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编写大纲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部分的目标内容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及《全球幼儿教育大纲》精神,借鉴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有益经验,促进儿童学习汉字计划的顺利开展。
中华汉字有着悠久文明的历史,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字元 字、会意字、大多都有特定的物象场景(图象),并通过形、音与字义紧密连接,这不但弥补了实物环境的局限,也为学龄前儿童接收某些大脑存贮空间尚无相应的语言、语义信息的文字符号创造了条件。为了给学龄前幼儿教师提供学习汉字设计活动的经验和具体操作 材料,便于教师教学时使用,我们拟编写《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该书将充分考虑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把游戏和智力活动作为学习汉字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汉字,在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按年龄划分为5-6岁为上册,6-7岁为下册,每册学习汉字2160个。
一、编写指导思想:
汉字是学龄前儿童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对他们进行智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习汉字,旨在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对周围社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汉字教学,将会使他们 兴趣盎然,相得益彰。《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将紧贴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活动延伸、趣味性游戏、练习建议、提示等。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游戏化、活力化、儿童化,内容深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贯彻师生、家庭同构原则,即注重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儿童为主体的作用,又提出家庭教育合作的重要性;即充分调动儿童动手、动脑、观察、操作的积极性,又能使儿童个性得到充分的良性发展。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包含了汉字每个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笔划、偏旁部首、笔顺、组词等内容,将体现本书多功能的特点和实用价值,利用动漫、写真图片,帮助学龄前儿童认识、理解字意,体现识字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在编写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破以往传统的约束,编出新颖、独特的教师教案,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推进中国的汉字革命。
二、编写教案目标: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的特点是,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内容新,根据汉字象形的这个本质,让儿童重点认识汉字的特征。在不违反儿童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热情。抓住会意字的表意特点,从汉字的形体说明字义,由表形发展到表义。从汉字象形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运用汉字造字过程中使用 的事物和生活原形,把汉字与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儿童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特征,提高识字的趣味性。同时,教儿童学习会意字时,关键在于把握字与字之间的关联,让他们了解汉字是以字符构成各部分之间的意念联系来表示字音的。学习形声字通过类推达到一学多会、触类旁通的目的。运用相似性原理(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辨证统一)。掌握汉字形有限、生无限这个规律,让儿童在生活中找相似,在字形字义中找相似。采用字型类聚、字音类联、字义类推,建立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创立学习汉字的高速通道。
创设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愉快学习。旨在发展儿童智力,发展其思维、想象、创造力。在学习汉字过程中让儿童初步了解字元字、形声字、会意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过程。学习汉字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识字,更是和民族历史,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从中看到中华文化的智慧和伟大潜质,让他们了解文明古国的深远历史,激发他们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编写教案内容: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按年龄划分为5-6岁为上册,6-7岁为下册。上册目录内容有:教学活动设计、阅读欣赏、文学活动、看图识字、写字、看图说话、故事、识字写字、儿歌、猜迷语、看图讲述、古诗、绕口令、成语故事、中外文学作品欣赏等。
教学活动设计每册教案以周为单位,分十八周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安排。课时部分:每课时35分钟;每天3课时;每周15课时;一 学年共540课时315小时。每课时认字8个,一学期识字2160个。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充分考虑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把游戏和识字、智力活动、区角活动作为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围绕语言类的教育内容,将各项活动贯穿在一日教育活动中。同时,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环境创设和家庭、社区的共同配合内容,也给予必要的关注。
