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素”词

时间:2019-05-15 03:3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素”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素”词》。

第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素”词

一、动物激素

1.氨基酸衍生物

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组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成年人导致粘液性水肿,婴幼儿时期就会患上呆小症;饮食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我国推广的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症有较好效果,另外,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藻对防治该病效果也较好。

②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2.多肽类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3肽,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②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由下丘脑分泌,能抑制生长激素的不适宜分泌,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早期从羊脑中提取,50万个羊脑才可提取5μg,如今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取的工程菌发酵生产,7.5L培养液就能得到5μg。

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10肽,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⑤胸腺素:医疗上常从小牛等的胸腺中提取,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

3.蛋白质类

①生长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成年人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青少年时期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分泌过少导致侏儒症。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②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③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④催乳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

⑤胰岛素:由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B细胞受损,出现高血糖,导致糖尿。

⑥胰高血糖素:由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固醇类

①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主要由睾丸分泌,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②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主要由卵巢分泌,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③孕激素:由卵巢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和泌乳准备条件。

④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Na+)的重吸收和钾离子(K+)的分泌。

4.信息素:是在同种昆虫及各种昆虫之间存在种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信号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学物质起着在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的作用,故称为信息素或“外激素”。根据其作用范围的不同,还可分为若干种,如性信息素、踪迹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和报警信息素等,而当前应用最多的是性信息素。

二、植物激素

1.生长素:1934年由美国的郭葛鉴定为吲哚乙酸。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分布,且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700万株玉米幼苗的茎尖,只含有1毫克的植物生长素,但是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却具有巨大的作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根豆芽,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盆景造型培育,绿篱修剪和果树整枝;植物组织培养中能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2.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腺嘌呤环结构的植物激素。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能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3.赤霉素: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植物体内,传导到生长活跃部位发生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能打破种子、块茎或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能减少蕾、花、铃、果实的脱落。

4.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激素。脱落酸在衰老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根部等许多部位形成。脱落酸可以刺激乙烯的产生,催促果实成熟,它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其生理功能有:维持芽与种子休眠、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等。

5.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三、植物色素——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有色体、液泡等细胞器中。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含量较类胡萝卜素多,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中叶绿素b为黄绿色,将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叶绿素a为蓝绿色,其中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接受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传递的光能后被激发,释放出高能电子,完成光电转换。

2.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叶绿素少,主要吸收蓝紫光,并可将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叶黄素为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

3.花青素:存在于根、叶、花、果皮、种皮等的细胞液中。其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异,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4.藻红素:呈红色,存在于蓝藻和红藻的光谱色素,主要是吸收蓝绿光,所以红藻能生活在深海中。

四、动物色素

1.黑色素:动物,特别是脊椎动物皮肤或者头发里的深棕色的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合成的,广泛存在于人的皮肤、粘膜、视网膜、软脑膜及胆囊与卵巢等处。白化病人因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将酪氨酸合成黑色素,患者表现出毛发白色,皮肤淡红色,畏光。人的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白。

2.脂褐色:会随细胞衰老而在皮肤细胞逐渐堆积即形成老年斑。

五、维生素

1.维生素A: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在动物性食物如肝脏、鱼肝油中含有,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但胡萝卜等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变为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缺乏时易患夜盲症、皮肤角质化等病。

2.维生素B1 :又名硫胺素,主要含在稻麦等谷物种皮里,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内缺乏时会引起脚气病、神经炎等疾病。

3.维生素C:又名抗败血酸,多含在新鲜果蔬里,具有强还原性,能将I2还原成I-,在含有维生素C 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就可以用碘溶液来滴定被检测样品中的维生素C,缺乏时会引起坏血病等疾病。

4.维生素D:属于固醇,在鱼肝油、蛋黄、肝脏等食物里含量较多,能促进小肠对Ca、P的吸收。缺乏时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5.生物素:维生素H,肝、肾、酵母和牛乳中含量较多,是谷氨酸的生长因子。

六、抗生素

原称抗菌素。由微生物(大多数是放线菌)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具有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目前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数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常用的抗生素有100多种。由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化学成分不一,因此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些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则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1. 青霉素

①青霉素是最早发现并使用的一种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在世界各国生产上使用的青霉菌菌种最初是在1943年从一个发霉的甜瓜上得来的,这种野生菌种产量只有20单位/毫升,目前经诱变育种获得的新菌种产量已经可以达到50000—60000单位/毫升。

②多年的使用使得不少病原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目前科学家已设法通过有关的酶制剂来改造青霉素的分子结构,进而研制出新型的青霉素。

