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论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马娜薇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英语学院
摘要:高校儿童文学教学在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的高校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审美教育的途径,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也是培养儿童文艺人才的途径。通过儿童文学教学弥补应试教学的不足,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儿童文学;教学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y
Abstract: Children’s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iversity to cultivate new talents.It is a wa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the beautiful;it is a way to build wholesome personality;it is also a way to cultivat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alents.Children’s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y can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exam-oriented teaching, which is good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Key words: universities;children’s literature;teaching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文学大师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指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引导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是故儿童文学的提倡对于社会和国民,最是起死回生的良药。……”这段话充分肯定了儿童文学对儿童的发展乃至对社会的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儿童文学教学在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的高校中,尤其是以培养教育人才的高师院校中应当重要地位,然而事实上,高校儿童文学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如鲁兵所说:“在我们的社会上,儿童文学好像不怎么引人注意,有些甚至轻视它,认为它不登大雅之堂,所以称之为‘小儿科’……”。(鲁兵,1982)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深刻。
一、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校儿童文学教学始于建国初期。195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钟敬文先生的倡导下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儿童文学教研室。1977年恢复高考后,钟老又是第一个提出恢复儿童文学课程。尽管儿童文学教学已经走了半个多世纪的征程,但是其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导王泉根教授说到“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中文系、文学院没有专职的儿童文学教师。另有一些院校专本科、幼师的儿童文学课 全由一位教师承担,更严重的情况是一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是一片空白!”(王泉根,2007)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颁布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儿童文学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一个研究方向,由此,绝大多数高校的中文系、文学院没有专职的儿童文学教师,甚至根本不开设儿童文学课程就顺理成章了。
而“国际上越是文明发达的国家对儿童文学就越是重视,欧洲、北美、澳洲等地的许多国家以及冬亚的日本、韩国等,都普遍在高等教育中建立了儿童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体系,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配套的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陈艳秋,2008)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致力于儿童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应该携起手来呼吁有关部门来关心和重视儿童文学教学的发展,因为高校儿童文学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尤为重要。
二、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作为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来说,开设儿童文学课程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儿童文学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途径
审美教育,即美育。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可见,审美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如何理解和感悟美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不会爱护和创造美,教出来的学生也许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能称之为现代化人才。“我们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走出唯德唯智的误区,充分认识到美育应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一般具体的教育,而是一种高层次上的文化素质教育。”(王颖,2004)儿童文学作品充满了幻想和爱,它所塑造的形象数不胜数,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无论是善良还是狠毒,无论是聪颖还是愚笨,无论是幽默还是木纳,这些形象都同样启迪读者的心灵,愉悦读者的性情,陶冶读者的情感,让读者难忘,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儿童文学作品就是美的载体,高校儿童文学教学就是通过这个载体对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对未来的家长,对未来的儿童文学的研究者,对未来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才进行审美教育,让这些高校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当他们为人师,为人父或为人母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有能力利用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所独有的美学特质让孩子们具有理解和感悟美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美能磨练人生。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
