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3: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

第一篇: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

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

摘 要:用辩证法统一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解放与约束、传统教学法与新型教学法,融合独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从是非对错的困惑中跳出来。

关键词:教育;教学;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两种基本属性。马克思说:“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法运动的实质。”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我们不停地困在打“√”还是打“×”的“是非题”里出不来。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些矛盾,许多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了。

一、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

人需要挫折,温室里的花草是经不住风雨的,只有经历挫折,才能变得坚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就如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一样。如果学校的教育也都是和风细雨,那当他们走出家门、校门时会是什么样呢?现实生活会照顾他们的自尊心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小就学会承受挫折,在挫折中变得坚强。此话的确有道理,但故意设置钉子让孩子去碰,既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又会使孩子一天比一天自卑。孩子摔倒了,有必要叫他自己爬起来,却没必要再推他一下。不然,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会使小学生透不过气来。这种紧张的“挫折教育”是否应该大力提倡,有待详加考虑。

“赏识教育”仿佛是“挫折教育”的另一种极端,太过甜蜜轻松。重表扬轻批评显然使一部分学生过于自信,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标准。教师不用强制学生学习,只要夸夸他们的优点,学生就会有兴趣学习,这套理论说起来很容易,但实施起来太空。小学生犯错是家常便饭,如果每次只是轻描淡写说相信他们会改正,那无疑有点不负责任。专家分析称,如今的孩子缺乏“挫折教育”。其实,两种教育好像都有道理,到底哪种教育才是对的呢?这两种教育方式是对立的,但我们不用像政治立场那样鲜明,非得分出对错。这两种教育都有各自的道理,我们应该把这两种极端教育融合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挫折+赏识”。这样矛盾就统一起来了,跳出了这道是非题的困惑。

二、解放与约束

《学会生存》一书中有一句话:“教育即解放。”据说西方一些国家实行的是解放的自由式教育,学生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课,躺着、站着、坐在椅子上、坐在桌子上、两脚架在桌子上等等。我们也一直倡导要解放我们的孩子,只有解放了我们的孩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不会被磨灭。可这样做,课堂热闹了,但实效没有了;孩子活跃了,但文明礼貌没有了。“解放”过后,孩子又被“不许乱动,不许多嘴”约束了。我们的教育是解放还是约束呢?我们又被这道“是非题”困惑了。

解放与约束双方是对立的,但没有约束也就没有解放,没有解放也就不存在约束。在约束中体现解放,在解放中体现约束,融全成“解放+约束”。这就如下棋,棋盘和规则是约束,棋法的灵活就是思维的解放。我们的课堂,纪律是约束,这些约束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解放的前提。谁都无法在一个杂乱的环境中体现个体思想、思维上的独到之处,这也就谈不上解放了。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在纪律的约束下,体现思想和思维上的自由解放。

三、传统教学法与新型教学法

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和实施,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又掀起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教师以往的统治地位被“推翻”了,学生“翻身做主”,成为学习中的主人。这种教育理念上的转变的确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率的保障。新型的教学法是这一转变最显著最重要的体现。于是,“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被视为了至高无上的法典。一堂课,只要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就是体现了体理念、新教法,就是好课。如果没有,就被视为老套的、失败的课。难道每一节课、每一个内容都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吗?难道“旧”与“新”就只能是对立不能融合共存吗?

我们又被这道“是非题”困惑了,但依然可以用辩证法的思想跳出这样的困惑。传统的教学法以讲授为主,这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生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但也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讲授法”运用起来简单,可以把更多的知识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比如,在数学中有些定理是人类长时间总结归纳出来的,就不适合在课堂上自主探究。

其实在教育教学当中,还有很多矛盾给我们带来困惑。如果用辩证法统一起来,融合成我们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是非对错的困惑中跳出来。如果两个矛盾方面能够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教育思想就能提升到一个更高、更开阔的境界。

(作者单位 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小学 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编辑 董慧红

第二篇: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摘要: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事物的规律,取得应有的效果,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得遵循事物的规律把握好度,辨证法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辨证法;声乐教学

简单的说,辨证法的意思就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它的一面,应当全面地看问题;同时也不能走极端,过犹不及,更不应该看问题绝对化,孰不知,福祸相依,好与坏是是事物的两面,适度则好,过了则坏。其实真理与谬误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有利的条件中藏有不利的因素,不利的条件中有好的因素,全靠我们怎样去看,怎样去调配,事物是对立统一的,也即是它的辨证性。辨证法贯穿在声乐教学的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

