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3:0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

第一篇:《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

《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

日记是我们大家生活、学习的记录。只要把自己在一天中的 所见、所闻、所感,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就是日记。也就是说,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物,也可以写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事情。写日记,对学生来说,是引发其写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通过写日记,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训练观察力、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锻炼学生的品质、恒心和耐性。能帮助学生完成写作材料和语言词汇的储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乐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试图达到提高学生作文的目的,然而收效甚微。作文教学成了困扰语文教师的一道难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写作水平更是低下。打开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作文生搬硬套,内容单一,感情空洞,甚至部分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错字连篇。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症结在哪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突破口在哪里?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多少年来我校一直提倡学生写日记,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常常就是那些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和空话„„”。

近年来,日记写作已逐步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对日记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日记的教育功能、教学功能也正被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认识、认可。魏书生老师就提出:小学生写日记既是习作锻炼,也是进行“道德长跑”。

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相信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师生对日记写作训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积累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3、探索日记批阅途径和评价方法,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发现。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 我们可以通过日记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感受生活,对生活做一些思考,并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靓丽。

2、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门户,也是作文的起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并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要传授观察方法,教给观察路径,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家谢冰心说过:“写日记是练习作文最良好的方法。”作家马烽也谈道:“写日记对我们文字的提高起了不少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不说假话、不套空话,进而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应通过日记写作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4、通过微型日记促学生自我教育

微型日记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真实的思想记载,是孩子前进的足迹,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材料。在一定的时候,翻开日记看看,前一段的经历和思想会像电影镜头似的一件件展现在自己眼前。可以像照镜子似的,对照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在日记中记下的决心,是实现了还是落空了;看看自己前进的步伐是加快了还是缓慢了;可以激励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师可以通过微型日记写作训练来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日记滋润心灵、启迪智慧、强健体魄、提高悟性、激发创新,从而找出一条培养学生真善美诗化人生的最佳途径。

5、探索出一条写作教学的新路子。

微型日记能带给孩子们自由表达的快乐,从而激发习作兴趣。叶圣陶先生曾明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两句也可以。一位作家在谈到日记时说:“日记应该是心灵与纸笔的对话,是自由的闲庭散步。”所以,我们想通过微型日记写作训练,探索一条写作教学的新路,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提高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6、培养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

教育科研是在教学领域分析教育现象、揭示本质、发现规律的认识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新方法。促使教师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四、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1、课题的界定

“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既然是“日记”,也就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练习的频次。

“写作水平”指在写文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学生在写文章方面所应达到的高度: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研究“微型日记”,可以帮助孩子们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抓住生活中的这条线索,从而找到写作的绿色通道,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小天地。

2、微型日记的特点

(1)持续性。写微型日记贵在持之以恒,贵在连续性。中途因故中断,都应补写,否则达不到写作目的(2)真实性。微型日记是自我服务性质的,必须记录亲身经历中的所遇、所思、所想、所感,无须编造,这是日记价值之所在。

(3)灵活性。微型日记作为一种日常个人写作体,本无定式,应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和自己的习惯,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某些体式,常是先写日期,再写正文。

(4)典型性。微型日记不是简单生活现象的罗列,必须以有一定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作为写作内容,记流水帐写法不可取。

3、理论依据。

1.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3、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科学地营造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投入于生活,强调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微型日记可以培养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灵的优美作文。

4、.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梁玉娟老师对工作踏实认真,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育中心语文学科带头人,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长,热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能够带领课题组成员积累典型课例,利用“积累、分析、整合”的研究方法,对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断用新的理念来解读自己的课,以求稳定务实的发展。带出了一批勇于创新的年轻骨干教师队伍。

2、学校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给予充足的时间,把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活动之中,开展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学校有激励机制,奖励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能够提供课题研究的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3、此外学校和学生均处于农村,在选才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处于美丽的大自然,学生的视野开阔,情绪激昂,思维敏捷,灵感不断闪现。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创新点:

1、课题研究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在提高学生微型日记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又学会写日记,人文相长,相得益彰。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以点带面,推动作文教学活动整体的良性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课题研究创新点:

在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方面有所创新,让学生写日记不难,让学生持之以恒的写日记、养成受益终生的写日记的习惯,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研究需要理论依据,在研究之初开始搜集日记教学和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材料,和与此相关的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主要是采用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的问卷调查。对我班学生给你对作文写作和日记写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实践边研究,边检验,边归纳,不断进行验证、修正,在研究中总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4、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5、实验总结法:总结实验过程,把实践的经验形成报告,论文,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八、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梁玉娟 副组长:李春娟 办公室主任:张素维 成员:班主任

全体语文教师

九、课题研究过程和步骤: 准备阶段:(2012•1——2012•6)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对课题进行论证并修改 3收集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调查我班学生的日记水平和作文写作情况,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实施阶段:(2012•7——2013•1)1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明确日记对作文提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意识,鼓励并调动学生写生活日记的热情。

2寻找写作素材

教师每周利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课余时间,有意选择一件本周发生的事或本周学生最关心的人、事等,适时而自然地引导学生无意间进入话题,在师生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客观上暗示学生积极的积累素材。

3指导日记写作的技法(1)(2)在阅读课、写作课上获得的知识学以致用

选取部分学生的日记详阅,修改具体的语句和段落,提出修改建议。(3)的奥秘。还要通过教师“下水日记”和学生优秀日记的引领,探求并熟谙写作4加强学生日记训练

采用日记竞赛讲演、讨论、评比的形式,加强学生日记训练。5以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优秀日记的展示。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6)1整理课题研究的实践性资料

2对日记教学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辅助作用进行分析、总结。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十、研究的预期成果:(很具体明确)

成果

形式

负责人(1).《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调查报告

樊秀丽(2.)《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论文

郄丽娟

李春娟

(3).《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任文娟(4.)《采蜜集》

学生文集

梁玉娟 张素维

(5.)《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研究文集》

论文

路莎

第二篇:《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新课程的东风近几年吹遍了大江南北,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旧貌未能换新颜”。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因此我们提出“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对写作的影响研究”课题。之所以把研究对象定位在高年级,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基础,能够缩短研究周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研究成效。而且高年级学生处在九年义务教育第三个学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更需要沟通和交流。鉴于大部分孩子的共性特点:逆反、执拗,有话不愿意对家人讲,而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应该是他们不错的倾诉对象。提出“微型日记”研究课题时机成熟。这时的日记既是学习任务的一部分,也是心灵成长的一部分。既是积累习作材料的一种途径,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更何况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日记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

虽然我们知道写日记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但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得当,日记将会为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愉悦感,也会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一旦孩子们对日记产生了兴趣,它必将成为启迪、挖掘习作才能的一种启动力,也必将成为能够为孩子们富有的精神家园。日记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史记”。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习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既然是“日记”,也就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练习的频次。“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

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时习作能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

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影响记录的热情。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写作水平”指在写文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写文章方面所应达到的高度: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标:

(1)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2)培养观察习惯,学习观察方法。

(3)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

(4)形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研究的意义:

一个人真正的习作,第一要紧的是发现。发现的过程是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过程。然后才是对材料的筛选、剪裁、整理和习作。正如一篇文章的教学,我们要先确定“教什么”再研究“怎么教”的问题是一致的。习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写”的问题,“写什么”才是习作教学的关键问题。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的“米”才是大事。文章的“米”从何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微型日记”可以提醒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每当他们面对日记本整理当天生活的过程就是他们找“米”的过程。“米”的质量决定了饭的味道。哪位“巧妇”都愿意成就喷香的饭,他们会为此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随时关注生活,随时发现习作的“优质米”,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观察习惯,他们会发现“习作之米”无处不在;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在“寻米之旅”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习作的快乐。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使学生乐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改进指导方法。

