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汇总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提要: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历史传统、现状分析、重要作用、实施办法等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观点。
关键词:语言能力;语文教学;诵读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
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一、注重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语)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上世纪末本世纪前半叶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打下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基础。
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 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如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二、当今语文教学不够重视诵读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放弃了语文教学注重诵读的传统,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上,总是从主题、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艺术特色的分析着眼。就连古典诗文的学习,本来应该通过反复吟诵,从整体上把握与领会诗文的意蕴精神,也被分解成一块一块地死抠字眼,大讲句式语法,弄得学生兴味索然。
不重视诵读,其后果是严重的。
首先,教师的分析、学生的练习缺乏支撑,学生的思维难以参与,能力无法提高。老师分析过多,学生就无暇感知。那么,教师的分析也就成了架空的分析。尽管有的老师也重视学生的课堂预习,但由于预习的任务定位在解决知识性的问题上,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还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为升学而硬着头皮听老师分析,也会因思维无法参与而一无所获。
其次,学生的情思无法投入,学习兴趣难以形成。满堂繁琐的分 析及练习,势必把课文这个鲜活的整体变成了一系列支离破碎的“碎片”,学生在这些碎片的牵制下,无法联系生活体验、倾注自己的情感披文入境,无法进行审美体味。长期如此,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甚至发展到反感、厌弃的地步。
再者,影响说、写的能力。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对书面语的口头感知强度就小,口头表达能力就很难大幅度提高。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头脑里就缺少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及事理材料,语言组织能力差,思维枯竭,写出的东西肯定干巴巴、空洞洞。
三、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诵读
摆正读与讲的关系,加强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已经认识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1、诵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读全集,愈多愈妙。乃自少至老,诵之不缀,其境愈熟,其味愈长。”清人贺贻清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汉语言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也存在着极为微妙的差别。每篇文章从语言的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而要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其思想内涵。
如教《荷塘月色》一文,先让学生粗读课文,搞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重点训练学生诵读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片断。诵读时用轻柔、舒缓的语气,学生就能感觉到作者写荷花的清丽、晶洁、娇美,月光的素淡、朦胧、恬静,字字含情,语语蓄意,在赞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讴歌月亮高洁清白的同时,也寄寓着 作者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不仅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还体会和理解了蕴含其中的感情。可见,诵读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
2、诵读有利于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了当今语文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所谓培养语感能力,就是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要实现这一转化,最重要的莫过于进行诵读训练了。朱熹在《朱子学记》中要求学生大量诵读,直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培养的也正是语感。清代的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则阐述得更为详尽:“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我们的前辈教育家虽然没有什么理论的指导,但他们凭经验去做,也取得了成功。现代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诵读对语感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实,通过不断诵读,优秀作品中那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等,在诵读者脑子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具体、生动的范例,它们总能十分具体地启迪着人们的思路,并表现在人们的口语或书面语当中。而这种效果不是仅仅通过分析、讲解文字作品所能得到的,也不是只靠眼看手写所能达到的。
3、诵读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古代文学家杨雄曾说:“言,心声也。”高尔基认为:“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语言的准确、明朗、响亮和动听而产生出来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和有感情地诵读这些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课文,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到“心声动情”,又能使学生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方面受到熏陶。
如教《听潮》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字、词、句、篇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就能使学生凭借联想、想象,感受到大海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和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助想象对事物进行再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
4、诵读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
众所周知,汉语有容易形成音乐旋律的独特优势和琅琅上口、韵味无穷的显著特点。诵读汉语,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人脑在处理汉字信息时所采用的双重编码,既用语音编码,也用形态编码。这也就是说,人在诵读以汉字写成的文章时,既可以由发音或语音的听觉表象去了解含义,也可通过观察字形去直接了解含义。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枢在颞叶,运动中枢在顶叶,所以诵读实际上是一个将各种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传入各个脑区,然后进行整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信息整合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诵读的历练中实现的。也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这种既“阅”又“读”的诵读活动必然会对人脑潜能的开发大有益处。
四、语文教学如何加强诵读
1、因势利导,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的目的,诵读不只是熟悉课文,念准字词。它是要使视觉的文字变为听觉的声音,使写在纸上的书面语变得有声有色,它是感知语文教材的重要方式。因为任何作品都是由内在的精神意蕴与外在的文字声律所构成,诵读就是由表及里,使读者能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
由于性格爱好、兴趣追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诵读的喜爱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学生表现欲较强,对语文课热爱,也喜欢诵读,并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我们就可以对这类学生提出较高要求,让他们进入情景,把自己想象为文章的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诵读时要动真情真意,要读出美感,倡导他们“美读”。