“儿童文学作品对人的审美引导是不容忽视的,它始于人类的童年,不知成就了多少颗伟大的心灵。它可能不会马上化为钞票,但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徐小凤,2008)
2、高校儿童文学教学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
丰子恺曾经把健全的人格比作一只鼎,真、善、美如同鼎之足,缺少一足,鼎一定不 能立稳,学生们的健全人格如同这只鼎,必然也包括这三要素。儿童文学教学在塑造学生们健全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不通过枯燥的说教,强行的灌输,利用儿童文学作品这个载体,通过教师的诚挚讲解与分析,《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就可以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蓝色的海豚岛》中的卡拉娜会教会学生们坚强、勇敢、乐观,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快乐王子》中的快乐王子让学生们体会到什么是自我牺牲的精神……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无疑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和生命的价值,都在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学生们在儿童文学教学中,体验到的真、善、美内化于他们生命之中,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3、高校儿童文学教学是培养儿童文艺人才的途径
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使学生们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规律,了解儿童文学欣赏与批评的规律和标准,培养了他们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其毕业后一定会有一部分同学愿意从事儿童文艺事业,他们也许会成为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图书工作者以及其它与儿童文学事业相关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好与不好,对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是有决定性的作用的。儿童文学作为关乎人类下一代文明素质提升的文学样态,具有一般文化产品所不具备或难以具备的社会价值,它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新一代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真、善、美的坐标,充满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只有真正懂儿童文学的作家才能从美学角度去探讨其艺术特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供儿童欣赏与阅读;懂儿童文学的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懂儿童文学的图书工作者等能够有意识地重视关注儿童文学的发展。在儿童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儿童文学必然会蓬勃发展,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三、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的建议
高校儿童文学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彰显其重要性。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师范院校,甚至各类综合院校的领导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快将儿童文学纳入到有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教育部门应该尽快组织编写一套适合各阶层教学的规范化的教材;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师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敬业精神,重视和热爱儿童文学,大胆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儿童文学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艳秋.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2).[2]鲁兵.教育儿童的文学[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3]王泉根.学科级别对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双重影响[N].中华读书报,2007-7-4.[4]王颖.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再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5]徐小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中的人文回归.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第二篇:论舞蹈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论舞蹈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现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1世纪其实就是对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便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舞蹈教育作为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对高校学生的身体力量以及精神力量予以调整。可以说,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是极具重要性的,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不仅能提高其艺术修养,同时能培养起审美能力,并对其品格的塑造予以积极的指引,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开发其无限的创造力,最终全面地提升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舞蹈教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0 引言
在语言以及文字还未出现的时候,舞蹈便产生了。人们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说舞蹈是对人身心需要的外在体现。美学家亚奎斯?巴赞认为:之所以进行舞蹈教学是由于艺术是符合人类的本性的。人类的这种本性得到了表现,人便会感觉到快乐。[1]西方人更是注重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文艺美学的倡导者胡经之教授提倡文艺美学,他指出:美育是美化自己本身以及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美学的基础。[2]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舞蹈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有着其独有的作用。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的了解,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观赏舞蹈、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艺术素质,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舞蹈美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它积极的一面。