一、声乐演唱中

首先,一个歌手上台演唱,你的步伐就体现着辨证性,你饿步伐应该适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走的太快会给人准备不充分、慌乱的感觉;走的太慢,会让人觉得拖沓不积极,所以,应当适度,让人感到自信热情即可。

还比如鞠躬,同样也是不能鞠太深,太深让人觉得你在讨好观众,亦不能太过浅太随便,这样会显得你目中无人,不把观众放在眼里,你不尊重观众,他们也不会尊重你,这样良好的交流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的歌者在台上应当不卑不亢,谦恭有礼。

在声乐演唱中,不能太过紧张,以致满头大汗、忘词、声音紧绷、止调、破音:也不能太松,心不在焉,过门完了还未进,或节奏错乱,给人以昏昏欲睡之感。应当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做到积极地放松。亦不能情绪太过激动,这样有时声音不易控制,音形会走样,音高也会不准。情绪太松又不能把观众带入情境中,因此,这也体现着辩证法。

二、在发音过程中

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听到过多声乐的理论,他们或有理或无理,但都往往自成一家、不可攻破。在我们的耳边也听到过各种声音,或尖或粗,或暗或虚。为什么我们的声音大都市至于完满,我想更多的是因其追求片面、某一点、某一个局部而无整体所致。

比如有的同学,声音太白,没有共鸣,高音或是上不去,或是干瘪,这就是用声带过多所致,这应该要加进共鸣,以求平衡。另外,有的同学,中低音区用真声,到高区也得有真声,辩证用嗓,不得不用,也不是滥用,而是巧用,巧妙地与腔的共鸣和气息结合起来,达到辩证统一。

推而广之。发音不仅仅是嗓子的事,而是全身的参与,蝗个身体都是发音器官,都是共鸣箱。发音的过程,这样才能做到松弛自然。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用对了全对,用错了全错。

三、在呼吸应用中

呼吸是歌唱得动力,没有呼吸的支持,歌唱就无法进行下去。关于呼吸,有很多提法,但都一致认为解决了呼吸,就解决了歌唱。关于呼吸的理论,总结起来一共有三种说法,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有的人用腹式呼吸过多,结果是造成喉咙的紧张,然后是声音的紧张,嗓子负荷的加重,从而造成对嗓子的损坏。有的人用腹式呼吸过多,但又吸得过深过僵,吸得太死,缺乏流动。因此,我们主张胸腹式连合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单纯的用某一种呼吸是错误的,在保证用小腹的前提下,但要应用起来方便、自然。

事实上,歌唱呼吸只是生活呼吸的扩大化,任何违背于生活呼吸的理论、方法都是错误的。我们生活中的呼吸就很自然,歌唱也是这样我们说话是多么的自然,唱歌也是这样的。所以呼吸最后达到的境界也应该是好用、自然,同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自然,任何做作的、不舒服的动作都是错误的,要靠小腹的支持,但又不能过头。

四、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老师都想出成绩,每个学生都想进步飞快。然而,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因此,如何在双方的相互配合中体现辩证法,取得教学的效果这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没有必要布置太多的曲目给学生,以期于让他突飞猛进。事实上,还不如求少而求精。更不应该猛练其高音,使之做不到准确,而伤害喉咙。学生亦不能急躁,每天的练习时间也不能过长,不要只想唱大作品,而不是去唱小作品。只有把小作品唱好,把基础打好,把中低音区练好,才能有望继续提高。

总之,何谓声乐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要在综合平稳中前进,声乐的教学就是这样,只有慢慢来,切中要害,追求自然平衡、整体,切不可追求片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真正取得提高、进步。

第三篇:教学管理中的辩证法论文

一、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是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教师在施教前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蔡元培倡导:“知教育者,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他认为:“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方法以助之。”借鉴教育家的成功经验,教师在施教时要注意方法和气质的“一一对应”,做到“对号入座”。对热情爽朗几乎能“一碗清水看到底”的胆汁质学生应采取单刀直入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一针见血、立竿见影;对思想敏捷、情感丰富的多血质学生,应采取含锋不露的教育方式,能收到“于无声处化惊雷”的教育效果;对接受能力强,心眼小,戒备心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粘液质学生,则要采取旁敲侧击法,说此譬彼,能起到“破茧化蝶”的作用;对自卑心理重,信心不足,“装在套子里”的抑郁质学生,则要采取安抚式的教育方式,于鼓励中隐含批评,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总而言之,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在施教方法上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刚柔相济,学会用“一把钥匙”去“开一把锁”。

