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多维度教学电梯模型的设计为例
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多维度教学电梯模型的设计为例
摘 要:探索了一种技术实践型、多方位立体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教学电梯模型的设计为例,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中引入多校联合设计的大项目教学,提倡因人施教,实施差异性、个性化教学,由兴趣驱动学习,建立了科学健全的考核体系,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人特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就职规划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题型选择;教学实施;课程考核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机控制技术是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方向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组。由于该课组各门课程知识点相对独立,即使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仍然无法基于编程逻辑器件和微机等控制技术,综合运用自动控制原理知识,实现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智能控制。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与毕业设计环节及就业环节衔接,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末开设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完整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并提交完整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
由于以往的2~3人组队或者每个人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而且题目综合性不够,学生所进行的训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环节我们积极推行大项目教学法,在原有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如电子导游仪的设计基础上增加本项目并联合其他高校进一步探索更多样化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题型选择
电梯模型是电子类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所熟悉的一种教学模型,这种模型都是平面实验模型或者功能单一的简化电梯模型,以往学生仅仅是对成品化模型进行单一的编程试验,因此在本项目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电梯模型的机械与电子控制进行综合设计,这样对学生的立体化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能力要求,我们联合其他高校,将本项目模拟为实际公司多部门协作的设计流程,根据学生能力差别划分为多个部门,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探索与进步,这样学生不仅仅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也学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技巧。
二、教学实施
由于本项目系统较为复杂,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我校与他校学生划分到三个部门:(1)机械结构设计部;(2)控制系统设计部;(3)箱体生产组装与调试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所有学生一起到电子城进行零配件采购,熟悉零件类型与采购环节,之后要求他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整机联调、信息处理、文档写作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协调,最后完成整个项目。
1.机械机构部主要工作
机械机构设计部利用UG三维软件完成电梯模型机械结构设计:
传统电梯模型大多数为单维度的电梯简化模型,在本项目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实现多维度设计,增加了轿厢门开启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设计。四层电梯模型,模型主要由轿厢、电机、支架、导轨、平衡锤、隔板、行程开关、操作按钮、指示灯等组成。
2.控制系统设计部门主要工作
控制系统选用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输入信号有楼层限位开关、门限位开关、电梯内外部操作按钮开关、紧急处理开关等,输出信号有轿厢牵引电机正反转、电梯门电机正反转、楼层显示输出、电梯运行状态输出、报警输出等。接着要求学生实地去体验乘坐电梯,了解电梯工作流程,画出电梯工作控制流程图。学生根据控制流程图,在Microwin-step7上面编写PLC控制程序,并下载到S7-200PLC中进行程序模拟调试,通过后接入PLC进行现场调试,接着运用组态王软件设计电梯监控系统,并按照电梯工作流程进行离线动画调试,每个环节都吻合后,便于下位机PLC进行联机调试,完成全系统的调试过程。组态画面如图1所示。
3.箱体生产组装与调试部主要工作
箱体主要生产采用6061铝合金与亚克力材质,利用CNC设备进行加工、手板模型制作等,然后安装各个组件与接线工作,装载PLC程序进行模型运作调试。本项对学生在动手能力与零部件产品选购和组装调试方面的要求较高。产品制作中在结构、控制系统的合理性与稳定性方面需要与其他部门实时沟通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最终模型完成如图2所示。
三、课程考核
本项考核有别于传统课程设计。学生学习成绩有如企业开发产品过程,根据个人业绩获取所得。由于设计过程、学生任务不同,不能采用单一评价模式评定学生成绩,必须建立更加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课程考核分为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两部分。小组分阶段提交产品需求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软硬件设计文档及设计作品,课程设计最后一天,通过集体答辩方式对所做内容汇总,导师组根据答辩结果及小组各阶段提交材料。小组考核成绩占个人成绩的30%,个人成绩由各小组长根据组员对项目的贡献给40%的分数,为了防止出现人情分及学生不参与,导师具有个人成绩一票否决制,以进行有效监督。个人考核过程,每个组员根据自己的任务,提交工作情况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占个人成绩的30%,同时,答辩过程中导师组可以对各项目任一组员工作内容进行抽查,根据答辩抽查结果评定该组员成绩。
大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提供了一种技术实践型、集成创新型、多方位立体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复合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该模式打破采用单一任务评价学生的能力,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任务量获得分数,可实现各种专业技能立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参与本项目,使学生了解成为一名合格机械或电子工程师,不但须具有相关的技术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工程师的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资料的查阅及使用能力、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还有自学和项目管理等相关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系统思维的工程素质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以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高校联合协作教学、学生合作交流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陆继庆,徐庆.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5):22-23.[2]张士文,俞泓.开设“现代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的若干经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3]钟永彦,陈娟,张蔚.从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谈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112.??S编辑 赵飞飞
第二篇: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针对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地方医学院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思路、做法和体会,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
高等医学教育是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医改)和教育改革(教改)的交汇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目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地方医学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方面还与医药卫生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以人为本理念缺失、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较低下等一系列问题[1,2]。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全面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3]。多年来,我校紧紧围绕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1.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切实把握医学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
