展机制。其实质是呈现学生在课堂上习得语言、发展思维、不断提升的完整的系统性的学习过程。

2.框架设计,分层推进。教学层次性推进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框架设计。教学的“框架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策略。它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变线性的、块状的教学设计为简洁的、弹性的、立体的、开放的教学结构设计,主张“学与导”的和谐发展,提倡操作程序的动态灵活性。旨在凸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教学过程的推进,始终伴随着学生的体验、发现、创造。框架设计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学习时空,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更多的学习时空中,以更从容自在的学习姿态,提升能力,收获言语智慧生长。如北仑小港小学王??钊老师执教的《我的舞台》,看起来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参与了圈画、批注、填表、交流、修改、感情朗读等学习活动,而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背后其实蕴涵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留白:内容梳理―语言感受―批注欣赏―写法拓展。每个层面都留下学生思考、实践的足迹,通过学生充分地参与每个层面的学习过程,最后聚焦于一点――习得语言,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很好地达成核心目标。

核心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归根结底是回归语文教学本体性的命题,是阅读教学课堂“洗尽铅华”“凸显本质”的本色出演。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315500)

第二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程制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我认为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原来的应试教育就过多的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然而现代社会极需有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人的客观性、依赖性,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丧失,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消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四、注重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在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第三篇: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王夏丽

语文教学为了实现目标的有效落实,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文本为载体,以课标为标准,从实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教学目标,尤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更是如此。

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着重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语文第一课时,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从字词入手,落实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在质疑中发现疑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此,在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后,我主要以如下形式来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方法虽然不成熟,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完善。

课的伊始,我以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走入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让学生在交流预习内容后,以检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从而达到有效落实字词的目的。然后让学生代字词入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有效落实读准课文这一环节。接着,发挥小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课文的层次,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让学生通读全文,读中质疑,解决疑惑。对于深入挖掘课文情感,人物形象的问题,留到下节课去讨论。并鼓励学生去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第四篇:落实三维目标,开展有效教学论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制定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培养目标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在科学教育本质的认识上的一种飞跃。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必须用《课程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坚持教学目标具体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是行为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要明确行为动词,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应采用《课程标准》上界定的行为动词,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不确定的语言;要明确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要明确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等。

在叙写时,一般既可以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叙述。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分列若干点,目的是为清晰、真实地表达出来。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坚持教学内容问题化,在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

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时,注重创设情景,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其科学思想、精神和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创设探究情景,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它起着激励、启发、点拨、反馈的功能。首先问题要以情景为基础,设计的问题或情景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感悟到情景中的问题,并且产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问题要点出思维的起点,才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再者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新课改的理念,教师提供的背景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维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使教学内容能有效的传达,加强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的联动,突出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围绕教学目标,在设计活动时,突出可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设计的活动要符合三维教学目标,是核心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挑战性等。在活动中,对学生要有明确要求,要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间要有分工合作的机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主导的作用,做到指导有方、主导有度。

四、有效评价课堂教学,在评价中实现三维目标

在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时,能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以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情况等。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给予适当的疏导。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继续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不断创新,努力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时间、空间和载体。

第五篇: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尹玉红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不知该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产生了不少困难与困惑,以至于课堂上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刻,还是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至于后两个维度目标能意思一下就意思一下,实在不行就毫不犹豫地丢掉;第二种:在课堂中割裂三维目标,把三者看成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第三种: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等目标,却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结果使教学失去了知识这一目标和载体,华而不实,学习效果差。因此,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相互支持,有机结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与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与运用。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构建过程。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又是其它方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适时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抓紧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脉络,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既重“知识”又重“结果”,“过程”和“结果”并重。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实现发展性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同时过程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中介,因为任何知识和技能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过程来获得。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固然不可取,只重过程而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课堂教学,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和相互促进。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分,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认识到如果分得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从而自主概括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牢固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渗透了无极思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使学生享受到数学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与自信。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他对学习数学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总之,我们只有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课堂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下载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落实有效教学

    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做法和经验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是近几年教师特别关注的话题。落实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打造有效的课......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 西堡学校樊万奎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运用如下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一、目前我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张春卫 (繁峙县砂河第三中学)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广大教师已......

    落实核心素养,有效培养数感

    落实核心素养,有效培养数感 摘 要: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直观感受,它是学生掌握灵活数学知识的直观体现。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落实核心素养意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6)

    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之我见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

    核心目标

    2015年核心目标 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思想价值观人,服务谋求于企业发展 一、围绕战略管理:紧跟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力、响应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思想不......

    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

    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四清” 崤店学校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应用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基础上,在课堂中施行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四清教学工作。 一、堂堂清 在......

    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综合教学实际,举例谈谈在教学过程怎样务实高效的突破难点? 一、突破难点,引出重点 1、突破难点要遵循大多数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难点的原因有很多,课堂效率管理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