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时间:2019-05-15 03:4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

(送审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 第三章 考古管理 第四章 可移动文物 第五章 文物出境进境 第六章 合理利用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文物利用,促进科学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本法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1— 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著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图书资料和影音像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应当分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影音像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应当分别确定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2 —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一)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国家机关、军队、国有企业和其他事业组织等收藏的文物;

(三)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

(四)国家接受捐赠的文物;

(五)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

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第五条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古建筑、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第七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八条 文物事业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文物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事业纳入国民

—3—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财政预算。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文物保护,并将文物保护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九条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文物事业发展。

第十条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文物工作,编制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文物工作政策和制度,依法督办重大违法案件,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落实情况,组织实施重大文物保护项目,会同地方人民政府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文物工作,完善文物工作措施,组织实施文物保护项目,依法查处违法案件,监督检查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海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土、海洋、建设、规划等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履行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第十二条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文物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主管部门等,应当将文物保护纳入教—4 — 育和宣传工作。

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文物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应当促进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十三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文物保护,支持开展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活动。

国家鼓励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公益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文物登录制度,完善文物资源管理,推动文物信息共享,具体标准及办法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有下列事迹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一)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

(二)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

(三)捐资修缮或者修复国有文物的;

(四)将私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赠或者无偿用于公益事业的;

(五)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

(六)在文物普查或者考古发掘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

(七)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方面有重要发明创造或者其他重要贡献的;

(八)在文物面临损毁危险时,抢救文物有功的;

—5—

(九)长期从事文物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第十六条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

第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进行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应当组织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开展调查,听取相关权利人意见,向社会公示认定对象,并作出书面决定。不可移动文物认定,自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作出书面决定之日起生效。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可以向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对象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申请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对文物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复议。

认定过程中,不得拆除、损毁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对象。第十八条 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予以公布。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6 — 第十九条 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制定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并书面告知其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 国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保养、修缮;非国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权人负责保养、修缮。使用人或者所有权人修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申请经费支持。

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公益基金等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给予资助。

第二十一条 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建设工程需要必须迁移、拆除的,应当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属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应当进行考古发掘。迁移、拆除、考古发掘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依照前款规定拆除的国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艺术、科学和研究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指定国有博物馆收藏。

第二十二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时划定公布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置或者委托专门机构负责保护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7—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依照前款规定设置或者接受委托的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采取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安全防范措施;其安全保卫人员,应当依法配备防卫器械。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文物保护单位可以编制保护规划,并与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市、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公布实施。

第二十四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报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 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之外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8 — 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划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由市、县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划定,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和历史风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要求;未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建设项目批准前,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征求相应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六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害文物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建设污染文物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开展影响文物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前已有的危害文物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处理;已有的污染文物及其环境的设施,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限期治理。

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避开文物保护单位;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原址保护。

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拟订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征求相应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未征求相应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或者未按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落实保护措施的,不得开工建设。

无法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或者拆除的,—9— 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的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应当进行考古发掘。

依照前款规定拆除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中具有艺术、科学和研究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指定国有博物馆收藏。

本条规定的原址保护、迁移、拆除、考古发掘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八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机构、使用人或者所有权人,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巡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当地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必要的经费支持。

因自然灾害致使文物保护单位有损毁危险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抢险加固工程,并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及时报告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

第二十九条 已建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或者辟为考古遗址公园等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其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由各级财政分别给予经费保障;本级财政不足的,可以申请上级财政给予补助。

由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使用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其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所 — —10需经费由使用人承担;经费不足的,使用人可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向相应的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申请补助。

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所需经费由所有权人承担;所有权人确有困难的,可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向相应的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向社会组织、社会公益基金申请资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十条 实施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应当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并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报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批准工程的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工程及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监管。

第三十一条 文物保护单位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二条 实施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拆除工程,应当编制工程方案,并经与文物保护单位等级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委托的专业机构审核。

前款所指工程,应当由取得相应等级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的单位和人员实施。

第三十三条 根据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 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国土、水利、海洋等主管部门,在保存文物丰富的区域划定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或者水下文物保护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埋藏区、保护区内的建设工程和生产活动进行监测。

第三十四条 工业遗产、商业老字号、农业遗产、传统村落、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保护管理应当与整体风貌相协调,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三十五条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十六条 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指导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 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其保护管理应当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涉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的,依照本法有 — —12关规定执行。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不可移动文物灭失、损毁,且不具备遗址保护价值的,由原公布的文物主管部门、人民政府撤销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并公布。

撤销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应当事先进行论证或者听证。

不可移动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严重减损的,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定级的程序重新确定等级。

第三章 考古管理

第三十九条 从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资格。

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具体工作规范,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条 在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范围内实施建设工程,或者在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范围外实施大型建设工程,应当事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上述建设工程,涉及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的,应当在划拨、出让土地使用权之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第四十一条 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考古调查、勘探事项,不

—13— 涉及土地划拨、出让的,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考古调查、勘探资质的单位实施;涉及土地划拨、出让的,由土地划拨、出让方委托具有考古调查、勘探资质的单位实施。考古调查、勘探结束后,建设单位或者土地划拨、出让方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提交考古调查、勘探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收到考古调查、勘探报告后,应当作出是否需要进行考古发掘的决定;需要进行考古发掘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批准进行考古发掘的,由建设单位或者土地划拨、出让方委托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实施。

第四十二条 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经费,不涉及土地划拨、出让的,由建设单位承担;涉及土地划拨、出让的,由土地划拨、出让方承担。

第四十三条 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中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会同建设单位或者土地划拨、出让方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大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及时报请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确定保护措施。

因采取文物保护措施致使建设单位合法利益受损的,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第四十四条 在工程建设或者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 — —14人发现文物的,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并作出处理决定;有重要或者重大发现的,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

依照前款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

第四十五条 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为了科学研究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应当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六条 考古发掘单位应当在考古发掘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提交结项报告,并在提交结项报告之日起3年内向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提交考古发掘研究报告。

第四十七条 考古发掘的文物,应当由考古发掘单位登记造册,妥善保护,并及时移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指定的国有博物馆收藏;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批准,考古发掘单位可以保留少量文物作为科研标本。

第四十八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团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应当采取与中方合作的方式,并由中方合作单位向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15—

第四章 可移动文物

第四十九条 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取得文物:

(一)购买;

(二)接受捐赠;

(三)依法交换;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国有博物馆还可以通过文物主管部门指定收藏或者调拨方式取得文物。

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对捐赠的文物妥善收藏、保管与展示。需要对捐赠的文物进行处置的,应当征得捐赠人同意。

文物收藏单位不得将收藏的文物赠与、出售、抵押、质押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条 可移动文物的等级,由文物收藏单位按照文物定级标准提出定级意见,报文物主管部门审核确定;一般文物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审核确定,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审核确定,一级文物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审核确定。

第五十一条 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文物的账目及档案,并按照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的规定履行备案手续。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建立本行政 — —16区域的可移动文物档案数据库;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档案数据库。

第五十二条 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及人为损坏的设施,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确保文物的安全。

文物收藏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文物的安全负责。未经法定代表人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调取文物。文物收藏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文物保管人员离任前,应当办理文物移交手续。

第五十三条 根据保证文物安全、进行科学研究和充分发挥文物作用的需要,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调拨国有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可以调拨本行政区域内国有博物馆收藏的文物。

第五十四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等需要借用文物的,应当分别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其他单位因举办展览等需要借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所收藏文物的,应当由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借用文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年。

第五十五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交换文物,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批准。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交换文物,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17—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不得交换文物。

第五十六条 文物收藏单位修复、复制、拓印文物,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文物收藏单位修复、复制、拓印文物,应当由取得相应等级资质、资格的单位和人员实施。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修复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修复一级文物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复制、拓印珍贵文物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十七条 因腐蚀损毁等原因无法修复并且无继续保存价值的一般文物,文物收藏单位可以提出退出收藏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批准。退出收藏的文物,应当用于教学、科研等公益用途。

第五十八条 收藏、保管文物的国家机关、军队、国有企业和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事业组织,应当健全文物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安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国家机关、军队、国有企业和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事业组织收藏、保管文物,提供鉴定、修复、保管、展览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并对符合文物定级标准的文物确定等级。

第五十九条 文物收藏单位、国家机关、军队、国有企业和 — —18其他事业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收藏文物的,可以向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申请文物定级。

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文物鉴定、修复、保管、展览等社会服务进行规范管理。

第六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下列文物:

(一)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

(二)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文物;

(三)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

第六十一条 文物购销企业应当取得文物购销资质。文物拍卖企业应当取得文物拍卖资质。

文物购销企业不得从事文物拍卖活动,不得设立文物拍卖企业。文物拍卖企业不得从事文物购销活动,不得设立文物购销企业。

第六十二条 文物主管部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物收藏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设立文物购销企业和文物拍卖企业,不得参与相关经营活动。

第六十三条 文物购销企业和文物拍卖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出经营记录,并报企业住所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并定期公布文物购销企业和文物拍卖企业的信用记录。

