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散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散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
孙文心
散文被誉为“美文”,被人们说成是形散而意不散,因此在解读散文时,要注意散文的这个特点,尽量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经历,这样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解读文章。
散文教学,从“教”的角度讲,关键是引导学生往“散文里”走,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散文教学有两个要点: 1.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
在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在日常教学中这种链接是通过“学案”来完成的,在学案中,我们会详细的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和这篇文章有关的左右资料,帮助学生在分析文章前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有关的知识网,以便在解读的时候随时调用这些资料。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不仅要把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交代给学生,同时还要介绍一下社会的大的时代背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才会这样的彷徨无助,才会这样的夜不能寐,才会这样的不知进退。只有交代清楚这些内容,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在这样一个夜晚,独自一人去荷塘散步,为什么会觉得“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所以这种联系时必要的。
2.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学生的已有经验,笼统地讲,包括“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作者在“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也可以分为“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这两个方面。
现在的学生一般生活都比较简单,他们不能体会作者那种复杂难平的心情,更无法理解那些远离故土,客居他乡的作家,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想念,那种有家不得归的无奈是他们无法深刻体验的。
就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无论是南方的秋天还是北方的秋天,无论是阴雨霏霏还是阳光明媚,无论是潮湿阴冷还是秋高气爽,无论是落英缤纷还是红叶漫天„„所有的这些都不抵作者心中故园秋天的一景来的让作者心动,让作者难忘,即使时隔多年,即使人世沧桑,也无法消除那份感怀,那份“相思”„„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环境,让他们能够认真体会那份情感。而不是生搬硬套。
散文的,没有很多种,它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那么在阅读或教学时,就要格外注意这三个方面。
1、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的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的“我们敢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这 “雨趣”二字,乃文之瞳孔,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2、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质朴而自然。散文教学,品读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以及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分析它们对散文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还是《荷塘月色》,“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
3、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棗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问。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散文教学要讲究心意相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融入到文章中去,也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就理解作者的意图或者想法,只能慢慢引导,耐心辅助,这样才能让学生用心去品读文章,欣赏美妙的语言,感受作者营造的意境。
第二篇:语言学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安排
第一章
语言
本章是语言的导论,通过学习了解语言的本质,掌握其定义和功能。
一、课程教学要点
了解什么是语言以及语言的起源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语言的功能 2.语言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课外查阅: 比较不同的语言学家对 “语言” 所下的定义(至少三位), 并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加以比较、分析、讨论
2.讨论:人类语言和动物交流之间的区别 3.通过语言实例领悟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
语言学
本章是概述,要求掌握语言学的定义和语言学研究的微观框架和宏观框架,初步了解语言学各分支的研究内容,熟悉并了解语言学的重要基本概念。
一、课程教学要点
掌握语言学的界定和分支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语言学的定义
2.语言学的分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3.语言学里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描写与规定、共时与历时、语言和言语、能力与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 课堂知识扩展: 通过介绍语言科学研究的步骤和原则使学生理解语言作为一门科学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
2. 基于语言主要要素即语音、符号形式和语义,概括引出语言学的分支,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借用实例对语言学的分支做形象地介绍。
3. 课下查阅+课堂讨论:现代语言学和传统语法的区别
4. 重要的基本概念课下导读: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比较
第三章
语音学