在教育观念上,坚持“基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统一,医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教育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整体思维、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力求在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转变,由“教会学生什么”向“为学生自学提供什么”转变;促进学生学习理念由“被动学习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全面实现教学理念由“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向“能力本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服务。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2.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最终要落脚于人才培养方案[4]。学校坚持“学生为本”理念,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完善以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利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传统教学与运行模式过于钢化,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弊端,本着“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人文与科学、校内与校外”密切结合的原则,在不断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打破医学教育“老三段”的课程设置模式[5],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融“通修、专业主修、专业选修、任意选修、实践教学”五个模块于一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和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育体系,使学生压力减轻、课程选择余地更加宽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等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2强化教学资源建设,搭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共享平台。依托网络技术,大力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辅助教学,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网络化教材建设,推进精品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教材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教学资源网上开放;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逐步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课程和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进和选用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如超星尔雅公司的通识课程,国道数据的外文课程等);加强网络课程协同开发力度,增加优质网络选修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提供更大空间。
3.以强化能力培养为核心,打造了有利于知识交融的实践平台
本着“定位明确、功能互补、整体优化、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专业界限,整合相近、相关专业实验室,合理配置资源,整合优化实验室布局,构筑了多层次实验实训平台协调发展,功能互补,融教、学、研、训、服务五位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群,为学生自主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提供条件支撑。
按照“整体优化,功能互补”的原则,整合基础医学主体实验室,构建了结构形态、器官功能、创新实践等不同层次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化、分层次、模块化”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群,着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本着“相对集中、相邻相通”的原则,实施跨专业优化整合,将临床技能、麻醉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影像医学和医学检验等六大医学主体专业实验室,整合为“6+1”模式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群,着力突出职业素质养成、临床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另外,学校还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群,构建了具有职业仿真氛围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群、管理科学与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平台群和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群,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强化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锻炼。
4.以加强全程培养为手段,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教育融合
以整体培养理念为指导,按照“基础与临床整体融通”的改革理念,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技能实训和临床见习实习的衔接,把职业素养、人文教育、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1 早期接触临床医学内容。坚持接触临床前移(如早期接触临床)、医学问题前移(早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医学重大问题讲座)、临床技能培训前移(基础实验贯穿无菌概念,早期开设实验动物伦理和临床技能课程等),推进人文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密切结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立临床专业观念和临床思维;多学期反复临床,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4.2临床学习阶段回归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开设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如临床药理学、临床病理学、临床电生理学等),或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开展基础医学专题辅导或系列讲座,一方面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整合联系,另一方面为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考研做准备,尽可能减少考研对临床实习的冲击。
4.3完善实践能力促进机制。针对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薄弱或关键环节,发挥竞赛或统考方式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试行多阶段的综合性评价和相关专业的客观结构化考试考核办法,建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我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见习学生临床技能理论统考、实习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5.以提升教学能力为关键,造就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教学骨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培训,逐步建立起教师队伍长效发展机制,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1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我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和中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发展实际,实施了“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骨干教师能力提升支持计划”。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以强化师资育人意识和教学水平为切入点,加强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切实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意识、教学自觉性、教学能力和水平。
5.2 实施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的全方位对接。目前,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早期接触临床、多学期接触临床的做法,但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教师在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思维等方面存在“割裂”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生系统培养和全程性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整合师资队伍,加强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的全方位对接,强化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联系与整合,构建医学教育前、后期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教学团队,为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提高的一体化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5.3 加强临床教师和管理人员教学技能培训。针对临床教师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临床操作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举办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培训班,组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组成的专家团,到附属教学医院巡回培训,切实提高附属教学医院教师的临床执教能力,为提升临床实践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6.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构建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纳入教学管理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了系统性、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长期坚持“三查”、“四评”制度,即坚持开展学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坚持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专业课程评估、实验室与实践基地评估、教学管理部门工作评估,使教学质量管理始终保持常态化、规范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施的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考试巡考、考试分析制度保持30余年不断线,有力地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对照国家医学教育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6],进一步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教学建设,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的监控、评估、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促进教学运行过程的自我优化,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多年以来,学校在尊重医学学科和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稳健地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建设进程,也取得了医学教育改革建设的重要成果。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强化内涵建设;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目标定位,从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等进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构建起高等学校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应针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面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以实现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为目的教学改革,构建切合学校实际,彰显实践教学特色的医学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医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群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yjkt201114)。
