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本站推荐]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的历史课程教学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要求将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教学活动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很多,编演历史剧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什么事历史课本剧呢?就是把历史课本中一些故事情节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方式展示出来,以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作用。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活化历史课堂,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能够设计编纂成历史剧,让学生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和团队精神,从而真正体现历史新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
正确运用“历史课本剧”教学手段,能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穿越时空,把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们生动的表演再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学生鲜活的语言也增强了课本剧的情趣,在笑声中理解了知识。同时根据同学们演员的表演,搜集有效信息。通过角色的扮演,可以充分理解人物。演的过程是学生体会、再现历史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感触历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环境下更能触发学生的无意识,产生直觉思维。布鲁纳教育理论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表演中学生不光是历史情境的感受者,也是创造者。被动与主动相交融,体现出积极的一面。历史课本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当然,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学们根据改编的课本剧,来充当里面的角色,并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把这个角色活生生的表演出来,从而充分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时代特征。
(二)能寓教于乐,起事半功倍之效。以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学生看一遍课文,了解一下内容,老师提几个问题,学生答答题,或者老师满堂灌,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很肤浅。而采用“课本剧”这一教学手段,学生就不再感到内容单一,而是觉得妙趣横生,每每总是记忆犹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历史课本剧的表演能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它把历史作为师生共同认识、解剖的对象,通过极具个性化的表演情境下群体角色的设置,来共同体味历史,思索历史。学生的学习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从而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历史课本剧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也积极参与,课本剧源于课本,经过学生的补充、加工,由学生自编自演,生动形象,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更重要的是编写历史课本剧、扮演历史人物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印象,从而获得一定的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而整个编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得到一举多的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课本剧”从改编、排练到演出,实际就是一次艺术实践。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为了把课本剧演好,学生不得不去寻找大量的史料,研究各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习惯,编写台词等。教师则在旁边进行指导与点拨。经过积累、体会、揣摩,这无形之中就使他们获得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此外,他们感到,以前是看别人表演,而今也要成为一名演员上台表演,所以各个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排练当中。在排练过程中,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要说上、做上几遍,甚至几十遍,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看似容易的事情却非易事,从而也培养了他们吃苦、坚韧的性格。历史课本剧作为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是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知识经验与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若将这一过程分解,则可分为三部分,即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为实施教学目标而采取相关方式、方法、手段与策略;学生由知识储备、行动表现到感知体验过程等。也正因为如此,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历史课本剧需要一定的策略性。
第一,精心策划,把握历史剧的选题
一般来说,以说明和分析为主的内容、以概述和介绍为主的内容、没有重大冲突或转折性事件的内容及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可以塑造的内容,不适合利用历史剧和角色表演进行情景再现和课堂教学。而那些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既有冲突性和转折性的事件,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历史剧教学。如“昭君出塞”“陈桥兵变”“文成公主入藏”“岳飞抗金”“交子的出现”等。
第二,求真务实,指导好历史剧剧本编写。
要编写好适合历史学科特性的情景剧,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学科的课本剧讲求的是“务实”。引入历史课本剧的目的,只是我们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历史、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一种方式与手段,而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和最终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写历史课本剧的过程中,要防止学生编写的剧本过于拖沓,应以务实的精神在所选的教学内容中精选一个或几个更为典型的片段,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有足够时间来实现自身的历史课堂教学计划与目标。
2.还应确保“真实”,坚持“真实”的原则。这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的要求,一方面,只有“真实”才能保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做到科学性。另一方面,只有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下,学生才能感受到和理解真正的历史。
