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3:3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

第一篇: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

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

扶沟县高中 书法教师 陈阵

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基础环节,也是学习书法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与临帖结合,构成了人们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手段——临摹字帖。摹是临的基础,临是摹的升华,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我们平时口头上所说的“临帖”其实就是“临摹字帖”的简称,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现代人对摹帖的忽视。

古人学习书法,摹帖与临帖有着同样重视的地位。在初学阶段、换新帖阶段往往是先摹后临。将临与摹紧密结合,也应该成为当今书法教学所要重视的习帖方法。在书法教学中就摹帖问题,本人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索,以请方家教正。

一、双钩摹帖与描红

双钩摹帖是古人学习书法常用的习帖方法。

古人做学问、学书法都会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不嫌繁琐。这也是当时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师承礼节之严格要求所致,也是当时的社会教育风气所致。但是书法学习的传承以双钩摹帖“教学”为基础。流传至今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很多是摹本,最富盛名的是冯承素的摹本。所谓摹本,即以双钩为基础,那怕在原帖上有抹去的痕迹,也要“双钩复制”,可见古人学习书法之认真程度。

双钩之后填墨复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留有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样练出的字很接近原帖,会给学习者带来心理上的成就感及心身愉悦的刺激,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描红是最省事的摹帖方法。它是双钩摹帖的衍生,是印刷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种方法省去了双钩的过程,直接填墨就可以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摹帖练字方法。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现在印的描红帖的范围和种类是很有限的,有些我们想练的帖反而买不到描红帖。况且省去了双钩,也就减少了印象。描红时不看原帖也会降低对原帖的认知及笔法、结构的把握。描红的效果会差些。

二、单钩临摹

经过实践,我们知道,双钩摹帖很费时较麻烦,跟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已格格不入。与时俱进,探索新的简捷而又有效的方法意义深远。

我做过这样的实践:曾经带过两名高一学生起步练习书法,我让他们用较粗的中性笔先将所要练的字单笔描构在宣纸上,然后对照原帖在单钩摹本上临帖。这种方法 简单易学又能摹、临结合,学生进步比较快。再进入单纯临帖时笔法和结构都能很好地把握,效果不凡,三个月学会了小篆、隶书和楷书,事半而功倍。

我把这种单钩摹帖与临帖结合的方法称之为单钩临摹。经过多年书法教学的实践应用,我发现这种单钩临摹习字法值得广大书法工作者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具体方法与步骤简述如下。

1、将书写纸覆盖在字帖上,用铅笔或中性笔沿笔画的中间线路单笔描出所要练的字,其实就是用硬笔写大字。

2、将描好的书写纸放在毡上,对应原帖,将字临在单钩出的字线上。这种方法临摹结合,既可得位置,又可得笔意,一箭双雕。

三、书法教学应重视单钩临摹

现在很多人不重视摹帖,很大程度上是对古人摹帖书论的片面理解所致。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又有“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的话。很多人错误地截取“临书易进,摹书易忘”从而重视了临,忽视了摹。

如果我们把前面的话完整去读,理解为“先摹后临,摹临结合”不就全面了吗? 因此,我们今天的书法教学一定要重视摹帖方法的应用,重视临、摹结合的应用,重视单钩临摹的应用。书法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推广“单钩临摹教学法”。

单钩临摹是练字的基础,当单纯临帖不如意的时候,或者换新帖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单钩临摹的方法认真习帖,写到一定的程度再进入完全临帖阶段。这种单钩临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缩短临帖时间,快步进入创作阶段。

在书法家的一生中临、摹、创其实是反复轮回的。在书法教学中学生的临帖、摹帖、创作也应该是反复进行的。重视单钩临摹,让摹帖、临帖、作品创作成为我们书法生活的轮回。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浅探

高中物理教学浅探

高中物理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物理的教学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搞好高中物理教学,构建和谐的人文课堂?高中学生都普遍感到物理难懂难学,思想负担较重,减轻学生负担,注重物理的学习方法,变革考试制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浅谈笔者的见解,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物理的学习方法

