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十三课教案3

时间:2019-05-15 03:1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英语十三课教案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英语十三课教案3》。

第一篇:六年级英语十三课教案3

糜滩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

Lesson13 Always do your homework!教学目标:

1.学习、巩固always、usually、sometimes、和never在句中的用法。2.学习单词chart ,sentence。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巩固表示频率副词always、usually、sometimes、和never的意思和用法区别。

难点:频率副词always、usually、sometimes、和never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步骤

Step1:Class Opening 1.Greeting 2.Warm-up/Revision What shapes are they? How many triangles/lines/circles/squares do you see? Give some examples of triangles/lines/circles/squares in our life? Step2:New Concepts 1.T: What do you do during a day? 如:do my homework help my mother walk to school wear dresses brush my teeth have lunch read books watch TV 2.T:Which do you always do? 引导学生用“always”句型回答。3.Game:Never, Never 4.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a.教师出示课件,打出对话

A: Do you always do your homework? B: Yes.A: Good.Let us put a triangle for always.b.听录音并跟读。

c.T: Now we are going to make a chart.What is a chart? I will show you.用多媒体展示chart,并对chart以简单介绍。

提问学生:Can you guess what Li Ming/Jenny/Steven/Danny always does? d.把书中的chart制成空的表格,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听录音,并做“Listen and tick”练习。

e.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教师边提问边与学生核对答案。5.Group Work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操练。6.拓展巩固 Step3:Homework 将制作chart的任务延伸到课外,采访对象不限,采访问题也不限,要求每人制作一份chart。

Blackboard design:

Lesson13 Always do your homework!triangles lines circles squares What do you do in a day? do my homework help my mother walk to school wear dresses brush my teeth have lunch read books watch TV

第二篇:十三课学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72-74页“导入框”、课文、插图和“动脑筋”内容,自学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其发明的时间、应用及外传的情况?(可组内讨论)

2、沈括、郭守敬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们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试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组内讨论完成)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

2、结合课文“南宋突火枪”、“元代火炮”和导入框“火箭”插图,“动脑筋”:它们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3、教师对自主学习中的第三个问题加以引导,并通过师生的合作规范完成对此题的作答。

(三)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系统总结:

宋元的科技成就:

1、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

(发明、应用、外传)

3、火药

(五)巩固训练:

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

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A、蒙恬

B、孙武 C、卫青

D、岳飞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打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材料四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用它来看风水。” 读后请回答:

(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南针所发挥的作用。

(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怎样?

(4)材料四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六)当堂反思:

说出这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篇:六年级英语上册一到十模块教案

六年级英语教案

Module 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The Great Wall 学习任务:These postcards are great!It’s a picture of the Great Wall.功

能:

讲述关于某个地方或某件事物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老师热情的问候学生们,欢迎他们在暑假过后回到学校。(How are you ,boys and girls?Welcome back to school)

2、老师可以询问学生们在假期里都去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特别有趣的经历。(Where did you go in summer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in summer holiday ?Have you got interesting things to tell me ?)

3、建议他们通过展示图片和照片介绍相关的情况,可以使用句型“It’s a picture of ,It’s very.”等。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老师从学生的图片或照片中选取比较典型的并提问:“Do you know this place?”引导全班学生自由回答。

2、回答完毕后,老师总结:These photos are great.出示长城的明信片,复习单词postcard.老师问:Do you know this place ? 引导学生回答:Yes ,it’s the Great wall.It’s a picture of the Great Wall.老师再问:Is it long or short ? It’s long.3、告诉学生:在这个暑假里,Daming 去了美国旅游,并在那里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刚到表哥Simon家,行李还没有收拾好,Daming 和Simon就迫不及待的聊开了。

三、课文教学:

1、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活动1,让学生看书,听听Daming 和Simon 的对话,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Who is Simon ? Where is Daming ? What are they doing ?

2、让学生打开书,放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勾画出课文中的生词。教师讲解单词:

Postcard more thousand kilometre

million

Mexico

Canada

3、再放录音,让学生勾出文中的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明信片上画的是哪里?(2)关于长城、纽约和北京,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4、讲解课文重点句型:

1.These postcards are great.2.It’s a picture of the Great Wall.3.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 It’s about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ers.4.How big is Beijing ? It has got eight million people.5、把全班分成两组,表演对话。

四、课堂练习:

1、全班完成AB练习1。

2、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SB活动3的游戏。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New York is in the east of America.学习任务:Where is New York ? It’s here, in the east.Canada is north of America and Mexico is south of America.功

能: 讲述某地的地理位置和相关的基本信息。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与学生进行交流:并进行介绍:

What’s this ?(It’s a map of China.)Yes, it’s a map of China.I’m from Beijing.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2、向学生提问:

Where are you from ? Where is it on the map?Please find it on the map.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出示Simon的图片,提问:Who is he ?(he’s Simon.He’s Daming’s cousin.)

Where is he from?(He’s from Now York , America.)板书New York

Where is New York?

2、出示美国地图。提问: This is a map of America ,Can you find New York?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到纽约的位置。

三、课文教学:

1、在地图上标注east ,west ,south.north.帮助学生复习这些单词,老师领读。巩固单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作工作。Turn to the north.Turn to the south.Turn to the east.Turn to the west

2、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SB第二单元活动1的地图。把录音中提到的几处美国城市名称和周边国家名称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America New York san Francisco Canana Mexico

China

3、带领学生学习表达地理位置的方法。

Where is New York ? It’s in the east of America.What about San Francisco ? It’s in the west of America.4、老师教授第二种位置表达法。

Where is Canana ? It’s north of America.Where is Mexico ? It’s south of America.总结: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美国领土以外,而纽约和旧金山是美国的一部分,在美国境内,所以两种表达法有所不同。

5、把全班分成两组,看活动一的图进行对话练习。

四、课文学习:

1、SB 第二单元活动4,让学生熟悉韵诗的大致内容,向学生讲解不理解的内容。

2、全班一起完成AB 第二单元练习3。听录音,根据录音判断练习中的陈述是否正确。

五、作业。

Module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Chinatown in America.学习任务:

There is a Chinatown in New York!There are lots of Chinese shops and restaurants there.功能:用 "There be “句型描述事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模块所学知识:

(1)让学生说出:长江、黄河、长城的英语名称。

(2)复习句型:How long is the Changjiang River?(6300km)

Great Wall?(6700km)

Yellow River?(5464km)

引导学生用It’s „„来回答。

(3)让学生猜一猜下列城市的人口数。(上海:18million 青岛:7million 济南:6million500thousand)

运用句型How big is it ? It’s got „„来回答。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出示一张城市景观的图片,对学生说:This is a picture of a city.What can you see in it ?(I can see „„)Yes, in this picture , there are „„.2、出示一张纽约唐人街的图片,问学生:Do you know where it is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请学生回答问题。

向学生介绍:Daming 现在在美国表兄的家里,他正在给家人发送email,他想念家人吗?他今天了解到了美国的什么情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课文教学:

1、播放动画呈现SB活动一。请学生认真听Daming和Simon的对话,然后判断大明是否想念中国,为什么?(通过文中Do you miss China ?Sometimes.以及大明迫不及待想要去唐人街的表现,引导学生得出肯定的回答,引出Chinatown 的话题)

2、教师提问:Where is Chinatown? What is it like? 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看书听,并从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there is a Chinatown in New York.There are lots of Chinese shops and restaurants there , There’s Chinese dancing.)

3、板书以上三个重点句子,向学生介绍关于唐人街的背景。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美国最大的“唐人街”在旧金山。旧金山的“唐人街”始于1850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后来,“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同时,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还有各种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每逢春节,这里均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事实 3

上,唐人街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只是有的地方不这么叫就是了。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Chinatown),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多数会看到很多唐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会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一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凭着、随着华人的富裕,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人口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是体现东方华夏色彩的。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

4、板书生词,向学生进行适当讲解,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掌握单词后放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课文。

5、让学生看课本活动2中的插图,并试着描述图中有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然后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并注意对话中所使用的语言。

6、引导学生回顾并比较There is /there are 的用法。

五、作业:抄写并背诵一下重点句子。

1.I’m sending an email to my family in China.2.Do you want to go to China town? 3.There is a Chinatown in New York.4.There are lots of Chinese shops and restaurants there.5.There is Chinese dancing.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2 Postcards from China 学习内容:There are lots of bicycles in China.There is a very famous river.功能: 用“There be”句型介绍事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向全班问好,请学生做值日报告,报告的主题是介绍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国家或城市等。

2、请学生回忆Daming and Simon的对话,并提出相关的问题:Do you remember Chinatown from the last unit? Where is it? What is it like ?引导学生作出相应回答。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请学生听SB unit2活动3的录音,之后让学生试着跟读一遍。要求它们注意重读的地方。让学生把书翻到SB unit2 活动3,仔细看书上的句子以及每句话中用黑体标注的地方,比较一下自己刚才跟读时重音的位置与书上的标注是否一致。老师再放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认真体会。