而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诵读能力也相应较低,有畏惧心理,我们对他们一开始就不能提过高要求,只要他们敢于读,就应及时鼓励。教师要给他们多提供一些登台诵读机会,努力打消其畏惧害羞的心理障碍,反复训练,发现好的苗头就加以表扬。并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勇于表现,努力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督促指导,传授正确的诵读方法
首先要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自然而不做作,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诵读既不能拿腔拿调,也不能等同于平常说话的语调,而是要根据诵读的内容来安排语调的抑扬顿挫。
其次,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所要表现或抒发的情感有较深入的体会。诵读时动真情、有韵味,随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变读者为作者,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作品的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把握作品的环境背景、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流露在作品中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地、准确地安排诵读全篇的快慢、强弱,才能强烈鲜明而又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主题,才能以真情打动听众,体现出作品所蕴含的意味。
再者,必须注意语言的语调、轻读、重读、停顿和标点符号。课文是个有机体,字、词、句只是大小不同的局部,要想把一篇文章完美地读好,就不可忽视细微处。应正确把握语调,口气不同,语调不同,学生诵读时要求他们根据内容确定语调。重读、轻读、语调都是诵读时应注意的,标点不同,停顿不同,声调也不同。
另外,要加强教师的范读。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能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于漪、李吉林老师的课上得十分出色,这跟她们注重范读有很大关系。加强范读,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3、读思结合,动口又动脑
语文教学要向学生传授炼字、遣词、造句、谋篇、运思的知识,并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而诵读在这些方面都是大可借助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有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容,借助诵读,能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我们只要抓住诵读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有效配合,就可以做到珠联璧合。这就需要把读和思联系起来,边读边思考,从语言结构入手,进而去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注意诵读时的轻重缓急同文章的情感起伏相照应。诵读后再深入研读课文,消化吸收,悉心揣摩。这样,定会对课文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4、读写结合,动口又动手
文章积累越多,阅读能力愈能提高,不仅优秀的古文需要积累,即使是现代文也需要积累。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提炼、润色、精心组织安排的,在词汇、句式、表达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培养学生通过诵读来揣摩、领会、学习,到写作时自然就会调动所有积累的语言材料,按照头脑中掌握的诸多句子中的用法与意义写入自己的文章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提倡多读多背。日久天长地积累下去,大量语言素材定会留在大脑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所幸的是,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在诵读方面已有很大改进,作出了明确要求,课后练习也强调读和写相结合。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训练,中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将会较以往更为扎实,表达能力也将会有较大提高。
总之,诵读经古今实践证明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当重视它的作用,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诵读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读思结合,读写结合,使语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诵读重要性教学方法
一说到诵读,有好多人都认为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至于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现在高中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诵读不够重视,这种轻诵读的做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1、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只要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诵读教学,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学生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能终生受用不尽。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张中行先生也说过:“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据说清代桐城派大师姚鼐读韩愈《送董邵南序》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要中间换气才能成声,可见体会格调的顿挫是多么认真。姚鼐还说到:“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莫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即吟诵。古人之所以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文学积累,吟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的情形更加形象,这种表现,状貌也许近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是好的。”学生诵读是语文课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人个人身心的过程,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是源远流长的“吟诵”传统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却遭遇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忽视。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胸怀、提高品德修养大有帮助。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2、诵读的重要作用
A、诵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大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就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湮没。
B、多诵读有助于理解文意。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多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诵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如果读成“断肠,人在天涯”和读成“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明显是不一样的。“断肠,人在天涯”能体现出游子羁旅他乡的那种伤感,而“断肠人在天涯”就显得平淡无味。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中,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疑问句,但如果读出声来,就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显得极为平淡,而陈述句就好多了。
C、多诵读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节奏、韵律、排比、对仗,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这样学生的记忆背诵也快,记忆也长久。再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来有艰涩之感,调子急促凄厉,折射出女词人在国亡家破时复杂难言的心灵世界。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
多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挖掘出“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常被忽略的因素,复活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这不是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吗?