所谓物理学习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研究或学习和应用物理的方法。方法是研究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是方式和办法的综合。首先,学好物理要识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及条件,要解决描述物理问题,就要会对物理问题进行唯象的研究,然后进一步研究它的原因、规律,再寻求解决的方法。在中学物理课中我们只要注意到参考系、速度、质量、力、动量、能量、功等概念和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规律,以及时空观、物理模型、数学工具(矢量、图象、变化率)等在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中的应用和分析、解决的方法,就会对此有所体会。研究物理的规律,也要从历史上看,学会从描述物理过程开始,判断什么物理问题说明用什么物理概念、物理量去描述物体的状态,用什么方程可以描绘物体的运动状况,变化关系,从而可以解决控制物理的问题。如: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及其时间是描述运动学的物理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抛体运动公式,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等,都是我们在研究运动学动力学问题时常常要用到的。从动力学角度看运动学概念、规律能加深理解,能知道它的本质。如:加速度是力产生的,它建立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联系;抛体运动是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简谐运动是质点在线性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等。又如:从动力学角度能判定运动独立性原理不存在,分运动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可见,明确题设的物理情境,理解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教学过程必须始终贯穿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这是授之渔和受之渔的根本。方法是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物理方法是物理思想的具体表现。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有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变量控制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发散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模拟想象法、知识迁移法、数学演变法等。对于上述各方法的灵活运用需要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加以揣摩和总结。

二、减轻学生精神负担,变革考试制度

学校的考试制度不改变,学生精神上的压力就不会减少,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就不会得到应有的放松,能力就不会得到较好的发挥。传统的考试制度、形式、内容及评估方式,对学生精神压力太大,以分定位,一榜定论,像一具精神枷锁枷走了年青人的朝气,锁住了孩子们的兴趣。重知轻能使同学们钻入了“高分低能”的怪圈,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难以发挥,总是围绕高考指挥棒游来转去:凡是考试内容,深挖细究,猜题押宝,填鸭硬灌,反之一略而过,甚至置之不理,纯属应试教育。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式和新评估模式。

实行“两种考试并行,三种活动辅助”的新方案。开卷考试(占40%)与闭卷考试(占60%)并行,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推导,物理学史实,实验操作,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面试和开卷考试,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相互研讨,但最后师生必须共同讲评,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积极主动探究,个个动脑思维进取,为进一步掌握高层次科学技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思维素质的题目进行笔试,试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大有小,新颖脱俗,波浪起伏,不拘一格,有效度,有信度,有难度,有区分度,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再大跨一步。更重要的是不论哪种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淡化分数,使每个同学心悦诚服,欢畅乐学。

三种活动指的一是章一活动,一编一竞赛,一年一答辩,以此作为检验同学们智能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活动,一可增强师生竞争意识,二可充分展现自我,三可加重智能检测比例,四可突出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例如高三学年总复习前,我们拟定了“高中物理学基本思路与方法探讨”的答辩论文题目,同学们积极准备,踊跃答辩,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位同学从“合成与分解”,“整体与隔离”,“宏观与微观”,“力与运动”,“图象”,“能量转化与守恒”等七个方面基本完整总结了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思路与方法,为全面复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要打破“堂上尽由着老师灌”的僵局,实行“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四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听、议、写、评,在教师指导下,交错进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指的是知识、方法、能力一起抓,同步走。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都要把知识的核实,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当做基础工程去抓。像遇到习题教学时,首先做好习题的分类归档工作,海水舀不尽,习题做不完,但类型毕竟有限,所以狠抓典型,翻透弄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做到攻克一点,解决一片。在课堂上争取把知识落到实处,多给学生方法,多指点学法,从能力上、素质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效益,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基本训练包括两个方面:⑴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⑵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训练可以深化、活化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精选好例题和练习题。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应该有代表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针对性,能针对知识的重点、关键和学生的水平;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分清正确与错误并灵活运用知识有较大补益。

下面谈谈例题教学与定时练习两个问题。

例题教学,侧重在开拓思路,放手让学生搞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记忆和能力。教师在例题课上的讲解,是在学生“悟”不出的时候,侧重在物理模型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给学生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应用物理模型、构造物理模型的方法,例如在复习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时,通过小球在圆弧槽中滑下,不计摩擦的例题分析,构造了这类问题的物理模型:⑴不计摩擦,水平方向又无其它外力,系统动量守恒;⑵小球和圆弧槽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无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量转化,机械能守恒。由于重视物理模型的分析,学生很自然的把上面所讲物理模型与平抛运动的物理模型结合起来,顺利的对此类题型作了正确的解答。