四、教学方法手段: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一书快速学习汉字的方法是,建立在对汉字造字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让儿童根据汉字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之间的统一联系进行识字,即见形而知音、见形而知义,教给儿童规律性的知识,让他们学会分析、学会思维,初步掌握粗浅的识字规律,由词认字,由上下文认字,从形傍推测其义,从声旁推测其音,完成阅读理解的过程。按照内容进行教学,不仅使儿童学习相应的汉字,还将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动漫、写真图片,帮助儿童理解字义,体现识字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把美术、音乐、舞蹈、游戏、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动静交替,融为一体。
学习汉字,即要生动活泼,又要方法得当,结合实例,举一反三,把阅读与识字结合起来,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少数民族服饰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让儿童开阔眼界,了解祖国的美丽的风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速学巧学汉字教师教案》的编绘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 工程。有待不断地实践和检验。我们将为中华汉字教学课程方案的编写、完善和优化做出长期的努力和贡献,向“全国商洽会”、“世界汉语大会”献厚礼。
省直机关工委教材编研室
2008年7月18
第二篇:对外汉语汉字学教案(范文)
学号:2010155161
姓名:罗梦颖
课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专题
一、教学对象:零基础留学生
二、课型:汉字课
三、教材:初级精读
四、教学内容:第九课(15个生词,“买东西”方面的基本用语)
五、教学重难点:字体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个”、“本”、“张”等数量词的基本搭配和用法。
六、课时安排:四个课时
七、教学步骤: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课教案
1、复习旧课:
从字、词、语法、课文、写等方面复习上一课所学习的内容。
2、学习新课:
(1)学习新课的一些结构类型
上下结构(top-bottom structure)举例:志
分析结构:“志”由“士”和“心”两部分构成,由于两个字都是基本汉字,在写这样的字时,要注意“士”和“心”在组合时要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即在田字格里面两部分各占一半。这样写出来的汉字才好看。左右结构(left-right structure)举例:好
分析结构:“好”由“女”和“子”两部分构成,两字也为基本的汉字,在写这样的字时,“女”和“子”也要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即在田字格中两部分平行着各占一半。
内外结构(outer-inner structure)举例:国
分析结构:在写这样内外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外面的要把里面的全部包围住,形成一个紧密的组合,即在田字格中外面的框要占大部分,“玉”字不要写的过小也不要超出外面的框。
注:内外结构一般先写外边,再写里边。(Usually the outer component is written before the inner one(s).But there are execeptions)
举例:这
应先写“文”字再写外面的“辶”字。这样的以“辶”为偏旁的字都应该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总结规律:笔画的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的规律。(The order of write the characters follow the same rules of “form top to bottom”,“form left to right ”,and“form the outer component(s)to the inner one(s)”.)
(2)学习新课中的生词 要 yào
结构:上下结构(分写成“西”和“女”)部首:女部
英文意义表示want 中文意义分析:
1.索取(get):要账,要价。
2.希望(hope),想(want):要强,要好。
3.请求(request):要求。
例句:她要我给她读报。4.重大,值得重视的(important):重要。5.应该,必须(should):须要。
种
结构:左右结构(分写成“禾”和“中”)部首:禾部 意义分析: 读zhǒng时
1、植物的种子(seed):种子。
2、量词:一种,两种。
3、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race):人种,种族。读zhòng时
把种子埋在地里,动词(verb)(plant,grow,cultivate,raise):种植。
几
结构:独体字 意义分析: 读jī时
1.小或矮的桌子(small table):茶几。
2.将近,差一点(nearly):几乎。读jǐ时
1.询问数量多少的疑问词(how many):几个人。
2.表示不定的数目(uncertain number):几本书,几百人。
两
结构:独体字 意义分析; 读音:liǎng
1.数目,二(two):两本书。
注:表示数量词(quantifier)的时候用“两”,“二”只用于基数词(cardinal numbers)。
2.双方(both sides):两边。
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unit of weight):十两 注:16两=1市斤=0.5kg 个
结构:独体字(分写成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丨”)读音:gè 意义分析:
1.量词:三个月。
2.单独的(single):个人。
3.身材或物体的大小(the size of the body and the goods):高个子。
杂
结构:上下结构(分写成上面一个“九”,下面一个像木形状的字)读音:zá 意义分析:
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many kinds of/mussily):杂乱,杂志,杂货。2.混合(mix up):夹杂,杂交。