2、让学生把书翻到SB unit 1 的故事,再听录音,试着在Daming and Simon的对话中勾出需要重读的音节和单词,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3、老师讲解:Simon向Daming介绍了唐人街,Daming也向simon介绍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情况。去美国时,他给simon带了很多中国景物的明信片。老师出示活动1中的六幅图画,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或上面有些什么)。鼓励学生回答。问问他们想不想知道如何用英语介绍这些中国的景点和景物,以此引出课文。

三、课文教学:

1、出示SB unit 2 活动1的六张明信片,播放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先让学生整体听,鼓励学生说一说听到的信息。

2、再放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在每段后暂停,猜一猜录音中描述的是哪一幅图。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并试着回答它们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一部分。录音原文:

Look!These are my postcards from China.Look at this one.There are lots of bicycles in China.People ride them to work.And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This is the west lake.It’s in Hangzhou.There is a very famous river ,the Changjiang River.It is about 12,600 li long.I like this postcard.There is a famous square in the middle of Beijing.It’s Tian’anmen Square.And there’s a very famous wall in China ,the Great Wall.It’s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ers long.Of course , there are also many mountains in China.There is a famous mountain in Anhui.Look!This is the Huangshan Mountain.3、讲解课文内容。

4、教师领读课文,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5、让学生根据意思,练习背诵句子。

三、完成课堂活动用书。

四、课文学习。

1、完成学生课本第二单元活动四。让学生欣赏并学习一首歌曲。放录音前,让学生们先试着通过文字和图片猜测歌曲的内容。

2、老师放录音,同时出示长城的卡片或其他教具,鼓励学生模仿录音,并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排适当的动作。

3、再放录音,请学生积极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五、课后作业:

将课本第8页第一部分的句子读熟并联系背诵。

Module 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学习任务:I’ve got lots of stamps.These are some stamps from Canana.This stamp is from China.功

能:谈论和介绍个人的爱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

老师引导学生做对话练习,通过谈论学生喜欢的东西导入今天关于“hobby”的主题。如:“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game /food ?

My favourite sport / games /food is ┅

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老师拿出一本集邮册,问学生:What’s this ? It’s a stamp album.引导学生通过实物理解“ stamp , album”的意思。

2、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说明:今天学习的课文中,Daming 和Simon 谈论起了Simon的一项兴趣爱好。Simon会向Daming 和我们介绍自己的爱好,听过他的介绍后,大家也要试着介绍自己的爱好。

三、课文教学:

1、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活动一,让学生听一听Daming和Simon之间的对话,之后问学生:What’s Simon’s hobby?

2、放第二遍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书,勾出课文中的生词。

3、学习新单词:collect stamp hobby men

women

another

4、让学生回答问题:What’s Simon’s hobby ?(His hobby is collecting stamps.)

提问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讲解课文;之后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语音和语调跟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6、让学生看SB活动2中的图,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问答。

四、巩固练习:

1、重点句型:Collecting stamping is my hobby.Have you got any stamps from China ? Yes ,I have./No ,I haven’t.There is /are

Is /Are there

?

2、完成AB练习1。

3、完成SB活动3。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I’ve got a hobby.学习任务:Have you got any dolls from Japan ? Yes ,I have./ No ,I haven’t.6

能:自由谈论自己的爱好或询问他人的爱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生进行对话练习,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

Have you got any ┅? Yes ,I have./ No ,I haven’t.Do you collect ┅?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Simon 的兴趣爱好——集邮。我们大家也有自己的爱好。今天我们学习后,让更多的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课文教学:

1、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1。让学生看图仔细听对话,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对话中的学生在作什么?他们都提到了哪些兴趣爱好?

Girl 1:I collect dolls.Teacher: Oh, Have you got any dolls from Japan ? Girl 1: No ,I haven’t.but I’ve got some dolls from china.Teacher :Oh ,they’re beautiful.Boy 1: Reading is my hobby.I’ve got lots of story books.Teacher :Have you got any picture books.Boy 1: No ,I haven’t

Boy 2 :Flying kites is my hobby.Look.I have got some Chinese kites.Teacher :Have you got any dragon kites? Boy 2 : Yes ,this is a dragon kite.Girl 2: I like riding my bicycle.that’s my hobby.Teacher :Have you got any photos of your bike ? Girl2: Yes ,these are some photos of my new bike.2、老师教授新单词。

3、讲解对话内容。重点练习句型:┅is my hobby.让学生说出他们学习过的与爱好有关的单词或词组,引导学生用这些单词或词组进行替换练习。例如:fishing , skiing ,skating ,shopping ,reading books ,dancing ,singing , swimming , riding bikes /horses ,drawing ,flying kites , playing basketball /the guitar / the piano.四、练习巩固;

1、完成AB unit 2 练习1。

2、完成运用任务1。

五、课文学习:

1、全班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4的韵诗。老师放录音,让学生试着理解韵诗的大致内容。让学生讨论这首韵诗,说出小图表现的人们的各种兴趣和爱好是什么?

2、再放录音,让学生注意听,试着逐句跟读。

六、课后作业。

Module 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Unit 1 Happy Thanksgiving!学习任务: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We always have a special meal.We say “thank you ”for our food, family and friends.功能:谈论和描述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了解的西方节日的名称,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例如:Christmas ,Halloween 等等。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个节日的情况,例如: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按照传统,人们在这两个节日里会做些什么?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老师向学生出示与圣诞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When is the Christmas Day? Do you like it ? 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

2、用同样的方式谈论万圣节。

3、出示美国国旗,问学生是否了解美国有一个关于国旗的节日和一个感恩节。引导学生开始今天的课文学习。

三、课文学习:

1、把本课的教学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活动1的内容。让学生看图认真听,要求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弄懂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句子。

2、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Festival 节日

special 特别的 meal 一顿饭

sound 听起来

lantern 灯笼

Flag Day 国旗节

thanksgiving 感恩节

3、放录音,思考下列问题:

What are the two American festivals in the story ? What do people do on Flag Day ? 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 Day?

4、讲解课文。

5、让学生跟读课文中的句子,熟读课文。

四、练习巩固:

1、让学生看SB活动2的图片,试着谈一谈图片的内容

2、完成AB练习3。

3、完成AB练习1。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 8

学习任务: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Lantern Festival.功

能:介绍中国主要节日。

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

交流自己对节日的喜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上一模块学习的韵诗。让学生跟着录音边说边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2、老师针对节日的主题向学生提问: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 Day ?

What do people do on Flag Day ?

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回答。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出示SB第二单元活动1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所表现的是什么。(元宵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2、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西方节日的传统,如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Halloween ,如果有外国朋友想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怎样介绍呢?

3、让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关于春节的情况。如:Spring Festival is Chinese New Year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at Spring Festival.We have peanuts and sweets.三、课文教学:

1、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1。让学生对照着书听录音,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

Girl1: I love this festival.we all go to see the Dragon Boat race ,We eat zongzi.It’s very delicious.Boy 1: My mother loves this festival.She makes mooncakes.Her cakes are delicious , my father likes this festival , too.He sings moon songs.His songs are very good.Girl 2: This is my family.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 , we have a special family dinner.and we eat jiaozi.Boy 2: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after spring festival.It’s at night.there are lots of lanterns and there’s a dragon dance.2、听过第一遍录音后,让学生看书上的图,说出每幅图表现的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把Lantern Festival , Spring Festival , Mid-Autumn Festival , Dragon Boat festival 写在黑板上,进行单词教学。

3、放录音,让学生说出该段文字描述的是哪一个节日,向学生讲解语言点。并让学生跟随录音模仿重复。

4、让学生熟读课文。

四、练习巩固:

1、完成运用任务1。让学生以SB第二单元活动2为示例自己分组展开问答练习。

2、完成运用任务2。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中内容填写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1。

五、课文学习:

1、全班一起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4的韵诗。这是一首练习人称代词的韵诗。

2、放录音,让学生看书听韵诗,从整体上把握诗句意思,讲解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再放录音,每句后停顿,学生模仿。

六、课后作业。

Module 5 教学内容: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学习任务:Can you speak English?

Can I write to your friend ? 功能:讲述自己的能力。

通过介绍自己的情况结识笔友或网友。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读SB活动3中的示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练习句型I can.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把话题引到语言上来。把几个问题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回答: Can you speak Chinese ?

Can you speak English ? Can you write Chinese ?

Can you write English ?

2、导入课文。

三、课文学习:

1、使用教学挂图和录音整体呈现SB活动1。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故事大意。如:Who’s Laura? Where is Laura from?

How many English friends has Daming got ? Can Laura write Chinese ? Can Daming write English? Can they be pen friends ?

2、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整地再听一遍录音,并帮助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和初步理解。对每幅图片及对应的对话进行学习。

3、讲解课文语言点。

4、放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

四、练习巩固;

1、完成SB活动2。

2、完成AB练习1。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Pen Friends 学习任务:Who can be your pen friend ?