3.历史剧的编写步骤上坚持创新。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剧编写与组织排演的能力,教师不能因此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情景剧的编写、排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讨,独立于教师之外的一个创新性的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编写,只需做到以下几个步骤的有效参与即可:研究课文,明确故事主题;分解场面,设计背景;安排人物,构思情节;提炼台词,设计动作;配置音乐,设计道具等。
第三,摆正历史课本剧表演的位置,注重课堂教学各部分的联系。课本剧表演是教学的手段,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过程。表演是为授课服务的,而不能因其可看性而喧宾夺主,代替课堂教学,各环节要紧密配合,为主旨服务。历史课本剧一般出现在它该适时出现的地方,由教学重难点所在的教材位子与教师教学时间的预控能力决定,所用时间由教学重难点本身价值决定,3分钟到8分钟为宜。如讲述《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佛教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教义是教学的重难点,在突破重难点时,引入历史课本剧《种姓与佛教》:
历史短剧——种姓与佛教
旁白: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实行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婆罗门:我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我是祭祀贵族,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制定法典,地位最高。
刹帝利:我是第二等级,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和各级官吏,掌握军事大权和行政大权,地位仅次于婆罗门。
吠舍:我是第三等级,普通的雅利安人,从事农、牧、工商业,向国家缴纳赋税,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
首陀罗:我是第四等级,是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我是奴隶,生活悲惨,世代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要为高级种姓的人服务。
旁白:古代印度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界限十分森严,特别是在前三个等级之间,有着深深的鸿沟,不同种姓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各有区别,相互的婚姻也受到限制。后来又出现了“贱民”。
贱民:我是不可接触者,地位比首陀罗还低,必须住在村落外面,不能到城里或村里走动。婆罗门:一切生物中最优秀的是动物,在动物中最优秀的是有理性的动物,在一切有理性的动物中最优秀的是人,在一切人中间最优秀的是婆罗门。我掌握最高特权,任何阶层的人都得听我的。
刹帝利:婆罗门,你是乞讨者,谄媚人者,接受施舍者,而我是受赞美者,乐善好施者,受人谄媚者。我的力量强大了,我应该掌握最高权力。吠舍:婆罗门太压榨我们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旁白:社会各阶层都反对婆罗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6世纪,反对婆罗门的佛教兴起了。
释迦牟尼:我是乔达摩·悉达多,我原是释迦部落的王子,我在29岁出家,修行七年成了佛,大家都尊称我为“释迦牟尼”。
旁白:释迦牟尼游历了印度很多地方,传教40多年,收了许多门徒。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和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释迦牟尼: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不需要通过特殊的祭祀阶层引导,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
佛教弟子: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与人有欲望,要摆脱苦难,就要消灭欲望,就要修道,消灭苦因,最终才能达到无欲无求、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我正在修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家都来入教吧,我们不排斥低级种姓的人入教,只要你信仰,就可以入教。吠舍:太好了,佛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要加入佛教。贱民:我也要加入佛教。
刹帝利:我们可以利用佛教,扶持佛教,来加强和维护我们的统治,并以此号召各阶层共同反对婆罗门。
旁白:佛教产生后,很快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并流行起来。佛教成为了印度的国教。现在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遍及世界各地。
学生通过表演和观看这一历史剧,很容易地了解了佛教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教义,“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这就是历史课本剧的优势,运用得当能有效地克服一些重难点问题。
在运用历史课本剧进行课堂教学之后,我进行了反思: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同时新课标也要求老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倡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转变以往在传统教学中对老师产生的依附心理,真正的以学习主体的身份,自觉的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教师应以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给以宏观的纠正和指导。当然不是任意一课内容都适宜进行历史剧教学的,一般来说,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有冲突性和转折性的事件,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的内容,比较适合运用历史剧教学。使学生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二是少封闭,多开放。要以探究性问题为主,要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形式上要活泼、力求多样化,内容上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将历史问题扩展到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中去,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以便将历史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使学生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合作的关系。
总之,“历史课本剧”这种学习手段学生们可以学会分工与合作,学会许多历史知识以外的东西,人人都可以有成功的机会和快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课本剧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历史情境的再现中感悟历史、学习历史,从而暗合了新课标关注互动对象、增加互动空间、安排互动内容、设计互动方法、明确互动要求,使历史教育与文化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适应、相互调节从而形成一种统一。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历史实践能力。同时,运用历史课本剧这种教学方式也将引领着历史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这样以来历史课本小短剧剧的教学方式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文学水平上,而是达到一定的高度,促使历史教学迈上更高的水平。历史课本剧的运用是一门艺术,立志于实践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有效引入、适时指导、正确引导,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这一教学方式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素养的有效载体,而不是流于形式。
第二篇: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赵小玲)
