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3:2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第一篇: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内容】

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重点难点】 认识数轴、0。

【情景导入】

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新课讲授】 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答案: 1.略

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表示的数是-1;点D表示的数是3;点E表示的数是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本堂课学生的误区在于如何在数轴上找到表示负分数的点,学生很容易混淆13像、这样的一些点,教师要加强此内容的指导和练习。

第二篇:《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六数下简单备课教案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六数下简单

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2.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1.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2.能根据数轴上的点以及对应的正、负数说出其代表的实际含义。

课堂形态:目标引领—问题带动—师生共学—反馈矫正—巩固提升

教学环节

一、课件引入教材(5页)例3的主题图。

二、问题带动 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

三、师生共学

1、学生思考、交流完成:

a.确定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画出直线。

b.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2、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

3、小结: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相反的方向。

四、反馈矫正 完成例3后面的“做一做”(先说一说负数在直线上表示的意义,再找正负数所在直线上所对应的点)

五、巩固提升 结合例3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从0点往右依次是…,从0点往左依次是…,这些点分别表示?引导学生直观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顺序。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2、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明确再出发时的起点及数轴上的—4与描述的—4m的区别。

第三篇:七年级第2课时 正数和负数(二)

第2课时 正数和负数(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背景正确说出正数和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重点)

2.理解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借助实际问题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意义的理解.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某地去年12月某天的气温是-2~8℃,你知道它的确切含义吗?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4页,完成下列问题:

1.__0__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的意义不仅表示没有或不存在,也表示__一个确定的温度或海平面的平均高度等__.

2.教材中,图1.1-2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__4600表示高出海平面4600_m,-100表示低于海平面100_m__.

3.教材中,图1.1-3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__2300元表示存入2300元,-1800元表示支出1800元__.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对0的理解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4页第一段,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说一说你对“0”的意义的理解?试举几例.

【展示点评】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小组讨论】从现实生活出发,说说“零”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反思小结】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0既不大于0也不小于0,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4页图1.1-2和1.1-3,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什么?再举出一些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

【展示点评】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实际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它们在实际问题中有确定的意义,当已知一个量用正数表示时,负数就表示与其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反之亦然.

【小组讨论】结合实际描述+10,-4,0的意义.

【反思小结】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反意义,二是相反意义基础上要有量,但量的大小可以不一样.习惯上把向东及盈利、运进、收入、增加记为正的,把它的相反意义的量记为负的.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对0的认识.

2.正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某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明:净重(500±5)

g,它表示这种袋装食盐标准重量是__500__g,装袋合格要求是袋中食盐最多__505__g,最少__495__g.2.小明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以每天跑800

m为标准,记为0

m,超出标准的部分用正数表示,实际结果简记如下:-100

m,+50

m,+100

m,-200

m,0

m.他有__两__天没有完成任务,有__两__天超额完成任务.

3.五种品牌的电脑今年的销售量与去年相比的增长率如下:

A    B    C    D    E

-2.1% -1.2%

2.3%

4%  -0.1%

今年这五种电脑中,哪些销售量增加了,哪些销售量减少了?哪种电脑的销售量的增长率最高?

解:C、D品牌的电脑销售量增加了,A,B,E三种品牌的电脑销售量减少了,D品牌电脑的销售量的增长率最高.

4.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

星期

(元)

+16

+5.0

-1.2

-2.1

-0.9

+10

-2.6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解:(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1.2+2.1+0.9+2.6=6.8(元),存进了16+5+10=31(元)

(2)31-6.8=24.2(元),储蓄罐中的钱比原来多了24.2元.

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简洁清楚的方式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这一需求,引入负数,进而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通过练习具体认识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四篇:《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2.内容解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4)熟练地运用正、负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5)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自己举出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学生能借助具体例子,用实际意义(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等)说明负数的含义。在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应的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还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们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如“负增长”)中的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困难。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表示与日常习惯不一致。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多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展示课本第2页 图1.1-1,并提出: 问题1 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数的产生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关系,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问题2 请同学们阅读本章的引言。你能尝试着回答一下其中的问题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释,对于其中的问题(1),如果本地气温有低于0℃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状况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言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要用到负数,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问题3 根据小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问题4 阅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二段。你能举例说明什么叫一个数的符号吗?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举例。只要学生能举出与课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符号就表明他们看懂了这段话。

教师补充说明:一般的,正数的符号是“+”,负数的符号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通过学生举例,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种规定,所以老师直接说明,学生记住就可以了。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师生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哪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估计学生解释体重“增长值”的意义时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体重增长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体重增长值为负数,相当于体重减少。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重点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

问题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一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要总结出:(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3)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量,如本例中,进出口总额“减少6.4%”要表示为“增长-6.4%”,这就是说,增长量是一个负数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可以说成是“负增长”;

(4)当数据没有变化时,增长率是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问题6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实际例子,并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课本第3页练习1,2。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掌握情况。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

(3)有人说,增长一个负数就是减少一个正数,减少一个负数就是增加一个正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6.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1第1,2,4,8题。

第五篇:《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2.内容解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自己举出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学生能借助具体例子,用实际意义(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等)说明负数的含义。在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应的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还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们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如“负增长”)中的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困难。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表示与日常习惯不一致。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多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展示教科书图1.1-1,并提出:

问题1 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数的产生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关系,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问题2 请同学们阅读本章的引言。你能尝试着回答一下其中的问题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释,对于其中的问题(1),如果本地气温有低于0℃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状况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言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要用到负数,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问题3 根据小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

问题4 阅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二段。你能举例说明什么叫一个数的符号吗?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举例。只要学生能举出与课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符号就表明他们看懂了这段话。

教师补充说明:一般的,正数的符号是“+”,负数的符号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通过学生举例,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种规定,所以老师直接说明,学生记住就可以了。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师生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哪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估计学生解释体重“增长值”的意义时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体重增长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体重增长值为负数,相当于体重减少。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重点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

问题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一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师生活动 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要总结出:

(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

(3)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量,如本例中,进出口总额“减少6.4%”要表示为“增长-6.4%”,这就是说,增长量是一个负数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可以说成是“负增长”;

(4)当数据没有变化时,增长率是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问题6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实际例子,并给出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掌握情况。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

(3)有人说,增长一个负数就是减少一个正数,减少一个负数就是增加一个正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1第1,2,4,8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以下各

120115,0.6,10,0,0,36,28220127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考查对正数、负数概念的理解。

2.向东行进-50m表示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感受数0的特殊身份,并为学习有理数的分类做铺垫。

4.举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生活实例,并解释其中相关数量的含义。【设计意图】能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下载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上数学教案:1.1正数和负数

    1.1正数和负数(1) 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

    七年级第二课时:1.1正数和负数(2)

    第二课时:1.1正数和负数(2)【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相反意义的量。 2能用符号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二、教学设计 通过电......

    课时2-1.1_正数和负数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

    课时1-1.1_正数和负数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了解负数的产生和发展,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1正数和负数(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2. 进一步体验正负......

    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教案(5篇)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

    教案新人教版七上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5则范文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