(1)选材,学生在习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让他们懂得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积累素材。并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有景可摹。倡导写“想象日记”,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青山、绿水、虫鱼、鸟兽、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2)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需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把握重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指导。

(3)评价。及时把握学生写作的动态,写富有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爱心评语”来与学生沟通。重表扬,以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高年级引导学生自批、互批,在修改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日记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完善学生的人格:

(1)、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

(2)、记日记,以美启迪智慧。

(3)、记日记,以美强健体魄。

(4)、记日记,以美提高悟性。

(5)、记日记,以美激发创新。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理论支撑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辅。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一学期结束,组织一次优秀日记评选和汇集。一年结束,做一次教师论文研讨。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树立“为改善实际教学行为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而研究”的观念。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善于省察、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主要包括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案例分析,对自己或他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二)理论支撑

1.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3.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4.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六、课题研究策略

1、小组互学总动员:班级分为小组为单位,互相学习并评改日记,促进形成“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

2、家长互动总动员:家校携手形成合力。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与家庭生活,积极发现日记素材并有效启发并指导孩子写作。

3、师生评价总动员:“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讲是在作文评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发展性,发展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先示范评改,再集体尝试修改,然后每位学生自我修改,共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4、兴趣的支点——生活日记

主要研究“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把兴趣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5、观察的支点——九宫格日记

主要解决“无事可写”的难题,用九宫格的形式提供多个记录角度,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把观察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6、动力的支点——日记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增设学生日记分类——花开如歌,征得学生本人同意之后,上传优秀日记,借助网络的力量,调动学生坚持记录的持久性,保持旺盛的记录热情,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7、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5.10—2013.5.20)

①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②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

(2)实施阶段(2013.5.21—2013.6.10)

①按照研究方案在学校实施“以微型日记为载体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②每学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3)总结阶段(2013.6.11—2013.6.30)

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形成成果。预期研究成果:

①课题研究报告;

②编写一套学生日记文集,教师优秀手记集。

③学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日记和小作文。

④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日记教育的优秀论文。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我们可以就目前所能检索到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吸收课题中的新理论、新观念,用新的前沿的理念武装自己,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课题组成员注意积累典型课例,利用“积累、分析、整合”的研究方法,对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断用新的理念来解读自己的课,以求稳定务实的发展。

2.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中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多年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必要的研究条件。这些核心成员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认真积极,善于反思。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一定科研水平,在平时工作中致力于研究,撰写的教学论文已有多篇在省级发表或获奖。

3.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服从学校科研网络的管理,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有组织保证。

4.根据课题管理办法,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把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活动之中,开展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校方有激励机制,奖励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5.学校能够提供课题研究的部分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八、参考文献

网络检索(网址 名称)

http:// 中国语文网

http:// 21世纪教育网

http:// 老百晓在线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7,(1).[2]廖玉蕙.写给语文老师的书[D].程度教育学院学报.2005,(6).[3]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M].小学教学参考.2004,(3).[4]程韶荣.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D].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5]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J].西南交通大学.2001,(12).

第三篇: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白王中学

陈爱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白王中学

陈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体验时,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虽然已有了两三年的习作体验,但是怕写作文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原因在哪呢?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有关“习作”部分的表述:“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照这段表述及结合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