单元例题教学以后,安排二课时的定时练习,题目是精选了的,题型较活,有浅有深。要求学生按时完卷,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评分,根据反馈信息,上好评讲课。对难度大的题一般不在课堂评讲,原因是评讲这类题花时较多,针对性不强,可做好答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钻研,评讲的重点是那些错误较多,难度不太大的典型题目。评讲侧重分析物理模型,因为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模型错了,结果肯定不对。对于多数学生已掌握,少数学困生未掌握的题目,则只进行个别辅导,根据题目的重要程度与考试情况,把答案分别做成“详解”、“略解”和“一题多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思考。

在此基础上,以练带讲,帮助学生纵观整个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三条清晰的主要线索,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⑴力的线索;⑵能的线索;⑶动量的线索;结合知识跨度大的综合性例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作为教师应该紧跟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大力开展课改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国家的教育和教研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的断想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的断想》

传统书法教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前人早已说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可以说是一条捷径。而这条捷径走得对与不对,好与不好,其关键在临摹。本文是笔者平时临池及教学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临摹在传统书法教学中的地位

临摹在书法教学至少在本科教学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并贯穿始终。因为书法对象只有文字,不象绘画有具体的描绘对象。怀素“夏云多奇峰”:观夏日晴空万里,白云翻转如丝带而悟草书运笔的变化。也是取意而非取象。所以,要学习书法只有通过对古代书家书作的临摹来提高自已的眼力和手的表现力。社会上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就是单单把临摹看作是初学时要做的事,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所谓的创作或请贴,不计较于点画的精确,这是很肤浅的。例如,传统士大夫修养中琴棋书画并称,其中三样是要靠手的技巧表现的,从某种层面上说,手的节奏与心的节律是共震的,古乐对于每个音符,手指用力的程度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这与书法用笔中的起承转合、快慢急徐的道理是一样的。总不能将一首古乐演奏成摇滚乐吧!至少这样对于理解传统书法是毫无益处的。

二、临摹的标准

临摹一般分为实临和意临,笔者以为应侧重于实临,意临应放于整个教学的后期。因为古人已逝,谁都没看过他们临池,所以临得越象就可能越接近古人。只有无限接近古人,通过体悟其运笔节奏的变化,感受其个性情操及生命节奏的韵律,达到与古人心灵的共震。这是临摹的最高境界。这个阶段不需要自我个性或理性的东西越少越好,因为通过临摹,面对古人就如面对一面澄明虚静的镜子,自己的浅薄无知暴露无遗。同时也渐渐明了心之所向,个人的志趣性情由此奠基。这才是真个性,因为它包融了深厚的人类情感的共性。所以临摹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当前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普遍缺失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味感受传统,才可能有所得,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已将学书的路径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三、关于临摹对象(书体)

因篇幅关系,这里只谈谈楷、行、草。楷书是书法的基础,虽然行草并非从楷书演化而来,但是到东晋之后楷书与行草的关系愈加紧密,到唐代发展到顶点,唐代帝王的提倡,科举的要求,楷书成为立身之本,行草的风貌往往不自觉地以此为基,至此就形成了学书法先学楷书的定式。如苏东坡《论书》有:“书法备于正书,溢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米芾在《学书帖》中讲到他初学颜、继学柳、欧、褚,出入魏晋,八面取势,其中楷书学褚最久。从中可见其对楷法的重视与善于学习,至于楷书学褚最久,笔者以为褚用笔相对于欧、颜、柳更细腻富于变化,出于二王并带有行意,由此上溯二王是一捷径。对初学者来说即能学结构又能锻炼笔性,所以楷书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智永《真书千字文》无疑是较为理想的范本。以上所说都是大楷或中楷,多用于铭石,在日常书写中并不常用。