③培养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

2.其他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七、毒素

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许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都能产生,有的积累在细胞内,有的排到细胞外。

1.外毒素:细菌(产毒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能产生外毒素的细菌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菌,少数是革兰氏阴性菌。将产生外毒素的细菌的液体培养物用滤菌器过滤除菌,即能获得外毒素。

2.内毒素:由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存在于菌体内的一类毒素,化学成分是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是菌体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八、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属于效应T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1.干扰素: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接近的低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白细胞介素—2:由淋巴细胞产生,能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的白细胞介素—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生产的白细胞介素—2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和感染性疾病。

九、营养素

1.微生物五大营养素: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2.人体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3.第七营养素:即指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琼脂等。膳食纤维就是不能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植物食物的残余物质,20世纪70年代以前,被认为是无价值的“废弃物”,现在它的价值重新被人们发现,甚至有人将它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无素等营养素并列,称之为“第七营养素”。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虽然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营养,但它却参与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对人体的健康(如减肥、排毒养颜、降脂降糖、预防冠心病和胆结石症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矿质元素

是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目前科学家确定的必需矿质元素有14种,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

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些仍然呈离子状态(如K)有些形成不稳定化合物(如N、P、Mg),它们都可被再度利用;有些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如Ca、Fe),它们不能被再度利用。

十一、其他

1. 秋水仙素: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紫草素:生产上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是制造治疗烫伤和割伤的药物以及生产染料和化妝品的原料。3.纤维素: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多糖之一,是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植物体细胞杂交时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4.细胞色素C:在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约由100个氨基酸组成,通过人与多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研究生物间亲缘关系。

5.尿素: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之一,在肝脏中产生,通过肾、皮肤等排出体外。

6.胆红素: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

7.抗毒素:一类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制品。是将类毒素或毒素给马或其他大动物注射,使动物血清内产生大量抗体,然后将含有抗体的动物血清精制浓缩而成的,如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及蛇毒抗毒素等。抗毒素实质上是抗体,可中和相应的毒素,使其失去毒性。

8.凝集素:一类能够识别特异性糖并与之非共价结合的蛋白或糖蛋白,因其具有特定的识别受体,在免疫系统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素”词

高中生物教学中“素”词汇编

一、动物激素

1.氨基酸衍生物

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组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成年人导致粘液性水肿,婴幼儿时期就会患上呆小症;饮食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我国推广的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症有较好效果,另外,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藻对防治该病效果也

较好。

②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

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2.多肽类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3肽,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②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由下丘脑分泌,能抑制生长激素的不适宜分泌,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早期从羊脑中提取,50万个羊脑才可提取5μg,如今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取的工程菌发酵生产,7.

5L培养液就能得到5μg。

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10肽,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⑤胸腺素:医疗上常从小牛等的胸腺中提取,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

3.蛋白质类

①生长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成年人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青少年时期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分泌过少导致侏儒症。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

②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③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④催乳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⑤胰岛素:由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B细胞受损,出现高血糖,导致糖尿。⑥胰高血糖素:由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固醇类

①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主要由睾丸分泌,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②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主要由卵巢分泌,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③孕激素:由卵巢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

精卵和泌乳准备条件。

④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Na+)的重吸收和钾离子(K+)的分泌。

4.信息素:是在同种昆虫及各种昆虫之间存在种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信号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学物质起着在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的作用,故称为信息素或“外激素”。根据其作用范围的不同,还可分为若干种,如性信息素、踪迹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和报警信息素等,而当前应用最多的是性信息素。

二、植物激素

1.生长素:1934年由美国的郭葛鉴定为吲哚乙酸。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分布,且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700万株玉米幼苗的茎尖,只含有1毫克的植物生长素,但是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却具有巨大的作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根豆芽,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盆景造型培育,绿篱修剪和果树整枝;植物组织培养中能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2.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腺嘌呤环结构的植物激素。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能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3.赤霉素: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植物体内,传导到生长活跃部位发生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能打破种子、块茎或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能减少蕾、花、铃、果实的脱落。4.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激素。脱落酸在衰老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根部等许多部位形成。脱落酸可以刺激乙烯的产生,催促果实成熟,它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其生理功能有:维持芽与种子休眠、促进果实与叶的脱

落等。

5.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三、植物色素——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有色

体、液泡等细胞器中。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含量较类胡萝卜素多,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中叶绿素b为黄绿色,将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叶绿素a为蓝绿色,其中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接受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传递的光能后被激发,释放出高能电