1、不明白写作目的。

2、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改变学生的现状,那么日记不失为一种好形式,和教师统一内容的“片段”练习相比,日记的表达内容宽泛且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确是自我的需要。但为什么又冠以“微型”二字呢?首先是降低选材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既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对自己的认识,又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一个闪念、一点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去写,学生易于动笔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领会到“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我们对美的发现。”逐渐增强写作的信心。其次是降低表达的难度,因内容的相对单纯,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安排也容易了许多;因内容是真实的,本身就符合生活的逻辑,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大多流畅、生动,易于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进而又转化为继续习作的动力。第三是降低习作教学的难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生命个体,家庭背景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思想认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通过“微型日记”,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并利用“微型日记”这块阵地,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将习作教学的难点分解为更细小的点加以练习。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快些,老师教起来就容易些,也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教”的积极性。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定势。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汉书.贾谊传)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萨克雷)好的观察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习作甚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高年段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仍较差,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因此,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往往不强,持久性也较差。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好新奇,好活动,好胜心强,富于幻想。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观察动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定格画面” 在学生的周围,“美”如繁星闪闪烁烁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学生的留心观察。起初,老师首先要做有心人,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的瞬间“定格”。如有一次做作业时,班上突然有一位同学流鼻血,这位同学一边仰着头,一边用手在书包里摸索着找纸。坐在他后面的同学看见了,急忙下位帮他找纸,找到纸后还将纸拧成圆柱形给流鼻血的同学塞上。老师马上“定格”这一画面,让大家都来观察,重点观察两位同学不同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结果那天同学们的微型日记写得出乎意料的好。学生做有心人,每天放学前交流各自头脑中定格的画面,彼此激发,互相丰富。“设计场景” 生活中随机、偶发的“美的瞬间”固然多,但也不能缺乏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场景”设计。因为只有在一次次观察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观察习惯。场景的设计亦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由易到难地安排。可先观察“静物类”,如文具、玩具、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等。“静物”便于学生反复观察,便于教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可观察“活动类”场景。在打篮球、踢足球、转呼啦圈、踢毽子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观察。

学生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普遍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是写东西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地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在班级的黑板一侧,开辟了三个小栏目: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每月一书。每周抄一首古诗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悔读书迟。”“少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等。这些诗歌语言浅显,含义隽永,学生每天语文课前诵读两遍,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的激励。

在长期的微型日记教学中,我发现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关系密切。凡是写作能力强一些的同学,他(她)的阅读能力也不差。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方面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现在说写作能力差,大概阅读能力也不见得没问题吧。”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法。

第四篇:《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3000字)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文献综述

问题:学

感到无话

周围的事

突破口,【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生怕上习作课,怕写作文。写作时常冥思苦想,或语句表达不清,或可写,或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学生无话可写主要是因为不注意观察物,缺乏生活材料的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可以以记微型日记为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关键词】: 微型日记 ;日记写作;写作水平

【正文】第一部分:前言

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习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当今小学生作文现状,大部分学生写作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

想,却没有自己的思想。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毫无新意,缺乏童真。因此,小学生习作水平尤其急待寻求提高之道。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日记,既称微型,篇幅必然不大。但也并非单单指篇幅的短小。每个孩子的

实际水平不同,习作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微型”的定位实质上指的是相对与

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要求较高的的习作而言的。“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

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

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

时习作能

根据实

影响记录

1设计”、习惯,教 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的热情。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采取“场景“画面定格”等形式由“扶”到“放”指导、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

会学生观察方法,使得学生学会体会生活、感知世界。

3、深层目标是培养学生

习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习作习惯,增强学生习作敏感。

4、让学生在记录的

养。

自己、切实提高

的是使学

同时感受习作的快乐,推动他们在日积月累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语文素第二部分:主题 学生日记,其内容不外乎学校、社会与家庭生活,描写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社会和环境。但是要写好日记,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本课题实施之初即对学生指出日记之重要性,目生从一开始就正确对待日记,从而保证课题实施的长期性。

日记篇幅短小,写一两篇并不困难,写好它并不容易。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记得如同流水帐,把一天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记录下来,不加任何取舍;一部分学生的日记内容单一,全部是“今天天气真不错” 之类的话;一部分学生故作深沉,过分注重以小见大;个别学生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针对这一现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第一类日记,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写下对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第二类日记则建议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第三类日记就指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写出真实自我;第四类日记则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及时表扬等激发其写作的持久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一)学习观察、感受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研究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结合学校和学生处于农村的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处于美丽的大自然,学生的视野开阔,情绪激昂,思维敏捷,灵感不断闪现。雨下时,指导观察雨的不同情态;雾起了,一起体验雾的苍茫;秋霜遍野,勾起文思如泉;雪花飘飘,引发诗意无数。总之,美丽大自然凡是能入文的,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这些事情都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印象,这也为微型日记的写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真实记录生活。