古人平时写得较多,并深以为难的还是小楷。其实,晋唐大家无一不善小楷,而其代表作多为行草手札。这其中关系极为紧密,因为小楷对运笔技巧要求极高,既要用笔精到又要结体宽绰,所以,只有小楷写得飞动自然,用心不杂,小的行草才能用笔细腻圆润,富于变化。到宋代只有蔡襄以古法胜,而米以气胜,苏以韵胜,黄以奇胜,已非纯正的古法了。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小楷的衰落。到元代赵孟頫看到这个问题,力挽颓势,上溯晋唐,其中用功最深的就是小楷,所以他的行草手札精美绝伦,同时代的鲜于枢也只能在大的行草上有与之抗衡的余地。但赵氏在书法上的苦心孤诣往往由于其政治上的失节,引发的却是无尽的误解。此后小楷古法丧尽,完全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行草书风也为之大变,走的路越来越窄。所以要学晋唐书法,小楷是一关键,有此基础不失雅正,无此即为野孤禅。关于临习的范本,因传世《黄庭》、《乐毅》为刻本,也并不可靠,可选用唐人写经如墨本《灵飞经》四十三行或赵孟頫《道德经》,每日以二百字为底限。

关于行草的临习,应与小楷或中楷同时进行,这样可相互照应,智永和赵孟兆页临写《真草千字文》多至成百上千遍就是这种相互照应的最好例证。临写时要特别注意起收笔的方向及点画起伏转折的变化,因元从前书家书作多露锋,如黄庭坚《论书》中说:“„„今人但见深墨本收书锋芒,故以旧笔临仿,不知前辈书初亦有锋锷,此不传之妙也。”露锋容易取势,有了势才能带动整个结构,才能临得准。当然临摹更多涉及到的是具体的操作,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四、关于临摹的完整性

在前人的临作后面的落款中往往会看到某人临某帖第几遍的字样,这就是说前人重视临摹的完整性。临摹就象弹奏一首乐曲,不能老弹那么一段,要有头尾,这样才能完整地感受作者书写时整体节奏的变化。这也是为创作做准备。因为如怀素草书《自叙帖》祝允明草书《曹植诗卷》等都是长幅手卷,若临习时不能从头至尾通临,就很难感受其整体的节奏变化,就达不到临摹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临摹,笔者深感古人在创作上:一,体力惊人;二,功力深厚,节奏的控制极好。通篇无懈笔。所以临摹要完整要有一定的量,才能将所临法帖的韵味临出来。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并有待于临习者传统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要熟悉所临法帖的文意,因为古代法帖并非如我们现在搞创作的产物,古人写的时候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文意上而非技艺上,所以书写节奏的变化往往同时随文思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是笔者在日常临池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更加深了这些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岁末小节

在网上发临摹的帖子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发这些帖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即通过我的努力,说明古代

书法经典只要工具接近、方法得当,是可以不断深入认识且可以达到或接近古人书写的状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传统书法经典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古人有国学的根基、毛笔书写的环境,在审美上有认同感。古人已逝,留给我们的只有纸上的墨迹、拓本,后之习书者谁都没有见过王羲之、颜真卿是怎样运毫的,我们只有通过墨迹、拓本细心推测,但单单作表面或理论上的推测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体验。即通过临摹,在用笔节奏上尽量与之相近,与之同呼吸,感受其运笔的节律。以无我的心态全面而直接地感受古人的运笔节律!感其所感、思其所思。多站在他的视角来考虑问题,感受他的努力,他的苦闷,他的精神、审美取向,他的自得的快乐!不经意间自我由无而达充盈。我现阶段的目标就是以古人的用笔来表现他的书技,用现代词语就是——代言,不掺杂一丝时人用笔。这样的努力与实践,使我得以全面认识古人,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关于临摹,网上朋友的问题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我的临作点画浮薄;一是尖锋或露锋过多。关于点画浮薄,可能是我的笔力不够,另一方面是出于误解,这又要回到中锋和侧锋的问题。宋以前无所谓中、侧,只讲用笔取势,因为古人多斜执笔,只要腕力强劲,其一切点画都是有力度和富于表现力的,这与他的用硬毫有关。宋及以后执笔趋正,又用软笔,才有中、侧的概念。对于笔法来说这也是一个分水岭。我们以前接触更多的是后面这种用笔,以后面这种用笔去套前面那种用笔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是一般学书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因为没有体验,所以后来的所谓取法晋唐,其用笔多只是一些似风花雪月的貌合神离。