子,完成光电转换。2.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叶绿素少,主要吸收蓝紫光,并可将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叶黄素为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3.花青素:存在于根、叶、花、果皮、种皮等的细胞液中。其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异,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4.藻红素:呈红色,存在于蓝藻和红藻的光谱色素,主要是吸收蓝绿光,所以红藻能生活在深海中。

四、动物色素

1.黑色素:动物,特别是脊椎动物皮肤或者头发里的深棕色的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合成的,广泛存在于人的皮肤、粘膜、视网膜、软脑膜及胆囊与卵巢等处。白化病人因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将酪氨酸合成黑色素,患者表现出毛发白色,皮肤淡红色,畏光。人的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

低,导致头发变白。

2.脂褐色:会随细胞衰老而在皮肤细胞逐渐堆积即形成老年斑。

五、维生素

1.维生素A: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在动物性食物如肝脏、鱼肝油中含有,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但胡萝卜等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变为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缺乏时易患

夜盲症、皮肤角质化等病。

2.维生素B1 :又名硫胺素,主要含在稻麦等谷物种皮里,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内缺乏时会引起脚气病、神经炎等疾病。

3.维生素C:又名抗败血酸,多含在新鲜果蔬里,具有强还原性,能将I2还原成I-,在含有维生素C 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就可以用碘溶液来滴定被检测样品中的维生素C,缺乏时会引起坏血病

等疾病。

4.维生素D:属于固醇,在鱼肝油、蛋黄、肝脏等食物里含量较多,能促进小肠对Ca、P的吸收。缺乏时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

症等疾病。

5.生物素:维生素H,肝、肾、酵母和牛乳中含量较多,是谷氨

酸的生长因子。

六、抗生素

原称抗菌素。由微生物(大多数是放线菌)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具有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目前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数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常用的抗生素有100多种。由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化学成分不一,因此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些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则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1.青霉素

①青霉素是最早发现并使用的一种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在世界各国生产上使用的青霉菌菌种最初是在1943年从一个发霉的甜瓜上得来的,这种野生菌种产量只有20单位/毫升,目前经诱变育种获得的新菌种产量已经可以达到

50000—60000单位/毫升。

②多年的使用使得不少病原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目前科学家已设法通过有关的酶制剂来改造青霉素的分子结构,进而研制出新

型的青霉素。

③培养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

菌的生长。

2.其他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七、毒素

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许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都能产生,有的积累在细胞内,有的排到细胞外。

1.外毒素:细菌(产毒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能产生外毒素的细菌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菌,少数是革兰氏阴性菌。将产生外毒素的细菌的液体培养物用滤菌器过滤除菌,即能获得外毒素。2.内毒素:由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存在于菌体内的一类毒素,化学成分是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是菌体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八、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属于效应T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1.干扰素: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接近的低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白细胞介素—2:由淋巴细胞产生,能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的白细胞介素—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生产的白细胞介素—2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和

感染性疾病。

九、营养素

1.微生物五大营养素: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2.人体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

生素。

3.第七营养素:即指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琼脂等。膳食纤维就是不能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植物食物的残余物质,20世纪 70年代以前,被认为是无价值的“废弃物”,现在它的价值重新被人们发现,甚至有人将它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无素等营养素并列,称之为“第七营养素”。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虽然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营养,但它却参与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对人体的健康(如减肥、排毒养颜、降脂降糖、预防冠心病和胆结石症

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矿质元素

是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目前科学家确定的必需矿质元素有14种,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些仍然呈离子状态(如K)有些形成不稳定化合物(如N、P、Mg),它们都可被再度利用;有些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如Ca、Fe),它们不能被再度利用。

十一、其他

1.秋水仙素: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紫草素:生产上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是制造治疗烫伤和割伤的药物以及生产染料和化妝品的原料。3.纤维素: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多糖之一,是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植物体细胞杂交时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4.细胞色素C:在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约由100个氨基酸组成,通过人与多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研究生物间亲缘关系。

5.尿素: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之一,在肝脏中产生,通过肾、皮

肤等排出体外。

6.胆红素: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

新制成组织蛋白。7.抗毒素:一类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制品。是将类毒素或毒素给马或其他大动物注射,使动物血清内产生大量抗体,然后将含有抗体的动物血清精制浓缩而成的,如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及蛇毒抗毒素等。抗毒素实质上是抗体,可中和相应的毒

素,使其失去毒性。

8.凝集素:一类能够识别特异性糖并与之非共价结合的蛋白或糖蛋白,因其具有特定的识别受体,在免疫系统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第三篇:高中生物学中的古诗词国学