第三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作者:曾海波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在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并以车刀体设计制作为例,讲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学”为中心 模式 设计 实施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高考落榜或者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多数对理论课很厌烦,导致了在应试教育中的失败。他们来到职业技术学校后,学校如果继续用原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增长学识。这一过程,如果离开学生这个主体,便变得没有意义。正如宋玲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一书前言中说:“老师一直都是绝对的权威,而我们这些学生曾经做过的、最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我拿着参考课程标准并以教科书为蓝本设计出的教学方案走进课堂时,整堂课几乎都是我在唱独角戏,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时常引来一片难以忍受的沉寂。”这段话,是一个学生成长成为老师后,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生动描述。
以“学”为中心,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应教学对象——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正如萝卜白菜,既可以炒食,也可以煲汤,既可以切丝,也可以切片,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能消化吸收营养。反之,如若学生对所学内容听不懂,且脱离实际,他们就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堂睡觉。曾有一位学者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这不无道理,解决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就是必须围绕学生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其自觉学习的潜力。
二、以“学”为中心,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
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老师也是教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教亦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所谓的教学,是为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而设计的一系列外部学习事件,教学是经过一系列设计的,旨在引起、激发和支持学习者学习的事件。
教师如何使“传递”的内容更有效,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学习的接受情况,以“学”为中心能更好让学生掌握知识,如表1所示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对比。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教学为中心而去设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学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做教育者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设计。以“学”为中心是以小组课堂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相互讨论的学习方式,如图1所示。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课堂 以“学”为中心课堂 图1 课堂组织形式
以“学”为中心形式的教学课堂与传统教学不一样,它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手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图2所示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讨论问题的情景。
图2 讨论问题
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般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但若要提高职业技术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小组成员先单独练习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然后再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通过此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任务,就像在企业一样,尊重劳动成果,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如表2所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以完整不变的形式来表达所有步骤的实施情况,而是根据任务的难与易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达到更高层次的发挥。
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分组,合作完成车刀体加工的任务,在拓展训练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机夹式车刀体的制作,小组成员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实施时运用头脑风暴法,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确定加工工艺。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指点后,学生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工过程中能相互探讨、交流技术,起到了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效果。
教学安排开展的顺序不一定是机械刻板、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提供全部教学事件。现以加工车刀体任务为例,做出实施过程的安排,如表3所示。篇二: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二、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围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数学学习理论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中心,教师是主动,教师利用讲解,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灌输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建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主动认知工具。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由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不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的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理解和掌握“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困难,只需了解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理论基础,再把前面所介绍的有关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具体设计方法与步骤结合起来,并加以适当的补
充就可以了。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甚至是自主学习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如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和促进知识的迁移等);
(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在“情境创设”框(左分支)或“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框(右分支)中,可通过适当创设的情境或呈现的媒体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而在“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左分支)或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所作的“教学修改”环节(右分支)中,则可通过讲评、小结、鼓励和表扬等手段促进学习者三种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视学习者的年龄与个性特征决定内驱力的种类)。
由于具有两个分支(右分支对应“传递—接受”教学,左分支对应“发现式”教学),所以显然它应能支持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这两类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此外,由于这两个分支既有公共部分又可相互跳转,因而还可方便地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求。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具体教学策略,例如“合作学习”策略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不同子策略,“自主学习”策略也可进一步细分,加上有些策略
之间可以相互跳转且有多条不同的出口通路,因而上图能够适用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况。篇三: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何克抗教授在1998年提出的。他在深入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所出现的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以及过分强调学习环境设计而忽略自主学习设计等偏向后,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分析。
