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3:5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第一篇: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2004-3-8 15:21:09

摘要:

情商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将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英语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之路。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呢?

一、借助情感媒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效应,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必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师生间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现教材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讲课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着调控作用,小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恰当、鼓励性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意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玩、摸、演、唱、画等形式,不仅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学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

二、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语言,了解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异域文化包含在我们英语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需要的学生的特点,从不同渠道剪辑、下载并制作了生动活泼,声像结合的课件,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情况。改版后的教材,有很多关于文化知识的介绍。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材料使其成为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渠道。

2.创设说话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许多学生学英语时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义及内容。导致在说英语时,精神紧张,容易用错。只有增加“说”的经验积累、说话环境的适应和开口习惯的养成,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每节课的前2-3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free talk。这样,既创造了一个英语交际氛围,也巩固了学生已学的英语知识。在学完课文对话后,教师再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熟悉所学交际语言。创设情景让学生大胆参与,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以达到学以致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发挥和团结协作的机会,还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角色扮演非常感兴趣,这项活动需要学生间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其中任何一个不协调的配合都能导致表演的失败。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能积极参加语言实践,还能注意协调相互的关系并主动帮助较差的同学,以使活动取得成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增进了组员间友谊,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小组竞赛 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重要机会。针对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竞赛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小组胜利。例如,在学完数字1-10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报数比赛,说得又快又准的组为优胜组。各组学生都能认真准备,积极配合。

此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制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学唱歌曲等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和群体间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总之,我们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情商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使学生勇于面对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勇于开拓

第二篇:英语教学与学生情商培养

英语教学与学生情商培养

Acknowledgements

First of all, I owe an enormous debt of gratitude to my respectable supervisor Mr.Wang, who provided me with valuable advice and patiently guided me through writing this thesis, by challenging me to define and refine my ideas through many drafts.Without his painstaking work,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My profound gratitude must also be paid to many other teachers who have helped m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nguistic study during the three years.They are Miss Pan, Miss Wang and Mr.Zhang.Their earnest teaching and enlightening are of great help for my study and research.Finally, I also want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thanks to my beloved parents for their love and nourishment.Their belief in me was my inspiration for initiating this project.Developing Students’ Emotional Quotient in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The modern society is deveoping rapidly.Nowadays, Emotional Quoti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a person’s life.The Emotionl Quotient consists of five abilities, i.e, the ability to know one’s mood, the ability to control one’s mood, the ability to stimulate one’s mood, the ability to know others’ mood, and the ability to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ons.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neccess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Emotional Quotient in English teaching.Emotional Quotient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to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To cultivate students’ Emotional Quotient in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teachers must have three abilities.Firstly, tthey must be knowledgeable and competent.secondly, teachers must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tudents,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quotient development.Finally, teachers must have good ideas in the classroom instrction.Only by owning these abilities, can English teacher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sts, and cultivate their social ability and cooperative spirit.Key words: Emotional Quotient;Emotional Quotient teach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i

iii

英语教学中与学生情商培养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更新迅速的社会,要想跟随时代潮流就必须不断的更新自我完善自己我。社会激励的竞争,越来越明显的发现情商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情商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本文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特别是英语教学中情商的培养更显的重要。情商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首先英语教师具备自身的能力优势,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榜样威信;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最后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新意,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关键词:情商;情感教育;师生关系

iv

Table of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ii Abstract in English…………………………………………………………..……..iii Abstract in Chinese………………………………………………………………….iv Table of Contents………………………………………………………………..…..v Introduction……………………………………………………………………..…...1 1 EQ and English Teaching……………………………………………………..…...1 2Cultivating Students’ Emotional Quotient in English Teaching……………………………………………..…………………………..2

2.1 The important of the teachers’ behaviors…….....................................................2

2.2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5

2.3 Develop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eamwork spirit………………………………………………………………………………8 2.4 Fostering student's ability to recover from frustration……………….………....9 Conclusion………………………………………………………………………..….10 REFERENCES………………………………………………..……………..……...11

v

第三篇: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赵 超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

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作为教师,是不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这个语言教学也就不仅仅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今后的学生要实现的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的思辨能力,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个可能才是我们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程晓堂 赵思奇