He can speak French.功能:讲述能力。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交笔友或网友。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汇报关于自己的朋友、笔友或网友的情况。将name ,age ,hobby ,language ,can 这几个项目分别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把学生所说的内容的填入表格。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师: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网友或笔友,但是有一些同学可能没有找到。今天,我们将认识几个新朋友,他们也在寻找笔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要给自己的笔友或网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

三、课文教学:

1、讲解生词:address , Sydney , Australia , Hong Kong , painting , pet , French.2、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1。让学生看书听录音,弄清课文大体意思。

3、录音原文:

Mike :hi ,I’m Mike.i’m eleven and I’m from Sydney.I like football and swimming.Yao Tingting : My name is Yao Tingting.I’m form Hong Kong.i can write emails and stories in English.I like drawing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Jim: hello, I’m Jim from London.I’m twelve.I can speak French and English , of course!I like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Linda: Hi ,I’m from san Francisco and my name’s Linda.I can 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I like dancing.painting and I love my pet dog, Alex.3、放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两遍。问学生:Who can be your pen friend ? Why ?

让学生读一读书上的文字,说一说这几个人的基本情况。

4、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请他们试着脱离课本把这几个人物的基本情况讲述出来。

5、两人一组互相问答,运用以下语言: Who can be your pen friend ?

Linda can.Why ?

Linda loves her pet dog, and I love my dog , too.Linda is American and I want to learn English from her.四、练习巩固:

1、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1。

2、完成运用任务1。

五、课文学习:

1、让学生仔细看SB第二单元活动4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有些什么。

2、放录音,让学生完整的欣赏,然后让学生边听边小声模仿。最后让学生大声跟唱。

六、课后作业:

Module 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Postcard from New York 学习任务: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 and we fly it in the park.I’ve got some chopsticks , but they are difficult.功

能:通过不同国家的人们使用的物品进行文化对比。

复习have got 的用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带领学生演唱 第五模块中的歌曲I can speak English.2、通过提问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Do you remember Laura ?

Can Laura speak Chinese ? Can Daming speak English ?

Are Daming and Laura pen friends now ?

Does laura want to write to Sam and Amy? 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回答。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明信片,引出本课内容,复习单词postcard。提问:Are the beautiful ? Do you like them ? Then , what are they ?

2、Sam 和Amy收到了一张来自美国的明信片,它是Laura寄来的。我们看一看Laura 在明信片上写了什么?

三、课文学习;

1、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活动1的内容。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

Where is the postcard from ? Is the postcard from Daming ? What has Daming got ? What has Laura got ? Can Laura use chopsticks ? 放录音,帮助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针对“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中的have /has got 进行讲解。

如:I have got a kite.Have you got a kite ? Yes ,I have./ No ,I haven’t.She has got a skirt.Has she got a skirt ? Yes , she has./No ,she hasn’t.I’ve got some chopsticks , but they are difficult.我有一些筷子,但很难用。

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 and we fly it in the park.大明有一只中国风筝,我们在公园里放风筝。

3、让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

看SB活动2,让学生说出图中的物品名称,根据课文情节讲一讲图中的内容。

四、练习巩固:

1、完成AB练习1。

2、完成SB活动3。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I’ve got some stamps from China.学习任务:I’ve got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I’ve got some stamps from China but I haven’t got any stamps from Canada.功能:谈论个人所拥有的物品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针对上一篇课文内容提问:

Where is the postcard from ?

What has Laura got ?

Can Laura use them ?

What has Daming got ?

Does Laura want to visit China ?

What does Laura want to send Sam and Amy ?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让学生说出I’ve got a

老师提问:What has he got ?

三、课文教学:

1、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1的内容。老师提出问题:

Has the girl got a knife and fork or chopsticks ?

Has the boy got a Chinese kite or a Japanese kite ?

Has the girl got a book about America or a book about China ?

Has the boy got stamps from China or stamps from Canada ?

How do you know ?

2、录音原文:

Boy : Have you got a knife and fork or chopsticks ?

Girl : I’ve got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Girl : Have you got a Chinese or a Japanese kite ?

Boy : I’ve got a Chinese kite and a Japanese kite.Boy : Have you got a book about America or a book about China ?

Girl : I’ve got a book about America and I’ve got a book about China.Girl : have you got stamps from China or stamps from Canada ?

Boy : I’ve got some stamps from China but I haven’t got any stamps from Canada.3、再放录音,让学生看图听。跟录音朗读。练习几遍后,两人一组展开对话。

四、巩固练习:

1、对SB第二单元活动5的游戏进行扩展练习。

2、完成运用任务4。

3、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1。

五、课文学习:

1、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4的韵诗。

先放录音,让学生听韵诗,从整体上把握韵诗的大意和节奏。然后请学生一句一句的跟读,老师一行一行的向学生讲解韵诗的意思。

2、注意这首诗的韵律。

六、课后作业:

Module 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I don’t believe it.学习任务:pandas eat for twelve hours a day.They love bamboo.The snake thinks the flute is another snake.功能: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动物及其习性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名称:tiger.lion ,elephant , monkey ,cat , dog ,bird ,panda ,snake, fish , bear ,panda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把熊猫和蛇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引导学生学习今天的课文。

三、课文教学:

1、使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活动1。在学习前让学生先看一下课文,大致了解故事内容,然后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看课文。

2、让学生认真听对话,放第一遍录音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Who gives Daming the present ?

What is the present ? How long do pandas eat every day ? what do they like to eat ? Do snakes like music ?

How does Daming like the CD-RoM?

3、讲解单词:

Hour ,bamboo , fantastic CD-ROM

4、讲解课文重点句型:

(1)I don’t believe it.我不相信。

(2)Pandas eat for twelve hours a day.熊猫一天吃十二个小时。

Twelve hours a day.一天12小时。

(3)Why is the snake coming out of the box ? 蛇为什么从盒子里出来?

Come out of

里出来

(4)The snake thinks the flute is another snake.蛇认为笛子是另一条蛇。

四、巩固练习:

1、完成AB练习1。

2、完成AB练习2。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Unit 2 Pandas love bamboo.学习任务: Pandas love bamboo.功能: 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动物及其习性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SB第一单元活动1的录音,出示课文挂图,让学生跟读。并练习表演对话。

2、找几名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带领学生完成SB第二单元活动3。体会问句中的升降调。

2、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和文字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搭配:

熊猫 Play with children 蛇 Sleep in the winter 熊 Love the sun 狗 Like fish 大象 Love bamboo 猫 Like water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动物的习性。学习过后,大家可以试着用学过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三、课文教学:

1、让学生看SB第二单元活动1的六幅图,并根据图意造句。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内容找到对应的图片。

录音原文:

Snakes love the sun

Elephants like water

Pandas love bamboo

Dogs play with children

Cats like fish

Bears sleep in the winter.2、多放几遍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给图片标注顺序,然后听着录音跟读。

四、练习巩固:

1、让学生两人一组展开SB第二单元活动2的游戏。

2、带领学生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1。

五、课后作业:

Module 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Looking at photos 学习任务:Do you often play with dolls ? 功能:谈论行为习惯和喜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些照片,让学生对照片进行描述。

2、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讨论各自在星期天都喜欢干什么,引导大家关注自己和同伴的日常生活。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拿着自己的照片,询问学生是否经常去公园或经常做与你相同的事情:Do you often ?出示一些表现各种活动的单词卡片,让学生说出相应动词或词组。例如:help your mum ,eat fast food , read stories 等。出示单词卡片,向学生提问:Do you often help your mum?引导学生作出回答。

2、带领学生温习often 的意思。在黑板上写出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单词,一边说句子,一边在相应的位置上打勾号I watch TV on Friday , Saturday and Sunday.I often watch TV.3、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文中,我们要了解到Amy 和Lingling 的一些爱好和习惯。大家要注意他们使用的语言。

三、课文学习:

1、使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活动1的内容。让学生听一听Amy ,Lingling 之间的对话。听第一遍录音后,老师提问:How many photo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

What can you see in them ?

Does Amy often play with dolls /read stories / clean her room? 让学生试着在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带领学生完成AB练习1,通过练习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2和3。

2、让学生看SB活动2 的图片,试着说出它们分别代表什么行为。(play with dolls ,read book , clean room)让学生两人一组使用这些词组展开对话,然后听录音跟读。如:

Does Amy /Lingling often play with dolls /read books /clean her room ?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Unit 2 I often go swimming.学习任务:always , sometimes , often ,never.功能:通过使用频度副词讲述行为,习惯和喜好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录音温习SB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出示挂图,让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课文。

2、练习使用often。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带领学生朗读SB第一单元活动3的句子。将活动中的四个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听录音跟读。

2、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文中,大家将了解到另外一些孩子的爱好和行为习惯。我们学习了用 often 表示“常常做某事”,那么,“总是做某事”和“从不做某事”应当怎样表达呢?