第六十四条 国家对拍卖的文物享有优先购买权。拍卖的文

—19— 物在交付买受人前,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指定国有博物馆优先购买。

第六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等,对文物购销、拍卖的经营活动和场所进行监管。

第五章 文物出境进境

第六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寄递、携带文物出境,应当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取得文物出境许可证,并向审核机构所在地海关申报;海关验核文物出境许可证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第六十七条 国有文物、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不得出境;因展览等需要临时出境的,应当经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办理临时出境手续。

文物出境展览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因特殊需要,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

临时出境的文物复进境,应当向海关申报,并由原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查验。

第六十八条 文物临时进境,应当向海关申报,并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查验、登记。

— —20临时进境的文物复出境,应当经原查验、登记的审核机构审核查验,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十九条 非法出境的文物,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予以追索。

对历史上非法出境的文物,国家保留收回的权利。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对历史上非法出境的文物开展调查,促进其返还。

第七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遵守已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禁止和防止文物非法出境及进境。

第六章 合理利用

第七十一条 文物利用,应当体现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尊重科学,遵守公德,面向公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文物利用应当确保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协调,防止不当利用、过度开发。

第七十二条 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等级、保存状况,制定文物利用规范,并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体现文物利用规范的要求,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统筹。

—21— 第七十三条 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向公众开放;由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使用的,应当创造条件实行局部或者定期开放。

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向公众开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七十四条 已建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或者辟为考古遗址公园等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不得转让、抵押。

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改变现有用途的,除可以建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或者辟为考古遗址公园等参观游览场所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十五条 尚未建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或者辟为考古遗址公园等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参与其保护与利用,在文物主管部门监管下使用并承担保养、修缮责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选择前款所指文物,公开征集保护利用方案,通过论证、听证等程序确定保护利用方案及实施主体。保护利用方案及相关协议,应当根据不可移动文物的等级报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涉及需要审批的事项,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 —22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共享机制,通过调拨、交换、借用等方式,实现文物资源共享,丰富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鼓励博物馆展览进学校、社区、军营、企业、乡村,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第七十七条 博物馆应当充分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开发文博创意产品,注重依托数字、网络等技术,推动文物利用的科技创新。

第七十八条 博物馆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所收藏的文物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七十九条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发布文物合理利用的指导性意见,促进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共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文物利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推广合理利用文物的经验。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八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文物保护工作,依法接受监督。

第八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文物保护职责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文物保护工作进

—23— 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第八十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文物保护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问题。

第八十三条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开展日常性的监督检查。

第八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可以进入现场,根据需要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询问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查封、扣押造成文物破坏、损毁的设施设备,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停止侵害文物的行为。对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八十五条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的破坏文物的信息和线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查清事实,依法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的破坏文物的信息和线索不调查、不处理、不 — —24反馈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控告或者检举。

第八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文物工作信息和文物违法案件查办信息,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第八十七条 对严重破坏文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文物主管部门、依法登记成立的以文物保护为宗旨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 本法规定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未按照要求改正的,予以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第八十九条 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本法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从事相关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金额5倍以上8倍以下罚款;违法所得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条 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查封、扣押相关设施设备,并

—25— 对责任单位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不符合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要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二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展影响文物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恢复原状,并可以对责任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依法改正,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一)建设单位未事先拟订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措施并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征求相应文物主管部门意见,或者未按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落实保护措施的;

(二)未编制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拆除工程方案的;

(三)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拆除工程方案未经与文物保护单位等级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委托的专业机构审核的。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 — —26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未按照要求改正的,查封、扣押相关设施设备,并对责任单位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的;

(二)擅自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的;

(三)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四)迁移、拆除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未进行考古发掘的;

(五)擅自进行原址重建的;

(六)实施建设工程未依照本法规定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

第九十五条 在工程建设或者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哄抢、私分、藏匿所发现文物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予以收缴,并对责任单位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六条 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未按照要求改正的,暂停审批其新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

(一)未经批准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

—27—

(二)未按照规定提交考古发掘结项报告或者考古发掘研究报告的;

(三)未及时移交考古发掘文物的。

第九十七条 文物收藏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未按照要求改正的,对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建立文物账目及档案;

(二)文物收藏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文物保管人员离任前未办理文物移交手续;

(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擅自将所收藏文物出借给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其他单位举办展览;

(四)擅自交换文物;

(五)擅自修复、复制、拓印文物;

(六)未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文物退藏手续。第九十八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将文物赠与、出售、抵押、质押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六十条规定,买卖禁止买卖的文物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没收涉案文物和违法所得,并对买卖双方分别处违法所得金额5倍以上8倍 — —28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涉案文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金额5倍以上8倍以下罚款;未按照要求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一)文物购销企业从事文物拍卖或者设立文物拍卖企业;

(二)文物拍卖企业从事文物购销或者设立文物购销企业。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本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涉案文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金额5倍以上8倍以下罚款;已经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第一百零二条 违反本法对文物出境进境管理规定的,由海关查封、扣押涉案文物,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 违反本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金额5倍以上8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我国管辖海域内破坏、发掘、走私文物的,由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查封、扣押涉案文物、船只、工具等,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29— 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一百零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文物破坏、损毁、灭失的,除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零七条 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逾期不履行依照本法作出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数额。

第一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海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洋主管部门等,对依法没收的涉案文物,应当及时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并将登记册副本送达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结案后30日内,应当将罚没文物无偿移交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并由文物主管部门指定国有博物馆收藏。

第一百零九条 文物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文物保护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文物破坏、损毁或者灭失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30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百一十条 本法规定的各项行政审批的时限,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执行。

第一百一十一条 本法规定应当取得资质、资格的,相关资质、资格由有关全国性文物行业组织进行认证和管理;资质、资格的认证标准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 文物司法鉴定,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实施管理。

第一百一十三条 文物保护涉及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安全防护设施等,应当按照有关消防、安防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文物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门的消防、安防等措施。

第一百一十四条 文物保护领域综合执法,按照国务院的决定执行。

第一百一十五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年 月 日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同时废止。

—31—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材料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管、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保障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从业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核事故的危害。

核设施,是指下列设施及其场址区域内与其配套的运行保障系统,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系统及构筑物,核材料的贮存、装卸和处理系统及构筑物:

(一)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核动力装置等);

(二)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工业或者医用反应堆等);

(三)核燃料循环设施(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

(四)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

专门设立的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的设施按照核设施进行管理。

核材料,是指:

(一)浓缩铀-235材料及其制品;

(二)铀-233材料及其制品;

(三)钚-239材料及其制品;

(四)氚、氘,含氚、氘的化合物及其制品;

(五)需要管制的锂-6;

(六)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

有关铀矿石及其初级产品的管制,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实施与核安全相关的下列行为,适用本法:

(一)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等;

(二)持有核材料;

(三)为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及核材料持有等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

(四)针对前三项行为的管理与监督。

有关核技术利用、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不适用本法。但对下列设施和场地的移交和监护行为适用本法:

(一)集中进行天然化合物铀精制的设施;

(二)铀(钍)矿选矿场、退役后的尾矿渣、尾矿库或者场地;

(三)与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相关的其他有限制性开放的放射性废物集中存放设施或者场地。

第四条 从事核事业应当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

核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第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对其行为的核安全负主要责任。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有关单位,应当对其行为负相应责任。

第六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国家核安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划定和管理核电厂及其他重要核设施周围的规划限制区,组织实施核事故场外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九条 国家坚持从高从严建立核安全标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核安全标准。

核安全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核安全的要求,适时修改。

第十条 国家制定核安全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加强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体系,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职工核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确保核安全的意识;管理者和个人应当做出核安全承诺。核设施营运单位还应当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建立核安全承诺机制;

(二)定期开展核安全知识培训,对职工进行保障核安全的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

(三)在不影响核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对公众开放核设施,进行核设施安全现场宣传;

(四)与各级、各类学校合作,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核安全知识教育活动,特别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核安全教育活动;

(五)通过建设核安全宣传场所,印制和发放核安全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开展核安全宣传活动;

(六)对核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定期进行全面评估;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核安全相关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国务院发展改革、科技、能源、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在相关科技研发规划中安排与核设施、核材料安全和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相关的技术研究专项,推广先进、成熟的核安全技术。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持续开发先进、可靠的核安全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核设施、核材料安全水平。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核设施、核材料安全的义务,对危害核设施、核材料安全的行为有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的权利,并享有对核设施安全信息的知情权,但涉及秘密的除外。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核损害后,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损害核设施、核材料。第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核设施、核材料的安全保卫工作。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卫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保卫措施,防范对核设施、核材料的损害和破坏。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与核安全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核安全国际合作机制,按照职责代表国家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第二章 核设施、核材料安全

第一节 核设施安全

第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为核设施设置纵深防御体系,并保证各项防御措施独立、有效。

第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建立并实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有效保证所有影响安全的设备、工程和服务等的质量,确保核安全。

第十七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控制辐射照射,使从业人员免受超过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的辐射照射,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

第十八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满足核安全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二)具有规定数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具有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的能力;

(四)具有与核设施安全相适应的安全评价、技术保障、资源配置和财务能力;

(五)具有应急响应能力及核损害赔偿的财务保障能力;