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真正内涵是将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3]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舞蹈教育则是利用形象化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舞蹈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环节。舞蹈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人格,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推进大学生的良好的人格的树立以及心智的健康发展。[4]舞蹈的训练过程是非常严格的,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此同时,学生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还加强了团队之间的协作,了解到了集体的力量,培养了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舞蹈不仅能让学生的集体得到锻炼,从而变得更加灵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舞蹈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教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美育功能。因此,要让学生在舞蹈的观赏以及训练过程中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舞蹈通过人体的韵律动作来展现一个个生动、灵活的形象,从而表达人的情感。人们感受的舞蹈之美是从舞蹈的外部动作所直接感受到的。舞蹈中不断变化的动作,美丽的造型,以及舞蹈神韵这些都是由舞蹈动作所展现出来,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
(1)舞蹈的动作美。舞蹈是一种动作化的艺术,动作是舞蹈的语言。在舞台场景、音乐的配合中,舞蹈动作以人的感情为主线,利用舞蹈动作的不停变换来展现人物心里的情感变化,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让舞蹈富有生命力。舞蹈动作要求准确、流畅,且要富有节奏感,这样舞蹈动作才具备美感。(2)舞蹈的节奏美。舞蹈离不开与音乐,舞蹈要求具备极强的节奏感。舞蹈的节奏一般是由舞蹈动作的快慢、舞蹈造型的变化来体现的,而这些表现必须在舞蹈的节奏的律动中进行。舞蹈变动中快慢、强弱、舒张的变化都是应和着节奏的。可以说没有节奏,就没有舞蹈。舞蹈只有具备了节奏感,才能让人得到一种美的感受。舞蹈节奏不是简单地跟着音乐节拍走,而是通过舞蹈的动作、造型体现出音乐的节奏。(3)舞蹈的意境美。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舞蹈的动作,更要体会舞蹈的意境。舞者利用形象化的舞蹈动作,将观众领进一片想象的领域,从而让观众感受到舞蹈的意境之美。任何一个舞蹈作品都要有自己的广度以及深度,拥有自己的舞蹈意境。舞蹈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不同的情感变化,创造出灵活、生动的意象,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舞蹈教育对高校学生心理方面的作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以及价值取向都开始产生转变。与此同时,人才竞争日渐激烈,社会压力巨大,高校大学生的压力陡增,其心理问题日见增多。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生理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关键。高校学生要做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亦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任务。
舞蹈教育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1)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舞蹈中的音乐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的大脑神经产生三种情绪――兴奋、镇静、平衡。这三种情绪可以缓解生活、学习等的压力。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音乐是舞蹈的主体,不仅能推进舞蹈动作以及舞蹈造型的变化,同时又烘托了舞蹈的气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舞蹈动作的变化,抒发内心的情感,让人沉醉在舞蹈的节奏美与韵律美之中,从而消除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疲劳和压力。(2)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实现自我的同一性。舞蹈动作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的变化。高兴时欢喜雀跃,痛苦时号啕大哭,成功时手舞足蹈,失败时垂头丧气……利用舞蹈来调整学生的动作,唤起学生心中的美感。伴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变化,舞蹈动作更迭交错,学生的自我感觉也同时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情绪也在进行着调整,感情得以充分地宣泄出来,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充分了解了自我,实现了自我的同一性。(3)完善学生的人格架构。在高校中,学生在初学舞蹈时肯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学习舞蹈的尴尬感。对舞蹈的学习可以对高校学生予以鼓励,让他们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尝试,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及培养起勇气。更重要的是,舞蹈的学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增强了其凝聚力,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舒展了自己的情绪,推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结语
舞蹈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不提升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艺术素质,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是极具重要性的。
参考文献:
[1] 刘桂芳.转型中的中国舞蹈教育[J].艺术教育,2004.[2] 资华筠.科学理念与舞蹈美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3] 赵巍.19世纪美国舞蹈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2006.[4] 王国宾,平心,焦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6).
第三篇: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摘要:资助育人是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引起各级资助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把“育人”纳入学校整体德育计划,把“育人”与“资助”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资助育人
组织性
针对性
严肃性
科学性