摘要: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在综述国内外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英语学科;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见》发布以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虽然国内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近期的事情,但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不完全陌生。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探讨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描述和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虽然现有文献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是这一概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并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和对核心素养的遴选与界定。例如,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应得到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撑和政策支持。描述和界定核心素养应注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选取那些可教可学的、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虽然这些启示和建议仍有待落实,但为研究者借鉴国外经验提供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他们指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其中,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或互动;教学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核心素养模型的指导。

1.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甚至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要想通过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厘清课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辛涛、姜宇、王烨晖归纳了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互动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相互融合,以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第二种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两者紧密结合,以芬兰为代表;第三种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而并没有单独规定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在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时,许多研究者提到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其中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将在下文详述)。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对总”和以我国台湾为代表的“一对分”两类,即每个学科承担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科有针对地承担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尚荣主张采取“一对分”的处理方式来研制学科核心素养。曹培英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数学思想——在欧盟、英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数学素养——如何融人数学课程,体现育人价值。这也可视为“一对分”的类型。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大概念”“大观念”“课程整合”“学科整合”这些相关概念。例如,柳夕浪提出应关注“大概念”,并借鉴美国《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更少、更高、更清晰”的教育标准,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对概念体系的精简和对重要概念的提炼。

2.核心素养与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不仅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研究者借鉴了经合组织围绕核心素养实施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认为应重视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指导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并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和对核心素养的遴选与界定。例如,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应得到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撑和政策支持。描述和界定核心素养应注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选取那些可教可学的、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虽然这些启示和建议仍有待落实,但为研究者借鉴国外经验提供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他们指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其中,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或互动;教学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核心素养模型的指导。

1.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甚至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要想通过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厘清课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辛涛、姜宇、王烨晖归纳了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互动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相互融合,以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第二种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两者紧密结合,以芬兰为代表;第三种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而并没有单独规定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在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时,许多研究者提到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其中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将在下文详述)。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对总”和以我国台湾为代表的“一对分”两类,即每个学科承担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科有针对地承担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尚荣主张采取“一对分”的处理方式来研制学科核心素养。曹培英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数学思想——在欧盟、英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数学素养——如何融人数学课程,体现育人价值。这也可视为“一对分”的类型。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大概念”“大观念”“课程整合”“学科整合”这些相关概念。例如,柳夕浪提出应关注“大概念”,并借鉴美国《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更少、更高、更清晰”的教育标准,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对概念体系的精简和对重要概念的提炼。

2.核心素养与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不仅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研究者借鉴了经合组织围绕核心素养实施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认为应重视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指导作用,促进考试与教育评价的改革,或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评价方面的工作仍在探索之中,欧盟在这方面也仍较为薄弱,除了传统评价观、评价手段的影响以外,态度和技能的评价难度也给研究者带来了挑战。不过,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是能够提供一些思路的,如英国苏格兰地区的Assessment is ForLearning(AiFL)计划提出的“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三个维度和苏格兰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描述的五级水平评价标准。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杨向东特别论述了评价的真实性,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柳夕浪也强调了基于真实表现的评价的关键性,并认为应将评价话语权归还到师生手中。

3.核心素养与教学方法

上文提到,不少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核心素养“如何教”的问题也受到了学界关注。成尚荣指出:“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走进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为使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一些研究者更加青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柳夕浪认为,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境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柳夕浪、张珊珊进一步提出,由于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故情境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提倡体验学习,并将“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称为“素养教学”。张蕾、沈新荣则分别以语文、地理学科为例,提出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教学方法也意味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故也有研究者提到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但对应如何培养却并未具体阐述。

以上三项主要措施,无论是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还是研究者经分析提出的建议,都为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与落实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但是再好的思路也需要付诸实践,并且要紧密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英语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外语语种之一。在世界上很多非英语本族语国家和地区,英语属于第二语言或外语,有时还是官方语言。在探讨中国语境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前,我们首先从更广的范围来介绍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里暂且把“外语”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来使用,泛指母语之外的各种语言。

前文提到,应注意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践也都反映出了这一关系在核心素养及其落实中的重要性。与有关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相比,专门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关注的学科也较为单一,偏重数学和理科。以《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9期专门设置的“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主题为例,该组文章都是关于数学学科的,还有一篇关于物理学科。经合组织、欧盟、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等多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使用语言和符号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还有赖于母语和外语学科。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意识、国际理解、信息技术素养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学界对外语学科素养的探讨尚显不足。