三、课文教学:

1、出示SB第二单元活动1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其中的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如;This is Xiaoyu.He is reading an English book.this is Simon.He is riding a bicycle.2、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当录音中出现sometimes ,always ,often ,never 时,老师向学生大声重复。

3、录音原文:

Xiaoyu :I love English.I often read English books.Heping : I like writing stories , I sometimes write stories in English.Maomao: I never play football.I don’t like it.Lily: I sometimes clean the blackboard for my teacher.Teacher : Thank you , Lili.Lingling : I never play with dolls.Sam : I often go swimming.Daming : I often eat with a knife and fork.But I like chopsticks.Simon : I always ride my bike to school.I never go by bus.4、再放录音,让学生集中注意录音中的“sometimes , always ,often , never”这四个单词,并在听到每句话后指向对应的图。多放几遍录音,让学生跟读句子,同时尽可能的记住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喜好。

5、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看图说句子,然后两人互换。如:

Xiaoyu often reads English books.Heping sometimes writes stories in English.四、巩固练习:

1、带领学生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1。

2、让学生两人一组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2。

五、课文教学:

1、老师出示与SB第二单元活动4的韵诗的各种活动对应的图片,并将它们贴在黑板上。

2、放录音,让学生合着书听。每当韵诗中提及一种行为或活动时,老师都要指向黑板上相应的图,帮助学生理解。

3、多放几遍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大声朗读。

六、课后作业:

Module 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Visit to the UN 学习任务: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 in New York ?

I want to show Daming the present from China.功能:询问他人的意愿以及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几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及家人的行为习惯和爱好。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诵第三模块中所学的韵诗hobbies。鼓励学生在朗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

3、和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例如:

T: Do you collect ?

S: Yes , I do./ No , I don’t.T: What’s your hobby ? S;Traveling is my hobby.T: Do you like the Great Wall ? S: Yes , I do.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老师向全班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在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对学生说:I like traveling very much.Look at this photo.I took it in Hainan.Do you like traveling ?引导学生用Yes 或No 来回答。向学生讲解traveling 的意思。

2、老师告诉学生:假期里,Daming 与Simon 和Simon的爸爸去纽约观光。他们去了哪里?他们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课文教学:

1、使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活动1的内容。让学生看图,理解课文意思。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听录音,边听边思考:Daming , Simon ,Simon的父亲在哪里。

2、讲解the UN building 和UN的含义。讲解peace的意思。

3、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如: Is the UN building big or small ? Where are the flags from ? How many flags are there ? What does Simon want to show to Daming ? What is the present ? What does Daming want to do ?

4、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打开书,边听边看书,同时用笔画出课文中的其他生词,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然后老师教学单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AB练习1。

先让学生读懂书上的问题,然后听录音,并口头回答问题,最后把答案写在书上。

2、完成SB活动3。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Do you want to go to Guilin ? 学习任务:Do you want to go to Guilin ?

Yes , I do./ No , I don’t.功能:询问他人的意愿并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SB第一单元活动1的挂图,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Daming , Simon , Simon的父亲,根据挂图表演故事。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提问:What is it ?(It’s a map of China.)

2、老师指着地图上的一些地方问学生:Where is it ?(It’s)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地方的名称。接着问学生:Do you want to go to Guilin ? Why not ? 引导学生说出种种理由。

3、告诉学生:有一家外国人到中国来玩。他们在谈论假期安排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说了写什么?学习过今天的课文,同学们也要使用学到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旅行计划。

三、课文学习:

1、老师放录音,让学生看着中国地图听。听第一遍录音时,老师要求学生找出录音中提及的几个中国地名。(Beijing , Hong Kong , Harbin , Kunming , Guilin)

2、录音原文:

Dad :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places to go in China.Boy : I want to go to Beijing , Beijing is very and very famous.Girl : I want to go to Hong Kong.It’s very big too.and there are lots of tall buildings.Mum : There are lots of shops in Hong Kong , too.But I also want to go to Harbin , Harbin is very cold in winter , but the snow is very beautiful.Dad : Kunming is a beautiful place , It’s in the south of China , and it’s got a beautiful lake.Girl : And there are lots of mountains and lakes in Guilin.Boy : I think we should go to all of these places.Mum : That’s a good idea.3、放第二遍录音,让学生试着找出每个人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如:The boy wants to go to Beijing.The girl wants to go to Hong Kong , The woman wants to go to Hong Kong and Harbin.4、再放录音,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跟读。

四、巩固练习:

1、完成SB第二单元活动2。

2、完成AB第二单元练习2。

五、课文学习:

1、全班一起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4。

让学生边看书边学习韵诗。可以跟录音逐句学习。

2、全班看书一起听SB第二单元活动3的录音,同时大声跟读,体会如何用正确的语调朗读疑问句。

六、课后作业:

Module 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At the library.学习任务:Don’t talk in the library.Please stand in line.功能: 使用祈使句发出指令或要求。

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命令。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韵诗: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sea ?

2、复习学习过的动词。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给学生播放一段表现学校中的违规行为的录象片段,如:上课时看课外书,在楼梯上追逐打闹等。老师一边播放一边问学生:录象中的学生在作什么?当你看到这个情景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Please listen to the teacher!Don’t run on the stairs!老师把句子写到黑板上。

2、老师告诉学生,录象里的学生违反了学校的哪些行为规范。询问他们还知道学校的哪些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不同场合的行为规范或规章制度。

3、告诉学生:今天的课文就是关于图书馆中的规章制度的。学习之后,大家可以试着给学校的一间公共教室制定一份规章制度。

三、课文教学:

1、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活动1。

放第一遍录音时,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第二遍录音时,要求学生找出带有please 和Don’t 的句子,然后试着说出句子,由老师写在黑板上。放第三遍录音时,要求学生总结出Library Rules , 由老师板书。

2、引导学生完成AB练习1。

3、老师针对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以此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如:

1.When do they go to the library ?

(At ten to five.)

2.what does Simon find ?

(He finds a book.)

3.What does the man say to Simon ?(He says “look at the library rules)

4.What are the library rules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Please be quiet.Please stand in line)

4、老师对板书的句子加以总结,通过表情或手势让学生明确Please 与Don’t 的含义。

然后请学生两人一组一起看SB活动2的插图,试着根据插图展开对话。老师放录音,学生跟读,让学生两人一组继续练习书上的对话。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对话。

四、巩固练习:

1、完成SB活动3,执行录音中发出的指令。

2、完成AB练习2。

3、两人一组完成AB练习3。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Unit 2 Go straight on.学习任务: Go straight on.Turn left / right.Stop!Don’t go!

功能:使用祈使句指示方向和路线。

遵守与交通规则相关的指令。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组织学生参加Simon says 的游戏,复习巩固祈使句的用法。老师要尽量多的使用left 和 right 等单词,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老师拿出上节课大家一起制订的英语班规,让单个学生逐条朗读。可以把班规贴在黑板旁边。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老师模仿交通警察的样子,提问:What am I ?(You are a policeman.)老师继续模仿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动作,并不断的向学生提问:Do you know what I mean ?(Turn left , Turn right.Go straight on.stop)

2、告诉学生:我们在公路上除了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还要看懂许多交通标志。出示SB第二单元活动1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用英语说一说它们代表什么意思。

三、课文教学:

1、老师逐一出示SB第二单元活动1中的8幅图,请学生自由讨论,试着说一说图片中的内容。然后放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指向对应的图。老师再放一遍录音订正答案,并让学生重复。

2、录音原文:

Stop!Don’t go!Go!It’s green now.Go straight on!Don’t ride your bicycle here!Don’t walk!Don’t turn right here!Be quiet!

四、巩固练习:

1、完成SB第二单元活动2。让学生大声朗读活动2的句子,然后请他们把活动1中对应图片的序号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2、完成SB第二单元活动5。

五、课文学习:

1、全班完成SB第二单元活动4。

让学生看书听录音,学唱这首歌曲。边听边模仿插图中人物的动作。

2、让学生看书听SB第二单元活动3的录音。同时大声跟读,体会如何用正确的语调朗读祈使句。

六、课后作业;

第四篇:《登高》三课教案

《登高》教案设计

谢广辉

【教学目标】

1.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大家对杜甫和他的诗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结合杜甫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诗歌作品谈谈你所了解的杜甫。(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来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二、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三、品读诗歌(30分钟)

1、[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2.[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 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过渡:大家认为自然界中的景与诗歌中的景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王国维在他的诗论《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看看这首诗歌中的情是怎么通过景来传达的?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问题2: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问题3: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

四、体会诗风

1、出示什么是“沉郁顿挫”。

2、把“沉郁顿挫”的诗风代入诗中,让学生体会。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附:板书设计

第五篇: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三课的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三课的音乐教案

一、乐曲简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曲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的情绪特征;

2.使学生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3.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三、教学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四.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

1.“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呢?”(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2.“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21页,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一首器乐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优秀代表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的体会,听完之后谈谈你们的第一感觉。3.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

4.首先我想提问的是这首乐曲是由何乐器演奏的呢?(琵琶)

琵琶简介: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琵琶的种类很多,但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5.“我们听了这首乐曲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它给你的整体气氛是什么呢?兴奋?激动?还是紧张?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汗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这首乐曲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战争场面的激烈雄壮,及当时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烈场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6.“下面我们结合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它所运用演奏技巧。”