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赵小玲
历史课本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第一次正式将课本剧形式引进课堂教学,是在课程改革开始前。那是一节校级公开课,我开课的选题是:《血肉筑长城》课型:活动课。整节课由三部分组成即抗日战场血肉筑长城、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本课重点有二:
一、台儿庄战役;
二、百团大战。其中,台儿庄战役这个知识点是以课本剧形式出现的。
课前准备工作:全班42位同学分为两大组,各组同学分工、合作,经历了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编写剧本、推选导演及选拔演员的过程,是一次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学习过程。教师密切关注着准备过程,对选题、排练、同学间的合作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帮助。
课堂效果:短剧内容为池峰城师长招募敢死队员血战台儿庄的情景。短剧演出约5分钟左右。台上同学把敢死队员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几句旁白烘托出了战争的残酷性,而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则将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渲染,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开课结束后,我感觉本次课本剧的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写作剧本、口头表达和表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在此后的教学中我偶尔也采用课本剧这一教学方式,如在九年级的《美国内战》一课中,在对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的处理时也采用了课本剧的形式,学生自主编排了小品“奴隶制存废之争”。学生在编排和观看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到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的废存,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虽然在教学中课本剧给我带来了甜头但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1.课本剧课前准备工作量大,增加了学生负担
每个成功的课本剧,需要学生、老师课前付出大量的心血、精力来准备。一般要经过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编写剧本、推选导演及选拔演员的过程,这个工作量是庞大的。学生在完成各门功课学习任务的同时,再承担如此重的工作,他们的时间、精力允许吗?为了达到老师所预设的效果,这样的付出值得吗?如果同时有几门学科都要求学生编排课本剧,那将是怎样的局面? 2.课本剧关注了少数学生,却忽视了多数学生。新课程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但由于课本剧的特点,每次只能少数同学参与。于是,课本剧往往成了某几个同学的“专利”,多数同学成了观众。于是,教师理想主义的教学目标(如通过课本剧的编排、演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等),成了针对少数人的教学目标。课堂中,教师所关注的,也是这少数人。
3.课本剧预设性太强,缺少新的动态生成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课本剧从选题、编排到演出,都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体现出较强的预设性。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
新课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求真,然后求善、求美。这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课本剧是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的成果,它体现的不是真实的课堂,是预设的、虚假的,不符合动态生成的观点。
课本剧的局限性决定它必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鉴于它在创设历史情境、实现情感体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决定对它进行改进、调整。首先,我对自己提出了“慎用课本剧”的要求,并制定了优化课本剧的几条对策: 1.优化课本剧使用时机:当课本剧的教学效果,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时,才允许自己使用课本剧。
2.优化课本剧教学目标定位:既然课本剧的主要优势在于创设历史情境,实现情感体验,因此其目标宜着眼于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宜于其他(尤其不适合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
3.优化前期准备工作:课本剧的准备应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准备为主,如引领全班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等。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背景,学生才有可能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4.优化课本剧的设计:改变以往预设过多的做法,引进课堂动态生成。即将课本剧的编排、演绎,都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编排课本剧的要求,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都参与到编排和演出中,稍作准备后,即兴演出。演出过程中不追求完美,只追求真实。
5.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评价、引导水准。动态生成,对教师的本体知识要求提高了。表演结束后,我一般要做两件事:一是通过老师或同学评价的形式,肯定和感谢参演同学;二是引领同学以科学的态度、质疑的精神评价课本剧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
回顾这段经历,我得到了两点启示:
一.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理论始终在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密切关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观念,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学方法也同样在不断发展中。现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代表它将永远先进。它需要我们不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去改进、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始料不及的状况。
二.教师应理性地投入课改,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课程改革开始后,教师和学生都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其中。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课本剧“泛滥成灾”可以看到,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师,未能把握好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1.关于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目标,尤其是知识掌握的状况,教学目标的指向单一。因此,新课程倡导的是目标的多元化,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中,知识是基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乃至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的。离开知识的掌握,其他各项目标均无法落实。