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也包括外语素养,并将外语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等语言形式,运用其他语言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该定义中的“其他语言”就是指母语以外的语言。这一定义突出了经合组织框架中“人与工具”的维度,但是外语和外语学习不仅限于工具性,外语素养也不能等同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在研制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外语素养,更要研究外语学科能够承担哪些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而且,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最大的外语语种,英语学科素养是研究外语学科素养的重大组成部分。

关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有不少涉及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辛涛、姜宇、刘霞对经合组织、欧盟、美国、芬兰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总结,其中大部分都提到了外语素养。欧盟的框架中八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社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欧盟框架中其他核心素养也可以由外语学科承担一部分培养责任,尤其是英语学科。如学会学习的目标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习策略、学习习惯来实现;社会与公民素养中的“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建设性地交流;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也与英语相关;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可能正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的文化精神之一,渗透在英语思维当中。澳大利亚的核心素养框架中,英语课程要承担跨文化理解素养的主要培养责任,要求学生使用跨文化理解和创造一系列的文本,即呈现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对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与物的认同。实际上,英语课程与澳大利亚框架中的读写、计算、信息和通信技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道德行为、个人和社会能力、跨文化理解这七大通用能力都有联结点。这些对于厘清学生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英语学科应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都有参考价值。

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许多学者也关注了英语、英语学习和思维的关系,指出英语学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积极作用,英语能够引导学生用另一种认知的方法思维。在2015年中国外语教育高层论坛上,吴一安教授也强调了“语言和思维有‘血脉般’的联系,语言和思维、文化不可分割,是高层次思维的介质,在思维和文化品格上具有育人功能”。这说明了英语学科具有培养通用的思维能力的价值。还有研究提到,在描述学科核心素养时应注重寻找学科思维,并提到中国期刊网上“冠之以数学思维、物理思维、化学思维、地理思维、历史思维、语文思维”的文献正日益增多。这也是一个进一步探索的思路,“学科素养以核心素养达成为基础,同时兼顾学科特点,发挥学科特长,才能体现学科特色价值”,研究英语学科素养时,也应兼顾英语思维体现的学科特色和英语学习对通用能力的培养。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前面简要综述了有关外语核心素养的研究,探讨了外语核心素养的内涵。本部分聚焦中国语境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语文素养、艺术素养、学科素养等概念,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修订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各学科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背后的认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其目的无外乎是使学生掌握另外一种交流的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除此以外,学习英语好像没有其他作用。受这一认识的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英语,英语课程可有可无,因为并非每个中国人今后都需要使用英语。其实,以上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在学理上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为了说明这一道理,我们先看看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

我们首先以中小学的数学学科为例。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计算或解决数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学科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同理,中小学的艺术类课程,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是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开设艺术课程的主要并不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艺术家或以艺术谋生,而是使学生体验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艺术、欣赏美好,丰富学生生命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有,中学历史课程也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或工作中直接使用历史知识或以史为鉴,而是为了培育学生认识人、社会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所必备的人文素质,养成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所必要的思维习惯及能力。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学科内容,但其目的都不完全是使学生成为这些学科的专家,也不完全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直接使用这些学科知识和技能。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育人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如果中小学的数学、艺术、历史等课程的价值不局限在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什么理由认为英语学科只是学习一门可以用于交流的语言呢?也许有人会问,英语不就是一种交流工具吗?学习英语的作用怎么能与学习数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相比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想一想母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母语的作用绝对不只是帮助我们交流。母语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学习母语使我们能够思维,学习母语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另外,母语与我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理,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尽管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等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于一线英语教师。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为期待的目标读者设置角色。这就是语篇的人际意义。对很多英语教师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有些陌生,但其中的道理应该并不难理解,只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不太重视。

2.文化品格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3.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程晓堂尝试性地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英语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了有可能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发展的十种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五、结语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本文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盲目追求新概念。围绕英语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英语课程,必定会成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探讨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尚未详细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外语界同行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龚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这里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想先问您一下,您是怎样看待现在热火朝天的在线教育的,我们应该把它放在生活中什么位置呢?