7.再次播放器乐曲《十面埋伏》,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及“垓下歌”(把项羽在面临失败时的那种焦虑及儿女情长表现出来)。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该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晓,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拓展练习1.“我们这里有哪些同学见过兵马俑呢?大家都知道秦兵马俑的出现是世界的一大奇迹。它塑造了将军、步兵、车兵等不同兵种的将士形象。有谁能告诉我“俑”的含义吗?”(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庄子称之为“象人”。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避邪的神物。)2.“我们已经听了两遍这首由琵琶演奏的器乐名曲,对它也基本有所了解,下面我想来做个小游戏,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古战场上勇士们英勇奋战的画面,也可以模仿书本上兵马俑的造型。”(分别请三位同学上台模仿,让同学作出点评。)

(三)结束小结(1分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希望同学们回去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好好消化一下,今天这节课就到这,下课!” 课题:校园里的小白杨 教学目的 :

1、通过学唱《校园里的小白杨》,指导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用饱满而又有弹性的声音,充满热情的歌唱,表达出对童年和母校生活的留恋。

2、初步学习为歌词谱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童年和母校生活的留恋。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要求: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三、新授歌曲

1、导入: 徐缓抒情的儿童歌曲,用孩子的口述诉说在老师身边的成长过程,歌颂了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

2、初听音乐。

3、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4、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5、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6、念歌词,体会情感 学生演唱,讨论并设计几种演唱形式

7、唱歌词,随琴一起。

8、有感情地演唱。

四、歌曲的处理 《校园里的小白杨》是一首小学毕业生借学校里的白杨为题,抒发他们对母校爱恋之情的歌曲。全歌为二段式结构。

第一乐段的曲调应明快亲切,演唱时第一、二乐句的声音要轻快活泼,声音要富有弹性,仿佛在说悄悄话似的。力度mpmp、mp

二声部合唱时,声部要协调、均衡,力度要求为第一、二乐句mpmp;第三乐句mf>

1、学习歌曲《哦,十分钟》

2、创编并表现“快乐的课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表现意识,引导学生表现好“快乐的课间”。

教学重点: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唱好歌曲。

2、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特长,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唱准节奏(后十六分、切分节奏)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歌谱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谈话法、听唱法、视唱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课间十分钟)

1、听一听,在音乐中组织教学(播放音乐《哦,十分钟》让学生聆听,教师亲切自然的和学生问好)

2、说一说 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课间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玩一玩 情景再现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课间活动情况真实的表现出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二、唱课间十分钟

1、播放录音范唱《哦,十分钟》,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

3、引导学生用“啦”轻声哼唱歌曲,教师提出哼唱要求。(声音像拍乒乓一样轻快、有弹性)

4、分组学唱歌谱,教师指导,进行歌谱接唱比赛。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6、加入歌词演唱,让学生提出演唱中的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7、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做相应的体态律动。

8、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课间的真实活动对歌曲进行情绪、演唱方式的处理。

三、快乐的课间

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快乐课间的情景再现。这是本课的亮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没有勇气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大胆创编、表演。(在快乐中结束本课,让学生走进属于自己的快乐十分钟)

教学后记: 本设计坚持以音乐新课标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把真实、自主的学习展现课堂。从情景再现(即谈课间十分钟)、聆听感受、氛围营造(即唱课间十分钟)、协作创造(即快乐的课间)三方面展开设计,意在从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拓展学生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活动。

湘版三年级下学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二、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3、唱一唱

教学重点: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爱祖国、爱妈妈的情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6 | 5 1 |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唱一唱v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五、课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吹奏“6、3、2” 三个音

教学难点: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教学过程:

一、复习吹奏“

1、5”两个音

二、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

1、听一听。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2、看一看。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果,马上吹出这个音。

三、学唱《牧童谣》并为之伴奏。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记: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大部分同学都能吹准新学的三个音,并能为歌曲《牧童谣》伴奏,学生吹奏的兴趣很高。第二课 春来了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课时安排:2节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彩笔。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师:小朋友,春天在翠绿的山林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们的耳朵里,你们听、、、、、、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

(1)启发学生:“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 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 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1)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跳一跳:

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讲一讲:

(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3/4拍,圆舞曲)

(2)学小杜鹃跳圆舞曲。(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并摆出结构图: a.听到第一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b.听到第二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长方形)c.听到第三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来了》

1、导入

师: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2、听:听赏《春来了》

3、说:

(1)想象春天的情景。(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2)唱歌词

(3)演唱《春来了》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课后记:

学生已掌握圆舞曲的特点,在歌唱《春来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二部轮唱《两只老虎》,并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教学重点:学习二部轮唱(奏)法。教学难点:声部之间的对应与和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钢琴 教学过程:

一、定向

学生听《动物之歌》边律动边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导入情景。

二、导学

1、情景导入 师:踏着欢快的乐曲,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出来欢迎我们的是谁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看森林动物,聆听动物的叫声或脚步声,并进行模仿。老虎的吼声:2/4 x:|| 小鸡的叫声:2/4 xx xx :||(2)学生用击拍和声音进行模仿,组合成“森林之声”。

2/4 x|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3)用上面的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卡农。师: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课件)

画面:由暗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各种动物从睡梦中苏醒,两只老虎从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师:发生了什么怪事?

生:来了一只没有耳朵和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师:会唱这首歌吗?

2、熟悉歌曲

(1)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小老虎的动作,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2)学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学习二部轮唱(奏)

(1)两个声部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两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赛跑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俩是怎样跑得? 生:一前一后追着跑(先后出发,先后到达)

师: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赛跑,有点像我们节奏练习中的哪种形式? 生:“森林之声”的节奏练习(卡农)。

学生分成两组,按节奏念《两只老虎》歌词做卡农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歌声把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分别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2)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第一次跑完了,没尾巴的老虎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次比赛与第一次比赛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没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没尾巴的老虎?

生:没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没尾巴的老虎落在后面,返回去安慰、鼓励它。

2、模仿与活动

由一位学生选择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没耳朵的老虎是怎样跑得。(最后两小节进行反复)全班分成两部分,用歌声或吹奏口琴进行模仿,第一组反复最后两小节后,两组同时结束。学生把老虎第一次赛跑和第二次赛跑的情形连起来,模仿一至两次。

四、创作与表现

1、创编歌词

师:两只老虎跑累了,想歇一会儿。森林里有跑来了几只小动物,你们瞧瞧谁来了? 生:四只小松鼠。

把《两只老虎》换成《四只松鼠》,学生创编歌词,并进行即兴表演。

2、表现

学生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另一组模仿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然后两组互换轮唱形式,再做一遍游戏。学生边唱边做,当唱到最后一拍时,做山洞的同学双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间的同学要求表演一个节目。

五、尾声(播放课件)

画面:由亮变暗,小老虎和其它动物渐渐远去,消失在夜幕中,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小老虎要回家了,让我们用歌声送它们回家吧。学生边边唱《两只老虎》边走出教室。第三课 愉快的劳动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2、聆听《铁匠波尔卡》时,能与同学配合,模仿“打铁”的声音、动作,共同参与听赏活动。

3、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解决两声部协调配合问题。教具准备:课件、钢琴、玩具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

1、律动

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

2、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 生:《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3、附点节奏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

工人叔叔敲铁锤,叮 叮.叮 咚,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 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 刷.刷 刷。

二、“参与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听赏《铁匠波尔卡》

1、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乐从房子传出,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

2、初听《铁匠波尔卡》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有同学见过打铁吗?大家看,年轻的彼特拿着大铁锤和师傅一起打铁。大铁锤“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铁打平,师傅用小铁锤“叮叮”的敲两下是在告诉彼特该打这里了。他们“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铁多么有意思啊!

4、参与表现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铁的节奏:2/4 x xx | x xx | xx xx | x x || 师:同学们,其实,大小铁锤在劳动的时候必须相互配合。看,这就是他们打铁时的节奏。A.集体读。

B.分组配合读。一组读大铁锤,一组读小铁锤。C.按节奏自由练习

D.请你先读一读,再敲一敲。

(3)和着《铁匠波尔卡》音乐,按节奏参与伴奏。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让我们都来做做小铁匠。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开始愉快的劳动。

5、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这就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学唱《剪羊毛》

1、导入

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中的人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3、练习剪羊毛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剪羊毛节奏:2/4 x 0 | x 0 | x x | x 0 ||

4、创编活动

(1)用“嘿”声。

师:瞧!那儿有一个老爷爷,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纪大了,你们想想老爷爷歌声的速度是怎样的?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剪羊毛。(2)跺脚。

师:这边有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想想会发出什么声音?(跺脚)我们来学学。

5、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

师: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3)集体跟琴唱谱。(4)引导质疑。

师: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没见过,你们呢?对这项劳动还有什么问题吗?(5)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词。

(6)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9)分组互相纠错。

第一组唱第一句,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

6、演唱歌曲

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

三、“欢庆劳动的丰收”——综合表演

1、导入

学生听音乐《劳动最光荣》看画面。

师:同学们,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农民伯伯在田间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厂里挥洒汗水。

2、听《铁匠波尔卡》,参与表演

师:听,铁匠铺中“叮叮咚咚”的声音敲响了,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打铁吧!

3、演唱《剪羊毛》与参与表演

师: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

4、听《丰收之歌》,看劳动丰收图。

四、小结

师: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创造财富!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再见!