本章探讨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重点学习语音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声语音学。要求掌握人类语音共有的一些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如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同时也要掌握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及区别。熟悉语音学里的基本术语,达到能熟练地对英语里的发音进行准确地描述,并知道国际音标、严式标音、宽式标音和运用一些常见的严式标音的附加符号。
一、课程教学要点
掌握“语音学”的界定和分支以及元音和辅音的描述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语音学的定义及其分支 2.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 3.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区别及描述 4.严式标音、宽式标音和协同发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 利用教学图片对人体的发声部位进行介绍和归类,让学生找出自己的发音问题; 2.课后加强对术语的理解和记忆;多进行语音的实例描述;
第四章
音位学
本章主要学习语言的音位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位、音位变体、音位过程、区别性特 征理论、超音段特征。通过学习,学生应理解音位学的基本概念,能应用最小对立体等方法识别音位、音位变体;理解区别性特征对音位学的意义;理解音位过程的原理;理解音节的结构以及重音的音位学意义。
一、课程教学要点
音位学的研究对象及音位过程的描写。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音位学的研究对象
2.音位和音位变体
3.音位过程的描写
4.区别性特征的概念及意义 5.超音段特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音位学和语音学的区别与联系。
2.认识最小对立体对音位学的方法论意义。3.运用英汉对比和一些实例来讲授超音段特征
第五章 句法学
本章主要学习自然语言的基本句法知识,包括基本的句法范畴、句法关系、句法结构以及句法分析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应理解句法学的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能正确分析句法关系,能应用直接成分法分析句法结构,了解生成语法和功能语法对句法的分析。
一、课程教学要点
句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句法分析方法。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句法学的研究对象 2.基本句法范畴 3.基本句法关系
4.句法结构及直接成分分析
5.生成语法及功能语法的句法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讨论句法学与音位学和形态学的关系。2.在句法分析中应用最小对立体的方法。
3.利用树型图和直接成分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4.对乔姆斯基的标准理论和扩展标准理论进行粗略介绍 第六章 语义学
本章主要学习自然语言语义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意义的实质和分类、意义关系、意义的结构以及意义分析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应理解语义学的研究范围、意义的概念以及基本的词汇、句子意义关系;能应用语义成分分析法理解意义关系和词汇场;能应用述谓分析法分析句子的述谓结构。
一、课程教学要点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及语义分析方法。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2.意义的定义 3.意义关系 4.语义成分分析 5.述谓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多运用语言实例比较语言的几种“意义”。
2.通过对语义研究的几个主要理论(命名论, 意念论, 语境论和行为主义论)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意义”.3.讨论语义学和句法学的关系。
第七章
语用学
一、课程教学要点
掌握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不同之点, 语境的分类,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2.言语行为理论
3.会话含义理论
4.关联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运用图解的方式说明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说明语境的构成要素;
2.结合例子说明言语行为理论, 会话含义理论, 关联理论, 引导学生观察注意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是否有这样的例子体现这些理论
3.介绍一些相关的中文书籍和比较浅显的语用学专著, 可以使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探索, 比如何兆熊所编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和 George Yule.Pragamtic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八章
语言与文化
一、课程教学要点
掌握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2.宏观社会语言学 3.微观社会语言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对比汉英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加深学生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因素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 籍此让学生体会一个言语社团的社会规约, 人的性别差异, 人的社会地位等等都会对语言形式产生影响;
第九章 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一、课程教学要点
掌握各语言学流派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理解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语言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掌握错误分析, 中介语, 正确理解语法与教学的关系, 理解Krashen’s 的输入理论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形式主义语言学与功能主义语言学对语言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2.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 如语言正迁移和负迁移, 普遍语法
3.错误分析中的对比分析与非对比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