龚亚夫:坦率地说,我看了不少在线教育的公司,也接触了不少在线教育公司的产品,他们也来找我。现在大部分的在线教育公司,都只熟悉某一块内容,要么中小学这块,要么英语教学这块,只能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在技术上把这个东西做好并没有真正解决英语学好的问题。我见过几个这样情形:一个就是做一个大平台,谁都上这儿来。我认为这个思路不行,为什么?上网谁都知道自己想买什么,无非是价格、尺寸、颜色、样式,但是教育可没那么简单,谁都上网自己买药,但是为什么还上医院排队?这个事还不光是搞点数据就能学好的。第二,现在很多的在线教育公司,就是我没明白到底怎么才能把英语学好,把学习搞得太碎片化。

腾讯教育: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目前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一些在线教育去学习,您觉得选择在线教育存在哪些误区呢?

龚亚夫:我觉得现在我看到的一些在线教育的产品,它可能解决单向的问题。但是学习语言不是单向的,另外学习语言也不是光在电脑上一个固定的模式就能学会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在线教育设计的公司搞清楚学生有什么样的需求,而家长如果盲目地光让孩子说,反正你只要去学就能学好,就有效果,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而且也不在于说到底多早学,现在有些家长以为说我现在五岁学、七岁学、八岁学,实际上关键不在于学生,关键在于学的内容,学生的方法,和有没有效果。

腾讯教育:英语近年来实行了改革,这个是否会对学生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影响呢?

龚亚夫:目前还看不出来,我觉得在这里头,我想顺便澄清一个问题,去年开始整个社会舆论对英语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英语教育进行了一场围攻,很多地方说以为高考(微博)一改革,认为就好像英语已经不重要了,要降分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看到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高考改革的文件,已经明确地说了,高考的科目不变、分数不变,英语提供两次机会,这说明国家对英语政策的改革没有改变。但是一年考两次,或者什么时候开始考,其实我认为还是一个技术的手段问题,还没有解决最根本上到底考什么的问题。今后的考试教育部(微博)也能设定用综合的一种评价,大家应该关注的是综合评价到底评价什么,这个可能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腾讯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研究员,您觉得老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龚亚夫:现在是这样的,教育部从今年的年初公布了一个叫深化课程改革的这样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当中,教育部提出来了几个关键的问题,一个就是说整个教育更学科,更要实现以德树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今后我们的教学目标如果要是按照教育部设定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去设定的话,整个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恐怕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一点我想很多的老师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将会到来。其实现在教育部已经在推进这件事情,所以今后的老师不仅仅是不仅仅是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这个语言教学也就不仅仅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今后的学生要实现的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的思辨能力,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个可能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方面。

腾讯教育:把英语教育作为一种途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龚亚夫:对,而不仅仅是说一个语言的能力。

腾讯教育:语言的能力。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您,中国的英语教学现在还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在哪些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

龚亚夫:我只能说中小学这一块,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小学教学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包括前一段时间社会舆论对中小学外语教学有很多的质疑或者批评,学生花时间太多了,学了也没用,等等这些,其实我觉得下一步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就是主要问清楚外语教学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去进行改革,这是另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认为只要是开了英语学习就应该有效果,其实学习英语关键不在于接触语言的长度,而在于频度,你如果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去集中学,大量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你就能学好,如果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都开,就学一两个小时,那也是没有结果的。在整个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上都要进行很大的改革。

第四篇:《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写作技能的运用息息相关,这两个重要因素决定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强弱。所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老师要以学生的自信心为依托并首先要从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做起,为学生以后的命题习作与生活写作奠定有效的基础。

一、加强入门技能指导,培养写作的自信心

老师在写作训练上,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写作,这样一来就可以树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自信心。通过有效的读、背,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

一个人的能力最终体现为笔语和口语的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强弱,与大量而有效的口语的输入息息相关,大量有效的口语的输入是形成笔语的关键。要想下笔成文、立文成章,从而达到思维张弛有度、语言材料运用自如,首先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人如果平时少说少读,绝对不会出口成章。在学习新知识后加强读、背,能形成快捷的语流、语感。语流、语感一旦形成,就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良好的语言思维是决定良好的语篇能力的前提。

;加强指导与点评,放飞学生的写作之梦

有了一定语言材料的输入,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有一定的语言材料去判断、去运用、去组织,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而这时在老师的有效指导、及时评价与合理点拨下,学生的写作就会由一句话到两句话,一小段到一段话。学生在老师赏识与鼓励下、在同学的欣赏与学习下,会激发更大的写作动机,英语写作的兴趣会更加强烈。