但在改革中,却出现了片面强调能力、方法、情感的目标失衡状况。如课本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但在课改中,却出现了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地滥用,这就是教学三大目标把握失衡的结果。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2.关于过程与结果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因此,新课程的理论中,较强调了关注学习过程的理念。“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但在改革中,却出现了片面理解新课程理论,只关注过程、完全不管结果的过激行为。如课本剧形式热闹,表面上又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在演出过程中,又达到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或能力提高目标,因此便成为部分教师的“最爱”。其实,过多、过滥地使用课本剧,必然会在忽视学习结果的同时,降低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使“关注学习过程”成为空谈。因此,在关注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结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关于课堂教学的实质问题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没有或未发生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产生新的动态生成。因此,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是真实。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追求的是完美而非真实,因此预设很多,缺少新的生成。课本剧就是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理想中完美的课堂教学而预设的。我认为,课堂预设是不可少的,但不是不可变的,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随机调整。只要教师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去看待、使用预设的教学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一定能找到课堂教学的真谛。
第三篇: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声音
历史课堂上应有的声音
佛冈县汤塘第二中学 黄伟婵
摘要 课堂教学中除了教者的声音,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声音,只有教与学的声音搭配好,处理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 历史;声音;读书;表演;鼓励;表扬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你的声音,别人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昆虫爬动的声音,„„,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最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声音。教与学的声音如何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课堂上应该出现几种声音?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多此一问,课堂上自然只能出现一种声音:那就是老师讲课的声音,最多再加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其实不然,在讲课实践中我发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精神状态。一般来说,当学生处于愉悦的精神状态时,教学内容最容易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亢奋状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堂上仅仅出现一两种声音显然是不够的。它应包涵以下声音:
一、有学生质疑的声音
(一)、老师让学生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疑问,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结束,相反,疑意味着思维获得新的起点。新知识的获得,总是从疑开始,通过步步释疑,获得新知。刚接触教学内容,看到课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内容学生会有目标、有方向,学得积极,学的投入,学的有效。学完内容,可让学生回顾全文,提出自己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已到达全文弄懂、弄会。例如: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全文,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并且用多媒体出示导读题:(1)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2)春秋五霸有哪两种说法?以哪一种为主要说法?(3)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4)简单叙述“晋楚争霸”的过程。(5)说说成语“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和“朝秦暮楚”的来历。(6)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争霸战争。(7)“战国七雄”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8)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 “连横”策略?在学生结合导读题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好标志,以待小组讨论时商议。
(二)、学生让自己质疑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又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自己质疑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既问自己,又问同学、老师,既问又答。把质疑的任务交还给学生,这是由质疑在认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能质疑不但表明人对所质疑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表明人对此问题的发展及深化有了可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记得上七年级第八课时《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上完课后,还没到下课时间,我对学生说:“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刚才开始时,没一个学生说,看此情境,我又说:“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如果你问的问题有建设性,平时成绩就加分。”这样一说,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老师,为什么会有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它们在什么条件下才产生的呢?”学生这样一问,班上的同学顿时把目光投向了我。其实,学生的亮一问,也问倒了我。我只好说:“知道答案的同学请举手回答。”班上没人举手,但看着他们一双渴望知道的眼神,我又说:“这个同学的问题问的好,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同意在平时成绩中加分。至于答案,下节课再提问,看谁能说得出,答对者,也在平时成绩中加分。”这样,生自己质疑,又在课后自己释疑,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
过独立思考或群体协作解决问题,把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梳理问题,适时进行点拨诱导,把学习过程引向深入。
疑有所值,疑有所思,疑有所悟。让我们以“质疑”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使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绕过迷茫的暗礁,驾着学习的航船乘风破浪吧!