(3)学习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4)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5)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6)协作学习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合作学习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这一步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第四篇: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二、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围绕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数学学习理论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中心,教师是主动,教师利用讲解,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灌输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建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主动认知工具。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由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不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的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理解和掌握“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困难,只需了解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理论基础,再把前面所介绍的有关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具体设计方法与步骤结合起来,并加以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甚至是自主学习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如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和促进知识的迁移等);
(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在“情境创设”框(左分支)或“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框(右分支)中,可通过适当创设的情境或呈现的媒体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而在“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左分支)或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所作的“教学修改”环节(右分支)中,则可通过讲评、小结、鼓励和表扬等手段促进学习者三种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视学习者的年龄与个性特征决定内驱力的种类)。
由于具有两个分支(右分支对应“传递—接受”教学,左分支对应“发现式”教学),所以显然它应能支持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这两类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此外,由于这两个分支既有公共部分又可相互跳转,因而还可方便地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求。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具体教学策略,例如“合作学习”策略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不同子策略,“自主学习”策略也可进一步细分,加上有些策略之间可以相互跳转且有多条不同的出口通路,因而上图能够适用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况。
第五篇:《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三中的最后一节,作为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产业转移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各地区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实现全球战略目标。二战以来,全球发生了好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每次产业转移都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本节以东亚为例,分析什么是产业转移,剖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产业转移的具体实例,说明产业范围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就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产生的影响配置了众多有梯度的思考题,同时注重强化在分析过程中探究原因,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这一节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分类
2、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结合实例,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景观图片、表格、文字等资源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 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式学习法,多渠道、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
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产业转移对城市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切实的例子,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在本书第四章还有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这一节内容以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为核心,分析了珠三角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为产业转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能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对家乡产业转移的分析,得出相应的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设计思想
(1)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地关注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提高小组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动性、有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突出一个“动”。
(2)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设计,引入乡土地 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事,身边事,来得出规律和结论。以培养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产生飞 跃。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启发式导学法、案例教学法
(1)感性到理性策略:在导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入手,激发理性思考,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逐步提高,产生飞跃。
(2)学生主动性策略: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设疑激思-分角色扮演-合作解疑-探究发现-学生交流-师生归纳的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3)角色体验策略:创设情景,扮演角色,让学生在角色中获得知识,情感体验 和能力提高。本节课分为以下四组,并扮演一下四个不同角色。[专家在线组] 剖析产业转移
[市场调研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招商投资组]实地考察,该出手时就出手![发展评估组]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法指导
(1)知道学生运用新闻短片、图表、地理数据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2)指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奠定 基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激情导入
一、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
1、教师创设情境
2009年是个值得庆贺的一年,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今年,同样对于我们的家乡-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同样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的家乡苏州工业园区成立15周年。在座的广大同学都是和园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同龄人,大家想不想了解我们的家乡在这15年里取得了那些成绩? 【播放新闻短片】:园区15年发展成果。
过渡:园区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效管理、人民的辛勤劳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工业企业的积聚。这些工业企业就在我们身边。【展示幻灯片】:园区外企(如:三星、诺基亚、松下等企业)
导入“产业转移” 学生集体 回答
通过播放家乡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为家乡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引出课题
2、分组安排: [专家在线组] 剖析产业转移
[市场调研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招商投资组]实地考察,该出手时就出手![发展评估组]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角色体验,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当核心组成员
为了更好的探讨产业转移,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体验来获取知识,品尝获取知识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加深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这两个重要知识的理解。
过渡: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到底什么是产业转移呢?
新课教学
分组探究 角色体验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提问】 什么是产业转移?