1.通过对比或图解的形式理解结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功能主义的教学方法以及交际能力对语言教学的深刻影响.2.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英语的过程谈谈英语学习当中的难点, 或所出现的错误, 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理解.
第三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是重点;灵活运用圆幂定理解题
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根据图7-162(1)、(2)、(3),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
线定理的内容.2.然后提出问题.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这三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电脑或投影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从相交弦定理出发,用运动的观点来统一认识定理.(1)如图7-163,⊙O的两条弦AB,CD相交于点P,则PA·PB=PC·PD.这便是我们学过的相交弦定理.对于这个定理有两个特例:
一是如果圆内的两条弦交于圆心O,则有PA=PB=PC=PD=圆的半径R,此时AB,CD是直径,相交弦定理当然成立.(如图7-164)
二是当P点逐渐远离圆心O,运动到圆上时,点P和B,D重合,这时PB=PD=O,仍然有PA·PB=PC·PD=O,相交弦定理仍然成立.(图7-165)(2)点P继续运动,运动到圆外时,两弦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P,成为两条割线,则有PA·PB=PC·PD,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割线定理的推论(割线定理).(图7-166)
(3)在图7-166中,如果将割线PDC按箭头所示方向绕P点旋转,使C,D两点在圆上逐渐靠近,以至合为一点C,割线PCD变成切线PC.这时有PA·PB=PC·PD=PC2,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割线定理.(图7-167)(4)如果割线PAB也绕P点向外旋转的话,也会成为一条切线PA.这时应有PA2=PB2,可
得PA=PB,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线长定理.(图7-168)
至此,通过点的运动及线的运动变化,我们发现,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和
切线长定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3.启发学生理解定理的实质.经过一定点P作圆的弦或割线或切线,如图7-169.观察图7-169,可以得出:(设⊙O半径为R)在图(1)中,PA·PB=PC·PD=PE·PF =(R-OP)(R+OP)=R2-OP2;
在图(2)中,PA·PB=PT=OP-OT =OP-R
2在图(3)中,PA·PB=PC·PD=PT =OP-R.教师指出,由于PA·PB均等于|OP-R|,为一常数,叫做点P关于⊙O的幂,所以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割线定理)统称为圆幂定理.二、例题分析(采用师生共同探索、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例1 如图7-170,两个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AB切大圆于B,AC切小圆于C,交大圆于D,E,AB=12,AO=15,AD=8,求两圆的半径.分析: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根据勾股定理容易求出大圆的半径OB.求OC也可考虑用上述方法,但AC未知,此时则可根据切割线定理先求出AE,再利用垂径定理便可求出AC,于是问题得解.(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解决)
例2 如图7-171,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A,B是大圆上任意两点,过A,B作小圆的割线AXY和BPQ.求证:AX·AY=BP·BQ 分析:在平面几何比较复杂的图形中,往往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但本题
22不直接含有这样的图形,我们应考虑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出这样的图形,以此为出
发点,师生共同探索,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辅助线的添法.方法1 在图7-172中,过点A,B分别作小圆的切线AC,BD,C,D为切点.这时就出现了切割线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C2=AX·AY,BD2=BP·BQ.再连结CO,AO,DO,BO,易证Rt△AOC≌△Rt△BOD,得出AC=BD 所以AX·AY=BP·BQ.方法2 在图7-173中,作直线XP交大圆于E,F,分别延长AY,BQ,交大圆于C,D.这样就出现了相交弦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X·XC=EX·XF,BP·PD=FP·PE.易证AX=CY,BP=DQ,EX=FP.所以AX·XC=AX·AY,BP·PD=BP·BQ,EX·XF=FP·PE.所以AX·AY=BP·BQ.方法3 如图7-174,由于点O是圆内的特殊点,考虑过O点的特殊割线,作直线AO交小圆于E,F,作直线BO交小圆于C,D,则出现了割线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X·AY=AE·AF,BP·BQ=BC·BD.易证AE=BC,AF=BD,所以AE·AF=BC·BD.从而AX·AY=BP·BQ.通过对以上方法的分析,将“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这一节的几个定理紧密结合起来,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最后可启发学生联想基本图形,思考还有哪些辅助线的作法来证明此
题?
三、强化练习
练习1 已知P为⊙O外一点,OP与⊙O交于点A,割线PBC与⊙O交于点B,C,且PB=BC.如果OA=7,PA=2,求PC的长.练习2 如图7-175,⊙O和⊙O′都经过点A和B,PQ切⊙O于P,交⊙O′于Q,M,交AB的延长线于N.求证:PN2=NM·NQ.四、小结
用投影重新打出圆幂定理的基本图形(如图7-176),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的定理.教师指出:以上定理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相同,它们是相互统一的.五、布置作业
课本p.133习题7.4A组13、14题.思考题:课本p.130.想一想,p.134B组6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份教案为1课时.课本没有给出“圆幂定理”这一名称,而是以“和圆有关的比例线
段”的形式出现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程度而定.圆幂定理十分重要,它是进行几何论证、计算和作图常用定理,但是应用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题和练习题可根据学生实际选用.