第四课 两只小山羊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

2、能积极参与表演《两只小山羊》的活动,并领悟到互相礼让的道理。教学重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动作来表演歌曲。教具准备:CAI课件、小山羊头饰、小木桥、披风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小精灵剧场,我是这个剧场的导演。现在我们正在招聘音乐童话剧《两只小山羊》的演员,你们有兴趣吗?好的,大家先来看看我的招聘启事。(课件展示文字)

2、讲读招聘启事

3、简单介绍剧情

师:这个音乐童话剧共有三幕戏,两只小山羊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二、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师:同学们,请你们边听边想,第一幕戏发生在野外的什么地方?主人公是谁?(播放动画和第一段歌曲)

生:(小桥上,白山羊和黑山羊相遇。)

师:对,这第一幕戏呀,主要表现两只小山羊在桥上相遇了!其实,刚才你们说的就是我们第一幕戏的台词。作为一个演员,台词可是基本功,我们一起来念念吧!

师:我刚才说了,我们这是音乐童话剧,会念还不行,最主要的是你要会唱,我们一起来听听应该怎么唱?(播放第一段歌曲)师: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段吧!首先请大家学羊的叫声,用咩来哼唱旋律。(学生随乐哼唱)师:下面我们把歌词加上,谁先学会谁就有希望当演员了!(老师弹琴,带唱第一段)

师:会唱还不够,还要能表演。我首先来友情客串扮演小白羊,谁来扮演小黑羊呀?你们要是觉得我们演得好就给我们掌声好吗?(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还要有动作和造型。)师:下面我请全体同学和我一起表演一次。(全班参与表演)

2、学唱第二段 师:第一幕戏是最简单的!两只小山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进入第二幕的表演,现在卖个关子,我请两为主角先躲起来,你们听听有什么声音,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片段录音)

师:是什么的叫声?你们能拍出小羊叫的节奏吗? 师:请大家模仿一下。

师:请你们想想这两只小羊它们这时可能在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来模仿它们争吵的声音好吗?看我的手势请第一组的同学扮演小白羊,第二组的同学扮演小黑羊,我点到哪边就请哪边的同学发出声音。(老师带领学生模仿)师:刚才这两只小山羊在争吵,那你在模仿时就要将争吵的动作和表情也表现出来。(学生表演)

师:它们为什么会争吵?请说一说。(启发学生给小羊配音)师:好,我来问问,(点击白羊)白羊要干吗? 生:(白羊要回家。)

师:(点击黑羊)黑羊要干吗?(生答要上山岗)

师:你们知道它们要去干什么吗?(跟琴唱第一、二段歌词)

师:这幕戏主要讲的是两只小山羊在桥上怎么样呀?(课件:互不相让。)

师:接下来我这个导演来唱群众演员的台词(齐唱),你们来扮演两只小羊(独唱),我们一起来表演。(全班唱一遍)师:作为一个好演员,不光要会演主角,还要会演群众演员。下面我们反过来演,好吗?(全班唱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拍第二幕戏。首先请两个小演员上台表演。(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进行自评和互评)

师:这两只小山羊站在一起时,它们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启发表演白羊要会家和黑羊要上山岗的表情和动作。)

师:每组派两名代表到前面带领大家一起表演。(全班边唱边表演第二段。)

3、学唱第三段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幕戏,两只小羊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呀,你们看它们会怎么办?(课件出示带括号的文字)

师:你们看,两只小羊的什么顶在了一起呀?(羊角)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念这段台词。

师:接下来我们玩游戏。老师的两只手分别代表两只小羊,你们看到白羊就说顶呀顶,看到黑羊就说撞呀撞。(老师演示两种节奏)

师: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启发学生说出用力顶和用力撞,解决附点节奏,引导学生表演。)

师:两只小羊见这样仍不能分胜负,它们就凑到一起,顶呀撞呀,现在你们来试试。(学生将歌词念一次。)

师:这只小白羊很狡猾,它在顶的时候偷偷用力了,你们看。(手势表演。)师:你们能读出来吗?(解决附点节奏)

师:下面,我们用手势合着歌声表演一下好吗?请仔细听它们是怎样唱的?(播放音乐。)师:我来做手势,你们来唱好吗?(学生再唱一遍)

师:同学们,它们这样争下去,最后结局会怎样?对了,掉进河里。掉进水中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扑通”一起掉进河里。

师:对!这一段是表现它们掉入水中的情景。(出示歌曲)师:大家想想,为什么最后一句要慢下来?

师:落水的时候要怎么表演?(请学生上台表演。)

三、整段表演

师:好,我们三段戏都排练完了,下面我们要开始正式演出了。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角色,既可以两人一组来扮演小山羊,也可以几个人为一组来扮演群众演员。(指导学生排练,请第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师:同学们,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办?通过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启发学生回答:在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团结协作。)

师:再请你们想想,两只小羊落入水中后会怎么样?谁来为这个音乐童话剧加个结尾。(学生上台表演,并共同评出最佳表演奖,当场签约。)

师:我这儿只有一个皇冠,给谁呢?(让学生把互相谦让的美德落实到行动中。)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两只小山羊》这首歌,还懂得了在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团结协作才能成功,是吗?今天大家表演得都很精彩,我决定全部聘用你们为小演员,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相逢在下次的小精灵剧场吧!第五课 小骑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2、在聆听二胡独奏器曲时,感受二胡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热烈欢快的赛马情景,能主动参与表现乐曲情景。教学重点: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2、感受《赛马》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难点:

1、唱准歌曲中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2、听赏时能创造性地表现乐曲的几个场景。教具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验

在《赛马》的旋律中,老师带领学生做骑马的动作走进教室。

1、说一说 师:刚才小朋友们和老师“骑着马儿”,非常神气地走进了教室,小朋友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的人最喜欢骑马吗? 生:蒙古族。

师:对,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你对蒙古族的生活还了解哪些?(生答)

2、看一看

师: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为新朋友,让她带领大家到草原上去游览一番。(课件:出现小精灵:“大家好!我是草原小精灵。草原上的景色非常迷人,今天由我当小导游,带大家到草原上好好玩一玩。”)

(1)课件呈现草原迷人的风光,并以内蒙古音乐作品《长调》为音乐背景,在音乐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

(2)课件再播放一遍草原风光。提示学生注意聆听其中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音乐背景。师:你对这个旋律有什么感受? 生:(略)

3、学一学

师:刚才在屏幕上你们看到草原上的人在进行哪些活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生答)师:你能上台来做一做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活动的动作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并称赞他们是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等。

二、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听一听

草原小精灵:蒙古族的小朋友看到我们来了,高兴地唱起歌来,你们听: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1)学生聆听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听,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歌词。

2、念一念、敲一敲

师:下面让我们也当一回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交手。请随老师的鼓声有节奏地念一念这写歌词。

(1)生在老师的鼓声的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地念词。

(2)生一边有节奏地念,一边跟着歌词内容做自己想做的内容。(3)选择乐器和节奏型,边念词边进行敲击。(双响筒、铃鼓)(4)

一、二组边念词边律动,三、四组用打击乐器为他们加油。

3、唱一唱

草原小精灵:大家想成为真正的小骑手吗?那就先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首歌吧。(1)听歌曲(2)唱旋律

难点教学“6.i 2 , 6.i 1”七度、八度音程主要通过摸唱和教师的手势来引导。(3)自学歌曲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唱准,并引导学生在歌唱速度以及七度、八度音程和下滑音处体会感情。

三、合作、表现

1、敲一敲、跳一跳

2、师: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生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全班分成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用筷子伴奏等小组。(1)讨论、创编:各小组根据各自的任务进行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表现歌曲。

(2)分组展示:每组派一位代表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表现的最佳方案,并整组展示。(3)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并得出最佳方案。

(4)集体展示:播放《我是草原小骑手》的音乐,全体同学大胆表现。

四、扩展、延伸

师:草原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同样,草原儿女创作的音乐也丰富多彩,有热烈奔放的,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深沉感人的。在这堂课结束前,让我们再听赏一首由草原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

五、小结

师:今天,咱们在草原小精灵的带领下一起感受了草原上迷人的风光,并体验了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下节课老师再带领大家继续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各种有趣的蒙古族人民的民俗风情。

在《我是草原小骑手》的音乐中,学生律动出教室。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课件播放《我是草原小骑手》的MTV,学生律动进教室。师:草原的景色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继续让小精灵带着我们感受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二、整体听赏——想象画面 学生聆听全曲。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老师要先保密,让我们接下来听它的第一乐段。

三、分段欣赏

1、第一乐段:听——配图、敲击

师:这里有两幅图,大家边听边思考,如果要你给这样的音乐配上画面,你会选择哪一幅?为什么?