关于尖锋,这个问题其实与第一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为什么古人、《兰亭》多尖锋,因为羲之用笔强劲,入锋杀纸无所顾忌,顺逆藏露已无须过分修饰而纯任自然。当然,这一点冯模本是无法体现的。但我通过临摹,确实感到羲之用笔已达腕力运转的极限,不强调尖锋即无法达到其笔势所体现的力度。古人的尖露为我们指明了运笔取势的方向和力度,这是何其宝贵的细节,有时这是需要刻意追求的。

古人用笔强劲,点画的圆劲是笔锋在行进过程中的自然转换体现的,一切取决于笔势。

在我所发帖的所有回帖中,竟无一条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使我感到有些心寒,也使我深刻意识到整体书法水平的普及与提高,靠一两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群人,花大力做实在而基础性的工作。新年伊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节转:翁志飞——唐孙过庭《书谱》草书临摹技法

一、用笔特点: 孙过庭草书宗法二王,《书谱》不单是一件小草巨迹,同时也是书论精典,理论与实践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在书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对于草书用笔,就先让我们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变起伏于峰抄”指起始用笔,《书谱》亦如《兰亭》多露锋,露锋取势,决定于入锋的角度。入锋又决定了之后的用笔起伏。当然这不局限于一画,点画之间亦是如此。注意入锋出锋的方向是极为关键的。“殊衄挫于毫芒”的“衄”指笔既下行,又往上去的用笔,“挫”指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以离于顿处的用笔,主要指点的写法,点是见书家情性的用笔,要写得活泼生动,节奏明快。“衄挫”是顿中有转,使运笔有振动跳跃感。可言宣,完全取决于书者的临场应变用笔入锋后,接下来的就是使转,“草贵流而畅”是在运笔有力度的情况下说的。那么如何才能使运笔丰富而有力度呢?用羲之的话说就是用笔要“棱侧起伏”。用虞世南的话说就是:“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笔髓论》“棱侧起伏”指用笔取侧势,侧锋使转形成自然起伏之状。如何才能使转有起伏呢?虞世南所说就更具体了,即“覆腕转蹙”、“柔毫外拓”,指运腕的翻转及运笔的向外拓张,这样的连续运动就是草书使转的精髓。(图《书谱》“乖”字)

二、结构特点:

虽然草书有固定的写法,但因其点画简略,为形体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正如宋姜夔《续书谱》所云:“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注重字间点画的连带呼应,并合于用笔使转之理。不然点画结构就会显得散乱无章。笔势的连续转换就形成字势,草书特别重视字势或称体势,可以说势是草书结构的内核。

三、行气章法特点: 唐张怀瓘《书议》云:“然草与真有异,真侧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是以天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字势的组合即为行气,行与行的组合即为章法。在各体书中,草书是最重行气与章法的,因为草书结体无常形,若坐、若行、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等等之状,所以行气也往往跌宕起伏,变化莫测。如“云霞聚散,触遇成形”,“触遇成形”生动地道出了草书行气章法的特点,不是事先约定或有规律可循的,而是随势相生,因势而变的,是有常理而无常形的,所以不可言宣,完全取决于书者的临场应变。至于工具:普通纯狼毫,细一点的手工毛边纸,有时间的话磨墨!

第四篇:生活化地理教学浅探

生活化地理教学浅探

[摘要]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生活化情境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借助地理实验、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方式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探究生活化地理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60128

地理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在分数、考试等传统体制下,教师为取得更好的成绩,习惯于把地理知识从生活中抽象出来概括化后告之学生,因为这样可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考试所要用的知识。然而,用这种方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采用记忆、背诵、重复练习等方式去记住知识,应用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提倡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要把地理和生活整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在探究中理解,在应用中提升。

一、结合生活,直观导入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紧迫,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重,于是,在课堂中,大多教师更喜欢用讲授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该课堂要学生掌握什么,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目标、知识点、重点,然后就开始讲解,至于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完全理解了,对于这些,教师的关注力度不够。如此,地理课堂也就成为了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课堂,生活性的素材不多,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不高。

在地理教学中,要提升教学效率,首先得保证学生对地理课程感兴趣,而这和导入环节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正如上所述,以直接讲授的方式来导入,学生积极性难以提升,若教学中能从生活中选择一些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并采用话题、问答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则会表现得较为积极。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直接告诉学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学生并不能获得直观的感知,而若教学中先旅游为话题,引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追问其差异性,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并且学习的兴趣大增。