(六)具有必要的核安全技术支撑和持续改进安全技术的能力;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和发放核设施运行许可证。

不具备上述条件,未获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许可证,不得从事核设施营运活动。

第十九条 核设施操纵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取得核设施操纵员执照。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无损检验人员等特种工艺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未取得前述职业资格的,不得从事与核设施安全专业技术有关的工作。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核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经规划确认的核电厂等厂址予以保护,加强对规划限制区的管理,在规划期内不得变更厂址用途。

禁止在核设施规划限制区内建设可能威胁核设施安全的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的生产、贮存设施以及各类人口密集场所。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核安全许可制度。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选址、建造、首次装投料、运行、退役等活动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并办理核设施选址、首次装投料、退役等相关审批事宜。未领取许可证、未办理相关审批事宜的,不得从事前述各项活动。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核安全许可申请组织安全技术审查,对满足核安全要求的,在技术审查完成之日起二十日内,依法颁发建造、运行许可证。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核设施建造申请书及运行申请书的过程中,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核设施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询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三个月内给予答复。核设施营运单位要求变更许可规定条件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第二十二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遵循调查、评估和审核程序,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和人口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估,满足核安全技术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选址安全分析报告,经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核安全要求后,发放核设施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第二十三条 核设施设计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参数和技术要求,提供多样保护和多重屏障,使核设施运行可靠、稳定和便于操作,以确保满足总体核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 核设施建造前,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造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设施建造申请书;

(二)初步安全分析文件;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建造质量保证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后,应当确保核设施整体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

建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十年,到期未完成建造的,需办理延期申请,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建造。但是,有下列情况的除外:

(一)因国家政策或者行为导致核设施延期建造;

(二)用于科学研究的核设施建造;

(三)用于工程示范的核设施建造;

(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的设施建造。

核设施建造完成后应当进行调试,并验证建成的核设施是否满足其设计的核安全要求。

核电站设备制造主体应当确保核电站核安全相关设备的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核电站外部保障主体应当确保自身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核安全相关要求。

第二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首次装投料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首次装投料申请书;

(二)最终安全分析文件;

(三)质量保证文件;

(四)应急预案;

(五)核材料许可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七条 核设施经过调试和试运行后,符合核安全规定要求的,核设施营运单位方可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运行许可申请。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运行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运行。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的有效期为设计寿期。

在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新的核安全标准的要求,对核设施运行许可证规定的条件作出合理调整。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对下列对象进行调整时,应当报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作为颁发运行许可证依据的重要构筑物、系统和设备;

(二)运行限值和条件;

(三)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与核安全有关的程序和其他文件。

第二十八条 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可以继续运行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五年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运行许可证延续申请,并对其是否满足相关核安全标准进行论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运行。

第二十九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效防范人为失误和自然灾害威胁,确保核设施安全。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运行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对核设施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并接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

核设施终止运行后,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采取安全的方式进行停闭管理,保证停闭期间的安全,并确保退役所需的基本功能、技术人员和文件。

第三十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开始退役活动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退役所需的下列申请材料:

(一)退役申请书;

(二)安全分析文件;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质量保证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核设施退役批准书后方可开始退役。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核设施退役时按照合理、可行、尽可能低的原则消除核设施场址的放射性物质,将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放射性水平降低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安全技术审查时,可以委托与许可申请单位没有利益关系的技术支持单位进行技术审评。受委托的技术支持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并对其技术评价结论负责。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建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为其核安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定有关核安全规章、标准和规划以及在做出有关核设施重大安全问题的技术决策过程中,应当咨询核安全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制度,并及时处理核安全报告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负责放射性废物处置管理工作。放射性废物处置由国务院指定的单位专营。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规划。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规划。

第三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和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转变为稳定的、标准化的固体废物后,自行贮存,并及时送交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处置。

第三十六条 国家建立放射性废物管理许可制度。专门从事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贮存、处置许可,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核设施营运单位利用与核设施配套建设的贮存设施,贮存本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无需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

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十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实施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行为的,应当提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实施。

第三十七条 国家建立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制度。有下列情况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应当依法办理关闭手续,并在划定的区域设置永久性标记:

(一)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设计,服役期届满的;

(二)处置的放射性废物已经达到该设施设计容量的;

(三)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或者水文地质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处置设施不适宜继续处置放射性废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关闭的情况。

第三十八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编制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安全监护计划,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的安全监护计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安全监护的责任人及其责任;

(二)安全监护所需费用;

(三)安全监护措施;

(四)安全监护期限。

放射性废物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安全监护计划,对关闭后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安全监护。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进行监护管理。

第三十九条 为核设施提供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核安全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对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质量负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行为,应当取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许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核设施进行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的境外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注册登记手续。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进口的核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检验。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条 进出口核设施应当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要求。

进口核设施,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审查申请,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造许可。

第二节 核材料安全

第四十一条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安全条件:

(一)与保障核材料安全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和人员;

(二)全面承担核材料安全责任的能力。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保障核材料的安全与合法利用,并承担下列义务:

(一)防止被盗、破坏、丢失、非法转让和非法使用;

(二)建立专职机构或者指定专人保管核材料;

(三)建立核材料衡算制度,保持核材料收支平衡;

(四)建立与核材料保护等级相适应的实物保护系统;

(五)建立信息保密制度、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核材料相关信息泄露;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十二条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核材料许可证,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材料许可证申请报告;

(二)核材料安全、实物保护文件;

(三)核材料衡算等技术文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准核材料许可证。

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和发放核材料许可证。

核材料持有单位不具备安全条件,未获得核材料许可证,不得从事核材料持有活动。

国家保障核材料的铁路、水路运输,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铁路、水路运输的管理,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

第四十三条 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处置乏燃料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乏燃料的安全,并对其持有的乏燃料承担核安全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负责协调乏燃料运输管理活动,监督有关保密措施。

国务院公安部门审查并核发乏燃料道路运输通行证件,对乏燃料道路运输的实物保护实施监督,指挥、协调地方公安机关查处可能危及乏燃料安全运输的事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批准乏燃料运输容器和乏燃料运输方案。

国务院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乏燃料道路运输承运人资质认可的管理和承运人驾驶人员及其他运输作业人员资格认可的管理,协调乏燃料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道路的管理工作。

通过水路运输乏燃料的,按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过铁路、航空运输乏燃料的,按照国务院铁路、民航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乏燃料的运输应当遵守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托运人对乏燃料的安全负首要安全责任。托运人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经审查获得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批准书后,方可开展乏燃料运输活动。

乏燃料承运人应当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运输资质,未取得乏燃料运输资质,不得从事乏燃料运输活动。

第三章 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承担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牵头制定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部署,制定本单位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预案和核设施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查后,由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发布;核设施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核设施营运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场内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审批,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并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备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规定,制定本系统支援地方的核事故应急工作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七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开展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准备。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周边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开展不定期的核事故应急演练,培养其核事故应急意识和能力。

第四十八条 国家建立核事故应急准备金制度,保障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所需经费。核事故应急准备金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九条 在发生核事故时,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响应,缓解事故后果,并立即向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报告核设施状况,提出场外应急响应行动建议。

第五十条 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通过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机制,按照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总体部署,组织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核设施营运单位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规定,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实施应急响应支援。

第五十一条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发布核事故应急信息。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核设施营运单位等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授权,组织开展核事故后的恢复行动、损失评估、调查处理等工作。

核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负责实施。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独立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核设施核事故调查处理。国务院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负责核事故场外应急行动调查处理。

第五十三条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外交渠道,统筹协调核事故应急国际通报和所需的国际救援工作。

第五十四条 核燃料运输的应急应当纳入所经省核事故应急预案或者辐射应急计划。当发生核事故时,由核燃料运输所经地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响应。

第四章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五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公开核安全相关信息。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核安全行政许可程序及结论,公开核安全有关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报告、总体安全状况、辐射环境质量等信息。

国务院应当定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核安全情况。

第五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开本单位核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核设施安全状况、流出物和周围环境辐射监测数据、核安全报告等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第五十七条 对依法公开的核安全信息,应当通过政府公告、网站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获取核安全相关信息。

第五十八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就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就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举行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第五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存在核安全隐患或者违反核安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编制、散播有关核安全的虚假信息。

第六十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 国家建立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对从事核安全活动的有关单位遵守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及许可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核设施集中的地区设立派出机构,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应当向核安全有关活动现场派遣监督检查人员,执行核安全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持续开展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开发,建立并保持与核安全监督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评价能力。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核安全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进行监测、检查或者核查;

(二)调阅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

(三)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四)发现问题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并要求整改。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监督检查情况形成报告,建立档案。

第六十四条 从事核安全有关活动的单位对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如实说明情况,提供必要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第六十五条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监督检查活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并定期接受培训。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未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机制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本法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可予以警告。

(一)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未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体系的;或者管理者和个人未做出核安全承诺的;

(二)核设施营运单位未为核设施设置纵深防御体系的;

(三)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未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

(四)核设施营运单位未按照要求控制辐射照射剂量或者未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的;

(五)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的;

(六)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就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的。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为同一单位的,不得重复处罚。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损害核设施、核材料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核事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鉴于核能在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污染物减排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我国正努力发展核能产业,安全稳步发展核电。但随着核事故在有的国家的出现和带来的后果,核安全问题也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并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