(1)聆听第一乐段。

(2)给音乐配上相应的画面。

(3)总结出相通之处,即二者所营造的氛围都是热烈奔放的。(4)揭示主题——二胡独奏《赛马》。(5)敲一敲

a.出示第一音乐主题,启发学生观察节奏特点。b.老师敲鼓带领学生用筷子模击节奏。c.随音乐即兴伴奏。

引导一部分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敲击筷子伴奏,并引导学生站起来到教室里寻找声源,如拍击桌、门、凳等,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d.让学生说一说敲起这样的节奏有什么感觉,说一说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场面。

2、第二乐段——敲击、吹奏

(1)聆听第二乐段(课件出示第二部分音乐主题)聆听要求:

a.边听边想象相应的画面。

b.如果你听到的是轻快活泼的音乐,可用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示。

(2)检查课前布置的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声源的情况。学生展示自己所带的物品和各种不同敲击方式。

a.课前要求所带日常生活用品能敲击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用调羹敲碟子等。b.鼓励学生用与他人不一样的方式敲击,看是否能发出不同的声音。(3)敲一敲

a.老师弹奏第二音乐主题,请学生用自己准备的乐器伴奏。b.比较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节奏、速度上有何变化。(4)奏一奏

学生用竖笛吹奏第二音乐主题。(5)说一说

a.比较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情绪上有何变化。b.听到活泼轻快的旋律,你想到怎样的画面?(6)敲一敲

一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第二音乐主题,一部分学生用自备乐器伴奏,再次表现轻快活泼的旋律。

3、第三乐段——跳

(1)聆听第三乐段:师指出第三乐段有再现了第一音乐主题。(2)在聆听的过程中鼓励大胆想象赛马场景。(3)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现。

四、完整听赏——创作、表现

1、讨论(以《赛马》为背景音乐)

学生针对不同乐段用何种相应的方式表现进行讨论,如:打击乐器伴奏、视奏、舞蹈、情景表演等。

2、评价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评价,归纳出最合适每个乐段的方式。

3、创编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自的任务进行创编。

4、参与、表现

完整地伯父播放音乐,学生根据不同乐段的情景用相应的方式进行表现。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大草原是美丽的,大草原上的音乐又是如此动听,以后有机会,希望大家到大草原上去,亲身体验一下那充满情趣的生活,亲耳听听那里人们演奏的动听的旋律。第六课 母子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能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妈妈的爱》,并从中体验和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教学重点、难点: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走进教室。

二、感受母子情——学唱《游子吟》

1、导入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请大家在看完影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说得都对,从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课件展示图片)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2、读

师:(听老师朗读古诗《游子吟》)你们也想试试吗?(全班读)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生答)

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3、唱

师:看来大家都背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有一为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1)教师范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老师唱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学生回答)(2)学生用“lu”音轻声跟唱旋律。

师:乐曲中有没有我们以前没有见到过的音符?(引导学生说出有前倚音的地方)(3)前倚音的教学。

师:这个音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老师和一位同学牵着手)大家看,它的形状就好象妈妈紧紧地拉着小朋友的手,害怕他离开自己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前倚音。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注意将这两个音符连起来唱,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教师范唱)

师:你们也来试试好吗?注意要唱出母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觉。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有很多前倚音?为什么?(生答)

师:既然前倚音在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老师唱前面的曲子,你们接后面的前倚音。(4)学唱歌曲 师:刚才大家在唱前倚音的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你们看。

(课件出示歌曲的第一乐句)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我来唱前半乐句,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请你们接后半乐句,好吗?妈妈开始招呼自己的孩子了。师:孩子们快来呀!(引导学生接后半乐句)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妈妈呼唤孩子的游戏吧。老师把歌曲分成了八个小乐句,这边是乐句妈妈也就是后半乐句。现在我请小组长上来选择你们组想唱的乐句,每组唱一句。师: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在游戏之前先练习一次。听到你们的那个余句,就请这组的同学赶紧站起来一起唱这一乐句,看哪组同学反应最快。(学生做游戏)

师:动人的旋律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现在让我们唱着歌词,再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5)轻声地演唱全曲。

师: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深情地)师:那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演唱歌曲。

4、演

师:前面我们在唱前倚音的时候,大家都唱得很好,可是刚才加上歌词一唱,好象没有前倚音了,你们听。(教师唱两种,让学生比较。)师:你们觉得哪种更能表达妈妈和孩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呢?那我第二种有没有唱前倚音,你们也来试试。(再次演唱歌曲)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老师来当演员,请一位同学和我配合一下,我们来演妈妈和游子,你们来唱。(师生表演)

师:你们也想试试吗?我们边唱边来演一演。同桌的同学商量,一位演妈妈,一位演游子。(学生自由表演)

师: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出水痘,病情很严重,妈妈为了照顾我,整整两天两晚没睡觉,一直守侯在我身旁,不让我的小手到处抓。现在想起来,我仍非常感激我的妈妈。我想你们的妈妈一定也非常爱你们。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让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谁先说? 生:、、、、、、师:前面的演唱,我们体会的是孟郊对母亲的爱,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自己妈妈的爱,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

三、表现母子情(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1、导入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母亲的爱,相信你们的妈妈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诗人孟郊写下了千古绝句来回报妈妈。你想怎样报答妈妈呢? 生:、、、、、、2、爱 师:你们知道妈妈的节日除了“三八”妇女节,还有一个什么节?(引导学会上说出母亲节)师:那么过节的时候,你想怎么想妈妈表达你的心意呢?现在虽然不是母亲节,但是我们今天感受到了深深的母子情,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老师这给大家准备了明信片,你们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帮你们转给你们的妈妈,好吗?(2)学生各自写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四、小结

师:今天,大家不仅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还为妈妈献上了一份爱心。我相信妈妈们一定会很高兴。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亲,要记得为祖**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边献卡片边唱着歌曲走出教室。第七课 友爱之花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八分、十六分音符及其组合,并知道其时值。

2、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二部练习曲《王老先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演唱和听赏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知道“友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协调配合,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倾听声部,共同平衡声部音量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今天,农庄里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究竟是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CAI播放动画短片)师:原来是粗心的小鼹鼠吓跑了刚刚下完蛋的母鸡,现在它正要把鸡蛋送还给母鸡的主人——王老先生,让我们也来帮帮它吧!

二、导学铺垫

情境一:拜访王老先生

1、读读拍拍(课件展示王老先生的家)

师:我们来到了王老先生的家,让我们跟他打个招呼吧!生:王老先生你好,我们来看您了!

(CAI画外音:“喔,是你们呀,欢迎欢迎欢迎!)

师:看来王老先生挺喜欢我们的,一连说了两个欢迎。让我们学着王老先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欢迎 欢迎欢迎)

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呢?(边拍手边读谢谢 谢谢谢谢)

2、情景表演

分角色读读拍拍。

3、节奏创编

师: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心情吗?

三、引导掌握 情景二:帮助王老先生

1、音乐游戏一“读儿歌“——复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师:刚才的节奏是由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它们都是音符之家的成员。这两种音符我们现在还不认识,可是我们认识其他音符之家的成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CAI出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师:还记得那首音符儿歌吗?(全班读儿歌)

音符之家兄弟多,听我跟你说一说,老大名叫全音符,三条尾巴跟着它,记住它要唱四拍,就像有人高声喊,哎———;二分音符是老二,一条尾巴拖出来,记住它要唱两拍,就像猫儿喵喵叫,喵—喵—;四分音符要认得,光溜溜的没尾巴,记住它只唱一拍,让我们开心地唱出来,嘿嘿嘿嘿。

2、音乐游戏二“称天平“——认识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1)让课件中音符自我介绍。

(2)利用课件中的天平演示八分、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3)师生唱一唱。

3、音乐游戏三“找朋友“——音符时值组合

(1)通过讨论,学生手拿带音符的手卡在小组内找到与四分音符时值相等的音符组合。(2)师生唱一唱。(3)评价、讨论。

4、音乐游戏四:修补鸡窝——二声部视唱(1)情境

师:王老先生的鸡舍坏了,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鸡舍)

师:鸡舍砖块上有音符,买来的砖块上也有音符,只要你能将音符“对号入座“就修好了!(2)方法: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3)做一做。(4)唱一唱。

5、学唱《王老先生》(1)歌词教学

师:鸡舍修好了,让我们去告诉王老先生吧!咦?他在干什么?(CAI出示到节奏的第一声部歌词。)学生自己试着读词,检查纠正。(2)曲谱教学

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曲谱吗?学生跟琴视唱。(3)歌曲教学

师:请你自己唱一唱吧!(CAI播放伴奏带,学生试唱歌词)(4)二声部教学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王老先生》的歌曲,你们听一听,看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不同?(CAI播放二声部活动曲《王老先生》)全班演唱二声部。(5)完整演唱歌曲《王老先生》。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帮助了王老先生,你们觉得开心吗?(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希望早将来的谢谢中你们能不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下课!第八课 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碰铃、舞板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导入

(CAI课件展示:生日快乐的音乐与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大家参加我的生日舞会,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大家跳起来吧。

2、随乐集体律动。(3/4拍子)

二、导学铺垫

师:刚才大家跳得很高兴,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

1、听赏《小步舞曲》

初听:简单介绍音乐家巴赫。

第一遍:安静地听(CAI出现欧洲风景画面)。第二遍:边听边介绍巴赫(CAI出现巴赫头像)。复听:体会小步舞曲风格(CAI宫廷舞会片段)。

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端庄、彬彬有礼、华丽)

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学生模仿舞蹈姿态。)