二、追根究源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据这一观点,教师做工作就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即要追根究源。

《文心雕龙·论说》中指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说,论述一个问题好像劈柴一样,可贵的是能准确地劈在纹理上,只有视理而析,才能劈如破竹。教育学生既像劈柴,又如治病救人,而治病务求治本,切忌舍本逐末。言为心声,学生言行不当的现象是由其思想认识不端正这个本质决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摸准学生的脉搏,然后再用情去疏,用理去导,方能水到渠成。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就要讲求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定要“斩草除根”。

三、适可而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使事物能够保持质和量的关节点,是事物存在的界限,通常也称为分寸、火候。据这一原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就要把握好度。

1.严之有格,宽之有度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中学生天真幼稚,自控力差。

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肃纪;不严,无以育人。但严不等于时时听训斥,也不是处处被控制。否则,学生就会畏而远之,师生间就会变成猫鼠关系,达不到心与心契合,情和情交融。教师对学生严中须有宽,但宽不是一味地“吹柔柔的风,洒绵绵的雨”,也不是“任你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否则,学生觉着教师软弱可欺,就会出现对抗行为,上言不能下达,上行不能下效。2.紧的有限,松的有距

中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教师对他们管束要紧。不少教师紧的“杀手锏”就在于亲自“督战”,紧锣密鼓;一天到晚眼盯着学生,嘴批评着学生,脚跟着学生,把他们置于自己的高度监视、高度控制之下,使学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结果,差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违纪现象,且屡禁不止,防不胜防;而好学生则成了“死读书”的“小绵羊”。中学生是创新的一代,教师应让其个性突出出来,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紧要有限,紧中要有松,而松中要有距,松不“放羊”,否则,部分学生就会出现纪律松懈,学习抓不紧等现象,进而耽误他们的美好前程。

3.抓中有放,放中有抓

中学生已渐趋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在日常事务中要注意锻炼他们,把部分权利下放。魏书生说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所承载和通过的信息量就会越大,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的程度也就越高,教育效果也就越好”。而放权就是民主,实践证明教师唱“包打天下”的独角戏,会事倍功半;而权利下放,放得好就可以事半功倍。如组织文体活动、举办各种比赛等,这些权利都可下放,但这是抓中的放,并不等于班主任对这些活动不管不问,因为中学生经验欠缺,不能尽如人意,为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一定放中有抓,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抓不专制独裁,放不放任自流。

4.冷不过头,热不超温

教师对学生要“热”,热情关心他们,以情动人;诚恳对待他们,以诚感人;善于激励他们,以激催人。但要控制好用情的度,因为长时间使用后就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抗药性”。个别教师对好学生的态度过“热”致一叶障目,一好百好,就会使之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最终陷于孤芳自赏的窠臼中难以自拔,使“优质树苗”出现了不应有的“弯曲”。“冷”就是教育者将自己的感情深藏内心,以静制动,以冷促热,让学生在冷峻的氛围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切忌对后进学生坚持“一点论”,甚至产生光晕效应而对他们太“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不能求全责备,中学生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能正视他们,矫正缺点,挖掘优点,适当地给予“热”,后进生也会成为砌墙的砖———后来居上。

第四篇:铸造车间管理中的辩证法

铸造车间管理中的辩证法

重庆红旗缸盖制造有限公司 周麟昇

摘要 ⒈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解决铸造车间进行多品种、小批量、间歇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⒉ 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解决铸造车间新品开发、试制、量产、完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⒊ 在生产实际中,准确识别各种“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⒋ 强调“条件论”,不惟“条件论”;

⒌ 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思想作指导,学习、研究、吸收、融合各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建立符合铸造车间实际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铸造车间 辩证法 普遍联系 发展变化 系统 条件 0.引言

我公司专业生产摩托车气缸头和汽车气缸盖。铸造车间的生产特点是铸坯品种多,批量小。⑴铝合金摩托车气缸头常规生产品种多达26种,根据用户需要,经常更换生产品种,需求量从数十件到数千件不等;⑵铝合金汽车缸盖常规生产品种多达33种;⑶铁合金汽车气缸盖品种也有10种之多。砂芯模具多达400余付,金属型(模具)多达60付。

这种多品种、小批量、间歇式生产模式,给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模具管理、物料管理、产品(合格品、不良品、废品)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构成了巨大的困难。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尝试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解决铸造车间的各种矛盾,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辩证法在铸造车间管理中的运用,谈一点心得体会。