(二)依托学生优秀日记,用实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有了生活,但在写作日记之初,大部分小学生尚不习惯于发现,这就需要优秀日记为其提供帮助,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从一篇篇同龄人的日记中渐渐学会发现身边的素材。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每天的微型日记中选择优秀日记在全班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日记的内容范围,以实例指导学生该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写好微型日记。

(三)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日记思想高度

学生日记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改善这一状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反思,反思自身言行,反思社会现实,鉴别人性美丑,弘扬社会正气,从而提高日记的思想深度。如指导学生坚持在日记中写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提升日记的思想高度,并借此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抓语感训练

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语感的增强上,而语感的训练则需通过不断的积累与运用。如果说大量地阅读是在积累语言,那么,日记的作用就体现在运用方面了。因此,在日记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日记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及时地指出日记中的错别字、语病,以及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三.解决“如何坚持写”的问题

日记最忌一曝十寒,如果不能坚持写作,日记是不会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具体说来,主要采取了下列方法:

(一)提高认识,培养自觉性

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才可能有坚持写作日记的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开始课题实施的时候,就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坚持写日记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列举名人记日记的事例,激发起写作的热情,并由这种热情转化为持久写作的动力。

(二)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既定目标

学生思想上高度的重视固然能使其坚持写作日记,但如果刚开始就提出过高要求,就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能坚持写作。所以实施课题时,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降低难度,有效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三)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时激起的热情,难以坚持长期的日记写作,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证明了这一点。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能够自主控制自己了,但他们对赏识依然十分渴望。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批阅学生日记的同时,随时对其中的优秀日记,对日记中的突出词句加以表扬,不但在日记的相关语句画圈,而且当众鉴赏,满足他们的“幼稚的虚荣心”。在表扬之后,其他的学生,也会在羡慕之余生模仿之心、超越之心,从而也会更积极地去写作。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我们认为:体验是唤起学生写作的灵魂所在,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力量源泉。有了体验,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魏书生曾说:写日记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尽述的。在学生日记中,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从学生的日记里,可以看到他们在心灵的原野上向着真善美奔跑的足迹,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见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学生一旦有了体验的经历,写作的劲头被激发,于是通过日记的形式实现自主写作,应当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

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第三部分:总结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我觉得应该加强指导学生审题、选材,上教研课,大家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读相关的教学杂志,如《新作文——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凤凰论坛,了解并参与讨论作文的教与学。尝试学生互批互改,大胆探索作文的批改方法。还可以听听名师的经验之谈(光盘、书)等。最主要是教师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只要认为这样做是为学生好,是围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课改的实验中探索总结,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7,(1).[2]廖玉蕙.写给语文老师的书[d].程度教育学院学报.2005,(6).[3]

[4]2003.[5]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m].小学教学参考.2004,(3).程韶荣.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d].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j].西南交通大学.2001,(12).

第五篇:日记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转载》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一、消除惧怕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虽然已有了两三年的习作体验,但是怕写作文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原因在哪呢?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有关“习作”部分的部分表述:“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照这段表述及结合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