志
结构:上下结构(分写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偏旁:心字底 读音:zhì
1.意向(aspiration):志愿,志气。2.记载的文字(record):杂志。3.记号(mark):标志。
桌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木部 读音:zhuō
1.几(jī)案,可用于饮食、读书、写字(table or desk):饭桌。方桌。2.量词:三桌客人。
子
子的甲骨文为,象形字,样子是一个小孩子张开双臂等着妈妈来抱(帮助学生理解字形)。读音:zǐ
结构:独体字(可以分写成“了”和“一”)笔画:3 语义:
1、植物的果实、种子(seed、fruit):菜~。瓜~儿。~实。
2、儿子(son)
3、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say people's names)
4、孩子(child)
柜
结构:左右结构(可以分写成“木”和“巨”)部首:木部 读音:guì
意义分析:
一种收藏东西用的家具,通常作长方形,有盖或有门(cabinet,cupboard,chest):柜子,电视柜。
本
结构:独体字(分写成“木”和“一”)
这是本字的甲骨文写法,根部。
读音:běn 意义分析:,形似一个木字下面加了一点,表示树的 1.草木的根(root):本草(泛指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事物的根源(origin):根本。
3.中心的,主要的(imporyant):本部,本体。4.原来(past):本来。
5.自己这方面的(your side):~国,~身。
床
读音:chuáng
偏旁:广
英文意义:bed 结构:内外结构(分写成“广”和“木”)意义分析:
1、供人睡卧的家具(bed、couch):床铺、木床、石床。
2、像床的东西(something shaped like a bed):车床、机床、河床。
3、量词,用于被褥等:两床被。(two quilts)
张
结构:左右结构(可以分写成“弓”和“长”两个部分)部首:弓部 读音:zhāng
1.开,展开(open):张开。
2.商店开业(start business):开张。3.拉紧(tighten):紧张。4.扩大,夸大(expand):夸张。5.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
6.惊惶,慌忙(confused):张惶失措。7.看,望(look):张望。
练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纟部 读音:liàn 意义分析: 反复学习,多次操作(practice):练习。2.经验多,精熟(skilled):老练,熟练。
习
结构:独体字 读音:xí
是习字的甲骨文形体,形似小鸟扑腾着翅膀学习飞翔。以此理解字形,提醒学生补课漏写“习”字的点。
意义分析:
1.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parctice):练习,学习。2.学(learn):习文。
3.对某事熟悉(be familiar with):习见,习闻。
4.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form a habite):习惯。
(3)学习课文中的阅读
①带领学生读第一个阅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课的三个量词;“本”,“个”,“张”。
②引导学生造量词短语,“个”指“个”是应用最广的量词.主要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了专用量词之外也能用“个”。1.用于人。2.用于人和动物的一些器官。3.用于水果。4.用于星球。5.用于湖海。6.用于事件、动作。7.用于日期、时间。8.用于食品。9.用于用品。10.用于机构、组织。11.用于会议。12.用于理想、想法等。13.用于文体。14.用于词语。“张”是 1.用于纸、皮子等薄平的东西。2.用于床、桌子等有平面的。3.用于脸、嘴。4.用于弓。“本”用来指用于书籍、薄册。
③先示范读第二个阅读,自己用不同的声音扮演A,B两个角色。
④读完后讲解文章的意思,并接受学生基本的买东西用语,如:你(要)买什么? ⑤找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直至学生掌握这些用法,并在检查的过程中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读音。⑥示范着读第三个阅读,让学生正确的使用本课所涉及到的量词,如“个”“张”等。
⑦让学生试着口头表达自己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加强基本量词的练习。
(4)课文后面的练习
①根据本课所学的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来试着找几个字,使它们各属于不同的结构,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看谁找的多。
②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量词造不同的数量短语,如“张”“个”“种”“本”等造短语。
第三篇:汉字学 作业
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语言学史 课程考核论文
院(系、部): 中文系 年级:2010 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姓名: 陈颖 学号: 2010020002 密 封 线
近十年来对内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陈颖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汉语学界对本国学生汉字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颇丰富。总的来说,可以从与汉字教学有关的会议,政策;与汉字教学有关的期刊,硕士论文;与汉字教学有关的著作三个方面来对这个阶段的对内汉字教学研究进行梳理。关键词 对内汉字教学
汉字
教学研究
一引言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它既是当今每个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民族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近十年来,汉语学界对本国学生的汉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值得关注。本文拟从与汉字教学有关的会议,政策;与汉字教学有关的期刊,硕士论文;与汉字教学有关的著作这三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的对内汉字教学进行了分类综述,期待为对内汉字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在综述前,有必要对本文涉及的“对内汉字教学”做出解释。“汉字教学这个名称一般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认读与书写教学。其实,学前儿童的识字教育,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成年人的扫盲教育、少数民族识记汉字教育也是汉字教学的重要领域。”1因此本文的“对内汉字教学”是指对我国儿童,小学生以及成人的汉字教学。