1.多品种、小批量、间歇式生产模式的管理

事物总是普遍联系的,铸造车间的管理,虽然千头万绪,但是,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品种、小批量、间歇式生产模式,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独立的系统。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的总合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形成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总体的质的产生。

我们要善于区分两种不同的系统:一种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着的系统;另一种是观念的(作为逻辑形式的总合的科学)系统,绝不能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系统混为一谈。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只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系统。

我们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拆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分别管理好子系统,自然就管理好了母系统,而且,母系统的绩效高于子系统绩效的简单叠加;即便是某一个子系统出了差错,也不至于影响到其它子系统,对车间整体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在车间管理体系上,我们分为三个子系统:铝合金摩托车缸头铸造;铝合金汽车缸盖铸造;铁合金汽车缸盖铸造。

在车间人员分工上,由于我公司是民营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没有独立 的分工,即一个车间领导,是集生产、技术、质量、成本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型领导,一个生产计划下来,首先考虑的是资源配置;然后考虑工艺、技术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和成本。

1.1资源配置 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设备资源等各个方面。

人力资源方面,在车间操作工人中,三个子系统的工人分工不分家,要求多数工人做到一专多能、一兼多职。在人力资源矩阵图中,各个工人的技能技术都有明确的标识,不至于在生产安排上顾此失彼。管理人员既是生产计划的安排实施者,又是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兼管产品质量、控制车间成本。

物资资源方面,主料铝合金牌号有ZL101、ZL104、ZL108、AC4B、A356、319以及其相应的回炉料;铁合金主料为Q12;常用覆膜砂型号规格更是多达10余种、以及自配冷硬树脂砂;各种辅料难以全面列举。如此复杂的物料系统,而且辅助场地严重不足,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误用或混用。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一是做好定置管理工作;二是坚持做好标识工作。

设备资源方面,铸造车间的工艺装备、机器设备都比较简陋且严重不足,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必须想方设法做到类似产品共用有限的设备资源。

1.2工艺、技术管理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工艺、技术特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都不可能凭记忆,记住如此众多的产品的工艺、技术特性。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每一种产品,都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熟练掌握。1.3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 质量与成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看似互不相关,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人、机、料、法、环、测六个环节,都出不得差错,否则都会引起质量波动。对于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不能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形而上学地去分析原因,应该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普遍联系地查找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运动地全面地考察这些原因的背景,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组织相关人员不折不扣地落实改进措施,并验证措施落实的效果。这个过程的不断循环进行就能够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要特别注意一个容易发生的问题:往往由于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实施结果不理想,从而否定措施的正确性,这是不对的。

每一种产品都有一个符合价值规律的基本成本,构成这个基本成本的有⑴原材料价格;⑵劳动生产率;⑶产品合格率等主要因素。原材料价格因素,车间一级无法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因此,应广泛听取合理化意见,努力改进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车间生产成本;成本波动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源于产品报废率(产品合格率),报废率越高,成本就越高,反之,合格率越高,成本就越低。因此,车间最容易做到的,也应该做到的,就是不断提高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2.新品开发到量产过程的管理

任何一个新产品,都会有先期策划过程,其中就包含试制工艺。欲试制成功一个产品,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改善试制工艺。铸造车间的特点,就是成功的试制工艺,不一定适用于量产过程。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必须用辩证法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解决,要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生产工艺,没有“最好”的生产工艺,只有“更好”的生产工艺。而这个所谓的“更好”,是指更加符合本企业(本车间、本部门)硬件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本企业(本车间、本部门)软件特点的改良(改善、改进),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秀”的工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体会这一辩证法的观点,⑴就容易 陷入思想僵化,不思改变、不思进取的泥淖;⑵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偏激的相对主义论者,这也是不足取的。

从开发试制到批量化生产,这个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提倡“拿来”主义,忌讳盲目引用;提倡有目的、有依据的大胆革新,反对凭空想象、漫无边际的冲动冒进。我们应该深刻理解斯大林的话:“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3.在生产实际中,准确识别各种系统

铸造车间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制芯、熔炼、浇注、后处理等子系统构成。它们的辩证关系是,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离开了整体也不成其为部分。但是,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体,而且,这个统一体的本质,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要素的本质是不同的。