发展核事业的首要条件是保障安全,核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生命线。2016年4月,总书记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指出,“确保核安全是各国应尽之责,我们要结合国情,从国家层面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制定中长期核安全发展规划,完善核安全立法和监督机制,并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足够投入和支持。”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核安全法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交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制定核安全法的决策,再一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

按照立法规划关于任务、时间、组织、责任四落实的要求,环资委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根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认真研究了相关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的经验;两年多来,先后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四川、山东、甘肃、新疆等省(区、市)调研,听取地方人大、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特别是核电企业、科研单位一线员工和科学技术人员对核安全立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科研学术单位、有关企业和律师、学者等,研究法律草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实际问题。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专题讲座,并开展了立法项目论证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共计七章八十六条。2016年6月8日,经环资委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立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核安全法是保障我国核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核设施、核材料具有潜在的放射危害性,立法有利于防范危害,为核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我国核事业在民用领域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截至今年6月底,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31台,装机容量为2969万千瓦,在建机组有23台,装机容量为2609万千瓦,目前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提高核安全保障措施,迫切需要制定核安全法律予以规范。

(二)立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发展核事业中的安全问题始终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对核能发展安全性的质疑不断。核安全立法一方面可以依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依法加大核安全科普宣传,增加公众对核安全知识的了解,引导公众正确、科学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

(三)立法是完善核安全法律体系的需要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定数量涉核领域的法规和规章,但涉及核安全的法律,仅有一部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角度加以规范的法律。有关核安全基本方针、原则,法律制度、措施的建立和实施,核安全责任、公众参与及监督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均未作出规定,不能适应核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亟待完善有关核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草案即担负这样的使命。

(四)立法有利于强化核安全监管工作

随着核事业的发展和国外曾经发生过的核事故警示,核安全监管对于保证核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政府也为此设立了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担负着与核事业发展同样重要的核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制定核安全法,可以进一步理顺对行业管理与监督的职责,实现运营与监管的分工,提高核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

(五)立法是促进我国核安全国际合作的需要

我国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和有关核国际公约的签约国,担负着核安全国际合作的使命。由于缺乏相关专项法律,国际上有关人士对我国核安全监管能力和履约能力有所疑虑。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评估团曾向我国提出加快核安全立法的建议。核安全立法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坚定国际社会对我国核安全的信心,也有利于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草案主要内容

(一)关于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草案第一条从如下四个方面明确了立法目的,一是为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二是为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三是为保护涉核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四是为保护环境。这一立法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预防和应对由核设施、核材料导致的核事故造成的对人身和环境的危害。根据这一立法目的,草案第三条明确了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限定在涉及核设施和核材料的有关活动及为其提供设备、工程及服务等的行为,以及相关的管理与监督行为。

(二)关于方针、基本原则

草案第四条明确了从事核事业应当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这一方针强调在发展核能和核技术应用中,必须保障核安全。这一条还明确了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三)关于管理体制

根据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草案第六条予以确认,即明确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四)关于核安全责任

核安全责任是保证核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草案专门就全方位核安全责任做出了规范。在第五条中明确了“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对其行为的核安全负主要责任”。本条中还进一步明确了“为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延寿、退役及核材料利用等行为提供设备、工程和服务等的有关单位,应当对其行为负相应责任”。草案中众多条款规定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也同时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核安全责任。此外,对于放射性废物处置、核损害赔偿等,草案也做出了相应规范。其中,关于核损害赔偿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核损害赔偿法规予以规范。为适应国际合作的需要,草案仅就核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及其主体、免除承担责任和第三方免责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五)关于制度措施

为了保证法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草案规定了具体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包括规划制度、标准制度、报告与反馈制度、许可制度、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资质资格管理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明确了一些相关的核安全保障措施,如核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人员培训、国际合作、科研、资金保障等。

(六)关于公众参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为了强化核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和公众对核安全的监督,保证草案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得以有效贯彻实施,在第一章规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草案第四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对信息公开做出了具体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有关内容。草案专设第五章“监督检查”,明确了政府应当履行的监督检查职权、责任,检查内容和方式。同时,为保证草案中各项禁止性、限制性和义务性规定的有效实施,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对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以及为之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的责任追究问题,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内容。

(七)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

目前,核安全法和原子能法正在制定过程中。原子能法是核领域带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对原子能研究、开发与和平利用等所有活动做出全面规范。核安全法是有关核领域关于安全问题的专门法,重点以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为主要规范内容。这部法律不规范有关核技术应用和伴生放射性矿涉及的放射性污染防治问题;又将原子能法中有关核安全问题进行具体规范,是以防范核领域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和核安全事故作为主要规范内容。

第三篇:2018.3.1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及说明

在2018年3月13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说明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建国

各位代表: 我受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监察法的重要意义

(一)制定监察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的目标是,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必须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崭新的国家监察机构。制定监察法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党中央对国家监察立法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 43

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六次、七次全会上均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国家监察相关立法问题,确定了制定监察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明确了国家监察立法工作的方向和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制定监察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对于创新和完善国家监察制度,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制定监察法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推进各领域改革,都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 43

政能力。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党心民心所向,必须始终坚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推进。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相比,我国的监察体制机制存在着明显不适应问题。一是监察范围过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党内监督已经实现全覆盖,而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还没有做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在我国,党管干部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作为执政党,我们党不仅管干部的培养、提拔、使用,还必须对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必须对违纪违法的干部作出处理,对党员干部和其他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查处。二是反腐败力量分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依照党章党规对党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行政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察,检察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进行查处,反腐败职能既分别行使,又交叉重叠,没有形成合力。同时,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既行使侦查权,又行使批捕、起诉等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 43

即监察委员会,就是将行政监察部门、预防腐败机构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工作力量整合起来,把反腐败资源集中起来,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攥指成拳,形成合力。三是体现专责和集中统一不够。制定监察法,明确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从而与党章关于“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相呼应,通过国家立法把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固定下来,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制定监察法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实践经验,为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雷霆万钧之势,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同时,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2016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43

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实践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认真总结三省市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有序推开,目前,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已经全部组建成立。通过国家立法赋予监察委员会必要的权限和措施,将行政监察法已有规定和实践中正在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确定下来,明确监察机关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措施开展调查。尤其是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并规定严格的程序,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法治难题,彰显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自信。改革的深化要求法治保障,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改革推动。通过制定监察法,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巩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 43

保障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四)制定监察法是坚持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 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在我国,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公权力,为人民用权,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内监督是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对党员干部实行的监督,国家监察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行的监督。我国80%的公务员和超过95%的领导干部是共产党员,这就决定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也决定了实行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统一的必然性。这种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监督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大反腐败力度的同时,完善党章党规,实现依规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完善我国监督体系,既要加强党内监督,又要加强国家监察。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立监察委员会,并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和监察权,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加/ 43

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从而在我们党和国家形成巡视、派驻、监察三个全覆盖的统一的权力监督格局,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惩治腐败的有效机制,为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监察道路。同时要看到,这次监察体制改革确立的监察制度,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制度文化,是对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一种借鉴,是对当今权力制约形式的一个新探索。制定监察法,就是通过立法方式保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将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不断提高党和国家的监督效能。

(五)制定监察法是加强宪法实施,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宪法作出部分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实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进。这次宪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 43

一,是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对国家机构作出了重要调整和完善。通过完备的法律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得到落实,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在本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先通过宪法修正案,然后再审议监察法草案,及时将宪法修改所确立的监察制度进一步具体化,是我们党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生动实践和鲜明写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察法草案根据宪法修正案将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纳入国家机构体系,明确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拓宽了人民监督权力的途径,提高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二、监察法草案起草过程、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监察法立法工作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牵头抓总,在最初研究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方案的时候即着/ 43

手考虑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问题。中央纪委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办公室等有关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监察法立法工作。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监察法起草和审议工作作为最重要的立法工作之一。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中央纪委机关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即共同组成国家监察立法工作专班。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工作专班进一步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吸收改革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监察法草案。2017年6月15日,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监察法草案几个主要问题的请示。2017年6月下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监察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初次审议后,根据党中央同意的相关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送23个中央国家机关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召开专家会,听取了宪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2017年/ 43

11月7日至12月6日,监察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党的十九大后,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面意见,对草案作了修改完善。2017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监察法草案进行再次审议,认为草案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吸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已经比较成熟,决定将监察法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月29日至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监察法草案根据宪法修改精神作了进一步修改。2018年1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监察法草案发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们对草案进行了认真研读讨论,总体赞成草案,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草案进行了审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作了修改,并将修改情况向全国人/ 43

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作了汇报。2018年2月8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原则同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并作出重要指示。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对草案作了进一步完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形成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制定监察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使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监察法立法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遵循党中央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 43

原则和改革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坚持与宪法修改保持一致。宪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监察法草案相关内容及表述均与本次宪法修改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相衔接、相统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我国监察体制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认真回应社会关切,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使草案内容科学合理、协调衔接,制定一部高质量的监察法。