二与汉字教学有关的会议,政策
1999年12月14日至1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召开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
密 封 线
间是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月,处于新旧世纪两个世纪的更替阶段,因而此次会议在汉字教学界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影响。会议对过去五十年来汉字教学做了一个总结。会议还强调,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基地,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必须充分重视发挥其基础作用。这对我国汉字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000年5月国际汉字研究会召开
密 封 线
2000年我国
密 封 线
定则,教无定法,并分别作了阐述。”在此之前《传统“六书”说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探索》(霍生玉,2009)与《六书”与现代汉字语文识字教学》(马春芳,2007)两篇论文已经探讨了“六书”理论的汉字教学研究。《论汉字全息教学法的得失》(李长仁,2006)《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施茂枝,2002年)《汉字科学与识字教学改革》(丁剑鸣,2002)《文字学视野中的部件教学》(万业馨,2001)《也谈识字教学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兼评几大识字教学体系的得与失》(施茂枝,2001)《研究学习策略 改进汉字教学》(周健,2004)《汉字教学制约因素分析》(张晓明,2005)《汉字教学中部件策略训练效果的研究》(柳燕梅,2010)这几篇文章都是针对对具体汉字教学方法的研讨。由此可见“六书”理论对汉字教学策略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
近十年还出现了一些关于汉字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王宁,2002)一文首先分析了汉字教学中存在的三个大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五点理论解决措施。《汉字认知心理研究成果与汉字教学》(郑继娥,2001)从一般认知规律、汉字字形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语境四方面,考察了汉字认知心理研究成果及学习者认知心理规律指导下的汉字教学和研究。《从汉字识别谈汉字与汉字认知的综合研究》(万业馨,2003)《论汉字学理论建设与汉字教学》(洪映熙,2004)是一篇关于90年代以来汉字教学理论方面研究的综述性文章。《基于认知规律的汉字教学研究》(张晓涛,2008)《汉字构形理论与汉字教学》(王晓东,2008)此文提出汉字的汉字的特征是在认知过程中被学习者拆分、掌握和运用的观点。《汉字系统性研究与应用》(李大遂,2007)扼要地展示汉字系统性,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利用汉字系统性推展识字教学的价值。《论段玉裁“造意”研究的价值及其对汉字教学的作用》(何书,2007)对汉字的“造意”作了分析,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和汉字教学有指导意义。《说楚简新见字理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刘志基,2007)是研究用古代汉字的理论来指导现代汉字教学的文章。《谈汉字教学的趣味性》(汪淑娟,2002)提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原理。《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阿依夏木古力·肉孜,2010)谈到了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关系理论。由此可知,认知理论汉字教学所探讨的热点理论。2关于汉字教学中学习者的研究 4.孙立稳 “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密 封 线
(1)学习者的偏误分析
《中学生错别字现象及其教学对策》(黄荣发,2001)《常见别字的分类及其更正的理据分析》(彭志雄,2001)《错别字心理学理论对汉字教与学的应用研究举要》(昌学汤,2002)《错别字产生原因及其纠正方法浅析》(彭小球,2007)以上四篇文章都是从学习者所出现的错误方面来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谈少数民族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和汉字教学》(王郁,2008)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情况,找出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及汉字自身的特点,来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硕士论文《初中生汉字误写探讨》(谭青,2008)通过问卷调差的办法归纳汉字误写主要为错字和别字两大类。同时全面的分析了误写现象所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找寻避免汉字误写的方法。《小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李婷婷,2008)一文从对小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对汉字学习策略及汉字学习策略教学情况进行较系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小学生汉字学习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操作性建议,为小学生汉字学习策略教学提供了帮助。
(2)对不同年段的学习者汉字教学研究