3、诵读时要注意的要领
重视学生的诵读,教师应首先要为学生建立诵读的规范。
A、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正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强调学生注意力集中,要有正确的坐姿,要看清每一个字,要发出洪亮的声音,要积极思考所读的内容。
B、把握要领,营造气氛。一是通过老师或学生领诵,可以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便于尽快掌握诵读的要领。二是放录音,让同学听.可以配放背景音乐,以烘托阅读气氛。
C、言为心声,读出韵味。对学生的诵读要提出要求:一是言为心声,即口中读什么,内心也应该思考什么,不能“口诵心非”;二是直抒胸臆,能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着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4、诵读的方法
高中语文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也特别重积累,只有通过积累,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对诵读方法加以指导,使学生对一些重点诵读内容形成记忆,也是诵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A、字词提示。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使用此法,可以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一字一句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选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到取消提示,也就是帮助学生一步步“扔掉拐杖”独立行走。
B、听写。这是一种老方法,但是现在还行之有效。听写可以强化学生的耳、手、心协调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可采用生字生词听写、句子听写、段落听写等方法。
C、联想记忆。具体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把诗文联想成画面加以记忆,或由此及彼联想记忆,如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秋景的诗句,可联想起其他古诗词写秋的语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
D、重音。中国语言是单音字,本身就不存在重音,我们所说的重音指的是随着语言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在语句中音势的变化而形成的逻辑重音。所以,诵读中应该注意处理逻辑重音,处理好了,不但能揭示文章精神,同时也能激起情绪,体现文章的气势。如:贾谊《过秦论》开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这句中,“秦孝公”三字要读得清晰明白,且略有停顿,方能显示出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在秦统一天下的历史上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5、诵读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A、多读少讲。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悟,教师抓住重点讲解,要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比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教师用30分钟的时间重点讲解文意,分析清楚托物言志的写法,余下的十五分钟则要交给学生诵读,通过诵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B、教师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如杜甫的《登高》一诗,首联颔联重在写景,以风、天、渚、沙、鸟、落木、江水构图,颈联尾联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对这类诗应该先把意思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读,仔细玩味诗中的伤感之情。
C、给学生营造诵读的氛围。比如讲古诗词的时候,放一些感情基调相同的音乐或者歌曲,既能营造氛围又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以找普通话标准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的同时配以调子低沉的音乐,营造一种特殊的感情氛围,效果会很好。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语文教学,过分地强调分析和语言知识,没完没了的作业,扼杀了活生生的感性内容,抹杀了课文的审美价值,损害了语文本身,使课文都成了枯燥的、没有生气的文字排列,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在教学中要注重感性内容,把握语音的情感性质,必须要通过诵读才能实现。
参考资料:
1、姚鼐《古文词类》
2、叶圣陶《朱自清全集-国文教学序》
第三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城厢中学
齐国芳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历史上的文学大家、教育家们总结出广为人知的学习语文的至理明言,一直被历代学子奉为圭臬,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形成了语文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人们在冷静思考、总结失误的教训之后,频频发出回归传统的呼声。有人却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强调朗读是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成为“三味书屋”里摇头晃脑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教材教法发生了根本变化。必须明确,民族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民族教育的沃土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理由如下:
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二、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依靠对课文的正确诵读。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非轻易可以练就,它是在千百遍按照汉语普通话规则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熟读是把一切成例化成习惯。”如果能促进学生用普通话千百遍地正确朗读课文,形成了习惯,方言及语言渣滓也就容易清除了。
三、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体裁和不同的教学程序去选择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如,在课文分析之前,通过齐读,让学生熟悉内容,有利于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在课文分析之后,再借齐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
反复吟咏典范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五、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我很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磁带,或组织学生录音。可读全文,可读片段,可分角色朗读,戏剧选场则可指导学生表演。朗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首先让大家回忆了周总理的音容笑貌,介绍了十里长亭送总理、万人空巷哭英灵的情景,接着表情朗读了全诗:通过人们热切的呼唤和山河、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画面,赞颂了周总理为人民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老师的真情感染了学生,朗读到最后,同学们个个眼里闪耀着晶莹的泪花,有的还失声痛哭起来。
六、通过朗读还能发现默读中不易发现的问题
我们常以“琅琅上口”、“佶屈聱牙”来评判文章的优劣,这显然是从朗读时的语感来说的。有些文章的语句默读时倒还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一集中精力朗读,便觉语感不对。例如我在教《从三到万》一文,读至“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一句时,是学生发现了错误,提出“处理不好”只会“影响成功”,怎么会“影响失败”呢?于是,我发动学生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病句,“成败”应改为“成功”。
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讲”、“读”、“教”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四篇:山区语文教学应重视诵读的训练论文
中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如从甲骨文、钟鼎文的商代算起,已有三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1903年独立设科,到如今也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语文教育的发展史上,对教学的研究十分活跃,教法层出不穷。其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很多。各地的情况各有不同,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使用可行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一味地追求什么“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过分地在那里强调什么发展学生的思维,将语言素养的训练抛到一边,认为“诵读”是封建教育的陈渣糟粕,弃之不理。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之路的一大败笔,特别是对山区的语文教学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日常口语交际,我们的要求是用普通话进行交往。