二、有学生读书的声音
长期以来就有“文史相通”的说法,二者有紧密的关系。注重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找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恰当运用文史结合,既有利于历史课堂的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是很有帮助的。文科离不开读,“文史相通”也刚好说明历史课上也可以通过读来理解教学内容。一位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七年级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要想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通过读,明白祖先的伟大,同时也为自已的祖先感到自豪。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教材内容对话交流,进而接受教学内容文字的熏陶感染。最终把教材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教材内容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感悟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三、有学生讨论、交流的声音
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内容的感受也
会各不相同。《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通过阅读表达这样的感受。就是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并不要急着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边读边想,学习与人合作。例如: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时,就“为什么要变法、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思维马上给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这就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讨论中,学生由于个体的知识结构有限,对一些具体问题,不同的学生往往会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各说自己的理由,或者反对别人的观点,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时,作为教者的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这对于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四、有表演历史短剧声音
善于表现,勇于表现,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是年轻人的又一特性。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表现自己。表演历史短剧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我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有一目“赤壁之战”的内容,我就让学生扮演剧中的历史人物,把这历史事件表演出来。台下的学生除了欣赏台上的同学表演之外还要思考问题“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通过这样,不仅把沉闷的历史课堂搞得生动活泼,而且也让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才能,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五、有表扬鼓励的声音
鼓励表扬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每个人都渴望着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
农村中学历史教育目前面临着一种困境。即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功课不够重视,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要促使学生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教条的说教或冰冷的批评,是难以奏效。所以,我就采用鼓励表扬法。少批评,多肯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多当众
表扬,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鼓励其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这些鼓励方式的实行,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很少去批评学生反而去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通过抓“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学好历史课,从而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为难情绪,培养出学习的乐趣与激情。我班有一位男生原来历史成绩很差,在初一的第一次历史测验中没有及格并且成绩在30分以下。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逐渐对历史课有了兴趣,开始认真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的历史考试成绩居然及格了,这个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我也可以学好历史课,真是太棒了!”这就是教师鼓励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将对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鼓励表扬教学法是一种真正闪耀着“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课堂上“声音”丰富了,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在想、读、说、评中提高得更快,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会更高。课堂里的各种声音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教师的声音是传播知识的媒介,学生的声音是对课堂的积极参与,作为这一代的新型教师,我们要好好地把握和利用好课堂上的声音!
参考资料
1、《中学生语文教学》2012第9期《选好着力点,成就精彩》作者:汤春权
2、《家庭教育》2012第9期《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作者:朱春艳、陆火松
第四篇: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第三初级中学 何小海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课本剧 编写原则 应用步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0119-01 历史课本剧是指在坚持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历史课本中的书面知识进行改编,将其以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简单、形象的形式来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课本剧。
一、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原则
剧本是舞台戏剧表演的基础和依据。历史课本剧的编写是教师应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了解剧本的特点,遵循以下编写原则。
(一)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小说和散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剧本则与之不同,剧本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舞台范围之内,充分地展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因此,编写历史课本剧,必须能够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通过幕和场的转换来充分展示故事的发展。
(二)重点突出矛盾和冲突。俗话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和冲突是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所在。因此,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要注重在有限的时空中充分展现故事的矛盾和冲突,将矛盾和冲突贯穿剧本的始终,高潮部分的矛盾和冲突是剧本编写的重中之重。
(三)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剧本语言是展现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要做到简洁扼要、通俗自然。
二、应用历史课本剧的具体步骤 教师利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切身参与到资料搜集、剧本编写、彩排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历史课本剧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有三个步骤,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而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时期,买椟还珠、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一鸣惊人、杞人忧天、亡羊补牢等成语故事均来自这一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改编成历史课本剧,让学生通过编演历史课本剧来了解这个纷争不断的时期。教学时,笔者选择将负荆请罪的故事改编为历史课本剧。