《汉语儿童阅读困难初探———来自阅读困难儿童的统计数据》(舒华,2000)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儿童阅读时困难的存在特点与原因。《开发脑潜能与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徐德江,2000)论证了汉字教学对婴儿智力的开发的重要作用。《汉语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及其给教育的启示》(胡平,2000)从心里学角度来研究儿童汉字教学问题。《幼儿甲骨识字象形教学可行性研究》(黄雪梅2001)一文力图从汉字学、幼儿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汉字认知和实验这几个方面验证幼儿甲骨识字象形教学的可行性。《汉语儿童前识字发展研究》(曹思敏,2005)旨在解决三个问题“ 密 封 线
作文作为基本的研究材料,首先根据学生的作文成绩将整体学生分为四个水平,然后分析每个水平学生在用字和使用成语方面的特点。《幼儿字源识字教学新构想及可行性研究》(邓祥文,2010)提出“幼儿字源识字教学新构想是在儿童3一6岁这一年龄段以具有较强构构字能力的独体字为教学内容”。文章从探讨汉字字源入手,揭示汉字形体的内在规律,把握汉字音、形、义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帮助对记识汉字,同时挖掘汉字的文化因素,从而达到充分发挥汉字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
另外还有关于少数民族的汉字教学,如《谈谈滥用汉字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闫新红,2000)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汉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相当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汉字教学与交流。《对香港大专院校实用汉字教学的思考》(于昕,2008)提出了要保证香港高校现代汉字课程的课堂效果和吸引力,还是要从汉字对本地学生的实用价值人手。
63关于文化与汉字教学的研究
《也谈汉字教学一一兼述汉字与汉文化内涵》(李宏梅,2000)从汉字与汉文化内涵的角度谈了对汉字教学的重要性的几点看法,并提出了改进汉字教学的方法。《关于现代汉语常用字教学的几点思考》(程碧英,2004)是关于汉字教学的,提出汉字教学在字义上要以文化内涵的阐释为主,运用时要以运用上,以文化传承与文化引申为主。因而在汉字教学中要以以文化为主线,理清汉字的发展脉络。《汉字字形文化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韩伟,2006)《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字教学中的文化调适》(杨大方,2009)论证了在对少数民族学生汉字教学中,进行文化调适的重要性。《试论高中汉字教学中汉字文化功能的落实》(王晶,2010)指出高中阶段汉字教学应重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汉字显著的文化功能。发掘汉字的文化特性,用汉字特有的表意特征来辨别汉字的字音、字形、字意,以区别形似字、音近字、近义词,避免写错别字,提高汉字学习效率。同时以汉字教学为媒介,构建汉民族的文化体系,让学生全面的了解汉字文化。
4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汉字教学研究
《中小学语文课文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李镗,2000)验证了运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统计分析 6.邓祥文 汉语儿童前识字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密 封 线
中小学语文课文字词分布的状况及这些统计分析对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的价值。《从信息处理角度进行汉字教学》(年玉萍,2001)在文字部分中,介绍一下汉字输入计算机的几种方法,特别是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学生通过学习,不但了解掌握了汉字的内部构造及构造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了当今汉字的新用途,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有兴趣又实用。《汉字文化信息合成教学的基本构想》(程大琥,2008)《计算机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李锦昆,2003)通过对计算机在汉字教学中的负面影响的讨论,提示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尽量能够寻找或发明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削弱这种影响。《浅谈多媒体汉字教学的优势》(杨浩亮,2006)提出多媒体汉字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形象生动, 其在汉字的书写教学、文化教学和强化记忆三个方面各具特色。《面向汉字教学的错误处理工具设计与实现》(李小庆,2010)以汉字字形特征为依据,建立了一种以正字为中心错字编码方案。设计实现了一个面向汉字教学研究人员、操作简便的Office错字输入插件工具。这项工作成果有效地解决了错字输入输出、检索、管理和共享问题,为基于大规模错字样本的书写偏误定量分析建立了基础。《汉字教学改革的简要报告》(刘庆俄,2000)介绍了十余种汉字教学软件,这为教师的汉字教学和学习者的汉字学习提供了便利。总得来说,新技术凭借传统的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频繁广泛的运用于汉字教学领域。这也成为了汉字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三与汉字教学有关的著作
《汉字认知与汉字学习心理研究》虽然是侧重于对外汉字教学,但在书的
密 封 线
法与技巧。本书的教学策略是指在字与词的结构和语义网络中开展教学,把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结合起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
密 封 线