第四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能够正确转述他人话语,会报告自己和他人的成绩单。
B、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意义、功能和用法。
C、进一步熟练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
2、教学难点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动词短语,核心词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正确转述他人话语。
3、语言技能目标
1)能捕捉特定的信息,抓住关键词。
2)具备较熟练的运用英语转述他人话语的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获取更多语言信息的能力并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
4、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有效交际、用英语思维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英语。
5、情感态度目标
A、客观、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B、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为话题,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Section A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围绕soap opera这一话题展开思维(1a)、听力(1b)、口语(1c)训练;
2.第二模块围绕a surprise party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就 “Young Lives” 这一话题展开训练,训练形式为阅读填空(3a)和新闻稿写作(3b);
4.第四模块仍就上一话题以Role play的形式进行讨论,展开口语训练(4)。
二、Section B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就hard-working展开思维训练;
2.第二模块就两个孩子的对话对report card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继续围绕上一话题展开阅读(3a)和写作(3b-3c)训练;
4.第四模块仍就report card这一话题以口语训练形式为主展开小组活动(4)。
三、Self Check
该部分有2个模块:
第一模块对所学词汇进行填空训练(1);
第二模块就一篇短文展开阅读和写作训练(2)。
四、Reading
该部分共设置了5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Section 1);
第二项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填空完成全文(Section 2);
第三项任务要求学生将词汇和释义进行匹配(Section 3);
第四项任务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回答问题(Section 4)
第五项任务通过选择、讨论等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训练.(Section 5)。
第五篇:数据结构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理解什么是数据、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间的关系。
2、面向对象概念:理解什么是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数据抽象和信息隐蔽原则。了解什么是面向对象。由于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我们采用了一种最流行的说法,即Coad与Yourdon 给出的定义:面向对象 = 对象 + 类 + 继承 + 通信。
要点: * 抽象数据类型的封装性 * 面向对象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 面向对象方法着眼点在于应用问题所涉及的对象
3、数据结构的抽象层次:理解用对象类表示的各种数据结构
4、算法与算法分析:理解算法的定义、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时间代价、算法的空间代价。
要点: * 算法与程序的不同之处需要从算法的特性来解释 * 算法的正确性是最主要的要求 * 算法的可读性是必须考虑的
* 程序的程序步数的计算与算法的事前估计
* 程序的时间代价是指算法的渐进时间复杂性度量 第二章 数组
1、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的按行顺序存储与按列顺序存储
要点: * 数组元素的存放地址计算
2、顺序表:顺序表的定义、搜索、插入与删除 要点: * 顺序表搜索算法、平均比较次数的计算 * 插入与删除算法、平均移动次数的计算
3、多项式:多项式的定义
4、字符串:字符串的定义及其操作的实现 要点: * 串重载操作的定义与实现
第三章 链接表
1、单链表:单链表定义、相应操作的实现、单链表的游标类。要点: * 单链表的两种定义方式(复合方式与嵌套方式)* 单链表的搜索算法与插入、删除算法 * 单链表的递归与迭代算法
2、循环链表:单链表与循环链表的异同
3、双向链表:双向链表的搜索、插入与删除算法、链表带表头结点的优点
4、多项式的链接表示
第四章 栈与队列
1、栈:栈的特性、栈的基本运算
要点: * 栈的数组实现、栈的链表实现
* 栈满及栈空条件、抽象数据类型中的先决条件与后置条件
2、栈的应用:用后缀表示计算表达式,中缀表示改后缀表示
3、队列:队列的特性、队列的基本运算
要点: * 队列的数组实现:循环队列中队头与队尾指针的表示,队满及 队空条件
* 队列的链表实现:链式队列中的队头与队尾指针的表示、4、双向队列:双向队列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5、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队列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第五章 递归与广义表
1、递归:递归的定义、递归的数据结构、递归问题用递归过程求解 要点: * 链表是递归的数据结构,可用递归过程求解有关链表的问题
2、递归实现时栈的应用
要点: * 递归的分层(树形)表示:递归树
* 递归深度(递归树的深度)与递归工作栈的关系 * 单向递归与尾递归的迭代实现
3、广义表:广义表定义、广义表长度、广义表深度、广义表表头、广义表表尾 要点: * 用图形表示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 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第六章 树与森林