学生阅读课本后,专家组派代表进行回答,剖析产业转移概念 了解产业转移含义
2、案例分析:三家外资企业投资区位比较
【展示幻灯片】 三家外资企业与投资接收地的地理位置 要求学生比较完之后填下表 内容
日资纺织厂 韩资汽车厂 港资服装厂 原料地 日本
加工地
中国北京
市场
欧美 主导 因素
市场
区 位 优 势
①距市场、原料地近②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③工业基础好 ④劳动力丰富 ⑤土地租金低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3、【师生共同总结】
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最终追求更高的利润。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市场调研组请代表通过投影仪向大家展示,汇报成果,其他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及时提出和补充
在表格的设计中有目的地分三步走:第一步,选择了原料地、加工地、市场所在地中三个不同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对于同一企业三者的选择不尽相同,产生疑问。第二步,思考这样的投资区位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即影响的主导因素。第三步,深入分析:这样的投资区位选择的优势是什么。这样分三步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也为后面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打下坚实基础。
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为后面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埋下伏笔。
过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呢?
(1).劳动力因素
4、【展示幻灯片】不同国家工人工资表 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填空
韩国纺织服装业向___(国家)转移 美国纺织服装业向___(国家)转移 结论:影响产业转移因素:劳动力 招商投资组代表同学回答
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内部,能充分调动不同组学生的积极性
【提问】
①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劳动力因素的考虑是不是只考虑价格,价格越便宜越好? ②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劳动力具有什么特点的地方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展示幻灯片】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的变化图 ③请同学们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产业转移空间分布规律
学生集体回答
专家组同学请代表总结陈述
培养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回答问题语言简洁、准确。
过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除了劳动力还有哪些因素?
引入新的影响 因素
(2).市场因素
5、【展示幻灯片】各大知名汽车企业进入 中国投资建厂 【提问】
①影响这类产业转移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②汽车企业为什么不能把汽车生产好了之后再运到中国来呢?
【展示幻灯片】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图和部分国家乘用车普及率图 分析中国市场广阔潜力大
学生集体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指导学生按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引入关税、贸易壁垒等概念
过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引入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3).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6、【播放】苏州工业园区“亲商”理念的新闻报道 引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内部交易成本 解释内部交易成本的含义 引出出口加工区概念
展示苏州工业园区的出口加工区
学生观看新闻短片,亲身感受自己家乡的优惠政策和一些好的举措
学生可根据新闻报道感受自己的家乡正在接受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出台了哪些好的举措。
从身边的事入手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再次激起热 爱家乡,为家乡感到自豪之情。
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
课上及时总结加深印象(4).其他因素
7、【展示幻灯片】新闻资料“广东省政府提出的产业转移” 要求学生说出新闻资料中影响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因素 学生思考后回答
引入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8、案例分析
【展示幻灯片】“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苏州市产业转移推介价目表” 假如你是投资商,去苏北考察投资环境时会关注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兴致勃勃,场面热烈
招商投资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同学补充
问题的设计切合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过渡: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9、请学生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谈谈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分组学生热烈讨论,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发生的变化,从身边的事谈起,很具说服力
在学习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始终以家乡的产业转移为线索,贯穿其中,最后让学生谈产业转移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就水到渠成了。并且问题设计切近生活,切合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和谐热烈
10、教师进行总结陈述,配合背景音乐《苏州好风光》,谈产业转移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 同时【展示幻灯片】园区发生变化的图片,号召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并为自己的家乡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作总结,从自然景观、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人口变化、环境变化等反面做了客观分析和评价,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产业转移带来了影响,从身边的事说起有理有据,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与教师共同回顾和描述
让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举一反三。抓住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反馈 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分析家乡事,把书本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互动,气氛和谐热烈
●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与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本节课以分组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分组的同时又要求每组以角色分工。学生在这种形式下感到既新鲜,又充满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均有所提高,可谓教学相长,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最大的特色是把乡土地理引入课堂,从家乡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家乡事、身边事,让学生倍感亲切,有话可说,有例可举。这种形式符合“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也让我感觉到了课堂中学生完全融入,成为课堂的主角所带来的愉悦与课堂气氛的和谐。这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生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