三、监察法草案的主要内容

监察法草案分为9章,包括总则、监察机关及其职责、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反腐败国际合作、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69条。主要内容是:

(一)明确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领导体制

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草案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43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草案第二条)。

(二)明确监察工作的原则和方针

关于监察工作的原则。草案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草案第四条)。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权责对等,从严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草案第五条)。关于监察工作的方针。草案规定: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草案第六条)。/ 43

(三)明确监察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

关于监察委员会的产生。根据本次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草案第八条第一款至第三款)。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草案第九条第一款至第三款)。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职责。草案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一是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 43

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三是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草案第十一条)。

(四)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按照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关于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要求,草案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是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草案第十五条)。/ 43

(五)赋予监察机关必要的权限

为保证监察机关有效履行监察职能,草案赋予监察机关必要的权限。一是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措施(草案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二是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可能逃跑、自杀,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留置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草案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三是监察机关需要采取技术调查、通缉、限制出境措施的,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草案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

(六)严格规范监察程序

为保证监察机关正确行使权力,草案在监察程序一章中,对监督、调查、处置工作程序作出严格规定,包括:报案或者举报/ 43

的处理;问题线索的管理和处置;决定立案调查;搜查、查封、扣押等程序;要求对讯问和重要取证工作全程录音录像;严格涉案财物处理等(草案第三十五条至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关于留置措施的程序。为了严格规范留置的程序,保护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草案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采取留置措施后,除有碍调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同时,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草案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

(七)加强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草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一是接受人大监督。草案规定:监察机关应当接受本级人/ 43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机关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监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草案第五十三条)。二是强化自我监督。草案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相衔接,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草案规定了对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报告和登记备案,监察人员的回避,脱密期管理和对监察人员辞职、退休后从业限制等制度。同时规定了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的申诉和责任追究制度(草案第五十七条至第六十一条)。草案还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草案第五十四条)。三是明确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草案规定: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对于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 43

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草案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草案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四是明确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草案第八章法律责任中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等9种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草案第六十五条)。草案还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草案第六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和以上说明,请审议。/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摘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第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第四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 43

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第五条

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权责对等,从严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第六条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第八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43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第九条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第十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43

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第十一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 43

责。第十三条

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行政区域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

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第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 43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第十六条

各级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管辖本辖区内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所涉监察事项。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第十七条

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也可以将下级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监察机关认为所管辖的监察事项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监察机关管辖。

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权,有权依法向/ 43

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证据。第十九条

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第二十条

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职务违法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要求其就涉嫌违法行为作出陈述,必要时向被调查人出具书面通知。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第二十一条

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询问证人等人员。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 43

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三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第二十四条

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 43

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

搜查女性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第二十五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调取、查封、扣押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列清单,由在场人员当场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对调取、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监察机关应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确定专门人员妥善保管,严格履行交接、调取手续,定期对账核实,不得毁损或者用于其他目的。对价值不明物品应当及时鉴定,专门封存保管。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三日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43

第二十六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第二十七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可以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并且签名。第二十八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第二十九条

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43

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监察机关决定。第三十条

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第三十一条

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退赃、减少损失,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第三十二条

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揭发有关被调查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第三十三条

监察机关依照本法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 43

证人证言、被调查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三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第三十六条

监察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建立

/ 43

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调查、处置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履行线索管理、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等管理协调职能。第三十七条

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第三十八条

需要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处置问题线索的,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审批程序,成立核查组。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提出处理建议。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分类处理意见。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和分类处理意见报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第三十九条

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批准立案后,应当主持召开专题会

/ 43

议,研究确定调查方案,决定需要采取的调查措施。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第四十条

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第四十一条

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第四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

/ 43

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后按程序请示报告。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第四十四条

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

/ 43

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期限应当折抵刑期。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第四十五条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

(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依照《中

/ 43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被调查人采取强制措施;

(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第四十六条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在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时随案移送。第四十七条

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

/ 43

第四十八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被调查人逃匿或者死亡,有必要继续调查的,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应当继续调查并作出结论。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第四十九条

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复核受理机关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第五十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统筹协调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的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反腐败国际条约实施工作。第五十一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在反腐败执法、引渡、司法协助、被判刑人的移管、资产追回和信息交流等领域合作。

/ 43

第五十二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一)对于重大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被调查人逃匿到国(境)外,掌握证据比较确凿的,通过开展境外追逃合作,追捕归案;

(二)提请赃款赃物所在国查询、冻结、扣押、没收、追缴、返还涉案资产;

(三)查询、监控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进出国(境)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在调查案件过程中设置防逃程序。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监察机关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第五十三条

务委员会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机关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38 / 43

就监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第五十四条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第五十五条

监察机关通过设立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等方式,加强对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守法律情况的监督,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队伍。第五十六条

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监察业务,具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调查取证等能力,自觉接受监督。第五十七条

对于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发现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未经批准接触被调查人、涉案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或者存在交往情形的,知情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第五十八条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39 / 43

应当自行回避,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

(二)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

(三)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

(四)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第五十九条

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监察人员辞职、退休三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第六十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一)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 43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处理。申诉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处理,情况属实的,予以纠正。第六十一条

对调查工作结束后发现立案依据不充分或者失实,案件处置出现重大失误,监察人员严重违法的,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第六十三条

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

(一)不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拒绝、阻碍调查措施实施

/ 43

等拒不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的;

(二)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真相的;

(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

(五)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第六十四条

监察对象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象的,依法给予处理。第六十五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一)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发现重大案情隐瞒不报,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

(三)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

(四)对被调查人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

/ 43

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

(五)违反规定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

(七)违反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的;

(八)违反规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规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九)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七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

第九章 附则

/ 43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草案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正确有效执行刑罚,对非监禁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罪犯,依照本法实行社区矫正。

第三条【任务原则】社区矫正坚持惩罚犯罪与教育矫正相统一,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第四条【社区服刑人员义务和权利】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参加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教育学习活动。

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对于侵犯其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有权提出申诉、控告、检举。

第五条【主管部门】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社区矫正工作。

第六条【相关部门】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适用、变更社区矫正的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分别提出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

公安机关对重新犯罪的、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和应予羁押、追捕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七条【经费保障】国家保障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 社区矫正机构

第八条【社区矫正机构职责】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委托,提出对适用社区矫正的评估意见;

(二)接收社区服刑人员;

(三)组织实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

(四)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帮扶;

(五)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表扬、警告或者提出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的建议;

(六)提出社区服刑人员刑罚执行变更的建议;

(七)解除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第九条【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机构的人民警察组织执行刑罚,对违反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制止、惩戒、收监等措施。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配备其他执法人员,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组织下,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第十条【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索要、收受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亲属财物的;

(二)玩忽职守,造成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管的;

(三)体罚、虐待、侮辱社区服刑人员的;

(四)滥用监管措施,侵犯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

(五)违反规定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或者执行变更事 项的;

(六)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十二条【社会力量】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第十三条【特定关系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保证人、家庭成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协助落实社区矫正措施。

第十四条【矫正场所】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建立社区矫正场所,保障社区矫正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

刑罚执行

第十五条【执行地】社区服刑人员在居住地执行社区矫正;不能确定居住地的,在户籍地执行社区矫正。

第十六条【调查评估】依法适用或者提请适用社区矫正的机关,应当核实被告人、罪犯居住地,对其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犯罪行为的影响等进行调查了解,也可以委托其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调查,提出评估意见。

受委托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调查评估意见提交委托机关。

第十七条【文书送达】适用社区矫正的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三日内通知社区矫正机构,并在十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人民检察院。

第十八条【社区服刑人员报到】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根据需要,社区矫正机构可以将其接回居住地。

第十九条【暂予监外执行人员交接】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适用社区矫正的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前已被羁押的,由羁押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移交社区矫正机构;未被羁押的,由社区矫正机构向适用社区矫正的机关接收。

第二十条【登记与宣告】社区矫正机构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核对法律文书、核实身份、办理接收登记,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告。

第二十一条【考核奖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监督社区服刑人员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并根据其表现,依法实施考核奖惩。

第二十二条【警告】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

(二)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规定的;

(四)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较轻的;

(五)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六)有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

社区服刑人员对警告不服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一次。

第二十三条【治安处罚】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情况及时告知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抄送有关法律文书。

第二十四条【撤销缓刑、假释条件】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或者在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或者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撤销缓刑、假释,予以收监执行的情形。

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撤销缓刑、假释程序】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予以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的,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六条【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条件】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收监执行:

(一)不符合法定条件获取暂予监外执行或者采取自伤自残、欺骗等手段故意拖延暂予监外执行时间的;(二)受到两次警告仍不改正,或者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经警告仍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而刑期未满,或者保外就医期限届满未被批准延期的;

(五)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收监执行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暂予监外执行收监决定程序】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收监执行的,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经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的暂予监外执行批准、决定机关。批准、决定机关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决定。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和决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八条【收监的实施】对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决定收监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将其羁押,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人民法院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社区矫正机构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执行;(二)监狱管理机关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监狱将罪犯收监执行;

(三)公安机关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被决定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逃的,由公安机关追捕,社区矫正机构协助。

第二十九条【管制不计入刑期情形】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下落不明满一个月的,其脱离监管的时间不计入执行刑期。