1、树:树的定义、树的基本运算 要点: * 树的分层定义是递归的 * 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
2、二叉树:二叉树定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要点: * 二叉树性质、二叉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不同种类的二 叉树棵数
* 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完全二叉树的双亲、子女和兄弟的位 置
*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
* 前序·中序·后序的线索化二叉树、前驱与后继的查找方法
3、霍夫曼树:霍夫曼树的构造方法、霍夫曼编码、带权路径长度的计算
4、树的存储:树的广义表表示、树的双亲表示、树与二叉树的对应关系、树的先根·中根·后根·层次遍历。
5、堆:堆的定义、堆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要点: * 形成堆时用到的向下调整算法及形成堆时比较次数的上界估计 * 堆插入时用到的向上调整算法 第七章 集合与搜索
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存储表示 要点: * 用位数组表示集合时集合基本运算的实现 * 用有序链表表示集合时集合基本运算的实现
2、并查集:并查集定义、并查集的三种基本运算的实现
3、基本搜索方法
要点: * 对一般表的顺序搜索算法(包括有监视哨和没有监视哨)* 对有序顺序表的顺序搜索算法、用判定树(即扩充二叉搜索树)
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 对有序顺序表的折半搜索算法、用判定树(即扩充二叉搜索树)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4、二叉搜索树:
要点: * 动态搜索树与静态搜索树的特性
* 二叉搜索树的定义、二叉搜索树上的搜索算法、二叉搜索树搜 索时的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 AVL树结点上的平衡因子、AVL树的平衡旋转方法 * 高度为h的AVL树上的最少结点个数与最多结点个数 * AVL树的搜索方法、插入与删除方法 第八章 图
1、图:图的定义与图的存储表示
要点: * 邻接矩阵表示(通常是稀疏矩阵)* 邻接表与逆邻接表表示 * 邻接多重表(十字链表)表示
2、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 要点: * 生成树与生成树林的定义
* 深度优先搜索是个递归的过程,而广度优先搜索是个非递归的 过程
* 为防止重复访问已经访问过的顶点,需要设置一个访问标志数 组visited
3、图的连通性
要点: * 深度优先搜索可以遍历一个连通分量上的所有顶点 * 对非连通图进行遍历,可以建立一个生成森林 * 对强连通图进行遍历,可能建立一个生成森林 * 关节点的计算和以最少的边构成重连通图
4、最小生成树
要点: * 对于连通网络、可用不会构成环路的权值最小的n-1条边构成 最小生成树
* 会画出用Kruskal算法及Prim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5、单源最短路径
要点: * 采用逐步求解的方式求某一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 要求每条边的权值必须大于零
6、活动网络
要点: * 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关键活动、AOE网 * 拓扑排序将一个偏序图转化为一个全序图。* 为实现拓扑排序,要建立一个栈,将所有入度为零的顶点进栈 * 关键路径的计算 第九章 排序
1、基本概念:关键码、初始关键码排列、关键码比较次数、数据移动次数、稳定性、附加存储、内部排序、外部排序
2、插入排序:
要点: * 当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时,用直接插入排序最快
3、选择排序:
要点: * 用直接选择排序在一个待排序区间中选出最小的数据时,与区 间第一个数据对调,而不是顺次后移。这导致方法不稳定。* 当在n个数据(n很大)中选出最小的5 ~ 8个数据时,锦标 赛排序最快
* 锦标赛排序的算法中将待排序的数据个数n补足到2的k次幂 2k-1 < n £ 2k * 在堆排序中将待排序的数据组织成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4、交换排序:
要点: * 快速排序是一个递归的排序方法
* 当待排序关键码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显著变慢。
5、二路归并排序:
要点: * 归并排序可以递归执行
* 归并排序需要较多的附加存储。可以采用一种“推拉法”(参 见教科书上习题)实现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 归并排序对待排序关键码的初始排列不敏感,排序速度较稳定
6、外排序
要点: * 多路平衡归并排序的过程、I/O缓冲区个数的配置 * 外排序的时间分析、利用败者树进行多路平衡归并 * 利用置换选择方法生成不等长的初始归并段 * 最佳归并树的构造及WPL的计算
第十章 索引与散列
1、线性索引:
要点: * 密集索引、稀疏索引、索引表计算 * 基于属性查找建立倒排索引、单元式倒排表
2、动态搜索树
要点: *平衡的m路搜索树的定义、搜索算法 * B树的定义、B树与平衡的m路搜索树的关系
* B树的插入(包括结点分裂)、删除(包括结点调整与合并)方法
* B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
* B+树的定义、搜索、插入与删除的方法
3、散列表
要点: * 散列函数的比较 * 装填因子 a 与平均搜索长度的关系,平均搜索长度与表长m 及表中已有数据对象个数n的关系
*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线性探查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 的计算
* 线性探查法的删除问题、散列表类的设计中必须为各地址设置 三个状态
* 线性探查法中的聚集问题
*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双散列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 计算
* 双散列法中再散列函数的设计要求与表长m互质,为此m设 计为质数较宜
*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二次散列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 的计算
* 注意:二次散列法中装填因子 a 与表长m的设置
*解决地址冲突的(开散列)链地址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 计算