1、不明白写作目的。

2、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改变学生的现状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抓手”,日记不失为一种好形式,和教师统一内容的“片段”练习相比,日记的表达内容宽泛且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确是自我的需要。但为什么又冠以“微型”二字呢?首先是降低选材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既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对自己的认识,又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一个闪念、一点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去写,学生易于动笔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领会到“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我们对美的发现。”逐渐增强写作的信心。其次是降低表达的难度,因内容的相对单纯,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安排也容易了许多;因内容是真实的,本身就符合生活的逻辑,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大多流畅、生动,易于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进而又转化为继续习作的动力。第三是降低习作教学的难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生命个体,家庭背景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思想认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通过“微型日记”,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并利用“微型日记”这块阵地,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将习作教学的难点分解为更细小的点加以练习。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快些,老师教起来就容易些,也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教”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不断获得自我肯定的体验时,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二、顺应心理特点,培养观察习惯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定势。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汉书.贾谊传)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萨克雷)好的观察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习作甚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高年段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仍较差,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因此,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往往不强,持久性也较差。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好新奇,好活动,好胜心强,富于幻想。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观察动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定格画面”在学生的周围,“美”如繁星闪闪烁烁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学生的留心观察。起初,老师首先要做有心人,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的瞬间“定格”。如有一次做作业时,班上突然有一位同学流鼻血,这位同学一边仰着头,一边用手在书包里摸索着找纸。坐在他后面的同学看见了,急忙下位帮他找纸,找到纸后还将纸拧成圆柱形给流鼻血的同学塞上。老师马上“定格”这一画面,让大家都来观察,重点观察两位同学不同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结果那天同学们的微型日记写得出乎意料的好。

其次,学生做有心人,每天放学前交流各自头脑中定格的画面,彼此激发,互相丰富。

“设计场景”生活中随机、偶发的“美的瞬间”固然多,但也不能缺乏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场景”设计。因为只有在一次次观察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观察习惯。场景的设计亦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由易到难地安排。可先观察“静物类”,如文具、玩具、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等。“静物”便于学生反复观察,便于教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其次可观察“活动类”场景。在打篮球、踢足球、转呼啦圈、踢毽子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观察。请看学生写的一个片段:

„„陈阵带球来到对方禁区,闪电般地绕过王牌后卫胡智贤,把腿弯成“七”字形,脸涨得通红通红的,一个凌空抽射,球像离弦的箭一样直向对方大门飞去。球打在了门柱上,陈阵一脚补射进了。可是,说时迟那时快,对方守门员一脚大踢,球飞得老高老高。陈阵用胸脯一挡,球便落了下来,在地上弹了两下子,他又情不自禁地一脚大猛射,由于远了点,球到门前已经软弱无力了„„

“活动类”相比于“静物类”场景的观察,难度要大得多,但从以上一组精彩、流畅的片段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活动类”场景却更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学生对活动的乐此不疲,也会直接迁移到对“活动类”场景观察的乐此不疲。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经常创设富有新意的“活动类”“静物类”场景,对学生观察习惯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榜样激励”小学生年龄小,模仿力强,好胜心强,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要多树榜样,多表扬。如每天总结,既表扬整篇写的好的,也表扬一个词一句话写的好的;每周总结,将一周中写的好的微型日记张贴于墙;每月总结,将好的微型日记收入班级《优秀微型日记选》。适时地表扬树立榜样,既可以激发被表扬同学的写作内驱力,又可以让其他的同学学有榜样。

三、让写的契机成为悟的途径

让写的契机成为学生悟的途径。学生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选材、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甚至情感等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情感。起初在学生的日记里,大多写一些好玩的、好笑的活动或事情。渐渐地,笔者发现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细腻起来。不仅常常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得与失,还能够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甚至还能从父亲“善意的谎言”背后体会到浓浓的爱意。不仅赞扬身边关心他人,拾金不昧的同学,还从自己做起关心老师,关心同学,关心父母,甚至对校内外自私自利,损坏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加以谴责„„这些“变化”正是学生不断“悟”的结果。