;抓住有效教育契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归纳整理不同教学topic中的信息来转化为有效的写作契机,从而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形成学生的写作技能与自信。

二、加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计划的、有步骤的积累写作素材,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参照、为学生提供仿写的轨道,从而为学生写作自信心的树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造句对于小学生,英语写作可从写人、写物开始,鼓励学生从替换名词、形容词做起来,从简单的短句写起,从单数到复数写起,老师也可多听写有用短语使学生熟悉,并进行用词造句。造句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练习形式之一。

在这个句子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替换不同的简单的动物或者人的单词,如bird, dog, cat,或者boy, girl...及方位词on,;in;beside, behind,;in;front of...(也就是我们术语说的介词)来指导学生扩展写下去。

这样深入浅出的写作指导方法是培养学生写作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总之,说应领先于写,会说的多了,自然会写得出。在说的过程中,尽量培养学生说话精确。而学生写句应结合生活的情景,避免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内容,脱离一定的情景与主题。

看图写作是根据给示的图片信息,用直观的、具体的文字、简单的思维来与描述图片内容。这种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的有效途径。它是有效的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读图能力的方式。如老师出示一幅自己学校教学楼的图片,把一些单词省略,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很快就会动起手来写出来。

让学生坚持每天用英语写**记、周记,这些都是自由发挥学生写作水平和培养他们的笔头表达能力的最佳练习方式。他们用三、四句话记录下每天、每周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再回头阅读,会有快乐感、成就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用性强,学生愿意写,也为写作文积累了充分的写作素材。写自己熟识的人和物让学生写自己熟识的人和物,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很好方法,也是形成语言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已有的简单的写作水平的基础上,可对他们进行一些熟识的人和物的写作训练,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让学生由简单的短语到长句来写。

三、运用有效赏识教育,树立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大凡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做事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办事的效果及存在的价值,因此这些人往往敢说敢干,易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英语的写作自信心可以说是与其同**而语。对自己写作有自信心的人往往是敢写、敢言。
如笔者以“ Yesterday”为题,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列举了几篇发表在《现代中小学生报》和《英文早报.小学生版》的文章。它们都留有笔者精心批改的笔迹,红色波浪线圈点的段落、句子、语法问题。用这样的范文原稿来评讲,引导同学们用心思考、细心观察、有效运用字、词、句,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自信。如下文:这样一来,有效的赏识教育,让学生首先知道我们身边的同学都能写出好的东西、好的文章,他能行,我也能行!在评讲时,让学生知道这一题目的写作是要根据题目内容要求,明白是要写一件发生在过去的事件。除了有效的运用字、词、句,还有结合语法来完成。经过这一系列的赏识示范,大大的激励了作者的写作信心,提升了集体写作的动力。

老师在评阅学生习作时还要引入激励手法,在学生习作上适当加上一些评价语言,或者对写得比较好的学生作品给以等级,评价级别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等级式量化。
小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培养需要老师一个长时间的辛劳培育。“冰冻三尺,非一**之寒”,可以说是需要英语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而在培养学生写作自信心的过程如俗语所讲,“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只要教师肯潜心钻研,勤于耕耘,持之以恒,就定能收到丰实的教育硕果。

第五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商培养

巧家县第三中学 董刚焕

内容摘要: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看,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从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EQ),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呢?笔者认为: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因素进行学生情商培养;

(二)语文课中建立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利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情商;

(三)利用“大语文”环境,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情商;

(四)率先垂范——语文教师自身对学生情商的影响。

关键词:情商(EQ)培养 情商与语文课程

一、什么是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 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精神状态》一书中提出“多元智慧”,开启了情商学说的先河。199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琼.梅耶首创“情商”一词。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将情商推向高潮。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其主要观点包括:情商是人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概括起来说,EQ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素质。