因为地理位置及地形的关系,山区一般都会存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等情况,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条件,山区的孩子接触到的事物有限,交际活动局限在一个极其狭窄的小天地里,学生们课外时间一般都用本民族母语或本地区方言进行交流,语言能力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在教学活动中不敢说、不爱说、不会说,语拙言笨,羞羞答答;加上民族母语或本地区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与汉语的差异,使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文字组织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严重地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我认为,“诵读”的训练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诵读”,是古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古时的私塾先生,极少讲字说句,只是一味地带着学生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读书,这好像有些“读死书”的味道,是否有些效果呢?古代的语文教育,从“人之初”开始,要求学生必须要把《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几十万字的书,全部要精通记熟,还要看相当于原文数倍的注解及其他的有关资料。教书先生在这里抓住了“诵读”、“背诵”的关键,不去高谈阔论,而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模仿、积累、训练、自悟,一遍遍地读,最后学富五车,成名成家。可见,封建教育中重视“诵读”的历史功绩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抹杀的。老一辈的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都曾在年轻时代得益于私塾的读书过程中熟读甚至背诵过许多名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诵读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就此说来,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进一步发扬“诵读”这一传统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应当是相当好的。
一、诵读可以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巴甫洛夫心理学观点认为“青少年学习目的,意志与兴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生对语文课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消极被动,症结就在于执教者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过多强调教师的讲析,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感悟、认知,学生缺少积极参与,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学习兴趣。中学生年龄小,控制力弱,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比较差。如果让他们默读,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不是走神就是打瞌睡,这样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比较强,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却很热衷于朗读,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诵读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而是共同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诵读的训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其自学能力,使其全面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一特点,对他们进行诵读技巧的训练,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了使自己的朗读更为出色,学生会在预习的时候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找出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上课时就可以运用质疑的方式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教师就可以少讲、精讲,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诵读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丰富的语言的汇集、要有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更要有明确、深刻的思想内容蕴含其中!诸如此类的条件是怎样准备起来的呢?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话道破了诵读与写作的关系。进行诵读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典故以及一些固定的句式;同时又可以让他们积累丰富的有关不同文体结构、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及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写作知识,可以让学生区别、分析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的异同,体味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诵读,会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所读作品的内在美感,积累有关写作知识。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作起文来写之有物,谈之有理,说之有情,表达有章有法,最终达到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
四、进行诵读的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从生理学角度看,要“说”好,就必须对发声器官进行锻炼,而反复的诵读,不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诵读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除此以外,诵读的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判断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鉴赏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收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诵读的训练,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山区语文老师,应更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具体环境因素出发,结合学生生理、心理、性格都未定型,可塑性强、头脑灵活这一特点,运用教材中大量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选文,充分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是非常适宜的。我们决不能认为“死记硬背”已不合时代潮流了,万不可把这一优良传统丢弃,对待它正如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遗产一样,只要重视它,创造性地运用它,就会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的“活”的方法。
第五篇:安全管理必须重视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
安全是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搞好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在人的行为和物的种类日趋复杂多变的今天,单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目的。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基点出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一种“人本观”。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别人管理。人机环境系统的主导控制是人,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带环节,靠人去实现。管理的手段——机构和章法,靠人去建立。总之,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抓安全,抓其根本,首先要抓“人”。人的不安全行为
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物理本质是一种意外释放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少企业在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从另一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据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50%~85%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按照美国海因里希的五因素“多米诺骨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社会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过失,人为过失又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危害,这就引发了意外事件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而从保证安全的角度来看,着眼点应放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只要设法对这两者进行防范,人身伤亡事故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应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隐形危险)。虽然海因里希的理论描述过于