让写的契机成为教师悟的途径。“三八”将至,大队部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为母亲做的事。虽然已提前布置每人回去为母亲做一件事,但结果仍令人十分震惊。全班21人,有两人搜肠刮肚也未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有八人显然是在胡编乱造;帮妈妈洗一盆衣服竟用了一天时间,给妈妈捶背竟把妈妈的肩周炎捶发了„„显然,这已不单单是作文了,而涉及到学生的做人。《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看着学生这样的微型日记,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的内容。教书是我们的职责,育人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习作也同样可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在和学生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交流过后,完成的习作就大不一样了。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我看了看桌上美味的菜肴想:妈妈那么辛苦,我应该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情。想着想着我就在碟子里挑了一个最大的虾子放到妈妈的碗里,妈妈很惊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夹菜给她,很快惊讶变成了惊喜,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比吃了蜜还甜„„”

在长期的微型日记教学中,笔者发现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关系密切。凡是写作能力强一些的同学,他(她)的阅读能力也不差。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方面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现在说写作能力差,大概阅读能力也不见得没问题吧。”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法。

1、在“解题”中学会“拟题”

俗话说“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莫泊桑拜师》、《大江保卫战》、《孔子游春》;可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我们爱你啊,中国》、《暖流》、《早》;可以了解文章的写作对象,如《秦兵马俑》、《碧螺春》、《白鹭》、《黄果树瀑布》;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地点,如《印度洋上生死夜》;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如《明天,我们毕业》;还可以了解主要人物的主要语言,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通过“解题”这一教学环节,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题目和文章的关系,还要使学生能够学会根据自己日记的内容恰当地拟题的本领。

2、在在品词析句中学会表情达意

在读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并读懂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如:《秦兵马俑》一课首段首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和下文之间的关系,明白全文都围绕并突出了秦兵马俑的“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这两个词语还和课文最后的“绝无仅有”相照应。引导学生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三个词语中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以及作者对此的赞颂和自豪之情。在教学中,不但要抓住以上种种句子读懂文章,更要鼓励学生学习以上方法组织安排日记的内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思想感情。

3、在理请文章脉络中学会谋篇布局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理请文章脉络,把准作者思路的走向,尤其要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谋篇布局的精妙之处。学生学得进,才能用得出。仿照例文的思路,构思自己的微型日记。学生在此种训练中,能够不断学会文章的构思。课文的思路和写法在一次次迁移练习中转化为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四、以写的需求催生读的愿望

学生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普遍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是写东西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地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

课前读。在班级的黑板一侧,开辟了三个小栏目: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每月一书。每周抄一首古诗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悔读书迟。”“少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等。这些诗歌语言浅显,含义隽永,学生每天语文课前诵读两遍,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的激励。课中读。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小学教材是专家学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成长需要精心编写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教材编写建议”时明确指出:“教材应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思想”积累,丰富“语言”积累,丰富“写法”积累。

课后读。课后做好“好书推荐工作”,并引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微型日记的写作就给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我们发现当学生能够将自主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成功地运用于写作中时,他们内心受到的巨大的鼓舞力量又催生出更强烈的读书积累的愿望。

下载《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的结题报告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的结题报告 桃林小学 葛雪梅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东风近几年吹遍了大江南北,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2010-11-09 16:38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长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的同时,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上。人格在孩子健康......

    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曹坪中学理化生教研组)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理化生组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组教研教改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教研组的......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写来写去,就那几件事,就那几个题目,生活太过于平淡,写什么呢?也常看到老师们的困惑:作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日记写作水平[推荐五篇]

    如何提高小学生日记写作水平作者赵静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日记写作水平”这个主题,从日记自身特点,及如何写好日记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论证。文章从......

    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小学生日记(合集5篇)

    她是我的启明星,引导着我,让我在三岔口之间,选择正确的路,踏上属于自己的路。——题记在我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让我佩服,有的人让我感到欢喜,有的人让我感到优……对我影......

    自我评价对小学生写字水平的影响研究

    自我评价对小学生写字水平的影响研究 ● 陈学光 摘要: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的......

    课外辅导班对小学生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课外辅导班对小学生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课外辅导班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已成为流行现象,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班体现了教育资源在学校之外的一种配置方式,而其所提供的辅导内容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