高中生物学中的古诗词国学

我国古代文学家写下了诸多千古名句,其中很多是对生物现象的生动反映和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精辟概括。将这些古诗词运用到中学生物教学中去,既可以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生物学信息,又可以使生物学教学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此外,古诗词的运用也能将生活融入课堂,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一些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解读生物学概念,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有利教师对课堂效率的把握和提高。因此生物教师应多多总结这些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悠长的名言佳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导课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好的导课也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未成曲调先有情“

例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南宋叶绍翁的古诗《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和北宋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的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便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红杏为何会出墙?葵花为何向日倾?最后引领学生分析植物的向光性,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又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类型”时,可以先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引发学生思考诗词描写的意境,然后提出两个问题给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哪种生态系统?(2)这种生态系统上生活的生物(动物和植物)具有什么特点?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上好这节课奠定基础。

2.设置悬念,突破难点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对于生活经验欠缺的中学生来说,会觉得十分抽象而难以理解。此时,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古诗词,往往可以令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学习“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一节内容时,教师提供相关问题:“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中黄蝶的活动不能用下列哪一种特性解释?

A.遗传性

B.变异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

解析:黄蝶被儿童追赶,飞入菜花是黄蝶对刺激的反应,属于应激性;“无处寻”是黄蝶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菜花一样的保护色,属于适应性;黄蝶飞入荣花生活也有其遗传的物质基础,属于遗传性。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生物的适应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应激性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种情况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

又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反映了植物的开花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光照和温度

解析:植物的开花期,是在进化过程中受日照时间长短的选择而形成的。就本题来看,“山寺桃花”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高,气温一般比山下寒冷。山上植物由于适应较寒冷的环境,在开花期上进化出了开花较晚的植物。植物开花受日照长短信息的影响,而不受当时气温的影响。因为对于某一季节来讲,日照长短的信息是稳定的,而某一段时间的气温高低信息不一定与某个季节的平均气温十分吻合。

教学中运用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将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顺利攻克。

3.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用生动的、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学好学活。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物学教学中适时引用古诗词,不仅能使得课堂变得生动,还能借助相关的古诗词,帮助学生分析所涉及的生物学问题。

例如讲授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内容时,可以引入宋代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分析成因。春天光照、温度、水分条件都良好,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特别快,植物体在迅速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就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黄、橙、红之间变化,那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橙黄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另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红、紫、蓝之间变化,那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有一个特点,能够随着细胞内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酸性时它是红色,碱性时它是蓝色,中性时却是紫色。“春天孩儿脸”,天气变化无常,光照、温度、湿度变化较快,而这些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内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花朵颜色的不断变化。由于各种花朵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加之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并且植物体在春天新发的嫩芽、新叶中叶绿素尚未形成,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的颜色得以显露,也会或多或少带上红色或黄色,有的甚至可以与花朵争艳,这样就形成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美景。

又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中,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成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把这些影响因素讲授完后,便可以引人唐《子西语录》“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让学生试着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去分析其“一叶知秋”的原因。当落叶树木叶片变红时,也就意味着树叶快要凋落了,引起落叶树木落叶的环境信号不是天寒而是日照时间的缩短,不过这两个信号的变化趋势在由秋入冬时恰好吻合。当植物接收到日照缩短这一信号后,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叶柄基部的一种特殊结构-离层的细胞就迅速分裂,并产生大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这些酶使离层细胞的中层和細胞壁溶解,最后离层处的细胞几乎都被溶解。于是叶子就掉了。“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成语“一叶知秋”的来源。

另外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古诗词,可能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知识上。因此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要注重有效利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这丰富的文化资源中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作为生物教师需要在平时多加注意于搜集,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灵活、巧妙、适度地运用,鼓励学生多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审视和解决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

第四篇:高中生物学教案

高中生物学教案

作者:吕梁学院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

李娟平授课内容: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授课班级:

5、6班

教师:李娟平

授课日期:2015年5月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代谢的概念;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的特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形成严谨的实验科学态度。

二、二、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三、三、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四、五、四、教学指导

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许多实例都来源于生活甚至我们自身。为了实现以上的学习目标,同学们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并尝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最后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达到本节知识与生活实例的融会贯通。

六、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8上的“问题探讨”,并对提出的三个讨论问题加以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2、新授:

1)酶的作用和本质:

A.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原理: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三价铁离子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

目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与普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差别。材料选择: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卫生香,火柴,试管,试管架,滴管,大烧杯,温度计。思考:(1)为什么要用到温度计和卫生香?

(2)能否用火柴或酒精灯替代卫生香?