系统是有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按一定秩序、一定方式或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系统是有层次的,所谓系统的层次,是指统一体所包含的有差别的等级。它表征着结构内部的差别性。有结构存在就有层次存在。在一定范围内是系统的,在更大范围内可以是要素;反之,在一定范围内是要素的,在更小的范围内可以成为系统。不同层次的系统,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自的特殊规律。研究系统,不仅要研究共同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不同层次的特殊规律,以及各个层次的相互关系。

如制芯,在铸造车间这个系统中,是要素;但制芯工序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由原砂管理、射芯的人、机管理、射芯工艺管理、修芯、烘烤、运输、储藏管理等各要素组成。

又如熔炼,在铸造车间这个系统中,也是要素;但熔炼工序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由原材料管理、回炉料管理、熔炼工艺过程管理、熔炼质量控制、熔体成分调整等诸要素构成。

铸造车间管理,应准确识别各种子系统,分清系统结构,使其层次分明,明确系统的输入、输出及所需的资源支持,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用户需求。4.强调条件论,不惟条件论

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形成的。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都会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铸造车间的一切活动,既受着车间实际条件的制约,又参与条件的改变。我们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事物存在的条件;我们改造事物,也是首先要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因此,当我们思考问题时、实际工作中,都要充分估计到条件的作用,具体地分析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等。

如果离开了条件去思考问题,就容易犯没有根据凭空想象的错误;如果不顾现实条件去做工作,就是盲目蛮干,容易带来不良后果。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条件本身也是可变的。如果借口条件不具备而无所作为,成为客观条件的奴隶,那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还要认识到,我们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地改变或创造条件。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具体地分析条件的客观性,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5.科学管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工业生产领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如美 国的泰勒创立的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美国的亨利·福特于1914年创造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二战后日本的丰田英二创造的精益生产方式,以及A管理模式、海尔模式、邯钢模式等等,在特定的具体的环境、条件下,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先进的,适用的,但是,换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部门,如果不顾自身的具体条件,生搬某种现成的管理模式,往往收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效果。

铸造车间应该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思想作指导,对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努力学习,深入研究,有效吸收,合理融合,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建立起符合铸造车间实际的管理模式。6.结语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地抽象总结出来的;反过来,这种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能普遍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工作。当然,也就可以指导铸造车间的各种生产实践。用辩证法的观点指导铸造车间的管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卓然有效的。

2006-1-12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辩证法

公务员考试面试,不仅能检测应试者规划、决策、应变等方面的能力,更能直接反映其思维、表达、演说的能力。在应试者听到面试题后的思考准备阶段,其思维的辩证性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为面试题大多都含有以辩证的观点去表述的问题,所以,应试者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时都要注意运用辩证法,以科学正确的辩证思维,去展现自己的断事能力、应变能力、是非评判标准和工作思路,防止在答题时出现单纯死板、简单粗疏、就事论事、顾此失彼的毛病。那么,如何在具体的面试中运用辩证思维呢?

一、立论要周密。

客观地说,作为公务员,表态拍板的话应当顾及全局,考虑周密,否则就会出漏洞,难以实施。面试者对这类试题要以一种客观的原则辩证地去分析。

如有这样一道面试题:“最近某省几个市的市委书记都以„多干实事,不求宣传‟的理由表态,提出五种新闻不报道,其中有„我们正干的事不报道,正想的事不报道‟,你对这种态度如何评价?”回答这个问题,应首先分析这种表态的对错,然后总结作为主要公务员立论表态应有的周密性、准确性。应该说,“多干实事,不求宣传”的出发点是好的,这对热衷于以说大话、说空话来宣扬自己政绩的不良倾向是一种自觉的革命,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的特性就是向广大公众迅速传播事实,“正想”、“正干”的事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话,必然是群众想早知道的,如果不作宣传报道,群众不知道,就无法从一开始就实施监督或予以支持,所以,这种“不报道”就有失偏颇。最后得出主要领导表态立论必须周密、准确的结论。

二、理性分两面。

有些面试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才科学,不能偏执于一个方面的理,这是答题的理性所需要的。

如某省面试题:“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问题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不被采纳,面对这种情况你应如何处理?”回答这一问题时,按理性的要求,应明确指出:“首先是冷静对待,然后是两面分析,即不被采纳的两种情况,一是自己的意见确实正确,二是经全面分析发现自己的意见不正确。如果正确,可进一步向主要领导反映和陈述,仍得不到赞成和支持,可保留意见,若属重大问题,要向上级反映。如果证明自己的意见不正确,就应该放弃。而不被采纳又不进一步论证思考自己的意见正确与否,只认死理的做法,则是偏执的、错误的。”