二、培养情商的重要意义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厌学的比例有增无减,部分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差,对亲人朋友感情淡漠,甚至频繁出现大学生吸毒、自杀、校园暴力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太过于注重成绩和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补拙。另外,情商是自我和对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作用。情商低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容易破裂,领导水平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有较完满的婚姻和家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易成为某个部门的领导人,具有较高的领导管理能力。高情商者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自信而不自满;人际关系良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所以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看,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情商与语文课程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这样诠释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语文课程是最具人文性的科目,合理的运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能够为成长期的中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丰富的精神营养,帮助他们建设自我、熏陶情操、开放视野,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和未来。因为,新型的人才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有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从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EQ),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因素进行学生情商培养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语文教材为例,这六册课本每册有五个或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人与环境”“咏物抒怀”“道德修养”“人生体验”“学会读书”等。其中“学会读书”一系列分为十一个单元,从十一个方面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综观六册初中语文课本,一种浓浓的人文性充盈其中。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让我们感觉:文学的确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使得同学们更加珍惜如诗的青春年华;冰心的小诗《母亲》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成功的花》则让学生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成功的背后蕴含着艰苦的努力和奋斗; 《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这几篇写民俗风情的课文,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文化色彩;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把一年四季的景色描绘的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松鼠》《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走进神秘的动物世界,唤起他们内心对动物的关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枣核》《最后一课》中深沉的爱国情怀弥漫在整个课堂上,在同学们心中凝为浓浓的爱国情结;《背影》《人琴俱亡》《我的母亲》让他们体会到至爱亲情;《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让他们感受到祖国江山如此如娇;《生命与和平相爱》《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用优美而生动的语言唤起了学生内心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一篇优秀的作品,或者是以情动人,或者是以理服人。教师、学生与课文三者之间的感情的交流与碰撞,是对学生情商(EQ)的熏陶,也是对其行为素养的潜移默化。

(二)语文课中建立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利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情商

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境界,拓宽他们的胸怀。在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得到的并非仅仅是好的学业成绩,而且还有比成绩更宝贵的自信和快乐。在传统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理想的同学往往会 遭到其他同学嘲笑,感到难为情,从而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室里,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都会受到尊重,每一个独立见解都应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说错了,做错了,得到的是集体帮助和鼓励;说对了,做对了,得到的是大家的肯定和更高期望,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要大胆地、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培养出来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充满自信。把情感目标的实现寓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不仅学生之间彼此相互启发和教育,而且教师在引导、点拨学生的同时也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师生关系充满了亲和与友爱。

在这种新型师生合平等、合作关系的课堂氛围中,把学生臵于了主体地位,通过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教育规律,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真正树立起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这种做法不仅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且成为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过程。

(三)利用“大语文”环境,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情商 我们知道有这么几类“不读书”的学生:一类是课余时间不是玩游戏就是上网聊天,没有人生目标,整天浑浑噩噩;一类是高中毕业了,接受了十二年的系统语文学习,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既没有读书的兴趣,也没有读书的方向,更没有读书的方法;另一 类是考试分数高,能够顺利考上大学,但他们在个性和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与思考。这样的学生,他们的“精神家园”何在?像马加爵、刘海洋、药家鑫等,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严重失职?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曾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多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课外书籍(如:《红岩》、《安徒生童话》、《童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爱的教育》、《青春之歌》、《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高老头》、《沙士比亚戏剧故事选》等),扩展学生阅读面,以增大学学生的情商触点。

(四)率先垂范——语文教师自身对学生情商的影响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也承担着培育人的重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虽说人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但是,人生最初二十年是世界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知识增长、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阅历较浅,思维、判断等能力尚未成熟,因而特别需要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做好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培育工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古代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商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教师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情商,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去指导学生和感染学生。

情商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很多高智商并且有成就的人表现出来的厌世、轻生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要普遍提高公民的情商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育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情商素养的重要性,然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注入情商因素,并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生产生活能力,使之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进而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和为生命价值而努力的幸福。

下载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广为普及,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文章......

    谈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兴趣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兴趣的培养 从我99年9月跨上小学英语讲台,英语像一股清风席卷整个校园。学英语的见了我“G oo;没学的老远跑过来,只为说一句“英语老师好”。随着时轮的......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探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探 [摘要]:江总书记说过:“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容摘要: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山西省清徐县连耀东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刘青 【摘要】音乐教学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蕴含着美的继承和传播,更有着美的创造和增值。在素质教......

    幼儿情商培养

     幼儿情商培养之我见 双峰县机关幼儿园 胡 赞 [摘要] 本文就幼儿情商培养提出了情绪、情感、性格、品德、自立、意志、兴趣、交际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 幼儿 情商 培养 在......

    情商培养心得体会

    情商培养心得体会 在丹尼尔·戈尔曼教授的《情商》中将情商分成了五个方面,涉及了五种能力。在我看来,情商就是一个核心、两个能力和四个方面。有点中国太极图的意味——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