总的来说两千以来我过汉语学界给予了汉字教学足够的重视,因而关于汉字教学的会议有很多,同时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对内汉字教学的期刊、学术论文也较为丰富,这些论文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汉字教育的需求。同时,与汉字教学有关的著作也不断涌现,这些著作有从宏观上谈论汉字教学的,也有具体针对汉字教学的。不过,我国近十年来关于对内汉语教学的研究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同火热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相比,对内汉字教学的研究还显得很冷清。在相关学术论文的发表方面,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得更细致,更独到,更丰富,在对外汉字教学理论书籍的出版方面,出版了较多专书,却没有关于对内汉字教学的专书出版。汉字是一种文化,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灵魂,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此,对内汉字教学的研究工作还得继续深入下去,以便更好得为汉字教学工作服务。
杨浩亮
浅谈多媒体汉字教学的优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李锦昆,2003计算机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
第四篇:寓教于乐学汉字
寓教于乐学汉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应从“乐学”入手,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汉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挂图、投影、表演、实物、图画、卡片、多媒体课件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创设识字情境,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很多识字内容,都配有精美的图画,字的上方还注了拼音。这是情境识字,又是集中识字、注音识字,还是韵语识字。教学中,我们针对识字材料特点,开发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动画演示,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关的事物,在这样的基础中让学生认读生词;再让学生分类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并讨论这些生词排列在一起的内在联系;接着通过人机互动的游戏方式复习巩固生词;最后通过动画显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让学生在一目了然之中掌握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写好这些生字。在创设整个识字情境中,课件中设计的笑脸形象不时地出现,表扬小朋友们在识字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他们尝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
第五篇:巧学拼音教学策略
新教师培训发言稿
巧学拼音教学策略——马忠诚
1、利用情景故事来学拼音
如老师营造情境:有一天,i u ü三个小朋友出去玩。可是他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然后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逐渐引出大y、大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和擦掉眼泪的yu
2、利用民间童谣、谚语、俚语来学拼音
如:“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外婆……”这首童谣,学生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很熟悉,抓其中的“爸、妈、婆”等来学“b p m a”,自然不成问题。
3、利用歌谣、歌曲来学拼音。
如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学生们都会唱,也很喜欢唱。抓其中的“边、捡、钱、点、见”等词来学习拼音教学中的难点“ian”也是水到渠成。
4、利用绕口令来学拼音。
如学习南方人特别难发的特殊韵母“er”时,利用“大伙儿一块儿到花园儿帮忙儿,抓小鸡儿,剪树枝儿。”这则绕口令,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得认真,学得有味,舌头卷得自然,发得标准。
5、利用游戏来学拼音。
如一学生拿写有声母的扑克牌,一学生拿写有韵母的扑克牌。两位学生同时拿出各一张声母牌和韵母牌。两个同学谁先拼出由两张扑克牌组成的音节,这两张扑克牌就归谁。
6、利用小组合作表演来学拼音。
如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图中与字母的形相象的地方;小组评价书写字母的位置、笔顺;小组情境表演发现j q 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律。
(三)、拼音教学具体建议之整合教学
要充分用好课文情景图和语境歌,要把学习拼音和读儿歌、读韵文、说话结合起来,加快拼音学习的速度,进一步巩固拼音。
拼音教学最宜在6周左右完成。
(四)拼音教学具体建议之教学重难
1、拼音教学中的难点是形近音近的易混淆的字母和第二、三声的教学,要注意采取方法进行化解。
2、教学时拼读最重要,相关的语音知识不讲或少 讲,在拼读和读准上下功夫。
3、根据学生的难点掌握情况,可以利用《过关测试》的方法逐个检查,把握学情。
(五)拼音教学具体建议之趣味高效
1、教学时要注意幼小衔接,注重活动和趣味性,巩固形式要多样。
2、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几个常规游戏,如找朋友、大转盘、摘水果、走迷宫、变魔术等。游戏要简单好学,省时高效。
(六)拼音教学具体建议之书写要求
1、拼音部分出现的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抄写或默写。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不分析字形结构。
2、对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写法的掌握应循序渐进。不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抄写,片面追求书写的漂亮。
(七)拼音教学具体建议之延伸拓展
1、使用好汉语拼音总表,鼓励亲手制作拼音卡片等,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巩固拼音。
2、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用拼音写一句话,用拼音描述课文插图,写短小的拼音日记。
(可入学前对学过拼音的同学进行口试,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