(一)课本剧准备。课本剧准备是指利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在教学前要告知学生创作历史课本剧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剧本编写和表演。编演负荆请罪的故事,主要是要了解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征。最后,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和问卷调查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特质、爱好、优势等,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分配,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简单地说,教师在课本剧准备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和动员的作用。
(二)课本剧编创。在课本剧的编创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的是学生,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要在深入阅读历史课本后,搜集和整理真实史料,并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历史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编写剧本。编写负荆请罪的历史课本剧,学生要搜集廉颇和蔺相如的个人资料,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过程资料进行搜集,最后对资料进行整合。具体的编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确定历史课本剧的整体框架和脉络,梳理负荆请罪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尾。第二,确定廉颇、蔺相如以及其他次要角色的人物关系。第三,突出负荆请罪故事的矛盾冲突,确保剧情跌宕起伏。第四,编写人物台词,人物台词要简洁、通俗且符合人物特点。蔺相如是文臣,为人低调谦和,所以其台词比较书面化和委婉;廉颇是武将,为人高调不羁,因此其台词比较口语化且更直接。
(三)课本剧彩排和表演。彩排和表演历史课本剧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指导是决定表演成败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选举确定导演。导演一定要有亲和力、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角色设定的需求来选取合适的演员。如廉颇的扮演者在形象上应该高大威武,在气质上自信洒脱;蔺相如的扮演者在形象上应该温文尔雅,在气质上沉稳淡然。其次,教师应帮助导演组织和指导演员进行彩排,通过多次磨合来培养演员之间的默契。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正式表演。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演出时充满自信,并与同学进行充分配合,尽量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
笔者认为,历史课本剧进入初中历史课堂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和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提倡,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课本剧的创作和表演,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第五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式互动”
【内容提要】:
老师把问题在备课前设计好,按照预先的讲课程序,在某个时候提问几个学生,学生回答了问题,这就算学生活动了,也就算师生互动了,这样的教学互动是失败的。新课标要求我们每一堂课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学习障碍——产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活动中,互相促进,交流思想和情感。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当前不少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围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教学互动,从而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在“高中文科综合互动渐进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中重点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正文】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中国先秦时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教育学生就常用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在素质教育今天已为广大教师普遍采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老师在课堂上也经常地、随时地提出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却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第一、问题的提出与素质教学目标向悖离,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说,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没有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有的学生甚至对老师的问题感觉厌烦;从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来说,没有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考虑学生的疑点、根本不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第二、问题走极端,要么太简单,要么太复杂。学生要么轻易就能回答,要么就是教师自己也难“自圆其说”。第三、问题的产生是单向的只是老师提、学生答,没有多向的互动。第四,问题只完成教学任务,答案死板,只是归纳概括教材要点,不容学生有质疑,不具有开放性。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怎样构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素质教育模式,我校在长
期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现在我就这一模式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围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展开教学互动,从而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在“高中文科综合互动渐进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中重点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一般形式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三大步骤:
第一步,问题的产生,也就是问题的提出。它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体现不同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现在的课堂现状大都是这样一种情况,老师预先把问题在备课前设计好,按照固定的讲课程序,在某个时候提问几个学生,学生回答了问题,这就算学生活动了,也就算师生互动了。这样的公开课我们还能经常见到。然而,按照新课标的观点,我们每一堂课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那么,这样的问题式教学是片面的,这样的教学互动是失败的,他所面对的是少数学生,而不是每一个学生。爱因斯坦说,“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我国的明代的大学问家也有这样一个观点: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可见提出问题并不简单。
那么,怎么样提出问题,怎样使问题面对每一个具体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学情的学生个体呢?在我们的小班化教学中,是我们教学尝试的重点。首先我们把学生进行分组,高二文科班26个学生,共分成5个学习小组。第二、在老师讲课之前让学生先学。以前,老师总是先讲教材的知识结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学生记笔记。而现在我们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性学习,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疑问提出来,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设问、小组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回答,最后形成几个大问题交到课堂上供老师处理。
也就是说问题主要由学生提出,这样问题就很多了:学生层次不同、问题差异巨大怎么解决?学生学习压力极大,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历史、提不出问题怎么办?