随乐模仿:老师带着学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第一遍:看舞步模仿(CAI出现舞步模拟动画)。第二遍:随乐模仿(播放〈小步舞曲〉)师:谁能说出“小步舞”的舞步特点? 小结:小步舞曲一般是三拍子。3/4 X X X | X X X | 强弱 弱 强 弱 弱

2、体会并掌握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师:既然是舞会,就离不开乐队,同学们请拿起乐器,一起来演奏吧!(1)打击乐器伴奏:

a.随乐敲一敲,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b.个别学生示范。(用不同的乐器,要求敲出强弱规律)c.选择强弱敲一敲。(2)身势动作创编:

师:刚才小乐手们用乐器表现了三拍子的特点,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a.自由创编身势动作。b.身势动作接龙。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乐手。听,舞会上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1、范读与范唱

2、学唱歌词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3、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4、分组演唱,体会舞曲风格

一组同学演唱时,其余学生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其伴奏;老师指挥,并适时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当一次宫廷乐手和歌手好吗?记住,要高雅端庄。(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伴奏。)

四、创造与表现

师:舞会马上要开始了,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1、创编

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

2、展示

每组派两名代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作指导性评价。

4、集体表演

师生自由选择角色,全班集体表演。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跳一曲小步舞,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全班在集体舞中离开教室。第九课 小骆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CAI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课件展示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

(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2)学生自由练习。(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1 | 2 — | 1.6 | 6 —)走 啊走,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 6 1 6 | 6 —)

前 面 有青草,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前面有花 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

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五、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第十课 船之梦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船之梦》,体验歌曲美好的意境,;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简单的二部合唱。

2、在听赏大提琴独奏《梦幻曲》中,能积极参与想象活动,体验音乐的情感。

3、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船之梦》伴奏。教学重点:学会合唱歌曲《船之梦》,并体会其意境。教学难点:《船之梦》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学。教学准备:CAI课件、小画板、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随着《划船歌》律动“划船”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师:刚才,同学们划得很开心,你们看(指CAI课件)这里也有两位小朋友在划船,他们在海上划呀划,随着风浪飘呀飘,他们划到哪儿去呢?

(展示《船之梦》的情景画面,同时播放《船之梦》的音乐,画面上出现歌词。)

二、引导掌握

1、熟悉歌词

(1)师:这只小船往哪儿去呢?小朋友看见了什么? 生甲:小船去了神秘的椰子岛。

生乙:小朋友看见了可爱的小矮人、、、、、、(2)老师有感情地轻诵歌词:“摇呀摇我的船之梦,在那遥远的天边轻轻飘荡、、、、、、”随后根据歌词进行扩展,描述歌曲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展开联想。

(3)再次聆听歌曲《船之梦》。

2、熟悉旋律

(1)用梦幻般的声音随旋律用“u”哼唱两遍。

师:小船在海上摇呀摇,激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这些浪花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将括号中的音写在浪花状的音乐卡片上,通过课件播放出来。)师: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2)学生用“lu”自由唱一唱括号中的音。

(3)全体分声部合唱:一组用“u”轻声唱曲谱;另一组用“lu”轻声唱括号中的音。

3、学生加词跟琴演唱

(1)随乐轻声唱主旋律部分的歌词两遍。(2)随琴唱一唱括号中的歌词。

(3)两声部合唱:一部分唱主旋律;另一部分唱括号中的词。

三、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船之梦》伴奏

1、拍一拍,找一找

请学生自由拍一拍下列节奏,找出难点。X—— 0 X X X 0 0 X 0 0 XX X X X X X

2、分组合击 分组合击上例节奏,看哪一组拍得最整齐、最准确。

3、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表现歌曲的意境。碰铃 X—— 手铃 0 X X 响板X 0 0 三角铁X 0 0 沙锤 XX X X 铃鼓X X X(学生选择乐器时,CAI课件播放《梦之船》音乐。)

4、分组表现

各小组用本组选择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分组展示,互相评价。

四、创设情境,表现歌曲《梦之船》

集体表演。全体同学围坐成一艘大船(“梦之船”)的形状,老师请几位同学坐在船的中央划船,其他同学跟着一起摇。到目的地后,请几位同学下船和“小矮人”一起跳舞,同学们一边表演一边演唱。

师:刚才,我们坐着“梦之船”去了神秘的椰子岛,看到了可爱的小矮人,和他们一起唱了歌,跳了舞。现在这只美丽的“梦之船”又要起航了,它要上哪儿去呢?你们倾听音乐,尽情想象吧!(播放音乐《梦幻曲》)

五、听赏表现

1、聆听大提琴独奏《梦幻曲》

(1)师:谁听出《梦幻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介绍大提琴。

2、设问引导

师:乐曲《梦幻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用了什么速度?

3、随乐自由表演

(1)师:小朋友从小就有许多美好的梦想,也做过许多美丽的梦,你们都梦见过什么? 生:、、、、、、师:现在,同学们边听《梦幻曲》,边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们的梦随《梦幻曲》表演一下。(2)随乐自由表演。(课件播放公鸡鸣叫声;喔喔喔—)

师:今天,同学们坐着“梦之船”,随着美妙的“梦幻曲”,甜甜地做了一个梦。听,公鸡叫了,东方亮了,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实现美丽的梦想,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吧!第十一课 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影响力。

2、能学会演唱《只怕不抵抗》、《酸枣刺》两首歌曲,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歌曲《只怕不抵抗》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的变化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段表现黄河奔腾不息的雄伟音乐,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音乐家的经典之作,大家想了解这位音乐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二、学习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欣赏

1、冼星海和《风》(1)让学生默读连环画部分的文字。(2)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a.冼星海曾在哪个国家留学? b.留学时的生活情况怎样?

c.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作《风》这首作品的? d.这首作品得到了怎样的评价?(3)听赏《下山虎》

a.结合课本图片讲解“下山虎”的寓意。b.聆听乐曲《下山虎》。

c.学生说说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学唱《只怕不抵抗》。(1)简介歌曲的背景

这首歌写于1937年,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儿童高昂的抗日情绪和勇敢、活泼的性格。(2)采用听唱法学唱。重点是将第一二段进行对比,不要把这两段混淆了。

(3)参与表现。唱熟后,让学生随歌曲踏步行进,进一步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抗日小英雄的形象。

2、学唱《酸枣刺》。

(1)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风格以及所表达的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音乐家冼星海了解了多少?请大家一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脑海里收藏的有关冼星海的内容。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听着歌曲《只怕不抵抗》出教室。第十二课 喜洋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碰铃等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4、能认真完成《音乐万花筒》板块中的综合活动。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音乐万花筒》的综合活动。

教学难点: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中的二部合唱。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1、进行“打哈哈”发声练习。如:

6 6 6 | 6 6 6 0 || 5 5 5 5 | 5 5 5 0 ||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哈哈 哈哈 哈

2、练习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片段。

3、全班分成两组,分别唱两个声部的旋律片段。注意演唱时音量不能过大,同时注意聆听对方声部的演唱。

4、分声部演唱合唱部分。

5、师问:演唱这首歌曲时,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活泼、欢快。

师:对,那就请大家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整首歌曲。

二、听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1、导入听赏

歌曲的情绪既可以通过旋律来表现,又可以借助歌词来传递,那么乐曲有是怎样来表现某种音乐情绪呢?

2、整体听赏

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初步认识笛子、二胡、木鱼。

3、分段赏析

分别听赏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然后让学生说说两个乐段音乐情绪的表现特点。第一段旋律欢快,热情洋溢;第二乐段旋律舒展流畅,非常抒情。

4、参与表现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三、综合活动《音乐万花筒》 第一阶段:复习

1、唱一唱

将学生分成四组,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歌曲复习,每首歌只唱第一段。

2、听一听

还是以组为单位,播放乐曲的主题音乐,学生进行抢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下载六年级英语十三课教案3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英语十三课教案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阅读教案3

    六年级阅读教案 3、《探望》 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有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同学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我常想找个机会让我们的思想来......

    六年级3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ice cream, hamburger, tea, sandwich, salad五个单词及替换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d......

    2018冀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题十一课—十三课[大全]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题十一课—十三课 十一课小瓶子,大学问 1.地球上除 生物圈 外,还有 水圈 、 大气圈 、 岩石 等其他圈层。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

    英语教研组三课活动总结

    英语教研组三课活动总结 为响应学校“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课堂展示活动”,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经过充分准备,认真开展......

    三课教案(合集五篇)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6 1.了解特写与消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特点。2.体会本文写作手法上的特色。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赏析本文动......

    开放英语3教案

    开放英语3教案 (供给没时间来上面授课的同学自学参考用) 二.开放英语Ⅱ(1)课程说明 开放英语3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是专门为具有初级英......

    六年级英语PEP7第四单元教案3[5篇范例]

    PEP7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中的两封电子邮件。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书写的知识。。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Pen Pal"......

    六年级奥数教案3

    第二课堂牛吃草问题(2)练习课 一、课堂例题: 5. 快、中、慢三车同时从A地出发,追赶一辆正在行驶的自行车。三车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4千米、20千米、19千米。快车追上自行车用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