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时间:2019-05-15 03:4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课题: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第23~25页)【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需要。

2、认识算盘,了解算盘上珠、下珠各表示几;用算盘表示数;比较中国和日本的两种算盘,激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3、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学习重点】

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学习难点】

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评价活动方案】

1、看课本23页(简洁的文字与画面展现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以评价目标1。

2、ppt出示算牌,认识算盘算各部分名称,了解算盘上珠、下珠各表示几;动手操作(动手拨一拨),用算盘表示数;比较中国和日本的两种算盘,以评价目标2。

3、列举生活中用计算器计算的实例,了解计算器的作用,以评价目标3。

4、动手操作,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一些建的名称和作用,以平价目标3。【学习过程】

一、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评价目标1)

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评价目标

1)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2、看课本23页你,展现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评价目标1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3、认识算筹(评价目标

1二、认识算盘(评价目标2)

1、ppt出示算盘,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评价目标2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

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器——

2、动手操作,学会用算盘表示数(评价目标2

3、ppt出示种不同的算盘(评价目标2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三、认识计算器(评价目标3)

1、列举生活中用计算器计算的实例(评价目标

32、介绍计算器的名称和功能(评价目标3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3、动手操作,认识各键的名称和作用,体会计算器的操作过程(评价目标3【学习目标检测】

1、用算盘表示出下列数字。403、4321、56801、1932560。

2、在计算器上找出以下几个键(显示屏、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

师:为什么用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手机上就有,用起来方便)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

第二篇: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计算工具的认识 说课稿

计算工具的认识 说课稿

各位专家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工具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计算工具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6页全部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二、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让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四、教法、学法

合作学习、自学辅导法、引导探究法。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2、首先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计算器,让学生了解。

教师再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

2、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设计意图: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

①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4、全课总结

六、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板书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器

以上是我对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第一单元7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计算工具的认识》第八课时

第一单元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数器计算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数器计算 主备人:黄艳芬 课时:第7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会用计数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的四则运算。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一读,写一写。

24005600 读作: 六亿六千万六千七百 写作: 2.选择

19□789≈19万,方框里最大可填()。

A.5 B.4 C.9 3.CE键是计数器的()键。

二、走进新课

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计数器的ONC键是()键。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7页“做一做”。

2、用计算器计算。

762.32—0.89= 32010—8925= 436.8÷0.75= 13.6×2.7÷0.75=

3、判断。(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十环训练

1.60006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左边的6表示(),右边的6表示()。2.一个5位数,千万位、万位、千位上的数字都是7,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精确到万位约是()。

3.把9007、8999、9994、90899、10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分)

()<()<()<()<()4.括号里可以填几?

8()742≈8万 248()127≈249万 15()4780000≈15亿 5.从个位起,第五位是(),第九位是(),千亿位是第()位。6.在〇里填入“=”或“≈”。30000○300万 796000〇80万 405000000〇40500万 80亿〇8000000000 7.在7和8中间加上()个0,这个数读作: 七十亿零八。

8、选一选。1)、下面哪个数的近似数是205万。()

①2054201 ②2055000 ③2044239 2)、下面的做法哪个是错的。()

①2005444≈204万 ②800000=80万 ③ 900000000=9亿 3)、6154000000这个数上的“5”表示()

①5个百万 ②5个亿 ③5个千万 9.用计算器计算。(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纠错与反思: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6 例1 例2 及练习【课程标准描述】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学习目标】

通过实际的运算练习,进一步认识计算器各个基础按键的功能,能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学习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学习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谈话导入,实际运算,26页“做一做”第1题和练习四第1、3题,进一步认识计算器的各部分以及基础按键的功能,进行四则运算评价目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实际运算、观察发现,26页“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四第4题,进行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评价目标。【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实物投影一个计算器)上堂课我们结识了计算器这个“新朋友”。你认识计算器上这几个键吗?

师:的确,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那么你们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新知识。

二、利用计算器计算。(评价目标)1.师出示:386+179=

师: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开机和关机键的按键分别标有什么? 自己试试看:

825-138= 26×39=

312÷8= 2.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3.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4.练习。

课本26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订正。

三、观察发现。(评价目标)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出示: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2.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四、巩固练习。(评价目标)1.第26页做一做2题 2.练习四的第1、3、4题

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 【学习目标检测】(评价目标)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个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填一填下面的()。435×1001= 218×1001= 673×1001=

796×()=796796()×1001=987987 486×11×91=()

第五篇: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计算工具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计算工具的认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9题;共19分)

1.(2分)我国最早使用并且至今仍然使用的计算工具是_______。

2.(1分)算盘的两种功能:_______和_______

3.(2分)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_______,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_______。

4.(3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先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1分)目前,速度最快的_______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6.(7分)根据下图写出计算工具的名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1分)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8.(1分)下面的计算工具你认识吗?

_______

9.(1分)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9题;共19分)

1-1、2-1、3-1、4-1、5-1、6-1、7-1、8-1、9-1、

下载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大全

    理解计算工具,课程内容,数学课,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么多内容,而是分析四年级的教科书,这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学生在数学类,不盲目,简单的学习计算,有些理论上的......

    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课题名称: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教学年级: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设计者:赵莹莹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1)计算工具的认识:熟悉几种常见的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的认识》四年级(上)

    《计算工具的认识》四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计算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2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2、通过运用计算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课例《计算工具的认识》(精选五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案

    课题: 大数的认识 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执笔:张永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