第二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提出来了,但这些问题是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没有偏离教学任务太多,我们老师
就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掌握一条原则,我们即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学生的疑问千奇百怪,有的完全是对历史细节的好奇,有的是追求文学作品的离奇描绘,有的是对野史过分迷信。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处理好,不能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猎奇”课。更不能为了取悦学生,完全顺着学生的问题去思维。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有时侯,我们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事先准备好补充材料,到时候把材料抛出来,让学生直接阅读补充材料,理解重点难点问题,老师适当设计一些小问题,让材料起到关键的作用,这样学生对某一问就会题豁然开朗,而不是靠老师去讲解。有时候,则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当然方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问题的类型,学生了解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这就要靠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了。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树立这样这样一个观念: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势,但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教学问题也有它的不足。讨论法固然好,但节节课,每一个问题都去讨论,我想这样的课没有学生愿意去上;阅读法,是死板,但有时侯就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讲解法,老是老也,但如果没有,有的问题学生们肯定很长时间也不会明白。
第三步,进一步深化,我把它称之为产生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了,这只是表面上的任务,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新的问题,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进行学科的综合,还要进一步进行跨学科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综合专题。例如,我们在学习世界近代史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大量问题,但却没有升华到与郑和下西洋的中外航海探险的对比上,以及新航路开辟与地理、政治的联系;在课后我布置了1999年的高考题给同学们启发,由此学生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专题研究,收集了中外航海的大量史实进行对比,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形成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形成这样的习惯,在老师把问题解决后就以为学习任务完成了,对问题不再做深一步的研究,思维层次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把历史规律和历史特征总结出来。而且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强,对新的事物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习惯于学习新课以后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不愿意去思考更多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的惰性。缺乏创造力、缺乏想象力。
二、“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互动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处理问题。一个方面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解决;第二方面主要是学生提出,老师来解决,这是我们主要实践的方式老。第三方面是学生提问学生自己解决。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来看,老师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它的特点是由学生自己先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重点难点(不一定是教参上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由学生在分组的合作学习中试着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把有争议的问题提交全班来解决。它可以说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的学习积极性,它的缺点是学生的提问千奇百怪,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会十分灵活地处理自己不熟悉的、或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个比较传统的方式,很多课堂采取这样的方式。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课堂严谨,结构紧奏,逻辑性强,让听者感觉很流畅。它的缺点是问题的设计是从教师的教学经验出发,主观随意性很强,问题体现了课本的重点难点,但不一定就是学生理解的重点还难点;学生的活动被老师在课堂上导演,学生被动地成为演员,被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常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去发现问题。
我们实践的“问题式互动”,不是第一种方式,也不完全是第二种方式,它应该既有第二种、也有第一种,以第二种学生活动为主。它在条理上,逻辑关系上也许会有一些混乱,但他的灵魂是让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产生问题。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的活动要充分,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逐步提出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老师都担心每节课都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没有讲到,岂不是误人子弟。这个观念必须改变,我们每节课都拼命地讲,让学生没有一点思考的空间,哪才是误人子弟。
(二)一定要有一个让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要在学法上不断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养成学生爱思考的习惯,养成学生动脑的习惯,千万不要把学生培养成接收知识的机器。
(三)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对学生一刀切;要利用学生的相互影响和学习的特点,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四)在开始实施阶段,不要拘泥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要在课本的知识上进行补充和重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某一节课上,要有学生完全提不出问题的教学安排和准备。
(五)如果非得要老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应遵守以下几项则
1、设计问题要科学。
提问题最忌含糊其辞,不着边际,无法作答。科学地设计问题在这一情况下,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并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2、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问题提出来以后,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那种填空式的提问是与我们新课标理念相悖的,还不如不提。
3、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绝对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4、问题之间要有梯度。
人们认识问题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
5、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多、头绪杂,因此设问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对同类历史问题,可以打破章节的界限,放在一起进行设问,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6、提问要注意广泛性。
学生最反感教师总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它既造成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障碍,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浅显的问题和高难度的问题一定要因人而问。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这样才能使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百花齐放,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既教会学生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教育,又能提高生能力的学目的。
不论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疑问,教师解答;还是学生提问学生讨论。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处理为中心,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不是导演,课堂也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老师认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来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地进行;它也不是老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推进,由老师去制造教学高潮。而是由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用什么合适的方式、可行的办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式互动”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的产生为核心,以教学的互动、合作活动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应用、完善和发展这一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