不计入执行刑期的建议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批,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第三十条【暂予监外执行不计入刑期情形】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有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自该情形发生之日起至被收监之日止,不计入执行刑期。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在收监执行建议书中说明情况,并附有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在决定予以收监的同时应当确定不计入刑期的期间;监狱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监狱、看守所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第三十一条【表扬】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服从监督管理,积极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或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事迹突出的,社区矫正机构可以给予表扬。

第三十二条【减刑和缩短考验期】社区服刑人员确有悔改表现,受到两次以上表扬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

第三十三条【减刑和缩短考验期的程序】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应予减刑、缩短考验期的,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批,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相关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

第三十四条【暂予监外执行的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符合假释条件的,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批,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相关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

第三十五条【矫正终止】社区服刑人员被决定收监执行、因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而被判处监禁刑罚的,或者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

第三十六条【死亡处理】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其监护人、保证人、家庭成员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有关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和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第三十七条【解除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期限届满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公开宣告解除社区矫正,向其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有关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同时抄送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矫正小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确定矫正小组。矫正小组成员由司法所、基层组织、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有关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保证人、家庭成员等组成,负责落实相应的社区矫正措施。

第三十九条【分类管理】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矫正阶段、再犯罪风险等情况,实施分类管理。

第四十条【报告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社区矫正机构的要求,定期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的,应当及时报告。

第四十一条【会见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接触其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控告人、举报人,接触同案犯等可能诱发其再次犯罪的人,应当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第四十二条【外出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学习、培训、家庭重要事务等需要离开所居住市、县的,应当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每次批准离开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超过七日的,到达和离开目的地时,应当向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告。

第四十三条【居住地变更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经过批准变更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批准的决定通知变更后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新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当地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四十四条【行使政治权利特别规定】社区服刑人员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利的,应当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第四十五条【禁止令特别规定】社区服刑人员被宣告禁止令的,应当严格遵守被依法禁止的事项。进入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的,应当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第四十六条【保外就医特别规定】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定期向社区矫正机构提供病情复查情况。

第四十七条【检查了解】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采取实地查访、通讯核查、电子定位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情况,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必要时,可以责令社区服刑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第四十八条【调查取证】社区矫正机构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九条【脱管查找】社区服刑人员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或者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立即组织查找,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十条【集中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需要在社区矫正场所进行集中管理:(一)对其提出收监执行建议的;

(二)有线索表明其有实施再犯罪风险的:

(三)有酗酒、吸毒、赌博等行为恶习,需要实施心理干预的;

(四)可能妨害重要公共场所以及国家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公共秩序,尚不构成收监执行条件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管理,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对社区服刑人员集中管理的时间不超过三十日。第五十一条【制止与带离】社区矫正机构发现社区服刑人员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应当予以制止;对违反禁止令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制止无效的,可以将其强制带离。

第五十二条【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实行社区矫正,执行下列规定:

(一)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不对外公开;

(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三)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集中活动应当与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分开进行;(四)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矫正措施。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章

教育帮扶

第五十三条【集体教育】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法律常识、公民道德、时事政治等集体教育活动,增强其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第五十四条【个别教育】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性格特点、日常表现等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十五条【社区服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和就业、就学等情况,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第五十六条【心理矫治】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第五十七条【协调帮扶】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帮助和扶持。

第五十八条【就业指导】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就业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组织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指导。

第五十九条【临时居住】对有特殊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其在社区矫正场所临时居住。

第六十条【部门帮扶】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性救助、社会保险、就业、就学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第六十一条【社会帮扶】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性帮扶活动。

对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等优惠。

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居住地】本法所称居住地,是指社区服刑人员能够连续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县(市、区)。

第六十三条【实施日期】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第二节 政府责任 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 第四节 环境监测

第五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三章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节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节 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六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章 重污染天气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第一节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二节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 3 — 第六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基本原则和方针】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实现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企业担责的原则,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区域联防联控。

第三条【基本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第四条【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改善。

第五条【管理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资金保障】国家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

— 5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并逐步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第七条【支持和鼓励】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相关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措施。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措施鼓励环保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持节能、新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动大气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加强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规律研究,建立国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定期开展重点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

第八条【权利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治大气污染,并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负有依法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应当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自觉践行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公民享有对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九条【排放要求】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和其他排污许可要求。

第十条【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应当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的统筹协调。

第十一条【国际环境合作】国家鼓励开展大气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履行国际义务。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第十二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大气环境基准研究。

第十三条【排放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经济条件和技术可行性制定和公布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批准。

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 7 — 第十四条【产品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等,制定燃煤、燃油、石油焦、生物质燃料、烟花爆竹以及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质量标准,明确环保要求、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

第二节 政府责任

第十五条【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国家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未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应当向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作出说明,提出整改措施并负责落实。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改善不达标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或者防止达标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十六条【防治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包括重点控制的污染物、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规划的修订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或者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任务相衔接。

第十七条【达标方案】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编制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并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实现限期达标。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应当向社会公开,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已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第十八条【合理城市布局】城市人民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时,应当进行大气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充分考虑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承载能力,设臵城市大气通道,提高城市绿化率,优化总体布局、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规范各类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城、新区设立,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空间格局。禁止随意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

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政策环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可能影响大气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 9 — 第二十条【规划环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在编制可能影响大气环境的城乡发展等综合性规划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过程中,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对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受理规划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二十一条【项目环评与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二条【排污许可】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排放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有毒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运营单位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结合依法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新建项目颁发排污许可证;对现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统筹考虑环境空气质量、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排污单位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应急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以及其他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资料等颁发或者变更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应当包括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污口设臵、排放方式、监测方案、大气污染防治工艺和设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应急措施、大气环境信息公开要求等内容。

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

第二十三条【总量控制】国家实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分解落实。

企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第二十四条【区域限批】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二十五条【排污交易】国家鼓励开展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

第二十六条【排污收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必须全部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依照法律规定,对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征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第二十七条【现场检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主管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

— 11 — 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以及可能导致环境执法证据灭失或者隐匿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场所、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第二十八条【大气环境与健康】国家建立、健全大气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细颗粒物污染等大气污染有关的疾病。

第四节 环境监测

第二十九条【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组织建立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及时发布监测信息。

第三十条【监(检)测机构】从事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环境监(检)测机构包括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环境监测机构和接受相关委托业务、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检测机构。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环境监测机构可以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提供有效监测数据,组织实施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等。

社会检测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在取得环境监测服务资质认可后,可以从事环境监测服务活动。从事环境监测服务活动的检测机构名单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从事大气环境监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第三十一条【仪器设备设施】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应当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在环境监测中使用。

国家保护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拆卸、擅自关停或者移动大气环境监测设施,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大气环境监测设施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监测质量管理】从事大气环境监测活动,应当遵守监测规范,建立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监(检)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篡改和干扰监测数据。

第三十三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规划、设臵和建设包括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的统一布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并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建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直管监测站(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监测规范,设臵本行政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网。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位臵。第三十四条【污染源监测】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监测规范对其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不具备监测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或者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进行

— 13 — 监测,接受委托的监(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监测规范进行监测。企事业单位对监测结果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将监测结果作为认定超标排放的依据。

应当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五条【监督性监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督性监测。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自行监测记录以及监督性监测所需生产情况、原辅材料使用情况等资料,保障开展监督性监测所需的工作条件。

第五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三十六条【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行政许可,以及环境监测、环境统计、行政处罚、排污费征收等环境信息。

第三十七条【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发布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 14 —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第三十八条【违法信息公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企业及其负责人名单。

有关机构在受理和审查企业贷款申请以及上市和再融资申请时,应当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对违反法律规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商业银行应当收紧或者停止信贷服务,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得核准该企业上市以及再融资。

对违反法律规定,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和其他单位应当取消其财政、价格、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有关机关、群众团体以及行业协会不得授予企业及其责任人荣誉称号;已经授予的,应当撤销。

第三十九条【企业信息公布】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企事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环境信息。第四十条【公众参与】公民有权依法获取大气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鼓励公众对污染大气环境行为的举报,经查证属实的,按国家规定给予奖励。

第三章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一条【协同控制】国家加强燃煤、工业、移动源、扬尘及其他大气污染的防治,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进行协同控制,切实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十二条【企业责任】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环境管理机构和各岗位责任人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废气、烟粉尘、恶臭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第四十三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第四十四条【特殊区域保护】在各级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

第四十五条【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产品、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产品、工艺、设备名录和淘汰期限。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

— 16 — 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和产品。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

被淘汰的设备和产品,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四十六条【促进绿色消费】国家引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低碳指标纳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将环境标志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国家运用价格、税收等市场机制,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环境标志产品。

第四十七条【“双高”产品名录】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

国务院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制定加工贸易禁止或者限制类商品目录,国务院财政、税收主管部门制定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和确定相关税率时,应当考虑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商品在生产加工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

国务院财政、税收主管部门制定消费税、资源税税目和税率时,应当考虑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产品在开采、生产加工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

国务院安全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对生产加工或者使用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产品的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管,防止因生产安