多样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能否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此,党和政府逐步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尝试,资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资助范围不断扩大。相继出台了面向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并由各级资助部门逐层落实。
随着各项资助资金的落实到位,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但资助过程中以及资助后的育人问题也相应提到了议事日程,应引起各级资助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提高对资助育人工作意义的认识。
在几年的资助工作中我们发现,各项资助政策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但其中也凸显出一些实际问题。诸如经济依赖,挥霍资助款,被资助感觉理所应当,被资助后心理自卑,学习成绩未见显著提高而产生的焦虑等现象。因此,除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以外,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的资助金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接受资助的同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资助育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资助工作之所以崇高,就在于它首先让家庭困难学生在求学期间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通过各级资助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各级各类资助管理部门要把“育人”做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一)育人工作要有组织性。
1、做为区县资助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全区资助育人工作,积极召开各类资助工作培训,宣传相关资助政策,规范操作规程,强化育人意识。
2、对于学校,资助育人是工作职责所在。应纳入整体教育计划,设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责成相关的职能科室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落实。资助工作可能涉及教务、德育、财务等部门,需要加强统一领导,协调管理,密切配合,使育人成为每一环节工作人员共同的责任。
(二)育人工作要有针对性。
面对不同的受助学生,各级资助部门要区别对待。要广泛调研,深入了解该年龄时段学生心理及受教育的需求。由于整体道德教育的缺失,善于抓住每一个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困难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资助工作是受助对象,同时又是一名普通学生。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机会更多一些。因此,学校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抓住契机,做好对他们的育人的工作。除必不可少的知识教育、感恩教育、自强自立教育和诚信教育等等之外,心理教育最容易忽视但又尤为重要。各级资助部门要把这些有针对性的育人工作纳入德育计划,抓住资助各个环节逐一落实。
(三)育人工作要有严肃性。
国家资助工作体系的建立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部分学校及资助管理人员把资助工作简单化“慈善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学校的相关资助费用、岗位发放和提供给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管。久而久之,这种现象导致部分受资助学生视之为自己应得的一种权利,从而违背了资助育人的初衷。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金钱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入学费、生活费的困难,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即往往视金钱为万能的。殊不知,简单的金钱资助只能解决受资助学生表面的困难,而忽略了伴随经济困难而可能产生的一些内在困扰,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内在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的。同时,在贫困生认定上没有统一标准,凭“想当然”就确定了受助对象。这些都有悖于相关资助政策,不但达不到育人目的,反而会引起受助学生队伍的不“纯洁”,产生依赖思想,同时由于不公平而导致的其他学生的怨言,势必对社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因此,各级种类资助部门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政策上准确把握,认定上严格把关,执行上准确到位,育人上目的明确。充分体现资助工作的严肃性。
(四)育人工作要有科学性。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有些基层资助管理部门在确认及资金发放等前期资助工作中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但后期的跟踪及育人管理方面严重缺失。这些现象在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出现的相对较多。如某些学生在学年中无论学习还是考勤表现非常差,大面积“挂科”、长期旷课、打架斗殴,但由于具备家庭困难条件,第二年仍然接受国家资助。这显然与我们的资助工作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为此,学校要充分理解“教育无小节,处处是教育”的道理,建立健全适合本校的既科学又行之有效的贯穿资助整个过程的资助体系。
1、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家庭困难学生严格按标准认定、上报、下发,这本身就是对受助学生进行的一种“照章办事,遵循原则”的良好教育。
2、对于不符合条件但又确实困难的学生,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按政策规定的学费中用于临时资助的专用款。不能把这部分困难学生强行加入享受国家助、奖学金的范畴。否则这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受到了资助,但同时也让他们受到了“非诚实”的不良教育。
3、对每学年受资助学生进行档案管理跟踪,及时了解记录下他们的成长轨迹。对不求上进,违规违纪的学生,追回当年资助款并在第二学年不予认定推荐。经学年教育有所进步的,经本人申请,班主任、教学处审核推荐,方可在下一学年按政策执行。
4、经常参加各类资助工作交流会议,学习他校科学规范的资助育人管理经验,改进自己的工作。
(五)育人方法要有多样性。
针对以资助育人为主题的教育,各类学校要准确了解受资助对象的思想道德现状,以确定育人需求,才能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针对性教育。面向不同年龄的受助学生,在资助前后,进行行为养成、自尊自爱、诚实守信、树立理想、感恩回报、爱心传承等教育。这些教育在落实时不应是生硬的强加于人,而应当有目的的寻求适合的时机,在自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区县教委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校园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向百姓介绍资助政策,明确受助范围,公布资助结果,以提高资助工作的透明度。通过这一广泛的宣传,提高社会的监督力,同时吸引社会更多有识之士积极投入社会捐资助学的义举中。
2、学校资助育人工作不能孤立对待,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1)通过教育、帮扶等方法,强化受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成长成才的信心。(2)在加大向全校学生开展资助政策体系宣传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示范教育,有针对性地选取事迹感人、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典型,通过网络、橱窗、班会学习和讨论等渠道,加强宣传,充分发挥他们在全体学生中的模范教育作用。