三、思辩举正负。

有些面试题是让应试者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观点的,这时就需要顾及事理的正面和负面效果,不应绝对化地认定对或错,这是思辩应把握的一个原则。

如某省面试题:“古人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用人观,你是否同意并运用这种„用人不疑‟观?”回答此题,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要作辩证分析,即既有正效应的一面,也有负效应的一面。“用人不疑”体现的是在知人善任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充分信任、大胆用人的气魄和风格,它能起到感化、激励被用者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用人完全“不疑”也不可取,因为人的成长发展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的,而“不疑”论往往会把事物看死,容易以偏概全、以优掩劣,产生放任现象,从而忽略培养、教育、考查、监督等必要措施,使被用者随时有可能产生错误行为,甚至走向邪路。这样从正负两面去分析回答就圆满了。

四、虚实讲统一。

这里所讲的“虚”是指理论、政策性的东西,“实”是指实际情况。有些面试题是需要将虚与实结合起来思考的,也就是理论与实践要统一。

如某省面试题:“作为主要领导,在工作中碰到上级的某一指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不一致或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处理?”回答这个问题时就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处理的办法应该是:认真学习和研究上级指示,领会实质,吃透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把握两点:一是坚定地树立全局观念,服从大局,做到令行禁止;二是若上级指示中确有不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问题,可向上级机关提出改进的建议或符合本地实际清况的执行意见。”若这样回答就可防止要么教条主义地贯彻执行上级决定,要么明显地违背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发生,以达到虚实统一的目的。

五、风格析利弊。

面试时经常会遇到让应试者评价某种领导风格的试题,此时也应采取辩证思维的方式从利弊两方面加以分析。

如某省面试题:“有位公务员在工作中经常以„宁走一步险,不走十步远‟的格言要求下属,你是否赞成这种工作风格?”要回答这个问题,应首先弄清楚“宁走一步险,不走十步远”工作风格的实质,即干事业为了争取时间,提高效率,就不能怕风险。显然这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敢闯、敢冒的精神,对开展工作有其利的一面。但这种风格也有弊端。一味强调不怕险还不够,还需有充分的论证、科学的态度和扎实稳妥的措施才行,缺乏瞻前顾后、科学预测的贸然行动,很容易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还有的面试题提出如何评价“新官上任三把火”、“摸着石头过河”等工作风格,都需从两种角度去分析其利弊,回答时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欠妥当、不全面的。

六、断事求圆满。

在面试时,如遇评断某事的题,则应辩证分析,力求圆满。

如某省面试题:“假如你因工作原因批评下属时,他感到委屈而产生抵触情绪,并当场顶撞了你,你将如何处理?”正确的回答应当是:首先,要态度冷静,不管下属对错,都让其把话讲完,避免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威信而继续强硬批评,搞成僵局。其次,对下属的申述进行调查分析,搞清楚顶撞的原因。再次,若确认是自己的失误,应诚恳地向下属道歉,主动作自我批评;若确系下属工作失误,可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善意地指出其错误所在,使下属消除抵触情绪,知错认错。这样,从遇事的科学态度开始,到求实地分析是非作结,形成一个圆满断事的全面答案,合情合理,思路清晰,回答顺理成章。

总之,在面试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以辩证的观点、两点论的方法去分析,争取答题的全面性、圆满性、客观性,从而最终获得好成绩。

下载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法

    浅谈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主要的辩证思维以及我国佛教辩证思维的主要特点,然后具体举例说明了我国佛教中所含有的一些辩证思维,最后总结了我国佛教的辩......

    眼科常用辩证法教学设计

    《中医眼科学·第六章 眼科诊法》教案 课程名称:《中医眼科学》 授课题目:第六章 眼科诊法 授 课 人:李志英 技术职称:教授 学生专业年级: 中医专业五年制2002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辩证法论文

    辩证为基,数学为楼 ——浅论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按照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观点, 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

    《谈谈辩证法》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为了替他们的沙文主义......

    群众路线辩证法

    群众路线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和价值观,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工作方法。部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应把握和运用好群众路线本身所蕴含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标准更高......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共5篇)

    班级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 什么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

    8课辩证法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一、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发展的趋势: 1、 前......

    《老子》与辩证法

    《老子》与辩证法 《老子》与辩证法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本不具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就《老子》自身而言,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命题。但由于现代中国,所谓的辩证法在一个相当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