绝对化和简单化,但是从他调查的 75000件工伤事故中看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了89.8%,由此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不同行业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的比例如表 1所示。
表1人因事故在各行业中所占的比例
行业名称人因事故的比例
道路交通57%完全由人引起
90%包含人的因素
航 空70%-80%
核 电60%以上
石油化工60%以上
矿 山85%
“人本观”是企业安全 管理中的基本理念
所谓安全管理中的“人本观”,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依靠人的力量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却往往忽视了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在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才能和技巧。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都是靠人去实现和执行的。人是安全管理中的主体也
是客体,人不安全了,企业就没有安全和发展。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把全员纳入到安全管理中,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安全的最大实现。
2、尊重人的生命: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宗旨。
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要做一些调整,首先是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生产环境的优化,生产工具设备的技术进步,确保人员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都应当是安全部门的职责。其次对于设备和系统发生的事故要客观地对待。第三,我们要从大量的事故中提炼出统计规律而不过分强调个人的责任,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可以较好地避免因为个人违章而招致事故的可能。
3、关心人的心理:安全管理的基础。
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有些事情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人的正常心理发生变化。这往往会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比如挫折经历和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心理损伤,药物导致的心理失常,还有长时间工作的职业压力,这些心理变化常常是酿成生产事故与人身伤害的原因。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针对每个人的心理,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各种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尽职尽责地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管理的目标。
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培养 “四有”职工队伍,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素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
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强化安全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安全管理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同样是必须安全的重要安全管理目标。
创立“人本观”的安全管理机制
1、教育培训机制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一个单位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和技能,人人懂得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除了传统的、强制性的教育外,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能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发生事故或特殊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化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促使职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纪,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2、关心机制
满足职工的安全权利,特别是生命权、健康权是每个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单位领导要以实际行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领导要主动深入了解情况,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如长时间从事单调、枯燥的工作,职工生理上容易出现疲劳,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情绪,容易造成精神不集中,随时出现不安全行为,这时就需要
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如当发现有职工身体不适时,应安排其先休息,或暂时调整岗位;当职工情绪不稳定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调整状态;当职工缺乏自信心时,应积极鼓励,提高其能力。对文化素质较低,理解接受能力差的职工,可通过周围职工,甚至是其家庭成员进行帮教,倡议把安全知识学习带到家里。
3、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认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发挥80%—— 90%。要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需要通过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包括奖金待遇,精神鼓励等激励职工,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安全工作很有必要适当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因此要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考核尽量做到量化、具体化,严格考核。
4、保证机制
首先,保证安全经费和设施的有效投入。单位要确保安全经费的落实,依法落实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积极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如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炎夏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等,要依据作业实际配置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根据职工反馈的意见,及时研究改良,充分体现人性化,让职工用得舒心,干得开心。
其次,通过设备本质安全确保人的安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明确人、物、环境各自特点以及相互匹配的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控制危险、危害因素。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及对安全的需求,技术设计时必须遵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甚至要高于标
准,要体现人性化,满足职工的安全需要,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实际使用过程中,要通过抓好设备维护保养,消除设备本身缺陷,确保设备不会对职工造成伤害。
当然,在合理配置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也要对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责任感和本质安全观念,熟悉本质安全法规,掌握设备本质安全设计和规划的科学方法,从而在设计、维护设备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本质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和影响职工职业健康安全。
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是人的第一需求,确保人的安全是各项工作完成的首要条件。要确保单位安全生产,在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树立“人本观”的理念,只要我们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运用各种方式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就一定能达到保护人,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