方法步骤: 试管号

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处理

过氧化氢 分解速度(气泡多少)

点燃的卫生香检测

结果分析 2ml 无 __________ 无助燃性

__________ 2 2ml 90°C水浴加热 __________ 有助燃性 __________ 2ml 滴加3.5%的FeCl3溶液

__________ 助燃性较强

__________ 4 2ml 滴加20%的肝脏研磨液2滴

__________ 助燃性最强

__________ 思考:(1)在细胞内是否也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

(2)3号和4号试管没有经过加热也产生了大量气泡,这说明了什么?

(3)3号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了什么?

C.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__转变为容易方式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D.酶的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E.酶的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F.酶的本质:有机物(大多数是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

2)酶的特性:

A.酶的特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影响酶的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_______。使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2)pH值(酸碱度):不同的酶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是__________。偏酸偏碱会使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酶自身浓度:酶的自身浓度对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

(4)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_________,但超过该范围后,酶的催化效率将_________________。

六、达标练习(当堂完成)

1、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去除细胞壁?()

A.蛋白酶

B.纤维素酶

C.盐酸

D.淀粉酶

3、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4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将()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先降后升

4、(2011年晋城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5、酶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高中生物学入门

高中生物学入门

芦雪英

一、关于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人也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业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畜牧、养殖、医疗、制药、卫生等等。

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经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冶金等方面。如果考虑仿生学的因素,它还影响到了机械、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二、生物学科对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

⒈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类思维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动摇了当时社会体系和宗教信仰的基础,否定了上帝创造人。

⒉,施来登(1838年)和施旺(1839)细胞学说的产生对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特别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重要学科分支的产生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学的水平。

⒊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为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随后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多重大的成果和突破。例如生物制药、动植物组织培养、转基因生物、动植物克隆、基因芯片、新品种培育等等,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⒋1998年11月,汤姆生和约翰.霍普金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具有无限增殖和全能分化潜力的人胚胎干细胞。,这为许多人类难治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的细胞替代治疗带来了希望。

⒌1997年 2月,绵羊“多利”诞生,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但是克隆技术就如同原子能技术一样,是一把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的“双刃剑”。

三、我国生物学家对世界的贡献

⒈克隆先驱―童第周:童第周主持撰写的论文《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配合而成的核质杂种鱼》,以中英文发表在1980年第4期出版的《中国科学》上。这是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例发育成熟的异种间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

⒉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袁隆平院士对中国农业乃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巨大而久远。从一般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他将我国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为解决粮食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⒊生化界泰斗―邹承鲁:1965年邹承鲁等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四、初高中知识的链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链接必修一章走近细胞、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链接必修一第三 1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缔造者链接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 供应和利用

4、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链接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5、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链接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

6、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链接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7、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进化链接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链接必修三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链接必修三我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链接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链接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 无籽果实的形成原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链接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在稳定性、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链接必修三第六 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学习高中生物的基本方法

⒈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⒉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⒊综合归纳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抓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杂交育种与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⒋学会构建生物模型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分为:物理模型:通过图片或自制模型实物模型能更直观地反应物体的结构,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DNA的结构。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能化解知识难点,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如: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血糖的调节。

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

n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孟

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

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用假说—演绎法解遗传探究题可使难题化简、用类比推理法分析问题,可做到举一反三.⒍、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3 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4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⒎、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①预习: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② 听讲

听什么?

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

怎么听?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

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做到“三记三不记” 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③复习和作业

课下应该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④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下载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素”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素”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 周德朝(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教研室 415101)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落实课程理念,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组织好探究性......

    “网络流行语”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网络流行语”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摘要探讨了将盛行于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流行语”再创造后引入生物学课堂,并推广到课后学习中的教学方法。同时考察该方法的效用,......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涵盖必修一至必修三书上出现的所有生物学史内容,包括正文和资料分析。)细胞学说:维萨里比利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比夏法国指出器官低一层次的结构-......

    高中生物学中的“方向性”问题总结(合集)

    高中生物学中的“方向性”问题总结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许多“方向性”问题,这些问题分布在三个必修模块的不同章节。 1、被动运输的方向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专题文集⑴: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专题文集⑴: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2003年......

    浅谈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五篇范例]

    浅谈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其在教与学中具有多方面应用:教学设计工具、内容呈现工具、知识关联工具和协作学习工具。概念图......

    生物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它探究的是有生命的物体,让学生掌握的是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有关知识,内容比较抽......

    高中生物学论文文稿格式

    高中生物学论文文稿格式 1.每篇论文字数2500字以内,用word录入排版。纸张大小为A4。 2.题目用二号黑体字,居中排;题目下为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字,居中排。 3.各级标题用法:一级标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