(3)通过资助反馈的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贫困,正确处理经济困难与人生价值。
(4)通过开展党团组织生活、学生社团生活、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5)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深入社区、走向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播撒爱心,回报社会。
(6)利用勤工俭学活动,锻炼学生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体现学以致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享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方面在大学期间接受学校的育人,另一方面做为区县资助中心也要密切关注。可以通过建立飞信联系,督促还贷,进行诚信教育。
4、区县资助中心除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外,要积极拓宽资助渠道,扩大社会捐助范围。建立全区中、小学困难学生资助信息库,为社会资助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牵线搭桥”。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党和国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做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教育公平、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因此做为各级资助管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育人工作与单位整体工作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经济上得到资助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健康发展,成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资助育人,爱心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何玉龙
《江苏资助育人的研究》
百度文库2012、5、27
第四篇:论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岗位的重要性及素质要求
论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的重要性及教学秘书的素质要求
苗苗,宋淑贞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要求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高校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学秘书认清职责,加强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教学秘书;素质要求;高校管理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年来高校规模日益壮大,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专业教师队伍迅速膨胀,教学管理职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了保障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弹性人才,高校在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的同时,必须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高校教务系统与二级学院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枢纽。教学秘书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水平,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性质
1、教学日常管理与改革研究
协助院(系)领导组织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组织与协助各教研室完成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安排工作;协助院领导做好本院的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工作及各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各种实习、毕业设计、实验室管理、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工作安排;协助院(系)领导组织教研室、骨干教师编写新增专业申报材料,网络课程建设材料,教改立项及各项教学成果申报材料;
2、学生课程考核、学籍管理
对于学生而言,大学四年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之外,最重要的是成绩情况。教学秘书必须认真、细心、耐心地做好学籍管理及进修委培工作,学生课程考核材料审查、成绩一览表的录入、输出、存档工作,组织好学生进行网上选课工作,还有学生的学位审核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工作。
3、师资队伍建设及档案材料整理
教师日常教学文件检查及收缴、教学工作量计算、拟聘教师试讲工作安排、客座教授讲课安排;各类归档材料收集整理。
以上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秘书工作经验,对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所作的总结。从上述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学秘书工作的平凡性及重要性。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主要由主管教学院长领导主持,教学秘书需要围绕教学决策方案、教学计划等展开日常工作,目的在于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领导起到辅助协同的作用。
二、教学秘书的素质要求
在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教学秘书是纽带和桥梁,工作是平凡而重要的,具有辅助性、主动性、繁杂性、专业性、服务性。教学秘书的素质修养、工作效率、协调能力关系着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秘书素质修养,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对自己准确定位
首先教学秘书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品质,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能