— 17 — 全事故引发大气环境污染。

第四十八条【退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价格、税收、土地、信贷、政府采购等经济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或者自愿关闭、搬迁、转产。

第四十九条【责任保险】产生和排放含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和生产、销售、使用和储存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应当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第二节 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十条【煤炭总量控制】国家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五十一条【煤质标准】国家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燃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使用经洗选的优质煤炭。

第五十二条【禁燃区】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禁止销售、使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并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未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城市市区内的民用炉灶,限期改用固硫型煤或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

— 18 — 第五十三条【集中供热】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统一解决热源。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原有分散的中小型燃煤供热锅炉应当结合地区集中供热能力逐步拆除。

第五十四条【煤炭开采】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必须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硫分、灰分达到规定的标准;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矸石山自燃。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煤层气进行开采利用,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十五条【洁净煤技术】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五十六条【燃煤污染控制】火电厂(含热电厂、自备电站)和其他燃煤单位必须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减排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国家鼓励燃煤企业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备,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

第五十七条【绿色电力调度】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

— 19 — 管部门加强电厂节能减排绿色电力调度,电网企业要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高效火电机组发电上网。

第三节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十八条【排污口规范化】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臵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需通过应急通道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必须及时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应当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次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禁止通过夜间偷排、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烟道旁路等规避监管的方式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第五十九条【污控设施运行】排污单位应当保持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臵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十条【锅炉产品标准】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锅炉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污染物初始排放控制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第六十一条【除尘脱硫脱硝】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煤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烟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配备除尘、脱硫、脱硝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降低排放。

— 20 — 第六十二条【含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和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需符合规定的限值标准。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六十三条【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活动除外。

第六十四条【工业涂装台账】工业涂装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及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

除必要的工艺外,工业涂装必须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

第六十五条【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泄漏管理】石油、化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并对已经泄漏的物料及时收集处理。

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运输船舶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的单位,应当安装油气回收装臵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六十六条【工业无组织排放控制】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石化、制药、矿产开采等行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采取车间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方式,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泄漏和排放。

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及时清扫、洒水等方式,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

— 21 — 第六十七条【可燃气体处理】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气体的,应当报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臵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臵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四节 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

第六十八条【发展公交】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降低非公交类机动车使用强度。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化道路设臵和管理,保障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畅通。

第六十九条【达标排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销售、进口、使用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

第七十条【提前实施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大气

— 22 — 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并报请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一条【标志管理】国家对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

第七十二条【新生产移动源达标公告】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排放标准对新定型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和车内空气质量的达标情况评估。

对评估合格的车(机、船)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达标公告。生产列入公告的车(机、船)型的企业,应当在新车出厂时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未列入环保达标公告的车(机、船)型,相关企业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未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和农业等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注册和营运等登记。

第七十三条【新生产移动源监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批量生产和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排放达标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十四条【新生产移动源检测机构】承担新定型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检测工作的环保检测机构及具体承担的检测项目,须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

第七十五条【在用车定期检验】在用机动车的所有者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规定,将机动车送至检验机构对其排气污染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换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 23 — 未取得有效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第七十六条【在用船舶定期检验】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由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排气污染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换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对未按照规定进行环保定期检验或者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船舶,海事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登记和营运等申请。

第七十七条【工程机械监管】在城市市区内使用工程机械施工的企业,应当在使用前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排放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七十八条【在用车船检验机构】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在用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设备进行检定。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执行国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机动车和船舶环保定期检验由环保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环保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机构应按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报送检验信息,不得编造和篡改检验数据和信息。

第七十九条【使用者责任】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保持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排气污染控制装臵的正常运行,车载诊断系统环保报警后应当及时对机动车进行维修,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破坏或者擅自改装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臵。

第八十条【在用车监督抽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车辆停放地对机动车污染排放进行抽查,并可以会同公安交管主管部门对行驶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道路遥感等非接触式检测方式对机动车进行环保检查。

被抽查的机动车驾驶员或者所有者有义务配合检查和检测。第八十一条【强制召回】国家建立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环保召回制度。

生产企业获知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超标排放,属于设计、生产存在缺陷的,应当负责召回。

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确认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超标排放,属于设计、生产存在缺陷的,应当通知生产企业实施召回。

第八十二条【在用车治理】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环保治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环保治理,使在用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稳定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定期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信息。

第八十三条【注销报废】在用机动车经污染治理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或者在环保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三个机动车环保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交通管理等主管部门注销车辆行驶证。

— 25 — 国家鼓励高排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提前报废。第八十四条【禁行区】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低排放控制区,并向社会公告。控制区内禁止高污染车辆驶入。

第八十五条【油品质量】不得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

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对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的达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十六条【燃料要求】加油站不得向汽车和摩托车销售普通柴油及其他非机动车用燃料,应当在明显位臵标示所销售燃料的质量达标信息,并配合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向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内河船舶销售渣油和重油。远洋船舶近岸行驶应当换用清洁燃油。积极推动码头、船舶岸电改造。

第八十七条【添加剂监管】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及其他添加剂,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应当符合相关环保要求,不损害机动车船污染控制装臵效果和耐久性要求,不增加新污染物排放。

第八十八条【航空器】国家鼓励生产、进口低污染物和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航空器,并鼓励在航空器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第五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八十九条【政府职责】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明确各类扬尘的— 26 —

监管单位,采取加强建设施工和运输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化、水面、湿地和铺装面积等措施防治城市扬尘污染。

第九十条【管理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公安交通、农业、国土、环保等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九十一条【建筑施工扬尘】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河道整治及建筑拆除等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施工扬尘污染,所需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向对本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备案和提交保证金。

施工单位在施工工地应当设臵硬质密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应当由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负责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扬尘污染防治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承担责任。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负责建筑施工扬尘的监督管理。

第九十二条【交通扬尘】运输和装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按规定路线行驶。

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止交通扬尘污染。

市政、公安交通等主管部门负责交通扬尘的监督管理。

第九十三条【裸地扬尘】裸露地面应当按规定进行绿化或者铺装。

— 27 — 裸露农田和农村的荒地,由农业主管部门组织采取生物覆盖、留茬免耕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市政河道及河道沿线、公共绿地的裸露地面及其他裸露地面,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按照规划进行绿化或者铺装。

矿产资源开采后废弃的矿井矿坑,应当及时采取回填、绿化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市政、农业、国土等主管部门负责裸地扬尘的监督管理。第九十四条【料堆扬尘】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贮存,不能密闭的应当在其周围设臵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装卸物料要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

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应当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负责料堆扬尘的监督管理。

第六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九十五条【臭氧层保护】国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破坏臭氧层和生态环境。

第九十六条【汞污染控制】国家积极推广最佳可行技术,减少相关工艺过程和燃煤的汞排放。

第九十七条【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管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公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实行风险管理。

生产、使用、存储、排放前款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按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第九十八条【放射性污染防治】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九十九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和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有效的净化装臵,实现达标排放。

第一百条【恶臭防治】产生恶臭气体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科学选址,设臵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一百零一条【油烟控制】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污染。

禁止在居民楼内从事排放油烟的餐饮经营活动。

禁止在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

— 29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第一百零二条【禁止露天焚烧】禁止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活动。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落叶、杂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

禁止非能源利用性质的农业秸杆焚烧行为。禁止在城市市区内露天焚烧落叶、杂草。

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秸秆焚烧进行监督管理。

第一百零三条【殡葬业和祭祀污染防治】火葬场应当设臵除尘等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国家鼓励和引导文明、绿色祭祀。

第一百零四条【室内污染】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遵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应当采取停止、限制使用或者其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降低对公众健康的损害。

第一百零五条【农业大气污染控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牧业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控制。

从事农牧业活动的生产经营者,不得生产和使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农药,积极开发和使用缓释肥料,加强畜牧养殖行业的过程管理,减少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秸秆的综合利用。

第一百零六条【服务业污染防治】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 30 —

服务活动的,应当设臵异味和废气处理装臵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第一百零七条【烟花爆竹污染防治】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鼓励研发和生产环保型烟花爆竹。

禁止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第四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第一百零八条【重点区域划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划定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报国务院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参照划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应当划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应当严于国家一般规定。第一百零九条【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设立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一百一十条【统一规划】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会同区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协同控制目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交通管理,发展清洁能源,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促进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第一百一十一条【统一标准】国务院综合经济主管部门应当会同

— 31 —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结合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准入目录。

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产品名录及淘汰期限。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可以会同区域内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重点区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在用车检测方法和限值,并配套供应合格的车用燃油。

第一百一十二条【信息共享】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信息共享。利用监测、模拟以及卫星、航测、遥感等新技术分析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影响。

第一百一十三条【煤炭总量和煤质控制】重点区域内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区域内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具体方案,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新建、扩建、改建用煤项目的,应当取得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

重点区域不得进口、销售和燃用灰分高于百分之

十六、硫分高于百分之一的煤炭。

第一百一十四条【环评会商】编制重点区域内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重点领域的规划,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规划环境影响文件或向规划审批机关报送批准之前,与重点区域内的— 32 —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会商,会商意见及采纳情况作为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及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一十五条【联动执法】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可以组织区域内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和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等其他主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