在地理教学中,要备好学生和教材,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来启发学生。如“自然资源与人类”中,先选择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用途进行分类,分类后说理由,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达引出其分类方法。又如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中,以深圳为例,通过人口数据的增长而引出人口迁移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切勿把知识过于抽象化,而要多考虑地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性,在课堂中再进行引导,这样才利于学生去学习。

二、优化教学,提倡合作

授受式是传统地理教学中大多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课堂中教师是用讲授的方式告诉学生的。学生只能采用听的方式进行学习,课堂中没有参与的机会,学习体验不够丰富,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在地理教学中提倡生活化教学,不是要把生活直接搬到课堂中,而是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多参与讨论和交流,从而更好地获得体验,理解地理知识。

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先借助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图(城市和郊区图)和表(1950到2000年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表),然后以问题“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结合学生的讨论,教师适时给予相应的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不再是以接受者的角色学习,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完成问题的分析了,学习体验得到了丰富,学习效率也随之提升。

再以“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为例,要让学生理解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如河流),可选择北京、哈尔宾、上海、武汉等城市,引导学生分析为何这些城市都处于河流汇合处,课堂中先由学生发言,教师再进行指导,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经历过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三、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倡生活化教学,一些教师会夸大生活的作用,在实践中忽视了书面练习的作用,以各类实践活动来代替书面练习。其实不然,提倡生活化的教学,一方面是要让地理教学靠近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去加强实践。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地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要能正确把握地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性,不仅要加强针对性练习,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探究后,要及时加强书面性的针对性练习,但练习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成绩而把学生束缚在纯粹的书面练习中。同时,要注重结合生活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应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后,要多引导学生去应用。如“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针对农业区位的因素学习、农业的地域类型等知识,将之可引导学生就当地的农业进行相应的调查,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倡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作为契机,从生活中选择素材,引导学生学习地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通过对课堂的优化,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辅以针对性的练习后,以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去活动,这样更利于学生把握地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第五篇: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浅探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浅探

陕西神木第七中学 苏晓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各领域、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众多高中学校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各高中学校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与不足谈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对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点,在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引入《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又如在讲正、余弦函数的图像时,传统教学只能画出静止的曲线,而利用FLASH动画可以展示正、余弦曲线的运动、变化过程,充分体现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立体几何一直就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难点,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而多媒体技术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二立体几何《圆锥的概念和性质》的课件时,就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从观察动态显示过程中积极思维,然后从中抽象出圆锥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并用发生式定义法给圆锥下定义。这种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的良好迁移情境创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

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bx+c(a≠0)在[m,n]上的最值的问题时,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移动而区间不动或对称轴不动而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通过对a,b,c,m,n的动态控制,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变与不变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了知识要点,有效的掌握了这个

难点。

三、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大误区(1)恰当地追求它的“外在美”,忽视它的“内在美”及对教学的干扰。一些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讲究华丽的外表。

(2)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往往注重演示过程,而没有指出数学方法、贯穿数学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

(3)重视课堂的“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上课就会象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双边的活动更少。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应遵循的原则。因此,教师必须挤出大量的时间学习Authorwear,3Dmax,Flash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各种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中获得自由,掌握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我们高中数学教育必将如日中天,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白瑞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30-32.[2]方钧鹤--《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 99。5)[3]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中国电化教育≥ 2000。2)

下载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探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郑县阳春中学 王 连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能力接受水平等角度出发,制定适合本班级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各学......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写写帮推荐)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 传统书法教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前人早已说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可以说是一条捷径。而这......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技能培训浅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技能培训浅探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实验验证的学科,可以说生物学上的每一个结论都是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得到的,因此实验技能教学......

    浅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

    浅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邢银波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摘要】当前知识经济的到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改革发展的步伐,社会的发展对人们......

    浅探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探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修水一中新校区 廖琳 时间:2008/9/22 15:29: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03 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

    初一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浅探

    初一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浅探 字数:2652 字号: 【大 中 小】 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

    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浅探(★)

    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浅探 在传统班级授课教学形式中,由于受到教学班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使层次高的学生的......

    三年级作文教学浅探5篇

    三年级作文教学浅探 摘 要: 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就犹如打地基。地基打得好,建起的大楼结实耐用;地基打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