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并且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任务——教学管理中任务的传递者和执行者,能够时刻秉承“全心全意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服务”这一原则,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2、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高校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是有思想、有活力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而又个性迥异,教学秘书要协调工作于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协同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3、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教学事务工作繁杂、琐碎,而且很多方面涉及到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例如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成绩统计保存等等。教学秘书整天忙于各种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同时又要应对教学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高效的完成工作,是教学秘书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在有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科学地统筹安排工作任务。
4、增强学习意识,科学运用现代化办公条件
教学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教学秘书要有意识的参加岗位培训,学习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密切注意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动态和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积极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和参考,起到真的的辅助协同的作用。在日趋庞大、精细的数据化管理面前,教学秘书还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化办公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以最快的方式准确的完成各种任务。
三、总结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竞争异常激烈,急需高校输送大量综合素质很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弹性人才。高校深入改革迫在眉睫,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必须完善,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岗位。教学秘书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爱岗敬业,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促使高校管理实现规范化、现代化,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小庆.高等学校教学秘书应具有的素质修养与工作艺术[J].中国科学教育,2005,5:50-51
[2]李文斌.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25-27
[3]张晓梅,赖剑明.高校院系教学秘书的素质和能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6:191-192
[4]胡辑.论高校教学秘书的特点及能力修养[J].时代经贸,2007,5:169-172
[5]杨淑琴.教学秘书工作之我见[J].引进与咨询,2006,7:86-87
[6]颜金玲.论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秘书自身素质的培养[J],2007,13,190-192
[7]陈贤华.秘书工作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第五篇:论个人对儿童文学的感悟
论个人对儿童文学的感悟
从小到大,除课内读物外,我最爱看”童话大王”郑渊洁童话系列,总觉得在他笔下,各种平常司空见惯的小动物们,摇身一变,变成鲜活的卡通人物,甚至是英雄人物。阅读时,各种奇特的角色、精彩对话,在脑海中活灵活现,看完之后,合上书本,又是那样的意犹未尽,真想重头再观赏一遍,应该,这就是儿童文学的魅力所在:符合儿童天马行空想法的“精神食粮”才能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和追捧。
例如我最早接触的儿童文学是《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那时候,电视里老是放外国动画片,美国迪士尼出了米老鼠系列:米奇和米妮,一下子把全世界老鼠的风头都抢尽了,中国的老鼠们怎么能服气呢?于是,舒克和贝塔在郑渊洁爷爷的笔下诞生了。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小老鼠”,会驾驶直升机和坦克的老鼠当然一般啦?后来还遇见大名鼎鼎的“皮皮鲁”,故事围绕着三个主人公发展,情节跌宕起伏、趣味环生,让我边看边担心情节的发展,既揪心,又期待的观看完整本书,也是精彩万分。
本书讲了两只名叫舒克和贝塔的小老鼠不愿意过世世代代偷东西,不劳而获的日子,舒克开了一架电动飞机,贝塔开了一辆坦克历险。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舒克和贝塔在空中激战老鹰那一章。舒克把贝塔的坦克用绳子拉起吊到了空中,本想把贝塔的坦克扔到远处,没想到引来了老鹰的攻击,在这危险的时刻,舒克和贝塔联合起来抵抗老鹰,贝塔负责开炮,舒克负责飞机的速度和高低,他们齐心合力,配合默契,终于把老鹰打败了。
真是两只既勇敢又聪明的小老鼠,而且他们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团结合作、奋力抗争的精神,令人钦佩。
其次,冰心奶奶的作品,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指路明灯”。作为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的冰心奶奶,她的作品很有特色,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所有的心里话,从她写的文章中,我能体会到她是多么的喜爱孩子,即使在国外的时候,她也从来不会忘记给祖国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写信.如果说冰心的一篇散文能让我们记忆深刻,那莫非《寄小读者》系列了,《寄小读者》系列是冰心在不同年代与小读者的联系《寄小读者》算冰心描绘一生的作品,从冰心二十多岁的《寄小读者》,再到四十到六十岁的《再寄小读者》,又到七八十岁的《三寄小读者》,不禁感到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穿越了无数光景.可你要细细的研读。
最欣赏的是《再寄小读者》其中一小段:“我们一路从机窗下望,都是冰天雪地莹白照眼,可是一到达开罗的上空,就是睛天万里,下面是长长的河道、支流,两旁是整齐翠绿的田野,一簇簇的密集的淡灰色的农舍,田垄上排列着一行行的高大的枣椰树,但是在这河畔地区以外,就是茫茫无际的黄沙,农绿淡黄,成一个鲜明的对照!”
把风景描写得如此美丽,如此动人,让读者们犹如身临其境,环境美不胜收,真是文笔极好啊!冰心刚从遥远的埃及归来,没有休息,就忙着给小朋友们写信,这里更能突出她喜爱孩子、冰心用优美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她在埃及的所看见的。
初中时,读完整本《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觉得是一本对自己颇有帮助的书,冰心奶奶用她婉转的手法,诠释出一个美好的世界,即使她的作品没有配上插图,你也能从她美妙的文学中品味出一丝色彩。
童趣十足文章,应该是《陶奇的暑假日记》了,这篇文章算是天真童趣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陶奇在暑假里通过写日记作文得到了提高,自己得到了快乐,里面的动作描写的有童趣,让人读了有愉悦感。这是一篇鼓励孩子写日记的教育文章啊!希望广大青少年
儿童,发扬“写日记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冰心的诗令人熟悉,因为她的诗有吸引力,又很平常,与其说冰心的文章要令人钻研,不如说冰心的诗是易懂的。可以说冰心儿童文学给我打开了中国文学的大门。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有很多,我看的文章,只算是冰山一角,希望自己努力学习,试着写一写小文章,向大师们致敬、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