第五章 重污染天气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第一节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一百一十六条【应急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做好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工作。

第一百一十七条【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城市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定期开展演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急预案应当与本行政区域各城市应急预案统筹衔接,重点强调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联动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建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预警分级、响应程序、应急措施以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义务等内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专项实施方案。

— 33 — 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配套的应急方案,定期开展演练,做好采取应急措施的准备。

第一百一十八条【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国家建立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体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进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预警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预警等级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第一百一十九条【应急响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落实限产、停产、机动车限行、扬尘控制等措施。

上一级人民政府预警信息发布后,预警范围内的下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启动本级的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结束后,编制预案的人民政府要及时开展预案实施情况的评估,适时修改完善预案。

第一百二十条【信息发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预警信息发布后,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可能的途径告知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指导公众出行。

第一百二十一条【应急义务】各企事业单位、公民应当配合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采取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第一百二十二条【应急监督】应急预案启动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一百二十三条【区域重污染应急】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平台。可能发生区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区域内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报告。

重点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协调机制,互相通报信息,共同采取应急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第二节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第一百二十四条【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大气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并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可能发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按规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并纳入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定期组织演练。

企事业单位应当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治理隐患,防止发生突发大

— 35 — 气污染事件。企事业单位应当如实记录环境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情况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第一百二十五条【应急响应】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时,企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臵,避免污染扩大,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臵受到威胁的人员,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可能受到事件影响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

发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发布公告,组织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处臵救援工作,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消除污染损害。相关费用由造成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企事业单位承担。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当在抢险、救援、处臵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次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避免或者减轻对环境造成损害。

第一百二十六条【事故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察机关等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按规定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

第六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一百二十七条【原则和规划】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 36 —

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综合评估法规政策、区域规划、重大工程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及管控效果,制定气候环境友好的政策和规划,积极研发推广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技术,充分发挥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管控的协同增效作用。

第一百二十八条【调整产业结构】国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国家支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大力发展既绿色又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

第一百二十九条【能源效率管理】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能源效率标准,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

第一百三十条【监测、考核和标准】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和考核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和区域浓度监测工作,制定和发布主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第一百三十一条【低碳技术】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加快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探索发展碳捕获及其封存、利用技术。

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大尺度气候变化准确监测技术。

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建材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建筑节能、商业和民用节能等主要行业,应当加强二氧化

— 37 — 碳、甲烷、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臵利用、生物固碳及固碳工程等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一百三十二条【纳入环评】规划编制机关组织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单位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分别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因温室气体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百三十三条【能效标识管理】国家将低碳指标纳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

第一百三十四条【增强碳汇功能】国家实施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推进植树造林,增强林业碳汇功能。

国家鼓励和引导农牧业经营者采取保护性耕作、草原生态建设等措施,增强农田和草地碳汇功能。

第一百三十五条【国际气候合作】国家鼓励开展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领域的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的环境风险预警与防控,积极利用国外资金,提高我国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三十六条【针对政府和工作人员】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有下

— 38 — 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二)对污染大气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四)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环境事件、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的举报后,未及时查处的;

(五)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

(六)伪造、篡改或者指使伪造(干扰)监测数据的;

(七)依法应当公开大气环境信息而不公开的;

(八)将征收的排污费或者大气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

(九)为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

(十)依法应当作出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十一)依法应当履行落后设备、产品和工艺淘汰,燃油、燃煤、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管理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而不履行的,或者在履行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十二)在任期内采取的宏观经济决策或者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措施严重失误,致使行政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下降的;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一百三十七条【针对第九条排放要求】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可以处十万元以上或者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一百三十八条【针对第十七条达标方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监察、人事等主管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向社会公开。

(一)未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任务的;

(二)未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的;

(三)未在规定的期限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第一百三十九条【针对第二十一条项目环评与三同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建设项目已投资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或者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的百分之三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违反本法规定,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条【针对第二十二条排污许可】违反本法规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 40 —

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污,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拒不停止排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排放量的,按照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四十一条【针对第二十七条现场检查】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或者不按照要求提供必要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二条【针对第三十条监(检)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监(检)测机构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侵占、损毁、拆卸、擅自移动大气监测设施或者改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应当折价赔偿,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三条【针对第三十四条污染源监测】违反本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和接受委托的环境监(检)测机构不遵守监测规范,或者在大气环境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实的,由县级

— 41 — 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

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未按照要求委托环境监(检)测机构进行监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四条【针对第三十七条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 违反本法规定,擅自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五条【针对第三十九条企业信息公布】违反本法规定,企事业单位不公开或者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

第一百四十六条【针对第四十四条特殊区域保护】违反本法规定,在各级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四十七条【针对第四十五条淘汰落后工艺、设备】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禁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中的设备和产品,或者采用列入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目录中的工艺的,由县级以上人— 42 —

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将淘汰的设备转让或者转移的,由转让者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没收转移者的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罚款;由接受转移者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没收该淘汰设备,处所支付货款二倍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八条【针对第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煤质要求】违反本法规定,生产、进口、销售和燃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煤炭,或者在重点区域进口、销售和燃用灰分高于百分之

十六、硫分高于百分之一的煤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海关按照规定的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对企事业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九条【针对第五十二、五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燃区内燃用高污染燃料的,或者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的,由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条【综合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新建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未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 43 — 违反本法规定,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一条【针对第五十八条排污口规范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臵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通过夜间偷排、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烟道旁路等规避监管的方式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一百五十二条【针对第五十九条污控设施运行】违反本法规定,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未按规定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臵,或者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臵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三条【针对第六十条锅炉产品标准】违反本法规定,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锅炉的,由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销毁锅炉,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四条【针对第六十二条含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和产品】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 44 —

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符合规定的限值标准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原材料和产品以及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五条【针对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工业涂装企业未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及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的单位,未安装油气回收装臵或者不正常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六条【综合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钢铁、水泥、有色、矿产开采等行业,未采取车间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方式,防止生产过程中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

(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未回收利用的,或者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可燃性气体未进行防治污染处理的;

— 45 —

(三)未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气体的;

(四)不能正常作业的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臵,未及时修复或者更新的。

第一百五十七条【针对第六十九条移动源达标】制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未按照环保达标公告生产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款。

销售、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每辆车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销售、进口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未粘贴或者未按照要求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每辆车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销售的机动车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机动车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路检路查和停放地检查发现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八条【针对环保标志】伪造、变造机动车环保检验合— 46 —

格标志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予以收缴,没收违法所得,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未取得有效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上路行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对当事人处警告并通知其补办相应的手续,可以处二百元罚款。

第一百五十九条【综合条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检测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一百六十条【针对第七十九条使用者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拆除、闲臵或者擅自更改排气污染控制装臵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六十一条【针对第八十一条强制召回】生产者、经营者拒不召回的,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一百六十二条【针对第八十四条禁行区】高污染车辆驶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排放控制区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二百元罚款。

第一百六十三条【针对第八十五条油品质量】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及其他添加剂的,由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责令停止生产、进口

— 47 — 和销售,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一百六十四条【针对第九十一条建筑施工扬尘】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和提交保证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仍未达到要求的,责令其停工整顿:

(一)施工工地未设臵硬质密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

(二)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的,或者未对超过三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的;

(三)未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或者在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场地内堆存的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

第一百六十五条【针对第九十二条交通扬尘】违反本法规定,运输和装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或者未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公安交通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暂扣其车辆行驶证三个月。

第一百六十六条【针对第九十三条裸地扬尘】违反本法规定,未按要求对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者铺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裸地扬尘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六十七条【针对第九十四条料堆扬尘】违反本法规定,有— 48 —

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密闭贮存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的;

(二)对不能密闭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在其周围设臵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或者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的;

(三)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的。第一百六十八条【综合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生产、使用、存储、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未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或者未按规定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

(二)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和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净化装臵的;

(三)未采取措施防止向大气排放恶臭。

第一百六十九条【针对第九十八条放射性污染防治】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的,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一百七十条【针对第一百零一条油烟控制】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由

— 49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烧烤工具,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七十一条【针对露天焚烧】违反本法规定,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进行非能源利用性质的农业秸秆焚烧行为的,或者在城市市区内露天焚烧落叶、杂草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或者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七十二条【针对第一百零六条服务业污染防治】违反本法规定,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的,未设臵异味和废气处理装臵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影响周边环境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限期改正,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 50 —

第一百七十三条【针对政府重污染和突发事件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规定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并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相关大气污染应急措施的;

(四)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

(五)未按规定报告突发大气污染事件信息的;

(六)在抢险、救援、处臵中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次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

(七)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联防联动的;

(八)未按规定评估突发大气污染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的。第一百七十四条【针对第一百一十八条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违反本法规定,擅自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 51 — 第一百七十五条【针对企事业单位重污染和突发事件责任】企事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配套的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的;

(二)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后,未及时启动应急方案,或者拒不执行政府采取的限产停产、扬尘控制等应急响应措施的。

(三)未按规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并如实记录的;

(四)未按规定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或者未按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

(五)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未按规定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处臵和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拒绝或者阻挠事件调查工作的;

(七)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未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未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

第一百七十六条【双罚制】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从本企事业单位取得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 52 —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